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五十四年,公元354年,农历甲寅(虎)年,天干五行属木。东晋永和十年; 前凉建兴四十二年,和平元年; 代国建国十七年; 前秦皇始四年; 前燕元玺三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301年-400年    公元三百五十四年,公元354年,农历甲寅(虎)年,天干五行属木。东晋永和十年; 前凉建兴四十二年,和平元年; 代国建国十七年; 前秦皇始四年; 前燕元玺三年






公元三百五十四年




公元三百五十四年,农历甲寅(虎)年,天干五行属木

东晋】健康)第五位皇帝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十年

年号:永和(345年~356年)东晋第五位皇帝晋穆帝司马聃第一个年号,东晋政权第八个年号。【晋王朝第二十四个年号】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成汉】【前赵】【后赵


03【汉卢水胡】十六国【前凉】(301年/318年-376年)

前凉】凉州)第七任位君主.张祚和平元年(建兴四十二年

年号和平(354年-355年九月),十六国时期前凉凉州)第七任位君主.张祚第一个年号,前凉政权第五个年号。


05【慕容鲜卑部落】【前燕】(337年 - 370年)

前燕】苏)开国皇帝景昭帝慕容儁元玺三年

年号:元玺(352年十一月十二-357年正月),十六国时期前燕开国皇帝景昭帝慕容儁第一个年号,前燕政权第一个年号。


06【氐族】【前秦】(351年—394年)

前秦】长安)开国皇帝景明帝苻健皇始四年

年号:皇始(351年3月4日.正月二十~355年7月10日.六月十五),十六国时期前秦开国皇帝景明帝苻健第一个年号,前秦政权第一个年号。


07【鲜卑】【后燕】(384年—407年):北燕天王高云所取代


08【羌,】【后秦】(384年—417年):被东晋太尉刘裕 灭


09【鲜卑】【西秦】(385年—400年):400年被后秦灭,409年复国,431年被夏国灭


10【氐,】【后凉】(386年—403年):降于后秦


11【鲜卑】【南凉】(397年—414年):降于西秦


12【汉,】【北凉】(397年—460年):降于北魏


13【鲜卑】【南燕】(398年—410年):归于东晋


14【汉,】【西凉】(400年—421年):想袭击北凉,结果全军覆灭,国亡


15【汉,】【北燕】(407年—436年):被北魏  灭


16【匈奴】【大夏】(407年—431年):431年被吐谷浑军队所俘,后解送北魏,432年被魏太武帝拓跋焘处死,灭


【同时期政权】 

丁零部】①翟斌~翟魏国君先祖,丁零部落首领(330-384年)

陈留国】第3代陈留王曹励(劢)(326年冬十月—(358年12月1日)冬十月乙丑)

羌族】【后秦】第二任首领姚襄(352-357年

南匈奴】【铁弗匈奴】朔方)第四任君主.平北将军、左贤王.刘务桓(341年-356年)

氐族】【前仇池国】清水)第四任君主杨初(337年-355年在位)

氐族】【前秦】【氐族人~前秦开国功臣苻雄(350-354年)


鲜卑族

1.【代国】盛乐)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建国十七年(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

年号:建国(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第一个年号,共使用39年。


2.【慕容吐谷浑部落】④吐谷浑碎奚(351年―371年)

4.【段部鲜卑(徒何)】广固)段部鲜卑第十一任君主齐王段龛(350年―356年在位)

4.【段部鲜卑(徒何)】段勤~东晋时期段部鲜卑首领(352-359年)

5.【乞伏鮮卑西秦奠基人乞伏司繁(329年?---376年在位)

6.【宇文鲜卑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六任国王.故国原王(钊)(331年 - 371年)

【世纪】4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051年
【年代】东晋穆、哀,列国前凉,列国前秦

【在位皇帝】

东晋,】第五位皇帝穆帝司马聃(344年11月18日-361年7月10日)

卢水胡】十六国【前凉】姑臧)第七任位君主.张祚(353年-355年)

慕容鲜卑部落】【前燕】苏)开国皇帝景昭帝慕容儁(352年十一月十二-360年2月23日)

氐族,】十六国【前秦】开国皇帝景明帝苻健(351年3月4日~355年7月10日)

