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燕~十六国时期前燕皇族慕容泓建立的残存政权(384年~394年)

首页标题    五胡十六国    其它政权    西燕    西燕~十六国时期前燕皇族慕容泓建立的残存政权(384年~394年)






西燕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东晋.十六国

中文:名燕
外文名:Western Yan
别名:西燕
时间范围:384年 至 394年
首都:长子
主要城市:长子、太原
官方语言:中古汉语
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
国家领袖:慕容泓、慕容永
主要民族:汉族、鲜卑族


概述

       西燕(公元384年~394年),是十六国时期由慕容泓在前燕灭亡之后所建立的一个政权。史学界通常将其称为西燕,它是慕容氏诸燕之一。西燕定都于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其鼎盛时期的疆域涵盖了今天的山西和河南部分地区。然而,由于西燕国祚短暂(仅存续不到十年)且国力较弱,统治者施政暴虐,因此在崔鸿编撰《十六国春秋》时,并未将这一政权单独列出,故而西燕并未被列入传统意义上的五胡十六国之中。 公元394年,西燕被后燕武成帝慕容垂所灭,共历经七位君主,国祚总计十年。 在慕容永在位期间,西燕的统治疆域达到最大规模,具体包括上党、太原、武乡、建兴(今山西晋城)、西河(今山西离石)、新兴、平阳(今山西临汾)以及河东(今山西运城)等八个郡,总人口约为七万六千余户。此时的西燕北接北魏,东与慕容垂的后燕政权以太行山为界,西部毗邻铁弗匈奴刘卫辰部和姚苌建立的后秦,南面则与东晋隔黄河及太行山脉相望。这一时期的西燕,在地域范围和政治影响力方面达到了其历史上的巅峰状态。


【历史脉络】
西燕立国

       燕兴元年(公元384年)初,前秦的冠军将军慕容垂趁前秦南征东晋失败、国力大损之际,毅然起兵反叛前秦。他率军攻打邺城,拉开了这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序幕。时任前秦北地长史、同时也是前燕皇帝慕容暐之弟的慕容泓,在得知慕容垂进攻邺城的消息后,迅速行动起来。据史学家张正田考证,慕容泓秘密渡河进入河东地区,召集当地数千鲜卑人于华阴举兵起义。凭借顽强的战斗力,慕容泓的部队成功击败了前秦名将强永,声势渐盛。 随着胜利的到来,慕容泓自立为都督陕西诸军事、大将军、雍州牧、济北王,正式宣告与前秦决裂。与此同时,平阳太守慕容冲也带领两万鲜卑人起兵,向蒲坂发起进攻,但不幸被前秦名将窦冲重创于河东。尽管遭遇挫折,慕容冲依然带着八千骑兵越过黄河,投奔到已聚集十余万大军的慕容泓麾下。

       随后,慕容泓率领这支日益壮大的队伍向长安进发,并宣布复兴燕室,改年号为“燕兴”。然而,就在慕容泓意气风发之时,内部矛盾却悄然滋生。六月,谋臣高盖与宿勤崇等人认为慕容泓不仅声望不及慕容冲,而且治军过于严苛,最终决定发动政变,弑杀慕容泓,转而推举慕容冲为皇太弟,统领全军。新政权建立后,慕容冲任命高盖为尚书令,进一步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在西燕阵营中,同样起兵反秦的姚苌则采取了一种狡黠的策略。他主动鼓动慕容冲进攻长安,并派遣自己的儿子姚嵩作为人质以示诚意,企图坐山观虎斗,从中渔利。七月,慕容冲与前秦太子苻坚之子苻晖在郑西展开激战,结果苻晖惨败,损失惨重。不久之后,慕容冲又在灞上击溃了苻琳和前将军姜宇的联军,顺利占据阿房城,为下一步攻取长安奠定了基础。 九月,西燕军队兵临长安城下,整个局势变得异常紧张。此时,长安城内的鲜卑人也开始蠢蠢欲动,试图响应慕容冲的号召。

       十二月,一场惊心动魄的暗杀事件差点改变历史走向——慕容暐策划刺杀苻坚的计划意外泄露。面对如此严重的背叛,宣昭帝苻坚终于对鲜卑人失去了最后的信任,下令处死慕容暐,同时诛杀了当时仍留在长安的一千多名鲜卑人。在这场血腥清洗中,唯有慕容柔和慕容盛侥幸逃脱,他们历经艰险后成功投奔了西燕。 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前秦统治的进一步瓦解,也为后来西燕与后秦之间的权力博弈埋下了伏笔。这段充满戏剧性和复杂性的历史篇章,展现了那个时代英雄辈出、群雄逐鹿的真实面貌。

