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七十六年,公元376年,农历丙子(鼠)年,天干五行属火。东晋太元元年; 前凉升平二十年; 代国建国三十九年; 前秦建元十二年
公元三百七十六年
公元三百七十六年,农历丙子(鼠)年,天干五行属火。
(年号:太元(376年2月9日.正月初三-396年11月6日.九月二十二)东晋第九位皇帝孝武帝司马曜第二个年号,东晋政权第十五个年号。【晋王朝第三十一个年号】,太元二十一年九月晋安帝即位沿用,次年改元隆安元年。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03【汉卢水胡】十六国【前凉】(301年/318年-376年)
【前凉】姑臧)第九任位君主.凉悼公张天锡太清十四年(东晋升平二十年)9月26日.农历376年八月(大)二十七.甲午日降秦~国亡。其子张大豫随父降秦,后被长水校尉王穆所匿,后与王穆投奔鲜卑首领秃发思复鞬。传檄起兵,攻打后凉主吕光,进逼姑臧。太安二年(386年),张大豫自号抚军将军、凉州牧,改元凤凰,以王穆为长史。不久被吕光所败,后被执送姑臧,最终被吕光所杀。
(年号:太清(363年八月月--376年9月26日.),十六国时期前凉第九任位君主.凉悼公张天锡第一个年号,前凉政权第七个年号。
(年号:建元(365年二月至385年七月),十六国时期前秦第三位皇帝宣昭皇帝苻坚第三个年号,前秦政权第五个年号。
07【鲜卑】【后燕】(384年—407年):北燕天王高云所取代
08【羌,】【后秦】(384年—417年):被东晋太尉刘裕 灭
09【鲜卑】【西秦】(385年—400年):400年被后秦灭,409年复国,431年被夏国灭
10【氐,】【后凉】(386年—403年):降于后秦
11【鲜卑】【南凉】(397年—414年):降于西秦
12【汉,】【北凉】(397年—460年):降于北魏
13【鲜卑】【南燕】(398年—410年):归于东晋
14【汉,】【西凉】(400年—421年):想袭击北凉,结果全军覆灭,国亡
15【汉,】【北燕】(407年—436年):被北魏 灭
16【匈奴】【大夏】(407年—431年):431年被吐谷浑军队所俘,后解送北魏,432年被魏太武帝拓跋焘处死,灭
【同时期政权】
【丁零部】①翟斌~翟魏国君先祖,丁零部落首领(330-384年)
【羌族】【后秦】第三任首领姚苌,357年姚襄被前秦杀死后,其弟姚苌带领余部降前秦,东晋司马曜太元九年(384年),姚苌抓住机会,正式宣布自己为大将军、大单于以及万年秦王,之后颁布了大赦令,同时改年号为“白雀”。白雀三年(386年)姚苌即位为帝,改年号建初,建国号大秦。
【南匈奴】【铁弗匈奴】代来城)第七任君主.刘卫辰(359—391年)
(鲜卑族)
1.【代国】盛乐)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建国三十八年(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十二月亡, 尽管代国覆灭,但拓跋什翼犍的后代并未放弃复兴家族的梦想, 多年后,他的孙子拓跋珪成功复国并建立北魏王朝。续386年>>>北魏)
(年号:建国(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第一个年号,共使用39年。
5.【乞伏鮮卑】勇士川)西秦1.奠基人乞伏司繁(329年?-371年前秦封其为南单于--376年在位)
5.【乞伏鮮卑】勇士川)西秦2.秦宣烈王乞伏国仁(385年-388年)
6.【宇文鲜卑】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七任国王.小兽林王(丘夫)(371年 - 384年)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
