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龛~东晋时期段部鲜卑第十一任君主(350年―356年在位)
段龛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东晋.十六国
本名:段龛
民族族群:鲜卑族
生卒:357年
身份:段部鲜卑首领
称号:齐王
在位时间:350年―356年
主要成就:占据广固,自称齐王
个人简介
段龛(?--357年),鲜卑族人,是十六国时期段部鲜卑的重要首领之一。作为前任首领段兰之子,他在段兰去世后继承了其父的部落领导权,成为段部鲜卑的实际掌舵者。 永和六年(公元350年),正值天下大乱之际,段龛抓住时机,率部占据广固这一战略要地,并自立为齐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次年,即永和七年(公元351年),段龛选择归附东晋政权,被东晋朝廷授予镇北将军的职位,并封为齐公。然而,尽管接受了东晋的官职与爵位,段龛仍然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其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青州一带,且在当地颇具影响力,展现出强大的军事与政治实力。
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段龛致信前燕皇帝慕容俊,对其称帝行为提出严厉谴责。这一举动激怒了慕容俊,后者随即派遣太原王慕容恪率军讨伐段龛。经过一番激烈交战,至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段龛最终兵败,不得不向慕容俊投降。降服之后,慕容俊任命段龛为伏顺将军,表面上给予了一定的优待。 然而,升平元年(公元357年),局势急转直下。慕容俊在毫无明确理由的情况下下令杀害段龛,同时残忍地将段龛所属的三千多名部众活埋,彻底摧毁了段部鲜卑的势力。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段龛个人命运的终结,也象征着段部鲜卑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消亡。
【人物生平】
自称齐王
段龛是段部鲜卑首领段兰(《魏书》中写作段郁兰)之子。在其父段兰去世后,他继任成为段部鲜卑的首领,并接管了父亲留下的部众。 永和六年(公元350年),冉闵杀害了后赵皇帝石鉴,导致后赵灭亡,随即建立了冉魏政权。当时中原地区陷入大乱之中,局势动荡不安。段龛抓住这一机会,率领其所部南下,据守陈留(现今河南省开封县一带)。同年七月,段龛进一步向东进军,成功占据了广固(现今山东省青州市)。随后,他自称齐王,正式宣告独立。
永和七年(公元351年)正月,段龛主动向东晋表示愿意归附,并将其所占据的青州纳入东晋版图之下。二月十三日,东晋朝廷正式任命段龛为镇北将军,并封其为齐公。尽管如此,段龛依然保持了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其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山东半岛地区,且在当地颇具影响力与实力。
惹怒前燕
永和十一年,即公元355年的十月,段龛向前燕皇帝慕容俊致信,对慕容俊称帝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谴责。慕容俊在收到这封信后勃然大怒。 到了同年十一月,慕容俊果断采取行动,他任命太原王慕容恪为大都督兼抚军将军,并指定阳鹜作为慕容恪的副手,共同率领军队前去讨伐段龛。 进入十二月后,慕容恪开始精心部署军事行动。他分别派遣轻装部队先行抵达黄河岸边,负责准备渡河所需的舟船,以便随时观察段龛方面的动向。而段龛的弟弟段罴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他对段龛进言道:“慕容恪精通兵法,再加上他的兵力十分雄厚。如果我们任由他顺利渡过黄河并进军至城下,到时候即便我们想要投降,恐怕也不会被接受。恳请兄长您坚守城池,让我带领精锐部队前往黄河进行抵御。倘若我们有幸能够取胜,那么您可以随后率领主力部队跟进,定能取得巨大的胜利。如果不幸战败,也比等到最后再投降要好,至少还能保住千户侯的地位。”然而,段龛并没有采纳段罴的建议。段罴依然不断坚持请求出战,这一行为最终激怒了段龛,段罴因此被段龛杀害。
