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六十七年,公元367年,农历丁卯(兔)年,天干五行属火。东晋太和二年;前凉升平十一年;代国建国三十年;前秦建元三年;前燕建熙八年。
公元三百六十七年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03【汉卢水胡】十六国【前凉】(301年/318年-376年)
【前凉】姑臧)第九任位君主.凉悼公张天锡太清五年(东晋升平十一年)
(年号:太清(363年八月月--376年),十六国时期前凉第九任位君主.凉悼公张天锡第一个年号,前凉政权第七个年号。
05【慕容鲜卑部落】十六国【前燕】(337年 - 370年)
(年号:建熙(360年正月二十五日-370年十一月),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幽帝慕容暐第一个年号,前燕政权第三个年号。
(年号:建元(365年二月至385年七月),十六国时期前秦第三位皇帝宣昭皇帝苻坚第三个年号,前秦政权第五个年号。
07【鲜卑】【后燕】(384年—407年):北燕天王高云所取代
08【羌,】【后秦】(384年—417年):被东晋太尉刘裕 灭
09【鲜卑】【西秦】(385年—400年):400年被后秦灭,409年复国,431年被夏国灭
10【氐,】【后凉】(386年—403年):降于后秦
11【鲜卑】【南凉】(397年—414年):降于西秦
12【汉,】【北凉】(397年—460年):降于北魏
13【鲜卑】【南燕】(398年—410年):归于东晋
14【汉,】【西凉】(400年—421年):想袭击北凉,结果全军覆灭,国亡
15【汉,】【北燕】(407年—436年):被北魏 灭
16【匈奴】【大夏】(407年—431年):431年被吐谷浑军队所俘,后解送北魏,432年被魏太武帝拓跋焘处死,灭
【同时期政权】
【丁零部】①翟斌~翟魏国君先祖,丁零部落首领(330-384年)
【羌族】【后秦】第三任首领姚苌,357年姚襄被前秦杀死后,其弟姚苌带领余部降前秦,东晋司马曜太元九年(384年),姚苌抓住机会,正式宣布自己为大将军、大单于以及万年秦王,之后颁布了大赦令,同时改年号为“白雀”。白雀三年(386年)姚苌即位为帝,改年号建初,建国号大秦。
【南匈奴】【铁弗匈奴】代来城)第七任君主.刘卫辰(359—391年)
【氐族】【前仇池国】清水)第七任君主杨世(360-370在位)
(鲜卑族)
1.【代国】盛乐)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建国三十年(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
(年号:建国(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第一个年号,共使用39年。
5.【乞伏鮮卑】西秦奠基人乞伏司繁(329年?---376年在位)
6.【宇文鲜卑】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六任国王.故国原王(钊)(331年 - 371年)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
【在位皇帝】
【东晋】第七位皇帝晋废帝司马奕(365年3月31日-372年1月6日在位)
【卢水胡】十六国【前凉】第九任位君主.凉悼公张天锡(363年八月–376年)
公元367年2月16日
