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六十六年,公元366年,农历丙寅(虎)年,天干五行属火。东晋太和元年 前凉升平十年 代国建国二十九年 前秦建元二年 前燕建熙七年
公元三百六十六年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03【汉卢水胡】十六国【前凉】(301年/318年-376年)
【前凉】姑臧)第九任位君主.凉悼公张天锡太清四年(东晋升平十年)
(年号:太清(363年八月月--376年),十六国时期前凉第九任位君主.凉悼公张天锡第一个年号,前凉政权第七个年号。
05【慕容鲜卑部落】十六国【前燕】(337年 - 370年)
(年号:建熙(360年正月二十五日-370年十一月),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幽帝慕容暐第一个年号,前燕政权第三个年号。
(年号:建元(365年二月至385年七月),十六国时期前秦第三位皇帝宣昭皇帝苻坚第三个年号,前秦政权第五个年号。
07【鲜卑】【后燕】(384年—407年):北燕天王高云所取代
08【羌,】【后秦】(384年—417年):被东晋太尉刘裕 灭
09【鲜卑】【西秦】(385年—400年):400年被后秦灭,409年复国,431年被夏国灭
10【氐,】【后凉】(386年—403年):降于后秦
11【鲜卑】【南凉】(397年—414年):降于西秦
12【汉,】【北凉】(397年—460年):降于北魏
13【鲜卑】【南燕】(398年—410年):归于东晋
14【汉,】【西凉】(400年—421年):想袭击北凉,结果全军覆灭,国亡
15【汉,】【北燕】(407年—436年):被北魏 灭
16【匈奴】【大夏】(407年—431年):431年被吐谷浑军队所俘,后解送北魏,432年被魏太武帝拓跋焘处死,灭
【同时期政权】
【丁零部】①翟斌~翟魏国君先祖,丁零部落首领(330-384年)
【羌族】【后秦】第三任首领姚苌,357年姚襄被前秦杀死后,其弟姚苌带领余部降前秦,东晋司马曜太元九年(384年),姚苌抓住机会,正式宣布自己为大将军、大单于以及万年秦王,之后颁布了大赦令,同时改年号为“白雀”。白雀三年(386年)姚苌即位为帝,改年号建初,建国号大秦。
【南匈奴】【铁弗匈奴】代来城)第七任君主.刘卫辰(359—391年)
【氐族】【前仇池国】清水)第七任君主杨世(360-370在位)
(鲜卑族)
1.【代国】盛乐)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建国二十九年(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
(年号:建国(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第一个年号,共使用39年。
5.【乞伏鮮卑】西秦奠基人乞伏司繁(329年?---376年在位)
6.【宇文鲜卑】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六任国王.故国原王(钊)(331年 - 371年)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
【在位皇帝】
【东晋】第七位皇帝晋废帝司马奕(365年3月31日-372年1月6日在位)
【卢水胡】十六国【前凉】第九任位君主.凉悼公张天锡(363年八月–376年)
公元366年1月28日
农历:366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264年8月28日,波斯历:前257年11月8日,星期:星期六,干支:丙寅年 己丑月 庚子日,属相:虎,星座:水瓶座,节气:1月7日小寒 1月22日大寒,数九:五九第1天,儒略日数:1854767
【逝世名人】
庾道怜,(?-366年7月5日),颍川郡鄢陵县(今河南省鄢陵县)人,司空庾冰之女,太尉庾亮侄女、明穆皇后庾文君侄女,晋废帝司马奕皇后。太和元年(366年.五月十二)薨逝,谥号孝皇后。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父亲:庾冰,东晋时司空,谥号忠成。
司马勋,(?~366年),字伟长,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东晋时期将领、叛臣,前赵将领令狐泥养子,自称是晋宣帝司马懿之弟曹魏大长秋司马恂玄孙,冠军将军、济南惠王司马遂曾孙,略阳太守司马瓘之子。兴宁三年(365年),反叛东晋朝廷,自称梁益二州牧、成都王。 太和元年(366年),征讨都护朱序、益州刺史周楚被擒,押送大司马桓温。桓温下令将司马勋斩首,首级送回京师建康。
【家庭成员】
高祖:司马恂,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官至鸿胪丞,死后赠大长秋。
曾祖:司马遂,官至冠军将军,封济南王,谥号惠。
生父:司马瓘,官至略阳太守(说法存疑,据晋书记载,司马遂两子皆无后而死)。
养父:令狐泥,前赵武卫将军。
(儿子)
1.司马康,官至汉中太守。
2.司马陇子,与司马勋一同被杀
东晋高僧~支遁,支遁(约314年~366年),字道林,世称支公,也称林公,别称支硎,本姓关。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又一说河东林虑(今河南省林州市)人。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其初隐余杭山,公元317年隐居余姚邬山 ,25岁出家,曾居支硎山,30岁在陆埠支溪岙创建支山寺,供佛讲经。个人作品《圣不辩之论》《道行旨归》《学道戒》《安般经注》及《本起四禅序》。支遁还善书法,曾与书法家王羲之晤面,王羲之请他住持灵嘉寺,后在石城山立栖光寺。东晋废帝司马奕太和元年(公元366年)闰4月4日去世,终年五十三岁。每年农历四月初四是支遁法师圆寂纪念日。【《世说新语》载:养马养鹤,擅长草书隶书,诗也写得不错。】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孝宗穆皇帝下太和元年(丙寅,公元三六六年)
