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期~成汉第三代皇帝(334年-338年)

首页标题    五胡十六国    【一】成汉.    李期~成汉第三代皇帝(334年-338年)






幽皇帝李期



334年五胡十六国【1.成汉李特】【李流】【李雄】【李班】【李期】【李寿】【李势】【范贲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东晋.十六国

本名:李期
别名:李世运
字:世运
民族族群:氐族
出生地:蜀郡成都县(今四川省成都市)

在位:(334年十月-338年三月)
生卒:314年~338年
祖籍地:巴西郡宕渠县(今四川省达州市)

前任:李班

继任:李寿


个人简介

       李期(314年-338年),字世运,出生于蜀郡成都县(今四川省成都市),是成汉王朝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他为成武帝李雄之子,同时也是成哀帝李班的堂弟,成为成汉政权的第三位皇帝(在位时间:334年-338年)。 玉衡二十四年(公元334年),成武帝李雄病逝,太子李班顺利继位。然而,不久之后,李期与他的兄长李越联手发动政变,成功杀害了李班。随后,李期登基称帝,并将年号改为“玉恒”。在即位后,李期封其兄长李越为建宁王。在其统治期间,李期偏信平庸无能的大臣,导致朝政日益腐败,国家治理能力显著下降,使得成汉政权逐渐走向衰落。 到了玉恒四年(公元338年),李期的堂叔李寿发动政变,废黜李期的帝位,将其降封为邛都县公,并将其幽禁于别宫之中。不久之后,李期在幽禁中自缢而亡,终年仅二十五岁。死后被追谥为“幽”。 

【人物生平】
好舍纳才

     李期是一位聪慧且好学之人,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撰写出色的文章,其文采与思想深受人们赞赏。他为人豁达,轻视财物,乐于施舍,常常帮助有需要的人。同时,他还拥有谦逊的品格,虚心接纳各类人才,广纳贤士。 在最初担任建威将军时,他的父亲李雄为了让儿子们以及宗室子弟更好地成长,决定让他们各自凭借自身的恩德与信义去聚集追随者。在这个过程中,其他人的徒众数量大多不超过数百人,而李期却凭借自己的魅力和影响力,成功招揽了上千名追随者。这充分体现了他在人心中的地位和号召力。 此外,李期还积极向父亲推荐优秀的人才,而李雄也十分信任他的眼光,对于李期所推荐的人,大多予以任用。因此,在长史及各个官署中,有不少官员都出自李期的门下。

 

杀李班即位
      李雄立侄子李班(李期的堂兄)为太子。这一决定为成汉政权的后续发展埋下了伏笔。 咸和九年(334年)六月,一代枭雄李雄去世,李班顺利继位,成为新一任君主。然而好景不长,同年九月,一场宫廷政变骤然爆发。李期与其兄李越联手,弑杀了李班,意图另立新君。

      在此过程中,李越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与胸襟。他考虑到李期是父亲李雄正妻任氏所养,并且才华横溢,于是主动让位给李期。于是,李期登基称帝,宣布大赦境内罪犯,改年号为玉恒,以示新政开端。同时,为了巩固权力,李期下令诛杀了李班的弟弟李都。随后,他派遣堂叔李寿前往涪城讨伐李都之弟李玝。面对强敌,李玝选择弃城投降东晋,进一步削弱了成汉在该地区的控制力。

