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八十五年,公元385年,农历乙酉(鸡)年,天干五行属木。东晋太元十年,前秦建元二十一年.太安元年,后燕燕元二年, 后秦白雀二年, 西燕更始元年, 西秦建义元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301年-400年    公元三百八十五年,公元385年,农历乙酉(鸡)年,天干五行属木。东晋太元十年,前秦建元二十一年.太安元年,后燕燕元二年, 后秦白雀二年, 西燕更始元年, 西秦建义元年






公元三百八十五年




公元385年,农历乙酉(鸡)年,天干五行属木。

东晋】第九位皇帝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年

年号太元(376年2月9日.正月初三-396年11月6日.九月二十二)东晋第九位皇帝孝武帝司马曜第二个年号,东晋政权第十五个年号。【晋王朝第三十一个年号】,太元二十一年九月晋安帝即位沿用,次年改元隆安元年。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1.成汉】【2.前赵】【4.后赵】【5前燕


03【汉卢水胡】十六国【前凉】(301年/318年-376年)

前凉】姑臧)第九任位君主.凉悼公张天锡376年9月26日.农历376年八月(大)二十七.甲午日降秦~国亡。其子张大豫随父降秦,后被长水校尉王穆所匿,后与王穆投奔鲜卑首领秃发思复鞬。传檄起兵,攻打后凉主吕光,进逼姑臧。太安二年(386年),张大豫自号抚军将军、凉州牧,改元凤凰,以王穆为长史。不久被吕光所败,后被执送姑臧,最终被吕光所杀。


06【氐族】十六国【前秦】(351年—394年)

前秦】长安)第三位皇帝宣昭皇帝苻坚建元二十一年

年号:建元(365年二月至385年七月),十六国时期前秦第三位皇帝宣昭皇帝苻坚第三个年号,前秦政权第五个年号。

前秦】晋阳)第四位皇帝哀平皇帝苻丕太安元年(八月即位建元)

年号太安(385年八月~386年十月),十六国时期前秦第四位皇帝哀平帝苻丕第一个年号,前秦政权第六个年号。


07慕容鲜卑部落十六国【后燕】(384年—407年)

后燕】中山)燕王慕容垂燕元二年

年号:燕元(384年正月-386年二月),十六国时期后燕君主慕容垂的第一个年号,后燕政权第一个年号。燕元三年二月改元建兴元年。


08【羌族十六国后秦】(384年—417年)

后秦】常安)万年秦王姚苌白雀二年

年号:白雀(384年四月-386年四月),十六国后秦开国君主姚苌的第一个年号,后秦政权第一个年号。

 


09【鲜卑】【西秦】(385年—400年)

乞伏鮮卑】勇士川)西秦开国君主宣烈王乞伏国仁建义元年(九月建元)

年号建义(385年九月~388年)),十六国西秦2.秦宣烈王乞伏国仁第一个年号,西秦政权第一个年号。

 


10氐族后凉】(386年—403年)

后凉】大将军、凉州牧吕光(386年-396称帝--400年在位)建元二十一年(385年),吕光带兵东归,占据姑臧自立。随后据地称制,龙飞元年(396年),自称天王,国号“大凉”。龙飞四年(399年)十二月逝世。


11【鲜卑】【南凉】(397年—414年):降于西秦


12【汉,】【北凉】(397年—460年):降于北魏


13【鲜卑】【南燕】(398年—410年):归于东晋


14【汉,】【西凉】(400年—421年):想袭击北凉,结果全军覆灭,国亡


15【汉,】【北燕】(407年—436年):被北魏  灭


16【匈奴】【大夏】(407年—431年):431年被吐谷浑军队所俘,后解送北魏,432年被魏太武帝拓跋焘处死,灭

【同时期政权】 

【匈奴.独孤部首领刘显(385-387年在位),

丁零部】②翟真(384--385年被鮮于乞所杀)

丁零部】③翟成(385年被鮮于得所杀)

陈留国】第5代陈留王曹灵诞(383年十一月二十七—408年)

南匈奴】【铁弗匈奴】代来城)第七任君主.刘卫辰(359—391年)

氐族,】  (386年),杨纂族兄杨定建立后仇池国

氐族,】【后仇池国】歷城)第一任首领仇池公杨定(385年11月~394年10月)

 


鲜卑族

1.【代国】盛乐)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 尽管代国覆灭,但拓跋什翼犍的后代并未放弃复兴家族的梦想, 多年后,他的孙子拓跋珪成功复国并建立北魏王朝。续386年>>>北魏


2.【慕容吐谷浑部落】⑤吐谷浑视连(371年―390年)

2【西燕】阿房)第二位皇帝慕容冲更始元年(正月改元)(384--386年)

年号:更始(385年正月~ 386年二月),西燕第二位皇帝慕容冲第一个年号,西燕政权第二个年号,

5.【乞伏鮮卑】勇士川)西秦2.秦宣烈王乞伏国仁(385年建元-388年)

