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七十九年,公元379年,农历己卯(兔)年,天干五行属土。东晋太元四年; 前秦建元十五年
公元三百七十九年
公元379年,农历己卯(兔)年,天干五行属土
(年号:太元(376年2月9日.正月初三-396年11月6日.九月二十二)东晋第九位皇帝孝武帝司马曜第二个年号,东晋政权第十五个年号。【晋王朝第三十一个年号】,太元二十一年九月晋安帝即位沿用,次年改元隆安元年。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03【汉卢水胡】十六国【前凉】(301年/318年-376年)
【前凉】姑臧)第九任位君主.凉悼公张天锡,376年9月26日.农历376年八月(大)二十七.甲午日降秦~国亡。其子张大豫随父降秦,后被长水校尉王穆所匿,后与王穆投奔鲜卑首领秃发思复鞬。传檄起兵,攻打后凉主吕光,进逼姑臧。太安二年(386年),张大豫自号抚军将军、凉州牧,改元凤凰,以王穆为长史。不久被吕光所败,后被执送姑臧,最终被吕光所杀。
(年号:建元(365年二月至385年七月),十六国时期前秦第三位皇帝宣昭皇帝苻坚第三个年号,前秦政权第五个年号。
07【鲜卑】【后燕】(384年—407年):北燕天王高云所取代
08【羌,】【后秦】(384年—417年):被东晋太尉刘裕 灭
09【鲜卑】【西秦】(385年—400年):400年被后秦灭,409年复国,431年被夏国灭
10【氐,】【后凉】(386年—403年):降于后秦
11【鲜卑】【南凉】(397年—414年):降于西秦
12【汉,】【北凉】(397年—460年):降于北魏
13【鲜卑】【南燕】(398年—410年):归于东晋
14【汉,】【西凉】(400年—421年):想袭击北凉,结果全军覆灭,国亡
15【汉,】【北燕】(407年—436年):被北魏 灭
16【匈奴】【大夏】(407年—431年):431年被吐谷浑军队所俘,后解送北魏,432年被魏太武帝拓跋焘处死,灭
【同时期政权】
【丁零部】①翟斌~翟魏国君先祖,丁零部落首领(330-384年)
【陈留国】第5代陈留王...
【羌族】【后秦】第三任首领姚苌,357年姚襄被前秦杀死后,其弟姚苌带领余部降前秦,东晋司马曜太元九年(384年),姚苌抓住机会,正式宣布自己为大将军、大单于以及万年秦王,之后颁布了大赦令,同时改年号为“白雀”。白雀三年(386年)姚苌即位为帝,改年号建初,建国号大秦。
【南匈奴】【铁弗匈奴】代来城)第七任君主.刘卫辰(359—391年)
(鲜卑族)
1.【代国】盛乐)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 尽管代国覆灭,但拓跋什翼犍的后代并未放弃复兴家族的梦想, 多年后,他的孙子拓跋珪成功复国并建立北魏王朝。续386年>>>北魏)
5.【乞伏鮮卑】勇士川)西秦2.秦宣烈王乞伏国仁(385年-388年)
6.【宇文鲜卑】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七任国王.小兽林王(丘夫)(371年 - 384年)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
公元379年2月3日
农历:379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250年1月28日,波斯历:前244年11月13日,星期:星期日,干支:己卯年 乙丑月 甲寅日,属相:兔,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五九第7天,儒略日数:1859521
【逝世名人】
前秦大臣~邓羌,(?~约379年),安定郡临泾县(今甘肃省泾川县)人,出身安定邓氏。前秦时期大臣、军事家,官至车骑大将军,封爵真定郡侯。东汉太傅邓禹后裔,武威太守邓始之子。邓羌精通兵法,文武双全,拥有廉颇、李牧的才能,号称“万人敌”。寿光二年(356年),授建节将军,大败鲜卑慕容部,擒获慕舆长卿。得罪皇帝苻生,贬为咸阳太守。寿光三年(357年),联合广平王苻黄眉、东海王苻坚击斩羌族首领姚襄 。苻坚即位后,平定并州军阀张平,俘虏猛将张蚝 。联合王猛,整肃治安,打压豪强,大见成效 。平定匈奴族张罔的叛乱,挫败东晋北伐,协助慕容垂等击破桓温军队,平定刘卫辰、苻柳、益州的叛乱,击败东晋名将桓石虔所部,勒铭于岷山而还 [7-10]。参与灭亡前燕之战,击溃慕容评、慕容臧,参与灭代之战,灭亡代国,为前秦统一北方地区作出了重要贡献。累迁前锋督护、散骑常侍、尚书、骁骑将军、御史中丞、尚书左仆射、征虏将军、安定太守、特进、镇军将军、使持节、护羌校尉、洛州刺史、并州刺史、车骑大将军,赐爵真定郡侯,深受宣昭帝苻坚信任。建元十五年(379年)左右,因病去世。一生戎马,未有败绩。
