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鲜卑部落~鲜卑部族的分支名称(285年--386-430年)

首页标题    五胡    2,鲜卑族    2鲜卑.慕容廆部落    慕容鲜卑部落~鲜卑部族的分支名称(285年--386-430年)






慕容鲜卑部落



 
鲜卑三部之一,慕容部段部、宇文部
中文名:慕容鲜卑
外文名:Murong
别名:
时间范围:238年--386年~430年
首都:昌黎棘城今辽宁省北票市大板镇金岭寺村)
主要城市:
主要民族:鲜卑族

     慕容鲜卑,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部族名称。

     在魏国初建之时,慕容鲜卑因参与魏灭燕的战争,从山西塞外迁徙至辽西郡,成为该地区一支重要的力量。 《晋书·慕容廆传》中记载:“慕容廆的曾祖莫护跋,在魏初率领其部落迁居辽西,跟随宣帝司马懿讨伐公孙氏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并在棘城之北建立了最初的封国。”(后来的考古发掘证实,大棘城城址(即棘城)在金岭寺村。(今辽宁省北票市大板镇金岭寺村))

       据历史传说,为了表彰莫护跋的卓越贡献,司马懿将汉族一种名为“步摇”的精美头饰赐予了他。“步摇”是一种古代汉族女性常用的头饰,因其佩戴时随着步伐轻盈摇动而得名。莫护跋在接受这一赏赐后,深感荣耀,便决定以“步摇”作为自己的姓氏。由于当时方言的影响,“步摇”一词的发音逐渐演变为与“慕容”相近,于是“慕容”这一姓氏便由此诞生。

        据《三国志·鲜卑传》注引《魏书》记载:鲜卑之主檀石槐“乃分其地为中、东、西三部……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十余邑,其大人曰柯最、阙居、慕容等,为大帅。”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晋纪三》曰:“是则慕容部之始也。”

        随着时间的推移,慕容氏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前燕。

前燕是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政权之一,也是第一个统治区域跨越长城的少数民族政权。慕容氏的崛起不仅标志着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崭露头角,更体现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对中华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

         


【慕容鲜卑皇帝世系】

【第一代】 慕容廆(269年―333年),字奕落瑰,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之子,前燕建立者慕容皝之父,285年继任首领,吐谷浑第一代首领慕容吐谷浑是其庶兄。庙号高祖。

 

【第二代】慕容皝(333-348年),咸和八年(333年),慕容廆去世,慕容皝继位,以平北将军的身份兼任平州刺史,总管部内。

 

【第二代】 慕容翰,慕容廆庶长子,文武双全。慕容皝嗣位后先后投奔段辽及宇文归,终返回慕容部,但被慕容皝所忌而被赐死。
前燕
慕容皝,慕容廆三子,嗣子。后获东晋封为燕王,官至大将军。其子慕容俊称帝后谥为文明皇帝,庙号太祖。

 

【第三代】 前燕
慕容儁(319年—360年2月23日),即前燕景昭帝,一名慕容俊,字宣英,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庙号烈祖。
慕容恪(321年—367年),字玄恭,,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四子,前燕景昭帝慕容儁之弟,十六国时期前燕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后世誉为十六国十大名将之一。
慕容桓,十六国时期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子。
后燕
慕容垂(326年11月4日—396年6月2日),字道明(一说字道业、叔仁),原名霸,鲜卑名阿六敦。慕容儁在位时赐名“夬”,后改为垂。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十六国后燕开国君主。庙号世祖。
南燕
慕容德(336年-405年10月18日),后改名慕容备德,字玄明,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幼子,母公孙氏,前燕景昭帝慕容儁、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皆为其兄,五胡十六国时期南燕开国皇帝。义熙元年(405年),立兄子慕容超为太子,同月去世,时年七十岁,谥号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西燕
慕容永(?―394年),字叔明,前燕武宣帝慕容廆之弟西平公慕容运之孙(一说为其子),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堂侄,前燕景昭帝慕容俊、后燕成武帝慕容垂、南燕献武帝慕容德为其堂弟。十六国时期西燕最后一任君主,太元十一年(386年),刁云等人杀害西燕皇帝慕容忠,推举慕容永为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雍秦梁凉四州牧、河东王,并向后燕称臣。同年慕容永称帝,改元中兴,建都长子。太元十九年(394年),后燕攻打西燕,慕容永被后燕将士所杀,西燕政权灭亡。
【第四代】 前燕
慕容暐(wěi,350年-384年),即前燕幽帝(360年―370年在位),字景茂,,前燕景昭帝慕容俊第三子,母皇后可足浑氏,十六国时期前燕末代皇帝。慕容暐在国亡后成为前秦臣子,封为新兴郡侯。淝水之战后,前秦对境内各族的控制力减弱。慕容暐的叔叔慕容垂与弟弟慕容泓先后举兵建立政权,慕容暐计划杀死前秦皇帝苻坚呼应二人,但因事泄被杀。慕容暐叔父慕容德建立南燕时,追谥他为幽皇帝。

 