公元376年2月7日
农历:376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254年12月29日,波斯历:前247年11月17日,星期:星期日,干支:丙子年 庚寅月 壬寅日,属相:鼠,星座:水瓶座,节气:立春,数九:六九第2天,儒略日数:1858429
【逝世名人】
阎负,(?~376年),前秦时期大臣,官至尚书郎,初为晋王苻柳的参军。建元十二年(376年)五月,苻坚派遣阎负、梁殊为使臣,再次出使遣前凉,劝说叛秦降晋的张天锡来归。
梁殊,(?~376年),前秦时期大臣,官至尚书郎,初为晋王苻柳的参军。七月,恼羞成怒的张天锡拒绝投降,并将阎负、梁殊二人杀害。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太元元年(丙子,公元三七六年)
春,正月,壬寅朔,帝加元服,皇太后下诏归政,复称崇德太后。甲辰,大赦,改元。丙午,帝始临朝。以会稽内史郗愔为镇军大将军、都督浙江东五郡诸军事;徐州刺史桓冲为车骑将军、都督豫、江二州之六郡诸军事,自京口徙镇姑孰。谢安欲以王蕴为方伯,故先解冲徐州。乙卯,加谢安中书监,录尚书事。
二月,辛卯,秦王坚下诏曰:“朕闻王者劳于求贤,逸于得士,斯言何其验也!往得丞相,常谓帝王易为。自丞相违世,须发中白,每一念之,不觉酸恸。今天下既无丞相,或政教沦替,可分遣侍臣周巡郡县,问民疾苦。”
三月,秦兵寇南乡,拔之,山蛮三万户降秦。
夏,五月,甲寅,大赦。
初,张大锡之杀张邕也,刘肃及安定梁景皆有功,二人由是有宠,赐姓张氏,以为己子,使预政事。天锡荒于酒色,不亲庶务,黜世子大怀而立嬖妾焦氏之子大豫,以焦氏为左夫人,人情愤怨。从弟从事中郎宪舆榇切谏,不听。秦王坚下诏曰:“张天锡虽称籓受位,然臣道未纯,可遣使持节、武卫将军武都苟苌、左将军毛盛、中书令梁熙、步兵校尉姚苌等将兵临西河,尚书郎阎负、梁殊奉诏征天锡入朝,若有违王命,即进师扑讨。”是时,秦步骑十三万,军司段铿谓周飏曰:“以此众战,谁能敌之!”虓曰:“戎狄以来,未之有也。”坚又命秦州刺史苟池、河州刺史李辩、凉州刺史王统帅三州之众为苟苌后继。
秋,七月,阎负、梁殊至姑臧。张天锡会官属谋之,曰:“今入朝,必不返;如其不从,秦兵必至,将若之何?”禁中录事席仂曰:“以爱子为质,赂以重宝,以退其师,然后徐为之计,此屈伸之术也。”众皆怒曰:“吾世事晋朝,忠节著于海内。今一旦委身贼庭,辱及祖宗,丑莫大焉!且河西天险,百年无虞,若悉境内精兵,右招西域,北引匈奴,以拒之,何遽知其不捷也!”天锡攘袂大言曰:“孤计决矣,言降者斩!”使谓阎负、梁殊曰:“君欲生归乎,死归乎?”殊等辞气不屈,天锡怒,缚之军门,命军士交射之,曰:“射而不中,不与我同心者也。”其母严氏泣曰:“秦主以一州之地,横制天下,东平鲜卑,南取巴、蜀,兵不留行,所向无敌。汝若降之,犹可延数年之命。今以蕞尔一隅,抗衡大国,又杀其使者,亡无日矣!”天锡使龙骧将军马建帅众二万拒秦。
秦人闻天锡杀阎负、梁殊,八月,梁熙、姚苌、王统、李辩济自清石津,攻凉骁烈将军梁济于河会城,降之。甲申,苟苌济自石城津,与梁熙等会攻缠缩城,拔之。马建惧,自杨非退屯清塞。天锡又遣征东将军掌据帅众三万军于洪池,天锡自将馀众五万,军于金昌城。安西将军敦煌宋皓言于天锡曰:“臣昼察人事,夜观天文,秦兵不可敌也,不如降之。”天锡怒,贬皓为宣威护军。广武太守辛章曰:“马建出于行陈,必不为国家用。”苟苌使姚苌帅甲士三千为前驱。庚寅,马建帅万人迎降,馀兵皆散走。辛卯,苟苌及掌据战于洪池,据兵败,马为乱兵所杀,其属董儒授之以马,据曰:“吾三督诸军,再秉节钺,八将禁旅,十总外兵,宠任极矣。今卒困于此,此吾之死地也,尚安之乎!”乃就帐免胄,西向稽首,伏剑而死。秦兵杀军司席仂。癸巳,秦兵入清塞,天锡遣司兵赵充哲帅众拒之。秦兵与充哲战于赤岸,大破之,俘斩三万八千级,充哲死。天锡出城自战,城内又叛。天锡与数千骑奔还姑臧。甲午,秦兵至姑臧,天锡素车白马,面缚舆榇,降于军门。苟苌释缚焚梓,送于长安。凉州郡县悉降于秦。
