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八十四年,公元384年,农历甲申(猴)年,天干五行属木。农历甲申(猴)年,天干五行属木。东晋太元九年, 前秦建元二十年,后燕燕元元年,后秦白雀元年, 西燕燕兴元年
公元三百八十四年
公元384年,农历甲申(猴)年,天干五行属木
(年号:太元(376年2月9日.正月初三-396年11月6日.九月二十二)东晋第九位皇帝孝武帝司马曜第二个年号,东晋政权第十五个年号。【晋王朝第三十一个年号】,太元二十一年九月晋安帝即位沿用,次年改元隆安元年。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03【汉卢水胡】十六国【前凉】(301年/318年-376年)
【前凉】姑臧)第九任位君主.凉悼公张天锡,376年9月26日.农历376年八月(大)二十七.甲午日降秦~国亡。其子张大豫随父降秦,后被长水校尉王穆所匿,后与王穆投奔鲜卑首领秃发思复鞬。传檄起兵,攻打后凉主吕光,进逼姑臧。太安二年(386年),张大豫自号抚军将军、凉州牧,改元凤凰,以王穆为长史。不久被吕光所败,后被执送姑臧,最终被吕光所杀。
(年号:建元(365年二月至385年七月),十六国时期前秦第三位皇帝宣昭皇帝苻坚第三个年号,前秦政权第五个年号。
(年号:燕元(384年正月-386年二月),十六国时期后燕君主慕容垂的第一个年号,后燕政权第一个年号。燕元三年二月改元建兴元年。
(年号:白雀(384年四月-386年四月),十六国后秦开国君主姚苌的第一个年号,后秦政权第一个年号。
09【鲜卑】【西秦】(385年—400年)
10【氐,】【后凉】(386年—403年):降于后秦
11【鲜卑】【南凉】(397年—414年):降于西秦
12【汉,】【北凉】(397年—460年):降于北魏
13【鲜卑】【南燕】(398年—410年):归于东晋
14【汉,】【西凉】(400年—421年):想袭击北凉,结果全军覆灭,国亡
15【汉,】【北燕】(407年—436年):被北魏 灭
16【匈奴】【大夏】(407年—431年):431年被吐谷浑军队所俘,后解送北魏,432年被魏太武帝拓跋焘处死,灭
【同时期政权】
【丁零部】①翟斌~翟魏国君先祖,丁零部落首领(330-384年被杀)
【陈留国】第5代陈留王曹灵诞(383年十一月二十七—408年)
【南匈奴】【铁弗匈奴】代来城)第七任君主.刘卫辰(359—391年)
(鲜卑族)
1.【代国】盛乐)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 尽管代国覆灭,但拓跋什翼犍的后代并未放弃复兴家族的梦想, 多年后,他的孙子拓跋珪成功复国并建立北魏王朝。续386年>>>北魏)
2【西燕】第一位皇帝慕容泓燕兴元年(四月建元)(前燕慕容暐亡国后,其后人慕容泓建立的政权)
(年号:燕兴(384年四月-384年十二月),西燕君主慕容泓的第一个年号,西燕政权第一个年号,
5.【乞伏鮮卑】勇士川)西秦2.秦宣烈王乞伏国仁(385年-388年)
6.【宇文鲜卑】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七任国王.小兽林王(丘夫)(371年 - 384年)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八任国王.故国壤王(伊连)(384年 - 391年)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
【在位皇帝】
【东晋】第九位皇帝孝武帝司马曜(372年9月12日—396年11月6日在位)
【慕容鲜卑部落】【后燕】燕王慕容垂384--396年6月2日在位)
公元384年2月8日
农历:384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245年3月28日,波斯历:前239年11月18日,星期:星期四,干支:甲申年 丙寅月 乙酉日,属相:猴,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六九第3天,儒略日数:1861352
【出生名人】
颜延之,(384年~456年),字延年。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省)人。南朝刘宋文学家,南朝宋文坛领袖人物,“元嘉三大家”之一。孝建三年(456年),颜延之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谥号为宪。个人作品~《赭白马赋》颜延之(384年~456年),字延年。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省)人。南朝刘宋文学家,南朝宋文坛领袖人物,“元嘉三大家”之一。孝建三年(456年),颜延之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谥号为宪。个人作品~《赭白马赋》《和谢监灵运诗》《北使洛诗》《五君咏五首》《阮步兵》《嵇中散》《刘参军》等传于世。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祖父:颜约,曾任零陵太守