6.【宇文鲜卑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八任国王.故国壤王(伊连)(384年 - 391年)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

 

【世纪】4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082年
【年代】晋孝武帝,列国前凉,列国前秦,列国后秦,北朝北魏

【在位皇帝】

东晋】第九位皇帝孝武帝司马曜(372年9月12日—396年11月6日在位)

慕容鲜卑部落】【后燕】燕王慕容垂384--396年6月2日在位)

氐族】十六国【前秦】第三位皇帝宣昭皇帝苻坚(357年六月~385年10月16日)

前秦十六国【前秦第四位皇帝哀平皇帝苻丕(385年八月--386年十一月)

羌族】十六国【后秦】开国皇帝姚苌(384年四月~393年)

鮮卑十六国【西秦】2.秦宣烈王乞伏国仁(385年建元-388年)

【年号】太元,建元.太安,燕元,白雀,更始,建义

【朝代】

晋朝人物东晋(317年至420年

五胡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


公元385年1月27日

农历:385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244年3月28日,波斯历:前238年11月7日,星期:星期一,干支:乙酉年 丁丑月 己卯日,属相:鸡,星座:水瓶座,节气:1月7日小寒 1月22日大寒,数九:四九第9天,儒略日数:1861706

 

【出生名人】

       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出生于会稽郡始宁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 因祖父在会稽建有故宅“始宁墅”而移籍会稽。晋宋间诗人、文学家、旅行家、佛学家,中国“山水诗派”鼻祖。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豫州刺史谢奕曾孙,东晋大臣谢安侄曾孙。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年),谢灵运以“叛逆”罪处绞刑。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曾祖:谢奕,安西将军,豫州刺史

祖父:谢玄,散骑常侍、左将军、会稽太守、康乐公
父亲:谢瑍,秘书郎,袭爵康乐公
母亲:南阳刘氏,书圣王羲之与郗璿外孙女,南阳太守刘畅与王孟姜之女
儿子:谢凤。鄞县令、广州刺史

孙子:

1.谢超宗,南朝宋著名的文人

2.谢超祖

 

【逝世名人】

    前秦第三位君王~苻坚(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文玉,祖籍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出生于邺城,氐族。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景明帝苻健之侄,文桓帝苻雄之子。建元二十一年(385年),苻坚出奔五将山,被后秦将领吴忠俘获,软禁于新平郡。姚苌逼迫其交出传国玉玺,苻坚言已将玉玺送晋国,誓死不让玉玺落入羌人之手,最终被姚苌缢死于新平佛寺,终年四十八岁。谥号宣昭皇帝,庙号世祖。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父亲:苻雄,前秦丞相,封魏王,谥号敬武王,苻坚即位追谥文桓帝;
母亲:苟太后,追谥明德皇后;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太元十年(乙酉,公元三八五年)

  春,正月,秦王坚朝飨群臣,时长安饥,人相食,诸将归,吐肉以饲妻子。

  慕容冲即皇帝位于阿房,改元更始。冲有自得之志,赏罚任情。慕容盛年十三,谓慕容柔曰:“夫十人之长,亦须才过九人,然后得安。今中山王才逮人,功未有成,而骄汰已甚,殆难济乎!”

  后秦王苌留诸将攻新平,自引兵击安定,擒秦安西将军勃海公珍,岭北诸城悉降之。

  甲寅,秦王坚与西燕主冲战于仇班渠,大破之。乙卯,战于雀桑,又破之。甲子,战于白渠,秦兵大败。西燕兵围秦王坚,殿中将军邓迈等力战却之,坚乃得免。壬申,冲遣尚书令高盖夜袭长安,入其南城,左将军窦冲、前禁将军李辩等击破之,斩首八百级,分其尸而食之。乙亥,高盖引兵攻渭北诸垒,太子宏与战于成贰壁,大破之,斩首三万。燕带方王佐与宁朔将军平规共攻蓟,王永兵屡败。二月,永使宋敞烧和龙及蓟城宫室,帅众三万奔壶关;佐等入蓟。

  慕容农引兵会慕容麟于中山,与共攻翟真。麟、农先帅数千骑至承营,观察形势。翟真望见,陈兵而出。诸将欲退,农曰:“丁零非不劲勇,而翟真懦弱,今简精锐,望真所在而冲之,真走,众必散矣,乃邀门而蹙之,可尽杀也。”使骁骑将军慕容国帅百馀骑冲之,真走,其众争门,自相蹈藉,死者太半;遂拔承营外郭。

  癸未,秦王坚与西燕主冲战于城西,大破之,追奔至阿城。诸将请乘胜入城,坚恐为冲所掩,引兵还。

  乙酉,秦益州刺史王广以蜀人江阳太守李丕为益州刺史,守成都。己丑,广帅所部奔还陇西,依其兄秦州刺史统,蜀人随之者三万馀人。

  刘牢之至枋头。杨膺、姜让谋泄,长乐公丕收杀之。牢之闻之,盘桓不进。

  秦平原悼公晖数为西燕主冲所败,秦王坚让之曰:“汝,吾之才子也,拥大众与白虏小儿战,而屡败,何用生为!”三月,晖愤恚自杀。前禁将军李辩、都水使者陇西彭和正恐长安不守,召集西州人屯于韭园;坚召之,不至。