【年号】永和,建兴(和平),建国,元玺,皇始。

【朝代】

晋朝】【人物东晋(317年至420年

五胡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


公元354年2月9日

农历:354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276年4月28日,波斯历:前269年11月19日,星期:星期三,干支:甲寅年 丙寅月 己酉日,属相:虎,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六九第4天,儒略日数:1850396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苻雄,(?~354年6月20日),字元才,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氐族。前秦开国功臣、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封爵东海郡王。惠武帝苻洪幼子,宣昭帝苻坚之父。皇始四年(354年),苻雄薨逝,景明帝苻健悲痛万分,追封魏国王,谥号敬武王,葬礼依照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待遇礼葬。永兴元年(357年),宣昭帝苻坚即位,追尊文桓皇帝,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父亲:苻洪,前秦惠武帝。
妻子:苟太后,生子苻坚、苻融、苻双。苻坚即位后,尊为皇太后

    苻苌,(?~354年10月),祖籍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出生于邺城,氐族。前秦时期太子、大单于。惠武帝苻洪之孙,景明帝苻健嫡长子。皇始四年(354年)十月,苻苌箭伤复发,最终病逝,谥号献哀,史称前秦献哀太子。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祖父:苻洪,前秦惠武帝。
祖母:姜氏。
父亲:苻健,前秦景明帝。
母亲:强太后,前秦明德皇后。

       毛难,(?~354年),前秦时期大臣,官至扶风内史。皇始四年(354年)二月,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率军从江陵出发进攻前秦。又命令东晋梁州刺史司马勋,翻过秦岭,从南路驰援。同时,向前凉请求支援。凉主张祚派遣王擢提兵支援。五月,王擢攻克陈仓,毛难战死。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孝宗穆皇帝中之上永和十年(甲寅,公元三五四年)

  春,正月,张祚自称凉王,改建兴四十二年为和平元年。立妻辛氏为王后,子太和为太子,封弟天锡为长宁侯,子庭坚为建康侯,曜灵弟玄靓为凉武侯。置百官,郊祀天地,用天子礼乐。尚书马岌切谏,坐免官。郎中丁琪复谏曰:“我自武公以来,世守臣节,抱忠履谦五十馀年,故能以一州大众,抗举世之虏,师徒岁起,民不告疲。殿下勋德未高于先公,而亟谋革命,臣未见其可也。彼士民所以用命,四远所以归向者,以吾能奉晋室故也。今而自尊,则中外离心,安能以一隅之地,拒天下之强敌乎!”祚大怒,斩之于阙下。

  故魏降将周成反,自宛袭洛阳。辛酉,河南太守戴施奔鲔渚。秦丞相雄克司竹。胡阳赤奔霸城,依呼延毒。

  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殷浩连年北伐,师徒屡败,粮械都尽。征西将军桓温因朝野之怨,上疏数浩之罪,请废之。朝廷不得已,免浩为庶人,徙东阳之信安。自此内外大权一归于温矣。

  浩少与温齐名,而心竞不相下,温常轻之。浩既废黜,虽愁怨,不形辞色,常书空作“咄咄怪事”字。久之,温谓掾郗超曰:“浩有德有言,向为令仆,足以仪刑百揆,朝廷用违其才耳。”将以浩为尚书令,以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谬误,开闭者十数,竟达空函。温大怒,由是遂绝,卒于徙所。以前会稽内史王述为扬州刺史。

  二月,乙丑,桓温统步骑四万发江陵。水军自襄阳入均口,至南乡,步兵自淅川趣武关,命司马勋出子午道以伐秦。

  燕卫将军恪围鲁口,三月,拔之。吕护奔野王,遣弟奉表谢罪于燕,燕以护为河内太守。

  姚襄遣使降燕。

  燕主俊以慕容评为镇南将军,都督秦、雍、益、梁、江、扬、荆、徐、兗、豫十州诸军事,权镇洛水;以慕容强为前锋都督,督荆、徐二州、缘淮诸军事,进据河南。

  桓温将攻上洛,获秦荆州刺史郭敬;进击青泥,破之。司马勋掠秦西鄙,凉秦州刺史王擢攻陈仓以应温。秦主健遣太子苌、丞相雄、淮南王生、平昌王菁、北平王硕帅众五万军于峣柳以拒温。夏,四月,已亥,温与秦兵战于蓝田。秦淮南王生单骑突陈,出入以十数,杀伤晋将士甚众。温督众力战,秦兵大败;将军桓冲又败秦丞相雄于白鹿原。冲,温之弟也。温转战而前,壬寅,进至灞上。秦太子苌等退屯城南,秦主健与老弱六千固守长安小城,悉发精兵三万,遣大司马雷弱儿等与苌合兵以拒温。三辅郡县皆来降,温抚谕居民,使安堵复业。民争持牛酒迎劳,男女夹路观之,耆老有垂泣者,曰:“不图今日复睹官军!”

