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发傉檀~十六国南凉末代国君(402年三月—414年在位)

首页标题    五胡十六国    【11】南凉‌    秃发傉檀~十六国南凉末代国君(402年三月—414年在位)






景王秃发傉檀



402年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东晋.十六国
本名:秃发傉檀
官职:车骑大将军、凉州刺史、凉王
谥号:景王
年号:
1.弘昌(402年三月—404年二月)

2.嘉平(408年十一月—414年七月)
在位时间:402年―414年
生卒:365年~415年
民族族群:鲜卑族(秃发)
出生地:河西
前任:秃髮利鹿孤
继任:(被西秦灭.国亡)


个人简介

      秃发傉檀(365年—415年),是河西鲜卑族的重要人物,出身于显赫的鲜卑秃发部,为秃发部首领秃发思复鞬之子。他是南凉武王秃发乌孤和南凉康王秃发利鹿孤的弟弟,同时也是十六国时期南凉的末代君主(402年―414年在位)。 秃发傉檀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机警与才智,拥有卓越的才干和胆略,这使他在家族中脱颖而出。在其兄长秃发乌孤统治期间,他被任命为车骑大将军,并封为广武公,负责镇守西平这一战略要地,充分体现了其兄对他的信任与倚重。随后,当秃发利鹿孤继位成为南凉康王时,更是将国家的重大事务尽数托付给秃发傉檀,使其成为实际掌权者,展现了他在家族及政权中的核心地位。 元兴元年(402年),随着秃发利鹿孤的去世,秃发傉檀正式继位,自称凉王。他迁都至乐都,并改元为“弘昌”,标志着南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在复杂的乱世局势下,南凉面临着诸多挑战。义熙十年(414年),面对西秦乞伏炽磐的强大压力,秃发傉檀选择投降,至此南凉宣告灭亡。次年,即公元415年,秃发傉檀被乞伏炽磐以毒酒杀害,终年五十岁。后人追谥其为景王,以纪念他在位期间的努力与贡献。 秃发傉檀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与荣耀,更在动荡的时代中努力维系着南凉的存续与发展。尽管最终未能避免国家的覆灭,但他的智慧与勇气仍然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人物生平】
委以重任

       秃发傉檀,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机警与卓越的才干胆略。他的父亲秃发思复鞬对此感到十分惊奇,曾对其他几个儿子说道:“秃发傉檀见识高远,才华横溢,绝非你们所能企及。”正因如此,几位兄长都认为王位不应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倾向于传给才华出众的秃发傉檀。 在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其兄长秃发乌孤将都城从西平迁至乐都,并任命秃发利鹿孤为骠骑大将军、西平公,负责镇守安夷;同时任命秃发傉檀为车骑大将军、广武公,负责镇守西平。这一安排充分体现了家族对秃发傉檀能力的认可与信任。 在秃发利鹿孤执政期间,他秉持着无为而治的理念,更多时候只是垂拱而治,而将国家大事悉数委任于才华横溢的秃发傉檀。可以说,在这一时期,秃发傉檀实际上已经承担起了治理国家的重任。 到了元兴元年(公元402年),随着秃发利鹿孤的去世,秃发傉檀正式继位,自称凉王,并将都城迁回乐都,同时改年号为弘昌。


宽恕炽磐
          西秦与南凉之间的故事充满了跌宕起伏的情节。当初,西秦国主乞伏乾归于晋兴年间,将太子乞伏炽磐送往南凉作为人质,以此维系两国之间的和平与稳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发生了变化。乞伏炽磐趁机逃离南凉,试图返回自己的国家。但在逃亡途中,他不幸被南凉的骑兵追上并抓获。当时,南凉的秃发利鹿孤下令处死乞伏炽磐,以示惩戒。

          关键时刻,秃发傉檀站了出来,发表了一番深具远见的言论。他认为,大臣或儿子为了忠孝而逃回君主或父亲身边,这是自古以来为人称道的通义。他引用历史典故,提到魏武帝曹操对关羽叛逃行为的宽容,以及秦昭襄王对楚顷襄王离去的宽恕。这些先贤的行为都彰显了他们非凡的胸襟和气度。乞伏炽磐虽然有叛逃之举,但其一心向父的孝心值得肯定。为了弘扬南凉如大海高山般广博的器量,秃发傉檀主张赦免乞伏炽磐。 最终,秃发傉檀的意见得到了采纳,乞伏炽磐得以保全性命。到了后来,乞伏炽磐再次从南凉逃往允街。即便如此,秃发傉檀依旧展现出极大的仁慈,不仅没有追究,反而将乞伏炽磐的妻子儿女送还给他,以此表达对对方的尊重与体谅。 这段历史充分体现了古代政治中的智慧与胸怀,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复杂的国际关系时,宽容与理解往往能够带来更为长远的利益。


