公元四百一十年,公元410年,农历庚戌(狗)年,天干五行属金。东晋义熙六年; 后秦弘始十二年; 北魏永兴二年; 北凉永安十年; 南燕太上六年; 西凉建初六年; 北燕太平二年; 夏国龙升四年; 南凉嘉平三年; 西秦更始二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401--500.    公元四百一十年,公元410年,农历庚戌(狗)年,天干五行属金。东晋义熙六年; 后秦弘始十二年; 北魏永兴二年; 北凉永安十年; 南燕太上六年; 西凉建初六年; 北燕太平二年; 夏国龙升四年; 南凉嘉平三年; 西秦更始二年






公元四百一十年




公元410年,农历庚戌(狗)年,天干五行属金。

东晋】第十位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六年刘裕辅政

年号:义熙(405年3月2日正月十六-419年1月28日.418年十二月十七)东晋第十位晋安帝司马德宗第四个年号,东晋政权第十九个年号。【晋王朝第三十五个年号】,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1.成汉】【2.前赵】【3.前凉】【4.后赵】【5前燕】【6前秦】【7后燕】【10后凉


08【羌族】十六国后秦】(384年—417年)

后秦】常安)第二位皇帝(秦王)姚兴弘始

年号弘始(或作洪始;399年九月-416年正月),后秦第二位皇帝文桓皇帝姚兴第二个年号,后秦政权第4个年号


09【鲜卑】【西秦】(385年—400年)

乞伏鮮卑】苑川)西秦2.(始称)秦王乞伏乾归更始

年号更始(409年七月~ 412年八月),十六国西秦第二位皇帝武元王乞伏乾归第二个年号,西秦政权第三个年号。


11【秃发鲜卑】【南凉】(397年—414年)

南凉】乐都)第三位君主景王秃发傉檀嘉平

年号嘉平(408年十一月—414年七月),南凉第二位君主景王秃发傉檀第二个年号,南凉第四个年号。


12【汉,】【北凉】(397年—460年)

卢水胡.匈奴】【北凉】张掖)第二位君主河西武宣王沮渠蒙逊永安

年号永安(401年六月-412年十月),北凉第二位君主河西武宣王沮渠蒙逊第一个年号,北凉第三个年号。


13【慕容鲜卑】【南燕】(398年—410年)

南燕】广固)第二位皇帝慕容超太上六年(二月亡)410年3月25日(农历二月初五),南燕政权灭亡。

年号太上(405年11月18日十月十一~410年二月),南燕第二位君主慕容超第一个年号,南燕第四个年号。


14【汉,】【西凉】(400年—421年)

西凉酒泉第一位君主武昭王李暠建初

年号建初(405年-417年二月),西凉第一位君主武昭王李暠第二个年号,西凉第二个年号。


15【汉,】【北燕】(407年—436年)

高句丽】【北燕龙城第二位文成皇帝冯跋太平(一作太元年号)

年号太平(409年十月—430年十二月),十六国时期北燕第二位君主文成帝冯跋第一个年号,北燕政权第三个年号。


16【南匈奴】【大夏】(407年—431年)

铁弗匈奴】【大夏高平)武烈帝赫连勃勃刘勃勃)龙升

年号龙升(407年六月-413年二月),十六国时期夏国政权武烈帝赫连勃勃的第一个年号,夏国政权第一个年号。


【南朝北朝】

拓跋鲜卑】【北魏】平城)第二位皇帝明元帝 拓跋嗣永兴

年号永兴(409年十月—413年)北魏第二位皇帝明元帝 拓跋嗣第一个年号,北魏第五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谯蜀~成都王谯纵(405年-413年)

卢循】~东晋五斗米道道士和起义军首领(402年--411年)

陈留国】第6代陈留王曹虔嗣(409年—420年)

氐族,】 【后仇池国】武都)第二任首领杨盛,394-425年在位


东胡】(鲜卑族

2.【慕容吐谷浑部落】莫河川)⑧吐谷浑树洛干(405年―417年)

柔然】第一任可汗,①豆伐可汗(402--410年在位)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九任国王.广开土王(好太王,高谈德)(391年 - 412年)

刘裕】公元408年,刘裕以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入都城建康辅政,独揽朝廷大权。(363年4月16日-420年自立--422年6月26日)

【世纪】5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107年
【年代】:东晋安帝,列国后秦,列国。夏,北朝北魏