 

进攻长安
         更始元年,即公元385年的正月,慕容冲在得知慕容暐的死讯之后,于阿房城正式称帝,并改元为“更始”。此时,西燕与前秦之间的战争仍在持续进行。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中,慕容冲、高盖以及慕容宪等人屡次遭到前秦苻坚、窦冲、杨定和苻宏等将领的猛烈反击,军队遭受重创。

      同年五月,西燕大军对长安发起猛攻。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前秦宣昭帝苻坚亲自登上城墙督战。战斗异常惨烈,甚至苻坚本人也在战斗中被流箭所伤,鲜血浸透了他的衣衫。然而,尽管苻坚英勇奋战,但局势依然不利。前秦卫将军杨定率领部队与西燕军在长安西部展开激烈交锋,但由于兵力悬殊,最终前秦军队大败,杨定不幸被俘。 在此危急关头,苻坚听信了一条“帝出五将久长得”的谶语。他决定让太子苻宏留守长安,而自己则带领数百名骑兵,携同张夫人、小儿子苻诜及两个女儿,逃往长安以西的五将山(今陕西省礼泉县境内)。然而,长安城内粮食匮乏,苻宏难以继续坚守,只好率领家族中的数千人从城中突围南下,投奔东晋。趁此机会,慕容冲率军攻入长安,纵容士兵大肆劫掠,造成了无数百姓的死亡,其惨状令人痛心。

        到了七月,苻坚在五将山被后秦将领吴忠擒获。姚苌试图通过威逼利诱的方式迫使苻坚屈服,但未能成功。最终,在新平的一座寺庙里,苻坚被姚苌残忍杀害。 十月,慕容冲派遣尚书令高盖统领五万大军进攻后秦。两军在新平郡南部展开激战,然而西燕军队不敌后秦,遭遇惨败。高盖仅带着几千残兵归降后秦主姚苌。 值得一提的是,杨定在乱军之中逃往陇右地区,他重新集结了旧部,恢复了仇池国的建制,从而延续了自身的势力。

 

皇室内乱
      昌平元年(公元386年)二月,由于慕容冲迟迟不愿东归,这一态度引发了鲜卑部众的强烈不满。当时,鲜卑军民普遍渴望返回关东地区,而左将军韩延则顺应了这种思乡情绪,果断起兵诛杀了慕容冲。随后,韩延等人拥立鲜卑贵族段随为燕王,试图稳定局势。 然而,段随并非慕容氏宗族成员,其声望与权势不足以震慑部众,导致内部矛盾再次激化。左仆射慕容恒与尚书慕容永趁机联合行动,先后诛杀韩延和段随,转而拥立前燕宜都王慕容桓之子慕容顗为燕王,意图通过慕容氏正统血脉来凝聚人心。 同年三月,慕容永率领四十余万鲜卑人收拾行装,正式离开长安,踏上东归之路。然而,在东迁途中,西燕内部纷争不断。当他们抵达黄河西岸的临晋城(今陕西省大荔县附近)时,慕容顗被慕容恒的弟弟慕容韬所杀。慕容恒与慕容永因政见不合而关系破裂,慕容恒另立慕容冲之子慕容瑶为帝,而慕容永则坚决反对,并迅速采取行动,诛杀慕容瑶,改立慕容泓之子慕容忠为皇帝。 到了六月,慕容忠亦遭杀害,局势进一步陷入混乱。在此背景下,慕容永凭借个人威望及军事才能脱颖而出,被推举为大将军、大单于、河东王,继续率领部众向东进发。为了暂时驻扎休整,慕容永下令修筑燕熙城作为据点。 同年十月,前秦皇帝苻丕率军抵达平阳,慕容永深感威胁,遂派遣使者向苻丕请求借道,希望能够顺利返回东部故地。然而,苻丕拒绝了这一请求,并亲率四万大军讨伐慕容永。双方在襄陵展开激战,最终慕容永以少胜多,成功击溃前秦军队,斩杀前秦卫大将军俱石子、左丞相王永等重要将领。此役胜利后,慕容永乘势进军,占领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并决定定都于此。 随着政权逐渐稳固,慕容永不再满足于依附后燕的地位,毅然宣布称帝,建立西燕政权,沿用“燕”为国号,改元“中兴”。此后,他积极巩固疆域,加强内部治理,使得西燕政权逐步走向稳定,成为北方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南征西讨
       西燕的慕容永与后燕的慕容垂,同为前燕宗室成员,但二人在家族中的地位却有所不同。慕容垂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而慕容永则是前燕慕容廆之弟慕容运的孙子。因此,相较于慕容垂,慕容永属于前燕的疏族。这种亲疏关系直接导致了他们在法统上的争议,为两燕之间的竞争埋下了伏笔。 为了在与后燕的竞争中占据上风,慕容永在定都长子后,开始积极建立统治秩序,并着手扩张势力以对抗后燕。然而,他的目标并不仅仅局限于北方。在关中地区与前秦交战的后秦姚苌,以及远在建康却鞭长莫及的东晋,都成为了慕容永可能争取的对象。于是,在公元387年九月,慕容永亲自率领大军向河西进发,攻打前秦冯翊太守兰犊。兰犊随即向姚苌求援。同年十月,姚苌率军赶到,双方在河西地区展开激战。最终,慕容永不敌败退,其征西将军王宣也率领部分士兵投降了后秦,这场战役的结果无疑彰显了西燕对后秦作战的失败。

