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七十七年,公元377年,农历丁丑(牛)年,天干五行属火。东晋太元二年 前秦建元十三年
公元三百七十七年
公元377年,农历丁丑(牛)年,天干五行属火
(年号:太元(376年2月9日.正月初三-396年11月6日.九月二十二)东晋第九位皇帝孝武帝司马曜第二个年号,东晋政权第十五个年号。【晋王朝第三十一个年号】,太元二十一年九月晋安帝即位沿用,次年改元隆安元年。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03【汉卢水胡】十六国【前凉】(301年/318年-376年)
【前凉】姑臧)第九任位君主.凉悼公张天锡,376年9月26日.农历376年八月(大)二十七.甲午日降秦~国亡。其子张大豫随父降秦,后被长水校尉王穆所匿,后与王穆投奔鲜卑首领秃发思复鞬。传檄起兵,攻打后凉主吕光,进逼姑臧。太安二年(386年),张大豫自号抚军将军、凉州牧,改元凤凰,以王穆为长史。不久被吕光所败,后被执送姑臧,最终被吕光所杀。
(年号:建元(365年二月至385年七月),十六国时期前秦第三位皇帝宣昭皇帝苻坚第三个年号,前秦政权第五个年号。
07【鲜卑】【后燕】(384年—407年):北燕天王高云所取代
08【羌,】【后秦】(384年—417年):被东晋太尉刘裕 灭
09【鲜卑】【西秦】(385年—400年):400年被后秦灭,409年复国,431年被夏国灭
10【氐,】【后凉】(386年—403年):降于后秦
11【鲜卑】【南凉】(397年—414年):降于西秦
12【汉,】【北凉】(397年—460年):降于北魏
13【鲜卑】【南燕】(398年—410年):归于东晋
14【汉,】【西凉】(400年—421年):想袭击北凉,结果全军覆灭,国亡
15【汉,】【北燕】(407年—436年):被北魏 灭
16【匈奴】【大夏】(407年—431年):431年被吐谷浑军队所俘,后解送北魏,432年被魏太武帝拓跋焘处死,灭
【同时期政权】
【丁零部】①翟斌~翟魏国君先祖,丁零部落首领(330-384年)
【羌族】【后秦】第三任首领姚苌,357年姚襄被前秦杀死后,其弟姚苌带领余部降前秦,东晋司马曜太元九年(384年),姚苌抓住机会,正式宣布自己为大将军、大单于以及万年秦王,之后颁布了大赦令,同时改年号为“白雀”。白雀三年(386年)姚苌即位为帝,改年号建初,建国号大秦。
【南匈奴】【铁弗匈奴】代来城)第七任君主.刘卫辰(359—391年)
(鲜卑族)
1.【代国】盛乐)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 尽管代国覆灭,但拓跋什翼犍的后代并未放弃复兴家族的梦想, 多年后,他的孙子拓跋珪成功复国并建立北魏王朝。续386年>>>北魏)
5.【乞伏鮮卑】勇士川)西秦2.秦宣烈王乞伏国仁(385年-388年)
6.【宇文鲜卑】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七任国王.小兽林王(丘夫)(371年 - 384年)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
公元377年1月26日
农历:377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253年12月28日,波斯历:前246年11月6日,星期:星期四,干支:丁丑年 辛丑月 丙申日,属相:牛,星座:水瓶座,节气:1月7日小寒 1月22日大寒,数九:四九第8天,儒略日数:1858783
【逝世名人】
王彪之,(305年-377年11月28日),字叔武(《晋书》因避李虎讳而作叔武),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名臣,右仆射王彬之子、丞相王导堂侄。太元二年(377年),王彪之去世,时年七十三,获赠光禄大夫,谥号为“简”。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祖父:王正,尚书郎