  西燕主冲攻秦高阳愍公方于骊山,杀之,执秦尚书韦钟,以其子谦为冯翊太守,使招集三辅之民。冯诩垒主邵安民等责谦曰:“君雍州望族,今乃从贼,与之为不忠不义,何面目以行于世乎?”谦以告钟,钟自杀,谦来奔。秦左将军苟池、右将军俱石子与西燕主冲战于骊山,兵败。西燕将军慕容永斩苟池,俱石子奔鄴。永,廆弟运之孙;石子,难之弟也。秦王坚遣领军将军杨定击冲,大破之,虏鲜卑万馀人而还,悉坑之。定,佛奴之孙,坚之婿也。

  荥阳人郑燮以郡来降。

  燕王垂攻鄴,久不下,将北诣冀州,乃命抚军大将军麟屯信都,乐浪王温屯中山,召骠骑大将军农还鄴;于是远近闻之,以燕为不振,颇怀去就。

  农至高邑,遣从事中郎眭邃近出,违期不还。长史张攀言于农曰:“邃目下参佐,敢欺罔不还,请回军计之。”农不应,敕备假版,以邃为高阳太守,参佐家在赵北者,悉假署遣归。凡举补太守三人,长史二十馀人,退谓攀曰:“君所见殊误,当今岂可自相鱼肉!俟吾北还,邃等自当迎于道左,君但观之。”

  乐浪王温在中山,兵力甚弱,丁零四布,分据诸城。温谓诸将曰:“以吾之众,攻则不足,守则有馀。骠骑、抚军,首尾连兵,会须灭贼,但应聚粮厉兵以俟时耳。”于是抚旧招新,劝课农桑,民归附者相继,郡县壁垒争送军粮,仓库充溢。翟真夜袭中山,温击破之,自是不敢复至。温乃遣兵一万运粮以饷垂,且营中山宫室。

  刘牢之攻燕黎阳太守刘抚于孙就栅,燕王垂留慕容农守鄴围,自引兵救之。秦长乐公丕闻之,出兵乘虚夜袭燕营,农击败之。刘牢之与垂战,不胜,退屯黎阳。垂复还鄴。

  吕光以龟兹饶乐,欲留居之。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谓光曰:“此凶亡之地,不足留也。将军但东归,中道自有福地可居。”光乃大飨将士,议进止,众皆欲还。乃以驼二万馀头载外国珍宝奇玩,驱骏马万馀匹而还。

  夏,四月,刘牢之进兵至鄴。燕王垂逆战而败;遂撤围,退屯新城;乙卯,自新城北遁。牢之不告秦长乐公丕,即引兵追之。丕闻之,发兵继进。庚申,牢之追及垂于董唐渊。垂曰:“秦、晋瓦合,相待为强。一胜则俱豪,一失则俱溃,非同心也。今两军相继,势既未合,宜急击之。”牢之军疾趋二百里,至五桥泽,争燕辎重;垂邀击,大破之。斩首数千级。牢之单马走,会秦救至,得免。

  燕冠军将军宜都王凤每战,奋不顾身。前后大小二百五十七战,未尝无功。垂戒之曰:“今大业甫济,汝当先自爱!”使为车骑将军德之副,以抑其锐。

  鄴中饥甚,秦长乐公丕帅众就晋谷于枋头。刘牢之入屯鄴城,收集亡散,兵复少振;坐军败,征还。

  燕、秦相持经年,幽、冀大饥,人相食,邑落萧条。燕之军士多饿死,燕王垂禁民养蚕,以桑椹为军粮。

  垂将北趣中山,以骠骑大将军农为前驱,前所假授吏眭邃等皆来迎候,上下如初,李乃服农之智略。

  会稽王道子好专权,复为奸谄者所构扇,与太保安有隙。安欲避之,会秦王坚来求救,安乃请自将救之。壬戌,出镇广陵之步丘,筑垒曰新城而居之。

  蜀郡太守任权攻拔成都,斩秦益州刺史李丕,复取益州。

  新平粮竭矢尽,外救不至。后秦王苌使人谓苟辅曰:“吾方以义取天下,岂仇忠臣邪!卿但帅城中之人还长安,吾正欲得此城耳。”辅以为然,帅民五千口出城。苌围而坑之,男女无遗,独冯杰子终得脱,奔长安。秦王坚追赠辅等官爵,皆谥曰节愍侯;以终为新平太守。

  翟真自承营徙屯行唐,真司马鲜于乞杀真及诸翟,自立为赵王。营人共杀乞,立真从弟成为主;其众多降于燕。

  五月,西燕主冲攻长安,秦王坚身自督战,飞矢满体,流血淋漓。冲纵兵暴掠,关中士民流散,道路断绝,千里无烟。有堡壁三十馀,推平远将军赵敖为主,相与结盟,冒难遣兵粮助坚,多为西燕兵所杀。坚谓之曰:“闻来者率不善达,此诚忠臣之义。然今寇难殷繁,非一人之力所能济也。徒相随入虎口,何益?汝曹宜为国自爱,畜粮厉兵,以俟天时,庶几善不终否,有时而泰也!”

