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六十一年,公元361年,辛酉(鸡)年,天干五行属金。东晋升平五年;前凉建兴四十九年,升平五年;代国建国二十四年;前秦甘露三年;前燕建熙二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301年-400年    公元三百六十一年,公元361年,辛酉(鸡)年,天干五行属金。东晋升平五年;前凉建兴四十九年,升平五年;代国建国二十四年;前秦甘露三年;前燕建熙二年。






公元三百六十一年



    公元361年,十六国时期成汉的末代皇帝李势离世。随着他的逝世,成汉王朝的皇室血脉也至此彻底断绝,宣告了这个曾经在巴蜀地区建立过辉煌统治的政权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成汉皇族的终结,也是那一段波澜壮阔、群雄并起的历史岁月中又一个重要的句点。

【1.成汉李特】【李流】【李雄】【李班】【李期】【李寿】【李势】【范贲



公元361年,辛酉(鸡)年,天干五行属金

东晋】健康)第五位皇帝晋穆帝司马聃升平五年。

年号:升平(357年~361年7月10日.五月二十二丁巳日)东晋第五位皇帝晋穆帝司马聃第二个年号,东晋政权第九个年号。【晋王朝第二十五个年号】升平五年五月晋哀帝司马丕即位沿用,次年改元隆和元年。

东晋】健康)第六位皇帝晋哀帝司马丕(五月二十五即位.次年改元)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1.成汉】【2.前赵】【4.后赵


03【汉卢水胡】十六国【前凉】(301年/318年-376年)

前凉】姑臧)第八任位君主.冲公张玄靓东晋升平五年(建兴四十九年)(太始七年)

年号:太始(355年九月--360年),十六国时期前凉第八任位君主冲公张玄靓第一个年号,前凉政权第六个年号。

概述:一种说法是前凉张玄靓沿用晋愍帝年号“建兴”,又叫作“太始”(355年-360年);另一种说法是张玄靓沿用晋穆帝年号“升平”,或作太始(361年-363年)。或说张玄靓在位时,对外先用建兴年号,后改用升平年号,对内则使用太始年号。


05【慕容鲜卑部落】十六国【前燕】(337年 - 370年)

前燕】邺)第二位皇帝幽帝慕容暐建熙二年

年号:建熙(360年正月二十五日-370年十一月),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幽帝慕容暐第一个年号,前燕政权第三个年号。


06【氐族】十六国【前秦】(351年—394年)

前秦】长安)第三位皇帝宣昭皇帝苻坚甘露三年

年号甘露(359年六月-364年),十六国时期前秦第三位皇帝宣昭皇帝苻坚第二个年号,前秦政权第四个年号。


07【鲜卑】【后燕】(384年—407年):北燕天王高云所取代


08【羌,】【后秦】(384年—417年):被东晋太尉刘裕 灭


09【鲜卑】【西秦】(385年—400年):400年被后秦灭,409年复国,431年被夏国灭


10【氐,】【后凉】(386年—403年):降于后秦


11【鲜卑】【南凉】(397年—414年):降于西秦


12【汉,】【北凉】(397年—460年):降于北魏


13【鲜卑】【南燕】(398年—410年):归于东晋


14【汉,】【西凉】(400年—421年):想袭击北凉,结果全军覆灭,国亡


15【汉,】【北燕】(407年—436年):被北魏  灭


16【匈奴】【大夏】(407年—431年):431年被吐谷浑军队所俘,后解送北魏,432年被魏太武帝拓跋焘处死,灭


【同时期政权】 

丁零部】①翟斌~翟魏国君先祖,丁零部落首领(330-384年)

陈留国】第4代陈留王曹恢(363年—378年)

羌族】【后秦】第三任首领姚苌357年姚襄被前秦杀死后,其弟姚苌带领余部降前秦,东晋司马曜太元九年(384年),姚苌抓住机会,正式宣布自己为大将军、大单于以及万年秦王,之后颁布了大赦令,同时改年号为“白雀”。白雀三年(386年)姚苌即位为帝,改年号建初,建国号大秦。

南匈奴】【铁弗匈奴】代来城)第七任君主.刘卫辰(359—391年)

氐族】【前仇池国】清水)第七任君主杨世(360-370在位)


鲜卑族

1.【代国】盛乐)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建国二十四年(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

年号:建国(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第一个年号,共使用39年。


2.【慕容吐谷浑部落】④吐谷浑碎奚(351年―371年)

5.【乞伏鮮卑西秦奠基人乞伏司繁(329年?---376年在位)

6.【宇文鲜卑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六任国王.故国原王(钊)(331年 - 371年)

【世纪】4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058年
【年代】东晋穆、哀,列国前凉,列国前秦