【在位皇帝】

东晋】第十位晋安帝司马德宗(396年九月辛酉日(396年11月7日)--418年十二月戊寅日(419年1月28日)在位。

羌族】十六国【后秦】第二位皇帝文桓帝姚兴(393年四月~416年)

乞伏鮮卑】十六国【西秦】2.武元王乞伏乾归(388年- 400年、409年-412年)

卢水胡.匈奴】十六国【北凉第二位君主河西武宣王沮渠蒙逊(401年~433年)

秃发鲜卑】十六国【南凉】西平)第三位君主景王秃发傉檀(402-414)

慕容鲜卑】十六国【南燕】末帝慕容超(405年十一月~410年二月国亡)

【汉,】十六国【西凉】开国君主武昭王李暠(400-416年)

高句丽】十六国【北燕第二位文成皇帝冯跋(409年-430年)
铁弗匈奴十六国【夏国】武烈帝赫连勃勃刘勃勃)(407年六月-425年七月)

拓跋鲜卑南北朝北魏】平城)第二位皇帝明元帝 拓跋嗣(409年11月10日~423年12月24日)

【年号】东晋义熙六年; 后秦弘始十二年; 北魏永兴二年; 北凉永安十年; 南燕太上六年; 西凉建初六年; 北燕太平二年; 夏国龙升四年; 南凉嘉平三年; 西秦更始二年

【朝代】

晋朝人物东晋(317年至420年

五胡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


公元410年2月20日

农历:410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218年1月28日,波斯历:前213年12月1日,星期:星期日,干支:庚戌年 戊寅月 甲寅日,属相:狗,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6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七九第6天,儒略日数:1870861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郁久闾社仑~丘豆伐可汗(公元?-410年)。木骨闾六世孙,后自称可汗。在位9年。

家族世系~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柔然及其汗国的始祖:木骨闾→郁久闾车鹿会→吐奴傀→跋提→地粟袁(生二子)
【长子】匹侯跋,统领东部。
【次子】缦纥提,统领西部。缦纥提生子→曷多汗。后来曷多汗反叛,被北魏追杀。曷多汗侄郁久闾社仑、郁久闾斛律率余众数百投奔匹侯跋。公元402年正月,郁久闾社仑自称丘豆伐可汗,建立政权于弱洛水(今蒙古国土拉河畔),立军法,以千人为军,军置一将,以百人为幢,幢设一帅,学习布阵,兵士冲锋在前者踢以虏获,临阵退却者以石击首处死。开创了一个奴隶制国家。郁久闾社仑.丘豆伐可汗在位期间,臣服了周围丁零、铁勒、敕勒等许多邻近部落,基本上统一了漠北。同时其弟郁久闾悦代和郁久闾大那图谋发动政变,改立郁久闾大那为可汗,事情败露,两人逃奔北魏,被北魏封官厚待。公元410年,北魏进攻柔然,柔然战败。5月丘豆伐可汗在败退途中病死,葬处不明。


               慕容超(385年~410年),字祖明,祖籍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南燕末代皇帝。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孙,南燕献武帝慕容德之侄,北海穆王慕容纳之子。慕容超生于西羌之地,在长安装疯蒙骗后秦文桓帝姚兴,寻求脱身之法。后携金刀东归南燕,官拜侍中、骠骑大将军,袭封北海王。慕容德病重时,册立为皇太子。太上元年(405年),慕容德去世,慕容超即位,对内政刑不恤,导致多名宗室叛逃。平定国内后,游冶无数,奢侈糜费,凌虐宗室大臣,致使人心离散,百姓苦不堪言。对外掳掠东晋边境百姓,导致东晋权臣刘裕领兵攻打,角逐失利后,据守广固,誓死不降。太上六年(410年),广固城破,兵败被俘。慕容超在建康闹市被处死,年仅二十六岁。
           
刘遗民(352--410)晋代居士刘程之,“东林十八高贤”之一。南朝萧统《陶渊明传》记载:时周续之入庐山事释慧远。彭城刘遗民亦遁迹匡山,渊明又不应征命,谓之"浔阳三隐"。刘程之,字仲思,彭城人,汉楚元王之后。妙善老庄,旁通百氏。少孤,事母以孝闻,自负其才,不预时俗。初解褐为府参军,谢安刘裕嘉其贤相推荐,皆力辞。性好佛理,乃之庐山倾心白托。远公曰:官禄巍巍欲何不为。答曰:君臣相疑,吾何为之。刘裕以其不屈,乃旌其号曰遗民。
 