父亲:颜显,曾任护军司马
长子:颜竣,字士逊
次子:颜测
【逝世名人】
西燕开国君主~慕容泓,(?~384年),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西燕政权建立者,前燕景昭帝慕容儁之子,前燕幽帝慕容暐之弟。燕兴元年(384年)六月,由于执政苛虐,慕容泓被谋臣高盖等杀死。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祖父:慕容皝,前燕文明皇帝(追尊)
父亲:慕容儁,前燕开国皇帝~景昭帝,
儿子:慕容忠,西燕皇帝。
褚蒜子(324年-384年),河南郡阳翟县(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太常谢鲲外孙女,卫将军谢尚外甥女,太傅褚裒之女,晋康帝司马岳皇后。太元九年(384年),病逝于显阳殿,享年六十一,谥号康献皇后。
桓冲(328年~384年2月),字幼子,小字买德郎,谯国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人。东晋时期大臣、名将。
郗愔(313年-384年9月28日),字方回,高平郡金乡县(今山东省金乡县)人。东晋大臣,太尉郗鉴长子,书圣王羲之的内弟。出身高平郗氏。品性至孝,善于书法。门荫入仕,袭爵南昌县公,历任中书侍郎、骠骑(何充)长史、征北(褚裒)长史、给事黄门侍郎等。
刘库仁(?~384年),本姓独孤,字洛垂,小名没根,独孤部人。十六国时期代国、前秦名将。前任首领刘路孤之子,北魏平文帝拓跋郁律外孙,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外甥。刘库仁豪侠爽快,骁勇善战,勇武有智,知恩图报。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太元九年(甲申,公元三八四年)
春,正月,乙酉朔,秦长乐公丕大会宾客,请慕容农不得,始觉有变。遣人四出求之,三日,乃知其在列人,已起兵矣。
慕容凤、王腾、段延皆劝翟斌奉慕容垂为盟主;斌从之。垂欲袭洛阳,且未知斌之诚伪,乃拒之曰:“吾来救豫州,不来赴君。君既建大事,成享其福,败受其祸,吾无预焉。”丙戌,垂至洛阳,平原公晖闻其杀苻飞龙,闭门拒之。翟斌复遣长史郭通往说垂,垂犹未许。通曰:“将军所以拒通者,岂非以翟斌兄弟山野异类,无奇才远略,必无所成故邪?独不念将军今日凭之,可以济大业乎!”垂乃许之。于是斌帅其众来与垂会,劝垂称尊号。垂曰:“新兴侯,吾主也,当迎归返正耳。”
垂以洛阳四面受敌,欲取鄴而据之,乃引兵而东。故扶馀王馀蔚为荥阳太守,及昌黎鲜卑卫驹各帅其众降垂。垂至荥阳,群下固请上尊号,垂乃依晋中宗故事,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承制行事,谓之统府。群下称臣,文表奏诰,封拜官爵,皆如王者。以弟德为车骑大将军,封范阳王;兄子楷为征西大将军,封太原王;翟斌为建义大将军,封河南王;馀蔚为征东将军,统府左司马,封扶馀王;卫驹为鹰扬将军,慕容凤为建策将军。帅众二十馀万,自石门济河,长驱向鄴。
慕容农之奔列人也,止于乌桓鲁利家,利为之置馔,农笑而不食。利谓其妻曰:“恶奴,郎贵人,家贫无以馔之,奈何?”妻曰:“郎有雄才大志,今无故而至,必将有异,非为饮食来也。君亟出,远望以备非常。”利从之。农谓利曰:“吾欲集兵列人以图兴复,卿能从我乎?”利曰:“死生唯郎是从。”农乃诣乌桓张骧,说之曰:“家王已举大事,翟斌等咸相推奉,远近响应,故来相告耳。”骧再拜曰:“得旧主而奉之,敢不尽死!”于是农驱列人居民为士卒,斩桑榆为兵,裂襜裳为旗,使赵秋说屠各毕聪。聪与屠各卜胜、张延、李白、郭超及东夷馀和、敕勒、易阳乌桓刘大各帅部众数千赴之。农假张骧辅国将军,刘大安远将军,鲁利建威将军。农自将攻破馆陶,收其军资器械,遣兰汗、段赞、赵秋、慕舆悕略取康台牧马数千匹。汗,燕王垂之从舅;赞,聪之子也。于是步骑云集,众至数万,骧等共推农为使持节、都督河北诸军事、骠骑大将军,监统诸将,随才部署,上下肃然。农以燕王垂未至,不敢封赏将士。赵秋曰:“军无赏,士不往。今之来者,皆欲建一时之功,规万世之利,宜承制封拜,以广中兴之基。”农从之,于是赴者相继;垂闻而善之。农西招库傉官伟于上党,东引乞特归于东阿,北召光烈将军平睿及睿兄汝阳太守幼于燕国;伟等皆应之。又遣兰汗等攻顿丘,克之。农号令整肃,军无私掠,士女喜悦。
长乐公丕使石越将步骑万馀讨之。农曰:“越有智勇之名,今不南拒大军而来此,是畏王而陵我也;必不设备,可以计取之。”众请治列人城,农曰:“善用兵者,结士以心,不以异物。今起义兵,唯敌是求,当以山河为城池,何列人之足治也!”辛卯,越至列人西,农使赵秋及参军綦毋滕击越前锋,破之。参军太原赵谦言于农曰:“越甲仗虽精,人心危骇,易破也,宜急击之。”农曰:“彼甲在外,我甲在心,昼战,则士卒见其外貌而惮之,不如待暮击之,可以必克。”令军士严备以待,毋得妄动。越立栅自固,农笑谓诸将曰:“越兵精士众,不乘其初至之锐以击我,方更立栅,吾知其无能为也。”向暮,农鼓噪出,陈于城西。牙门刘木请先攻越栅,农笑曰:“凡人见美食,谁不欲之,何得独请!然汝猛锐可嘉,当以先锋惠汝。”木乃帅壮士四百腾栅而入,秦兵披靡;农督大众随之,大败秦兵,斩越,送首于垂。越与毛当,皆秦之骁将也,故秦王坚使助二子镇守;既而相继败没,人情骚动,所在盗贼群起。
