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四十四年,公元344年,农历甲辰(龙)年,天干五行属木。成汉末代皇帝李势太和元年 东晋康帝司马岳建元二年。 前凉忠成公张骏建兴三十二年(太元二十一年)。 后赵武帝石虎建武十年, 代国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建国七年
公元三百四十四年
公元344年,农历甲辰(龙)年,天干五行属木
(年号:建元(343年~344年九月)东晋第四位皇帝晋康帝司马岳第一个年号,东晋政权第七个年号。【晋王朝第二十三个年号】。建元二年晋穆帝司马聃九月二十七日即位沿用。次年改元永和元年。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年号:太和(344年正月-346年九月)),十六国成汉第五位皇帝李势第一个年号,成汉政权第六个年号
【卢水胡】十六国【前凉】凉州)第四任位君主张骏太元二十一年)(建兴三十二)
(年号:太元(324年五月—346年四月)十六国前凉第四任位君主张骏年号,前凉政权第三个年号。沿用西晋愍帝司马邺的年号(建兴)
【同时期政权】
【丁零部】①翟斌~翟魏国君先祖,丁零部落首领(330-384年)
【陈留国】第3代陈留王曹励(劢)(326年冬十月—(358年12月1日)冬十月乙丑)
【羌族】【后秦】政权奠基人,姚弋仲(生卒280年~352年))
【南匈奴】【铁弗匈奴】朔方)第四任君主.平北将军、左贤王.刘务桓(341年-356年)
【氐族】【前仇池国】清水)第四任君主杨初(337年-355年在位)
【氐族】【前秦】【氐族人~苻洪,前秦政权奠基人,略阳郡氐族首领,310年,汉国皇帝刘聪派遣使者任命苻洪为平远将军,苻洪不肯接受汉国的官职,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郡公。 (310年-350年在位)
(鲜卑族)
1.【代国】盛乐)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建国七年(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
(年号:建国(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第一个年号,共使用39年。
3.【慕容鲜卑部落】大棘城)第二任首领,(前燕奠基人燕王慕容皝(333-348年)
4.【段部鲜卑(徒何)】会支)段部鲜卑第十任君主段兰(343~350年前在位)
5.【乞伏鮮卑】西秦奠基人乞伏司繁(329年?---376年在位)
【在位皇帝】
【东晋】第四位皇帝晋康帝司马岳(342年7月27日-344年11月17日在位)
【东晋】第五位皇帝穆帝司马聃(344年11月18日-361年7月10日)
【巴氐族】十六国【成汉】第五位(末帝)皇帝李势(343--347年4月13日.三月十七.乙亥)
公元344年1月31日
农历:344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287年12月28日,波斯历:前279年11月10日,星期:星期二,干支:甲辰年 乙丑月 丁未日,属相:龙,星座:水瓶座,节气:1月8日小寒 1月23日大寒,数九:五九第3天,儒略日数:1846734
【逝世名人】
司马岳,(322年-344年11月17日 ),字世同,生于建康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东晋第四位皇帝(342年7月27日-344年11月17日),晋明帝司马绍嫡次子,晋成帝司马衍同母弟 ,母为明穆皇后庾文君。 建元二年(344年),司马岳驾崩,时年二十三岁,谥号为康,葬于崇平陵,其子司马聃继位。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父亲:司马绍,东晋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平定王敦之乱,庙号肃祖,谥号明皇帝。
母亲:庾文君。东晋第一位皇后,太尉庾亮的妹妹,谥号明穆皇后。
王波卒.....
