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五十六年,公元356年,农历丙辰(龙)年,天干五行属火。东晋永和十二年; 前凉建兴四十四年; 代国建国十九年; 前秦寿光二年; 前燕元玺五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301年-400年    公元三百五十六年,公元356年,农历丙辰(龙)年,天干五行属火。东晋永和十二年; 前凉建兴四十四年; 代国建国十九年; 前秦寿光二年; 前燕元玺五年






公元三百五十六年




公元356年,农历丙辰(龙)年,天干五行属火

东晋】健康)第五位皇帝晋穆帝司马聃永和十二年

年号:永和(345年~356年)东晋第五位皇帝晋穆帝司马聃第一个年号,东晋政权第八个年号。【晋王朝第二十四个年号】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成汉】【前赵】【后赵


03【汉卢水胡】十六国【前凉】(301年/318年-376年)

前凉】姑臧)第八任位君主.冲公张玄靓建兴四十四年(太始二年)

年号:太始(355年九月--360年),十六国时期前凉第八任位君主冲公张玄靓第一个年号,前凉政权第六个年号。

概述:一种说法是前凉张玄靓沿用晋愍帝年号“建兴”,又叫作“太始”(355年-360年);另一种说法是张玄靓沿用晋穆帝年号“升平”,或作太始(361年-363年)。或说张玄靓在位时,对外先用建兴年号,后改用升平年号,对内则使用太始年号。


05【慕容鲜卑部落】【前燕】(337年 - 370年)

前燕】苏)开国皇帝景昭帝慕容儁元玺五年

年号:元玺(352年十一月十二-357年正月),十六国时期前燕开国皇帝景昭帝慕容儁第一个年号,前燕政权第一个年号。


06【氐族】【前秦】(351年—394年)

前秦长安)第二位皇帝越厉王苻生寿光二年

年号寿光(355年7月11日.六月十六日~357年六月),十六国时期前秦第二位皇帝越厉王苻生第一个年号,前秦政权第二个年号。


07【鲜卑】【后燕】(384年—407年):北燕天王高云所取代


08【羌,】【后秦】(384年—417年):被东晋太尉刘裕 灭


09【鲜卑】【西秦】(385年—400年):400年被后秦灭,409年复国,431年被夏国灭


10【氐,】【后凉】(386年—403年):降于后秦


11【鲜卑】【南凉】(397年—414年):降于西秦


12【汉,】【北凉】(397年—460年):降于北魏


13【鲜卑】【南燕】(398年—410年):归于东晋


14【汉,】【西凉】(400年—421年):想袭击北凉,结果全军覆灭,国亡


15【汉,】【北燕】(407年—436年):被北魏  灭


16【匈奴】【大夏】(407年—431年):431年被吐谷浑军队所俘,后解送北魏,432年被魏太武帝拓跋焘处死,灭


【同时期政权】 

丁零部】①翟斌~翟魏国君先祖,丁零部落首领(330-384年)

陈留国】第3代陈留王曹励(劢)(326年冬十月—(358年12月1日)冬十月乙丑)

羌族】【后秦】第二任首领姚襄(352-357年

南匈奴】【铁弗匈奴】朔方)第四任君主.平北将军、左贤王.刘务桓(341年-356年)

南匈奴】【铁弗匈奴】朔方)第五任君主.刘阏陋头(356正月--二月降代.多叛—358年十二月被逐奔代

氐族】【前仇池国】清水)第五任君主秦州刺史杨国(355年正月-356在位)

氐族】【前仇池国】清水)第六任君主杨俊(356-360在位)


鲜卑族

1.【代国】盛乐)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建国十九年(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

年号:建国(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第一个年号,共使用39年。


2.【慕容吐谷浑部落】④吐谷浑碎奚(351年―371年)

4.【段部鲜卑(徒何)】广固)段部鲜卑第十一任君主齐王段龛(356年12月22日.农历356年十一月十四.丙子日投降.国亡,次年六月被杀)

4.【段部鲜卑(徒何)】段勤~东晋时期段部鲜卑首领(352-359年)

5.【乞伏鮮卑西秦奠基人乞伏司繁(329年?---376年在位)

6.【宇文鲜卑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六任国王.故国原王(钊)(331年 - 371年)

 

【世纪】4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053年
【年代】 东晋穆、哀,列国前凉,列国前秦

