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渠蒙逊~十六国北凉武宣王(401年--433年在位)
武宣王沮渠蒙逊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东晋.十六国
全名:沮渠蒙逊
庙号:太祖
谥号:武宣王
年号:
1.永安(401年六月-412年十月)
2.玄始(412年十一月-428年十二月)
3.承玄(428年六月-431年十二月)
4.义和(431六月——433四月)
在位时间:401年-433年
民族族群:匈奴族
出生地:临松卢水(今甘肃张掖)
生卒:368年~433年
主要成就:建立北凉,扩张成为河西一带最强大的势力
陵寝:元陵(甘肃省武威市郊,具体地点不明)
个人简介
沮渠蒙逊(公元368年~433年),出生于凉州临松县,为卢水胡人。其家族先世曾担任匈奴部落中的左沮渠一职,后以其官职为姓氏。作为十六国时期北凉国的第二位君主,他在位长达三十三年,是北凉历史上一位颇具影响力的统治者。 沮渠蒙逊自幼聪慧,博览群书,对历史典籍有广泛涉猎,同时对天文星象也有一定的了解。
龙飞二年(公元397年),他被任命为张掖太守,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到了天玺三年(公元401年),他正式自立为凉州牧、张掖公,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统治时代。 即位初期,沮渠蒙逊采取了稳健的外交策略,致力于与周边邻国保持和平关系,以韬光养晦的方式积蓄力量。他曾向后秦称藩,并接受了姚兴的册封;同时,他也向南凉派遣质子,以示友好,从而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专注于内部发展。
永安七年(公元407年),他成功击败南凉军队,迫使秃发傉檀求和。永安十年(公元410年),他又率领大军大败焦朗,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实力。至永安十二年(公元412年),沮渠蒙逊迁都至姑臧,自称河西王,并改元玄始,依照后凉旧制设立了百官制度,积极进行城市建设与宫殿修缮。
玄始二年(公元413年),沮渠蒙逊再度大败秃发傉檀,迫使南凉纳质求和。此后,他将目光转向西凉,不断展开军事征伐。最终,他攻占了敦煌,灭亡了西凉李氏政权,实现了凉州地区的统一。不仅如此,他还占领了高昌地区,将北凉的版图扩展至西域,极大地增强了国家的实力与影响力。 义和三年(公元433年),沮渠蒙逊去世,享年六十六岁。他被追尊庙号为太祖,谥号为武宣王,安葬于元陵。 在北凉政权的鼎盛时期,沮渠蒙逊与南朝刘宋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通过交流互访输入了大量的书籍文献。这一举措使得汉、魏时期的传统文化与制度得以在河西地区继续保存并发扬光大。继前凉、西凉之后,北凉成为了河西走廊上又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中心,为中华文明的延续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人物生平】
年少有为
沮渠蒙逊的祖先源自匈奴左沮渠,因此以官名为姓氏,称为沮渠氏。在少年时期,沮渠蒙逊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与广泛的兴趣。他博览群书,对历史典籍有着深入的研究,同时对天文现象也极为通晓。他不仅学识渊博,还具备卓越的才智和宏大的战略眼光,是一位兼具雄才大略的人物。此外,他的性格幽默风趣,善于随机应变,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游刃有余。 由于其出众的能力和潜力,前秦凉州刺史梁熙以及后凉武懿帝吕光都对他表现出既惊讶又畏惧的态度。为了不引起过多的关注,避免因才能过人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沮渠蒙逊选择通过经常参与游猎活动和沉醉于饮酒之中,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真实实力与野心。这种韬光养晦的方式,充分体现了他在政治智慧上的深思熟虑。
