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七十三年,公元373年,农历癸酉(鸡)年,天干五行属水。东晋宁康元年,前凉升平十七年,代国建国三十六年,前秦建元九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301年-400年    公元三百七十三年,公元373年,农历癸酉(鸡)年,天干五行属水。东晋宁康元年,前凉升平十七年,代国建国三十六年,前秦建元九年。






公元三百七十三年




公元373年,农历癸酉(鸡)年,天干五行属水

东晋】健康)第八位皇帝简文帝司马昱咸安二年

年号咸安(372年1月6日~~372年9月12日)东晋第八位皇帝简文帝司马昱第一个年号,东晋政权第十三个年号。【晋王朝第二十九个年号】

东晋】第九位皇帝孝武帝司马曜宁康元年

年号宁康(或作康宁;373年2月9日--376年2月8日)东晋第九位皇帝孝武帝司马曜第一个年号,东晋政权第十四个年号。【晋王朝第三十个年号】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1.成汉】【2.前赵】【4.后赵】【5前燕


03【汉卢水胡】十六国【前凉】(301年/318年-376年)

前凉】姑臧)第九任位君主.凉悼公张天锡太清十一年(东晋升平十七年)

年号:太清(363年八月月--376年),十六国时期前凉第九任位君主.凉悼公张天锡第一个年号,前凉政权第七个年号。


06【氐族】十六国【前秦】(351年—394年)

前秦】长安)第三位皇帝宣昭皇帝苻坚建元九年

年号:建元(365年二月至385年七月),十六国时期前秦第三位皇帝宣昭皇帝苻坚第三个年号,前秦政权第五个年号。


07【鲜卑】【后燕】(384年—407年):北燕天王高云所取代


08【羌,】【后秦】(384年—417年):被东晋太尉刘裕 灭


09【鲜卑】【西秦】(385年—400年):400年被后秦灭,409年复国,431年被夏国灭


10【氐,】【后凉】(386年—403年):降于后秦


11【鲜卑】【南凉】(397年—414年):降于西秦


12【汉,】【北凉】(397年—460年):降于北魏


13【鲜卑】【南燕】(398年—410年):归于东晋


14【汉,】【西凉】(400年—421年):想袭击北凉,结果全军覆灭,国亡


15【汉,】【北燕】(407年—436年):被北魏  灭


16【匈奴】【大夏】(407年—431年):431年被吐谷浑军队所俘,后解送北魏,432年被魏太武帝拓跋焘处死,灭


【同时期政权】 

丁零部】①翟斌~翟魏国君先祖,丁零部落首领(330-384年)

陈留国】第4代陈留王曹恢(363年—378年)

羌族】【后秦】第三任首领姚苌,357年姚襄被前秦杀死后,其弟姚苌带领余部降前秦,东晋司马曜太元九年(384年),姚苌抓住机会,正式宣布自己为大将军、大单于以及万年秦王,之后颁布了大赦令,同时改年号为“白雀”。白雀三年(386年)姚苌即位为帝,改年号建初,建国号大秦。

南匈奴】【铁弗匈奴】代来城)第七任君主.刘卫辰(359—391年)

氐族,】  (386年),杨纂族兄杨定建立后仇池国


鲜卑族

1.【代国】盛乐)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建国三十六年(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

年号:建国(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第一个年号,共使用39年。


2.【慕容吐谷浑部落】⑤吐谷浑视连(371年―390年)

5.【乞伏鮮卑】勇士川)西秦奠基人乞伏司繁(329年?-371年前秦封其为南单于--376年在位)

6.【宇文鲜卑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七任国王.小兽林王(丘夫)(371年 - 384年)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

【世纪】4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070年
【年代】东晋哀、孝,列国前凉,列国前秦

【在位皇帝】

东晋】第九位皇帝孝武帝司马曜(372年9月12日—396年11月6日在位)

卢水胡】十六国【前凉】第九任位君主.凉悼公张天锡(363年八月–376年)

氐族,】十六国【前秦】第三位皇帝宣昭皇帝苻坚(357年六月~385年10月16日)

【年号】宁康,升平,建国,建元

【朝代】

晋朝人物东晋(317年至420年

五胡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


公元373年2月9日

农历:373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257年11月29日,波斯历:前250年11月20日,星期:星期六,干支:癸酉年 甲寅月 己丑日,属相:鸡,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6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六九第4天,儒略日数:1857336

 