【家族成员】
父亲:邓始,前秦(一说西晋)武威太守。
(儿子)
1.邓景,前秦时期大臣,官至冠军将军、京兆尹,以忠烈著称。
2.邓翼,前秦时期大臣,官至河间相,后投降后燕,官至赵郡内史。
3.邓羌还有数位儿子,但史书未载名字。除邓翼投降后燕外,邓羌诸子皆以忠心苻秦著称。
孙子:邓渊,邓翼之子,北魏时期大臣,官至尚书吏部郎、中垒将军,封爵下博子。
吉挹,(?~379年),字祖冲,冯翊郡莲芍县(今陕西省渭南市)人。东晋时期大臣,官至魏兴太守、轻车将军。太元四年(379年),前秦将领韦钟攻打魏兴郡,吉挹死守城池,屡败秦师,因寡不敌众被俘。吉挹不肯向前秦屈服,绝食而死。东晋追赠益州刺史。
【家庭成员】
祖父:吉朗,西晋时期大臣,西晋灭亡时自杀殉国。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太元四年(己卯,公元三七九年)
春,正月,辛酉,大赦。
秦长乐公丕等得诏惶恐,乃命诸军并力攻襄阳。秦王坚欲自将攻襄阳,诏阳平公融以关东六州之兵会寿春,梁熙以河西之兵为后继。阳平公融谏曰:“陛下欲取江南,固当博谋熟虑,不可仓猝。若止取襄阳,又岂足亲劳大驾乎?未有动天下之众而为一城者,所谓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也。”梁熙谏曰:“晋主之暴,未如孙皓,江山险固,易守难攻。陛下必欲廓清江表,亦不过分命将帅,引关东之兵,南临淮、泗,下梁、益之卒,东出巴、峡,又何必亲屈鸾辂,远幸沮泽乎?昔汉光武诛公孙述,晋武帝擒孙皓,未闻二帝自统六师,亲执枹鼓,蒙矢石也。”坚乃止。
诏冠军将军南郡相刘波帅众八千救襄阳,波畏秦,不敢进。硃序屡出战,破秦兵,引退稍远,序不设备。二月,襄阳督护李伯护密遣其子送款于秦,请为内应;长乐公丕命诸军进攻之。戊午,克襄阳,执硃序,送长安。秦王坚以序能守节,拜度支尚书;以李伯护为不忠,斩之。
秦将军慕容越拔顺阳,执太守谯国丁穆。坚欲官之,穆固辞不受。坚以中垒将军梁成为荆州刺史,配兵一万,镇襄阳,选其才望,礼而用之。
桓冲以襄阳陷没,上疏送章节,请解职;不许。诏免刘波官,俄复以为冠军将军。
秦以前将军张蚝为并州刺史。
兗州刺史谢玄帅众万馀救彭城,军于泗口,欲遣间使报戴逯而不可得。部曲将田泓请没水潜行趣彭城,玄遣之。泓为秦人所获,厚赂之,使云南军已败;泓伪许之,既而告城中曰:“南军垂至,我单行来报,为贼所得。勉之!”秦人杀之。彭超置辎重于留城,谢玄扬声遣后军将军东海何谦向留城。超闻之,释彭城围,引兵还保辎重。戴逯帅彭城之众,随谦奔玄,超遂据彭城,留兗州治中徐褒守之,南攻盱眙。俱难克淮阴,留邵保戍之。
三月,壬戌,诏以“疆埸多虞,年谷不登,其供御所须,事从俭约;九亲供给,众官廪俸,权可减半。凡诸役费,自非军国事要,皆宜停省。”
癸未,使右将军毛虎生帅众三万击巴中,以救魏兴。前锋督护赵福等至巴西,为秦将张绍等所败,亡七千馀人。虎生退屯巴东。蜀人李乌聚众二万,围成都以应虎生,秦王坚使破虏将军吕光击灭之。夏,四月,戊申,韦钟拔魏兴,吉挹引刀欲自杀,左右夺其刀;会秦人至,执之,挹不言不食而死。秦王坚叹曰:“周孟威不屈于前,丁彦远洁己于后,吉祖冲闭口而死,何晋氏之多忠臣也!”挹参军史颖逃归,得挹临终手疏,诏赠益州刺史。
秦毛当、王显帅众二万自襄阳东会俱难、彭超攻淮南。五月,乙丑,难、超拔盱眙,执高密内史毛璪之。秦兵六万围幽州刺史田洛于三阿,去广陵百里;朝廷大震,临江列戍,遣征虏将军谢石帅舟师屯涂中。石,安之弟也。
右卫将军毛安之等帅众四万屯堂邑。秦毛当、毛盛帅骑二万袭堂邑,安之等惊溃。兗州刺史谢玄自广陵救三阿;丙子,难、超战败,退保盱眙。六月,戊子,玄与田洛帅众五万进攻盱眙,难、超又败,退屯淮阴。玄遣何谦等帅舟师乘潮而上,夜,焚淮桥。邵保战死,难,超退屯淮北,玄与何谦、戴逯、田洛共追之,战于君川,复大破之,难、超北走,仅以身免。谢玄还广陵,诏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
