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三十四年,公元334年,农历甲午(马)年,天干五行属木。 成汉政权成武帝李雄玉衡二十四年。 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和九年。 前凉张骏建兴二十二年(太元十一年)。 后赵海阳王石弘延熙元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301年-400年    公元三百三十四年,公元334年,农历甲午(马)年,天干五行属木。 成汉政权成武帝李雄玉衡二十四年。 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和九年。 前凉张骏建兴二十二年(太元十一年)。 后赵海阳王石弘延熙元年,






公元三百三十四年




公元334年,农历甲午(马)年,天干五行属木。

东晋】健康)第三位皇帝晋成帝司马衍咸和九年

年号:咸和(326年3月20日.农历326年二月初一.辛酉日~335年2月9日.农历334年十二月三十九.己巳日)东晋第三位皇帝晋成帝司马衍第一个年号,东晋政权第五个年号。【晋王朝第二十一个年号】。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巴氐族】十六国【成汉】成都)开国皇帝成武帝李雄玉衡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五日卒

年号:玉衡(311年―334年),十六国成汉开国皇帝成武帝李雄的第三个年号,称帝第二个年号,成汉政权第三个年号,

【巴氐族】十六国【成汉】成都)第二位皇帝李班(334年六月二十五日-十月)
【巴氐族】十六国【成汉】成都)第三位皇帝李期沿用~玉衡二十四年

年号:玉衡(311年―334年),十六国成汉开国皇帝成武帝李雄的第三个年号,称帝第二个年号,成汉政权第三个年号,

卢水胡】十六国【前凉】凉州)第四任位君主张骏太元十一年)(建兴二十二)

年号:太元(324年五月—346年四月)十六国前凉第四任位君主张骏年号,前凉政权第三个年号。沿用西晋愍帝司马邺的年号(建兴)。

,】十六国【后赵】第二位皇帝石弘延熙元年

年号延熙(334年,一作333年-334年),误作永熙、延兴,十六国后赵第二位皇帝石弘年号,后赵政权第三个年号

,】十六国【后赵】第三位皇帝石虎(十一月即位.次年改元)

【同时期政权】 

丁零部】①翟斌~翟魏国君先祖,丁零部落首领(330-384年)

陈留国】第3代陈留王曹励(劢)(326年冬十月—(358年12月1日)冬十月乙丑)

羌族】【后秦】政权奠基人,姚弋仲(生卒280年~352年))

南匈奴铁弗匈奴】朔方)第三任君主刘虎(刘乌路孤)(309—341年在位‌)

氐族】【前仇池国】清水)第二任君主杨难敌(317-334年.正月卒)

氐族】【前仇池国】清水)第三任君主杨毅(334-337在位)

氐族】【前秦】【氐族人~苻洪前秦政权奠基人,略阳郡氐族首领,310年,汉国皇帝刘聪派遣使者任命苻洪为平远将军,苻洪不肯接受汉国的官职,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郡公。 (310年-350年在位)


鲜卑族

1.【代国】鲜卑代国第六任君主炀帝拓跋纥那325年十二月-329年在位,335年至337年在位)两次在位)

1.【代国】鲜卑代国第七任君主烈帝拓跋翳槐(329-335年,--337-338年两次在位)


2.【慕容吐谷浑部落】③吐谷浑叶延(329年―351年)

3.【慕容鲜卑部落】大棘城)第二任首领,(前燕奠基人.慕容皝(333-348年)
4.【段部鲜卑(徒何)】会支)段部鲜卑第九任君主段辽(325~339年在位)

5.【乞伏鮮卑西秦奠基人乞伏司繁(329年?---376年在位)

6.【宇文鲜卑】鲜卑宇文部末代首领宇文逸豆归 (333--约345年在位)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六任国王.故国原王(钊)(331年 - 371年)

【世纪】4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031年
【年代】东晋成帝,列国。汉,列国前凉

【在位皇帝】

东晋】第三位皇帝晋成帝司马衍(325年10月-342年7月)

(325年10月19日.农历325年闰八月(小)二十六.己丑日--342年7月25日.农历342年六月(大)初七.壬辰日)


【巴氐族】十六国【成汉开国皇帝成武帝李雄(304年~334年在位)

【巴氐族】十六国【成汉第二位皇帝李班(334年六月-334年九月)
【巴氐族】十六国【成汉第三位皇帝李期(334年十月-338年三月)

卢水胡】十六国【前凉】第四任位君主张骏(324年五月—346年四月)