【在位皇帝】

东晋,】第五位皇帝穆帝司马聃(344年11月18日-361年7月10日)

东晋】第六位皇帝晋哀帝司马丕(361年7月13日---365年3月30日)

卢水胡】十六国【前凉】第八任位君主.冲公张玄靓(355年–363年)

慕容鲜卑部落】【前燕】第二位皇帝幽帝慕容暐(360年--370年)

氐族,】十六国【前秦】第三位皇帝宣昭皇帝苻坚(357年六月~385年10月16日)

【年号】升平,【建兴,升平】,建国,建熙,甘露

【朝代】

晋朝】【人物东晋(317年至420年

五胡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


公元361年2月21日

农历:361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269年7月28日,波斯历:前262年12月2日,星期:星期三,干支:辛酉年 庚寅月 戊戌日,属相:鸡,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6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七九第7天,儒略日数:1852965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晋穆帝司马聃(343年-361年7月10日),字彭子,生于建康县(今江苏省南京市),(344年11月18日-361年7月10日在位)。晋康帝司马岳与康献皇后褚蒜子的长子。建元二年(344年)立为太子,升平五年(361年)五月,司马聃在显阳殿驾崩,时年仅19岁。葬于永平陵,庙号孝宗,谥号穆皇帝。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父亲:司马岳,东晋第四位皇帝,在位期间颍川庾氏主政,谥号康皇帝。
母亲:褚蒜子,东晋第三位皇后,太傅褚裒的女儿,谥号康献皇后。

     李势,(?~361年),字子仁,蜀郡成都县(今四川省成都市)人,汉昭文帝李寿之子,成汉末代皇帝(343年~347年在位)。汉兴六年(343年),李寿驾崩,李势继位,改元太和,嘉宁二年(347年),东晋大司马桓温率军伐汉,李势兵败投降,成汉灭亡,丞相.范贲继位皇位。桓温将李氏东迁建康,封李势为归义侯,升平五年(361年),升平五年(361年),李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去世。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父亲:李寿,汉昭文帝
母亲:李氏,梁州刺史李凤之女
弟弟:李广,大将军,345年为皇帝李势怀疑,李势贬李广为临邛侯,李广自杀
妻子:李皇后,李势继位封为皇后,成汉亡国之后,李皇后不知所终
女儿:李氏,桓温妾,姿貌绝丽,我见犹怜(一说为李势妹)

     郗昙,(320-361年),字重熙,高平郡金乡县(今山东省金乡县)人。东晋大臣,太尉郗鉴的儿子,司空郗愔的弟弟。因讨伐贼帅傅末波和前燕失利,降号建威将军。
升平五年,去世,时年四十二,获赠北中郎将,谥号为简。
【家庭成员】
父亲:郗鉴,太尉、高平侯
姐姐:郗璿,字子房,嫁给书圣王羲之。
哥哥:郗愔,东晋司空
儿子:郗恢,征虏将军、秦雍二州刺史、东安伯,为殷仲堪所杀。
女儿:郗道茂,嫁给王献之,后离婚。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说321年-379年),字逸少,琅琊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大臣、书法家。汉语成语“东床快婿”和“入木三分”当事人,丹阳尹王旷之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曾任秘书郎、长史、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并曾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晋穆帝升平五年(361年),王羲之卒于会稽金庭(今浙江省绍兴市),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享年五十八岁。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父亲:王旷,字世弘,丹杨尹、淮南太守。
母亲:卫氏

(叔父)
王廙,字世将,东晋书画家、文学家、音乐家。
王彬,字世儒。
(堂伯父)
王导,字茂弘,东晋宰相。
王敦,字处仲,江州牧。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孝宗穆皇帝下升平五年(辛酉,公元三六一年)

  春,正月,戊戌,大赦。

  刘卫辰掠秦边民五十馀口为奴婢以献于秦;秦王坚责之,使归所掠。卫辰由是叛秦,专附于代。

  东安简伯郗昙卒。二月,以东阳太守范汪都督徐、兗、青、冀、幽五州诸军事,兼徐、兗二州刺史。

  平阳人举郡降燕。燕以建威将军段刚为太守,遣督护韩苞将兵共守平阳。

  方士丁进有宠于燕主俊,欲求媚于太宰恪,说恪令杀太傅评;恪大怒,奏收斩之。

  高昌卒,燕河内太守吕护并其众,遣使来降;拜护冀州刺史。护欲引晋兵以袭鄴。三月,燕太宰恪将兵五万,冠军将军皇甫真将兵万人,共讨之。燕兵至野王,护婴城自守。护军将军傅颜请急攻之,以省大费。恪曰:“老贼经变多矣,观其守备,未易猝攻。顷攻黎阳,多杀精锐,卒不能拔,自取困辱。护内无蓄积,外无救援,我深沟高垒,坐而守之,休兵养士,离间其党,于我不劳而贼势日蹙。不过十旬,取之必矣,何为多杀士卒以求旦夕之功乎!”乃筑长围守之。