顺秦得凉
        公元402年,后秦皇帝姚兴派遣使者册封秃发傉檀为车骑将军,并授予他广武公的爵位。这一年,秃发傉檀开始大规模地营建乐都城。与此同时,姚兴命令将领齐难率领军队前往姑臧,目的是迎接后凉的吕隆。为了避其锋芒,秃发傉檀暂时接管了昌松和魏安两地的戍守任务。

         元兴三年(即公元404年),鉴于后秦的强大国力,秃发傉檀暗中策划夺取姑臧,并决定放弃自己使用的年号,同时撤销了尚书丞郎等官职设置。他派遣参军关尚前往后秦,向姚兴表达友好之意。姚兴对关尚说道:“车骑将军秃发傉檀向我表示忠诚归顺,愿意成为我国的藩属,然而他却擅自调动军队,大兴土木建造城池,这难道符合臣子应有的行为准则吗?”关尚回应道:“王侯设立险要之地以自保,这是古代圣王所制定的制度,旨在保障众人的安全,防范突发状况。车骑将军身处偏远的边疆地区,邻近强大的敌人,南面的羌族尚未完全归附,西边的沮渠蒙逊更是野心勃勃。他本意是想为国家多筑屏障加强防御,却没想到陛下因此产生疑虑。”姚兴听后笑着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

        义熙二年(即公元406年),秃发傉檀派遣手下将领秃发文支出征,成功击败了南羌与西虏。随后,他上书给姚兴,请求获得凉州的控制权,但遭到拒绝。尽管如此,姚兴仍加封秃发傉檀为散骑常侍,并增加其食邑两千户。之后,秃发傉檀率军攻打北凉的沮渠蒙逊,驻扎在氐池。沮渠蒙逊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坚守不出。秃发傉檀摧毁了当地的庄稼,直到抵达赤泉才班师回朝。期间,他还向姚兴进贡了三千匹马和三万头羊。作为回报,姚兴任命秃发傉檀为使持节、都督河右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兼任护匈奴中郎将及凉州刺史等职务,继续保留其常侍与公爵的身份,命其镇守姑臧。

        同年,秃发傉檀率领三万名步兵和骑兵驻扎在五涧。而后秦的凉州刺史王尚则派辛晁、孟祎、彭敏等人前来迎接。王尚从清阳门离开姑臧城,而镇南将军秃发文支则从凉风门进入。宗敞以别驾身份送别王尚返回长安。在此过程中,秃发傉檀对宗敞说道:“我得到了凉州三千多户人家,心中唯一牵挂的就是你,为何要离我而去呢?”宗敞回答说:“我是去送别旧主,这正是对殿下您的忠诚表现。”秃发傉檀又问道:“我刚刚接管凉州,想要施行怀柔远方、安定近处的政策,应该怎么做呢?”宗敞答道:“虽然凉州已经破败不堪,但它依然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道路需要人来弘扬光大,而这个人就是殿下您。

       段懿、孟祎是武威德高望重之人;辛晁、彭敏则是秦、陇地区的首领人物;斐敏、马辅属于中原的名门望族;张昶是前凉皇族的后代;张穆、边宪、文齐、杨班、梁崧、赵昌等人皆有勇武之才,堪比历史上的张飞、关羽。凭借大王您的神妙谋略,用威严和诚信去安抚他们,同时注重农耕与军事建设,推广礼乐制度与教化措施,这样就可以纵横天下,平定河西地区自然不在话下!”听完这番话,秃发傉檀非常高兴,当即赏赐给宗敞二十匹马。接着,他在谦光殿设宴款待文武百官,并根据不同功绩颁发了数量不等的金马作为奖赏。


出使后秦
          每一次外交与对话,都有可能成为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更在无形中塑造了历史的走向。秃发傉檀派遣西曹从事史暠出使后秦,这一举动无疑为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增添了一抹浓重的色彩。

           当史暠抵达后秦,姚兴接见了他,并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暗藏深意的问题:“车骑将军安坐而平定凉州,在本地荣显,他会感激我吗?”这句话背后蕴含着对权力、恩情以及政治利益的多重考量。姚兴试图通过这一提问,试探对方的态度,同时也展示自己的权威。 然而,史暠的回答显得深思熟虑且富有智慧。他说:“车骑将军在河西积德行善,英名远扬,与陛下之地并不相邻,却从万里之外前来归顺。陛下设置官职,任用有才干之人,根据功劳来授予职位,这是常道,又有什么可感激的呢?”此言不仅体现了车骑将军的贤能与声望,还巧妙地避开了直接回答是否需要感激的问题,将话题转向更为广泛的治国理念。这种回应方式既维护了车骑将军的尊严,也展现了高超的外交技巧。