反叛后凉
公元397年,正值后凉龙飞二年,历史的车轮再次掀开了一页波澜壮阔的篇章。这一年,沮渠蒙逊的伯父沮渠罗仇与沮渠麹粥跟随后凉国主吕光出征河南。然而,战局却急转直下,吕光的前军遭遇惨败,士气低迷,损失惨重。 在这一危急时刻,沮渠麹粥深思熟虑后对哥哥沮渠罗仇说道:“主公年事已高,不仅昏庸无道,而且骄横放纵。他的儿子们结党营私,互相倾轧,朝廷内部更是充斥着进谗之人。如今我们兵败如山倒,正是最易遭受猜忌的时候,难道我们不应该有所防备吗?我们兄弟二人一向为众人所忌惮,与其死于非命,不如率领军队前往西平,振臂一呼,平定凉州亦非难事。” 然而,沮渠罗仇却坚定地回应道:“你说得有道理,但我们家族世代忠于后凉,深受一方百姓信赖。宁可别人辜负我们,我们绝不能辜负他人。
不久之后,悲剧果然降临,沮渠罗仇和沮渠麹粥被吕光残忍杀害。 在宗族和姻亲各部前来会合举行葬礼时,场面极为庄重肃穆,参与人数多达万人。沮渠蒙逊面对众人,悲痛欲绝地说道:“当年汉朝国运衰微之时,我的先祖辅佐窦融,使河西地区得以安宁。如今吕王昏庸残暴,毫无道义可言,我岂能不继承先祖安定时局的伟大志向,而让两位伯父含恨九泉呢?”此言一出,众人大受鼓舞,齐声高呼“万岁”。
于是,沮渠蒙逊果断采取行动,诛杀了吕光的中田护军马邃和临松令井祥,并以此盟誓。仅仅十天时间,沮渠蒙逊便聚集起了一万多兵马。 随后,沮渠蒙逊率军屯据金山(今甘肃山丹西南),并与堂兄沮渠男成共同推举吕光手下的建康太守段业为新的领袖,授予其使持节、大都督、龙骧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等尊贵头衔,并改元为神玺元年(即公元397年)。段业对沮渠蒙逊和沮渠男成寄予厚望,任命沮渠蒙逊为张掖太守,沮渠男成为辅国将军,将军国大事全权托付给他们。
辅佐段业
公元398年,也就是北凉历史上的神玺二年,段业正计划派遣沮渠蒙逊攻打后凉的重要据点——西郡(现今甘肃省永昌县)。这一军事行动在当时引起了诸多争议和疑惑。面对众人的不解,沮渠蒙逊解释道:“西郡地理位置极为关键,占据此处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绝不可轻易放过。”段业听后深以为然,随即决定派遣沮渠蒙逊率军前往攻取西郡。 在此次战役中,沮渠蒙逊采取了引水淹城的战术,成功使西郡城墙崩塌,最终顺利攻克此地,并俘获了后凉太守吕纯凯旋而归。不久之后,晋昌的王德与敦煌的孟敏先后向段业投降。为了表彰沮渠蒙逊的卓越功勋,段业封他为临池侯。 然而,局势并未因此稳定下来。
同年,后凉将领吕弘逃离张掖,准备向东逃窜。段业闻讯后,打算亲自带兵追击。沮渠蒙逊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对于已经逃离的敌人,切勿穷追不舍,这是兵法中的重要原则。不如暂且放任其离去,待日后更有利时机再图进取。”但段业并未采纳沮渠蒙逊的建议,他认为若此时放过吕弘,未来可能会留下隐患。于是执意率军追击,结果却遭遇惨败。幸亏有沮渠蒙逊及时相救,段业才得以脱险。事后,段业不禁感慨道:“我未能听取如张子房般智者的忠言,才导致今日这般困境!”
同一年,段业下令修筑西安城,并任命部将臧莫孩为该城太守。然而,沮渠蒙逊对此任命持不同看法,他直言不讳地指出:“臧莫孩虽勇猛但缺乏谋略,只知道进攻而不懂得退守,此举无异于为他修建坟墓,而非真正的城池。”遗憾的是,段业并未接受沮渠蒙逊的劝告。果然,不久之后,臧莫孩便被后凉吕纂击败。鉴于此,沮渠蒙逊开始担忧自己可能难以得到段业的信任,于是常常隐藏自己的智慧,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猜忌。
公元399年,即神玺三年,段业自立为凉王,并改元天玺。他任命沮渠蒙逊为尚书左丞,同时委任梁中庸为尚书右丞,以此巩固政权架构。 同年四月,后凉吕光派遣两个儿子吕绍和吕纂联合出兵,对段业发动猛烈攻势。危急之际,段业向南凉秃发乌孤求援,秃发乌孤随即派遣弟弟秃发利鹿孤以及杨轨共同驰援段业。面对强敌环伺的局面,吕绍提议从三门板沿山势向东撤退以避锋芒。然而,吕纂却认为:“依仗山势固然可以暂时躲避,但这也会暴露我军弱点,实为自取灭亡之举。不如结阵向前冲击,如此一来,敌方必定心生畏惧,不敢贸然出战。” 吕绍采纳了吕纂的建议,率领军队向南推进。