庾冰,(296~344年),字季坚,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东晋大臣、外戚,丞相军谘祭酒庾琛之子、征西将军庾亮之弟。晋成帝司马衍和晋康帝司马岳的舅舅。建元年二年(344)十一月卒,时年四十九岁。,赠侍中、司空,谥号忠成。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父亲:庾琛
十六国时期前燕将领~慕容翰,(?-344年),字元邕,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武宣帝慕容廆庶长子,文明帝慕容皝异母兄,十六国时期前燕名将。建元二年(344年),被慕容皝下令赐死。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父亲:慕容廆,鲜卑族慕容部落首领,追谥武宣帝。
(弟弟)
二弟:慕容皝(燕国皇帝)
桓宣,(?~344年),谯国铚县(今安徽濉溪)人。东晋时期将领,义阳太守桓诩之孙,冠军长史桓弼之子,官职~镇南将军、南郡太守,爵位~竟陵县男追,赠镇南将军,建元二年(344年),在丹水之战中为后赵所败,坐罪贬黜,惭愤成疾。同年八月,病逝,追赠镇南将军。
【家庭成员】
祖父:桓诩,义阳太守
父亲:桓弼,冠军长史
儿子:桓戎,新野太守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显宗成皇帝下建元二年(甲辰,公元三四四年)
春,正月,赵王虎享群臣于太武殿,有白雁百馀集马道之南,虎命射之,皆不获。时诸州兵集者百馀万,太史令赵揽密言于虎曰:“白雁集庭,宫室将空之象,不宜南行。”虎信之,乃临宣武观,大阅而罢。
汉主势改元太和,尊母阎氏为皇太后,立妻李氏为皇后。
燕王皝与左司马高诩谋伐宇文逸豆归。诩曰:“宇文强盛,今不取,必为国患,伐之必克;然不利于将。”出而告人曰:“吾往必不返,然忠臣不避也。”于是皝自将伐逸豆归。以慕容翰为前锋将军,刘佩副之;分命慕容军、慕容恪、慕容霸及折冲将军慕舆根将兵,三道并进。高诩将发,不见其妻,使人语以家事而行。
逸豆归遣南罗大涉夜干将精兵逆战,皝遣人驰谓慕容翰曰:“涉夜干勇冠三军,宜小避之。”翰曰:“逸豆归扫其国内精兵以属涉夜干,涉夜干素有勇名,一国所赖也。今我克之,其国不攻自溃矣。且吾孰知涉夜干之为人,虽有虚名,实易与耳,不宜避之,以挫吾兵气。”遂进战。翰自出冲阵,涉夜干出应之;慕容容霸从傍邀击,遂斩涉夜干。宇文士卒见涉夜干死,不战而溃;燕兵乘胜逐之,遂克其都城。逸豆归走死漠北,宇文氏由是散亡。皝悉收其畜产、资货,徙其部众五千馀落于昌黎,辟地千馀里。更命涉夜干所居城曰威德城,使弟彪戍之而还。高诩、刘佩皆中流矢卒。
诩善天文,皝尝谓曰:“卿有佳书而不见与,何以为忠尽!”诩曰:“臣闻人君执要,人臣执职。执要者逸,执职者劳。是以后稷播种,尧不预焉。占候、天文,晨夜其苦,非至尊之所宜亲,殿下将焉用之!”皝默然。
初,逸豆归事赵甚谨,贡献属路。及燕人伐逸豆归,赵王虎使右将军白胜、并州刺史王霸自甘松出救之。比至,宇文氏已亡,因攻威德城,不克而还;慕容彪追击,破之。
慕容翰之与宇文氏战也,为流矢所中,卧病积时不出。后渐差,于其家试骋马。或告翰称病而私飞骑乘,疑欲为变。燕王皝虽藉翰勇略,然中心终忌之,乃赐翰死。翰曰:“吾负罪出奔,既而复还,今日死已晚矣。然羯贼跨据中原,吾不自量,欲为国家荡壹区夏。此志不遂,没有遗恨,命矣夫!”饮药而卒。