  夏,四月,桓温以其弟黄门郎豁督沔中七郡诸军事,兼新野、义城二郡太守,将兵取许昌,破燕将慕容尘。

  凉骠骑大将军宋混疾甚,弦玄靓及其祖母马氏往省之,曰:“将军万一不幸,寡妇孤儿将何所托!欲以林宗继将军,可乎?”混曰;“臣子林宗幼弱,不堪大任。殿下倘未弃臣门,臣弟澄政事愈于臣,但恐其儒缓,机事不称耳。殿下策励而使之,可也。”混戒澄及诸子曰:“吾家受国大恩,当以死报,无恃势位以骄人。”又见朝臣,皆戒之以忠贞。及卒,行路为之挥涕。云靓以澄为领军将军,辅政。

  五月,丁巳,帝崩,无嗣。皇太后令曰:“琅邪王丕,中兴正统,义望情地,莫与为比,其以王奉大统!”于是百官备法驾迎于琅邪第。庚申,即皇帝位,大赦。壬戌,改封东海王弈为琅邪王。秋,七月,戊午,葬穆帝于永平陵,庙号教宗。

  燕人围野王数月,吕护遣其将张兴出战,傅颜击斩之,城中日蹙。皇甫真戒部将曰:“护势穷奔突,必择虚隙而投之;吾所部士卒多羸,器甲不精,宜深为之备。”乃多课橹楯,亲察行夜者。护食尽,果夜悉精锐趋真所部,突围,不得出;太宰恪引兵击之,护众死伤殆尽,弃妻子奔荥阳。恪存抚降民,给其廪食;徙士人、将帅于鄴,自馀各随所乐。以护参军广平梁琛为中书著作郎。

  九月,戊申,立妃王氏为皇后,后,濛之女也。穆帝何皇后称穆皇后,居永安宫。

  凉右司马张邕恶宋澄专政,起兵攻澄,杀之,并灭其族。张玄靓以邕为中护军,叔父天锡为中领军,同辅政。

  张平袭燕平阳,杀段刚、韩苞;又攻雁门,杀太守单男。既而为秦所攻,平复谢罪于燕以求救。燕人以平反复,弗救也,平遂为秦所灭。

  乙亥,秦大赦。

  徐、兗二州刺史范汪,素为桓温所恶,温将北伐,命汪帅众出梁国。冬,十月,坐失期,免为庶人,遂废,卒于家。子宁,好儒学,性质直,常谓王弼、何晏之罪深于桀、纣。或以为贬之太过。宁曰:“王、何蔑弃典文,幽沈仁义,游辞浮说,波荡后生,使搢绅之徒翻然改辙,以至礼坏乐崩,中原倾覆,遗风馀俗,至今为患。桀、纣纵暴一时,适足以丧身覆国,为后世戒,岂能回百姓之视听哉!故吾以为一世之祸轻,历代之患重,自丧之恶小,迷众之罪大也。”

  吕护复叛,奔燕,燕人赦之,以为广州刺史。

  凉张邕骄矜淫纵,树党专权,多所刑杀,国人患之。张天锡所亲敦煌刘肃谓天锡曰:“国家事欲未静!”天锡曰:“何谓也?”肃曰:“今护军出入,有似长宁。”天锡惊曰:“我固疑之,未敢出口。计将安出?”肃曰:“正当速除之耳!”天锡曰:“安得其人?”肃曰:“肃即其人也!”肃时年未二十。天锡曰:“汝年少,更求其助。”肃曰:“赵白驹与肃二人足矣。”十一月,天锡与邕俱入朝,肃与白驹从天锡,值邕于门下,肃斫之不中,白驹继之,又不克,二人与天锡俱入宫中,邕得逸走,帅甲士三百馀人攻宫门。天锡登屋大呼曰:“张邕凶逆无道,既灭宋氏,又欲倾覆我家。汝将士世为凉臣,何忍以兵相向邪!今所取者,止张邕耳,它无所问!”于是邕兵悉散走,邕自刎死,尽灭其族党。玄靓以天锡为使持节、冠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辅政。十二月,始改建兴四十九年,奉升平年号,诏以玄靓为大都督、督陇右诸军事、凉州刺史、护羌校尉、西平公。