与此同时,段业也做好了迎战准备。关键时刻,沮渠蒙逊再次进谏:“杨轨倚仗其骑兵优势,显然怀有伺机而动之心。而吕绍、吕纂所率之军处于死地,他们必然会拼死一战以求生存。若不出战,则我军犹如泰山般稳固;若贸然出击,则如同累卵般危险。”段业权衡再三,最终认同了沮渠蒙逊的观点,选择按兵不动。吕绍见状,亦知难而退,双方各自收兵返回。 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展现了沮渠蒙逊卓越的军事才能与远见卓识,同时也凸显了段业在用人决策上的某些不足之处。
建立北凉
天玺三年(公元401年),北凉的历史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当时,段业因对沮渠蒙逊的英武才能感到忌惮,为了疏远他,特意任命沮渠蒙逊的堂叔沮渠益生为酒泉太守,而沮渠蒙逊则被安排为临池太守。然而,这一举动并未平息内部的矛盾。 段业手下有一位才华横溢、气度非凡的门下侍郎马权,此人不仅智谋过人,而且深受段业的信任与重用。然而,马权时常对沮渠蒙逊表现出轻视和欺辱的态度,这使得沮渠蒙逊对他心生怨恨。于是,沮渠蒙逊开始向段业进谗言诋毁马权:“天下之事不足为虑,但需警惕的是马权。”最终,段业听信了沮渠蒙逊的话,下令处死了马权。 随后,沮渠蒙逊秘密找到自己的堂兄沮渠男成,商议废黜段业之事。他对沮渠男成说道:“段业才识浅薄,根本不足以治理乱世。他轻信谗言,喜好谄媚之人,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我所畏惧者唯有索嗣与马权,如今他们均已不在。我打算废除段业,拥立你为王,你觉得如何?”然而,沮渠男成却认为段业是他们共同拥立的君主,若此时背叛于他,实属不义之举,因此拒绝了沮渠蒙逊的提议,计划也随之搁置。
由于一直受到段业的猜忌,沮渠蒙逊内心不安,遂请求调任西安太守。段业考虑到沮渠蒙逊胸怀大志,担心其可能发动突然变故,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为了寻找起兵的正当理由,沮渠蒙逊设计了一个计策。他与沮渠男成约定一同前往兰门山祭奠,并故意派遣司马许咸向段业报告称:“沮渠男成意图谋反,准备在获得假期时作乱。如果他请求前去祭奠兰门山,则我的话便可应验。”果然,到了约定的时间,沮渠男成提出祭山请求,段业立刻将他逮捕,并命令他自尽。 沮渠男成临死前对段业说道:“真正的叛乱者是沮渠蒙逊,他早已告知我此事。只因我们同为一族,我才未揭发他。如今他见我还活着,恐怕部下不服从他,便与我约定祭山日期,反而诬告于我。若我今日死去,沮渠蒙逊必定很快便会举兵叛乱。恳请陛下假传我已死的消息,公开宣扬我的罪行,如此一来,沮渠蒙逊必然作乱。届时我再出面讨伐他,定能成功。”然而,段业并未采纳他的建议,执意处死了沮渠男成。 得知沮渠男成的死讯后,沮渠蒙逊悲愤交加,对众人说道:“沮渠男成忠于段业,却被无端冤杀。诸位难道愿意为他报仇吗?况且,当前州境战乱频仍,显然不是段业所能应对的局势。我当初拥戴他,本以为他是陈胜、吴广那样的英雄人物,谁知他却轻信谗言,猜忌重重,滥杀忠良。我们怎能坐视不理,让百姓遭受苦难?”由于沮渠男成一向对人有恩德,众人听闻此言无不悲愤填膺,纷纷响应沮渠蒙逊的号召。当军队抵达氐池时,人数已经超过了一万人。 镇军臧莫孩率众归附沮渠蒙逊,羌胡各部落也纷纷起兵响应。沮渠蒙逊的军队驻扎在侯坞,声势浩大。
在此之前,段业对右将军田昂一直抱有疑虑,甚至将其囚禁。此刻,段业不得不向田昂道歉并释放了他,命他与武卫将军梁中庸等人联合攻打沮渠蒙逊。然而,段业的将领王丰孙劝谏道:“西平田氏历代皆有反叛之人,田昂外表谦恭,实则内心险恶,志向远大却用心叵测,绝不可信任。”但段业却回应道:“我对田昂的怀疑由来已久,可如今除了他,再无人能讨伐沮渠蒙逊。”最终,王丰孙的忠告未被采纳。当田昂率军到达侯坞时,他竟率领五百骑兵投奔了沮渠蒙逊。 同年五月,沮渠蒙逊亲率大军抵达张掖(今甘肃省张掖市)。田昂哥哥的儿子田承爱打开城门迎接沮渠蒙逊入城,段业身边的将士瞬间溃散。段业请求返回家乡与家人团聚,但沮渠蒙逊最终还是杀了他。 天玺三年(公元401年)六月,梁中庸、房晷、田昂等人共同推举沮渠蒙逊为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沮渠蒙逊正式建立北凉政权,宣布大赦境内,并改年号为永安。
受封后秦