       公元390年,慕容永再次策划了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他亲自率领军队准备渡过黄河,向东晋的洛阳发起进攻。然而,晋朝青兖二州刺史朱序迅速做出反应,率兵自河阴北渡黄河迎击慕容永。双方前锋部队在沁水遭遇,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结果,燕军失利,其将军勿支被斩杀。随后,晋军参军赵睦和江夏相桓不才继续追击燕军,迫使燕军在太行山一带再次遭到挫败。慕容永只能率领残兵退回上党。而朱序并未停止追击,深入西燕境内,与慕容永在白水地区对峙长达二十天。直到得知翟辽即将入侵的消息,朱序才不得不撤军返回。 到了中兴六年(公元391年)六月,慕容永依然不甘心失败,又一次试图渡过黄河占领洛阳。然而,这次他又遭到了晋朝河南太守杨佺期的顽强抵抗,最终再次无功而返。从这一系列军事行动来看,西燕定都长子之后,慕容永无论是对后秦还是对东晋的作战,均以失败告终。这些失败不仅削弱了西燕的军事力量,更使其难以突破地理限制,只能盘踞于山西一地,无法进一步扩展版图。

 

亡国

         公元392年,即中兴七年六月,慕容垂率军在滑台对翟钊展开攻势。面对强敌压境,翟钊向慕容永求助。慕容永召集群臣商讨对策。当时,尚书郎、勃海人鲍遵建议采取观望态度,让双方自相残杀,以达到两败俱伤的目的。然而,中书侍郎、太原人张腾则持不同意见。他认为慕容垂与翟钊之间的实力差距悬殊,难以形成均势。他主张援助翟钊,借此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具体策略是率领大军前往中山,在白天伪装成更多的人马,夜晚则点燃加倍的火把以制造声势,迫使对方因恐惧而撤退。随后,西燕可乘势从前方冲击,翟钊从后方追击,如此一来便可把握住天赐良机,不可轻易错过。然而,慕容永并未采纳张腾的建议。 最终,翟钊兵败,不得不投降慕容永。慕容永任命翟钊为车骑大将军、东郡王。然而好景不长,仅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翟钊便心生异志,企图谋害慕容永以夺取其地位。这一阴谋被慕容永察觉,于是果断采取行动,将翟钊杀害。随着翟钊的覆灭,慕容垂彻底消除了后顾之忧,而后燕也即将直接面对西燕的挑战。 到了中兴八年(公元393年)冬季,慕容垂在稳固了后方局势之后,决定对西燕发起大规模进攻。

      中兴九年(公元394年)二月,慕容垂调集司、冀、青、兖四州兵力,分三路大举进犯西燕。他亲自率领主力部队从沙亭出发,与西燕军队展开激烈交锋。西燕君主慕容永迅速组织起五万大军进行抵抗,并将粮草集中于台壁。由于台壁守卫力量相对孤立,慕容永见慕容垂率军驻扎邺西南达一个多月却迟迟没有行动,因此怀疑后燕军可能选择秘密道路偷袭,于是下令各路军队集结于轵关,扼守太行山口,唯独留下台壁一军。 趁着西燕防守分散的机会,慕容垂果断率领大军从滏口出击,成功穿越天井关。