庚戌,燕王垂至鄴,改秦建元二十年为燕元年,服色朝仪,皆如旧章。以前岷山公库傉官伟为左长史,肖尚书段崇为右长史,荥阳郑豁等为从事中郎。慕容农引兵会垂于鄴,垂因其所称之官而授之。立世子宝为太子,封从弟拔等十七人及甥宇文输、舅子兰审皆为王;其馀宗族及功臣封公者三十七人,侯、伯、子,男者八十九人。可足浑潭集兵得二万馀人,攻野王,拔之,引兵会攻鄴。平幼及弟睿、规亦帅众数万会垂于鄴。
长乐公丕使姜让诮让燕王垂,且说之曰:“过而能改,今犹未晚也。”垂曰:“孤受主上不世之恩,故欲安全长乐公,使尽众赴京师,然后修复国家之业,与秦永为邻好。何故暗于机运,不以鄴城见归?若迷而不复,当穷极兵势,恐单马求生,亦不可得也。”让厉色责之曰:“将军不容于家国,投命圣朝,燕之尺土,将军岂有分乎?主上与将军风殊类别,一见倾心,亲如宗戚,宠逾勋旧,自古君臣际遇,有如是之厚者乎?一旦因王师小败,遽有异图。长乐公,主上元子,受分陕之任,宁可束手输将军以百城之地乎?将军欲裂冠毁冕,自可极其兵势,奚更云云!但惜将军以七十之年,悬首白旗,高世之忠,更为逆鬼耳!”垂默然。左右请杀之,垂曰:“彼各为其主耳,何罪!”礼而归之,遗丕书及上秦王坚表,陈述利害,请送丕归长安。坚及丕怒,复书切责之。
鹰扬将军刘牢之攻秦谯城,拔之。桓冲遣上庸太守郭宝攻秦魏兴、上庸、新城三郡,拔之。将军杨佺期进据成固,击秦梁州刺史潘猛,走之。佺期,亮之子也。
壬子,燕王垂攻鄴,拔其外郭,长乐公丕退守中城。关东六州郡县多送任请降于燕。癸丑,垂以陈留王绍行冀州刺史,屯广阿。
丰城宣穆公桓冲闻谢玄等有功,自以失言,惭恨成疾;二月,辛巳,卒。朝议欲以谢玄为荆、江二州刺史。谢安自以父子名位太盛,又惧桓氏失职怨望,乃以梁郡太守桓石民为荆州刺史,河东太守桓石虔为豫州刺史,豫州刺史桓伊为江州刺史。
燕王垂引丁零、乌桓之众二十馀万为飞梯地道以攻鄴,不拔;乃筑长围守之,分处老弱于肥乡,筑新兴城以置辎重。
秦征东府官属疑参军高泰,燕之旧臣,有贰心。泰惧,与同郡虞曹从事吴韶逃归勃海。韶曰:“燕军近在肥乡,宜从之。”泰曰:“吾以避祸耳;去一君,事一君,吾所不为也!”申绍见而叹曰:“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
燕范阳王德击秦枋头,取之,置戍而还。
东胡王晏据馆陶,为鄴中声援,鲜卑、乌桓及郡县民据坞壁不从燕者尚众;燕王垂遣太原王楷与镇南将军陈留王绍讨之。楷谓绍曰:“鲜卑、乌桓及冀州之民,本皆燕臣。今大业始尔,人心未洽,所以小异。唯宜绥之以德,不可震之以威。吾当止一处,为军声之本,汝巡抚民夷,示以大义,彼必当听从。”楷乃屯于辟阳。绍帅骑数百往说王晏,为陈祸福,晏随绍诣楷降,于是鲜卑、乌桓及坞民降者数十万口。楷留其老弱,置守宰以抚之,发其丁壮十馀万,与王晏诣鄴。垂大悦,曰:“汝兄弟才兼文武,足以继先王矣!”
三月,以卫将军谢安为太保。
秦北地长史慕容泓闻燕王垂攻鄴,亡奔关东,收集鲜卑,众至数千。还屯华阴,败秦将军强永,其众遂盛。自称都督陕西诸军事、大将军、雍州牧、济北王,推垂为丞相、都督陕东诸军事、领大司马、冀州牧、吴王。
秦王坚谓权翼曰:“不用卿言,使鲜卑至此。关东之地,吾不复与之争,将若泓何?”乃以广平公熙为雍州刺史,镇蒲阪。征雍州牧巨鹿公睿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卫大将军、录尚书事,配兵五万;以左将军窦冲为长史,龙骧将军姚苌为司马,以讨泓。
平阳太守慕容冲亦起兵于平阳,有众二万,进攻蒲阪;坚使窦冲讨之。
库傉官伟帅营部数万至鄴,燕王垂封伟为安定王。
秦冀州刺史阜城侯定守信都,高城男绍在其国,高邑侯亮、重合侯谟守常山,固安侯鉴守中山。燕王垂遣前将军、乐浪王温督诸军攻信都,不克;夏,四月,丙辰,遣抚军大将军麟益兵助之。定、鉴,秦王坚之从叔;绍、谟,从弟;亮,从子也。温,燕王垂之弟子也。
慕容泓闻秦兵且至,惧,帅众将奔关东。秦巨鹿愍公睿粗猛轻敌,欲驰兵邀之。姚苌谏曰:“鲜卑皆有思归之志,故起而为乱,宜驱令出关,不可遏也。夫执鼷鼠之尾,犹能反噬于人。彼自知困穷,致死于我;万一失利,悔将何及!但可鸣鼓随之,彼将奔败不暇矣。”睿弗从,战于华泽,睿兵败,为泓所杀。苌遣龙骧长史赵都、参军姜协诣秦王坚谢罪;坚怒,杀之。苌惧,奔渭北马牧。于是天水尹纬、尹详、南庞演等纠扇羌豪,帅其户口归苌者五万馀家,推苌为盟主。苌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大赦,改元白雀,以尹详、庞演为左、右长史,南安姚晃及尹纬为左、右司马,天水狄伯支等为从事中郎,羌训等为掾属,王据等为参军,王钦卢、姚方成等为将帅。