  燕大赦。

  秦王坚命牧伯守宰各举孝悌、廉直、文学、政事,察其所举,得人者赏之,非其人者罪之。由是人莫敢妄举,而请托不行,士皆自励;虽宗室外戚,无才能者皆弃不用。当是之时,内外之官,率皆称职;田畴修辟,仓库充实,盗贼屏息。

  是岁,归义侯李势卒。

  哀皇帝


【公元三百六十一年大事记】

晋穆帝卒
  升平五年(361)五月,晋穆帝司马聃崩,年仅十九岁。穆帝无子嗣,皇太后令以成帝司马衍长子琅邪王丕为嗣,即皇帝位,是为哀帝。同年七月,葬穆帝于永平陵,庙号孝宗。九月,册立妃王氏为皇后;穆帝何皇后称穆皇后,居建康城永安宫。

 

前秦灭张平
  张平原系后赵大将,后在燕军攻击下降燕。至建熙二年(361)九月,张平又率军袭燕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和雁门(今山西代县西),杀段刚、韩苞、单男等。旋又为秦兵所攻,平又向燕主谢罪求救,燕以其反覆无常,拒绝增援,平于是为秦所灭。

 

前凉政局复乱
  前凉骠骑大将军宋混代张瓘辅政,至建兴四十九年(361)四月病重,凉主张玄靓及其祖母马氏亲临探问,混向其推荐已弟宋澄,随后而卒。同年九月,右司马张邕不满宋澄辅佐,起兵击杀澄及其族人,张玄靓又以邕及叔父张天锡分别为中护军和中领军,共同辅政。但张邕骄矜淫纵,树党专权,滥杀无辜,引起朝臣反感,张天锡与其亲信刘肃、赵驹等于同年十一月密谋图邕,并分化瓦解张邕部众,邕见大势已去,遂自杀,其族党尽被消灭,大权于是归于张天锡之手。玄靓以天锡为使持节、冠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十二月,改奉东晋升平年号,晋廷下诏以张玄靓为大都督、督陇右诸军事、凉州刺史、护羌校尉、西平公。

 

慕容恪不信谗
  前燕建熙二年(361)二月,方士丁进受燕主慕容暐宠幸,欲求媚于太宰慕容恪,劝恪杀太傅慕容评,恪大怒,奏收斩之。

 

吕护二次降燕
  吕护原为后赵将王午部下,晋永和十年(354),在燕军进攻时降燕,被任为河内太守。及赵灭亡,其将高昌降燕、降晋,升平三年(359)七月,因受燕人追迫,自白马逃奔荥阳。升平五年(361)二月,高昌卒,吕护兼并其众,并叛燕投晋,任晋冀州刺史。三月,燕慕容恪亲率大军围攻野王(今河南沁阳),吕护婴城自守。同年七月,野王城中食尽,又无外援,护率众突围,部众死伤殆尽,护弃妻子逃往荥阳。慕容恪宽抚待民,将吕护部众士人迁至邺城,余者各随其愿。同年十月,吕护亦叛晋降燕,燕以广州刺史之名援之。(燕无广州)。

 

范汪被废
  范汪字玄平,博学多通,善谈名理,赐爵都乡侯,为庾亮平西参军,又进爵亭修。后在郗鉴、何充、桓温等手下任职。晋灭蜀后,进爵武兴县侯。桓温俗以其为长史、江州刺史,但辞谢不就,温遂恨之。升平五年(361),郗昙死,以汪代为都督徐兖青冀四州及晋陵诸军事。同年九月,桓温将北伐,命汪率众出梁国,以失期而免为庶人,十月卒于家。

 

苻坚整肃举人之法
  前秦甘露三年(361),秦主苻坚整顿选人之法,下令牧伯守宰各举孝悌、廉直、文学、政事。察其所举,若所举之人胜任,则赏举荐者;非其人,则受罚。因此,人莫敢妄举,请托之风大杀,士皆自励。即使宗室外戚,无才能者均弃而不用。当时内外百官率多称职,田畴修整,仓库充实,盗贼屏息,风尚良好。

 

王羲之逝世  
  王羲之(约303-361),祖籍山东,出身仕族世家,西晋末年南渡,曾任右军将军、会嵇内史。东晋永和年间去职。所学极杂,由近及古,精研体势,融会贯通,终成大家。

【外国大事记】
 

【魏晋诗词】

悼亡诗三首
[魏晋] 潘安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
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
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独无李氏灵,髣髴覩尔容。
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
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
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

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
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
奈何悼淑俪,仪容永潜翳。
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
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
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
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
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
亹亹朞月周,戚戚弥相愍。
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
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
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
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
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
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
投心遵朝命,挥涕强就车。
谁谓帝宫远,路极悲有余。

 
【其他阅读】
=======
 
2023年9月5日 18:41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