     同年五月,后燕军队抵达台壁,连续击溃西燕军队,斩杀了西燕右将军勒马驹,俘虏了镇东将军王次多,并对台壁形成了严密包围。 得知台壁危急,慕容永亲率五万大军回师救援。在此关键时刻,慕容垂派遣骁骑将军慕容国在涧下埋伏千名骑兵。两军交战时,慕容垂故意假装败退,引诱慕容永追击数里。当慕容永进入埋伏圈后,后燕军立刻从四面八方发起猛烈攻击,一举击溃西燕五万援军,斩杀八千余人。慕容永仓皇逃回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西南)。与此同时,晋阳守将听闻战败消息,弃城而逃,后燕军轻松占领晋阳。 同年六月,后燕军队对长子发起围攻。至八月,西燕太尉大逸豆归的部将伐勤等人打开城门投降,后燕军顺利攻入长子城。此役中,慕容永及公卿大将刁云、大逸豆归等三十多人被杀。西燕所辖八个郡、七万余户人口以及大量物资尽皆落入后燕之手,至此,西燕宣告灭亡。这场战役不仅标志着慕容垂军事生涯中的又一辉煌胜利,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后燕在北方的地位,为其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疆域

       慕容永在任期间,西燕所控制的区域达到了其历史上的最大范围。从地理方位来看,北面延伸至新兴(即今天的山西省忻州市),南面抵达轵关(今河南省济源市一带),东边以巍峨的太行山为界,而西部则一直延伸到黄河岸边。这一广阔区域内包含了上党、太原、武乡、建兴(现今的山西省晋城市)、西河(如今的山西省离石区)、新兴、平阳(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市)以及河东(即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市)等八个重要郡县。 根据当时的统计数据显示,整个区域内的总人口数量达到了七万六千余户。这一时期的西燕,无论是在地域面积还是人口规模上都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与影响力,成为当时不可忽视的一股政治力量。


【僚属人物】
慕容宪~尚书右仆射    慕容宗室,曾与前秦将领杨定交战被击败
慕容恒~尚书仆射    与慕容永共杀段随,后与慕容永争权失败
慕容韬~护军将军    慕容桓弟,杀了继任君主慕容顗
高盖,~车骑大将军、尚书令    弑慕容泓而拥立慕容冲为主,385年攻后秦被俘
韩延,~左将军    主谋弑慕容冲,拥立段随为王
刁云,~武卫将军、尚书令    弑慕容忠,效命于慕容永,394年与后燕战败被杀
慕容亮~太子    慕容永长子,为西燕人质与东晋途中被后燕抓获
慕容弘~常山公    慕容永次子
慕容钟~车骑将军    慕容永族弟,降后燕
慕容友~武乡公    慕容永弟,两燕大战时守晋阳
慕容钧~大鸿胪    慕容宗室,受命为使臣与北魏交好
慕容小逸豆归~征东将军    被后燕军斩杀
慕容大逸豆归~太尉    慕容永之族兄,长子城破后被处死
王次多~镇东将军    两燕大战时降后燕
王宣,~征西将军    降后秦
李先,~秘书监、高密侯    中山庐奴人,仕慕容永,西燕亡降后燕
勒马驹~右将军    两燕大战时被后燕军所斩
兰英,~侍中    慕容永于长子被包围时,向慕容永提议固守长子
屈遵,~尚书仆射、武垣公    昌黎人,降后燕
胡母亮~黄门郎    泰山人,降后燕
封则,~中书侍郎    勃海人
张腾,~中书侍郎    太原郡人
鲍遵,~尚书郎    勃海郡人
张千秋~骁骑将军    西河郡人
伐勤,~太尉部将    太尉大逸豆归属下,为后燕内应打开长子城门,致使西燕灭亡