九月,秦王坚以梁熙为凉州刺史,镇姑臧。徙豪右七千馀户于关中,馀皆按堵如故。封天锡为归义侯,拜北部尚书。初,秦兵之出也,先为天锡筑第于长安,至则居之。以天锡晋兴太守陇西彭和正为黄门侍郎,治中从事武兴苏膺、敦煌太守张烈为尚书郎,西平太守金城赵凝为金城太守,高昌杨干为高昌太守;馀皆随才擢叙。
梁熙清俭爱民,河右安之,以天锡武威太守敦煌索泮为别驾,宋皓为主簿。西平郭护起兵攻秦,熙以皓为折冲将军,讨平之。
桓冲闻秦攻凉州,遣兗州刺史硃序、江州刺史桓石秀与荆州督护桓罴游军沔、汉,为凉州声援;又遣豫州刺史桓伊帅众向寿阳,淮南太守刘波泛舟淮、泗,欲桡秦以救凉。闻凉州败没,皆罢兵。
初,哀帝减田租,亩收二升。乙巳,除度田收租之制,王公以下,口税米三斛,蠲在役之身。
冬,十月,移淮北民于准南。
刘卫辰为代所逼,求救于秦,秦王坚以幽州刺史行唐公洛为北讨大都督,帅幽、冀兵十万击代;使并州刺史俱难、镇军将军邓羌、尚书赵迁、李柔、前将军硃肜、前禁将军张蚝、右禁将军郭庆帅步骑二十万,东出和龙,西出上都,皆与洛会,以卫辰为乡导。洛,菁之弟也。
苟苌之伐凉州也,遣扬武将军马晖、建武将军杜周帅八千骑西出恩宿,邀张天锡走路,期会姑臧。晖等行泽中,值水失期,于法应斩,有司奏征下狱。秦王坚曰:“水春冬耗竭。秋夏盛涨,此乃苟苌量事失宜,非晖等罪。今天下方有事,宜宥过责功。命晖等回赴北军,击索虏以自赎。”众咸以为万里召将,非所以应速。坚曰:“晖等喜于免死,不可以常事疑也。”晖等果倍道疾驱,遂及东军。
十一月,己巳朔,日有食之。
代王什翼犍使白部、独孤部南御秦兵,皆不胜,又使南部大人刘库仁将十万骑御之。库仁者,卫辰之族,什翼犍之甥也,与秦兵战于石子岭,库仁大败。什翼犍病,不能自将,乃帅诸部奔阴山之北。高车杂种尽叛,四面寇钞,不得刍牧,什翼犍复渡漠南。闻秦兵稍退,十二月,什翼犍还云中。
初,什翼犍分国之半以授弟孤,孤卒,子斤失职怨望。世子寔及弟翰早卒,寔子珪尚幼,慕容妃之子阏婆、寿鸠、纥根、地干、力真、窟咄皆长,继嗣未定。时秦兵尚在君子津,诸子每夜执兵警卫。斤因说什翼犍之庶长子寔君曰:“王将立慕容妃之子,欲先杀汝,故顷来诸子每夜戎服,以兵绕庐帐,伺便将发耳。”寔君信之,遂杀诸弟,并弑什翼犍。是夜,诸子妇及部人奔告秦军,秦李柔、张蚝勒兵趋云中;部众逃溃,国中大乱。珪母贺氏以珪走依贺讷。讷,野干之子也。秦王坚召代长史燕凤,问代所以乱故,凤具以状对。坚曰:“天下之恶一也。”乃执寔君及斤,至长安,车裂之。坚欲迁珪于长安,凤固请曰:“代王初亡,群下叛散,遗孙冲幼,莫相统摄。其别部大人刘库仁,勇而有智;铁弗卫辰,狡猾多变,皆不可独任。宜分诸部为二,令此两人统之;两人素有深仇,其势莫敢先发。俟其孙稍长,引而立之,是陛下有存亡继绝之德于代,使其子子孙孙永为不侵不叛之臣,此安边之良策也。”坚从之,分代民为二部,自河以东属库仁,自河以西属卫辰,各拜官爵,使统其众。贺氏以珪归独孤部,与南部大人长孙嵩、元佗等皆依库仁。行唐公洛以什翼犍子窟咄年长,迁之长安。坚使窟咄入太学读书。
下诏曰:“张天锡承祖父之资,藉百年之业,擅命河右,叛换偏隅。索头世跨朔北,中分区域,东宾秽貊,西引乌孙,控弦百万,虎视云中。爰命两师,分讨黠虏,役不淹岁,穷殄二凶,俘降百万,辟土九千,五帝之所未宾,周、汉之所未至,莫不重译来王,怀风率职。有司可速班功受爵,戎士悉复之五岁,赐爵三级。”于是加行唐公洛征西将军,以邓羌为并州刺史。
阳平国常侍慕容绍私谓其兄楷曰:“秦恃其强大,务胜不休,北戍云中,南守蜀、汉,转运万里,道殣相望。兵疲于外,民困于内,危亡近矣。冠军叔仁智度英拔,必能恢复燕祚,吾属但当爱身以待时耳!”