         姚兴并未因此气馁,而是进一步追问:“我要是不把凉州授给车骑将军,他又怎能轻易得到?”面对这个问题,史暠依然从容不迫地回答道:“让河西陷入纷乱如云的局面,导致吕氏倾覆的原因,实在是因为车骑兄弟几人削弱了他的根基。尽管陛下罗网广布,但凉州依旧处于天纲之外。征西凭借周公、召公般的地位,却在姑臧被摧毁;齐难倚仗帝王军队的强大气势,却在张掖遭受挫折。王尚孤城独守,外敌环绕,群狄环伺。若陛下不连年征战,竭尽中原的人力物力,即便如此,凉州也绝非易得之地。” 这些话语不仅仅是对历史事实的陈述,更是对局势的深刻剖析。通过回顾过往战事的成败,史暠向姚兴清晰地表明了凉州的独立性与复杂性,同时暗示了车骑将军在其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最终,他总结道:“将虚名授予他人,自己却从中获取巨大的好处,这才让我明白神机妙算出于上天,圣明与天道相契。虽说车骑将军得到了升迁,但这也是时势使然。”这样的回答既维护了车骑将军的尊严,又不失礼节地表达了对姚兴的认可。 姚兴听后内心十分高兴,随即任命史暠为骑都尉。

          这一结果不仅是对史暠出色外交能力的高度肯定,也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各政权之间微妙的平衡与互动。这场对话,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更是一段充满智慧与谋略的历史佳话。它提醒我们,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每一次交流都可能决定一个政权的命运,而真正的智者总能在复杂的局势中找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孟祎直言
        公元406年,这一年对于南凉国主秃发傉檀而言,是充满感慨与深思的一年。在这一年,他于宣德堂设下盛大宴会,款待群臣百官。宴席之上,秃发傉檀仰首望天,不禁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古人云,‘造者弗居,居者弗造’,此言果然至理名言啊!”这句话背后,透露出他对历史兴衰更替的深刻思考。 就在这一片沉思氛围中,大臣孟祎上前一步,向秃发傉檀进言道:“昔日前凉文王张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造城池苑囿,修缮宗庙社稷,为的就是将这些宏伟基业留给后代子孙,期望成就万世之业。然而,当秦军渡过黄河之时,张骏所建立的一切却如大厦倾塌,迅速瓦解。

         再看梁熙,他占据整个州郡之地,麾下十万大军声势浩大,但最终却在酒泉一战中全军覆没,自己也命丧彭济之手。至于吕氏家族,他们凭借排山倒海般的强大力量,占据了西夏广袤的土地,可到头来却分崩离析,在秦、雍之地惨败投降。由此可见,世间富贵并非永恒不变,正如盖宽饶所言:‘富贵无常,转眼间便可能易主。’ 如今的宣德堂,其建造历史已近百年,期间历经十二位主人的更迭。这充分说明,唯有秉持诚信顺遂之道,方能实现长治久安;而仁义之举,则是永葆稳固的根本所在。希望大王能够以此为鉴,励精图治,努力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听了孟祎这番语重心长的话语后,秃发傉檀深受触动,感慨地说道:“若非爱卿今日直言相告,我又怎能听到如此正直的谏言呢?”尽管此时的秃发傉檀表面上仍受制于后秦姚兴,但他实际上已经在诸多方面展现出称王称霸的野心。例如,他在车马服饰、礼仪制度等方面,几乎完全按照王者规格行事,丝毫不逊色于真正的诸侯君主。 此外,他还任命宗敞担任太府主簿,并负责记录室事务。

 


战败平乱
         义熙三年,即公元407年,这一年的历史舞台上发生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事件。秃发傉檀在这一年采取了一系列军事行动。他假装出游于浇河,实际上却暗藏杀机,突然袭击了西平、湟河等地的诸羌部落。随后,他将三万多户人家迁徙至武兴、番禾、武威、昌松四个郡,以此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 为了进一步增强军事力量,秃发傉檀征集了胡汉军士五万多人,在方亭举行了一次规模宏大的阅兵仪式。这次阅兵不仅彰显了他的军事实力,也向外界传递出他的雄心壮志。然而,随后攻打沮渠蒙逊的行动却未能如愿。两军在均石展开激烈交战,结果秃发傉檀不幸被沮渠蒙逊击败。

        尽管遭遇挫折,秃发傉檀并未气馁,他率领两万骑兵运载四万石粮食前往西郡进行补给。然而,沮渠蒙逊再次发动攻势,成功攻克了西郡。 除了与沮渠蒙逊的对抗,秃发傉檀还面临来自赫连勃勃的威胁。在阳武的一场交战中,秃发傉檀再次落败,损失惨重,十多名将领阵亡。他自己仅带着数名骑兵仓皇逃往南山,险些被追击的敌军抓获。这一系列失败让秃发傉檀深感东西两面敌人的威胁,于是他决定将三百里内的百姓迁入姑臧,以加强防御。然而,这一举措引发了境内百姓的惊骇和怨恨。 就在局势动荡之际,屠各部的成七儿趁机作乱。他率领三百余人于城北反叛秃发傉檀,并推举梁贵为盟主。然而,梁贵紧闭大门,拒绝参与叛乱。一夜之间,叛军人数迅速增至几千人。此时,殿中都尉张猛站出来大声斥责叛军:“主上在阳武之战失利,正是因为轻敌所致。圣明的君主懂得自我反省,悔改过错。各位为何要跟随小人做出这等不义之事!宫中的勇士正在四处搜寻你们,若继续执迷不悟,后果将不堪设想。”听了这番话后,叛军纷纷散去。成七儿则逃往晏然,最终被殿中骑将白路等人追上并斩杀。