  秦丞相雄帅骑七千袭司马勋于子午谷,破之,勋退屯女娲堡。

  戊申,燕主俊封抚军将军军为襄阳王,左将军彭为武昌王;以卫将军恪为大司马、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事,封太原王;镇南将军评为司徒、骠骑将军,封上庸王;封安东将军霸为吴王,左贤王友为范阳王,散骑常侍厉为下邳王,散骑常侍宜为庐江王,宁北将军度为乐浪王;又封弟桓为宜都王,逮为临贺王,徽为河间王,龙为历阳王,纳为北海王,秀为兰陵王,岳为安丰王,德为梁公,默为始安公,偻为南康公;子咸为乐安王,亮为勃海王,温为带方王,涉为渔阳王,为中山王;以尚书令阳骛为司空,仍守尚书令。命冀州刺史吴王霸徙治信都。初,燕王皝奇霸之才,故名之曰霸,将以为世子,群臣谏而止,然宠遇犹逾于世子。由是俊恶之,以其尝坠马折齿,更名曰缺;寻以其应谶文,更名曰垂;迁侍中,录留台事,徙镇龙城。垂大得东北之和,俊愈恶之,复召还。

  五月,江西流民郭敞等千馀人执陈留内史刘仕,降于姚襄。建康震骇,以吏部尚书周闵为中军将军,屯中堂,豫州刺史谢尚自历阳还卫京师,固江备守。

  王擢拔陈仓,杀秦扶风内史毛难。

  北海王猛,少好学,倜傥有大志,不屑细务,人皆轻之。猛悠然自得,隐居华阴。闻桓温入关,披褐诣之,扪虱而谈当世之务,旁若无人。温异之,问曰:“吾奉天子之命,将锐兵十万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猛曰:“公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境。今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知公心,所以不至。”温嘿然无以应,徐曰:“江东无卿比也!”乃署猛军谋祭酒。

  温与秦丞相雄等战于白鹿原,温兵不利,死者万馀人。初,温指秦麦以为粮,既而秦人悉芟麦,清野以待之,温军乏食。六月,丁丑,徙关中三千馀户而归。以王猛为高官督护,欲与俱还,猛辞不就。

  呼延毒帅众一万从温还。秦太子苌等随温击之,比至潼关,温军屡败,失亡以万数。

  温之屯灞上也,顺阳太守薛珍温径进逼长安,温弗从。珍以偏师独济,颇有所获。及温退,乃还,显言于众,自矜其勇而咎温之持重;温杀之。

  秦丞相雄击司马勋、王擢于陈仓,勋奔汉中,擢奔略阳。

  秦以光禄大夫赵俱为洛阳刺史,镇宜阳。

  秦东海敬武王雄攻乔秉于雍;丙申,卒。秦主健哭之呕血,曰:“天不欲吾平四海邪?何夺吾元才之速也!”赠魏王,葬礼依晋安平献王故事。雄以佐命无勋,位兼将相,权侔人主,而谦恭泛爱,遵奉法度,故健重之,常曰:“元才,吾之周公也。”子坚袭爵。坚性至孝,幼有志度,博学多能,交结英豪,吕婆楼、强汪及略阳梁平老皆与之善。

  燕乐陵太守慕容钩,翰之子也,与青州刺史硃秃共治厌次。钩自恃宗室,每陵侮秃。秃不胜忿,秋,七月,袭钩,杀之,南奔段龛。

  秦太子苌攻乔秉于雍,八月,斩之,关中悉平。秦主健赏拒桓温之功,以雷弱儿为丞相,毛贵为太傅,鱼遵为太尉,淮南王生为中军大将军,平昌王菁为司空。健勤于政事,数延公卿咨讲治道,承赵人苛虐奢侈之后,易以宽简节俭,崇儒礼士,由是秦人悦之。

  燕大调兵众,因发诏之日,号曰:“丙戌举。”

  九月,桓温还自伐秦,帝遣侍中、黄门劳温于襄阳。

  或告燕黄门侍郎宋斌等谋奉冉智为主而反,皆伏诛。斌,烛之子也。

  秦太子苌之拒桓温也,为流矢所中,冬,十月,卒,谥曰献哀。

  燕王俊如龙城。

  桓温之入关也,王擢遣使告凉王祚,言温善用兵,其志难测。祚惧,且畏擢之叛己,遣人刺之。事泄,祚益惧,大发兵,声言东伐,实欲西保敦煌,会温还而止。既而遣秦州刺史牛霸等帅兵三千击擢,破之。十一月,擢帅众降秦,秦以擢为尚书,以上将军啖铁为秦州刺史。

