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纂~前仇池国末代国君(370年371年在位)
杨纂
个人简介
杨纂(?--371年),是东晋时期前仇池国的国主,氐族人,又名杨德。他于公元370年至371年在位,是杨世之子。在晋太和五年(公元370年),其父去世后,杨纂继位成为前仇池国的统治者。 继位之后,杨纂果断地与前秦断绝了外交关系,并派遣使者前往东晋寻求联系。东晋朝廷对他的行为表示认可,任命他为平羌校尉、秦州刺史,并封爵为仇池公。 然而,局势很快变得复杂起来。杨纂的堂叔杨统在武都(今甘肃省成县西)起兵造反,试图争夺权力,导致内部纷争不断。与此同时,杨统还向强大的前秦投降,使得局势更加恶化。 次年三月,前秦大将军苻雅率领大军进攻仇池。面对强敌压境,杨纂集结五万兵力进行抵抗,但最终因实力悬殊而战败。随后,他被迫投降,并被押解至长安,其国民也被迁徙到关中地区。至此,前仇池国宣告灭亡。 杨纂后来遭到杨安杀害,结束了他短暂而充满波折的一生。
【人物生平】
杨纂,是白马氐族人,曾担任前仇池国的首领之一。作为杨世的儿子,他在公元370年继承了父亲的职位,成为仇池国的新领袖。然而,他继位后便与当时强大的前秦断绝了往来关系,这一举动引发了复杂的局势。 在其继位不久后,杨纂的叔叔杨统起兵反抗,意图争夺王位,使得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局势在前秦建元七年(公元371年)达到了高潮。当时,秦宣昭帝苻坚命令西县侯苻雅担任主帅,率领七万大军进攻仇池国。面对强敌,杨纂集结了五万兵力进行抵抗,但在鹫峡一战中被前秦军队击败。前秦军队乘胜追击,杨统则在武都开城投降,直接导致了杨纂防线的崩溃。 最终,杨纂被迫向强大的前秦投降,并被苻坚迁往长安居住。至此,前仇池国宣告灭亡,这个存在了七十五年的国家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杨纂的一系列决策及其面临的内外压力,不仅影响了他的个人命运,也深刻改变了仇池地区的政治格局。
十五年后(386年),其后人杨定建立后仇池国。
【史书记载】
《晋书·卷一百十三·载记第十三》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二》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