农历:367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263年9月29日,波斯历:前256年11月26日,星期:星期五,干支:丁卯年 壬寅月 甲子日,属相:兔,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七九第2天,儒略日数:1855151
【逝世名人】
前燕大臣~阳骛,(?~367年),字士秋,右北平郡无终县(今河北省蓟县)人。十六国时期前燕重臣,东夷校尉阳耽之子。阳骛历任四朝,德高望重,清廉坚贞,谦虚谨慎。太和二年(367年),去世,谥号为敬。
【家庭成员】
父亲:阳耽,慕容廆时官至东夷校尉。
堂兄弟:阳裕,阳骛伯父之子 ,官至大将军、左司马。
儿子:阳瑶,前秦大臣。
曹毂,(?~367年),十六国时期匈奴首领,任右贤王。后受前秦封为雁门公,仍统本部。建元三年(367年),曹毂去世,宣昭帝苻坚将其部落离散为二,由长子曹玺、幼子曹寅分统。号为东、西曹。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孝宗穆皇帝下太和二年(丁卯,公元三六七年)
春,正月,庾希坐不能救鲁、高平,免官。
二月,燕抚军将军下邳王厉、镇北将军宜都王桓袭敕勒。
秦辅国将军王猛、陇西太守姜衡、南安太守南安邵羌、扬武将军姚苌等帅众万七千讨敛岐。三月,张天锡遣前将军杨遹向金城,征东将军常据向左南,游击将军张统向白土,天锡自将三万人屯仓松,以讨李俨。敛岐部落先属姚弋仲,闻姚苌至,皆降;王猛遂猛攻略阳。敛岐奔白马。秦王坚以苌为陇东太守。
夏,四月,燕慕容尘寇竟陵,太守罗崇击破之。
张天锡攻李俨大夏、武始二郡,下之。常据败俨兵于葵谷,天锡进屯左南。俨惧,退守枹罕,遣其兄子纯谢罪于秦,且请救。秦王坚使前将军杨安、建威将军王抚帅骑二万,会王猛以救俨。
猛遣邵羌追敛岐,王抚守侯和,姜衡守白石,猛与杨安救枹罕。天锡遣杨遹逆战于枹罕东,猛大破之,俘斩万七千级,与天锡相持于城下。邵羌禽敛岐于白马,送之。猛遗天锡书曰:“吾受诏救俨,不令与京州战,今当深壁高垒,以听后诏。旷曰持久,恐二家俱弊,非良算也。若将军退舍,吾执俨而东,将军徙民西旋,不亦可乎!”天锡谓诸将曰:“猛书如此;吾本来伐叛,不来与秦战。”遂引兵归。
李俨犹未纳秦师,王猛白服乘舆,从者数十人,请与俨相见。俨开门延之,未及为备,将士继入,遂执俨。以立忠将军彭越为平西将军、凉州刺史,镇枹罕。
张天锡之西归也,李俨将贺肫说俨曰:“以明公神武,将士骁悍,奈何束手于人!王猛孤军远来,士卒疲弊,且以我请救,必不设备,若乘其怠而击之,可以得志。”俨曰:“求救于人以免难,难既免而击之,天下其谓我何!不若因守以老之,彼将自退”。猛责俨以不即出迎,俨以贺肫之谋告;猛斩肫,以俨归。至长安,坚以俨为光禄勋,赐爵归安侯。
燕太原桓王恪言于燕主曰:“吴王垂,将相之才,十倍于臣。先帝以长幼之次,故臣得先之。臣死之后,愿陛下举国以听吴王。”五月,壬辰,恪疾笃。亲视之,问以后事。恪曰:“臣闻报恩莫大于荐贤,贤者虽在板筑,犹可为相,况至亲乎!吴王文武兼资,管、萧之亚。陛下若任以大政,国家可安。不然,秦、晋必有窥窬之计。”言终而卒。
秦王坚闻恪卒,阴有图燕之计,欲觇其可否,命匈奴曹毂发使如燕朝贡,以西戎主簿冯翊郭辩为之副。燕司空皇甫真兄腆及从子奋、覆皆仕秦,腆为散骑常侍。辩至燕,历造公卿,谓真曰:“仆本秦人,家为秦所诛,故寄命曹王,贵兄常侍及奋、覆兄弟并相知有素。”真怒曰:“臣无境外之交,此言何以及我!君似奸人,得无因缘假托乎!”白,请穷治之,太傅评不许。辩还,为坚言:“燕朝政无纲纪,实可图也。鉴机识变,唯皇甫真耳。”坚曰:“以六州之众,岂得不使有智士一人哉!”