秦窦冲击慕容冲于河东,大破之;冲帅鲜卑骑八千奔慕容泓。泓众至十馀万,遣使谓秦王坚曰:“吴王已定关东,可速资备大驾,奉送家兄皇帝,泓当帅关中燕人翼卫乘舆,还返鄴都,与秦以虎牢为界,永为邻好。”坚大怒,召慕容责之曰:“今泓书如此,卿欲去者,朕当相资。卿之宗族,可谓人面兽心,不可以国士期也!”叩头流血,涕泣陈谢。坚久之曰:“此自三竖所为,非卿之过。”复其位,待之如初。命以书招谕泓、冲及垂。密遣使谓泓曰:“吾笼中之人,必无还理;且燕室之罪人也,不足复顾。汝勉建大业,以吴王为相国,中山王为太宰、领大司马,汝可为大将军、领司徒,承制封拜,听吾死问,汝便即尊位。”泓于是进向长安,改元燕兴。
燕王垂以鄴城犹固,会僚佐议之。右司马封衡请引漳水灌之;从之。垂行围,因饮于华林园,秦人密出兵掩之,矢下如雨,垂几不得出,冠军大将军隆将骑冲之,垂仅而得免。
竟陵太守赵统攻襄阳,秦荆州刺史都贵奔鲁阳。
五月,秦洛州刺史张五虎据丰阳来降。
梁州刺史杨亮帅众五万伐蜀,遣巴西太守费统等将水陆兵三万为前锋。亮屯巴郡,秦益州刺史王广遣巴西太守康回等拒之。
秦苻定、苻绍皆降于燕,燕慕容麟引兵西攻常山。
后秦王苌进屯北地,秦华阴、北地、新平、安定羌胡降之者十馀万。
六月,癸丑朔,崇德太后褚氏崩。
秦王坚自帅步骑二万以击后秦,军于赵氏坞,使护军将军杨璧等分道攻之;后秦兵屡败,斩后秦王苌之弟镇军将军尹买。后秦军中无井,秦人塞安公谷、堰同官水以固之。后秦人恟惧,有渴死者。会天大雨,后秦营中水三尺,绕营百步之外,寸馀而已,后秦军复振。秦王坚叹曰:“天亦佑贼乎!”
慕容泓谋臣高盖等以泓德望不如慕容冲,且持法苛峻,乃杀泓,立冲为皇太弟,承制行事,置百官;以盖为尚书令。后秦王苌遣其子嵩为质于冲以请和。
将军刘春攻鲁阳,都贵奔还长安。
后秦王苌帅众七万击秦,秦王坚遣杨璧等拒之,为苌所败;获杨璧及右将军徐成、镇军将军毛盛等将吏数十人,苌皆礼而遣之。
燕慕容麟拨常山,秦苻亮、苻谟皆降。麟进围中山,秋,七月,克之,执苻鉴。麟威声大振,留屯中山。
秦幽州刺史王永、平州刺史苻冲帅二州之众以击燕。燕王垂遣宁朔将军平规击永,永遣昌黎太守宋敞逆战于范阳,敞兵败,规进据蓟南。
秦平原公晖帅洛阳、陕城之众七万归于长安。
益州刺史王广遣将军王虬帅蜀汉之众三万北救长安。
秦王坚闻慕容冲去长安浸近,乃引兵归,遣抚军大将军高阳公方戍骊山,拜平原公晖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录尚书事,配兵五万以拒冲。冲与晖战于郑西,大破之。坚又遣前将军姜宇与少子河间公琳帅众三万拒冲于灞上;琳、宇皆败死,冲遂据阿房城。
泰康回兵数败,退还成都。梓潼太守垒袭以涪城来降。荆州刺史桓石民据鲁阳,遣河南太守高茂北戍洛阳。
己酉,葬康献皇后于崇平陵。
燕翟斌恃功骄纵,邀求无厌;又以鄴城久不下,潜有贰心。太子宝请除之,燕王垂曰:“河南之盟,不可负也。若其为难,罪由于斌。今事未有形而杀之,人必谓我忌惮其功能;吾方收揽豪杰以隆大业,不可示人以狭,失天下之望也。藉彼有谋,吾以智防之,无能为也。”范阳王德、陈留王绍、骠骑大将军农皆曰:“翟斌兄弟恃功而骄,必为国患。”垂曰:“骄则速败,焉能为患?彼有大功,当听其自毙耳。”礼遇弥重。
斌讽丁零及其党请斌为尚书令。垂曰:“翟王之功,宜居上辅;但台既未建,此官不可遽置耳。”斌努,密与前秦长乐公丕通谋,使丁零决堤溃水;事觉,垂杀斌及其弟檀、敏,馀皆赦之。斌兄子真,夜将营众北奔邯郸,引兵还向鄴围,欲与丕内外相应。太子宝与冠军大将军隆击破之,真还走邯郸。
太原王楷、陈留王绍言于垂曰:“丁零非有大志,但宠过为乱耳。今急之则屯聚为寇,缓之则自散。散而击之,无不克矣”垂从之。
龟兹王帛纯窘急,重赂狯胡以求救;狯胡王遣其弟呐龙、侯将馗帅骑二十馀万,并引温宿、尉头等诸国兵合七十馀万以救龟兹;秦吕光与战于城西,大破之。帛纯出走,王侯降者三十馀国。光入其城,城如长安市邑,宫室甚盛。光抚宁西域,威恩甚著,远方诸国,前世所不能服者,皆来归附,上汉所赐节传。光皆表而易之,立帛纯弟震为龟兹王。
八月,翟真自邯郸北走,燕王垂遣太原王楷、骠骑大将军农帅骑马追之,甲寅,及于下邑。楷欲战,农曰:“士卒饥倦,且视贼营不见丁壮,殆有他伏。”楷不从,进战,燕兵大败。真北趋中山,屯于承营。
鄴中刍粮俱尽,削松木以饲马。燕王垂谓诸将曰:“苻丕穷寇,必无降理,不如退屯新城,开丕西归之路,以谢秦王畴昔之恩,且为讨翟真之计。”丙寅夜,垂解围趋新城。遣慕容农徇清河、平原,征督租赋,农明立约束,均适有无,军令严整,无所侵暴,由是谷帛属路,军资丰给。
戊寅,南昌文穆公郗愔薨。
太保安奏请乘苻氏倾败,开拓中原,以徐、兗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帅豫州刺史桓石虔等伐秦。玄至下邳,秦徐州刺史赵迁弃彭城走,充进据彭城。
秦王坚闻吕光平西域,以光为都督玉门以西诸军事、西域校尉;道绝,不通。
秦幽州刺史王永求救于振威将军刘库仁,库仁遣其妻兄公孙希帅骑三千救之,大破平规于蓟南,乘胜长驱,进据唐城,与慕容麟相持。
九月,谢玄使彭城内史刘牢之攻秦兗州刺史张崇。辛卯,崇弃鄄城奔燕。宁之据鄄城,河南城堡皆来归附。
太保安上疏自求北征。甲午,加安都督扬、江等十五州诸军事,加黄钺。
慕容冲进逼长安,秦王坚登城观之,叹曰:“此虏何从出哉!”大呼责冲曰:“奴何苦来送死!”冲曰:“奴厌奴苦,欲取汝为代耳!”冲少有宠于坚,坚遣使以锦袍称诏遗之。冲遗詹事称皇太弟令答之曰:“孤今心在天下,岂顾一袍小惠!苟能知命,君臣束手,早送皇帝!自当宽贷苻氏,以酬曩好。”坚大怒曰:“吾不用王景略、阳平公之言,使白虏敢至于此!”