        与此同时,军谘祭酒梁裒、辅国司马边宪等七人因谋反而被秃发傉檀处死。这些事件充分反映了当时政权内部的复杂斗争以及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秃发傉檀在重重困难中艰难维持着自己的统治地位,展现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果断。这段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使我们得以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状况。


败秦复王
        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后秦皇帝姚兴因秃发傉檀在外部遭遇阳武之战的失利,内部又受到边宪、梁裒反叛的影响,决定派遣尚书郎韦宗前往凉州,观察其动向并寻找合适的时机。此次出使不仅是为了探查实情,更是为了评估秃发傉檀的实力与意图。 当韦宗抵达时,秃发傉檀与其深入探讨了战国时期六国纵横捭阖之术,以及三国时代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战略智慧。从远古天命的兴废到近世人事的成败,双方谈古论今,随机应变,言辞犀利而富有见地。会谈结束后,韦宗不禁赞叹道:“治理天下的人才,并不一定局限于华夏之人;能够规划名教、拨乱反正、澄清世俗以济世安民者,也未必一定要拘泥于《八索》《九丘》这样的经典文献。

       在《五经》之外,在仕宦之外,依然存在卓尔不群的人物。车骑将军秃发傉檀以其超凡脱俗的神机妙算,堪称一代伟人!相比之下,历史上著名的贤臣如由余和金日磾,又怎能与此相提并论呢?” 韦宗返回长安后,向姚兴汇报了他的所见所闻。他说道:“尽管凉州经历了诸多磨难与破坏,但当地的风俗教化并未因此衰败。秃发傉檀此人权谋深邃且学识渊博,凭借山河险要的地势,我们目前还不宜轻易图谋他。”然而,姚兴却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他自信满满地回应道:“赫连勃勃仅凭乌合之众尚且能击败秃发傉檀,我拥有天下精锐之师,又何愁不能攻克他呢?”但韦宗仍试图劝阻,他解释说:“如今形势已发生变化,事情的始末也不尽相同。侵略他人容易招致失败,而固守己方则难以攻破。阳武之战中,秃发傉檀正是因为轻视赫连勃勃才导致失败。如果陛下派大军进攻,他必定会全力防守以保全自身。在我看来,即便是在朝中的大臣之中,也无人能及得上秃发傉檀的才能。即便陛下亲自出征,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显著的优势。”

       遗憾的是,姚兴并未采纳韦宗的建议。他随即命令将领姚弼与敛成率领三万步兵和骑兵攻打凉州,并让另一将领姚显作为后续支援力量。同时,他还写信给秃发傉檀,声称自己派遣尚书左仆射齐难讨伐赫连勃勃,担心赫连勃勃西逃,因此命令姚弼等人驻扎河西进行拦截。秃发傉檀对此深信不疑,遂放松警惕,未设防备。 然而,姚弼的军队很快便抵达了漠口。昌松太守苏霸得知敌军来犯后,迅速组织兵力环城固守。姚弼派人劝降,苏霸毅然拒绝,说道:“你们背弃盟约,攻打顺服的藩属国。若天地有灵,必不会庇佑你们!我宁愿做凉州的鬼魂,也绝不投降!”最终,城池被攻陷,苏霸英勇战死。

       随后,姚弼率军直逼姑臧,屯驻于西苑。此时,州内一些心怀异志之人如王钟、宋钟、王娥等秘密策应敌军,企图里应外合。然而,他们的信使却被巡逻士兵抓获,并将消息上报给了秃发傉檀。秃发傉檀本打算只惩罚为首分子,但前军伊力延侯进言道:“强敌在外,内奸潜伏,战事一触即发,形势极为危急,祸患不可小觑。为确保内外稳定,应当将所有参与叛乱者全部坑杀。”秃发傉檀听从了这一建议,下令处决五千余人,并将其妻女分赏给士兵。 与此同时,秃发傉檀命令各郡县将牛羊驱赶至野外,引诱敌军分散兵力抢掠。果然,敛成派出部队四处劫掠。秃发傉檀趁机派遣镇北将军俱延、镇军将军敬归等十位将领率领骑兵分头出击,大败敛成,斩杀敌军七千余人。姚弼见状,只得退守营垒,不敢贸然出战。秃发傉檀乘胜追击,切断了河流上游的水源,意图通过长期围困迫使敌军屈服。

