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三十七年,公元337年,农历丁酉(鸡)年,天干五行属火。东晋咸康三年、成汉玉恒三年、前凉建兴二十五年、后赵建武三年。
公元三百三十七年
公元三百三十七年,农历丁酉(鸡)年,天干五行属火。
(年号:咸康(335年~342年六月)东晋第三位皇帝晋成帝司马衍第二个年号,东晋政权第六个年号。【晋王朝第二十二个年号】。咸康八年六月晋康帝司马岳即位沿用。次年改元建元元年。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巴氐族】十六国【成汉】成都)第三位皇帝李期玉恒三年
(年号:玉恒335年-338年三月),十六国成汉第三位皇帝李期第一个年号,成汉政权第四个年号
【卢水胡】十六国【前凉】凉州)第四任位君主张骏太元十四年)(建兴二十五)
(年号:太元(324年五月—346年四月)十六国前凉第四任位君主张骏年号,前凉政权第三个年号。沿用西晋愍帝司马邺的年号(建兴)
【同时期政权】
【十六国,后赵时期农民起义领袖,侯子光龙兴元年(337年七月--8月)
【丁零部】①翟斌~翟魏国君先祖,丁零部落首领(330-384年)
【陈留国】第3代陈留王曹励(劢)(326年冬十月—(358年12月1日)冬十月乙丑)
【羌族】【后秦】政权奠基人,姚弋仲(生卒280年~352年))
【南匈奴】【铁弗匈奴】朔方)第三任君主刘虎(刘乌路孤)(309—341年在位)
【氐族】【前仇池国】清水)第三任君主杨毅(334-337在位)
【氐族】【前仇池国】清水)第四任君主杨初(337年-355年在位)
【氐族】【前秦】【氐族人~苻洪,前秦政权奠基人,略阳郡氐族首领,310年,汉国皇帝刘聪派遣使者任命苻洪为平远将军,苻洪不肯接受汉国的官职,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郡公。 (310年-350年在位)
(鲜卑族)
1.【代国】鲜卑代国第六任君主炀帝拓跋纥那(325年十二月-329年在位,335年至337年在位)两次在位)
1.【代国】鲜卑代国第七任君主烈帝拓跋翳槐,复归于盛乐(329-335年,--337-338年两次在位)
3.【慕容鲜卑部落】大棘城)第二任首领,(前燕奠基人燕王慕容皝(333-348年)
4.【段部鲜卑(徒何)】会支)段部鲜卑第九任君主段辽(325~339年在位)
5.【乞伏鮮卑】西秦奠基人乞伏司繁(329年?---376年在位)
【在位皇帝】
【东晋】第三位皇帝晋成帝司马衍(325年10月-342年7月)
(325年10月19日.农历325年闰八月(小)二十六.己丑日--342年7月25日.农历342年六月(大)初七.壬辰日)
【巴氐族】十六国【成汉】第三位皇帝李期(334年十月-338年三月)
公元337年2月17日
农历:337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294年10月28日,波斯历:前286年11月28日,星期:星期四,干支:丁酉年 壬寅月 戊子日,属相:鸡,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6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七九第3天,儒略日数:1844195
【出生名人】
吕光,(337年~399年),字世明,祖籍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出生于枋头,氐族。前秦时期名将、军事家,后凉开国君主。前秦太尉吕婆楼之子,后凉灵帝吕纂之父。建元二十一年(385年),吕光带兵东归,消灭凉州刺史梁熙,占据姑臧自立。龙飞元年(396年),自称天王,国号“大凉”。随即大破南羌首领彭奚念,击败西秦,迫使乞伏乾归称臣。后因听信谗言,杀害沮渠罗仇等忠臣,致使人心思变,反叛四起。病重时,立太子吕绍为天王,自号“太上皇帝”。龙飞四年(399年),吕光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谥号懿武,庙号太祖,安葬于高陵。在位年号~太安、麟嘉、龙飞。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父亲:吕婆楼,前秦司隶校尉。吕光建凉后,追尊为凉景昭王。