冬,十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乙丑,大赦。
谢玄遣阴陵太守高素攻秦青州刺史苻郎,军至琅邪,朗来降。朗,坚之从子也。翟真在承营,与公孙希、宋敞遥相首尾。长乐公丕遣宦者冗从仆射清河光祚,将兵数百赴中山,与真相结。又遣阳平太守邵兴将数千骑,招集冀州故郡县,与祚期会襄国。是时,燕军疲弊,秦势复振,冀州郡县皆观望成败,赵郡人赵粟等起兵柏乡以应兴。燕王垂遣冠军大将军隆、龙骧将军张崇将兵邀击兴,命骠骑大将军农自清河引兵会之。隆与兴战于襄国,大破之;兴走至广阿,遇慕容农,执之。光祚闻之,循西山走归鄴。隆遂击赵粟等,皆破之,冀州郡县复从燕。
刘库仁闻公孙希已破平规,欲大举兵以救长乐公丕,发雁门、上谷、代郡兵,屯繁畤。燕太子太保舆句之子文、零陵公慕舆虔之子常时在库仁所,知三郡兵不乐远所,因作乱,夜,攻库仁,杀之,窃其骏马奔燕。公孙希之众闻乱自溃,希奔翟真。库仁弟头眷代领库仁部众。
秦长乐公丕遣光祚及参军封孚召骠骑将军张蚝、并州刺史王腾于晋阳以自救,蚝、腾以众少不能赴。丕进退路穷,谋于僚佐。司马杨膺请自归于晋,丕未许。会谢玄遣龙骧将军刘牢之等据碻磝,济阳太守郭满据滑台,将军颜肱、刘袭军于河北;丕遣将军桑据屯黎阳以据之。刘袭夜袭据,走之,遂克黎阳。丕惧,乃遣从弟就与参军焦逵请救于玄,致书称“欲假途求粮,西赴国难,须援军既接,以鄴与之。若西路不通,长安陷没,请帅所领保守鄴城。”逵与参军姜让密谓杨膺曰:“今丧败如此,长安阻绝,存亡不可知。屈节竭诚以求粮援,犹惧不获;而公豪气不除,方设两端,事必无成。宜正书为表,许以王师之至,当致身南归;如其不从,可逼缚与之。”膺自以力能制丕,乃改书而遣之。
谢玄遣晋陵太守滕恬之渡河守黎阳。恬之,修之曾孙也。朝廷以兗、青、司、豫既平,加玄都督徐、兗、青、司、冀、幽、并七州诸军事。
后秦王苌闻慕容冲攻长安,会群僚议进止,皆曰:“大王宜先取长安,建立根本,然后经营四方。”苌曰:“不然。燕人因其众有思归之心以起兵,若得其志,必不久留关中。吾当移屯岭北,广收资实,以待秦亡燕去,然后拱手取之耳。”乃留其长子兴守北地,使宁北将军姚穆守同官川,自将其众攻新平。
初,新平人杀其郡将,秦王坚缺其城角以耻之,新平民望深以为病,欲立忠义以雪之。及后秦王苌至新平,新平太守南安苟辅欲降之,郡人辽西太守冯杰、莲勺令冯羽、尚书郎赵义、汶山太守冯苗谏曰:“昔田单以一城存齐。今秦之州镇,犹连城过百,奈何遽为叛臣乎!”辅喜曰:“此吾志也,但恐久而无救,郡人横被无辜。诸君能尔,吾岂顾生哉!”于是凭城固守。后秦为土山地道,辅亦于内为之,或战地下,或战山上,后秦众死者万馀人。辅诈降以诱苌,苌将入城,觉之而返;辅仗兵邀击,几获之,又杀万馀人。
陇西处士王嘉,隐居倒虎山,有异术,能知未然,秦人神之。秦王坚、后秦王苌及慕容冲皆遣使迎之。十一月,嘉入长安,众闻之,以为坚有福,故圣人助之,三辅堡壁及四山氐、羌归坚者四万馀人。坚置嘉及沙门道安于外殿,动静咨之。
燕慕容农自信都西击丁零翟辽于鲁口,破之。辽退屯无极,农屯藁城以逼之。辽,真之从兄也。
鲜卑在长安城中者犹千馀人,慕容绍之兄肃,与慕容阴谋结鲜卑为乱。十二月,白坚,以其子新昏,请坚幸其家,置酒,欲伏兵杀之。坚许之,会天大雨,不果往。事觉,坚召及肃,肃曰:“事必泄矣,入则俱死。今城内已严,不如杀使者驰出,既得出门,大众便集。不从,遂俱入。坚曰:“吾相待何如,而起此意”?饰辞以对。肃曰:“家国事重,何论意气!”坚先杀肃,乃杀及其宗族,城内鲜卑无少长、男女,皆杀之。燕王垂幼子柔,养于宦者宋牙家为牙子,故得不坐,与太子宝之子盛乘间得出,奔慕容冲。
燕慕容麟、慕容农合兵袭翟辽,大破之,辽单骑奔翟真。
燕王垂以秦长乐公丕犹据鄴不去,乃更引兵围鄴,开其西走之路。焦逵见谢玄,玄欲征丕任子,然后出兵;逵固陈丕款诚,并述杨膺之意,玄乃遣刘牢之、滕恬之等帅众二万救鄴。丕告饥,玄水陆运米二千斛以馈之。
秦梁州刺史潘猛弃汉中,奔长安。
【公元三百八十四年大事记】