       然而,天公不作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冲毁了堤坝,姚弼的士气得以恢复。 不久之后,姚显得知姚弼受挫的消息,火速赶来增援,军队气势恢宏。姚显派遣射将孟钦等五人在凉风门前挑衅挑战,但尚未发射箭矢,就被材官将军宋益等人迅速击杀。姚显为了避免责任追究,将所有过错推卸给敛成,并派遣使者向秃发傉檀请罪,随后撤军而回。 同年十一月,秃发傉檀重新称号为凉王,颁布诏令赦免境内囚犯,改年号为“嘉平”,并设置百官职位。他册立夫人折掘氏为王后,长子秃发虎台为太子兼录尚书事,任命左长史赵晁、右长史郭幸分别为尚书左右仆射,镇北将军俱延为太尉,镇军将军敬归为司隶校尉,其余官员亦根据各自功绩授予不同职务。

 

不听保言
          义熙六年(公元4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秃发傉檀派遣左将军枯木与驸马都尉胡康率领军队攻打沮渠蒙逊。他们成功掳掠了临松地区的一千多户人家后凯旋而归。这一举动激怒了沮渠蒙逊,他随即率领五千精锐骑兵抵达显美方亭,不仅击败了车盖鲜卑,还顺利返回了自己的领地。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俱延再次对沮渠蒙逊发起进攻,却遭遇惨败。面对接连的挑衅与失败,秃发傉檀决定亲自率军讨伐沮渠蒙逊。

         在出征之前,赵晁和太史令景保极力劝阻:“当前天象显示,太白星尚未出现,而岁星位于西方,这预示着此时更适合固守本土,而非主动出击。近来天文错乱,风雾频仍,唯有修德反省才能转危为安。” 尽管如此,秃发傉檀仍然坚持己见。他愤怒地说道:“沮渠蒙逊往年的罪孽罄竹难书,他曾侵入我的封地,掠夺边境百姓,毁坏庄稼。我早已蓄势待发,只为洗雪东门之耻。如今大军集结完毕,你们难道想动摇士气吗?” 景保深知责任重大,直言进谏:“陛下信任臣下,命臣负责观察天象。若发现异常却不及时禀报,岂非失职?天象昭然若揭,此行必不利。”

          秃发傉檀并未采纳建议,反而更加恼怒。他将景保囚禁起来一同出发,并威胁道:“若我胜利归来,定斩你以示众;若无功而返,则封你为百户侯。” 战事如火如荼展开,沮渠蒙逊亲率大军迎击。双方在穷泉展开激战,结果秃发傉檀大败,仅带着少量随从仓皇逃回。而景保则不幸被沮渠蒙逊俘虏。沮渠蒙逊质问景保:“你既通晓天文,为何仍助纣为虐,违背天意,逆流而动?你的智慧究竟去了哪里?” 景保从容答道:“并非臣下缺乏智谋,而是君主不肯采纳忠言。”沮渠蒙逊听后感慨万千:“昔日汉高祖被困平城,却因娄敬之计得以脱身,娄敬因此受封;袁绍官渡兵败,田丰却被处死。你的策略堪比娄敬、田丰,不知你们国君是否能善待于你。若你确信会得到应有的奖赏,我可以放你回去;但我也担心你会落得田丰那样的悲惨结局。” 景保坚定地回应:“吾主虽不及汉高祖英明,但也绝非袁绍一类人物。即便无法封侯,也无需担忧祸患加身。”

          最终,沮渠蒙逊释放了景保。回到姑臧后,秃发傉檀深感愧疚,向景保道歉道:“你是真正的先知先觉之臣,可惜我没有听取你的意见,这是我的重大过失。”为了表彰景保的忠诚与远见,秃发傉檀特封其为安亭侯。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善于倾听忠告、审时度势都是成就大事的关键所在。同时,它也彰显了古代政治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君臣之间的复杂关系。


与蒙逊战
         在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留下了诸多令人感慨的故事。这一年,沮渠蒙逊率领军队对姑臧展开了猛烈的围攻。当时的百姓因为曾经东苑发生过惨烈的屠杀事件而心怀恐惧,当战争来临之际,他们全都惊慌失措,四处溃散。在这场战乱中,垒掘、麦田、车盖等各个部族最终都选择了向强大的沮渠蒙逊投降。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秃发傉檀不得不派遣使者与沮渠蒙逊进行谈判,希望能够达成和解。沮渠蒙逊同意了议和请求,于是秃发傉檀便派出司隶校尉敬归以及自己的儿子秃发他前往北凉作为人质以示诚意。然而,在途中,敬归到达胡坑时选择逃回,而秃发他却被沮渠蒙逊的追兵抓获。随后,沮渠蒙逊将秃发傉檀治下的八千多户人家强行迁走。与此同时,右卫折掘奇镇占据石驴山发动叛乱。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下,秃发傉檀深感自身难保,既害怕被沮渠蒙逊彻底消灭,又担忧折掘奇镇攻占岭南,因此决定迁都至乐都,并留下大司农成公绪负责守护姑臧。