,】十六国【后赵】第二位皇帝石弘(333年~334年十一月在位)

,】十六国【后赵】第三位皇帝石虎(334-349在位)

【年号】玉衡,咸和,建兴(太元),延熙

【朝代】

晋朝】【人物东晋(317年至420年

五胡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


公元334年2月20日

农历:334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297年9月28日,波斯历:前289年11月30日,星期:星期三,干支:甲午年 丙寅月 乙亥日,属相:马,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七九第6天,儒略日数:1843102

 

【出生名人】

      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公元334~416年),东晋高僧,俗姓贾。庐山白莲社创始者。慧远大师出生于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世代书香之家。慧远大师于义熙十二年(416年)圆寂,世寿八十三。后由唐、宋诸帝赐赠谥号(辨觉大师)(正觉大师)(圆悟大师)(等遍正觉圆悟大师),为别于隋代净影寺之慧远,后世多称为“庐山慧远”。

 

【逝世名人】

      李雄,(274年--334年8月11日 ),字仲俊,巴氐族,略阳(今甘肃省天水市)人,祖籍巴西宕渠(今四川省达州市)。成汉开国皇帝(304年~334年在位)。玉衡二十四年(334年.六月二十五日)去世,享年六十一岁,庙号太宗,谥号武皇帝,葬于安都陵。侄子李班即位,是为哀帝。

【家庭成员】(李雄家族成员
父亲:成汉景帝李特
母亲:太后罗氏

     李班,(288年-334年),字世文,成汉第二位皇帝(334年),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天水市)人,成武帝李雄之侄。李班深得叔父李雄的信任,并被立为太子,李雄死后,李班即位,玉衡二十四年(334年)十月夜,被李越在殡宫中杀害,时年四十七岁,在位一年,谥号哀皇帝。群臣立李雄的儿子李期继位。
【家庭成员】(李班家族成员
祖父:成汉景帝李特
祖母:太后罗氏
父亲:李荡
兄弟:李都、李玝

     杨难敌,(?-334年),氐族。左贤王杨茂搜之子。东晋时前仇池国第二任君主。太兴四年(322年),前赵主刘曜亲自领军攻杨难敌,杨难敌兵败,于是向前赵称藩。同年(322年)秦州刺史陈安自立为凉王,323年被前赵击败,陈安被杀,杨难敌心里害怕,与弟杨坚头向成汉请降。前赵军撤退后,杨难敌到武都据险自守,不再听命成汉。成汉分二路进兵讨伐杨难敌,一路被他阻挡不得进,另一路大败。325年,杨难敌从前赵手上收复仇池。玉衡二十四年(334年)杨难敌死,立长子杨毅。

【家庭成员】【家族世系

父亲:杨茂搜,前仇池国第一任君主

弟弟:杨坚头

儿子:

长子:杨毅,前仇池国第三任君主。公元337年,被堂弟杨初杀死。

次子:杨宋奴

    陆晔(261年-334年10月21日),字士光,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东晋时期士族重臣,东吴丞相陆逊侄孙,选曹尚书陆瑁之孙,高平国相陆英之子。334年(咸和九年),陆晔逝世,享年七十四岁,受追赠为侍中、车骑大将军,谥号穆。
    陶侃
(259年-334年7月30日),字士衡(一作士行)。原籍鄱阳郡鄱阳县(今江西省鄱阳县,一说鄱阳郡枭阳县—今江西都昌),后迁居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省九江市,一说今湖北省黄梅县。晋朝时期重要的军事将领。咸和九年(334年),陶侃辞官归隐,不久后安逝于樊溪,享年七十六岁。获赠大司马,谥号“桓”。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显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和九年(甲午,公元三三四年)

  春,正月,赵改元延熙。

  诏以郭权为镇西将军、雍州刺史。

  仇池王杨难敌卒,子毅立,自称龙骧将军、左贤王、下辨公;以叔父坚头之子盘为冠军将军、右贤王、河池公,遣使来称籓。

  二月,丁卯,诏遣耿访、王丰赍印绶授张骏大将军、都督陕西、雍、秦、凉州诸军事。自是每岁使者不绝。

  慕容仁以司马翟楷领东夷校尉,前平州别驾庞鉴领辽东相。

  段辽遣兵袭徒河,不克;复遣其弟兰与慕客翰共攻柳城,柳城都尉石琮、城大慕舆泥并力拒守,兰等不克而退。辽怒,切责兰等,必令拔之。休息二旬,复益兵来攻。士皆重袍蒙楯,作飞梯,四面俱进,昼夜不息。琮、泥拒守弥固,杀伤千馀人,卒不能拔。慕容皝遣慕容汗及司马封弈等共救之。皝戒汗曰:“贼气锐,勿与争锋!”汗性骁果,以千馀骑为前锋,直进。封弈止之,汗不从。与兰遇于牛尾谷,汗兵大败,死者太半;弈整陈力战,故得不没。