慕容垂自立为燕王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十二月,慕容垂杀苻飞龙叛秦。建元二十年(384)一月,丁零翟斌率部奉慕容垂为盟主,并劝慕容垂称尊号。故扶余王余蔚为秦荥阳太守,与昌黎鲜卑卫驹等率众降慕容垂。慕容垂至荥阳(今属河南),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以慕容德为车骑大将军、范阳王,慕容楷为征西大将军、太原王,翟斌为建义大将军、河南王,率众二十余万,长驱向邺城。一月二十日,慕容垂抵邺城外,慕容农也引兵来会。即日,慕容垂改秦建元二十年为燕元年,立慕容宝为太子,封官拜爵,改立燕国,史称后燕。
慕容垂攻邺
后燕慕容垂元年(384)一月,慕容垂自称燕王。旋即率军进攻邺城,攻破不断出现城外郭。前秦守将长乐公苻丕退守中城。关东六州郡县纷纷投降慕容垂。垂率丁零、乌桓等二十余万人,架飞梯、挖地道,强攻邺城,但久攻不下。直至后燕慕容垂二年(385)七月,苻坚死后,苻丕才率兵撤出邺城,返回长安。燕军进占邺城后,慕容垂以鲁王慕容和为南中郎将,镇守邺城。
晋大举伐秦
东晋取得淝水大捷后,乘势大举伐秦。晋太元九年(384)一月,晋鹰扬将军刘牢之攻克前秦谯城(今安徽毫县)。桓冲也派上庸太守郭宝攻取秦魏兴(今陕西安康西北)、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新城(今湖北房县)三地。还派竟陵太守赵统进攻襄阳。同时,晋将杨佺期进据成固,击走秦梁州刺史潘猛。于是,东晋疆域推进到淮北。
后燕安抚冀州民
后燕慕容垂元年(384)二月,后燕王慕容垂率兵进攻前秦重镇邺。此时,东胡王晏据馆陶(今属河北)声援邺城。鲜卑、乌桓及郡县据坞堡自保而不归附后燕的人也很多。慕容垂想派兵遣将去讨伐。太原慕容楷对前去讨伐的并将陈留王慕容绍建议,对冀州百姓以及鲜卑、乌桓部族应该以德安抚,而不宜用武力征服。慕容绍遂派人劝说王晏,陈说祸福,王晏降绿。由于受到王晏的影响,冀州、鲜卑、乌桓归附后燕者也达几十万。慕容楷留其老弱,置守宰统领他们。又征发壮丁十多万人,补充军队。后燕的政权逐渐巩固。
慕容冲平阳起兵
前秦建元二十年(384)三月,前秦平阳太守慕容冲在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起兵反秦,率众二万进攻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州)。前秦王苻坚派窦冲领兵讨伐慕容冲。四月,窦冲在河东袭击慕容冲,大破慕容冲部。慕容冲率余部八千人投奔同时在华阴起兵的慕容泓。
慕容泓建立西燕
前秦建元二十年(384)三月,前秦北地长史慕容泓乘后燕王慕容垂攻邺之机逃往关东,收集鲜卑残部,众至数千,还屯华阴(今属陕西),击败前秦将军强永。慕容泓自称都督陕西诸军事、大将军、雍州牧、济北王。秦王苻坚以雍州牧钜鹿公苻睿为统帅,率兵五万讨伐慕容泓。四月,两军在华泽(今陕西华阴)相遇。前秦兵败,统帅苻睿自杀。此时,刚被秦将窦冲击败的慕容冲也率兵来投奔慕容泓,慕容泓众至十余万。于是慕容泓致书于苻坚,请苻坚送还尚在苻坚朝中的前燕亡国之君慕容暐。苻坚大怒,但待慕容暐如初。命暐以书招谕慕容泓、慕容冲、慕容垂等。慕容暐却秘密遣使告诉慕容泓不必顾念自己而要努力建树大业。慕容泓于是改元燕兴,建立燕国,史称西燕。
后秦姚苌建国
前秦建元二十年(384)三月,慕容泓起兵反秦。秦王苻坚派钜鹿公苻睿为统帅,龙骧将军姚苌为司马,讨伐慕容泓。四月,两军战于华泽,由于苻睿粗猛劝敌,秦军战败,苻睿被慕容泓斩首。姚苌派龙骧长史赵都、参军姜协向秦王谢罪。苻坚大怒,杀赵都、姜协。姚苌得知消息后,十分恐惧,逃弃渭水以北牧马之地。天水(今属甘肃)人尹纬、尹洋、南安(今甘肃陇西渭水东岸)人庞演等,纷纷纠集羌豪,共率五万余户归附姚苌,共同推举姚苌为盟主。后秦白雀元年(384)四月,姚苌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建元白雀,建立政权,史称后秦。
东晋伐蜀
东晋太元九年(384)五月,乘前秦国内大乱之机,东晋派梁州刺史杨亮率众五万伐蜀,遣巴西太守费统率三万水陆兵为前锋。杨亮屯兵巴郡(今四川重庆)。前秦益州刺史王广派巴西太守康回等率兵迎战。康回兵屡败。七月,康回退保成都。秦晋在蜀地相持不解。
苻坚伐后秦