曹毂寻卒,秦分其部落为二,使其二子分统之,号东、西曹。
荆州刺史桓豁、竟陵太守罗崇攻宛,拔之。赵亿走,赵盘退归鲁阳。豁追击盘于雉城,擒之,留兵戌宛而还。
秋,七月,燕下邳王厉等破敕勒,获马牛数万头。
初,厉兵过代地,犯其穄田;代王什翼犍怒。燕平北将军武强公以幽州兵戌云中。八月,什翼犍攻云中,泥弃城走,振威将军慕舆贺辛战没。
九月,以会稽内史郗愔为都督徐、兗、青、幽、场州之晋陵诸军事、徐、兗二州刺史,镇京口。
秦淮南公幼之反也,征东大将军、并州牧、晋公柳、征西大将军、秦州刺史赵公双,皆与之通谋。秦王坚以双、母弟至亲。柳,健之爱子,隐而不问。柳、双复与镇东将军、洛州刺史魏公廋、安西将军、雍州刺史燕公武谋作乱,镇东主簿南安姚眺谏曰:“明公以周、郡之亲,受方面之任,国家有难,当竭力除之,况自为难乎!”廋不听。坚闻之,征柳等诣长安。冬,十月,柳卯据蒲阪,双据上邽,廋据陕城,武据安定,皆举兵反。坚遣使谕之曰:“吾待卿等,恩亦至矣,何苦而反!今止不征,卿宜罢兵,各安其位,一切如故。”各啮梨以为信。皆不从。
代王什翼犍击刘卫辰,河冰未合,什翼犍命以苇纟亘约流澌。俄而冰合,然犹未坚,乃散苇于其上,冰草相结,有如浮梁,代兵乘之以渡。卫辰不意兵猝至,与宗族西走,什翼犍收其部落什六七而还。卫辰奔秦,秦王坚送卫辰还朔方,遣兵戌之。
十二月,甲子,燕太尉建宁敬公阳骛卒。以司空皇甫真为侍中、太尉,光禄大夫李洪为司空。
【公元三百六十七大事记】
慕容厉攻破敕勒
前燕建熙七年(367)二月,燕抚军将军慕容厉与镇北将军宜都王慕容桓袭击敕勒(即高车),于同年七月大破之,获牛马数万头。
前秦征伐敛岐
敛岐是羌人首领。前秦建元二年(366)陇西人李俨自立后,敛岐率部众四千余家叛秦而投附李俨。次年(367)二月,秦派辅国将军王猛与姜衡、邵羌、姚苌等率军征讨敛岐。同年三月,姚苌降附敛岐部众,王猛又攻克略阳(今甘肃天水东北),敛岐本人则逃奔白马(今陕西略阳地区)。秦王苻坚即以姚苌为陇东太守。四年四月,邵羌将敛岐擒获。
秦欲图燕
前燕建熙七年(367)五月,燕国重臣慕容恪病卒,于是,秦王苻坚阴有图燕之计。遂派匈奴曹毂、郭辩为正副使朝贡如燕,以探虚实。曹毂等返长安,郭辩向秦王廪报,谓燕政无纲纪,群臣除皇甫真外,皆为无能之辈,可以图之。
秦四方反苻坚
前秦自苻坚即位后,苻生诸弟对坚大为不满,先后发生汝南公苻腾、淮南公苻幼武装叛乱,但均被镇压。当初苻腾被杀时,王猛向苻坚建议并杀苻生五第,但未被采纳。建元三年(367)十月,晋公苻柳、赵公苻双、燕公苻武、魏公苻庾分别在蒲阪、上邽、陕城和安定举兵反。苻坚先是派人劝阻,遭拒绝后,于次年初派将军杨成世、毛嵩分讨苻双、苻武;王猛、邓羌进攻苻柳;将军杨安、张蚝出击苻庾。苻庾形势危急,疾速向燕请援,燕人多主救之,并乘机攻占关中,太傅慕容评认为秦国强大,不宜与之构隙,吴王慕容垂亦主张不用兵,于是燕兵不出。而苻坚于三月又增派援军,由王鉴、吕光、郭将、翟傉率领,大破苻双、苻武之军,斩获一万五千人。五月,王猛、邓岳击败苻柳。七月,王鉴杀苻双、苻武二公,苻坚即以苻雅为秦州刺史,苻丕为雍州刺史。九月,晋公柳又被杀。王猛军随即与王鉴等进攻陕城,于同年十二月执获苻庾,被赐死,但赦免其七子,以长子袭爵魏公,余者继嗣苻生及诸弟无后者,以继苻健之祀。至此,四公之叛均被平定。苻坚又任命苻抑镇蒲阪,邓羌镇陕城。
慕容恪卒
慕容恪字玄恭,燕主皝第四子。长年从慕容皝征伐,机智多策。后镇守辽东,甚有威惠。慕容俊即位后,封太原王、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俊死,属恪与慕容评总理朝政。慕容恪虚怀待物,谘询善道,量才处任,朝廷谨肃,进止有度,又在政事之余,手不释卷,燕政清明,恪受朝廷内外尊重,前燕建熙七年(367)正月,恪病重,燕主暐问以后事,恪曰:“愿陛下举国以听吴王(指慕容垂)”。言讫而卒。
