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壤王(伊连)~~高句丽第十八任君主(384年--391年在位)

首页标题    其它国家    朝鲜    故国壤王(伊连)~~高句丽第十八任君主(384年--391年在位)






故国壤王(伊连)



384年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东晋.十六国

本名:伊连

谥号:故国壤王
出生地:故国壤原
生卒:?--公元392 年

葬地:故国壤原

前任:小兽林王(丘夫)

继任:广开土王(好太王,高谈德)


个人简介

          伊连(?~公元391年),是高句丽的第18位国王。也有相关资料记载其卒年为公元392年。伊连,又名于只支,他是前任国王丘夫的弟弟。在其统治期间,为高句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一位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君主。


【人物生平】
          东晋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故国壤王继位,成为高句丽的第十九代君主。在其统治期间,国内经历了诸多重要事件,既有对外战争的扩张与失败,也有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周边国家之间的外交互动。 公元385年,即故国壤王继位的第二年,他派遣四万大军袭击辽东地区,成功攻陷了辽东和玄菟两郡,并掳掠了一万余名百姓。

      同年冬十一月,这两郡又被后燕将领慕容农率军夺回。到了十二月,国内又遭遇了一场严重的地震灾害,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公元386年春正月,故国壤王立谈德为太子,以确保王位的传承有序。同年秋八月,他再次发动军事行动,率领军队南下讨伐百济国,试图通过战争来巩固高句丽的疆域和威望。 在故国壤王统治时期,高句丽国内还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饥荒,严重削弱了国家的实力。与此同时,百济国趁机对高句丽边境地区进行了多次骚扰入侵,虽然这些战争规模不大,通常仅限于数百人左右,但仍然对边境地区的安全造成了威胁。

         公元389年,百济再次对高句丽发起进攻,成功攻破了都押城,并掳掠了约二百名人口。这一事件进一步暴露了高句丽边境防御的薄弱。 在此背景下,新罗为了表达对高句丽的臣服态度,将王室成员送至高句丽充当人质,其中包括后来的新罗实圣王。此举体现了新罗希望通过侍奉大国来维持自身安全的战略意图。 此外,故国壤王在位期间大力推广佛教,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崇奉佛教,这不仅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传播,也加强了高句丽社会的精神凝聚力。

         故国壤王于公元391年去世(《三国史记》记载为公元392年),结束了为期七年的统治。他被安葬于故国壤原,谥号“故国壤王”。其子广开土王(好太王,高谈德)继位。


【家庭成员】

父亲:故国原王(钊)

哥哥:小兽林王(丘夫)

儿子:广开土王(好太王,高谈德)

【其他阅读】

=======
2025年3月30日 22:12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