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纵~十六国时期西蜀政权建立者((405年~413年在位)
成都王谯纵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东晋
本名:谯纵
爵位:成都王
都城:成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巴西南充(今四川南部县)
生卒:?--413年
主要成就:建立西蜀
个人简介
谯纵(?~413年),出生于巴蜀地区的南充(今四川省南部县),是十六国时期西蜀政权的创立者。他出身于当地颇具影响力的世家大族,早年曾担任东晋安西府参军,展现出一定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 义熙元年(405年),当时东晋朝廷派遣益州刺史毛璩率领军队讨伐篡位的桓玄。毛璩命令谯纵等人统领诸县的氐族士兵向东进发,参与此次军事行动。然而,由于士兵多为氐族人,他们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情感,不愿远离故土。在这样的背景下,军中气氛逐渐发生变化。谯纵因其一贯温和谨慎的性格深得人心,因此当侯晖、阳昧等人逼迫其反叛时,他被推举为首领。同年,谯纵在成都宣布称王,正式建立西蜀政权,开启了短暂却颇具特色的割据时代。 西蜀政权虽然在初期取得了一定的稳定和发展,但随着东晋内部局势的变化,其存续面临巨大挑战。义熙九年(413年),东晋名将刘裕亲自率兵讨伐谯纵。面对强大的东晋军队,西蜀政权迅速崩溃。最终,谯纵兵败后选择自杀,结束了其短暂的统治,西蜀政权也随之灭亡。 谯纵的一生虽短暂,却在乱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从一名地方将领成长为一国之主,又因外部压力而走向覆灭,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个人命运的起伏,也折射出十六国时期复杂多变的政治格局与民族矛盾。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谯纵生活在东晋后期,那是一个各方势力相互争斗、局势动荡不安的年代。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谯纵从小便亲眼目睹了军阀混战所导致的民生凋敝和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他内心深处充满了对和平与安定生活的渴望,并立志要有所作为,为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贡献自己的力量。 谯纵不仅聪明好学,而且富有谋略。他的性格谨慎小心,注重细节,同时又重情重义,常常乐于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正是由于他的这些优秀品质,他赢得了朋友们的尊敬以及普通百姓的爱戴。 怀着济世安民的伟大志向,谯纵毅然投身军旅生涯。他在军队中表现出色,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卓越的能力,他一步步建功立业,职位也不断得到提升,最终官至安西府参军(一作平西参军)。作为“参军”,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参谋军务,在军事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职位在军中的地位相当高,且权责重大,充分体现了谯纵在军事领域的才华与影响力。
逼迫谋反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益州刺史毛璩派遣谯纵与侯晖等人,统领各县的氐族士兵向东进发。然而,侯晖心怀反叛之意,他利用梁州人不愿东下的情绪,密谋对平西将军、益州刺史毛璩发动攻击。与此同时,侯晖还与巴西人阳昧勾结,计划在五城水口逼迫谯纵成为他们的盟主。 起初,谯纵因害怕而拒绝听从这一安排。他曾试图以身投江来逃避责任,但被侯晖救起后再次请求,经过多次劝说无果后,最终以武力相逼,迫使谯纵坐上车驾。随后,这支军队掉头返回,在涪城袭击了毛璩的弟弟——西夷校尉毛瑾。涪城很快失守,毛瑾也在战斗中阵亡。