【在位皇帝】

东晋,】第五位皇帝穆帝司马聃(344年11月18日-361年7月10日)

卢水胡】十六国【前凉】第八任位君主.冲公张玄靓(355年–363年)

慕容鲜卑部落】【前燕】苏)开国皇帝景昭帝慕容儁(352年十一月十二-360年2月23日)

氐族,】十六国【前秦】第二位皇帝越厉王苻生寿光元年(355年~357年)

【年号】永和,建兴(太始),建国,元玺,寿光

【朝代】

晋朝】【人物东晋(317年至420年

五胡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


公元356年2月17日

农历:356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274年5月28日,波斯历:前267年11月27日,星期:星期六,干支:丙辰年 庚寅月 丁卯日,属相:龙,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七九第2天,儒略日数:1851134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刘务桓,(?~356年),复姓赫连,字豹子,新兴郡虑虒县(今山西省五台县)人。匈奴铁弗部首领,胡夏景帝刘虎之子,胡夏武烈帝赫连勃勃的祖父。咸康七年(341年),正式即位,求和于代国,迎娶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女。朝贡于后赵,拜平北将军、左贤王。永和十二年(356年)去世,其弟刘阏陋头继立。后来赫连勃勃称帝后,将务桓追谥为宣皇帝。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大夏铁弗部
父亲:刘虎,夏景帝,武烈帝追尊
弟弟:刘阏陋头

妻子:拓跋氏,代国.拓跋什翼健之女
长子:刘悉勿祈

 次子:刘卫辰,夏桓帝,武烈帝追尊

     殷浩(303年~356年),字深源,陈郡长平县(今河南省西华县)人。东晋时期大臣,官拜建武将军、扬州刺史,光禄勋殷羡之子。永和十年(354年),因桓温列举殷浩的罪行,朝廷逼不得已,将殷浩废为平民并流放到东阳郡信安县。永和十二年(356年)病逝,享年五十四岁。后凭借幕僚顾悦之的辩冤,得以平反昭雪,追复官爵,以礼改葬。个人做品~文集五卷,隋书志、唐书经籍志有四卷传于世。
【家庭成员】
祖父:殷识
父亲:殷羡
儿子:殷涓
侄孙:殷孝祖(殷浩弟孙)
叔父:殷融{生三子}
1.殷师,殷师生殷仲堪,殷仲堪生二子(殷简之,殷旷之)
2.殷茂,殷茂生殷道裕,殷道裕生殷景仁,殷景仁生殷道矜,殷道矜生殷恒生
3.殷允,殷允生殷穆,殷穆生三子(殷淳,殷冲,殷淡),殷淳生殷孚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孝宗穆皇帝中之下永和十二年(丙辰,公元三五六年)

  春,正月,燕太原王恪引兵济河,未至广固百馀里,段龛帅众三万逆战。丙申,恪大破龛于淄水,执其弟钦,斩右长史袁范等。齐王龙辟闾蔚被创,恪闻其贤,遣人求之,蔚已死,士卒降者数千人。龛脱走,还城固守,恪进军围之。

  秦司空王堕性刚峻,右仆射董荣、侍中强国皆以佞幸进,堕疾之如仇,每朝,见荣未尝与之言。或谓堕曰:“董君贵幸无比,公宜小降意接之。”堕曰:“董龙是何鸡狗,而令国士与之言乎!”会有天变,荣与强国言于秦主生曰:“今天谴甚重,宜以贵臣应之。”生曰:“贵臣唯有大司马及司空耳。”荣、国曰:“大司马国之懿亲,不可杀也。”乃杀王堕。将刑,荣谓之曰:“今日复敢比董龙于鸡狗乎?”堕瞋目叱之。洛州刺史杜郁,随之甥也,左仆射赵韶恶之,谮于生,以为贰于晋而杀之。