姚苌在渭北自称秦王后,于后秦白雀元年(384)五月进屯北地(今陕西耀县东南),前秦华阴、北地等地羌胡归附者十多万人。六月,苻坚亲率步骑二万讨伐位于北地赵氏坞白姚苌军,使护军将军杨璧等分兵出击,屡败后秦,斩后秦王姚苌弟护军将军姚尹买。姚获杨璧及右将军徐成、镇军将军毛盛等将吏数十人。姚苌皆以礼送他们回前秦军。七月,因西燕慕容冲率军攻前秦都城长安,苻坚不得不引兵返回长安。此后,前秦再也无力攻后秦了。
慕容泓被杀,弟冲继立
西燕主慕容泓持法苛刻严厉,但威望却素来不及其弟慕容冲。谋臣高益等遂于西燕燕兴元年(384)六月杀慕容泓(在位仅二月),另立慕容冲为皇太弟,承制行事,设置百官,以高益为尚书令。
西燕慕容冲攻前秦
正当前秦王苻坚率兵在北地与后秦王姚苌酣战之际,西燕慕容冲率兵进攻前秦都城长安。苻坚立即引兵而归。前秦建元二十年(384)七月,苻坚派抚军大将军高阳公苻方戍守郦山(今陕西临潼东南),拜平原公苻晖为都督中外诸军事,统兵五万抵御慕容冲。两军交战,前秦军队大败。苻坚又使前将军姜宇与河间公苻琳率众三万在灞上(今陕西西安东)抗击西燕军。结果,秦军又战败,姜宇、苻琳都战死。西燕慕容冲遂进据阿房城(今陕西西安西)。
慕容垂杀翟斌
后燕翟斌持功骄纵,屡次请求燕王慕容垂加官,又欲趁后燕围攻前秦邺城而久攻不下之机,图谋反叛。燕太子慕容宝建议燕王除掉翟斌,慕容垂不从,更加厚待翟斌。后燕慕容垂元年(384)七月,翟斌又要求朝廷拜他为尚书令,但没有达到目的,盛怒之下,遂遣人与前秦邺城守将长乐公苻丕通谋,使部众决堤,破坏了后燕引漳水灌邺城的计划,不久,事情暴露。燕王慕容垂收杀翟斌及其弟翟檀、翟敏。
慕容冲进逼苻坚
西燕燕兴元年(384)九月,慕容冲进兵前秦都城长安。秦王苻坚登城观战,斥责慕容冲忘恩负义。慕容冲乃威逼苻坚,要苻坚早日交出前燕王慕容暐。苻坚盛怒,痛骂慕容冲道:”如果我早采纳王猛及苻融的建议,铲除鲜卑慕容氏,你们哪敢像今天这样猖狂和胆大妄为。”苻坚后悔莫及,但整个北方此时已陷于大乱,苻坚无法控制局势,只得坐待最后的失败。
后秦围新平
后秦白雀元年(384)十月,后秦姚苌围攻前秦新平(今陕西彬县),前秦新平太守苟辅率众据城固守。后秦修士山、地道攻城,苟辅也相机对付。双方多次交战,或战山上,或战山下,后秦之众死万余人。苟辅诈降,诱姚苌入城。姚苌将入城,发党有诈而返回,苟辅出伏兵邀击,又杀后秦军万余人,几乎捕获姚苌。姚苌攻新平大败而归。
慕容暐叛秦被杀
前秦灭亡前燕后,将前燕王慕容暐俘虏至长安。前秦王苻坚一直非常礼遇慕容暐。前秦淝水战败后,北方陷于大乱。前燕王不甘心作阶下囚,秘密串连在长安城中的鲜卑人,想发动变乱,诛杀苻坚。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十二月,慕容暐以其子新婚为由,邀请苻坚幸其家,欲于席间伏兵杀苻坚。苻坚应允,但其日因天下大雨,未能前往,慕容暐的密谋也不幸暴露。苻坚遂收杀慕容暐及其家族和城中的鲜卑人,无论少长男女皆杀,无一幸免。
佛教传入百济
东晋太元九年(384),百济近仇首王死,子枕流立。遣使朝于晋。留晋胡僧摩罗难陀随百济使赴百济,于是百济始有佛法。
石越伐慕容农,败死
东晋太元九年(384)一月,慕容农在列人举兵反秦。前秦将领常乐公苻丕派遣石越率领步骑一万多人讨伐慕容农。一月一日,两军在列入城西遭遇。慕容农使赵秋及参军綦母腾袭击石越前锋,大败石越军队。前秦军初战失利后,统帅石越令士卒立栅栏自固。慕容农则派某些方面门刘木率壮士四百越过栅栏直抵秦军军营。刘木等所向披靡,慕容农率大军乘势出击,秦兵惨败,统帅石越被杀。
姜让斥责慕容垂
后燕慕容垂元年(384)一月,慕容垂建立后燕政权。为此,秦长乐公苻丕派使者姜让责问慕容垂,慕容垂竭力为自己开脱。姜让对慕容垂忘恩负义、乘人之危的行为大为愤怒,他指出:慕容垂本是一个不为自己国家所容的人,避难秦国后,秦王苻坚对之礼遇甚厚,自古未有。而垂却利用秦军受挫,背信弃义,有何面目见天下人!姜让慷概陈辞,使慕容长内心惭愧不已,遂以礼款待姜让,并礼送他返回。
桓冲卒
桓冲,字幼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人,桓温弟。桓温专政时为江州刺史。桓温去世后,代掌兵权,任扬、豫、二州刺史。淝水之战前,他自请解除扬州刺史职务,出镇京口,与谢安协力防御前秦。继而出任荆州刺史,镇上明,加强东晋在长江中游抵御前秦的力量,同时也为桓氏在长江中游形成势力奠定了基础。东晋太元九年(384)二月,病卒。朝廷想以谢玄为荆、江二州刺史。太傅谢安以为自己父子名位太盛,又恐桓氏失职怨望,乃以梁郡太守桓石民为荆州刺史,河东太守桓石虔为豫州刺史,豫州刺史桓伊为江州刺史,以此安抚桓氏。