    杜瑗(327年-410年),字道言,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落籍交趾朱鸢(今越南河内)。东晋封疆大臣,浦宁太守杜元之孙。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安皇帝庚义熙六年(庚戌,公元四一零年)

  春,正月,甲寅朔,南燕主超登天门,朝群臣于城上。乙卯,超与宠姬魏夫人登城,见晋兵之盛,握手对泣。韩讠卓谏曰:“陛下遭堙厄之运,正当努力自强以壮士民之志,而更为儿女子泣邪!”超拭目谢之。尚书令董铣劝超降,超怒,囚之。

  魏长孙嵩将兵伐柔然。

  魏主嗣以郡县豪右多为民患,悉以优诏征之。民恋土不乐内徙,长吏逼遣之,于是无赖少年逃亡相聚,所在寇盗群起。嗣引八公议之曰:“朕欲为民除蠹,而守宰不能绥抚,使之纷乱。今犯者既众,不可尽诛,吾欲大赦以安之,何如?”元城侯屈曰:“民逃亡为盗,不罪而赦之,是为上者反求于下也,不如诛其首恶,赦其馀党。”崔宏曰:“圣王之御民,务在安之而已,不与之较胜负也。夫赦虽非正,可以行权。屈欲先诛后赦,要为两不能去,曷若一赦而遂定乎!赦而不从,诛未晚也。”嗣从之。二月,癸未朔,遣将军于栗磾将骑一万讨不从命者,所向皆平。

  南燕贺赖卢、公孙五楼为地道出击晋兵,不能却。城久闭,城中男女病脚弱者太半,出降者相继。超辇而登城,尚书悦寿说超曰:“今天助寇为虐,战士调瘁,独守穷城,绝望外援,天时人事亦可知矣。苟历数有终,尧、舜避位,陛下岂可不思变通之计乎!”超叹曰:“废兴,命也。吾宁奋剑而死,不能衔璧而生!”

  丁亥,刘裕悉众攻城。或曰:“今日往亡,不利行师。”裕曰:“我往彼亡,何为不利!”四面急攻之。悦寿开门纳晋师,超与左右数十骑逾城突围出走,追获之。裕数以不降之罪,超神色自若,一无所言,惟以母托刘敬宣而已。裕忿广固久不下,欲尽坑之,以妻女以赏将士。韩范谏曰:“晋室南迁,中原鼎沸,士民无援,强则附之,既为君臣,必须为之尽力。彼皆衣冠旧族,先帝遗民;今王师吊伐而尽坑之,使安所归乎!窃恐西北之人无复来苏之望矣。”裕改容谢之,然犹斩王公以下三千人,没入家口万馀,夷其城隍,送超诣建康,斩之。

  臣光曰:晋自济江以来,威灵不竞,戎狄横骛,虎噬中原。刘裕始劝王师剪平东夏,不于此际旌礼贤俊,慰抚疲民,宣恺悌之风,涤残秽之政,使群士向风,遗黎企踵,而更恣行屠戮以快忿心。迹其施设,曾苻、姚之不如,宜其不能荡壹四海,成美大之业,岂非虽有智勇而无仁义使之然哉!

  初,徐道覆闻刘裕北伐,劝卢循乘虚袭建康,循不从。道覆自至番禺说循曰:“本住岭外,岂以理极于此,传之子孙邪?正以刘裕难与为敌故也。今裕顿兵坚城之下,未有还期,我以此思归死士掩击何、刘之徒,如反掌耳。不乘此机,而苟求一日之安,朝廷常以君为腹心之疾;若裕平齐之后,息甲岁馀,以玺书征君,裕自将屯豫章,遣诸将帅锐师过岭,虽复以将军之神武,恐必不能当也。今日之机,万不可失。若先克建康,倾其根蒂。裕虽南还,无能为也。君若不同,便当帅始兴之众直指寻阳。”循甚不乐此举,而无以夺其计,乃从之。

  初,道覆使人伐船材于南康山,至始兴,贱卖之,居人争市之,船材大积而人不疑,至是,悉取以装舰,旬日而办。循自始兴寇长沙,道覆寇南康、庐陵、豫章,诸守相皆委任奔走。道覆顺流而下,舟械甚盛。