      在政权稳固后,李期进行了一系列封赏与任命。他封李寿为汉王,授予其梁州刺史、东羌校尉、中护军、录尚书事等重要职务;封兄长李越为建宁王,任命其为相国、大将军、录尚书事,彰显了对亲信的倚重。此外,他还立妻子阎氏为皇后,任命卫将军尹奉为右丞相、骠骑将军、尚书令,王瑰为司徒,构建起一个新的权力架构。 然而,李期即位后却逐渐偏离了治国之道。他自认为图谋大事已经成功,开始轻视旧臣,转而信任一批心腹之人。在外,他重用尚书令景骞、尚书姚华、田褒等人。其中,田褒虽无突出才能,但因曾在李雄在位时劝说立李期为太子,因而备受宠幸,得到厚待。而在内廷,李期则依赖宦官许涪等人,将国家刑狱政事交由他们处理,几乎不让卿相过问。这种权力分配导致奖赏与刑罚全由少数人决定,国家法纪因此陷入紊乱。更令人震惊的是,李期竟诬陷尚书仆射、武陵公李载谋反,将其下狱致死,显示出其统治手段的残酷与专断。

      在此之前,东晋建威将军司马勋曾屯兵汉中,对成汉构成威胁。为了消除隐患,李期命李寿率军攻陷汉中,设置守官并加强南郑防务,试图巩固边疆防线。然而,这些军事行动虽然取得一定成效,却难以掩盖其内部治理的混乱局面。


遭废幽禁
     李雄的儿子李霸与李保无疾而终,坊间传言皆认为是李期所毒杀。这一事件在朝野上下引发了极大的震动,大臣们因此心怀恐惧,人人自危,难以安心履职。 李期执政期间,大肆诛杀异己,夷灭众多家族,将被抄没的妇女和财物充入自己的后宫,以此满足私欲。其暴虐行径导致宫廷内外人心惶惶,路上相遇之人甚至不敢言语交流,仅以目光示意。对于敢于劝谏者,李期毫不留情地施以重罪,使得朝中官员人人自保,只求苟免于祸患。不仅如此,李期还毒杀了李寿的养弟、安北将军李攸,并与李越、景骞、田褒、姚华等人密谋袭击李寿等人,计划焚毁市桥后发动兵变。期间,李期多次派遣中常侍许涪前往李寿处,暗中窥探其动向。 李攸死后,李寿深感恐惧,同时对许涪频繁往来之事产生疑虑。咸康四年(公元338年),李寿率一万步兵与骑兵,自涪城出发直奔成都,声称景骞、田褒扰乱朝政,遂调动晋阳兵士,旨在清除李期身边的奸佞之人。李寿抵达成都后,李期与李越因未料到其突然来袭,且平日缺乏防备,致使李寿顺利占领成都,并驻军于宫门前。随后,李期派侍中前去慰劳李寿,而李寿则上奏章,控诉李越、景骞、田褒、姚华、许涪、征西将军李遐、将军李西等人结党营私、扰乱朝政,更有图谋颠覆国家之嫌,犯下大逆不道之罪,理应诛杀。李期最终采纳了李寿的意见,下令处死李越、景骞等人。 接着,李寿假借太后任氏之名颁布诏令,将李期废黜为邛都县公,并幽禁于别宫之中。李期对此感叹不已,悲愤交加,称天下之君主竟沦为一介小小县公,实在生不如死。同年(公元338年),李期于幽禁之地自缢身亡,时年仅二十五岁,谥号为“幽公”。 这一系列事件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警示后人:暴政与猜忌终将带来覆灭的命运,唯有仁德治国方能赢得民心,稳固社稷。

【家庭成员】
祖父:成汉景帝李特
祖母:太后罗氏
父亲:成汉武帝李雄
生母:冉氏 
养母:任氏,李雄的皇后,李期继位尊为太后
(兄弟)
1.李越,李期兄长,封建宁王,官至相国、大将军、录尚书事
2.李霸
3.保
妻子:皇后阎氏
【人物评价】房玄龄等《晋书》:“班以宽爱罹灾,期以暴戾速祸,殊涂并失,异术同亡
【史载】
《晋书·卷一百二十一·载记第二十一》
《魏书·卷九十六·列传第八十四》
《十六国春秋别传·卷六·蜀录》
《资治通鉴·卷九十五》
《资治通鉴·卷九十六》
【其他阅读】
=======
2025年3月30日 23:2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