【出生名人】

    王镇恶,(373年6月11日~418年3月7日),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市)人。东晋末年名将,前秦丞相王猛的孙子。

家庭成员
祖父:王猛,字景略,前秦宰相。
父亲:王休,前秦河东太守。

 

【逝世名人】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谯国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权臣,官至大司马,封爵南郡公。晋明帝司马绍女婿,宣城太守桓彝长子。宁康元年(373年)七月,桓温病逝于姑孰,享年六十二岁,追赠丞相,谥号宣武,丧礼依照西晋安平王司马孚、西汉大司马霍光旧例。元兴二年(403年),其子桓玄称帝,建立桓楚,追尊宣武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崇陵。

家庭成员
父亲:桓彝,东晋宣城内史,苏峻之乱时因反抗苏峻而遇害。
母亲:孔宪,追赠临贺太夫人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太宗简文皇帝宁康元年(癸酉,公元三七三年)

  春,正月,己丑朔,大赦,改元。

  二月,大司马温来朝。辛巳,诏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迎于新亭。是时,都下人情恟恟,或云欲诛王、谢,因移晋室。坦之甚惧,安神色不变,曰:“晋祚存亡,决于此行。”温既至,百官拜于道侧。温大陈兵卫,延见朝士,有位望者皆战慑失色,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安从容就席,坐定,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温笑曰:“正自不能不尔。”遂命左右撤之,与安笑语移日。郗超常为温谋主,安与坦之见温,温使超卧帐中听其言。风动帐开,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时天子幼弱,外有强臣,安与坦之尽忠辅卫,卒安晋室。

  温治卢悚入宫事,收尚书陆始付廷尉,免桓秘官,连坐者甚众;迁毛安之为右卫将军,桓秘由是怨温。三月,温有疾,停建康十四日,甲午,还姑孰。

  夏,代王什翼犍使燕凤入贡于秦。

  秋,七月,己亥,南郡宣武公桓温薨。初,温疾笃,讽朝廷求九锡,屡使人趣之。谢安、王坦之故缓其事,使袁宏具草。宏以示王彪之,彪之叹其文辞之美,因曰:“卿固大才,安可以此示人!”谢安见其草,辄改之,由是历旬不就。宏密谋于彪之,彪之曰:“闻彼病日增,亦当不复支久,自可更小迟回。”宏从之。温弟江州刺史冲,问温以谢安、王坦之所任,温曰:“渠等不为汝所处分。”其意以为,己存,彼必不敢立异,死则非冲所制;若害之,无益于冲,更失时望故也。温以世子熙才弱,使冲领其众。于是桓秘与熙弟济谋共杀冲,冲密知之,不敢入。俄顷,温薨,冲先遣力士拘录熙、济而后临丧。秘遂被废弃,熙、济俱徙长沙。诏葬温依汉霍光及安平献王故事。冲称温遗命,以少子玄为嗣,时方五岁,袭封南郡公。

  庚戌,加右将军、荆州刺史桓豁征西将军,督荆、杨、雍、交、广五州诸军事。以江州刺史桓冲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江三州诸军事、扬、豫二州刺史,镇姑孰;竟陵太守桓石秀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镇寻阳。石秀,豁之子也。冲既代温居任,尽忠王室,或劝冲诛除时望,专执时权,冲不从。始,温在镇,死罪皆专决不请。冲以为生杀之重,当归朝廷,凡大辟皆先上,须报,然后行之。

  谢安以天子幼冲,新丧元辅,欲请崇德太后临朝。王彪之曰:“前世人主幼在襁褓,母子一体,故可临朝;太后亦不能决事,要须顾问大臣。今上年出十岁,垂及冠婚,反令从嫂临朝,示人君幼弱,岂所以光扬圣德乎!诸公必欲行此,岂仆所制,所惜者大体耳。”安不欲委任桓冲,故使太后临朝,己得以专献替裁决,遂不从彪之之言。八月,壬子,太后复临朝慑政。

  梁州刺史杨亮遣其子广袭仇池,与秦梁州刺史杨安战,广兵败,沮水诸戌皆委城奔溃。亮惧,退守磬险。九月,安进攻汉川。

  丙申,以王彪之为尚书令,谢安为仆射,领吏部,共掌朝政。安每叹曰:“朝廷大事,众所不能决者,以咨王公,无不立决。”