父亲:王彬,右仆射,关内侯,追赠特进
兄长,王彭之,黄门郎,关内侯
郗超(郄超),(336年~378年),字景兴,一字敬舆,小字嘉宾,高平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人,东晋官员、书法家、佛学家,太尉郗鉴之孙,会稽内史郗愔之子。在桓温第三次北伐时大败而回。桓温死后因母丧辞去司徒左长史之职,后被起复为散骑常侍、此后又授任宣威将军、临海太守等职,郗超都没有接受。太元二年十二月病逝,时年四十二岁。
【家庭成员】
祖父:郗鉴,流民帅出身,曾参与讨平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官至太尉,封南昌县公。
父亲:郗愔,官至镇军将军、会稽内史、都督浙江东五郡军事,袭爵南昌县公。
兄弟:郗融,曾被授为琅邪王文学,但他却没有接受。
兄弟:郗冲。
妻子:周马头,出身汝南周氏,秘书监周闵之女。
嗣子:郗僧施,从弟郗俭之之子,历任宣城内史、丹阳尹、南蛮校尉,袭爵南昌县公。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太元二年(丁丑,公元三七七年)
春,高句丽、新罗、西南夷皆遣使入贡于秦。赵故将作功曹熊邈屡为秦王坚言石氏宫室器玩之盛,坚以邈为将作长史,领尚方丞,大修舟舰、兵器,饰以金银,颇极精巧。慕容农私言于慕容垂曰:“自王猛之死,秦之法制,日以颓靡,今又重之以奢侈,殃将至矣,图谶之言,行当有验。大王宜结纳英杰以承天意,时不可失也!”垂笑曰:“天下事非尔所及。”
桓豁表兗州刺史硃序为梁州刺史,镇襄阳。
秋,七月,丁未,以尚书仆射谢安为司徒,安让不拜;复加侍中、都督扬、豫、徐、兗、青五州诸军事。
丙辰,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桓豁卒。冬,十月,辛丑,以桓冲都督江、荆、梁、益、宁、交、广七州诸军事,领荆州刺史;以冲子嗣为江州刺史。又以五兵尚书王蕴都督江南诸军事,假节,领徐州刺史;征西司马领南郡相谢玄为兗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桓冲以秦人强盛,欲移阻江南,奏自江陵徙镇上明,使冠军将军刘波守江陵,咨议参军杨亮守江夏。王蕴固让徐州,谢安曰:“卿居后父之重,不应妄自菲薄,以亏时遇。”蕴乃受命。
初,中书郎郗超自以其父愔位遇应在谢安之右,而安入掌机权,愔优游散地,常愤邑形于辞色,由是与谢氏有隙。是时朝廷方以秦寇为忧,诏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谢安以兄子玄应诏。超闻之,叹曰:“安之明,乃能违众举亲;玄之才,足以不负所举。”众咸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未尝不得其任,是以知之。”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府兵”,敌人畏之。
壬寅,护军将军、散骑常侍王彪之卒。初,谢安欲增修宫室,彪之曰:“中兴之初,即东府为宫,殊为俭陋。苏峻之乱,成帝止兰台都坐,殆不蔽寒暑,是以更营新宫。比之汉、魏则为俭,比之初过江则为侈矣。今寇敌方强,岂可大兴功役,劳扰百姓邪!”安曰:“宫室弊陋,后世谓人无能。”彪之曰:“凡任天下之重者,当保国宁家,缉熙政事,乃以修室为能邪?”安不能夺其议,故终彪之之世,无所营造。
十二月,临海太守郗超卒。初,超党于桓氏,以父愔忠于王室,不令知之。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曰:“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既而愔果哀惋成疾,门生呈箱,皆与桓温往反密计。愔大怒曰:“小子死已晚矣!”遂不复哭。
【公元三百七十七大事记】
高句丽新罗贡于前秦
前秦建元十三年(377)春,高句丽、新罗派遣使臣到前秦,向秦纳贡称臣。
西南夷贡于前秦