  时克燕之问未至,朝廷急征刘裕。裕方议留镇下邳,经营司、雍,会得诏书,乃以韩范为都督八郡军事、燕郡太守,封融为勃海太守,檀韶为琅邪太守,戊申,引兵还。韶,祗之兄也。久之,刘穆之称范、融谋反,皆杀之。

  安成忠肃公何无忌自寻阳引兵拒卢循。长史邓潜之谏曰:“国家安危,在此一举。闻循兵舰大盛。势居上流,宜决南塘,守二城以待之,彼必不敢舍我远下。蓄力养锐,俟其疲老,然后击之,此万全之策也。今决成败于一战,万一失利,悔将无及!”参军殷阐曰:“循所将之众皆三吴旧贼,百战馀勇,始兴溪子,拳捷善斗,未易轻也。将军宜留屯豫章,征兵属城,兵至合战,未为晚也。若以此众轻进,殆必有悔。”无忌不听。三月,壬申,与徐道覆遇于豫章,贼令强弩数百登西岸小山邀射之。会西风暴急,飘无忌所乘小舰向东岸,贼乘风以大舰逼之,众遂奔溃。无忌厉声曰:“取我苏武节来!”节至,执以督战。贼众云集,无忌辞色无挠,握节而死。于是中外震骇,朝议欲奉乘舆北走就刘裕;既而知贼未至,乃止。

  西秦王乾归攻秦金城郡,拔之。

  夏王勃勃遣尚书朝金纂攻平凉。秦王兴救平凉,击金纂,杀之。勃勃又遣兄子左将军罗提攻拔定阳,坑将士四千馀人。秦将曹炽、曹云、王肆佛等各将数千亡内徙,兴处之湟山及陈仓。勃勃寇陇右,破白崖堡,遂趣清水,略阳太守姚寿都弃城走,勃勃徙其民万六千户于大城。兴自安定追之,至寿渠川,不及而还。

  初,南凉王傉檀遣左将军枯木等伐沮渠蒙逊,掠临松千馀户而还。蒙逊伐南凉,至显美,徙数千户而去。南凉太尉俱延复伐蒙逊,大败而归。是月,傉檀自将五万骑伐蒙逊,战于穷泉,傉檀大败,单马奔还。蒙逊乘胜进围姑臧,姑臧人惩王钟之诛,皆惊溃,夷、夏万馀户降于蒙逊。傉檀惧,遣司隶校尉敬归及子佗为质于蒙逊以请和,蒙逊许之。归至胡坑,逃还,佗为追兵所执,蒙逊徙其众八千馀户而去。右卫将军折掘奇镇据石驴山以叛。傉檀畏蒙孙之逼,且惧岭南为奇镇所据,乃迁于乐都,留大司农成公绪守姑臧。傉檀才出城,魏安人侯谌等闭门作乱,收合三千馀家,据南城,推焦朗为大都督、龙骧大将军,谌自称凉州刺史,降于蒙逊。

  刘裕至下邳,以船载辎重,自帅精锐步归。至山阳,闻何无忌败死,虑京邑失守,卷甲兼行,与数十人至淮上,问行人以朝廷消息,行人曰:“贼尚未至,刘公若还,便无所忧。”裕大喜。将济江,风急,众咸难之。裕曰:“若天命助国,风当自息;若其不然,覆溺何害!”即命登舟,舟移而风止。过江,至京口,众乃大安。夏,四月,癸未,裕至建康。以江州覆没,表送章绶,诏不许。

  青州刺史诸葛长民、兗州刺史刘籓、并州刺史刘道怜各将兵入卫逮康。籓,兗州刺史毅之从弟也。毅闻卢循之寇,将拒之,而疾作;既瘳,将行。刘裕遗毅书曰:“吾往习击妖贼,晓其变态。贼新获奸利,其锋不可轻。今修船垂毕,当与弟同举。克平之日,上流之任,皆以相委。”又遣刘籓往谕止之。毅怒,谓籓曰:“往以一时之功相推耳,汝便谓我真不及刘裕邪!”投书于地,帅舟师二万发姑孰。

  循之初入寇也,使徐道覆向寻阳,循自将攻湘中诸郡。荆州刺史刘道规遣军逆战,败于长沙。循进至巴陵,将向江陵。徐道覆闻毅将至,驰使报循曰:“毅兵甚盛,成败之事,系之于此,宜并力摧之。若此克捷,江陵不足忧也。”循即日发巴陵,与道覆合兵而下。五月,戊午,毅与循战于桑落洲,毅兵大败,弃船,以数百人步走,馀众皆为循所虏,所弃辎重山积。

