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郁律~西晋时期鲜卑代国第四任君主(316-321年在位)

首页标题    五胡    2,鲜卑族    1鮮卑代国.北魏前身    拓跋郁律~西晋时期鲜卑代国第四任君主(316-321年在位)






拓跋郁律



316年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十六国

全名:拓跋郁律

追封:平文皇帝
庙号:太祖
出生地:云中盛乐 
生卒:?--321年
在位时间:316年—321年 

民族族群:鲜卑族

主要成就:援助刘琨,大败刘虎

陵墓:云中金陵 

前任:哀帝拓跋始生

继任:拓跋贺傉


个人简介

       拓跋郁律(?--321年),十六国时期鲜卑代国第四任君主。他出生于云中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为北魏文帝沙漠汗之孙、北魏思帝拓跋弗之子,同时也是北魏桓帝拓跋猗迤与北魏穆帝拓跋猗卢的侄子。 作为一位杰出的部落领袖,拓跋郁律以其雄壮的体魄和卓越的威望闻名于世。他不仅具备出色的军事才能,还拥有深远的战略眼光,这使他在当时的乱世中脱颖而出,成为鲜卑部族的重要人物。 公元317年初,随着其侄子拓跋生去世,拓跋郁律继位成为鲜卑索头部的首领。在他的领导下,鲜卑部族逐渐走向强盛。公元318年,他率领军队大败匈奴首领刘虎,并成功迫使刘虎的堂弟刘路孤归降。这一胜利进一步巩固了鲜卑索头部在北方的地位。同时,拓跋郁律还向西扩展至乌孙故地,向东吞并了勿吉之地,疆域大幅扩张,号称拥有百万骑兵,一时间称雄于北方草原。 当时正值晋愍帝被刘曜杀害,中原陷入混乱无主的局面。拓跋郁律敏锐地察觉到这一机遇,萌生了平定中原、统一南夏的宏伟志向。面对前赵王刘曜和后赵王石勒提出的请和提议,他坚决予以拒绝,展现出强烈的进取之心。

        公元321年,东晋元帝司马睿试图通过封爵来拉拢他,但拓跋郁律依然选择拒绝,转而积极整军备战,意图实现天下一统的伟大目标。 同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终结了他的统治生涯。桓帝拓跋猗迤的皇后祁氏设计谋害了拓跋郁律,导致这位雄才大略的首领英年早逝。 尽管生命短暂,但拓跋郁律的功绩却深刻影响了鲜卑部族的历史进程。后来,道武帝建立北魏王朝时,追谥他为“平文皇帝”,并尊奉其庙号为“太祖”。这一殊荣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其在鲜卑部族发展史上所作贡献的高度肯定。


【人物生平】
协助刘琨

    北魏平文皇帝拓跋郁律,是北魏思帝拓跋弗之子。他形貌雄壮,气宇轩昂,不仅拥有非凡的威望,还展现出卓越的谋略与领导才能。 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当时正值拓跋郁律的伯父穆帝拓跋猗卢在位时期。彼时,西晋并州刺史刘琨派遣使者前来,并将儿子刘遵送至作为人质,以示诚意。拓跋猗卢对其行为表示赞赏,并以丰厚的礼物予以回报,彰显了双方之间的友好关系。 然而,局势并非一直平静。鲜卑白部的酋长发动了反叛,率领其部落进入西河郡,而匈奴铁弗部的首领刘虎也在雁门聚众响应,共同对刘琨所辖的新兴、雁门二郡展开了猛烈进攻。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刘琨不得不前来求援。拓跋猗卢随即派遣自己的侄子拓跋郁律,率领两万精锐骑兵前去协助刘琨作战。在这场战斗中,拓跋郁律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成功攻破了刘虎和白部的营垒,并在其中进行了大规模的清剿行动,彻底击溃了敌军势力。


继任首领
       建兴四年,即公元316年的三月,鲜卑索头部发生了一场重大的变故。拓跋猗卢的长子拓跋六修图谋不轨,发动叛乱,最终弑杀了其父拓跋猗卢。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部落。 当时,左贤王拓跋普根正驻守在外。拓跋普根是桓帝拓跋猗迤之子,同时也是拓跋郁律伯父和堂兄弟。在得知拓跋猗卢被弑的消息后,拓跋普根迅速率军返回,平定了叛乱,并诛杀了拓跋六修。凭借其威望与功绩,他继任成为了鲜卑索头部的新首领。 然而,同年四月,拓跋普根不幸去世。此时,他的儿子刚刚出生,尚且年幼无法承担重任。于是,拓跋普根的母亲惟氏决定拥立自己的孙子作为部族的首领,暂时代为掌管部族事务。 到了十二月,事态再次发生变化,拓跋普根的儿子不幸夭折。在此情况下,鲜卑索头部的民众一致推举拓跋郁律为首领。拓跋郁律凭借自身的才能与声望,顺利接过了领导权,开启了新的统治时期。


大败刘虎
      太兴元年,即公元318年的六月,当时刘虎正占据着朔方之地。他率领军队从朔方出发,成功渡过黄河,进而对索头部的西部地区展开了侵犯行动。 到了七月,拓跋郁律迅速组织军队进行反击。在与刘虎的交战中,拓跋郁律大获全胜,将刘虎的部队打得溃不成军。刘虎在战场上只能单人匹马突围逃跑,最终逃窜至塞外以求保命。 值得一提的是,刘虎的堂弟刘路孤在这场变故之后,带领着自己的部落民众向拓跋郁律投降。为了巩固双方的关系,拓跋郁律还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刘路孤为妻,以此达成和亲,确保了部族之间的和平与稳定。