  三辅之民为冲所略者,遣人密告坚,请遣兵攻冲,欲纵火为内应。坚曰:“甚哀诸卿忠诚!然吾猛士如虎豹,利兵如霜雪,困于乌合之虏,岂非天乎?恐徒使诸卿坐自夷灭,吾不忍也!”其人固请不已,乃遣七百骑赴之。冲营纵火者,反为风火所烧,其得免者什一二;坚祭而哭之。

  卫将军杨定与冲战于城西,为冲所擒。定,秦之骁将也。坚大惧,以谶书云“帝出五将久长得”,乃留太子宏守长安,谓之曰:“天其或者欲导予出外。汝善守城,勿与贼争利,吾当出陇收兵运粮以给汝。”遂帅骑数百与张夫人及中山公诜、二女宝、锦出奔五将山,宣告州郡,期以孟冬救长安。坚过袭韭园,李辩奔燕,彭和正惭,自杀。

  闰月,以广州刺史罗友为益州刺史,镇成都。

  庚戌,燕王垂至常山,围翟成于行唐。命带方王佐镇龙城。六月,高句丽寇辽东,佐遣司马郝景将兵救之,为高句丽所败,高句丽遂陷辽东、玄菟。

  秦太子宏不能守长安,将数千骑与母、妻、宗室西奔下辨;百官逃散,司隶校尉权翼等数百人奔后秦。西燕主冲入据长安,纵兵大掠,死者不可胜计。

  秋,七月,旱,饥,井皆竭。

  后秦王苌自故县如新平。

  秦王坚至五将山,后秦王苌遣骁骑将军吴忠帅骑围之。秦兵皆散走,独侍御十数人在侧,坚神色自若,坐而待之,召宰人进食。俄而忠至,执之,送诣新平,幽于别室。太子宏至下辨,南秦州刺史杨璧拒之。璧妻,坚之女顺阳公主也,弃其夫从宏。宏奔武都,投氐豪强熙,假道来奔,诏处之江州。

  长乐公丕帅众三万自枋头将归鄴城,龙骧将军檀玄击之,战于谷口,玄兵败,丕复入鄴城。

  燕建节将军馀岩叛,自武邑北趣幽州。燕王垂驰使敕幽州将平规曰:“固守勿战,俟吾破丁零自讨之。”规出战,为岩所败。岩入蓟,掠千馀户而去,遂据令支。癸酉,翟成长史鲜于得斩成出降;垂屠行唐,尽坑成众。

  太保安有疾,求还,诏许之;八月;安至建康。

  甲午,大赦。丁酉,建昌文靖公谢安薨。诏加殊礼,如大司马温故事。庚子,以司徒琅邪王道子领扬州刺史、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以尚书令谢石为卫将军。

  后秦王苌使求传国玺于秦王坚曰:“苌次应历数,可以为惠。”坚瞋目叱之曰:“小羌敢逼天子,五胡次序,无汝羌名。玺已送晋,不可得也!”苌复遣右司马尹纬说坚,求为禅代;坚曰:“禅代,圣贤之事。姚苌叛贼,何得为之!”坚与纬语,问纬:“在朕朝何官?”纬曰:“尚书令史”。坚叹曰:“卿,王景略为俦,宰相才也,而朕不知卿,宜其亡也!”坚自以平生遇苌有恩,尤忿之,数骂苌求死,谓张夫人曰:“岂可令羌奴辱吾儿。”乃先杀宝、锦。辛丑,苌遣人缢坚于新平佛寺,张夫人、中山公诜皆自杀,后秦将士皆为之哀恸。苌欲隐其名,谥坚曰壮烈天王。

  臣光曰:论者皆以为秦王坚之亡,由不杀慕容垂、姚苌故也,臣独以为不然。许劭谓魏武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使坚治国无失其道,则垂、苌皆秦之能臣也,乌能为乱哉!坚之所以亡,由骤胜而骄故也。魏文侯问李克吴之所以亡,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何故亡?”对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御疲民,未有不亡者也。”秦王坚似之矣。

  长乐公丕在鄴,将西赴长安,幽州刺史王永在壶关,遣使招丕,丕乃帅鄴中男女六万馀口西如潞川,骠骑将军张蚝、并州刺史王腾迎之入晋阳。王永留平州刺史苻冲守壶关,自帅骑一万会丕于晋阳。丕始知长安不守,坚已死,乃发丧,即皇帝位。追谥坚曰宣昭皇帝,庙号世祖,大赦,改元大安。