【相关遗迹】
国都遗址

         西燕国都城址位于今山西省长子县雍河、岚水河支流的南岸,是山西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东北角城墙、北城、西城墙和西南城,保存较完整。从今北高庙烈士陵园(县城北)到丹朱镇河东村西270米,再沿雍河南岸向西300米,构成北城墙。向南沿雍河构成西城墙。向西南曲折行1742米,为南城墙。基本轮廓清楚,整个城址为长方形。城基宽8—10米,夯窝密集,夯层厚8—10厘米,夯土层明显,为板筑法,穿孔杆直径30厘米。东、西城墙破坏严重,现只存城基。西南城角矗立于地面,高4.5米。夯土层十分明显,保存较好。在古城址北侧发现有商代墓地。城角还残留大量的东周时代的绳纹板瓦和筒瓦残片。
1979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曾对古城址进行过勘测。在北起丹朱镇小河村、南至孟家庄村的约1.5平方千米范围内,发现并配合基建发掘了商、东周及战国墓群20余座,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木器、陶器等文物900多件。1972年、1973年、1979年,相继在北高庙发现商代墓一座,羊圈沟发掘东周墓4座,后又在牛家坡发掘了4座墓葬,出土有青铜礼器和玉器,其中7号墓为最大,均为土坑竖穴墓。出土文物800余件。1989年,山西省考古所又在孟家庄村北进行发掘。共清理墓葬18座,墓式为竖穴土坑墓,出土文物118件。主要有铜剑一把,铜带钩9件及铁带钩2件,玉环1件等。
在西燕国都古城西20里处,石哲镇有一个村庄一直就叫“墓穴”村,又称“墓学”,为什么以墓穴定为村名,当地流传有西燕古国被灭后,国君慕容永被杀后葬身于此地。原先是住有国君守墓人,随着发展就演变为一个行政村。现村东有座土地庙,据传修庙的砖石就是从村里古墓处挖来的。村人为避忌讳,经省民政厅批准,改称“晋容”村。此外,当地还流传有其他有关西燕的口头传说,为正史的记载丰富了资料,使得我们今天揭开了西燕的神秘面纱,为三晋历史又添一道风景线。


建兴遗址
      建兴遗址位于泽州县川底镇焦河村建兴自然村西北约50米长河东岸的东高西低的台地上,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分布面积30000平方米。 [9]断崖上暴露遗迹有灰坑等,遗址文化层厚0.5米,文化层内遗存物丰富,地表散落大量陶片。采集标本有泥质灰陶、泥质褐色陶、夹砂褐色陶等,可辨器形有高领罐、折沿方唇罐、折沿尖唇罐。为一处汉代文化遗存。 
建兴,是一个古老的名字。晋太元中年,西燕慕容永于晋城,分平阳与上党,置建兴郡。该遗址上丰富的文化遗存物,是否与古老的建兴郡有关不得而知,但出土的标本在时代上与其相距不远,再加上该村小庙内现存3通造像碑,也是北魏遗物,这,也许不是简单的巧合。该遗址的发现,必将对研究建兴郡的相关历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西燕帝王及年号】
1.慕容泓

生卒:?--384年,

在位时间:384年

年号及使用时间:燕兴,384年

 

2.威皇帝,慕容冲

生卒:359--386年

在位时间:384--386年
年号及使用时间:更始,385年

 
3.段随
生卒:?--386年
在位时间:386年
年号及使用时间,昌平,386年
 
4.慕容顗
生卒:?--386年
在位时间:386年
年号及使用时间:建明,386年
 
5.慕容瑶
生卒:?--386年
在位时间:386年
年号及使用时间:建平,386年
 
6.慕容忠
生卒:?--386年
在位时间:386年
年号及使用时间:建武,386年
 
7.慕容永
生卒:?--394年
在位时间:386--394年
年号及使用时间:中兴,386--394年
 

【西燕始末】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八年,即燕兴元年(384年)初,前秦将军慕容垂乘前秦南征东晋失败后起兵反前秦,攻打邺城,时任前秦北地长史、前燕皇帝慕容暐之弟慕容泓得知慕容垂攻打邺城后偷偷渡河入河东,召集当地数千鲜卑人在华阴起兵,打败前秦将军强永。
慕容泓自称都督陕西诸军事、大将军、雍州牧、济北王。平阳太守慕容冲也带领2万鲜卑人起兵攻打蒲坂,被前秦名将窦冲大败于河东,随即带领八千骑兵越过黄河,去投靠慕容泓,而此时慕容泓已聚集十余万人。
随后,慕容泓向长安进军,宣布复兴燕室,改元燕兴。

六月,慕容泓的谋臣高盖、宿勤崇认为慕容泓声望不如慕容冲,于是弑杀慕容泓,推慕容冲为皇太弟,统领全军,置百官;慕容冲封高盖为尚书令。
此时,另一位起兵反秦的姚苌鼓动慕容冲进攻长安,还送儿子姚嵩为人质以示友好,希望坐山观虎斗。