秦王坚闻之,大怒。秋,七月,槛车征超下廷尉,超自杀。难削爵为民。
以毛当为徐州刺吏,镇彭城;毛盛为兗州刺史,镇胡陆;王显为扬州刺史,戍下邳。
谢安为宰相,秦人屡入寇,边兵失利,众心危惧,安每镇之,以和静。其为政,务举大纲,不为小察。时人比安于王导,而谓其文雅过之。
八月,丁亥,以左将军王蕴为尚书仆射,顷之,迁丹杨尹。蕴自以国姻,不欲在内,苦求外出;复以为都督浙江东五郡诸军事、会稽内史。
是岁,秦大饥。
【公元三百七十九大事记】
秦晋争三巴
前秦建元十四年(378)八月,秦梁州刺史韦钟在西城(今陕西平利西)包围晋魏兴(吉安,今陕西平利)太守吉挹。建元十五年(379)三月,晋右将军毛虎生率众三万进攻巴中(今属四川)以救吉挹。前锋都护赵福等至巴西(今四川阗中),被前秦将张绍击败,损失七千余人。毛虎生退屯巴东(今四川秦节东)。蜀人李乌聚众两万围攻成都,响应毛虎生。苻坚派遣破虏将军吕光讨灭李乌。四月,秦将韦钟攻克魏兴,魏兴太守吉挹自杀未遂,为秦军浮获,绝食而死。
晋减百官廪俸之半
东晋太元四年(379)三月十日,孝武帝下诏,以北境战事迭起,年成不佳,命将皇室供御从俭,皇族供给和百官廪俸减半,其他赋役费用如不属军国需要都应停省。
彭超占彭城
继长乐公苻丕进攻襄阳之后,建元十五年(378)七月,秦兖州刺史彭 超又上书苻坚,请求出击驻在彭城的晋沛郡太守戴。苻坚同意,命彭超为都督东讨诸军事,率军攻彭城。八月,彭超围攻彭城。建元十六年(379)二月,晋兖州刺史谢玄率万余人救援彭城,进兵泗口(今江苏徐州西南)。秦将彭超将辎重存放留城。彭超闻讯立即释彭城围,引兵留城以保护辎重。戴即率城百姓及士兵随河谦到玄所在地泗口。彭超获悉,又率兵往攻彭城,彭城遂为秦军占领。
谢玄救三阿
苻坚派彭超进攻东晋彭城(今江苏徐州)的同时,又遭后军将军俱难、洛州刺史邵保率步骑数万攻下淮阴(今属江苏)、盱眙(今属江苏)等城。然后,晋建元十五年(379)五月,彭超、俱难集中步骑六万,围攻东晋幽州刺史田洛于三阿(今江苏宝应)。三阿距离东晋边边重镇广陵(今江苏扬州)只有一百里地,三阿被困,建康震动,立即沿江布防。东晋宰相谢安遣弟征虏将军谢石统率舟师屯兵涂中(今安徽滁县),遣兖州刺史谢玄自广陵救三阿。五月二十五晶,秦将俱难等战败,退保盱眙,三阿之围遂解。六月七晶,谢玄与田洛率众五万进攻盱眙,又败秦军,连克盱眙、淮阴。邵保战死,俱难等退兵淮北。谢玄与田洛奋力追击,战于君川(今江苏盱眙北),大破秦军。彭超、俱难弃军而逃,仅以身免。谢玄还广陵,朝廷进为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七月,苻坚下彭超于廷尉,彭超自杀。苻坚以毛当为徐州刺史,镇彭城;王盛为南兖州刺史,镇陆湖(今山东鱼台西南);王显为扬州刺史,镇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奏晋淮上的战事,胶着在徐州以南、淮水以北一带。
王羲之卒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人,生于西晋太兴四年(321),东晋司徒王导从子,父王旷曾任淮南太守。王羲之仕东晋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王羲之的主要成就在书法上,他七岁开始学习书法,督父王广工章楷,对他有一定影响。他还从卫夫人受笔法,因而博采众家之长,创造了艳美流便的新体,对后世影响颇大,被尊崇为“书圣”。代表作有《兰亭序》、《黄庭经》、《乐毅论》等。东晋太元四年(379)卒,享年五十九岁。
【魏晋诗词】
艳歌何尝行
[魏晋] 曹丕
何尝快。
独无忧。
但当饮醇酒。
炙肥牛。
长兄为二千石。
中兄被貂裘。
小弟虽无官爵。
鞍马{马反}{马反}。
往来王侯长者游。
但当在王侯殿上。
快独摴蒲六博。
对坐弹棋。
男儿居世。
各当努力。
{?戚}迫日暮。
殊不久留。
少小相触抵。
寒苦常相随。
忿恚安足诤。
吾中道与卿共别离。
约身奉事君。
礼节不可亏。
上惭沧浪之天。
下顾黄中小儿。
奈何复老心皇皇。
独悲谁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