  燕主垂以鲁王和为南中郎将,镇鄴。遣慕容农出蠮螉塞,历凡城,趣龙城,会兵讨馀岩,慕容麟、慕容隆自信都徇勃海、清河。麟击勃海太守封懿,执之,因屯历口。懿,放之子也。

  鲜卑刘头眷击破贺兰部于善无,又破柔然于意亲山。头眷子罗辰言于头眷曰:“比来行兵,所向无敌。然心腹之疾,愿早图之!”头眷曰:“谁也?”罗辰曰:“从兄显,忍人也,必将为乱。”头眷不听。显,库仁之子也。顷之,显果杀头眷自立。又将杀拓跋珪,显弟亢泥妻,珪之姑也,以告珪母贺氏。显谋主梁六眷,代王什翼犍之甥也,亦使其部人穆崇、奚牧密告珪,且以其爱妻、骏马付崇曰:“事泄,当以此自明。”贺氏夜饮显酒,令醉,使珪阴与旧臣长孙犍、元他、罗结轻骑亡去。向晨,贺氏故惊厩中群马,使显起视之。贺氏哭曰:“吾子适在此,今皆不见,汝等谁杀之邪?”显以故不急追。珪遂奔贺兰部,依其舅贺讷,讷惊喜曰:“复国之后,当念老臣!”珪笑曰:“诚如舅言,不敢忘也。”显疑梁六眷泄其谋,将囚之。穆崇宣言曰:“六眷不顾恩义,助显为逆,我掠得其妻马,足以解忿。”显乃舍之。

  贺氏从弟外朝大人贺悦举所部以奉珪。显怒,将杀贺氏,贺氏奔亢泥家,匿神车中三日,亢泥举家为之请,乃得免。

  故南部大人长孙嵩帅所部七百馀家叛显,将奔五原。时拓跋寔君之子渥亦聚众自立,嵩欲归之;乌渥谓嵩曰:“逆父之子,不足从也。不如归珪。”嵩从之。久之,刘显所部有乱,故中部大人庾和辰奉贺氏奔珪。

  贺讷弟染干以珪得众心,忌之,使其党侯引七突杀珪;代人尉古真知之,以告珪,侯引七突不敢发。染干疑古真泄其谋,执而讯之,以两车轴夹其头,伤一目,不伏,乃免之。染干遂举兵围珪;贺氏出谓染干曰:“汝等欲于何置我,而杀吾子乎!”染干惭而去。

  九月,秦主丕以张蚝为侍中、司空,王永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尚书令,王腾为中军大将军、司隶校尉,苻冲为尚书左仆射,封西平王;又以左长史杨辅为右仆射,右长史王亮为护军将军;立妃杨氏为皇后,子宁为皇太子,寿为长乐王,锵为平原王,懿为勃海王,昶为济北王。

  吕光自龟兹还至宜禾,秦凉州刺史梁熙谋闭境拒之。高昌太守杨翰言于熙曰:“吕光新破西域,兵强气锐,闻中原丧乱,必有异图。河西地方万里,带甲十万,足以自保。若光出流沙,其势难敌。高梧谷口险阻之要,宜先守之而夺其水;波既穷渴,可以坐制。如以为远,伊吾关亦可拒也。度此二厄,虽有子房之策,无所施矣!”熙弗听。美水令犍为张统谓熙曰:“今关中大乱,京师存亡不可知。吕光之来,其志难测,将军何以拒之?”熙曰:“忧之,未知所出。”统曰:“光智略过人,今拥思归之士,乘战胜之气,其锋未易当也。将军世受大恩,忠诚夙著;立勋王室,宜在今日!行唐公洛,上之从弟,勇冠一时,为将军计,莫若奉为盟主以收众望,推忠义以帅群豪,则光虽至,不敢有异心也。资其精锐,东兼毛兴,连王统、杨璧,合四州之众,扫凶逆,宁王室,此桓、文之举也。”熙又弗听,杀洛于西海。

  光闻杨翰之谋,惧,不敢进。杜进曰:“梁熙文雅有馀,机鉴不足,终不能用翰之谋,不足忧也。宜及其上下离心,速进以取之。”光从之。进至高昌,杨翰以郡迎降。至玉门,熙移檄责光擅命还师,以子胤为鹰扬将军,与振威将军南安姚皓、别驾卫翰帅众五万拒光于酒泉。敦煌太守姚静、晋昌太守李纯以郡降光。光报檄凉州,责熙无赴难之志,五遏归国之众;遣彭晁、杜进、姜飞为前锋,与胤战于安弥,大破擒之。于是四山胡、夷皆附于光。武威太守彭济执熙以降,光杀之。光入姑臧,自领凉州刺史,表杜进为武威太守,自馀将佐,各受职位。凉州郡县皆降于光,独酒泉太守宋皓、西郡太守索泮城守不下。光攻而执之,让泮曰:“吾受诏平西域,而梁熙绝我归路,此朝廷之罪人,卿何为附之?”泮曰:“将军受诏平西域,不受诏乱凉州,梁公何罪而将军杀之?泮但苦力不足,不能报君父之仇耳,岂肯如逆氐彭济之所为乎!主灭臣死,固其常也。”光杀泮及皓。