七月,慕容冲与秦王苻坚之子苻晖大战于郑西,慕容冲占领了阿房城。
九月,西燕兵临长安城,长安城内的鲜卑人也蠢蠢欲动,

十二月,慕容暐暗杀苻坚的计划意外泄露,宣昭帝苻坚下令斩杀了慕容暐,慕容柔和慕容盛逃出投奔了西燕。
更始元年(385年)正月,慕容冲在得知慕容暐死后在阿房称帝,改元更始。
昌平元年(386年)二月,因慕容冲不愿东归,左将军韩延杀慕容冲。拥立鲜卑贵族段随为燕王。
因段随不是慕容氏之人,左仆射慕容恒、尚书慕容永杀韩延和段随。立前燕宜都王慕容桓之子慕容顗为燕王。
三月,慕容永率四十余万鲜卑人收拾行李离开长安。途中西燕内斗不断,途中慕容顗被慕容恒之弟慕容韬杀死,慕容恒和慕容永闹翻,慕容恒立慕容冲之子慕容瑶为帝。慕容永杀慕容瑶,立慕容忠(慕容泓的儿子)为皇帝。
六月,忠亦被杀。慕容永被推为大将军﹑大单于﹑河东王﹐率领部众继续东进,修筑燕熙城以暂时屯驻。

同年十月,慕容永因为前秦皇帝苻丕来到平阳,担心保不住自己,就派使者请求苻丕借路回到东部去。苻丕不答应,率兵四万讨伐慕容永。
慕容永与苻丕在襄陵交战,西燕军大破秦军,斩杀前秦卫大将军俱石子、左丞相王永等,进兵占领长子(今山西长子县),决定定都于此。随后慕容永做大,决定摒弃归附于后燕的念头,自行称帝,国号也为燕,年号中兴,之后慕容永巩固了疆域,西燕政权也逐渐稳定下来。
南征西讨
西燕慕容永与后燕慕容垂同是前燕的宗室,慕容垂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五子,而慕容永是前燕慕容廆之弟慕容运之孙,故慕容永是前燕的疏族,遂产生法统之争。
慕容永为了在两燕竞争中胜出,于是在定都长子建立统治秩序之后,准备扩张实力与后燕抗争,在关中与前秦交战的后秦姚苌,以及远在建康鞭长莫及的东晋,将成为慕容永的目标。
于是在387年九月,慕容永亲征河西,攻打前秦冯翊的太守兰犊,兰犊向姚苌求援。十月,姚苌率兵赶到,与慕容永在河西地区交战,慕容永败走,其征西将军王宣率领部分士兵投降了后秦,可见此次战役西燕对于后秦作战的失败 。
390年,慕容永再次出兵,亲帅兵马准备渡河向东晋的洛阳进攻,晋朝的青兖二州刺史朱序率兵,自河阴北渡黄河迎战慕容永,与燕军前锋王次多相遇,晋燕两军战于沁水,燕军战败,将军勿支被晋军斩杀,晋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击燕军,燕军在太行地区又被晋军击败,慕容永率众败还上党,朱序追击入西燕境内,与慕容永在白水地区对峙了二十天,直到得知了翟辽将要入侵的消息,才率晋军撤兵离去 。
中兴六年(391)六月,慕容永再次率兵,试图渡过黄河占领洛阳,但又被晋朝河南太守杨佺期击退 ,西燕定都长子之后,慕容永对后秦和东晋的作战全部以失败告终,使得西燕只能隔据于山西一地,无法扩张版图。
亡国
中兴七年(392年)六月,慕容垂在滑台攻打翟钊,翟钊向慕容永求救,慕容永向群臣征求意见。尚书郎、勃海人鲍遵说:“让他们互相残杀,两败俱伤。”中书侍郎、太原人张腾说:“强弱之势太悬殊,有什么衰敝可言!不如援救翟钊,以造成鼎立对峙的态势。可以带领军队赶到中山,白天伪装很多人马,夜晚多举成倍的火把,他们必然畏惧而撤军。我们在前冲击,翟钊在后追赶,这是天给的良机,不可丧失。”慕容永不同意。翟钊兵败后降归慕容永,慕容永授任翟钊为车骑大将军、东郡王。仅过了一年多,翟钊就想杀掉慕容永夺位,被慕容永发觉,于是慕容永杀了翟钊。慕容垂消灭翟钊后解除了后顾之忧,西燕也要直接面对后燕兵锋了。
中兴八年(393年)冬,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在巩固了自己的后方之后向西燕大举进攻。
394年六月,后燕军包围长子。八月,西燕太尉大逸豆归的部将伐勤开城门投降,后燕军入长子,杀慕容永和公卿大将刁云、大逸豆归等30多人,西燕灭亡。