后秦与后凉之间的战争是一段充满策略与权谋的故事。当时,后秦姚兴派遣将领姚硕德前往姑臧,对后凉吕隆展开攻势,并成功大败后凉军队。 到了天玺三年(401年)七月,沮渠蒙逊派遣从事中郎李典出使姚兴处,旨在寻求双方的和平共处之道。同年九月,随着吕隆向姚兴投降,酒泉、凉宁二郡也相继反叛并投靠了西凉李暠。在这种复杂局势下,沮渠蒙逊决定采取行动,他派建忠将军沮渠掣和牧府长史张潜前往姑臧拜见姚硕德,请求其提供军队协助,并计划率领部众向东迁移。姚硕德对此十分满意,当即任命张潜为张掖太守,沮渠挚为建康太守。
在张潜劝说沮渠蒙逊东迁时,沮渠挐却私下向沮渠蒙逊进言:“吕氏尚存,姑臧尚未攻克,而姚硕德粮草将尽,不久便会撤军,无法长期驻留此地。我们又何必舍弃故土,受制于他人呢?”辅国将军臧莫孩亦附和道:“建忠将军所言极是。”最终,沮渠蒙逊采纳了这一建议,杀掉了张潜,并发布告示称:“我德行浅薄,愧对天命,未能弘扬大道,清除祸患,致使奸贼作乱于东方,屡次侵犯西部边疆,战车频繁出动,干戈从未停息,农夫错失耕种时节,百姓家中无粮可食。因此,应免除各类徭役,专事农业生产,明定法令规章,务必做到物尽其用。”
永安三年(403年),姚兴派遣使者梁斐、张构等人授予沮渠蒙逊“镇西大将军”、“沙州刺史”及“西海侯”的封号。与此同时,姚兴还册封南凉秃发傉檀为“车骑将军”,并封其为广武公。得知此事后,沮渠蒙逊心中颇为不悦,质问梁斐等人:“秃发傉檀位居上公,而我却被封为侯爵,这是为何?”张构回应道:“秃发傉檀狡诈且缺乏仁义,虽已归顺但尚未建立显赫功勋,圣朝给予他高位重爵,意在彰显其归顺善道的大义罢了。而将军您忠诚之气直贯日月,功绩超越当世之人,本当入朝辅政,匡扶皇室,又怎能怀疑朝廷之心?圣朝封爵必与功勋相匹配,官职绝不会超越德行。例如尹纬、姚晁等人为开创基业立下汗马功劳,齐难、徐洛更是开国元勋猛将,他们官位不过二品,爵位仅止于侯伯。将军又凭什么要求地位凌驾于他们之上呢?昔日窦融诚心谦让,不愿居功于老臣之上,为何将军今日竟有此疑问?”沮渠蒙逊听后沉默片刻,又问道:“朝廷为何不将张掖赐予我,却要另封遥远的西海呢?”张构解释道:“张掖本就在划定范围之内,将军已然拥有。而远封西海,则是为了扩大您的封国版图而已。”听完这番话,沮渠蒙逊心情大好,欣然接受了封赏。 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展现了当时各势力间的复杂关系,也凸显了政治智慧与权谋的重要性。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攻打南凉
永安七年(公元407年),沮渠蒙逊率领三万步兵与骑兵,大举攻伐秃发傉檀,驻扎于西郡。当时,一阵强劲的大风从西北方向吹来,天空中云彩呈现出五种不同的颜色,片刻之间白昼竟变得昏暗如夜。大军抵达显美后,将当地数千户居民迁徙回了自己的领地。 秃发傉檀随后在穷泉追上了沮渠蒙逊,并准备与其展开战斗。
沮渠蒙逊的将领们纷纷劝阻道:“敌人已经建立好了坚固的营寨,此时不宜贸然进攻。”但沮渠蒙逊却冷静分析道:“秃发傉檀以为我们长途跋涉而来,人困马乏,必定会因此轻视我们而放松警惕。如今他们的军营尚未完全修筑完毕,正是我们一鼓作气将其击溃的最佳时机。”于是,沮渠蒙逊果断下令发起进攻,最终成功击败了秃发傉檀。乘胜追击之下,沮渠蒙逊一路推进至姑臧,期间有数以万计的胡人与汉人选择归降。 面对沮渠蒙逊的强大攻势,秃发傉檀深感恐惧,主动提出议和请求。沮渠蒙逊同意了他的请求,随后率军凯旋而归。秃发傉檀则向南撤退至乐都。
不久之后,魏安人焦朗占据姑臧自立为王。沮渠蒙逊随即集结三万步兵与骑兵,再次出征讨伐焦朗。经过一番激战,沮渠蒙逊成功击败了焦朗,但出于战略考虑,他并未彻底消灭焦朗,而是对其予以宽赦。 为了庆祝此次胜利,沮渠蒙逊在谦光殿举行了盛大的庆典,对文武百官进行了丰厚的赏赐,其中包括黄金与骏马等珍贵物品,且奖赏各有不同。同时,鉴于敦煌人张穆通晓经史、才华横溢,沮渠蒙逊破格提拔他为中书侍郎,并委以机要事务。此外,他还任命自己的弟弟沮渠挚为护羌校尉、秦州刺史,封爵安平侯,负责镇守姑臧这一战略重地。 然而,仅仅十几天后,沮渠挚不幸病逝。沮渠蒙逊随即改命其堂祖父沮渠益子接任镇京将军、护羌校尉、秦州刺史之职,继续镇守姑臧,确保边疆的稳定与安宁。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沮渠蒙逊在用人方面的远见卓识以及对国家治理的高度重视。
永安十二年(公元412年)十月,沮渠蒙逊决定将都城迁至姑臧。同年十一月,沮渠蒙逊正式登基即河西王之位,并宣布大赦境内百姓,同时改年号为“玄始”。他依照前凉吕光称三河王时的旧例,设置了各级官僚机构,以完善国家治理。此外,他还积极修缮宫殿,修建城门楼观等建筑,进一步巩固新都的地位与威严。为了确保王位传承有序,他立长子沮渠政德为太子,并授予其镇卫大将军、录尚书事等重要职务,以培养其治国理政的能力。