母亲:某氏,吕光建凉后,追尊为凉昭烈妃。
【逝世名人】
杨毅,(?~337年),白马氐人,是杨难敌的长子。公元334年继位,成为前仇池国第三任君主。公元337年,被堂弟杨初杀死。
【家庭成员】(家族成员)
祖父:杨茂搜
父亲:杨难敌
叔父:杨坚头
侯子光,(?—337年),中国五胡十六国前期人物,后赵安定(今中国甘肃省泾川县)人。二十岁左右就仪表堂堂,自称佛太子,又称从大秦国来,要当小秦国的国王,并改名李子杨。337年7月,后赵武帝石虎在位期间,侯子光以宗教迷信手段聚集联络京兆樊经、竺龙、严谌、谢乐子聚众数千人,于雩县等地,游说宣传,等聚众数千于杜南山(今终南山),自称大黄帝,改元龙兴。
公元337年8月,侯子光被后赵武帝赵虎派遣镇西将军石广所灭,将其斩首。《晋书》记载:侯子光被杀后脖子未出血,经过十余日后,脸色仍和活人一样。
公元337年君士坦丁一世(大帝)逝世, 全名为弗拉维·瓦莱里乌斯·奥勒里乌斯·君士坦丁272年2月27日-337年5月22日),罗马皇帝(306—337年在位)。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显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康三年(丁酉,公元三三七年)
春,正月,庚辰,赵太保夔安等文武五百馀人入上尊号,庭燎油灌下盘,死者二十馀人;赵王虎恶之,腰斩成公段。辛巳,虎依殷、周之制,称大赵天王,即位于南郊,大赦。立其后郑氏为天王皇后,太子邃为天王皇太子,诸子为王者皆降为郡公,宗室为王者降为县侯。百官封署各有差。
国子祭酒袁瑰、太常冯怀,以江左浸安,请兴学校,帝从之。辛卯,立太学,征集生徒。而士大夫习尚老、庄,儒术终不振。瑰,涣之曾孙也。
三月,慕容皝于乙连城东筑好城以逼乙连,留折冲将军兰勃守之。夏,四月,段辽以车数千两输乙连粟,兰勃击而取之。六月,辽又遣其从弟扬威将军屈云,将精骑夜袭皝子遵于兴国城,遵击破之。
初,北平阳裕事段疾陆眷及辽五世,皆见尊礼。辽数与皝相攻,裕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况慕容氏与我世婚,迭为甥舅,皝有才德,而我与之构怨;战无虚月,百姓凋弊,利不补害,臣恐社稷之忧将由此始。愿两追前失,通好如初,以安国息民。”辽不从,出裕为北平相。
赵太子邃素骁勇,赵王虎爱之,常谓群臣曰:“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残灭,故使朕得至此;如朕有杀阿铁理否?”既而邃骄淫残忍,好妆饰美姬,斩其首,洗血置盘上,与宾客传观之,又烹其肉共食之。河间公宣、乐安公韬皆有宠于虎,邃疾之如仇。虎荒耽酒色,喜怒无常。使邃省可尚书事,每有所关白,虎恚曰:“此小事,何足白也!”时或不闻,又恚曰:“何以不白!”诮责笞棰,月至再三。邃私谓中庶子李颜等曰:“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颜等伏不敢对。秋,七月,邃称疾不视事,潜帅宫臣文武五百馀骑饮于李颜别舍,因谓颜等曰:“我欲至冀州杀河间公,有不从者斩!”行数里,骑皆逃散。颜叩头固谏,邃亦昏醉而归。其母郑氏闻之,私遣中人诮让邃;邃怒,杀之。佛图澄谓虎曰:“陛下不宜数往东宫。”虎将视邃疾,思澄言而还;既而瞋目大言曰:“我为天下主,父子不相信乎!”乃命所亲信女尚书往察之。邃呼前与语,因抽剑击之。虎怒,收李颜等诘问,颜具言其状。杀颜等三十馀人;幽邃于东宫,既而赦之,引见太武东堂;邃朝而不谢,俄顷即出。虎使谓之曰:“太子应朝中宫,岂可遽去!”邃径出,不顾。虎大怒,废邃为庶人。其夜,杀邃及其妃张氏,并男女二十六人同埋于一棺;诛其宫臣支党二百馀人;废郑后为东海太妃。立其子宣为天王皇太子,宣母杜昭仪为天王皇后。