  初,循至寻阳,闻裕已还,犹不信;既破毅,乃得审问,与其党相视失色。循欲退还寻阳,攻取江陵,据二州以抗朝廷。道覆谓宜乘胜径进,固争之。循犹豫累日,乃从之。

  己未,大赦。裕募人为兵,赏之同京口赴义之科。发民治石头城。议者谓宜分兵守诸津要,裕曰:“贼众我寡,若分兵屯守,则测人虚实;且一处失利,则沮三军之心。今聚众石头,随宜应赴,既令彼无以测多少,又于众力不分。若徒旅转集,徐更论之耳。”

  朝廷闻刘毅败,人情恟惧。时北师始还,将士多创病,建康战士不盈数千。循既克二镇,战士十馀万,舟车百里不绝,楼船高十二丈,败还者争言其强盛。孟昶、诸葛长民欲奉乘舆过江,裕不听。初,何无忌、刘毅之南讨也,昶策其必败,已而果然。至是,又谓裕必不能抗循,众颇信之。惟龙骧将军东海虞丘进廷折昶等,以为不然。中兵参军王仲德言于裕曰:“明公命世作辅,新建大功,威震六合,妖贼乘虚入寇,既闻凯还,自当奔溃。若先自遁逃,则势同匹夫,匹夫号令,何以威物!此谋若立,请从此辞。”裕甚悦。昶固请不已,裕曰:“今重镇外倾,强寇内逼,人情危骇,莫有固志;若一旦迁动,便自土崩瓦解,江北亦岂可得至!设令得至,不过延日月耳。今兵士虽少,自足一战。若其克济,则臣主同休;苟厄运必至,我当横尸庙门,遂其由来以身许国之志,不能窜伏草间苟求存活也。我计决矣,卿勿复言!”昶恚其言不行,且以为必败,因请死。裕怒曰:“卿且申一战,死复何晚!”昶知裕终不用其言,乃抗表自陈曰:“臣裕北讨,众并不同,唯臣赞裕行计,致使强贼乘间,社稷危逼,臣之罪也。谨引咎以谢天下!”封表毕,仰药而死。

  乙丑,卢循至淮口,中外戒严。琅邪王德文都督宫城诸军事,屯中堂皇,刘裕屯石头,诸将各有屯守。裕子义隆始四岁,裕使咨议参军刘粹辅之,镇京口。粹,毅之族弟也。

  裕见民临水望贼,怪之,以问参军张劭,劭曰:“若节钺未反,民奔散之不暇,亦何能观望?今当无复恐耳。贼若于新亭直进,其锋不可当,宜且回避,胜负之事未可量也;若回泊西岸,此成禽耳。”

  徐道覆请于新亭至白石焚舟而上,数道攻裕。循欲以万全为计,谓道覆曰:“大军未至,孟昶便望风自裁;以大势言之,自当计日溃乱。今决胜负于一朝,乾没求利,既非必克之道,且杀伤士卒,不如按兵待之。”道覆以循多疑少决,乃叹曰:“我终为卢公所误,事必无成;使我得为英雄驱驰,天下不足定也。”

  裕登石头城望循军,初见引向新亭,顾左右失色;既而回泊蔡洲,乃悦。于是众军转集。裕恐循侵轶,用虞丘进计,伐树栅石头淮口,修治越城,筑查浦、药园、廷尉三垒,皆以兵守之。

  刘毅经涉蛮、晋,仅能自免,从者饥疲,死亡什七八。丙寅,至建康,待罪。裕慰勉之,使知中外留事。毅乞自贬,诏降为后将军。

  魏长孙嵩至漠北而还,柔然追围之于牛川。壬申,魏主嗣北击柔然。柔然可汗社仑闻之,遁走,道死;其子度拔尚幼,部众立社仑弟斛律,号蔼苦盖可汗。嗣引兵还参合陂。

  卢循伏兵南岸,使老弱乘舟向白石,声言悉众自白石步上。刘裕留参军沈林子、徐赤特戍南岸,断查浦,戒今坚守勿动;裕及刘毅、诸葛长民北出拒之。林子曰:“妖贼此言,未必有实,宜深为之防。”裕曰:“石头城险,且淮栅甚固,留卿在后,足以守之。”林子,穆夫之子也。