初,秦人既克凉州,议讨西障氐、羌。秦王坚曰:“彼种落杂居,不相统壹,不能为中国大患。宜先抚谕,征其租税。若不从命,然后讨之。”乃使殿中将军张旬前行宣慰,庭中将军魏曷飞帅骑二万七千随之。曷飞忿其恃险不服,纵兵击之,大掠而归。坚怒其违命,鞭之二百,斩前锋督护储安以谢氐、羌。氐、羌大悦,降附贡献者八万三千馀落。雍州士族先因乱流寓河西者,皆听还本。
刘库仁分招抚离散,恩信甚著,奉事拓跋珪恩勤周备,不以废兴易意,常谓诸子曰:“此儿有高天下之志,必能恢隆祖业,汝曹当谨遇之。”秦王坚赏其功,加广武将军,给幢麾鼓盖。
刘卫辰耻在库仁之下,怒,杀秦五原太守而叛。库仁击卫辰,破之,追至阴山西北千馀里,获其妻子。又西击库狄部,徙其部落,置之桑干川。久之,坚以卫辰为西单于,督摄河西杂类,屯代来城。
是岁,乞伏司繁卒,子国仁立。
【公元三百七十六大事记】
晋孝武帝亲政,改元太元
东晋太元元年(376)正月初一,皇太后下诏归政,复称崇德太后。初三,大赦,改元太元。初五,帝始临朝,年十三,以郗愔为镇军大将军、都督浙东五郡军事。解除桓冲徐州刺史职务,以为车骑将军、都督豫、江二州之六郡诸军事,自京口徒镇姑孰。为了进一步削弱桓氏及其党羽势力,经谢安策划,解除了郗愔会稽内史职务。谢安为中书监、录尚书事,总揽了朝政。
前秦降伏山蛮
前秦建元十二年(376)三月,秦军攻占南乡(今河南浙川东南),南乡的山蛮三万户降秦。
前秦灭前凉
前凉王张天锡荒于声色,不恤政事。前秦建元十二年(376)七月,苻坚派武卫将军苟苌、左将军毛盛、中书令梁熙、步兵校尉姚苌等率步骑十三万,西讨前凉。八月,秦兵至凉境,凉骁烈将军梁济降秦。张天锡遣征东将军常据率众三万迎战秦军。秦苌率士兵三千人为前驱,凉将马建率万余人迎降。秦军全线出击,大败常据,常据伏剑自刎。秦军乘胜进击,败凉将赵充哲,俘斩约四万人,充哲战死。秦兵进至姑臧城(今甘肃武威)。凉王张天锡出城督战,城内反叛,遂率数千骑奔还姑臧城。秦兵追至城下,张天锡被迫率众降秦。苻坚封他为归义侯,拜北部尚书。并徒其豪右七千余户至关中。前凉政权自西晋永宁元年(301)张轨出任凉州刺史,至张天锡失国,共九主,凡七十六年。
东晋除度田收租制
隆和元年(362),晋哀帝为笼络江东大族,减轻田租下诏规定亩收二升。太和元年(376)九月,孝武帝进一步废除度田收租制。规定王公以下,每人交税米三斛,即可免除本人的劳役。这一措施助长了江东大族地主势力的进一步发展。
晋移淮北民于淮南
由于前秦的强盛,东晋朝廷日益忧虑,于太元元年(376)十月将淮水以北百姓迁徒到淮水以南,以防秦军掳掠。
前秦灭代国
前秦建元十年(374),铁弗部首领刘卫辰为代王什翼犍所迫,逃至前秦,求救于秦王苻坚。秦王遂以幽州刺史、行唐公苻洛为北讨大都督,率领幽州、冀州兵十万北伐代国;又令并州刺史俱难、镇军将军邓羌等率步骑二十万,分东、西两路向北出击,与苻洛会师;以刘卫辰为向导。代建国三十九年(376)十一月,代王什翼犍使白部、独孤部抵御秦兵,但都失败。他又派南部大人刘库仁率十万骑迎战秦兵,亦大败。当时代王什翼犍生病,不能亲自率兵应战,只得率部逃往阴山以北。不久,代国部落离散,又遭高车部落四面抄掠,什翼犍不得已又退回漠南。十二月,什翼犍回到云中(郡名,治所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不久,代王室发生内讧,什翼犍为其庶长子寔所杀。秦乘机灭代。代国自晋建兴三年(315)拓跋猗卢被封为代王,始建代国起,至此为前秦所灭,凡七王,六十二年。
前秦统一北方
