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务桓~十六国时期匈奴铁弗部第四任首领(341年-356年在位)
左贤王刘务桓
【341年】
个人简介
刘务桓(?—356年),复姓赫连,字豹子,出生于新兴郡虑虒县(今山西省五台县)。他是匈奴铁弗部的重要首领,同时也是胡夏景帝刘虎之子,以及后来胡夏武烈帝赫连勃勃的祖父,在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咸康七年(341年),刘务桓正式即位,成为铁弗部的实际掌权者。在位期间,他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外交举措以稳固部落的地位。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与代国修好,迎娶了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女儿为妻,通过联姻加强了双方的政治联盟。此外,他还向后赵朝贡,展现了其灵活的外交手腕。凭借这些努力,他被后赵封为平北将军,并授予左贤王的爵位,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及部落的政治影响力。
永和十二年(356年),刘务桓因病去世。他的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他的后代延续了他的事业。数十年后,他的孙子赫连勃勃建立了胡夏政权,追尊刘务桓为宣皇帝,以此表达对这位先祖功绩的认可与缅怀。 刘务桓的一生虽未建立显赫的帝国,但他通过智慧与策略为家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胡夏政权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人物生平】
东晋咸康七年(341年),在父亲刘虎(又名刘乌路孤)去世之后,务桓正式继位,成为新的首领。在他继位之后,积极采取外交手段,派遣使者与代国进行沟通以寻求和平共处。这一举措促成了与代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拓跋什翼犍更是将女儿许配给了他,进一步巩固了两国之间的联盟。 此外,务桓还向后赵政权进贡,展现了其政治智慧与灵活的外交策略。后赵方面对务桓的行为表示认可,并授予他平北将军、左贤王的封号,这不仅彰显了他在当时北方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其在维护地区稳定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永和十二年(356年),务桓去世,其弟刘阏陋头继承了他的位置,继续领导部族向前发展。在后来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并称帝时,为了纪念务桓的历史功绩,追谥他为宣皇帝,以此肯定他在早期奠定的基础与贡献。
东晋咸康七年(341年),在父亲刘虎(又名刘乌路孤)去世之后,务桓正式继位,成为新的首领。在他继位之后,积极采取外交手段,派遣使者与代国进行沟通以寻求和平共处。这一举措促成了与代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拓跋什翼犍更是将女儿许配给了他,进一步巩固了两国之间的联盟。 此外,务桓还向后赵政权进贡,展现了其政治智慧与灵活的外交策略。后赵方面对务桓的行为表示认可,并授予他平北将军、左贤王的封号,这不仅彰显了他在当时北方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其在维护地区稳定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永和十二年(356年),务桓去世,其弟刘阏陋头继承了他的位置,继续领导部族向前发展。在后来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并称帝时,为了纪念务桓的历史功绩,追谥他为宣皇帝,以此肯定他在早期奠定的基础与贡献。
【家庭成员】
父亲:刘虎,夏景帝,武烈帝追尊
妻子:拓跋氏,拓跋什翼健之女
弟弟:刘阏陋头
长子:刘悉勿祈
次子:刘卫辰,夏桓帝,武烈帝追尊
父亲:刘虎,夏景帝,武烈帝追尊
妻子:拓跋氏,拓跋什翼健之女
弟弟:刘阏陋头
长子:刘悉勿祈
次子:刘卫辰,夏桓帝,武烈帝追尊
【其他阅读】
【历史年号查询表】
【朝代帝王世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