  秦王健叔父武都王安自晋还,为姚襄所虏,以为洛州刺史。十二月,安亡归秦,健以安为大司马、骠骑大将军、并州刺史,镇蒲坂。

  是岁,秦大饥,米一升直布一匹。


【公元三百五十四年大事记】

苻温死,苻坚袭爵
  苻雄字元才,秦主苻健之弟,以勇猛善战著称,好兵书而多谋略,又有政术。苻健称帝后,雄为丞相,协佐苻健治理国家、权侔人主,但谦恭奉法。皇始四年(354),晋将桓温北伐进至关中,前秦形势危急,苻雄等奋力拼战,迫使桓温退后。同年六月,苻健在雍州与乔秉作战时卒,秦主苻健极为悲痛,以王礼葬之。使其子坚袭东海王爵。

 

秦太子苻苌卒
  苻苌系秦主苻健之子。苻健称天王,苌被立为天王太子;健称皇帝时,苌亦进为皇太子。晋将桓温北伐进至长安附近,前秦兵溃,苌退至城南,旋与苻雄、雷弱儿等反击,迫晋退兵。苌又击败乔秉,平定关中。时苌亦为流矢所中,皇始四年(354)十月,因伤重致死,谥曰献哀。

 

前秦遭灾
  前秦皇始四年(354),秦境内粮食欠收,加上长年征战,所需谷物甚多,因此。发生粮荒现象,米价暴涨,一升换布一匹。次年二月,又遭蝗害,不但麦苗被食,连杂草亦无遗存,以致牛马互相啖毛。

 

王猛扪虱而谈当世之务
  王猛字景略,北海(今山东潍坊南)人。早年博学,尤好兵书,倜党有大志,不屑细务。受世人轻视而悠悠自得,后隐居华阴。永和十年(354)五月,晋桓温伐秦入关中,王猛被褐见温,扪虱谈论时政,旁若无人。桓温问王猛:“大军进入关中,兴复晋定,为何三秦豪杰未有至者?”,王猛答曰:“大军近在长安咫尺,而不渡灞水,不知大军意图,所以未敢前来迎接。”桓温遂以猛为军谋祭酒。六月,桓温退兵,以猛为高官督护,欲携猛俱还,猛辞不就。

 

桓温伐秦
  永和九年(353)十月,殷浩北伐失败,征西大将军桓温随即于永和十年(354)二月,统帅步骑四万,自江陵出发,继续北伐。其水军自襄阳至南乡(今河南淅川);步兵自淅川趣武关(今陕西丹风东南);又命司马勋出子午道进攻前秦。四月,桓温率军与秦兵激战于蓝田(今县西),大败春军;晋将桓冲又在白鹿原(今陕西西安东)与秦丞相苻雄交锋,晋军进至灞上(今陕西西安东),秦主苻健退保长安小城,三辅郡县纷纷附晋,温抚谕居民,使安堵复业,百姓争相携持牛酒迎劳,男女夹路迎观,耆老垂泣说:“不图今日复睹官军!”但前秦乘机筹备力量,进行反击。苻雄在子午谷击破司马勋;又与桓温战于白鹿原,晋军失利。初,温指秦麦以为粮,既而秦入悉芟麦,清野以待之,温军遂乏食。六月,桓温徒关中三千余户而归,呼延毒帅众一万从温还。秦派太子苻苌随后袭击,晋军屡败,所占关中之地旋又弃之。九月,桓温伐秦还,晋穆帝遣侍中,黄门劳温于襄阳。

 

朱秃投段龛
  前燕元玺三年(354),乐陵太守慕容钓与青州刺史朱秃发生武装冲突。钓系翰之子,与朱秃共同治理厌次(今山东阳信东)。但钓以自为宗室而数侮朱秃,秃不胜愤怒,于当年七月袭击钓,杀之,往投齐王段龛。

 

王擢降秦
  王擢原为后赵西中郎将。赵、魏亡国,擢于永和八年(352)降晋,被封为秦州刺史。同年十一月,前秦苻雄进攻陇西,王擢又奔投前凉,被张重华继任秦州刺史。次年初,前凉被秦军击败,擢弃秦州奔归姑臧(今甘肃武威),秦州遂为秦所占。五月,凉军复夺秦州,擢亦复旧职。永和十年(354)三月,桓温率军伐秦,王擢率宾响应,并攻拔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同时又遣使廪告凉王张祚,瞩其防备桓温。但祚因惧王擢复叛,派人暗杀擢,又派兵袭击,皆不果。同年十一月,王擢率部众降秦,被授与尚书。

【外国大事记】
 

【魏晋诗词】

东宫诗

[魏晋] 陆机
软颜收红蕊。玄鬓吐素华。
冉冉逝将老。咄咄奈老何。

 
【其他阅读】
=======
2023年9月3日 18:29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