  主簿尉祐,奸佞倾险,与彭济同执熙,光宠信之。祐谮杀名士姚皓等十馀人,凉州人由是不悦。光以祐为金城太守,祐至允吾,袭据其城以叛;姜飞击破之,祐奔据兴城。

  乞伏国仁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单于,领秦、河二州牧,改元建义,以乙旃童泥为左相,屋引出支为右相,独孤匹蹄为左辅,武群勇士为右辅,弟乾归为上将军,分其地置武城等十二郡,筑勇士城而都之。

  秦尚书令魏昌公纂自关中奔晋阳;秦主丕拜纂太尉,封东海王。

  冬,十月,西燕主冲遣尚书令高盖帅众五万伐后秦,战于新平南,盖大败,降于后秦。初,盖以杨定为子,及盖败,定亡奔陇右,复收集其旧众。

  苻定、苻绍、苻谟、苻亮闻秦主丕即位,皆自河北遣使谢罪。中山太守王兗,本新平氐也,固守博陵,为秦拒燕。十一月,丕以兗为平州刺史,定为冀州牧,绍为冀州都督,谟为幽州牧,亮为幽、平二州都督,并进郡公。左将军窦冲据兹川,有众数万,与秦州刺史王统、河州刺史毛兴、益州刺史王广、南秦州刺史杨璧、卫将军杨定皆自陇右遣使邀丕,共击后秦。丕以定为雍州牧,冲为梁州牧,加统镇西大将军,兴车骑大将军。璧征南大将军,并开府仪同三司,加广安西将军,皆进位州牧。

  杨定寻徙治历城,置储蓄于百顷,自称龙骧将军、仇池公,遣使来称籓;诏因其所号假之。其后又取天水、略阳之地,自称秦州刺史、陇西王。

  绎幕人蔡匡据城以叛燕,燕慕容麟、慕容隆共攻之。泰山太守任泰潜师救匡,至匡垒南八里,燕人乃觉之。诸将以匡未下而外敌奄至,甚患之。隆曰:“匡恃外救,故不时下。今计泰之兵不过数千人,及其未合,击之,泰败,匡自降矣。”乃释匡击泰,大破之,斩首千馀级。匡遂降,燕王垂杀之,且屠其垒。

  慕容农至龙城,休士马十馀日。诸将皆曰:“殿下之来,取道甚速,今至此。久留不进,何也?”农曰:“吾来速者,恐馀岩过山钞盗,侵扰良民耳。岩才不逾人,诳诱饥儿,乌集为群,非有纲纪。吾已扼其喉,久将离散,无能为也。今此田善熟,未收而行,徒自耗损;当俟收毕,往则枭之,亦不出旬日耳。”顷之,农将步骑三万至令支,岩众震骇,稍稍逾城归农。岩计穷出降,农斩之。进击高句丽,复辽东、玄菟二郡。还至龙城上,上疏请缮修陵庙。燕王垂以农为使持节、都督幽、平二州、北狄诸军事、幽州牧,镇龙城。徙平州刺史带方王佐镇平郭。农于是创立法制,事从宽简,清刑狱,省赋役,劝课农桑,居民富赡,四方流民前后至者数万口。先是幽、冀流民多入高句丽,农以骠骑司马范阳庞渊为辽东太守,招抚之。

  慕容麟攻王兗于博陵,城中粮竭矢尽,功曹张猗逾城出,聚众以应麟。兗临城数之曰:“卿是秦民,吾是卿君,卿起兵应贼,自号‘义兵’,何名实之相违也?古人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卿母在城,弃而不顾,吾何有焉!今人取卿一切之功则可矣,宁能忘卿不忠不孝之事乎!不意中州礼义之邦,乃有如卿者也!”十二月,麟拔博陵,执兗及苻鉴,杀之。昌黎太守宋敞帅乌桓、索头之众救兗,不及而还。秦主丕以敞为平州刺史。

  燕王垂北如中山,谓诸将曰:“乐浪王招流散,实仓廪,外给军粮,内营宫室,虽萧何何以加之!”丙申,垂始定都中山。

  秦苻定据信都以拒燕,燕王垂以从弟北地王精为冀州刺史,将兵攻之。

  拓跋珪从曾祖纥罗与其弟建及诸部大人,共请贺讷推珪为主。


【公元三百八十五年大事记】

慕容冲在阿房即帝位
  慕容冲,慕容暐弟,先为中山王,平阳太守。起兵于河东,后投靠济北王慕容泓。慕容泓被谋杀,立慕容冲为皇太弟,承制行事,立百官,又占据阿房(今西安西)。东晋太元十年(385)一月,慕容冲在阿房即帝位,改元更始,是为西燕。