安定侯子光,自称佛太子,云从大秦国来,当王小秦国,聚众数千人于杜南山,自称大黄帝,改元龙兴;石广讨斩之。
九月,镇军左长史封弈等劝慕容皝称燕王;皝从之。于是备置群司,以封弈为国相,韩寿为司马,裴开为奉常,阳骛为司隶,王寓为太仆,李洪为大理,杜群为纳言令,宋该、刘睦、石琮为常伯,皇甫真、阳协为冗骑常侍,宋晃、平熙、张泓为将军,封裕为记室监。洪,臻之孙;晃,奭之子也。冬,十月,丁卯,皝即燕王位,大赦。十一月,甲寅,追尊武宣公曰武宣王,夫人段氏曰武宣后;立夫人段氏为王后,世子俊为王太子,如魏武、晋文辅政故事。
段辽数侵赵边,燕王皝遣扬烈将军宋回称籓于赵,乞师以讨辽,自请尽帅国中之众以会之,并以其弟宁远将军汗为质。赵王虎大悦,厚加慰答,辞其质,遣还,密期以明年。
是岁,赵将李穆纳拓跋翳槐于大宁,其故部落多归之。代王纥那奔燕,国人复奉翳槐为代王,翳槐城盛乐而居之。
仇池氐王杨毅族兄初,袭杀毅,并有其众,自立为仇池公,称臣于赵。
【公元三百三十七年大事记】
石虎称大赵天王
建武三年(337)正月,石虎在后赵太保夔安等文武五百余人拥赞下,依殷、周之制,自称大赵天王,在邺城(今河北磁县东南)南郊即位。立郑氏为天王皇后,太子石邃为天王皇太子。其余诸子为王者均降为郡公,宗室为王者降为县侯。文武百官各有封署。
石虎更立太子
石虎太子石邃素骁勇,石虎深爱之。虎常谓群臣曰:“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残灭,故使联得至此。如朕有杀阿铁(邃乳名)理否?”然邃亦因受宠而骄淫残忍,其人好妆美女,斩草首,冼血置盘上,与宾客传观之,又烹其肉共食之。后邃以虎喜怒无常,暗中集结五百余骑于中庶子李颜别宅之内,欲杀父夺权。此事被佛图澄所察,廪告石虎,虎遂杀李颜等三十余人,废杀石邃母郑后,改立石宣 为天皇太子,宣母杜昭仪亦升为天王皇后。
慕容皝称燕王
晋咸康三年(337)九月,慕容皝接受镇军左长史封奕等人建议,自称燕王,十月即位,备置群司,以封奕为国相,韩寿为司马,裴开为奉常,阳骛为司隶,王寓为太仆,李洪为大理,杜群为纳言令,宋该、刘睦、石琮为常伯,皇甫真、阳协为冗骑常侍,宋晃、平熙、张泓为将军,封裕为记室监。十一月,追尊慕容廆为武宣王;册立夫人段氏为王后,以慕容俊为王太子。定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弃东晋年号,改称燕王元年,史称前燕。
东晋立太学
咸康三年(337)初,东晋国子祭酒袁瓌、太常冯怀以江左局势逐步安定,上奏应循前制兴立学校,成帝从之。于是始立太学,并征集生徒。但当时士大夫习尚老、庄,儒术终未复振。虽立太学,作用亦甚微。
侯子光反赵
建武三年(337)七月,安定(今宁夏固原)人侯子光因不满石虎暴政起兵反赵。子光自称佛太子,自谓来自大秦国,当称王小秦国,在杜南山(指长安杜陵之南山)一带聚众数千人。子光自称大黄帝,改元龙兴。不久,即为石虎部将石广讨斩之。
拓跋翳槐复代国
建武元年(335)代王拓跋翳槐投奔后赵后,至三年,赵将李穆使翳槐居大宁(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其故旧部落纷纷归附。代王纥那奔前燕,代人复奉拓跋翳槐为王,大筑盛乐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而都之。
杨初自称仇池公
氐王杨难敌死后,其子杨毅嗣位,统辖仇池(今甘肃成县西),咸康三年(337),杨毅族兄杨初杀毅,并其众,自称仇池公,称臣于后赵。
【魏晋诗词】
字字双 其二
[魏晋] 高燮
香多态媚娟复娟。脂红粉腻妍复妍。
图中之人仙复仙。魂销影受欢复欢。
高燮(xiè),字季和,勃海蓚县(今河北景县)人。北魏时期学者,名相高允之弟,辟为冀州主簿,卒于任上,追赠冠军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