  壬戌,生宴群臣于太极殿,以尚书令辛牢为酒监,酒酣,生怒曰:“何不强人酒而犹有坐者!”引弓射牢,杀之。群臣惧,莫敢不醉,偃仆失冠,生乃悦。

  匈奴大人刘务桓卒,弟阏头立,将贰于代。二月,代王什翼犍引兵西巡,临河,阏头惧,请降。

  燕太原王恪招抚段龛诸城。已丑,龛所署徐州刺史阳都公王腾举众降,恪命腾以故职还屯阳都。

  秦征东大将军晋王柳遣参军阎负、梁殊使于凉,以书说凉王玄靓。负、殊至姑臧,张瓘见之,曰:“我,晋臣也;臣无境外之交,二君何以来辱?”负、殊曰:“晋王与君邻籓,虽山河阻绝,风通道会,故来修好,君何怪焉!”瓘曰:“吾尽忠事晋,于今六世矣。若与苻征东通使,是上违先君之志,下隳士民之节,其可乎!”负、殊曰:“晋室衰微,坠失天命,固已久矣。是以凉之先王北面二赵,唯知机也。今大秦威德方盛,凉王若欲自帝河右,则非秦之敌。欲以小事大,则曷若舍晋事秦,以保福禄乎!”瓘曰:“中州好食言,向者石氏使车适返,而戎骑已至,吾不敢信也。”负、殊曰:“自古帝王居中州者,政化各殊,赵为奸诈,秦敦信义,岂得一概待之乎!张先、杨初皆阻兵不服,先帝讨而擒之,赦其罪戾,宠以爵秩,固非石氏之比。”瓘曰:“必如君言,秦之威德无敌,何不先取江南,则天下尽为秦有,征东何辱命焉!”负、殊曰:“江南文身之俗,道污先叛,化隆后服。主上以为江南必须兵服,河右可以义怀,故遣行人先申大好。若君不达天命,则江南得延数年之命,而河右恐非君之土也”。瓘曰:“我跨据三州,带甲十万,西苞葱岭,东距大河,伐人有馀,况于自守,何畏于秦!”负、殊曰:“贵州山河之固,孰若殽、函?民物之饶,孰若秦、雍?杜洪、张琚,因赵氏成资,兵强财富,有囊括关中、席卷四海之志,先帝戎旗西指,冰消云散,旬月之间,不觉易主。主上若以贵州不服,赫然奋怒,控弦百万,鼓行而西,未知贵州将何以待之?”瓘笑曰:“兹事当决之于王,非身所了。”负、殊曰:“凉王虽英睿夙成,然年在幼冲,君居伊、霍之任,国家安危,系君一举耳。”瓘惧,乃以玄靓之命遣使称籓于秦,秦因玄靓所称官爵而授之。

  将军刘度攻秦青州刺史王朗于卢氏;燕将军慕舆长卿入轵关,攻秦幽州刺史强哲于裴氏堡。秦主生遣前将军新兴王飞拒度,建节将军邓羌拒长卿。飞未至而度退。羌与长卿战,大破之,获长卿及甲首二千馀级。

  桓温请移都洛阳,修复园陵,章十馀上,不许。拜温征讨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诸军事,以讨姚襄。

  三月,秦主生发三辅民治渭桥;金紫光禄大夫程肱谏,以为妨农,生杀之。

  夏,四月,长安大风,发屋拔木。秦宫中惊扰,或称贼至,宫门昼闭,五日乃止。秦主生推告贼者,刳出其心。左光禄大夫强平谏曰:“天降灾异,陛下当爱民事神,缓刑崇德以应之,乃可弭也。”。生怒,凿其顶而杀之。卫将军广平王黄眉、前将军新兴王飞、建节将军邓羌,以平,太后之弟,叩头固谏,生弗听,出黄眉为左冯翊,飞为右扶风,羌行咸阳太守,犹惜其骁勇,故皆弗杀。五月,太后强氏以忧恨卒,谥曰明德。

  姚襄自许昌攻周成于洛阳。

  六月,秦主生下诏曰:“朕受皇天之命,君临万邦;嗣统以来,有何不善,而谤讟言之音,扇满天下!杀不过千,而谓之残虐!行者比肩,未足为希。方当峻刑极罚,复如朕何!”自去春以来,潼关之西,至于长安,虎狼为暴。昼则继道,夜则发屋,不食六畜,专务食人,凡杀七百馀人。民废耕桑,相聚邑居,而为害不息。秋,七月,秦群臣奏请禳灾,生曰:“野兽饥则食人,饱当自止,何禳之有!且天岂不爱民哉,正以犯罪者多,故助朕杀之耳!”