什翼犍袭击云中
代国与前燕原来保持友好。燕建熙七年(367)七月,燕将慕容厉袭击敕勒,途经代境,曾损毁代国黍田,代王什翼犍大怒,于八月进攻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燕平北将军慕容埿弃城逃跑,振威将军慕舆贺辛战死。燕代于是交恶。
郗愔镇守京口
太和二年(367)九月,晋任命会稽内史郗愔都督徐兖青幽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徐兖二州刺史,镇守京口(今江苏镇江)。京口位于建康下游,系扼守都城的战略要地,又是北方流民南下的必须经通路。自郗鉴经营此地后,晋廷复以其子愔据守。愔字方回,袭父爵为南昌公,任中书侍郎。何充辅政时,任镇守京口的褚裒长史,旋任吴郡太守,又转为临海太守。海西公即位后,又出为辅国将军、会稽内史。大司马桓温以郗愔与徐兖有故,于是上表迁愔驻守京口。
什翼犍袭击刘卫辰
匈奴人刘卫辰周旋于燕、代之间。数次叛代降秦。代王什翼犍大怒,建国三十年(367)十月,什翼犍率军袭击刘卫辰,乘结冰之期渡过黄河击其部众,收其部落十之六七而还。刘卫辰逃至前秦长安,秦王苻坚复送卫辰还朔方,遣军戍守。
【魏晋诗词】
王昭君辞
[魏晋] 石崇
我本汉家子。
将适单于庭。
辞决未及终。
前驱已抗旌。
仆御涕流离。
辕马为悲鸣。
哀郁伤五内。
泣泪沾朱缨。
行行日已远。
乃造匈奴城。
延我于穹庐。
加我阏氏名。
殊类非所安。
虽贵非所荣。
父子见凌辱。
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未易。
默默以茍生。
茍生亦何聊。
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
弃之以遐征。
飞鸿不我顾。
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
今为粪土英。
朝华不足欢。
甘为秋草幷。
传语后世人。
远嫁难为情。
石崇(249年-300年),字季伦,小名齐奴,渤海南皮(今河北省南皮县)人。西晋时期大臣、文学家、富豪,“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大司马石苞第六子。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政变后,不肯将宠妾绿珠献给司马伦党羽孙秀,遭到诛杀,夷灭三族。晋惠帝复位后,以九卿之礼安葬。
【家族成员】
父亲:石苞,西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乐陵公。死后谥号“武”。
长兄:石统,西晋射声校尉、大鸿胪。
次兄:石越,早死。
三兄:石乔,曾任尚书郎、散骑常侍。后因不应晋武帝召命而令晋武帝怀疑石苞叛变,事后被废,终身不获仕官。后与石崇同被诛杀。
四兄:石浚,名士,官至黄门侍郎。早逝。
五兄:石俊,官至阳平太守。早逝。
妻:苏氏,苏绍的姐姐。
(妾:)
1.绿珠,美而艳,善吹笛。
2.翾风,容貌无比,特以姿态见美。妙别玉声,能观金色。
侄子:石超,石乔之子,在八王之乱中后期是较有影响的人物。
从孙:石演,石崇从孙,封乐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