  庚辰,卢循焚查浦,进至张侯桥。徐赤特将击之,林子曰:“贼声往白石而屡来挑战,其情可知。吾众寡不敌,不如守险以待大军。”赤特不从。遂出战,伏兵发,赤特大败,单舸奔淮北。林子及将军刘钟据栅力战,硃龄石救之,贼乃退。循引精兵大上,至丹阳郡。裕帅诸军驰还石头,斩徐赤特,解甲。久之,乃出陈于南塘。

  六月,以刘裕为太尉、中书监、加黄钺;裕受黄钺,馀固辞。以车骑中军司马庾悦为江州刺史。悦,准之子也。

  司马国璠及弟叔璠、叔道奔秦。秦王兴曰:“刘裕方诛桓玄,辅晋室,卿何为来?”对曰:“裕削弱王室,臣宗族有自修立者,裕辄除之。方为国患,甚于桓玄耳。”兴以国璠为扬州刺史,叔道为交州刺史。

  卢循寇掠诸县无所得,谓徐道覆曰:“师老矣,不如还寻阳,并力取荆州,据天下三分之二,徐更与建康争衡耳。”秋,七月,庚申,循自蔡洲南还寻阳,留其党范崇民将五千人据南陵。甲子,裕使辅国将军王仲德、广川太守刘钟、河间内史兰陵蒯恩、中军咨议参军孟怀玉等帅众追循。

  乙丑,魏主嗣还平城。

  西秦王乾归讨越质屈机等十馀部,降其众二万五千,徙于苑川。八月,乾归复都苑川。

  沮渠蒙逊伐西凉,败西凉世子歆于马庙,禽其将硃元虎而还。凉公暠以银二千斤、金二千两赎元虎;蒙逊归之,遂与暠结盟而还。

  刘裕还东府,大治水军,遣建威将军会稽孙处、振武将军沈田子帅众三千自海道袭番禺。田子,林子之兄也。众皆以为“海道艰远,必至为难,且分撤见力,非目前之急。”裕不从,敕处曰:“大军十二月之交必破妖虏,卿至时,先倾其巢窟,使彼走无所归也。”

  谯纵遣侍中谯良等入见于秦,请兵以伐晋。纵以桓谦为荆州刺史,谯道福为梁州刺史,帅众二万寇荆州;秦王兴遣前将军苟林帅骑兵会之。

  江陵自卢循东下,不得建康之问,群盗互起。荆州刺史刘道规遣司马王镇之帅天门太守檀道济、广武将军彭城到彦之入援建康。道济,祗之弟也。

  镇之至寻阳,为苟林所破。卢循闻之,以林为南蛮校尉,分兵配之,使乘胜伐江陵,声言徐道覆已克建康。桓谦于道召募义旧,民投之者二万人。谦屯枝江,林屯江津,二寇交逼,江陵士民多怀异心。道规乃会将士告之曰:“桓谦今在近道,闻诸长者颇有去就之计,吾东来文武足以济事,若欲去者,本不相禁。”因夜开城门,达晓不闭。众咸惮服,莫有去者。

  雍州刺史鲁宗之帅众数千自襄阳赴江陵。或谓宗之情未可测,道规单马迎之,宗之感悦。道规使宗之居守,委以腹心,自帅诸军攻谦。诸将佐皆曰:“今远出讨谦,其胜难必。苟林近在江津,伺人动静,若来攻城,宗之未必能固;脱有蹉跌,大事去矣。”道规曰:“苟林愚懦,无他奇计,以吾去未远,必不敢向城。吾今取谦,往至便克;沈疑之间,已自还返。谦败则林破胆。岂暇得来!且宗之独守,何为不支数日!”乃驰往攻谦,水陆齐进。谦等大陈舟师,兼以步骑,战于枝江。檀道济先进陷陈,谦等大败。谦单舸奔苟林,道规追斩之。还,至涌口,讨林,林走,道规遣咨议参军临淮刘遵帅众追之。初,谦至枝江,江陵士民皆与谦书。言城内虚实,欲为内应;至是检得之,道规悉焚不视,众于是大安。