投降被杀
永和十二年(356年)正月,慕容恪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向广固城进发。当时,他距离广固城仅有一百多里。段龛闻讯后,迅速集结三万精锐士兵,在济水之南布阵迎战燕军。战斗初期,段龛凭借顽强的抵抗一度打退了慕容恪的进攻,迫使慕容恪暂时撤退至安平,以重整旗鼓、调整战术。 到了正月三十日,慕容恪再次发起攻势,在淄水一带与段龛展开决战。此役,慕容恪大获全胜,不仅重创段龛的部队,还俘虏了段龛的弟弟段钦,并斩杀了右长史袁范等重要将领。数千名段龛的士兵在战场上选择投降慕容恪。段龛虽侥幸逃脱,但不得不退回广固城内坚守。随后,慕容恪率军将广固城团团围困。 进入二月,段龛的徐州刺史、阳都公王腾带领部众向慕容恪投降,进一步削弱了段龛的力量。同年九月,段龛派遣手下将领段蕰前往东晋求援。东晋朝廷随即下令徐州刺史荀羡率军跟随段蕰前去救援。然而,当荀羡抵达琅邪时,却因畏惧前燕的强大兵力而不敢贸然前进。与此同时,王腾乘机进犯鄄城,荀羡为了报复,转而攻打阳都,并成功擒获并处决了王腾。
十月,慕容恪命令士兵修筑高墙、挖掘深壕,以此巩固对广固城的包围态势。在此期间,段龛辖境内的民众纷纷运送粮食支援前燕军队,使得城外的燕军粮草充足。而广固城内则逐渐陷入困境,不仅砍柴的小路被切断,而且由于长期的围困,城中粮食耗尽,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在这种绝境之下,段龛孤注一掷,调动全部兵力试图突围,但在慕容恪精心布置的包围圈中遭到惨败。慕容恪事先安排骑兵控制各城门,导致段龛虽拼死奋战,最终也只能独自逃回城内,其余士兵几乎全军覆没。至此,城中的士气完全崩溃,再无人愿意继续坚守。 慕容恪采取稳扎稳打的战略,命人在城外修建营垒,开垦田地,做好长期围困的准备。随着青州地区的百姓不断为燕军提供粮食补给,城内的段龛势力愈发孤立无援。不久之后,广固城内已陷入粮尽人亡的悲惨境地。
十一月十四日,段龛终于放下武器,将双手反绑于身后走出城门投降。他与另一位将领朱秃一同被押解送往蓟城。慕容恪安抚了刚刚归附的民众,彻底平定了段龛的辖境。他还将三千多户鲜卑族、胡族和羯族居民迁徙至蓟城(今北京市),同时留下镇南将军慕容尘驻守广固城。回到蓟城后,慕容俊下令处死朱秃,但暂时任命段龛为伏顺将军,以示招抚之意。 然而,升平元年(357年)六月,慕容俊改变态度,下令处决段龛,并将其三千多名部下活埋,彻底铲除了这一威胁。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前燕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展现了慕容恪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战略眼光。
【人物成就】
后赵灭亡之后,青州地区陷入了短暂的权力真空状态。正是在这种局势下,段龛趁机崛起,成功割据青州,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段齐。这一政权在当时可谓强盛一时,不仅稳固了内部统治,还积极向外扩展影响力,成为周边势力不可小觑的存在。 在与前燕的对抗中,段齐展现了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战略智慧。面对前燕的强大攻势,段龛率领军队顽强抵抗,尤其是在抵御慕容恪的讨伐过程中,更是凭借出色的指挥能力和士兵们的英勇奋战,一度成功击退了前燕的进攻,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这一胜利不仅极大地鼓舞了段齐军民的士气,也彰显了段龛作为一方诸侯的卓越才能。
张大龄《晋五胡指掌》:“段龛不让燕主儁而以书数其称帝,有匹磾之风,虽亡国破家,固无愧於天下后世也。
《魏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九十一》
《晋书·卷一百十·载记第十》
《资治通鉴·卷九十八》
《资治通鉴·卷九十九》
《资治通鉴·卷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