  丙子,燕献怀太子晔卒。姚襄攻洛阳,逾月不克。长史王亮谏曰:“明公英名盖世,兵强民附。今顿兵坚城之下,力屈威挫,或为它寇所乘,此危亡之道也!”襄不从。

  桓温自江陵北伐,遣督护高武据鲁阳,辅国将军戴施屯河上,自帅大兵继进。与寮属登平乘楼望中原,叹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记室陈郡袁宏曰:“运有兴废,岂必诸人之过!”温作色曰:“昔刘景升有千斤大牛,啖刍豆十倍于常牛,负重致运,曾不若一赢牸,魏武入荆州,杀以享军。”

  八月,已亥,温至伊水,姚襄撤围拒之,匿精锐于水北林中,遣使谓温曰:“承亲帅王师以来,襄今奉身归命,愿敕三军小却,当拜伏路左。”温曰:“我自开复中原,展敬山陵,无豫君事。欲来者便前,相见在近,何烦使人!”襄拒水而战。温结陈而前,亲被甲督战。襄众大败,死者数千人。襄帅麾下数千骑奔于洛阳北山,其夜,民弃妻子随襄者五千馀人。襄勇而爱人,虽战屡败,民知襄所在,辄扶老携幼,奔驰而赴之。温军中传言襄病创已死,许、洛士女为温所得者,无不北望而泣。襄西走,温追之不及。弘农杨亮自襄所来奔,温问襄之为人,亮曰:“襄神明器宇,孙策之俦,而雄武过之。”

  周成帅众出降,温屯故太极殿前,既而徙屯金墉城。已丑,谒诸陵,有毁坏者修复之,各置陵令。表镇西将军谢尚都督司州诸军事,镇洛阳。以尚未至,留颖川太守毛穆之、督护陈午、河南太守戴施以二千人戍洛阳,卫山陵,徙降军三千馀家于江、汉之间,执周成以归。

  姚襄奔平阳,秦并州刺史尹赤复以众降襄,襄遂据襄陵。秦大将军张平击之,襄为平所败,乃与平约为兄弟,各罢兵。

  段龛遣其属段蕰来求救,诏徐州刺史荀羡将兵随蕰救之。羡至琅邪,惮燕兵之强,不敢进。王腾寇鄄城,羡进攻阳都,会霖雨,城坏,获腾,斩之。

  冬,十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秦主生夜食枣多,旦而有疾,召太医令程延,使诊之。延曰:“陛下无它疾,食枣多耳。”生怒曰:“汝非圣人,安知吾食枣!”遂斩之。

  燕大司马恪围段龛于广固,诸将请急攻之。恪曰:“用兵之势,有宜缓者,有宜急者,不可不察。若彼我势敌,外有强援,恐有腹背之患,则攻之不可不急。若我强彼弱,无援于外,力足制之者,当羁縻守之,以待其毙。兵法“十围五攻”,正谓此也。龛兵尚众,未有离心。济南之战,非不锐也,但龛用之无术,以取败耳。今凭阻坚城,上下戮力,我尽锐攻之,计数旬可拔,然杀吾士卒必多矣。自有事中原,兵不暂息,吾每念之,夜而忘寐,奈何轻用其死乎!要在取之,不必求功之速也!”诸将皆曰:“非所及也。”军中闻之,人人感悦。于是为高墙深堑以守之。齐人争运粮以馈燕军。

  龛婴城自守,樵采路绝,城中人相食。龛悉众出战。恪破之于围里,先分骑屯诸门。龛身自冲荡,仅而得入,馀兵皆没。于是城中气沮,莫有固志。十一月,丙子,龛面缚出降,并执硃秃送蓟。恪抚安新民,悉定齐地,徙鲜卑、胡、羯三千馀户于蓟。燕主俊具硃秃五刑,以段龛为伏顺将军。恪留慕容尘镇广固,以尚书左丞鞠殷为东莱太守,章武太守鲜于亮为齐郡太守,乃还。

  殷,彭之子也。彭时为燕大长秋,以书戒殷曰:“王弥、曹嶷,必有子孙,汝善招抚,勿寻旧怨,以长乱源!”殷推求,得弥从子立、嶷孙岩于山中,请与相见,深结意分。彭复遣使遗以车马衣服,郡民由是大和。