           然而,就在秃发傉檀刚刚离开姑臧城后,焦谌、王侯等人却趁机关闭城门,在城内作乱。他们聚集了三千多家势力,据守南城。焦谌更是推举焦朗为大都督、龙骧大将军,自己则担任凉州刺史,随后向沮渠蒙逊投降。另一边,镇军敬归在石驴山讨伐折掘奇镇时不幸战败身亡。 趁着攻克姑臧后的余威,沮渠蒙逊挥师攻打乐都。秃发傉檀派遣安北将军段苟、左将军云连乘虚出番禾,袭击沮渠蒙逊的后方,并成功将三千多家人口迁移到西平。然而,沮渠蒙逊并未因此退缩,他继续围攻乐都长达三十天之久,但始终未能得手。于是,沮渠蒙逊派使者向秃发傉檀提出条件:“如果你愿意把宠爱的儿子当作人质,我便会撤军。”对此,秃发傉檀回应道:“撤不撤军由你决定,既然你违背了盟约,失信于人,那又何必再谈什么给你人质!”这使得沮渠蒙逊大为愤怒,进而下令建造房屋,犁地耕种,打算长期驻扎于此。最终,在大臣们的极力劝说下,秃发傉檀才同意将儿子秃发安周送去充当人质,这才让沮渠蒙逊率军返回。

        不久之后,秃发傉檀再次计划进攻沮渠蒙逊。邯川护军孟恺试图劝阻他,说道:“沮渠蒙逊刚刚吞并了姑臧,其凶恶的气势正盛,我们应当固守等待时机,不可轻易行动。”然而,秃发傉檀并没有听从这一建议。他分兵五路同时出击,一路行至番禾、苕藿,掳掠了五千多户人家。在此过程中,他的将领屈右曾进言道:“陛下转战千里,队伍前方缺乏完整的阵型,迁移的人口和财物充斥于大小道路之间。我们应该让军队日夜兼程迅速撤回,早日越过险要之地。要知道,沮渠蒙逊善于用兵,他的军队也十分善战,如果他们突然来袭,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强大的敌人从外部施压,而迁移的人口在内部夹击,这将是非常危险的。” 然而,卫尉伊力延却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如今我们的士气正旺,将士们勇气倍增。他们徒步行走,我们骑马奔驰,他们肯定追不上我们。如果此时兼程撤退,必定会丢弃许多财物,从而向敌人暴露我们的怯懦,这不是明智之举。”屈右在退出会议后对自己的几位弟弟叹息道:“我的建议没有被采纳,这恐怕是天命所归啊。这里大概就是我们兄弟的葬身之地了。”

          不久之后,大雾弥漫,风雨交加,沮渠蒙逊的大军突然大规模杀到,导致秃发傉檀大败而归。随后,沮渠蒙逊乘胜进军,再度围攻乐都。秃发傉檀只能环城坚守,并将自己的儿子秃发染干送去做人质,这才让沮渠蒙逊撤兵而去。 时间慢慢流逝,过了许久,秃发傉檀派遣安西纥勃在西部边境炫耀武力。然而,沮渠蒙逊随即入侵西平,不仅迁徙了大量人口,还掳掠了无数牛马方才离去。 后来,沮渠蒙逊又一次攻打乐都,经过二十天的努力仍未攻下,只能无奈撤退。期间,镇南将军文支带领湟河地区的兵马向沮渠蒙逊投降,并将五千多户人家迁往姑臧。此后,沮渠蒙逊再次发起进攻,秃发傉檀只好将太尉俱延当作人质交给对方,这才使得沮渠蒙逊带兵离去。


亡国被杀
            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南凉国主秃发傉檀与群臣商议,打算西征乙弗部。当时,大臣孟恺进谏道:“近年来我国连年歉收,上下皆处于饥荒之中。南面有西秦乞伏炽磐的威胁,北面则面临沮渠蒙逊的压迫,百姓因此不得安宁,难以专心从事农业生产。如今若贸然远征,即便能够取胜,后续也必定会引发诸多隐患。不如与乞伏炽磐结为盟友,从其处购粮以解燃眉之急,并安抚境内各族民众,充实军需物资,积蓄力量、整顿兵马,待时机成熟再行行动。