玄始二年(公元413年),北凉面临一次重大挑战——秃发傉檀率军前来攻打。然而,沮渠蒙逊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在若厚坞成功击退了敌军,取得了关键性胜利。在此之后,秃发氏内部也出现了分裂。湟河太守秃发文支占据湟川,并主动归降北凉。对此,沮渠蒙逊采取了宽容政策,任命秃发文支为镇东大将军、广武太守,封爵振武侯;护军将军成宜侯因功勋卓著被提升为振威将军、湟川太守;殿中将军王建则被委任为湟河太守。通过这些举措,北凉不仅扩大了领土范围,还增强了对周边地区的控制力。 随后,沮渠蒙逊发布了一道诏书,内容深刻且富有远见。他写道:“自古以来,圣哲帝王顺应天命治理乱世,无不先谋边疆,后扬淳风。孤虽才智浅薄,难以平息天下祸乱,但肩负匡扶社稷之重任,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狡猾的敌人秃发傉檀依仗旧京之地与我抗衡,致使夷夏百姓深受其害。东苑一役中的惨烈屠杀,甚至比历史上的长平之战更为残酷;边城所受之祸患,远超猃狁之侵扰。每当念及无辜百姓遭受苦难,孤便寝食难安,日夜奔劳于甲胄之间,身心俱疲。尽管我们已经摧毁了秃发傉檀的巢穴,但他仍未彻底屈服。
幸运的是,其弟秃发文支效仿项伯归汉的大义,占据重镇湟川,请求成为我们的臣属。从西平往南,众多城池接连归顺,唯有秃发傉檀如困兽犹斗,死守乐都。然而,失去了四肢支撑的他,又怎能长久维系?四方响应之势已成,统一天下的日子指日可待。不久之后,我们便可解甲归田,让马匹放牧于金山之上,使黎民百姓永享太平!现特此布告远近,令众人皆知。” 这道诏书不仅展现了沮渠蒙逊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还充分体现了他对统一河西地区乃至更广阔区域的决心与信心。
讨伐西秦
在玄始四年(公元415年),北凉国主沮渠蒙逊派遣将领前往湟河运输粮食,同时亲自率领大军攻克了西秦的广武郡(现今甘肃省永登县一带)。然而由于粮草运输线未能及时接应,沮渠蒙逊不得不从广武郡转道湟河,进而越过浩亹地区。 得知这一情况后,西秦国王乞伏炽磐迅速作出反应,他派遣麾下大将乞伏魁尼寅率军抵御沮渠蒙逊。然而,在激烈的交锋中,沮渠蒙逊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不仅成功击溃敌军,还斩杀了乞伏魁尼寅。 随后,乞伏炽磐再次调兵遣将,派出了由王衡、折斐、麹景等人统领的一万骑兵驻守勒姐岭,意图阻挡沮渠蒙逊的推进。面对强敌,沮渠蒙逊采取边战边进的战略,最终以压倒性的优势大败西秦军队,俘获了折斐等七百余人,而麹景则侥幸逃脱返回。 此役胜利后,沮渠蒙逊任命自己的弟弟沮渠汉平为折冲将军兼湟河太守,并留下部分兵力协助防守后方事务,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凯旋而归。
不久之后,乞伏炽磐集结三万精锐之师对湟河发起突然袭击。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沮渠汉平毫不畏惧,凭借坚固的城防与顽强的抵抗,坚守阵地。与此同时,他还巧妙地派遣司马隗仁趁着夜色突袭乞伏炽磐的大营,一举击杀数百名敌军。 尽管遭受重创,但乞伏炽磐并未轻言放弃。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他决定先行撤退,并命令老弱病残先行撤离。然而就在此时,沮渠汉平手下的长史焦昶和将军段景却暗中向乞伏炽磐递送密信,引诱其再度发动进攻。 最终,在焦昶与段景的策反之下,沮渠汉平被迫接受劝说,选择自缚双手出城投降。然而,司马隗仁却不愿屈服,他带领一百余名忠诚勇士继续据守南门城楼,顽强抵抗三天三夜。无奈敌众我寡,隗仁最终被擒。愤怒的乞伏炽磐当即下令处死隗仁。关键时刻,大臣段晖站出来进谏:“隗仁身处危难仍能奋不顾身,实乃忠臣义士。若能宽恕其罪过,必能激励群臣效仿。”听罢此言,乞伏炽磐有所触动,遂将隗仁囚禁带回。
五年之后,在段晖的多次恳切请求下,乞伏炽磐终于释放隗仁,允许其返回故土姑臧。当隗仁抵达姑臧时,沮渠蒙逊亲自迎接,紧紧握住他的手感慨万千地说:“爱卿真是我的苏武啊!”为表彰隗仁的忠诚与勇敢,沮渠蒙逊随即任命他为高昌太守,以此嘉奖其不屈不挠的精神。