 

东晋复取益州
  东晋宁康元年(373)十一月,前秦攻占梁益二州,太元十年(385)四月蜀郡太守任权率兵攻成都,斩秦益州刺史李丕,益州(今成都)重归东晋。

 

高句丽陷辽东
  后燕燕元年(385)六月,高句丽出兵攻占后燕辽东(今辽东辽阳市)。带方王慕容佐派遣司马郝景率兵援救,赦景军败。高句丽遂占据辽东、玄菟(今沈阳东)二郡。

 

慕容冲入据长安
  西燕王慕容冲阿房即位后,五月,亲率军队围攻前秦都城长安,秦王苻坚亲自督战,遍体受伤。慕容冲又纵兵抢掠,关中百姓流离失所,道路阻绝,千里人无烟。曾有三十余座壁堡相约结盟,援助苻坚,但大部分被西燕所破。长安附近的百姓苦于慕容冲的暴掠,愿纵火烧西燕军营作为内应。而苻坚因谶语“帝出五将久长得”,留太子宏守长安,自己率数百骑直奔五将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更始元年(385)六月,苻宏见长安难保,率数千骑兵及宗室、母、妻西逃。慕容冲进据长安,大肆抢掠,杀死城中百姓不可胜数。

 

姚苌在新平杀苻坚
  西燕慕容冲围攻前秦都城长安。秦王苻坚固太子宏镇守长安,自己率数百骑兵、中山公苻诜及眷属出奔到五将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后秦白雀二年(385)七月,后秦王姚苌骁骑将军吴忠率骑兵包围苻坚。苻坚败,被俘,送至新平(今陕西彬县),幽禁别室。姚苌派人向苻坚索注传国玺,苻坚瞋目斥责,不给。姚苌又派右司马尹纬去苻坚处,要求禅代,苻坚曰:“禅代,圣贤之事,姚苌叛贼,何得为之!”是年八月二十六日,姚苌派人在新平佛寺将苻坚缢死。

 

苻丕在晋阳即帝位
  苻坚新平遇难时,其子长乐公苻丕率邺城六万余人向长安进发,途中到潞川(今长治市北)时,骠骑将军张蚝、并州刺史王腾将苻丕迎入晋阳(今太原市南晋源镇)。苻丕方知苻坚被害,长安已失守,于前秦建元二十一年(385)八月,在晋阳发丧,并即皇帝位,改元大安。追谥苻坚为宣昭皇帝,庙号世祖。

 

乞伏国仁建西秦
  鲜卑乞伏国仁出于陇西,其父乞伏司繁率部众归附苻坚,为南单于。及淝水之战后,苻坚败亡,乞伏国仁招集部落,聚众十余万人,成为陇西一支重要的军事势力。晋太元十年(385)九月,乞伏国仁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建元建义。分部内为十二郡,筑勇士城为郡。以后乞伏国仁死,其弟乞伏乾旧称河南王,又改称秦王,以苑川(今甘肃兰州市东)为都。史称西秦。

 

西燕后秦新平之战
  西燕更始元年(385)十月,西燕王慕容冲派遣尚书令高盖率众五万,征伐后秦。两军在新平(今陕西彬县)之南展开激战,结果,西燕大败,高盖投降后秦。

 

仇池杨定自称陇西王
  西燕高盖兵败后秦,其养子杨逃奔陇右,重新聚集旧部。杨定,氐人,其先居于武都郡(今甘肃成县附近),苻坚以女妻之。东晋太元十年(385)十一月,杨定徒居历城,自称龙骧将军、仇池公,并派使者向东晋称藩。后来又攻取天水、略阳(今陕西天水市东),自称秦州刺史,陇西王。

 

刘牢之进兵邺城
  东晋太元十年(385)四月,前秦苻坚之子苻丕据守邺城,被后燕慕容垂所围困,晋将刘牢之出兵救邺城。慕容垂出兵失利,遂撤退到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未几,又向北退。刘牢之率兵追击,长乐公苻丕也引兵随后。慕容垂曰:“秦晋瓦合,相待为强,一胜则俱豪,一失则俱溃,非同心也。今两军相继,势既未合,宜急击之。”刘牢之追赶二百里,到五桥泽(今河北临漳县北),争抢后燕的辎重,军队散乱,慕容垂乘机出击,大破晋兵。刘牢之策马跳过五文涧,得脱身。

 

鲜卑刘头眷破贺兰部与柔然部
  晋太元十年(385)八月,鲜卑刘头眷率部众在善无(今山西左云县西北)大破贺兰部,于是进攻柔然部,又在牛川(今内蒙古锡拉木林河)北意亲山大败之。

 