  以吴国内史刁彝为徐、兗二州刺史,镇广陵。

  冬,秦王坚使益州刺史王统、秘书监硃肜帅卒二万出汉川,前禁将军毛当、鹰扬将军徐成帅卒三万出剑门,入寇梁、益;梁州刺史杨亮帅巴獠万馀拒之,战于青谷。亮兵败,奔固西城。肜遂拔汉中。徐成攻剑门,克之。杨安进攻梓潼,梓潼太守周飏固守涪城,遣步骑数千送母、妻自汉水趣江陵,硃肜邀而获之,飏遂降于安。十一月,安克梓潼。荆州刺史桓豁遣江夏相竺瑶救梁、益;瑶闻广汉太守赵长战死,引兵退。益州刺史周仲孙勒兵拒硃肜于绵竹,闻毛当将至成都,仲孙帅骑五千奔于南中。奉遂取梁、益二州,邛、莋、夜郎皆附于秦。秦王坚以杨安为益州牧,镇成都;毛当为州刺史,镇汉中;姚苌为宁州刺史,屯垫江;王统为南秦州刺史,镇仇池。

  秦王坚欲以周飏为尚书郎。飏曰:“蒙晋厚恩,但老母见获,失节于此,母子获全,秦之惠也。虽公侯之贵,不以为荣,况郎官乎!”遂不仕。每见坚,或箕踞而坐,呼为氐贼。尝值元会,仪卫甚盛,坚问之曰:“晋朝元会,与此何如?”飏攘袂厉声曰:“犬羊相聚,何敢比拟天朝!”秦人以飏不逊,屡请杀之,坚待之弥厚。

  周仲孙坐失守免官。桓冲以冠军将军毛虎生为益州刺史,领建平太守,以虎生子球为梓潼太守。虎生与球代秦,至巴西,以粮乏,退屯巴东。

  以侍中王坦之为中书令,领丹杨尹。

  是岁,鲜卑勃寒寇掠陇右,秦王坚使乞伏司繁讨之。勃寒请降,遂使司繁镇勇士川。

  有彗星出于尾箕,长十馀丈,经太微,扫东井;自四月始见,及秋冬不灭。秦太史令张孟言于秦王坚曰:“尾、箕,燕分;东井,秦分也。令彗起尾、箕而扫东井,十年之后,燕当灭秦;二十年之后,代当灭燕。慕容父子兄弟,我之仇敌,而布列朝廷,贵盛莫二,臣窃忧之,宜翦其抱魁桀者,以消天变。”坚不听。

  阳平公融上疏曰:“东胡跨据六州,南面称帝,陛下劳师累年,然后得之,本非慕义而来。今陛下亲而幸之,使其父子兄弟森然满朝,执权履职,势倾勋旧。臣愚以为狼虎之心,终不可养,星变如此,愿少留意。”坚报曰:“朕方混六合为一家,视夷狄为赤子。汝宜息虑,勿怀耿介。夫惟修德可以禳灾,苟能内求诸己,何惧外患乎!”
 


【公元三百七十三大事记】

桓温入朝
  东晋大司马桓温自咸安二年(372)七月以来,一直拒绝入朝。直到宁康元年(373)二月,才到建康朝见孝武帝。二月二十四日,孝武帝下诏,命吏部尚书谢安与侍中王坦之出城迎接桓温。当时,建康城内人心惶惶,谣传桓温将要诛杀王坦之、谢安二人,然后篡夺帝位,王坦之十分恐惧,谢安却神色不变,说:“晋祚能否存在下去,决定于此行了。”桓温到后,百官拜迎于道帝旁。桓温陈列大量卫兵,宴请朝臣。公卿大臣见此情景都胆战心惊。王坦之吓得汗流不止,衣服湿透,手版也拿倒了。只有谢安从容入席,从定之后,对桓温道:“我听说诸侯如有道义,四邻都是他的守卫,你何必安置如此众多的卫兵呢?”桓温命卫兵撤下,然后与谢安笑谈。郗超为桓温谋主,桓温让郗超卧在帐中听谢安谈话。谁知突然刮风将帐揭开,谢安看见帐中的郗超,笑着说:“郗生真可谓入幕之宾。”由于谢安的从容应对,桓温没有发难。当时皇帝幼弱,幸亏谢安,王坦之等人效忠,晋朝才得以安宁。桓温入建康后,惩治与卢悚入宫事件有关的人,将尚书陆始交付廷尉审判,免除了桓袐官位,迁毛安之为左卫将军,其他受牵连者很多。不久,桓温得病,在建康停留了十四日,三月七日返回姑孰(今安徽当涂)。