  江州刺史庾悦以鄱阳太守虞丘进为前驱,屡破卢循兵,进据豫章,绝循粮道。九月,刘遵斩苟林于巴陵。

  桓石绥因循入寇,起兵洛口,自号荆州刺史,征阳令王天恩自号梁州刺史,袭据西城。梁州刺史傅诏遣其子魏兴太守弘之讨石绥等,皆斩之,桓氏遂灭。韶,畅之孙也。

  西秦王乾归攻秦略阳、南安、陇西诸郡,皆克之,徙民二万五千户于苑川及枹罕。

  甲寅,葬魏主珪于盛乐金陵,谥曰宣武,庙号烈祖。

  刘毅固求追讨卢循,长史王诞密言于刘裕曰:“毅既丧败,不宜复使立功。”裕从之。冬,十月,裕帅兗州刺史刘籓、宁朔将军檀韶、冠军将军刘敬宣等南击卢循,以刘毅监太尉留府,后事皆委焉。癸巳,裕发建康。

  徐道覆帅众三万趣江陵,奄至破冢。时鲁宗之已还襄阳,追召不及,人情大震。或传循已平京邑,遣道覆来为刺史,江、汉士民感刘道规焚书之恩,无复贰志。道规使刘遵别为游军,自拒道覆豫章口,前驱失利;遵自外横击,大破之,斩首万馀级,赴水死者殆尽。道覆单舸走还湓口。初,道规使遵为游军,众咸以为强敌在胶,唯患众少,不应分割见力,置无用之地。及破道覆,卒得游军之力,众心乃服。

  鲜卑仆浑、羌句岂、输报、邓若等师户二万降于西秦。

  王仲德等闻刘裕大军且至,进攻范崇民于南陵,崇民战舰夹屯两岸。十一月,刘钟自行觇贼,天雾,贼钩得其舸。钟因帅左右攻舰户,贼遽闭户拒之。钟乃徐还,与仲德共攻崇民,崇民走。

  癸丑,益州刺史鲍陋卒。谯道福陷巴东,杀守将温祚、时延祖。

  卢循兵守广州者不以海道为虞。庚戌,孙处乘海奄至,会大雾,四面攻之,即日拔其城。外抚其旧民,戮循亲党,勒兵谨守,分遣沈田子等击岭表诸郡。

  刘裕军雷池,卢循扬声不攻雷池,当乘流径下。裕知其欲战,十二月,己卯,进军大雷。庚辰,卢循、徐道覆帅众数万塞江而下,前后莫见舳舻之际。裕悉出轻舰,帅众军齐力击之;又分步骑屯于西岸,岸上军投火焚之,烟炎涨天。循兵大败,走还寻阳;将趣豫章。乃悉力栅断左里。丙申,裕军至左里,不得进。裕麾兵将战,所执麾竿折,幡沉于水,众并怪惧。裕笑曰:“往年覆舟之战,幡竿亦折,今者复然,贼必破矣。”即攻栅而进。循兵虽殊死战,弗能禁。循单舸走,所杀及投水死者凡万馀人。纳其降附,宥其逼略,遣刘籓、孟怀玉轻军追之。循收散卒,尚有数千人,径还番禺;道覆走保始兴。裕板建威将军褚裕之行广州刺史。裕之,裒之曾孙也。裕还建康。刘毅恶刘穆之,每从容与裕言穆之权太重,裕益亲任之。

  燕广川公万泥、上谷公乳陈,自以宗室,有大功,谓当入为公辅。燕王跋以二籓任重,久而弗征,二人皆怨。是岁,乳陈密遣人告万泥曰:“乳陈有至谋,愿与叔父图之。”万泥遂奔白狼,与乳陈俱叛,跋遣汲郡公弘与张兴将步骑二万讨之。弘先遣使谕以祸福;万泥欲降,乳陈不可。兴谓弘曰:“贼明日出战,今夜必来惊我营,宜为之备。”弘乃密严人课草十束,畜火伏兵以待之。是夜,乳陈果遣壮士千馀人来斫营,众火俱起,伏兵邀击,俘斩无遗。万泥、乳陈惧而出降,弘皆斩之。跋以范阳公素弗为大司马,改封辽西公;弘为骠骑大将军,改封中山公。