 

慕容泓,(?~384年),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西燕政权建立者,前燕景昭帝慕容儁之子,前燕幽帝慕容暐之弟。
升平三年(359年),受封济北王。前燕灭亡,归顺于前秦,迁往关中居住,官至北地长史。383年淝水之战后,前秦势力大减,对境内各族的控制力减弱。又得知叔父慕容垂起兵于河北,于是慕容泓自领大将军、都督陕西诸军事、雍州牧、济北王。击败强永、苻睿,收拢关中地区的鲜卑人,使兵众至十余万,建立西燕政权,年号燕兴,收留慕容冲,带兵进取长安。燕兴元年(384年)六月,由于执政苛虐,慕容泓被谋臣高盖等杀死。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祖父:慕容皝,前燕初代国君,史称燕文明帝。
父亲:慕容儁,前燕开国皇帝
(兄弟)
慕容晔,献怀太子。
慕容臧,乐安王。
慕容暐,前燕末代皇帝,称燕幽帝。
慕容亮,镇东将军、渤海王。
慕容温,冀州刺史、乐浪悼王。
慕容涉,渔阳王。
慕容泓,西燕第一位国君。
慕容冲,西燕第二位君主,称燕威帝。

姐妹::慕容氏,封清河公主。为秦宣昭帝苻坚嫔妃。

儿子::慕容忠,西燕皇帝。

 
慕容冲,(359年~386年),小字凤皇,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西燕政权第二位皇帝,前燕景昭帝慕容儁的儿子,母为皇后可足浑氏。太元九年(384年),起兵于河东,后为前秦将军窦冲所败,投奔兄长慕容泓,慕容泓遇弑后,出任皇太弟,承制行事,自相署置。太元十一年(386年),被左将军韩延顺杀害,终年二十七岁。后慕容恒扶持慕容瑶为帝,追谥慕容冲为威皇帝。
【家庭成员】
父亲:前燕景昭帝慕容俊。
母亲:皇后可足浑氏,后被慕容垂废为庶人。
(兄弟)
1.献怀太子,慕容晔。
2.前燕幽帝,慕容暐。
3.乐安王,,慕容臧。
4.渤海王,,慕容亮。
5.乐浪悼王,慕容温。
6.渔阳王,,慕容涉。
7.西燕君主,,慕容泓。
姐姐:清河公主慕容氏,前秦宣昭苻坚的妃子。
儿子:西燕帝慕容瑶。慕容永占据长子称帝,西燕境内慕容儁后代全被慕容永屠杀,慕容泓、慕容冲的子嗣也被诛杀殆尽。
慕容瑶,(?~386年),一作慕容望,昌黎郡棘城县(今辽宁省义县)人,西燕第五位皇帝,前燕景昭帝慕容儁之孙,西燕主慕容冲之子。公元386年,慕容恒立慕容瑶为帝,改年号为建平。后慕容永抓获并杀掉了慕容瑶,立慕容泓的儿子慕容忠为帝,改立慕容泓的儿子慕容忠为帝,改年号为建武。【慕容瑶在位年号~建平,386年】。
【家庭成员】
父亲:慕容冲,西燕威帝
西燕第六位皇帝~慕容忠(?~386年),鲜卑族人,前燕开国皇帝慕容儁之孙,西燕主慕容泓之子。太元十一年(386年)六月,被刁云等人杀害,推举慕容永为使持节、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大单于以及雍、秦、梁、凉四州牧,录尚书事,河东王,向后燕称藩。【在位年号~建武,386年】
【家庭成员】

父亲:前燕景昭帝慕容儁。
姑姑:清河公主慕容氏,前秦宣昭帝苻坚的妃子。
(叔父)
献怀太子慕容晔。
前燕幽帝慕容暐。
乐安王慕容臧。
渤海王慕容亮。
乐浪悼王慕容温。
渔阳王慕容涉。
中山王慕容冲。
 


【其他阅读】
==========
 

 

2023年9月11日 01:20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