 

桓温病卒
  桓温,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人。东晋宣城太子桓彝之子。生于西晋永嘉七年(312)。永和元年(345),任荆州刺史,继庾氏之后执掌长江上游兵权。永和二年(347),率兵西征,灭成汉。后又进攻前秦,入关中,因军粮不足而退回。永和十二年*356),收复洛阳,然后屡请东晋朝廷将都城自康迁回洛阳,但遭到世家大族的反对而未成。太和四年(369),领兵北伐前燕,兵至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因粮运不继,受挫而还。太和六年(371)十一月,听从参军郗超之言,废掉晋帝,改立简文帝,自己以大司马镇姑孰,遥祝制朝政。宁康元年(373)二月,入朝孝武旁,不久,得病返回姑孰。病重期间,派人向朝廷求九锡,因谢安、王坦之的延宕而未成。七月十四日,病卒。

 

崇德太后临朝摄政
  桓温死时,晋孝武帝年方十岁,谢安以天子年幼,欲奏请崇德太后临朝摄政。王彪认为:前代皇帝尚在襁褓中,太后才摄政,并且凡事不能擅自决断,必须征求大臣意见。如今天子将及冠婚,反令从嫂(崇德太后于孝武帝系同辈从嫂)临朝,尤其不妥。”谢安不想委任桓温弟桓冲为辅政,故而愿太后临朝,使自己能够裁决诸事,不受他人掣肘。因此不听王彪之的意见。宁康元年(373)八月,崇德太后临朝摄政。

 

什翼犍遣使人贡于秦
  前秦建元九年(373)冬,苻坚派益州刺史王统、秘书监朱彤率兵二万出汉川(即今汉水),前禁将军毛当、鹰扬将军徐成率兵三万出剑门(今四川剑阁北)进兵梁、益二州。东晋梁州刺史杨亮率领巴獠一万余人迎战。两军大战,杨亮兵败,逃至西城(今陕西安康西北)。徐成占领剑阁(今四川)。前秦杨安率兵出击梓潼(今四川),梓潼太守周固守涪城(今四川绵阳),派步骑数千人送老母及妻子到江陵(今湖北),结果半道为秦将朱彤截获,周遂投降前秦。十一月,秦将杨安攻克梓潼。东晋荆州刺史桓豁派江夏相竺瑶救援梁、益二州,竺瑶获悉广汉(今四川遂宁东北)太守赵长战死,便引兵退回。益州刺史周仲孙统兵在绵竹(今属四川)抵御朱彤,听说秦将毛当将引兵攻成都,遂率骑兵五千逃往南中(相当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于是前秦攻克梁、益二州。秦王苻坚以杨安为益州牧,镇成都,毛当为梁州刺史,镇汉中。梁、益二州归入前秦版图,境内的邛、笮、夜郎等国也都归附于前秦。

 

周虓不仕苻秦
  前秦建元九年(373)冬,出兵攻克东晋梁、益二州,晋梓潼太守周虓降秦。十一月,周虓到长安。苻坚欲以周虓为尚书郎,周虓说:“我是晋朝臣子,只因老母被秦截获才降秦,这本来就是失节之事。秦就是封我公侯,我也不以为贵,何况仅仅是个郎官!”坚决不仕。不久,周虓母死,周虓无后顾,每次看见苻坚,总呼之为“氐贼”。一次,适逢朝会,非常隆重,苻坚问周虓东晋朝会的情形。周虓拂袖厉声说:“犬羊相聚,何敢比拟天朝!”秦大臣对周虓出言不逊颇为愤恨,纷纷进言苻坚,请求杀周虓。但苻坚不但不杀周虓,反而待之更加优厚,想以此笼络汉人。

 

乞伏司繁讨伐鲜卑勃寒部
  前秦建元九年(373)十一月,陇右鲜卑勃寒率部落劫掠,秦王苻坚派鲜卑乞伏部首领乞伏司繁领兵讨伐,大败勃寒,勃寒请降。秦王命乞伏司繁镇守勇士川(今甘肃天水西)。

【外国大事记】
 

【魏晋诗词】

燕歌行二首·其二

[魏晋] 曹丕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展诗清歌仰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
仰看星月观云间,飞鸽晨鸣声可怜,
留连顾怀不能存。

 
【其他阅读】
=======
 
2023年9月8日 22:38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