一统河西
北凉王国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跌宕起伏的故事。其中,沮渠蒙逊作为北凉的重要统治者之一,他的军事决策与战略眼光对北凉的兴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玄始六年(417年) 这一年,沮渠蒙逊出征西凉,却在解支涧(也有记载为鲜支涧)遭遇了李歆的大败。面对失败,沮渠蒙逊并未气馁,而是迅速收集散兵,准备再次征战。关键时刻,前将军沮渠成都进谏道:“臣曾听闻汉高祖虽有彭城之败,但最终建立了大汉基业。我们应当班师回朝,重新谋划后续的战略。”沮渠蒙逊采纳了这一建议,在建康筑城后撤军,展现了他善于听取意见、灵活调整策略的领导才能。
玄始九年(420年) 太史令张衍向沮渠蒙逊进献谶言:“今年临泽城西将有破兵。”基于此预言,沮渠蒙逊派遣世子沮渠政德驻扎于若厚坞,并亲自率军西进至白岸。在此地,他对张衍说道:“我今年定有所成,但因太岁在申,月亦建申,暂时不宜西行。不如南巡,召集各方归会,以主待客,顺应天意。具体计划需随机应变,切勿泄露。”随后,沮渠蒙逊进军讨伐酒泉的李歆,途中一条蛇盘踞于军帐之前。沮渠蒙逊见状笑道:“太乙化为腾蛇,如今盘踞在我帐前,这是天意让我回师先平定酒泉。”于是下令烧毁攻具,准备撤还。然而,当得知李歆正在征兵欲攻打张掖时,他意识到对方正中自己的计谋。为了进一步迷惑敌人,他在西境发布檄文,声称已攻克浩亹,即将进军黄谷。果然,李歆听闻后放松警惕,进入了都渎涧。沮渠蒙逊随即隐藏军队迎击,在怀城大败李歆,进而攻克酒泉。在这场战役中,当地百姓生活安定如常,未受战争波及。沮渠蒙逊任命其子沮渠茂虔为酒泉太守,并根据才能提拔任用了许多原属李歆的旧臣。
玄始十年(421年) 正月,沮渠蒙逊亲率大军攻打敦煌,通过筑堤引水灌城的方式展开围攻。尽管历经数十日苦战,仍未能迅速攻下。最终,李恂的武卫将军宋承、广武将军张弘等人举城投降。沮渠蒙逊处死李恂,屠城以示威慑,并将李宝囚禁于姑臧。至此,李氏统治的西凉宣告灭亡。不久之后,鄯善王比龙入朝北凉,西域三十六国纷纷遣使称臣纳贡。同年,刘宋朝廷派遣使者授予沮渠蒙逊“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以及“凉州刺史”的封号。然而,李宝成功逃脱至晋昌,十二月,晋昌太守唐契占据郡城反叛,沮渠蒙逊立即派遣世子沮渠政德前往平叛。
玄始十一年(422年) 经过艰苦奋战,沮渠政德终于攻克晋昌。然而,唐契及其弟唐和、外甥李宝选择逃往伊吾,并投靠柔然。柔然趁机发动进攻,沮渠蒙逊派沮渠政德抵抗。在战斗中,沮渠政德率领轻骑兵与柔然军队交锋,不幸战败被杀。悲痛之余,沮渠蒙逊立次子沮渠兴国为新的世子,继续推动北凉的发展与稳定。 以上便是玄始年间围绕沮渠蒙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这些历史片段不仅展现了沮渠蒙逊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也反映了当时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以及各政权间的激烈博弈。这段历史对于研究北凉乃至整个十六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晚年逝世
义和三年(公元433年),北凉的创建者沮渠蒙逊离世,终年六十六岁。他在位三十三年间,为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沮渠蒙逊去世后,被安葬于元陵,其庙号定为“太祖”,谥号为“武宣王”。作为一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统治者,他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主要成就】
政治
天玺三年(公元401年),沮渠蒙逊正式建立了北凉政权。作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统治者,他在建国之初便开始着手构建一个稳定而高效的行政体系,并广纳贤才,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时期,沮渠蒙逊对家族内部成员进行了重要的人事任命:他委任堂兄沮渠伏奴为镇军将军、张掖太守,并封其为和平侯;弟弟沮渠挐则被授予建忠将军之职,并封都谷侯;同时,他还提拔田昂担任镇南将军及西郡太守,臧莫孩出任辅国将军。此外,在文官系统中,房晷与梁中庸分别被任命为左右长史,而张骘和谢正礼则分别担任左右司马。这些任命充分体现了沮渠蒙逊知人善任、注重人才选拔的特点。 沮渠蒙逊不仅重视家族内部的人才培养,还积极从外部吸纳优秀人才。