前秦建元十三年(377)春,西南夷遣使入前秦,向秦缴纳贡品,以示臣服。
北府兵兴起
东晋大司马桓温以集中在南徐州、南兖州的北来八百民人多劲悍,在土断之后,想把他们编成一支新军。计划尚未实施,桓温病死。谢安继桓温当国,为充实长江下游的军事力量,以拱卫首都建康,扼制上游桓氏势力抵御前秦南下,打算成立新军。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十月,朝廷任命谢安兄子谢玄为南兖州刺史,负责辞行组新军。谢玄把南兖州的军府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移到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刘牢之等数人以骁勇应选。谢玄以刘率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因为晋人谓京口为北府,所以当时人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北府兵”后来不但成为长江下游的重要军事力量,改变了荆州与扬州之间的形势,而且在淝水大战打败前秦军队,使东晋王朝又延续四十余年。
慕容农议谋复燕
苻坚以原石赵政权的将作功曹熊邈为秦国的将作长史,领将作丞。大修舟舰、兵器,并以金银装饰之,颇为精巧。降秦燕臣慕容农认为,前秦自从王猛死后,法制日渐颓麋,而今又奢侈无度,看来前秦将要灭亡了。前秦建元十三年(377)春,慕容农建议慕容垂结纳英雄豪杰,以待时机,谋求光复,慕容垂虽然心动,但仍不动声色,笑而答道:“天下事并非如你料想的那样!”
谢安不拜司徒
东晋太元二年(377)七月,东晋朝廷以尚书仆射谢安为司徒,谢安不愿失去实权,故作谦让而不拜。东晋朝廷给谢安另加侍中、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诸军事。
桓冲移镇上明
太元二年(377)七月,晋征西大将军桓豁卒。十月十一日以桓冲都督江、荆、梁、益、宁、交、广七州诸军事、领荆州刺史。以桓冲子桓嗣为江州刺史。这一安排为桓氏族在长江中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桓冲到镇后,以前秦势力强大,将荆州治所从位于长江以北的江陵(今湖北)移到江南的上明(今湖北松滋)。使冠军将军刘波镇守江陵,谘议参军杨亮镇守江夏(郡名,今湖北云梦),以阻扼前秦的南侵。
王彪之卒
王彪之字叔武,琅邪临沂(今山东)人。王敦从弟、晋尚书右仆射王彬之子。生于晋永兴二年(305)。累官迁廷尉。常与谢安共同牵制桓温,辅助晋室。简文帝时,任仆射。简文帝崩,群臣疑惧,都以为须待大司马桓温到建康处分。彪之指出:“天子崩,太子代立,大司马何容得异!”朝议才决定由太子即位,是为考武帝。彪之也因此迁尚书令。太元二年(377)十二月十三日卒,享年七十三岁。
郗超卒
郗超字景兴,一字嘉宾,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生于东晋成帝咸康二年(336)。笃信佛教,曾与支遁交游。桓温当政时,出任桓温的参军,深受信任。后出任中书侍郎等职。参预桓温的废立密谋。他与父郗愔政见极为相反。自废海西公立简文帝后,势焰嚣张,骄横跋扈,一时间朝廷大臣知谢安等均畏其权势。桓温死后,郗超失势去职。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十二月卒,年四十一岁。
【魏晋诗词】
虞帝庙乐歌辞
[魏晋] 张载
皇胡为兮西山之幽,翳长薄兮府清流。
眇冀州兮何有,眷兹士兮淹留。
皇之神兮如在,子我民兮不穷以爱。
沛皇泽兮横流,畅威灵兮无外。
洁尊兮肥俎,九歌兮拓舞。
嗟莫报皇之佑。皇欲下兮俨相羊,
烈风雷兮暮雨。虞之阳兮漓这浒,
皇降集兮巫屡舞。桂酒淇兮瑶觞,
皇之归兮何所。听驾兮天门,
羽毛兮缤纷。俯故宫兮一慨,
越宇宙兮无邻。无邻兮奈休,
七政协兮群生嘉。信玄功兮不宰,
犹仿佛兮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