  兰欲乘胜穷追,慕容翰恐遂灭其国,止之曰:“夫为将当务慎重,审己量敌,非万全不可动。今虽挫其偏师,未能屈其大势。皝多权诈,好为潜伏,若悉国中之众自将以拒我,我县军深入,众寡不敌,此危道也。且受命之日,正求此捷;若违命贪进,万一取败,功名俱丧,何以返面!”兰曰:“此已成擒,无有馀理,卿正虑遂灭卿国耳!今千年在东,若进而得志,吾将迎之以为国嗣,终不负卿,使宗庙不祀也。”千年者,慕容仁小字也。翰曰:“吾投身相依,无复还理;国之存亡,于我何有!但欲为大国之计,且相为惜功名耳。”乃命所部欲独还,兰不得已而从之。

  三月,成主雄分宁州置交州,以霍彪为宁州刺史,爨深为交州刺史。

  赵丞相虎遣其将郭敖及章武王斌,帅步骑四万西击郭权,军于华阴;夏,四月,上邽豪族杀权以降。虎徙秦州三万馀户于青、并二州。长安人陈良夫奔黑羌,与北羌王薄句大等侵扰北地、冯翊。章武王斌、乐安王韬合击,破之,句大奔马兰山。郭敖乘胜逐北,为羌所败,死者什七八。斌等收军还三城。虎遣使诛郭敖。秦王宏有怨言,虎幽之。

  慕容仁自称平州刺史、辽东公。

  长沙桓公陶侃,晚年深以满盈自惧,不预朝权,屡欲告老归国,佐吏等苦留之。六月,侃疾笃,上表逊位。遣左长史殷羡奉送所假节、麾、幢、曲盖、侍中貂蝉、太尉章、荆、江、雍、梁、交、广、益、宁八州刺史印传、棨戟;军资、器仗、牛马、舟船,皆有定薄,封印仓库,侃自加管钥。以后事付右司马王愆期,加督护统领文武。甲寅,舆车出,临津就船,将归长沙,顾谓愆期曰:“老子婆娑,正坐诸君!”乙卯,薨于樊谿。侃在军四十一年,明毅善断,识察纤密,人不能欺;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及薨,尚书梅陶与亲人曹识书曰:“陶公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陆抗诸人不能及也。”谢安每言:“陶公虽用法,而恒得法外意。”安,鲲之从子也。

  成主雄生疡于头。身素多金创,及病,旧痕皆脓溃,诸子皆恶而远之;独太子班昼夜侍侧,不脱衣冠,亲为吮脓。雄召大将军建宁王寿受遗诏辅政。丁卯,雄卒,太子班即位。以建宁王寿录尚书事,政事皆委于寿及司徒何点、尚书令王瑰,班居中行丧礼,一无所预。

  辛未,加平西将军庾亮征西将军、假节、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领江、豫、荆三州刺史,镇武昌。亮辟殷浩为记室参军。浩,羡之子也,与豫章太守褚裒、丹杨丞杜乂,皆以识度清远,善谈《老》、《易》,擅名江东,而浩尤为风流所宗。裒,略之孙;乂,锡之子也。桓彝尝谓裒曰:“季野有皮里《春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褒贬也。谢安曰:“裒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矣。”

  秋,八月,王济还辽东,诏遣侍御史王齐祭辽东公廆,又遣谒者徐孟策拜慕容皝镇军大将军、平州刺史、大单于、辽东公、持节、都督,承制封拜,一如廆故事。船下马石津,皆为慕容仁所留。

  九月,戊寅,卫将军江陵穆公陆晔卒。

  成主雄之子车骑将军越屯江阳,奔丧至成都。以太子班非雄所生,意不服,与其弟安东将军期谋作乱。班弟玝劝班遣越还江阳,以期为梁州刺史,镇葭萌。班以未葬,不忍遣,推心待之,无所疑间,遣玝出屯于涪。冬,十月,癸亥朔,越因班夜哭,弑之于殡宫,并杀班兄领军将军都;矫太后任氏令,罪状班而废之。