慕容德攻枋头
后燕慕容垂元年(384)二月,后燕范阳王慕容德率兵进攻前秦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不久,占领枋头并设置将士戍守。
谢玄北伐
东晋太元九年(384)八月,谢安上奏,称前秦倾败,应趁机北伐,开拓中原。于是晋朝以徐、兖州二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率豫州刺史桓石虔伐秦。晋军北进,秦徐州刺史赵迁弃彭城而走,谢玄进驻彭城。九月,谢玄使彭城内史刘牢之攻秦兖州刺史张崇。张崇弃鄄城(今属山东)奔后燕。刘牢之据鄄城。于是,黄河以南城区堡都来归附晋朝。
谢安出镇广陵
谢安有淝水之战胜利后,进位太保、太傅,声望极高,因此招致了王室的猜嫌。谢安遂于太元九年(384)九月上疏,自求北征,出镇广陵(今江苏扬州)。于是,东晋朝廷加谢安都督扬、江、荆、司、豫、徐、兖、青、冀、幽、并、益、宁、雍、梁十五州诸军事,加黄鉞。
刘库仁被杀
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十月,刘库仁大举征发雁门(今山西代县西)、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北)、代郡(今山西阳高西南)三郡兵,欲相机援救被后燕慕容垂围困在邺城的前秦长乐公苻丕。当时后燕人慕舆文、慕舆常在刘库仁军中,知道三军士兵不愿远征,遂乘夜发动变乱,杀刘库仁。然后投弃后燕。刘库仁刘头眷代领库仁部众。
苻坚以王嘉、道安为顾问
王嘉为陇西道人,隐居倒虎山,有法术,当地人对他十分信奉。前秦王苻坚、后秦王姚苌、西燕王慕容冲皆遣使相迎。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十一月,王嘉入长安。众人闻知,以为苻坚有福,因而神人相佑。三辅地区的坞壁及氐、羌四万余人纷纷归附苻坚。苻坚将王嘉与沙门道安置于外殿,以备顾问。
【魏晋诗词】
赠鄱阳府君张仲膺诗
[魏晋] 陆云
一
神林何有。
奇华妙实。
皇朝如何。
穷文极质。
斌斌君子。
升堂入室。
太上有曜。
子诞其辉。
知机日难。
子达其微。
入辅帷幄。
出御千里。
滔滔江汉。
南国之纪。
二
谒帝东堂。
剖符南征。
天子命我。
车服以荣。
何以润之。
德被苍生。
何以济之。
威振羣城。
却愚以化。
崇贤以仁。
凤舒其翮。
龙濯其鳞。
忆彼荒薮。
莫敢不宾。
虽云旧邦。
其命维新。
三
卞和南金。
终始一色。
显允君子。
穷达一德。
弘仁厉道。
物究其极。
古贤受爵。
循墙虔恭。
今哲居贵。
履盈如冲。
接新以化。
爱旧以丰。
隆此嘤鸣。
惇彼谷风。
四
忠至宠加。
孝至荣集。
内崇南芬。
外清名邑。
炜炜棠棣。
敻增其华。
猗猗桑梓。
厥耀孔多。
被绣昼行。
昔人攸羡。
阶云飞藻。
孰与同粲。
五
人道伊何。
难合易离。
会如升峻。
别如顺淇。
嗟我怀人。
曷云其来。
贡言执手。
涕既陨之。
一
玄黄挺秀。
诞受至真。
行该其高。
德备其新。
光莹之伟。
隋卞同珍。
腾都之骏。
龙凤合尘。
二
皇皇明哲。
应期继声。
华暎殊域。
实镇天庭。
入辅出辅。
干干靡宁。
夏发凉台。
我雨我暑。
冬违邦族。
风霜是处。
嗟彼独宿。
谁与晤语。
飘飖艰辛。
非禹孰举。
言念君子。
怅惟心楚。
三
悠悠山川。
骁骁征遐。
陟升嶣嶤。
降涉洪波。
言无不利。
乘崄而嘉。
人怀思虑。
我保其和。
四
邂逅相遇。
良愿乃从。
不逢知己。
谁济予躬。
莫攀莫附。
媿我高风。
时过年迈。
晻冉桑榆。
晞光赖润。
亦在斯须。
假我夷涂。
顿不忘驱。
泛予津川。
桴不失浮。
无爱余辉。
遂暗东嵎。
五
幽幽东嵎。
恋彼西归。
瞻仪情感。
耹音心悲。
之子于迈。
夙夜京畿。
王事多难。
仲焉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