春,三月,荆州刺史桓豁使督护桓罴攻南郑,讨司马勋。
燕太宰、大司马恪,太傅、司徒评,稽首归政,上章绶,请归第;燕主不许。
夏,五月,戊寅,皇后庾氏崩。
硃序、周楚击司马勋,破之,擒勋及其党,送大司马温;温皆斩之,传首建康。
代王什翼犍遣左长史燕凤入贡于秦。
秋,七月,癸酉,葬孝皇后于敬平陵。
秦辅国将军王猛、前将军杨安、扬武将军姚苌等帅众二万寇荆州,攻南乡郡,荆州刺史桓豁救之;八月,军于新野。秦兵掠安阳民万馀户而还。
九月,甲午,曲赦梁、益二州。
冬,十月,加司徒昱丞相、录尚书事,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张天锡遣使至秦境上,告绝于秦。
燕抚军将军下邳王厉寇兗州,拔鲁、高平数郡,置守宰而还。
初,陇西李俨以郡降秦,既而复通于张天锡。十二月,羌敛岐以略阳四千家叛秦,称臣于俨;俨于是拜置牧守,与秦、凉绝。
南阳督护赵亿据宛城降燕,太守桓澹走保新野;燕人遣南中郎将赵盘自鲁阳戌宛。
徐、兗二州刺史庾希,以后族故,兄弟贵显,大司马温忌之。
【公元三百六十六大事记】
代入贡于秦
代建国二十九年(366)五月,代王什翼犍派左长史燕凤向秦入贡,以示通好。
王猛主军攻荆州
晋太和元年(366)七月,秦辅国将军王猛、前将军杨安、扬武将军姚苌等率军二万进攻晋荆州(今湖北江陵),攻略南乡郡(今河南均县东南),晋荆州刺史桓豁援救;秦兵俘掠汉阳(即沔阳,今陕南)民众万余户而归。
秦救于俨
陇西人李俨原系前凉部将。建兴四十三年(355),前凉内乱,凉河州刺史张瓘废其主张祚,立张玄靓,李俨趁机据守本郡不受瓘命,用东晋年号。张瓘派军征讨,俨于是依附前秦以自固。及张天锡嗣位,俨又与之通好。晋太和元年(366)十二月,羌人敛岐率略阳四千家叛秦附俨,俨于是拜置牧,与秦、凉告绝而自立。次年三月,张天锡率大军进攻本俨,俨军不能敌,退守枹罕(今甘肃临夏),并向秦谢罪求援。秦王苻坚派军会合王猛增援枹罕,大破凉军,俘斩一万七千人,王猛又致书张天锡令合李俨部,前凉遂退兵。李俨旋为秦人所执,王猛派彭越为凉州刺史,镇守枹罕,携李俨东归长安,苻坚即任命俨为光禄勋,赐爵归安侯。
晋、燕交攻
晋太和元年(366)十月,前燕抚军将军下邳王慕容厉寇晋兖州(今山东鄄城东北),攻拢鲁、高平数郡,设置守宰而退军。同年底,晋南阳督护赵亿又据宛城(今河南南阳)叛晋降燕,太守桓澹走保新野;燕遣南中郎将赵盘戍守宛城。次年五月,晋荆州刺史桓豁、竟陵太守罗崇又攻克宛,赵亿退归鲁阳,(今河南鲁山),桓豁擒获赵盘,派晋兵戍宛城而退军。
敦煌石窟开凿
敦煌石窟包括今甘肃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午佛洞四部分。其中重要的是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今城东南二十五公里处。据唐武周圣历元年(698)《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僧人乐僔始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开凿洞窟。但又据敦煌经卷P二千六百九十一号记载,东晋永和九年(353)该处便已开凿建窟,以后持续不断,共达千年之久。现尚保存北魏至元代洞窟四百九十二个,壁画四万五千平米。洞窟大小不一,形制各异,内容多系佛教经义神话,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艺术财富。
支遁卒
支遁又名支道林,原姓关,系陈留(今河南开封南)人。二十五岁出家,与当时谢安、王羲之等交游往来,善谈玄理。所著《即色游玄论》,认为“色即是空”,发展“性空”思想,是般若学六大家之一。晋太和元年(366)卒,年五十三岁。
司马昱加殊礼
司马昱字道万,晋元帝少子。先后受封为琅邪王,会稽王,历任右将、加侍中、抚军将军、秘书监等,又进位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穆帝即位,因年幼而为辅佐;海西公即位后,又徒封琅邪王,但未去会稽之号。太和元年(366)十月,进拜丞相、录尚书事,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享受殊礼待遇。
张天锡绝秦
前凉曾于建兴四十四年(356)向前秦称藩。当时秦征东大将军苻柳派使至姑臧(今甘肃武威),说服张瓘,瓘以凉王张玄靓名义称臣于秦。升开七年(363),张天锡夺取政权后,改变张瓘政策,转臣东晋,并派使者至建康请命。但凉末绝弃前秦,秦主苻坚旋派大鸿胪拜张天锡为大将军、凉州牧、西平公。至升平十年(366)十月,张天锡遣使到秦境,正式告绝于秦。
庾希被免官
庾希字始彦,系晋臣庾冰之子。初拜秘书郎,历迁司徒右长史、黄门侍郎、建安太守;又出为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希系晋明帝庾皇后之威属,其妹又为海西公妃,故庾希兄弟显贵,深为大司马桓温忌恨。隆和初,希为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太和元年(366),燕将慕容厉寇略兖州,攻占鲁、高平等郡,庾希以不能救助而于次年初被免官。
【魏晋诗词】
游西岳诗
[魏晋] 潘尼
驾言游西岳,寓目二华山。
金楼虎珀阶,象榻玳瑁筵。
中有神秀士,不知几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