  初,期母冉氏贱,任氏母养之。期多才艺,有令名。及班死,众欲立越,越奉期而立之。甲子,期即皇帝位。谥班曰戾太子。以越为相国,封建宁王,加大将军寿大都督,徙封汉王;皆录尚书事。以兄霸为中领军、镇南大将军;弟保为镇西大将军、汶山太守;从兄始为征东大将军,代越镇江阳。丙寅,葬雄于安都陵,谥曰武皇帝,庙号太宗。

  始欲与寿共攻期,寿不敢发。始怒,反谮寿于期,请杀之。期欲籍寿以讨李玝,故不许,遣寿将兵向涪。寿先遣使告玝以去就利害,开其去路,玝遂来奔。诏以王玝为巴郡太守。期以寿为梁州刺史,屯涪。

  赵主弘自赍玺绶诣魏宫,请禅位于丞相虎。虎曰:“帝王大业,天下自当有议,何为自论此邪!”弘流涕还宫,谓太后程氏曰:“先帝种真无复遗矣!”于是尚书奏:“魏台请依唐、虞禅让故事。”虎曰:“弘愚暗,居丧无礼,不可以君万国,便当废之,何禅让也!”十一月,虎遣郭殷持节入宫,废弘为海阳王。弘安步就车,容色自若,谓群臣曰:“庸昧不堪纂承大统,夫复何言!”群臣莫不流涕,宫人恸哭。群臣诣魏台劝进,虎曰:“皇帝者盛德之号,非所敢当,且可称居摄赵天王。”幽弘及太后程氏、秦王宏、南阳王恢于崇训宫,寻皆杀之。

  西羌大都督姚弋仲称疾不驾,虎屡召之,乃至。正色谓虎曰:“弋仲常谓大王命世英雄,奈何把臂受托而返夺之邪?”虎曰:“吾岂乐此哉!顾海阳年少,恐不能了家事,故代之耳。”心虽不平,然察其诚实,亦不之罪。

  虎以夔安为侍中、太尉、守尚书令,郭殷为司空,韩晞为尚书左仆射,魏郡申钟为侍中,郎闿为光禄大夫,王波为中书令。文武封拜各有差。虎行如信都,复还襄国。

  慕容皝讨辽东,甲申,至襄平。辽东人王岌密信请降。师进,入城,翟楷、庞鉴单骑走,居就、新昌等县皆降。皝欲悉坑辽东民,高诩谏曰:“辽东之叛,实非本图,直畏仁凶威,不得不从。今元恶犹存,始克此城,遽加夷灭,则未下之城,无归善之路矣。”皝乃止。分徙辽东大姓于棘城。以杜群为辽东相,安辑遗民。

  十二月,赵徐州从事兰陵硃纵斩刺史郭祥,以彭城来降,赵将王朗攻之,纵奔淮南。

  慕容仁遣兵袭新昌,督护新兴王寓击走之,遂徙新昌入襄平。


【公元三百三十四年大事记】

仇池氐王杨难敌卒,子毅称藩于晋
  晋咸和九年(334)正月,仇池氐王杨难敌卒。其子杨毅嗣位,自称龙骧将军、左贤王、下辨公;任命叔父杨坚头之子杨盘为冠军将军、右贤王、河池公。难敌在位时,曾先后依违于前赵、成汉之间。杨毅当政后,改变国策,派使至建康向亚称藩。

 

李雄病故,成国内乱,李期嗣立
  成玉衡二十四年(334)六月,成国主李雄因旧创溃发而死,年六十一岁。雄为人宽厚,简刑约法,延纳才士;当时中原战乱频繁,而蜀地却相安无事;雄又裁减事役,规定男丁每岁交谷三斛,女丁减半,户调绢数丈,绵数两,故其境内非常稳定。雄死后,政争迭起。先是雄召大将军李寿受遣诏辅佐太子李班。但李班乃雄侄,雄亲子李越与李期谋作乱,并于同年十月杀李雄,李期代之即帝位,以弟越为相国,封建宁王;李寿为大都督、徒封汉王,以弟越为相国,封建宁王;李寿为大都督、徒封汉王。又将李雄葬于安都陵,谥曰武皇,庙号太宗。次年正月,李期改元玉恒。

 