之后,谯纵自立为梁、秦二州刺史。 毛璩得知军中发生叛乱后,迅速赶往略城(今四川省盐亭县西南)。他意识到局势危急,立即飞马返回成都,并派遣参军王琼率领三千精兵讨伐谯纵,同时命令自己的弟弟毛瑗带领四千兵马作为后续支援。然而,谯纵早已有所准备,他派弟弟谯明子和侯晖前往广汉抵御王琼的进攻。尽管王琼成功击败了侯晖等人,并一路追击至绵竹,但谯明子在此地设下两路伏兵,最终大败王琼部队,官军损失惨重,十之八九阵亡。 不久之后,益州营户李腾打开城门,迎接谯纵的军队进入成都。在这场变故中,毛璩及其弟弟毛瑷不幸遇害,整个家族也遭到屠戮,家破人亡。
称成都王
毛璩去世之后,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谯纵趁机自立为成都王,正式建立了西蜀政权。他任命自己的堂弟谯洪担任益州刺史,同时委任弟弟谯明子为镇东将军及巴州刺史,并率领五千名部众驻守在战略要地白帝城。这一系列举措使得蜀地的政治格局陷入混乱,而汉中的防御力量也因此变得极为薄弱。 到了义熙二年(公元406年)正月,时任益州刺史的司马荣期决定采取行动以平定叛乱。他率军在白帝城对谯明子发动了猛烈进攻。经过激烈战斗,司马荣期成功击败了谯明子,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称臣后秦
义熙三年(407年)九月,谯纵派遣使者向后秦称臣。这一举动标志着他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巩固自身地位,并寻求更强大的支持力量。 到了义熙四年(408年)五月,谯纵再次派遣使节前往后秦,正式请求成为后秦的藩属国。然而,在与后秦保持表面上的臣属关系的同时,谯纵却暗中与卢循勾结,展现了其复杂的政治策略和权谋之心。同年,谯纵向后秦呈递奏章,请求允许桓谦前来,并计划与桓谦联手进攻东晋的刘裕。后秦皇帝姚兴应允了这一请求,派遣桓谦前往蜀地。桓谦抵达成都后,表现得极为谦逊有礼,积极招纳各地前来投靠的人士。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谯纵对桓谦的态度逐渐转变,开始心生猜忌,最终将桓谦软禁于龙格,并安排专人看守。 义熙五年(409年)正月,姚兴派遣使节前往蜀地,册封谯纵为大都督、相国、蜀王,同时授予其九锡之礼。此外,谯纵还被赋予奉制书直接任命官员、封赏爵位的权力,其所享受的礼仪规格完全等同于君王级别。这一系列举措无疑进一步提升了谯纵的地位与权威。 至义熙六年(410年)九月,谯纵派遣侍中谯良等人前往后秦,希望借助后秦的力量讨伐东晋。在军事部署上,谯纵任命桓谦为荆州刺史,谯道福为梁州刺史,率领两万大军进犯东晋的荆州地区。与此同时,后秦皇帝姚兴也派遣前将军苟林率领骑兵与谯纵的部队会合,共同展开军事行动。这一系列动作显示了谯纵在当时局势下的野心与战略考量。
军崩出逃
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刘裕任命西阳太守朱龄石为益州刺史,同时派遣宁朔将军臧喜、下邳太守刘钟、兰陵太守蒯恩等人率领两万大军从江陵出发,讨伐割据蜀地的谯纵。在最初选拔元帅时,由于合适的人选难以确定,而朱龄石资历较浅、名望不足,因此许多人对其能力表示怀疑。然而,刘裕力排众议,坚决提拔朱龄石,并将自己麾下一半兵力交由他指挥。值得一提的是,臧喜身为刘裕的妻弟,官职原本高于朱龄石,但在此次军事行动中,他也被编入朱龄石的麾下接受指挥。 朱龄石率军抵达白帝城后,谯纵迅速作出反应,派遣谯道福率领重兵驻守涪城,以阻止东晋军队的推进。
随后,朱龄石的部队继续向前推进,最终到达平模,距离成都仅剩二百里。面对来势汹汹的东晋大军,谯纵紧急部署防御,命令大将军侯晖与尚书仆射谯诜屯兵于平模一带。他们沿着长江两岸修建堡垒,构建起一道道坚固的防线,高楼林立、寨墙相连,使得东晋军队一时难以攻破。 在这种僵持局面下,朱龄石召集将领商讨对策。他对刘钟说道:“如今正值酷暑时节,敌人依托险要地形坚守不前,我们强行进攻恐怕难以奏效,只会徒增我军疲惫。我认为不如暂时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发起攻击,不知您意下如何?”然而,刘钟却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此计不可取。在此之前,我们故意放出风声,声称大军将沿水路进军,因此谯道福不敢轻易放弃涪城的防守。如今我军已逼近平模,出其不意,敌方主将侯晖等人早已惊慌失措。此时正是乘胜追击的大好时机,若能果断出击,定能一举击溃对方。一旦攻克平模,便可顺势挥师直指成都,届时夺取蜀地指日可待。