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励(劢)~东晋陈留王国第三任陈留王(326-358年)

首页标题    晋朝    陈留王国    曹励(劢)~东晋陈留王国第三任陈留王(326-358年)






陈留王国


326年

【基本信息】

所处时代:东晋

姓名:曹劢

封号:陈留王
民族族群汉族

在位:326年十月--358年12月1日)冬十月乙丑)
生卒:?--358年
主要成就:受封为陈留王

前任:曹过

继任:曹恢


个人简介

      曹劢(生卒年不详,逝于358年),是东晋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根据史书记载,在咸和元年冬十月(公元326年),晋成帝为了延续魏国的后嗣,将魏武帝曹操的玄孙曹劢封为陈留王,以示对前朝血脉的尊重与传承。这一举措也使得曹劢成为东晋时期“二王三恪”之一的重要象征。 “二王三恪”是中国古代礼制中的一种特殊制度,用以表示对前朝皇室的尊敬与延续。而陈留王作为其中之一,具有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意义。 至升平二年冬十月乙丑(公元358年),陈留王曹劢去世,其爵位由其子曹恢承袭,继续维持陈留王一脉的传承与地位。

【人物生平】
       据史书记载,曹劢是曹操的玄孙。在曹劢之前,曹操的后代中已有两人被封为陈留王。第一位便是曹魏的最后一任皇帝——曹奂。曹奂在将皇位禅让给晋武帝司马炎之后,被降封为陈留王,并在去世后被追谥为元皇帝。根据史实记载,曹奂于公元302年离世,然而关于其后人的具体情况,目前史料中尚无明确记载。 到了晋成帝继位之时,由于曹奂可能并无直系后代延续封号,因此晋朝以曹操的玄孙曹劢重新承袭陈留王之位。不过,由于年代久远,曹劢的上三代祖辈信息已经难以考证。尽管如此,曹劢在位期间表现稳定,统治时间长达三十多年。在他去世后,陈留王的爵位顺利传给了他的儿子曹恢。自此以后,陈留王的封号历经四代五任,皆为曹劢的直系后裔所继承。

         随着朝代的更迭,陈留王这一封号最终走向了终结。当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即位后,鉴于曹魏距离当时的时代过于遥远,且已超出传统礼制中“三恪”的范围,故而在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八月癸巳这一天,正式废除了陈留王这一封号。这一举措标志着陈留王作为政治与历史象征的彻底结束,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时代对前朝遗存的不同态度。

 

   注‌:“三恪”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政治礼制,旨在通过封赏前代王朝的后裔,以示尊敬和表示新王朝的正统地位。‌

定义和历史背景
    三恪”制度最早起源于周朝。周武王在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后,没有斩尽杀绝,而是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为王,以继商祀。此外,还封黄帝的后裔为祝国之君,尧的后裔为蓟国之君,舜的后裔为陈国之君,夏朝的后裔为杞国之君,这些封赏被称为“三恪”‌


【封帝时期】
曹奂,《魏世谱》曰:封帝为陈留王。年五十八,太安元年崩,谥曰元皇帝。

曹过(302年——约326年冬十月)曹奂子

曹励,《晋书》:咸和元年,冬十月,封魏武帝玄孙曹励为陈留王,以绍魏;升平二年冬十月乙丑,陈留王曹劢薨。

曹恢 ,《晋书》:兴宁元年冬十月甲申,立陈留王世子恢为王;太元三年夏五月庚午,陈留王曹恢薨。
曹灵诞 ,《晋书》太元八年十一月壬子,立陈留王世子灵诞为陈留王;义熙三年十二月,陈留王曹灵诞薨。
曹虔嗣,《宋书 武帝本纪》:于是陈留王虔嗣等二百七十人,及宋台群臣,并上表 劝进,永初元年秋七月己丑陈留王曹虔嗣薨。


【世系年表】

魏后—陈留国(265年—479年)
第1代:陈留王曹奂,,265年—302年在位    曹宇子
第2代:陈留王曹过,,302年——325年 在位   曹奂子
第3代:陈留王曹励,,326年—358年 在位   曹操玄孙
第4代:陈留王曹恢,,363年—378年 在位   曹励子
第5代:陈留王曹灵诞,383年—408年在位    曹恢子
第6代:陈留王曹虔嗣 ,409年—420年在位    曹灵诞子
第7代:陈留王曹虔秀,421年—462年在位    曹虔嗣弟
第8代:陈留王曹铣 ,,463年—473年在位    曹虔秀子
第9代:陈留王曹粲,, 474年—479年在位    ?

         南齐萧道成建元元年(479年)八月癸巳(479年9月25日,农历479年八月二十四)这一天,陈留国被撤销了设置。这一决策标志着陈留国作为行政区域或封地的历史使命宣告结束。在当时的政治地理版图上,这样的调整或许是为了更好地优化地方治理结构,或是出于对资源重新配置的战略考量。此次省撤陈留国的举措,体现了当时统治者对于国家管理精细化、高效化的追求。

【其他阅读】
=======
2025年3月11日 22:16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