石虎自称居摄赵天王
  石勒死后,后赵大权掌握在石虎之手。赵帝石弘不甘为傀儡 ,但又畏石虎威势,便于延熙元年(334)十月自请禅位于石虎。虎曰:“弘愚暗,便当废之,何禅让也!”十一月,虎派郭殷入宫,废弘为海阳王。群众劝虎即皇帝位,虎曰:“皇帝者,盛德之号,非所敢当。”遂自称居摄赵天王。随后又将石弘及太后程氏、石宏、石恢幽杀,弘死时年二十一。任命夔安为侍中、太尉、守尚书令,郭殷为司空,韩晞、申钟、郎闿、王波等文武授官有差,次年正月改元建武。

 

辽西段氏袭击慕容皝
  慕容皝嗣位辽东公,庶兄慕容翰投奔辽西段氏。晋咸九年(334)二月,段辽派其弟段兰与慕容翰共攻辽东属地柳城(今辽宁朝阳南),遇到守将顽强抵抗。段辽大怒,遣重兵日夜攻击,皝随即增派援军,亦为段兰所败。段兰欲乘胜追击,慕容翰不欲段兵灭慕容辽东,于是劝阻,且召本部兵还,段兰不得已,亦退。

 

郭权降晋被杀
  晋咸和八年(333)底,雍州刺史郭权据守上邽(今甘肃天水东南)遣使降晋。京兆、新平、扶风、冯翊、北地等均应权而叛赵。石虎于次年三月派郭敖、石斌率军西击;四月,上邽豪族杀权降附石虎。虎遂迁徒秦州三万余户于青、并二州。于是,长安人陈良夫投奔黑羌,并与北羌王薄句大等侵扰北地(今陕西耀县)和冯翊(今陕西大荔),旋为石斌等击破。郭敖乘胜北追,为羌所败,敖旋被石虎诛杀。

 

陶侃卒
  陶侃字士行,庐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曾先后参加讨平杜弢、王敦、苏峻及祖约之乱;任荆、广、江等州刺史。尤其在讨平苏峻祖约之乱时,侃功最著,深受晋廷器重,侃晚年亦以满盈自惧,不预朝权,屡欲告老归长沙国。咸和九年(334)六月,侃病重,上表辞位,在返归长沙时,卒于樊谿(今湖北武昌西),年七十六岁,陶侃在军四十一年,谨守吏职,雄毅有权略,明悟善决,深得上下人心。及基卒,晋成帝恃下诏褒扬。

 

陆晔卒
  陆晔字士光,吴郡县人。元帝初,封平望亭侯,累迁散骑常侍、本郡大中正。当时元帝以侍中多北人充任,遂拜晔侍中,徒尚书。明帝即位后,又为尚书左仆射,领太子少傅,参与平定钱风,进爵江陵伯。明帝死前,又与王导、卞壶等受顾命辅佐皇太子。成帝即位后,苏峻又发动叛乱,晔随晋帝左右,进爵为公。咸和九年(334),求归乡里拜坟墓,九年病卒,年七十四岁。

 

庾亮镇武昌
  晋咸和四年(329),苏峻叛乱定后,庾亮以苏峻,祖约之乱与已专政有关,于是向成帝上表谢罪,并自求外镇芜湖。咸和九年(334)六月,陶侃卒,庾亮又移镇武昌,开始专制上游,这又征辟殷浩为记室参军。

 

慕容皝兵讨辽东
  慕容仁自与慕容皝分离后,尽占辽东之地。晋咸和九年(334)三月,仁自称平州刺史、辽东公。同年八月,皝恃使王济还返辽东,晋廷又派徐孟同去策拜皝为镇军大将军、平州刺史、大单于、辽东公,一如慕容廆故事。但船至马石津,均为慕容仁所扣。十一月,慕容廆派兵进攻辽东,夺取襄平(今辽宁辽阳),采纳高翊之议,分徒辽东大姓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任命杜群为辽东相,安抚民众。同年底,慕容仁又袭击新昌,为王寓所败,寓于是将新昌百姓徒入襄平城。次年十月,慕容仁放归皝使王齐和晋命名徐孟等人;十二月,徐孟携东晋策命至棘城,慕容皝始受晋命。咸康二年(336)九月,徐孟等还建康。

 
【外国大事记】
 

【魏晋诗词】

咏秋诗

[魏晋] 江回
祝融解炎辔,蓐收起凉驾。高风催节变,凝露督物化。
长林悲素秋,茂草思朱夏。鸣雁薄云岭,蟋蟀吟深榭。
寒蝉向夕号,惊飙激中夜。感物增人怀,凄然无欣暇。
         江回,字道载,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

 
【其他阅读】
=======
 
2023年8月28日 23:00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