在与秃发氏建立的南凉以及李氏建立的西凉之间频繁发生的战争中,他善于发现并重用那些具备真才实学的士人。例如,杨统因才能出众被拜为右长史,而宋繇则因其卓越的能力被任命为吏部郎中,负责铨选事务。后来,宋繇更成为沮渠蒙逊临终前托付国事的重要大臣之一,足以证明他对这位官员的高度信任与倚重。 与此同时,沮渠蒙逊也采取了严厉措施整顿吏治,对于那些骄奢淫逸、侵害百姓利益的官员绝不姑息。他曾下令逼迫自己的伯父沮渠亲信等人自杀,以儆效尤,彰显了其维护社会公正的决心与魄力。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沮渠蒙逊成功地营造了一个相对清明的政治环境,为北凉政权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经济】
隆安五年,即公元401年,这一时期蒙逊成功占据了张掖地区。在稳固了对张掖的统治之后,蒙逊深刻意识到农业发展对于巩固政权根基的重要性。为此,他特意颁布了一道诏书,明确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在这份诏书中,蒙逊提出了多项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首先,他强调要减省百姓的徭役负担,让民众能够从繁重的劳役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之中。
其次,他还下令设立明确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和引导农业生产活动,使农业生产有章可循、有序开展。通过这些举措,蒙逊旨在激励当地百姓专注从事农业生产,提升农业产出,从而为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军事】
公元397年,正值后凉龙飞二年的四月,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变革悄然拉开帷幕。当时,沮渠蒙逊的伯父沮渠罗仇与麴粥因故被后凉国主吕光杀害。面对家族的深仇大恨,沮渠蒙逊果断采取行动,联合一万多名参与会葬仪式的部众结成联盟,毅然起兵反抗。他们迅速攻占了临松郡,并选择在金山驻扎据守,以此为根据地展开了军事部署。 同年五月,局势进一步发展。沮渠蒙逊与他的堂兄沮渠男成共同拥立后凉建康太守段业为大都督、凉州牧及建康公。这一举动不仅确立了新的政治核心,也为未来的军事行动奠定了基础。在此期间,沮渠蒙逊被任命为张掖太守,并授予镇西将军之职,这标志着他在政权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天玺三年(401年)五月,沮渠蒙逊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谋略。他通过精心设计,促使段业杀害了沮渠男成。随后,沮渠蒙逊以复仇为名,聚集部众起兵反抗段业。经过一系列激烈的战斗,他最终成功斩杀了段业,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永安三年(403年)七月,沮渠蒙逊与南凉王秃发傉檀联手出兵攻打后凉。八月,他又与后秦达成战略联盟,共同消灭了后凉政权。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展现了沮渠蒙逊卓越的军事才能,也大大扩展了他的势力范围。 至永安十年(410年)三月,沮渠蒙逊再次面临严峻挑战。他成功击退了五万南凉骑兵的进攻,并将其中八千余户居民迁徙安置,以增强自身实力。次年二月,他攻下了由魏安人焦朗占据的姑臧城,这一胜利为他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永安十二年(412年)十月,沮渠蒙逊率领军队迁都至姑臧,并于十一月正式称河西王。这一重大举措标志着北凉王朝的正式建立。此后,他与南凉、西凉以及西秦等政权展开了长期的混战。尽管局势时而取胜,时而受挫,但沮渠蒙逊始终凭借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复杂的局势中稳步前行。