         正如《易经》所言:‘即将失去时,更要牢牢抓紧,系于桑根之上。’恳请陛下三思。” 然而,秃发傉檀并未采纳孟恺的建议,他说道:“我正计划拓展疆土,你不必在此动摇军心。”随后,他又对太子秃发虎台嘱咐道:“国家多年未得耕种,内忧外患交加,急需通过劫掠获取资源以解当前困境。沮渠蒙逊刚刚撤退,短期内不会再来犯,而我们目前最需提防的便是乞伏炽磐。相较之下,乙弗部实力较弱,名声不显,容易攻取。我预计一个月之内便可完成此役,足以应对一切变故。你务必谨慎守护乐都,不可有任何疏漏。” 于是,秃发傉檀亲自率领七千骑兵袭击乙弗部,大获全胜,缴获牛马羊等牲畜多达四十多万头。此次胜利不仅暂时缓解了南凉的经济压力,同时也彰显了秃发傉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断决策的能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次战役都充满了智慧与谋略的较量。乞伏炽磐趁着对方防守薄弱之际,果断率军前来袭击。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危机,抚军从事中郎尉肃迅速向秃发虎台进言道:“我们的外城面积过大,防守起来颇为困难。为了确保安全,我建议将城邑中的百姓全部聚集到内城进行固守。同时,我们可率领晋人军队出城迎战。即便战败,凭借内城坚固的防御工事,依旧能够确保万无一失。” 然而,秃发虎台却并未采纳这一建议。他自信满满地说道:“那些不过是些小贼罢了,很快便会自行退去,又何必如此紧张?”出于对晋人可能怀有二心的顾虑,秃发虎台下令将那些在晋人之中德高望重、智勇双全的人士软禁于屋内。 此时,孟恺眼含热泪,慷慨陈词:“乞伏炽磐违背道义,其行为令人发指,实乃人神共愤!而我们这些人,蒙受主上恩德,得以迁居至此。我们眷恋着自己的妻儿老小,又怎会怀有二心?如今局势危急,每个人都想着为国效力,不惜献出生命,您又何必对我们存有疑虑呢?” 秃发虎台听后解释道:“我并非不知晓你们的忠诚之心,只是担心其他人在危急时刻选择逃生,从而引发意外。我留下你们,正是希望借助你们的威望来安抚人心。”然而,尽管采取了诸多措施,十天之后,城池最终还是不幸陷落。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更凸显了忠臣义士们在危难时刻的忠诚与担当。
        安西将军秃发樊尼从西平赶往报告秃发傉檀,秃发傉檀对众人说道:“乐都已被乞伏炽磐攻陷,城中男子尽数被杀,妇女则被用来赏赐给士兵。即便我们想要返回,也已经没有地方可去了。如果你们能够与我一同依靠从乙弗那里缴获的物资,去攻打契汗以赎回我们的妻子儿女,这正是我所期望的。否则,归附乞伏炽磐,就只能成为他的奴仆。你们难道忍心看到自己的妻儿在别人的怀抱中吗?”于是率领军队向西进发,然而途中有很多人逃离了部队。秃发傉檀派遣镇北将军段苟去追回逃散的人,但段苟自己也逃跑了。至此,将领和士兵大多逃散,仅剩下中军将军纥勃、后军将军洛肱、安西将军秃发樊尼以及散骑侍郎阴利鹿仍在其身边。 秃发傉檀感慨道:“沮渠蒙逊、乞伏炽磐过去都曾归顺于我,如今我去投靠他们,岂不是太过卑贱了吗!天下如此之大,却容不下我这一介之人,多么令人痛心啊!沮渠蒙逊与我名声、年纪相仿,而乞伏炽磐则是姻亲少年,他们对我皆有所忌惮。依目前形势来看,投靠他们也难以成功。与其与他们同死,不如各自分开行动,或许还能保全一部分力量。樊尼乃是我大哥之子,是宗族所托付之人。我在北方尚有将近万户的人马,沮渠蒙逊正积极招抚远近之人,复兴灭亡的宗族,延续断绝的后嗣。你还是往西去吧。”纥勃、洛肱亦决定与樊尼同行。秃发傉檀又说道:“我年事已高,无论归附谁,恐怕都不会被接纳。我宁愿见到自己的妻儿再死去!”于是投降了乞伏炽磐,南凉至此灭亡,唯有阴利鹿始终跟随在他身边。 秃发傉檀对阴利鹿说:“避险趋安,这是人之常情。我的亲属们都已经各奔东西,你为何独自留在此处?”阴利鹿回答道:“家中尚有老母,此刻心中实在紊乱不安。忠孝本就难以两全。我虽不能前往西方向沮渠蒙逊哭诉求救,以表达如申包胥般的忠诚;也不能东行感动秦国前来援助,伸展如毛遂般的志向。但我牵着马络头与缰绳服侍陛下,这便是臣子的本分。希望陛下能深思远大的谋略,仔细权衡去留之计。”秃发傉檀感叹道:“了解他人固然不易,而被人所了解也同样不易。大臣与亲人纷纷离我而去,始终不亏待于我的,唯有你一人。天寒而不凋零,在你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秃发傉檀回到西平后,乞伏炽磐派遣使者到郊外迎接他,并以贵宾之礼相待。 当初,乐都溃败之时,其他各城邑皆已投降乞伏炽磐,唯有秃发傉檀的将领尉贤政坚守浩亹城,久攻不下。乞伏炽磐对他喊话道:“乐都已然陷落,你的妻子儿女都在我这里。独守孤城,又能有何益处呢?”尉贤政回应道:“我深受凉王厚恩,为国效力,虽知乐都失陷,妻儿被俘,率先归附者得赏,迟归者被诛,但我尚未得知主上的生死状况,因此无法归顺于你们。妻儿之事虽重要,却不足以动摇我的心志。古时罗宪等待君命,晋文帝原谅了他;文聘迟迟归顺,魏武帝曹操并未加以处罚。为了短暂的尊荣而忘却国君托付的重任,我深以为耻,大王又怎能以此来劝说我呢!”乞伏炽磐便让秃发虎台写亲笔信去劝降尉贤政,尉贤政却说道:“你身为太子,未能全力保全节操,反而向他人投降,抛弃父亲,辜负了国君的期望,毁坏了万世大业。我尉贤政乃一义士,岂能听从你的劝告!”不久之后,得知秃发傉檀到了左南的消息,便投降了乞伏炽磐。 乞伏炽磐任命秃发傉檀为骠骑大将军,封为左南公。