【公元四百一十年大事记】

卢循起义
  义熙六年(410),刘裕北伐南燕慕容超,据广州的卢循在其姐夫徐道覆的建议和支持下,乘机北伐东晋。二月,北伐军兵分两路杀向北方。一路由卢循率领越过五岭,直指江陵,在长沙击败荆州刺史刘道规。另一路由徐道覆率领直下庐陵(今江西吉水北)、豫章(今江苏南昌)大败官军,杀死镇南将军江州刺史何无忌。五月,卢循、徐道覆兵合一处,在桑落洲(江西九江东北长江中)大败晋卫将军、予州刺史刘毅。卢循连败何无忌、刘道规、刘毅后,东晋朝廷赶紧召回北伐的刘裕。而此时卢循和徐道覆却在进军趋向上发生争执,这给刘裕一个难得的喘息休整机会。刘裕乘机大募士卒,修补城池,从全国各地调集人马,入保建康。从五月至七月,卢循的北伐军陈兵建康城下,无所作为,不仅丧失有利战机,而且还大大削弱了军队战斗力。最后,不得不撤退,退守寻阳。十月,徐道覆率水军3万进攻江陵,在破冢为刘道规所败,损失万余人。十二月,卢御又与晋军在大雷、左里等地大战,均失利,只得退守广州。义熙七年二月,刘裕派兵击杀徐道覆。三月,卢御攻番禺不下,转往交州,又为交州刺史杜慧度所败,投水自杀。

 

    卢循雕像公元410年,北魏进攻柔然,柔然战败。5月,柔然国君丘豆伐可汗在败退途中病死。
公元410年,拓跋珪被谥为“宣武帝”,庙号“列祖”。
公元410年,大夏国国军匈奴铁弗部首领郝连勃勃令尚书胡金纂率兵攻打平凉。后秦新主姚兴得到消息后立即派兵增援,短兵相接之后,夏军全军覆没,胡金纂战死。郝连勃勃却没有因此停止对平凉的侵犯。
   公元410年:
2月,东晋刘裕灭南燕,杀慕容超(亡国十一)。东晋收复山东半岛。
3月,东晋广州刺史卢循造反,卢循进攻何无忌于鄱阳湖,何无忌战死。
5月,南凉三攻北凉,战败,放弃姑臧。卢循击败刘毅,包围建康。
7月,卢循撤离建康,被刘裕追击。
8月,卢循徐道覆进攻荆州,被东晋刘道规、檀道济击败。
11月,晋军占领广州。
建于东晋时代(公元410年)的光孝寺的大雄宝殿,位于广州,历代曾多次重修,从而保存了中国南方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高句丽大事件 公元410年,华夏中原地域北方是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南方是东晋时期。高句丽的十九代广开土王时期,得到强势发展。破契丹,攻占朝鲜半岛百济,击败入侵的倭寇,占领新罗,迫使夫余臣服,继而往西用武力占据辽东地区。


【外国大事记】

       公元410年8月24日,欧洲历史上发生了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罗马帝国的首都“永恒之城”罗马,被阿拉里克率领的西哥特人所占领,大火焚烧了三天三夜。这件事强烈地震动了罗马,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最后灭亡

          从公元403年至公元410年,西哥特人乘罗马内乱,三次发起了对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城的进攻。在第三次进攻中,西哥特人在其首领阿拉里克的率领下,借助匈奴人的帮助,以300000兵力对罗马城进行围攻,终于在公元410年8月攻占罗马城。这是自公元前390年,高卢人攻占罗马城之后,800年间该城第二次被攻陷。西哥特人对罗马城进行了疯狂的烧杀抢掠,整个罗马城被无情地毁坏。
           卡西尼教派是由约翰·卡西尼于公元410年创立的,是最早独立于教会控制的修道团体。在提到罗马教会时,卡西尼公开指责听取所谓的神圣教规是一种"危险的修行",声称他的修道士们要"不惜一切代价远离主教"。约翰·卡西尼原本是伯利恒的一个苦行隐居修道者,他在马赛创办了两个修士学校,分别接纳男、女修道士。马赛后来成为公认的修道中心。圣烛节就诞生在这里。它来自早期献给冥后珀尔塞福涅的火炬游行。

 


【魏晋诗词】

奉和慧远游庐山诗

[魏晋] 张野
觌岭混太象,望崖莫由检。
器远蕴其天,超步不阶渐。
朅来越重垠,一举拔尘染。
辽朗中大盼,回豁遐瞻慊。
乘此摅莹心,可以忘遗玷。
旷风被幽宅,妖涂故死灭。

 
【其他阅读】
=======
 
2023年9月21日 23:13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