倘若拖延时日,让敌方摸清我们的虚实,甚至调遣涪城的援军前来夹击,那我们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届时,不仅无法作战,还会因缺乏补给而全军覆没,两万多将士恐都将沦为蜀地小儿的俘虏。”听完刘钟的分析,朱龄石深以为然,当即决定采纳他的建议。 次日清晨,朱龄石下令各路兵马同时发动总攻。经过一番激战,东晋军队成功突破敌军防线,斩杀了侯晖等多名敌将,彻底瓦解了平模的防御体系。随着这一关键战役的胜利,谯纵的各地守军纷纷溃散,整个蜀地的局势瞬间倾覆。谯纵见大势已去,仓皇逃离成都。与此同时,谯纵的尚书令马耽主动打开城门,封存仓库,静候东晋军队进城。 朱龄石顺利进入成都后,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局势的措施。他下令处决了与谯纵同族的宗亲,以肃清残余势力;而对于普通百姓,则采取安抚政策,鼓励他们恢复正常生产生活,重建家园。通过这些举措,朱龄石成功平定了蜀地,为东晋政权进一步巩固南方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场战役不仅是刘裕用人唯贤的经典案例,也彰显了东晋军队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强大的战斗力。
自缢而死
义熙九年(公元413年)七月初五这一天,谯纵放弃了成都城,仓皇出逃。当时,尚书令马耽迅速采取行动,将府库中的财物妥善封存起来,等待东晋军队的到来。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对东晋政权的忠诚,也展现了他对局势的冷静判断和负责态度。
七月初九日,东晋将领朱龄石率军顺利进入成都。为了稳定局势,朱龄石下令诛杀了与谯纵同祖父的亲属,以清除潜在的叛乱势力。然而,对于普通百姓和其他无关人员,则尽量避免扰民,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这种宽严并济的治理方式,有效减少了社会动荡,为东晋在蜀地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谯纵逃离成都后,并未直接远离,而是先前往祖先陵墓进行辞别仪式。他的女儿在场劝说道:“父亲,即便逃跑,恐怕也无法逃脱追捕,只会徒增羞辱。既然同样是死,何不选择死在祖先的墓旁,以此彰显我们的气节?”然而,谯纵并未听从女儿的建议,执意继续逃亡。 与此同时,谯道福得知平模失守的消息后,立即率领部队从涪城赶来救援。当谯纵赶到寻求庇护时,谯道福却怒不可遏。他大声斥责道:“大丈夫拥有如此伟大的功名事业,却轻易将其抛弃,你打算往哪里去?人终有一死,谁又能避免呢?为何要因恐惧而变得如此懦弱!”愤怒之下,谯道福拔出佩剑狠狠掷向谯纵,虽然未能击中本人,但剑锋砍中了马鞍,足以显示其内心的愤慨。 最终,谯纵无处可逃,只能自行上吊自杀,标志着西蜀政权的彻底覆灭。
随后,巴西人王志割下了谯纵的首级,将其献给朱龄石,以示效忠东晋王朝。 这一历史事件充分展现了各方人物的性格特点:谯纵的优柔寡断与缺乏决断力;谯道福的刚烈直率以及对失败的不甘心;还有朱龄石的果断决策与安抚民心的能力。
义熙元年,即公元405年,谯纵在这一历史时期自立为成都王,并由此建立了西蜀政权。彼时,蜀地的局势正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之中 [6]。面对这样的局面,谯纵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内部的措施,他在境内停止了频繁的军事行动,转而注重让百姓休养生息。通过这些政策,不仅使饱受战乱之苦的民众得以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也让他的统治逐渐获得了当地百姓的广泛支持与拥戴。
《晋书·卷一百·列传第七十》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四》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五》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六》
朱敬则:谯纵新造之国,因衅取乱,何足可称?
房玄龄:纵少而谨慎,蜀人爱之。
司马光:纵为人和谨,蜀人爱之。
王夫之:谯纵、王建、孟知祥、明玉珍蹶然而起,熸然而灭,恃险愈甚,其亡愈速矣。
祖父:谯献之
弟弟:谯明子
堂弟:谯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