后燕
慕容宝(355年—398年),字道佑,小字库勾,后燕武成帝慕容垂第四子,母成昭皇后段氏(段皇后),十六国时期后燕第二位皇帝。398年,慕容垂舅父兰汗担任尚书,心怀野心,迎慕容宝入龙城。慕容宝不疑,入城后即被兰汗谋杀。庙号烈宗,谥号惠愍皇帝。
慕容麟(?—398年),一作慕容驎,字贺麟(贺驎),十六国时期后燕宗室、将领。慕容垂的庶子,惠愍帝慕容宝、昭文帝慕容熙的异母兄弟。公元398年登基,公元398年,慕容麟再次密谋发动政变,夺取皇位,不料事情败露,被慕容德所杀。谥号后燕僖帝。
慕容熙(385年—407年),字道文,小字长生,慕容垂少子,惠愍帝慕容宝之弟,初封河间王,兰汗之乱时曾被封为辽东公,慕容盛即位后,封河间公。公元401年登基(在位7年),建始元年(407年),慕容熙被慕容云所杀,时年二十三岁,共在位七年,谥号昭文皇帝。

 

西燕
慕容泓(?―384年),十六国时期西燕政权建立者。前燕帝慕容儁之子,慕容暐之弟。前燕时期慕容儁在位时被封为济北王。原本慕容泓只想东回前燕故地并投奔慕容垂,但在屡次击败前秦军后,遂转而西进前秦都城长安,并改元燕兴。不久,谋臣高盖等人认为慕容泓德望不如其弟慕容冲,且用法苛刻严峻,于是杀慕容泓,改立慕容冲。
慕容泓在位时虽未正式称燕王或燕帝,且原本有意归附慕容垂,惟建立年号已表示有独立于其他政权之意,故一般以慕容泓为西燕之建立者。其子慕容忠称帝后,为慕容泓上庙号肃宗,谥号烈文皇帝。

 

慕容冲(359年-386年),小字凤皇,前燕景昭帝慕容俊之子,前燕幽帝慕容暐、西燕烈文帝慕容泓之弟,母皇后可足浑氏,十六国时期西燕第二位皇帝。太元十年(385年),慕容冲在阿房城称帝,改元更始。太元十一年(386年),鲜卑人都对慕容冲有怨恨,左将军韩延顺应众人心中的不满,于是攻杀慕容冲,立慕容冲部将段随为西燕王。慕容冲死后,上谥号为威皇帝。
慕容凯,亦作慕容觊,又名慕容顗,前燕宜都王慕容桓之子,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君。太元十一年(386年)年三月,宗亲势力的代表仆射慕容恒和尚书慕容永发动政变,纠集五万部众杀死段随。并拥立慕容凯为燕王,改年号为建明,后慕容恒的弟弟护军将军慕容韬诱骗慕容凯,在临晋将他杀死。

 

南燕
慕容超(384年―410年),字祖明,南燕献武帝慕容德之侄,北海王慕容纳之子,十六国时期南燕最后一位皇帝。生于西羌,出身慕容氏破落贵族,曾在长安装疯行乞。东归南燕后被封为北海王,于其叔病逝前被封为太子。即位后多名宗室贵族叛变,他平定国内后游冶无数,奢侈糜费,凌虐宗室大臣,人心离散。后因掠夺东晋边民,引得东晋来攻,角逐失利后据城固守,誓死不降,于城破后被俘,与亲族数千人同被斩首,时年二十七岁。


【第五代】 后燕
慕容盛(373年―401年),字道运,后燕惠愍帝慕容宝长子,少年时沉着聪慧,富有谋略。公元398年登基(在位3年)继位,改元建平。隆安五年(401年),段玑、秦兴、段泰等人趁乱反叛,慕容盛暗中遭刺而死,时年二十九岁,谥号昭武皇帝,庙号中宗,葬于兴平陵。

 

西燕
慕容瑶(?—386年),一作慕容望,西燕威帝慕容冲之子,十六国时期西燕君主。慕容恒立慕容瑶为帝,改年号为建平,给慕容冲定谥号为威皇帝。兵众全都离开慕容瑶投奔慕容永,慕容瑶被慕容永抓获并杀之。
慕容忠(?―386年),慕容泓之子。太元十一年(386年)慕容永抓获并杀害了慕容瑶,立慕容忠为帝,改年号为建武。同年六月被刁云等人杀死。


北燕
慕容云(?-409年),字子雨,原名高云,是后燕惠慜帝慕容宝的养子,十六国时期后燕最后一位皇帝(一说为北燕开国皇帝),407年―409年在位。409年,高云被部下离班、桃仁所杀。高云死后被谥为惠懿皇帝(慕容超追尊庙号为景宗)。
冯跋(?―430年),字文起,小字乞直伐,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十六国时期北燕君主,是胡化的汉人。430年,冯跋病重,命太子冯翼摄理国家大事,未料宋夫人有为其子冯受居图谋王位之意,冯跋之弟冯弘于是带兵进宫平变。仓促间冯跋于惊惧中去世,谥号文成皇帝,庙号太祖。

【其他阅读】
=======
2025年3月16日 10:03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