刘显杀刘头眷
  晋太元十年(386)八月,刘头眷连续破贺兰、柔然二部后,刘头眷之子刘罗辰劝其父早日除掉刘显,刘头眷不以为意,旋即,刘显果然杀刘头眷自立。刘显,刘头眷之兄库仁的儿子。刘库仁,独弧部人,死后由刘头眷总摄国事。

 

拓跋珪返代北
  刘显自立后,又阴谋铲除代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刘显的弟妻,是拓跋珪的姑母,将阴谋告珪之母贺氏。又刘显的谋臣梁六眷,是什翼犍的外甥,也派人告以拓跋珪。晋太元十年(385)八月,拓跋珪与其旧臣秘密逃离刘显,返回代北贺兰部,投奔其舅贺兰部首领贺讷。

 

长孙嵩依归拓跋珪
  晋太元十年(385)秋八月,故南部大人长孙嵩率部众七百余家叛离刘显,出奔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时拓跋寔君子之拓跋渥亦聚众自立,长孙嵩欲依之,乌渥告诫长孙嵩:“逆父之子,不足从也。”遂归拓跋珪。拓跋珪以长孙嵩为南部大人,以后累立军功,成为拓跋珪的佐命功臣。

 

庾和辰投奔拓跋珪
  拓跋珪返回代北贺兰部后,其母贺氏仍在刘显部。晋太元十年(385)八月,刘显各部纷纷离散,故中部大人庾和辰奉贺氏投奔拓跋珪。

 

吕光自领凉州
  苻坚统一中原后,于前秦建元十八年(382),派吕光率兵七万、骑五万,经略西城。吕光,字世明,氐人,少年便好为战阵之法。吕光到达西域龟兹城(今新疆库车县)后,西域三十余国陆续归附。苻坚遂任命吕光为安西将军,都督玉门以西军事,西域校尉。苻坚淝水战败,长安告急,部将请吕光速归关中。吕光率师返至玉门,前秦凉州刺史梁熙发兵五万,闭境拒吕光于酒泉,梁熙不能用谋臣之计策,遂败。晋太元十年(385)九月,吕光进入凉州刺史治所姑臧城(今甘肃武威),四山胡夷皆来归附,吕光自领凉州刺史。

 

蔡匡反后燕
  后燕燕元二年(385)十一月,蔡匡据绎幕城(今河北清河县东)举兵反后燕。燕王慕容垂派慕容麟、慕容隆率兵讨伐。东晋泰山太守任泰引兵援助蔡匡,在距蔡匡军营仅八里时,被后燕军队发现。慕容隆认为趁其未会合,击之,任泰败,蔡匡必降。于是集中兵力大败任泰,蔡匡听说后即向燕投降。慕容垂诛蔡匡。

 

慕容农安抚龙城
  后燕燕元二年(385)十一月,慕容农率兵到龙城(今辽宁朝阳)。休整十余日后,进击高句丽,收复辽东(今辽阳市北)、玄菟(今沈阳市东)二郡。慕容垂任慕容农为幽州牧,都督幽、平二州和北狄军事,镇龙城。于是慕容农创立法制,行事宽简,减轻赋税,劝课农桑,居民渐渐安居乐业,四方流民相继归返,达数万人。

 

道安卒
  道安,本姓卫,常山(今河北石家庄市)人。东晋、前秦时的高僧,佛经翻译家。他十二岁出家受戒后,从佛图澄受业。曾南游新野(今湖北新野),并派弟子到各地传播佛教教义。后到长安,苻坚甚为敬重。他主张“本无”(即性空)之学,为般若学六大家之一。著述甚多,多次参加翻译工作。他对佛教的贡献,主要是总结汉代以来流行的禅法与般若二系学说,整理了由胡僧转译的经典,纠正了其中的伪误、疏漏,又确立了戒规。他主张僧侣宜以“释”为姓。著名的弟子有慧远、慧持等。晋太元十年(385)卒,终年七十二岁。

 

谢安卒
  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生于东晋元帝大兴三年(320)。四岁时,桓彝称之“风神秀彻”。弱冠时,得到王导的器重。曾“放情丘壑”,“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直到四十岁才踏入仕途。孝武帝时,谢安位至宰相。曾与王羲之登冶城,王羲之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思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安应对道:“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请言致患邪?”当时前秦强盛,攻占晋梁、益二州。太元八年(383),前秦王苻坚率大军南下,晋朝廷上下震惊。谢安派弟石与侄玄率兵迎战,取得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谢安因此进拜太保,后又都督十五州军事。谢氏兄弟子侄功著名盛,受到会稽王司马道子等人的嫉恨。后谢安离开朝廷,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太元十年(385)八月病逝,年六十六岁。赠太傅,谥曰文靖。

【外国大事记】
 

【魏晋诗词】

八翁十首

[魏晋] 张载
傅岩岩下筑岩翁,幽通心与帝心通。
忧勤未感思贤梦,相霖何日见成功。

 
【其他阅读】
=======

 

2023年9月12日 12:08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