玄始九年(420年)七月,沮渠蒙逊迎来了又一辉煌时刻。他成功击败了三万西凉军队的进攻,俘杀其首领李歆,进而占领酒泉地区。次年三月,他又大败西凉敦煌太守李恂,彻底灭亡了西凉政权。
这一系列军事行动不仅巩固了沮渠蒙逊在河西地区的统治地位,也标志着北凉王朝逐步走向强盛,成为当时北方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文化】
北凉时期的沮渠蒙逊展现出了对文化与宗教的高度重视。早在玄始九年(公元420年),他便攻克了酒泉,并为当地的著名文士刘昞在东苑修建了一座名为陆沉观的学府。蒙逊以三老之礼隆重对待刘昞,尊称其为“玄处先生”,并安排数百名学徒跟随学习,每月还赐予羊酒等物资,以此表达对这位学者的敬重。 对于另一位饱学之士阚骃,蒙逊同样表现出极大的敬意。他常常邀请阚骃随侍左右,就国家政治得失进行咨询和探讨。不仅如此,蒙逊还任命阚骃为秘书考课郎中,组织三十位文吏协助他校勘经籍。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刊定了三千余卷诸子书籍,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玄始十四年(公元425年),蒙逊在内苑建造了游林堂。这座建筑不仅陈列着古圣贤的画像,更成为宴请群臣、讨论经传的重要场所。
承玄二年(公元429年),蒙逊派遣使者前往刘宋进贡,并向刘宋朝廷请求《周易》以及各类子集书籍。此外,他还向司徒王弘索求《搜神记》,最终都得到了对方的允准。 除了对儒学经典的重视,蒙逊也十分推崇佛法。当时,在凉州活动的罽宾僧人昙摩谶(即昙无谶)精通多种佛经。他在姑臧与僧人智嵩等人合作,翻译完成了包括《涅槃》在内的十余部佛经。智嵩不仅在当地讲授新译出的佛经,还撰写了《涅槃义记》一书。与此同时,凉州各地的村落坞堡间纷纷建立起众多佛塔寺庙,佛教文化在此地蓬勃发展,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宗教氛围。
玄始元年(412年),沮渠蒙逊在新台皇宫就寝,宦官王怀祖突然向他袭击,但却只伤到了他的脚,沮渠蒙逊的妻子孟氏把王怀祖活捉然后杀了。
【史书记载】
《十六国春秋别传·卷九·北凉录》
《晋书·卷一百二十九 载记第二十九》
《魏书·卷九十九·列传第八十七》
根据《十六国春秋别传·北凉录》记载,沮渠蒙逊去世后葬于元陵,一说位于今甘肃省武威市郊,具体地点待考证。
【人物评价】
李顺:蒙逊专威河右三十许年,经涉艰难,粗识机变,又绥集荒陬,远人颇亦畏服。虽不能贻厥孙谋,犹足以终其一世。
张大龄《晋五胡指掌》:“狡焉起疆,奸足以惑众,力足以摧邻,崛强三十载,神人先为之卜历乎?何敦煌老父之书与虢降於莘者如出一辙也。
《魏书》:“性淫忌,忍于刑戮,闺庭之中,略无风礼。
房玄龄《晋书》:
①“出自夷陬,擅雄边塞。属吕光之悖德,深怀仇粥之冤;推段业以济时,假以陈、吴之事。称兵白涧,南凉请和;出师丹岭,北寇宾服。然而见利忘义,苞祸灭亲,虽能制命一隅,抑亦备诸凶德者矣。
②“光猜人杰,业忌时贤。游饮自晦,匿智图全。凶心既逞,伪绩攸宣。挺兹奸数,驰竞当年。
③“蒙逊博涉群史,颇晓天文,雄杰有英略,滑稽善权变”
④“蒙逊性淫忌,忍于刑戮,闺庭之中,略无风礼。
【家族成员】
高祖:沮渠晖仲归。
曾祖:沮渠遮。
祖父:沮渠祁复延,狄地王。
父亲:沮渠法弘,狄地王、前秦中田护军。
母亲:车氏(车太后)。
妻妾:
1.皇后孟氏(孟皇后)。
2.兴平公主乞伏氏,西秦国主乞伏炽磐之女。
3.秃发氏,南凉国的公主或宗室之女。
儿子:
1.沮渠政德:太子。
2.沮渠兴国:太子。
3.沮渠菩提:太子,沮渠兴国同母弟。
4.沮渠牧犍:字茂虔,北凉哀王。
5.沮渠奚念
6.沮渠无讳:酒泉王。
7.沮渠安周:河西王。
8.沮渠宜得:又名沮渠仪德。
9.沮渠秉:东雍州刺史。
10.沮渠董来。
女儿:兴平公主:嫁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兄弟:
1.弟弟:沮渠挐。
2.弟弟:沮渠汉平。
1.从兄:沮渠男成。
2.从弟:沮渠京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