  荀羡闻段龛已败,退还下邳,留将军诸葛攸、高平太守刘庄将三千人守琅邪。参军谯国戴遂等将二千人守泰山。燕将慕容兰屯汴城,羡击斩之。

  诏遣兼司空、散骑常侍车灌等持节如洛阳,修五陵。十二月,庚戌,帝及群臣皆服缌,临于太极殿三日。

  司州都督谢尚以疾不行,以丹杨君王胡之代之,未行而卒。胡之,廙之子也。是岁,仇池公杨国从父俊杀国自立;以俊为仇池公。国子安奔秦。


【公元三百五十六年大事记】

晋修洛阳五陵
  晋永和十二年(356)二月,晋将桓温奏请移都洛阳,修复陵园。但晋廷未允。同年八月,桓温率军击败姚襄,洛阳降附,桓温入洛后晋谒西晋诸陵,并派人修缮,配置守陵令。十一月,晋廷下诏派兼司空、散骑常侍车灌等人至洛阳正式维修晋宣、景、文、武、惠五帝之陵。十二月,晋穆帝及群臣又在建康穿缌麻孝服,举行遥祭大礼。

 

晋穆帝亲政
  晋穆帝司马聃于建元二年(344)九月即位,时年仅二岁,由皇太后褚氏临朝称制。至永和十三年(357)初,穆帝已届十五岁,始加元服,太后下诏归政皇帝,大赦,改元为升平元年,褚太后徒居建康城内崇德宫,穆帝始亲政。

 

匈奴大人刘备桓卒
  匈奴自刘务桓掌权后,与代王什翼犍保持着良关系。代建国十九年(356)初,刘务桓病卒,其弟阏头继立。阏头打算改变刘务桓附庸代国的政策,但被什翼犍察觉,遂于二月自率军西巡,临近黄河,阏头大惧,即刻请降。至建国二十一年(358),刘阏头部众纷纷叛逃,阏头惧而东走,乘冰渡河(今黄河套外),半渡而冰解,余众悉归兄子刘悉勿祈。阏头奔代。

 

前凉张玄靓称藩于秦
  张玄靓被推为凉王后,因其年幼,前凉大权掌握在凉州特张璀手中。建兴四十四年(356)二月,前秦征东大将军苻柳派其参军阎负、梁殊至姑臧(今甘肃武威)劝喻凉王玄靓向秦称臣,但遭到张璀的拒绝。张璀说凉六世为晋臣,若与秦通使则违反先君、士君之志。又以中原来讲信用为虑,并自翊国跨三州,带甲十万,西苞葱岭,东距大河,表示不服。阎、梁二人则对张晓以利害,软硬兼施,以晋晋室衰微,秦国大盛,且最敦信义,兵强财足,有囊括关中、席卷四海之志,迫使张璀就范。于是璀以张玄靓的名义遣使向前秦称藩,秦因玄靓所称官爵(亦即所援及其自称官爵)而全部照授。

 

桓温击姚襄,复洛阳
  羌帅姚襄率部众叛晋降燕后,又于晋永和十一年(355)五月攻据许昌。次年二月,晋以桓温为征讨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诸军事,征讨姚襄。五月,姚襄率军围攻洛阳(今市东北)(此时被叛晋的周成固守)。桓温乘势自江陵北伐,在与僚属渡江乘船望中原时,叹曰:“遂使神州陆沈,百年丘墟,王夷甫(即王衍)诸人不得不任其责!”八月,晋军逼近洛阳,姚襄撤围抵抗,结果为醒温杀败,襄军死者数千人,襄败退至襄陵(今山西临汾东南)。固守在洛阳城的周成亦率众出降;桓温即以谢尚镇守洛阳,尚未至,留毛穆之等戍守,又将降民三千余家迁至江、汉之间,旋即执周成班师南归。

【外国大事记】
 

【魏晋诗词】

水龙吟 咏游丝

[魏晋] 张野
落花天气初晴,随风几缕来何处。飘飘冉冉,悠悠扬扬,欲留还去。
雪茧新抽,青虫暗坠,檐蛛轻度。看垂虹百尺,萦回不下,似欲系,春光住。
         张野,(350-418)东晋南阳人,居柴桑,字莱民。学兼华梵,尤善属文。性孝友。州举秀才,南中郎府功曹,征拜散骑常侍,俱不就。入庐山,依慧远。后端坐而逝。

 
【其他阅读】
=======
2023年9月3日 23:13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