前秦建元十二年(376)前秦攻灭前凉与鲜卑拓跋氏的代国,统一北方。370年,前秦灭掉了北方最具实力的强敌前燕。前秦与前凉早有臣属关系,366年,前凉国君张天锡派人通知前秦,断绝双方外交关系,苻坚派兵攻打李俨,李俨向张天锡求救,但不久,张天锡竟听任王猛生擒了李俨,此事暴露出张天锡目光短浅的弱点。此后,前秦恩威兼施,在威逼利诱之下,张天锡再次向苻坚称臣。半年后,张天锡又一次背弃前秦,并派人去同桓温联系,以依晋敌秦。376年苻坚派遣毛盛、姚表等人率13万人大军伐前凉,一路势如破竹,进而围攻姑臧,张天锡出降,前凉亡。凉州郡县全都成了前秦版图中的组成部分。灭凉之后,苻坚乘军队士气高涨之时,于376年冬,遣苻洛率军10万,俱难、邓羌等率兵20万分兵击代,代国军队不堪一击,什翼犍出逃,不久,又回到云中(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代国又发生内乱,前秦趁机击云中,杀代国国君什翼犍之子寔君,代亡。至此,前秦基本统一了北方,与南方的东晋政权以淮水为界,南北对峙。
前秦分治代民
前秦灭代国以后,苻坚召见代国长史燕凤,询问代国内讧的原因。燕凤向苻坚建议道:“代王刚死,部落叛散,不相统一。其中,别部大人刘库仁勇而有智,且与铁弗部首领刘卫辰一向有仇恨。针对这一状况,可以让他们二人分统代国旧部。”秦建元十二年(376)十二月,苻坚采纳了燕凤的建议。以黄河为界,将代地方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属刘库仁,西部归刘卫辰,各许官爵,让他们统领代民;刘库仁招抚离散部落,使东部代民安定下来。为奖励功劳,拜刘库仁为广武将军。刘卫辰不服,举兵叛秦。刘库仁率兵讨伐,大败刘卫辰,一直追击到阴山西北千余里之地,并虏获刘卫辰的妻儿。为了平衡东、西两部的势力,苻坚以卫辰为西单于,仍让他统摄黄河以西各部落,居代来城(今内蒙杭锦旗与东胜之间)。
前秦降伏西境氐羌
前秦占领凉州后,商议讨伐西部边境的氐、羌。秦王苻坚以为,西障地区氐、羌部落杂居,没有统一,不足为秦国之大患,应该首先抚谕,征收其租税,如不从命,再出兵讨。建元十二年(376)十二月,苻坚遣殿中书将军张旬为先导,抚慰氐、羌诸部,以庭中将军魏曷飞率骑兵二万七千人随行。魏曷飞怨忿氐、羌恃险而不归服,纵兵进击,劫掠而归。秦王怒其违抗命令,鞭打魏曷飞二百,斩前锋都护储安,以此向氐、羌致歉。苻坚此举得到氐、羌欢迎,氐、羌部落八万三千多人降附前秦。
谢安执政,东山再起
东晋太元元年(376)正月,谢安被授与中书监、录尚书事等职,执掌东晋大权。太元二年(377)七月,东晋朝廷任命尚书仆射谢安为司徒,谢安不愿由此而失去实权,因而谦让而不受。东晋朝廷给谢安另加授待中、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诸军事职,谢安才愿意上任。谢安是名士,注重大事而忽视小事,喜爱音乐,也喜欢登山宴饮,挥塵清谈,举止风度为人爱慕。参与国家政事后,他为牵制桓温,保护晋廷立下了汗马功劳。执掌东晋政权后又采取措施防止谢氏家族权势过盛,并妥善安排当时已失势的桓氏家族,使他们各得其所,保证了东晋政局的相对稳定。谢安在位时还破格提拔人才,放手任用,为东晋在弱势情况下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后来谢安受到司马道子排挤,迫不得已上疏自求北伐,未得同意,不久得病,于太元年十年(385)病死。
【魏晋诗词】
两仪诗
[魏晋] 傅玄
两仪始分元气清。列宿垂象六位成。
日月西流景东征。悠悠万物殊品名。
圣人忧代念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