兵强马壮
       此后,拓跋郁律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他向西攻占了乌孙曾经拥有的土地,向东则吞并了勿吉以西的广阔区域。经过这一系列的征战,拓跋郁律麾下的军队兵强马壮,实力大增,逐渐称雄于北方大地。根据《魏书》的记载,当时拓跋郁律麾下拥有能够拉弓骑马的精锐士兵将近百万之众。不过,这一数据的真实性存在一定争议,学术界对此尚无定论。 就在同一年,拓跋郁律得知晋愍帝司马邺被前赵皇帝刘曜杀害的消息后,他环视群臣,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与豪情说道:“如今中原大地失去了主宰,上天或许正是要将这份机遇赐予我吧?”面对这样的局势,前赵皇帝刘曜派遣使者前来,希望能够与拓跋郁律达成和解。然而,拓跋郁律并没有接受这一请求,态度坚决地拒绝了和谈。与此同时,在江南地区,晋元帝司马睿正式登基称帝,开启了东晋的新篇章。


断绝后赵
        太兴二年,即公元319年,石勒自立为赵王,并正式建立后赵政权。为了巩固周边势力的稳定,石勒派遣使者前往拓跋郁律处,希望能够与之结成友好关系,甚至提出以兄弟相称的愿望。然而,拓跋郁律并未接受这一提议,他果断地杀死了石勒派来的使者,以此表明自己绝不与后赵政权妥协的态度,从而彻底断绝了双方的外交关系。 当时,石勒麾下的部将孔苌率军攻占了幽州的多个郡县,导致该地区的局势急剧恶化。鲜卑人段匹磾所率领的军队因长期战乱而陷入粮草短缺的困境,士众逐渐离散。面对严峻形势,段匹磾计划带领残余部队退守上谷,以保存实力。然而,就在他准备实施这一战略转移时,却遭到了拓跋郁律的突然袭击。为了避免全军覆没,段匹磾不得不抛弃自己的妻儿,仓皇逃离战场,最终投奔到乐陵的邵续旗下寻求庇护。 到了太兴三年,也就是公元320年,前凉的君主张茂也派遣使者来到中原地区,向当时的晋朝朝廷进献贡品,表达臣服之意,进一步加强了前凉与东晋之间的联系。


遭到杀害
        太兴四年,即公元321年,司马睿曾派遣使者韩畅前往北部落,意在加授拓跋郁律更为尊崇的爵位与服饰。然而,拓跋郁律却坚决地拒绝了这一封赏。彼时,他正致力于练兵习武,心怀平定南方、拓展疆域的宏伟志向。 然而,局势却因内部矛盾而骤然生变。当时,拓跋郁律的伯母祁氏深感不安。她眼见拓跋郁律不仅深得人心,而且势力日益强盛,担心这会对自己的亲生子造成威胁。于是,祁氏采取了极端手段,将拓跋郁律杀害,并扶植自己所生之子拓跋贺傉继位。此次政变异常惨烈,各部落首领中竟有数十人因此丧命,北部落一时陷入动荡之中。 直到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称帝之后,为缅怀这位先祖的功绩,追谥拓跋郁律为“平文皇帝”。至天兴初年,追尊其庙号为“太祖”。


【为政举措】
        在拓跋郁律的统治时期,他在军事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他成功地击败了匈奴铁弗部的首领刘虎,并且收降了刘虎的堂弟刘路孤。同时,在领土扩张方面,他向西夺取了乌孙故地,向东则兼并了勿吉以西的广大区域。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使得鲜卑索头部的军事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增强,无论是兵力还是战马的数量都达到了一个高峰,从而在北境一时称雄。

        除了积极进行领土扩张和军事建设之外,拓跋郁律还非常注重军队的训练与武备的提升。他大力提倡练兵习武,不仅提升了军队的整体战斗力,更展现了其平定南方、统一天下的宏伟志向。

        在外交策略上,拓跋郁律采取了相对谨慎的态度。他拒绝与后赵和东晋建立外交关系,以此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政策自主性。与此同时,他接受了前凉的朝贡,这种外交手段不仅彰显了其实力,也为其国际地位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人物评价】《魏书》:“姿质雄壮,甚有威略。
【史籍记载】《魏书·卷一·帝纪第一》 
【家族成员】
曾祖:
拓跋力微‌,追尊北魏神元皇帝。
祖父:拓跋沙漠汗,追尊北魏文皇帝。
祖母:兰氏,拓跋沙漠汗侧室。
伯父:
拓跋猗拖,追尊北魏桓皇帝。拓跋猗卢,追尊北魏穆皇帝。拓跋蓝,早卒。
父亲:
拓跋弗‌
,北魏时追尊思皇帝。
妻子:乐浪王氏,追尊北魏平文皇后。
(儿子)
长子:拓跋翳槐,追尊烈皇帝。
次子:拓跋什翼犍,追尊北魏昭成皇帝。
第三子:拓跋屈。
第四子:拓跋孤,高凉王。
(女儿)
拓跋氏,嫁匈奴铁弗部首领刘虎的堂弟刘路孤,生下南部大人刘库仁。
拓跋氏,嫁贺兰部首领贺纥。
拓跋氏,嫁鲜卑宇文部首领宇文丘不勤。
【其他阅读】
=======
2025年3月24日 18:48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