        一年多以后,秃发傉檀被乞伏炽磐毒害致死。其身边的人劝他服用解毒药,秃发傉檀却说道:“我的病难道还值得医治吗?”于是安然赴死,终年五十一岁,在位十三年,谥号景王。秃发虎台后来也被乞伏炽磐杀害。秃发傉檀的小儿子秃发保周、腊于破羌、俱延的儿子覆龙、秃发利鹿孤的孙子秃发副周、秃发乌孤的孙子秃发承钵皆投奔了沮渠蒙逊。多年之后,他们归附了北魏,北魏封秃发保周为张掖王,覆龙为酒泉公,破羌为西平公,副周为永平公,承钵为昌松公。
 

 

【轶事典故】
宗氏父子

         姚兴的凉州刺史王尚派主簿宗敞前来与南凉修好。宗敞的父亲宗燮,在后凉武懿帝吕光时从湟河太守入任尚书郎,在广武见到秃发傉檀,宗燮握住秃发傉檀的手说:“先生精神俊爽潇洒挺拔,逸气凌云,是当世的豪杰,一定会清除世上的祸难。遗憾的是我年老,来不及看到了,我把宗敞和他的兄弟都交给先生了。”此时,秃发傉檀对宗敞说:“我才能平庸,被您先君谬奖,经常担心自己有愧于他水镜一般的明鉴。到我愧承父兄的功业时,常想念着君子。《诗经》上说:‘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没想到还能够见到你。”宗敞说:“大王您仁德比得上魏祖,心里还想着先父,即使是朱晖眷顾张堪的孤儿,叔向抚养汝齐的儿子,也超不过大王。”喝酒正酣,谈到平生志向。秃发傉檀说:“您是鲁肃一般的人物,只恨不能和你一起共成大业啊。


责备文支
         邯川护军孟恺上表陈说镇南、湟河太守文支沉迷于喝酒,不听规劝,不留心政事。秃发傉檀对伊力延说:“现在州土倾覆,能依仗的人惟有文支,能拿他怎么办?”伊力延说:“最好是把他叫来教训一顿,让他改掉过去的过错,端正以后的行为。”秃发傉檀就召见文支,等文支到来以后,秃发傉檀责备他说:“我的两个哥哥都英年早逝,我凭着浅薄的才力继承王位,不能胜任大业,搞得局面如此困顿,有什么面目面对这个世界,即使活着也和死了一样。凭借子鲜保全卫国,依仗文种复兴吴国,比喻的就是你。听说你沉迷于喝酒,荒废各种事务。我已经年老,你又是这个样子,祖宗的功业将交给谁呢?”文支顿首谢罪。


【人物评价】

张大龄《晋五胡指掌》:“傉檀雄桀,筹略亦长,人多感慕而从之,功业未就死於暴虏,此如刘虞见戕於公孙。
房玄龄等《晋书》:

①“傉檀承累捷之锐,藉二昆之资,摧吕氏算无遣策,取姑臧兵不血刃,武略雄图,比踪前烈。既而叨窃重位,盈满易期,穷兵以逞其心,纵慝自贻其弊,地夺于蒙逊,势衄于赫连,覆国丧身,犹为幸也。昔宋殇好战,致灾于华督;楚灵黩武,取杀于乾溪。异代同亡,其于傉檀见之矣。

②:“秃发弟兄,擅雄群虏。开疆河外,清氛西土。傉檀杰出,腾驾时英。穷兵黩武,丧国颓声。
 

史载:《晋书·卷一百二十六·载记第二十六》

【家庭成员】
父亲:秃发思复鞬
哥哥:
1.南凉武王秃发乌孤
2.南凉康王秃发利鹿孤
后妃:折掘皇后,生子秃发虎台。
儿子:
1.秃发虎台,南凉太子。
2.秃发安周,事迹不详,只知道公元411年,北凉攻陷姑臧、包围南凉首都乐都,但一个月不能攻克。双方讲和,秃发安周被父亲派去当人质,北凉退兵。
3.秃发染干,事迹不详,只知道秃发傉檀向北凉复仇,兵败,再次求和,将他派去做人质,北凉退兵。
4.秃发保周。
5.秃发他。
6.秃发贺(又名秃发破羌,史称源贺)。
女儿:
两女先后嫁给西秦文昭王乞伏炽磐,

1.一女即秃发皇后,

2.一女即左夫人秃发氏。

【其他阅读】
=======
2025年4月20日 15:4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