代王什翼犍遣其大人长孙秩迎妇于燕。
夏,四月,凉州将张瓘败赵将王擢于三交城。
初,赵领军王朗言于赵王虎曰:“盛冬雪寒,而皇太子使人伐宫材,引于漳水,役者数万,吁嗟满道,陛下宜因出游罢之。”虎从之。太子宣怒。会荧惑守房,宣使太史令赵揽言于虎曰:“房为天王,今荧惑守之,其殃不细。宜以贵臣王姓者当之。”虎曰:“谁可者?”揽曰:“无贵于王领军。”虎意惜朗,使揽更言其次。揽无以对,因曰:“其次唯中书监王波耳。”虎乃下诏,追罪波前议枯矢事,腰斩之,及其四子,投尸漳水;既而愍其无罪,追赠司空,封其孙为侯。
赵平北将军尹农攻燕凡城,不克而还。
汉太史令韩皓上言:“荧惑守心,乃宗庙不修之谴。”汉主势命群臣议之。相国董皎、侍中王嘏以为:“景、武创业,献、文承基,至亲不远,无宜疏绝。”乃更命祀成始祖、太宗,皆谓之汉。
征西将军庾翼使梁州刺史桓宣击赵将李罴于丹水,为罴所败,翼贬宣为建威将军。宣惭愤成疾,秋,八月,庚辰,卒。翼以长子方之为义城太守,代领宣众;又以司马应诞为襄阳太守,参军司马勋为梁州刺史,戍西城。
中书令褚裒固辞枢要;闰月,丁巳,以裒为左将军、都督兗州、徐州之琅邪诸军事、兗州刺史,镇金城。
帝疾笃,庾冰、庾翼欲立会稽王昱为嗣;中书监何充建议立皇子聃,帝从之。九月,丙申,立聃为皇太子。戊戌,帝崩于式乾殿。己亥,何充以遗旨奉太子即位,大赦。由是冰、翼深恨充。尊皇后褚氏为皇太后。时穆帝方二岁,太后临朝称制。何充加中书监,录尚书事。充自陈既录尚书,不宜复监中书;许之,复加侍中。
充以左将军褚裒,太后之父,宜综朝政,上疏荐裒参录尚书;乃以裒为侍中、卫将军、录尚书事,持节、督、刺史如故。裒以近戚,惧获讥嫌,上疏固请居籓;改授都督徐、兗、青三州、扬州之二郡诸军事、卫将军、徐、兗二州刺史,镇京口。尚书奏:“裒见太后,在公庭则如臣礼,私觌则严父。”从之。
冬,十月,乙丑,葬康帝于崇平陵。
江州刺史庾冰有疾;太后征冰辅政,冰辞,十一月,庚辰,卒。庾翼以家国情事,留子方之为建武将军,戍襄阳。方之年少,以参军毛穆之为建武司马以辅之。穆之,宝之子也。翼还镇夏口,诏翼复督江州,又领豫州刺史。翼辞豫州,复欲移镇乐乡,诏不许。翼仍缮修军器,大佃积谷,以图后举。
赵王虎作河桥于灵昌津,采石为中济,石下,辄随流,用功五百馀万而桥不成,虎怒,斩匠而罢。
孝宗穆皇帝上之上
【公元三百四十四年大事记】
晋康帝病死,穆帝立
建元二年(344),晋康帝病重。庾冰、庾翼欲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嗣;但中书监何充建议立皇子聃;康帝于病榻上同意。同年九月,册立聃为皇太子。康帝于是病崩,年二十三岁。何随即以遗诏奉皇太子即位,是为晋穆帝。尊皇后褚氏为皇太后。当时穆帝当年仅二岁,由褚太后临朝称制。加何充为中书监,录尚书事,充不复监中书。同时,何充上疏加太后之父褚裒参录尚书、侍中、卫将军等官。但裒以近戚,固求外镇京口。十月,晋葬康帝于崇平陵。
东晋改元永和
建元二年(344)九月,晋康帝病死,司马聃即位,是为穆帝。当时穆帝年仅二岁,皇太后褚氏临朝称制,于次年正月改元永和。
石虎杀王波
后赵皇太子石宣征役不巳,引起民众怨愤领军王朗劝石虎制止。太子大怒,时荧感守房(火星停在房宿),主不利天王,于是劝赵王诛王朗,石虎未准,却以中书监王波顶替,王波曾建议石虎与汉李寿修好,使赵王蒙辱,于是虎下诏追波前罪,于建武十年(344)四月将其腰斩,并杀波四子。旋又愍其无罪,追赠司空。
桓宣卒
桓宣,谯国铚(今安徽宿州西南)人。为晋元帝丞相舍人,召降坞主张平、樊雅。后宫至谯国内史,参与平定苏峻、祖约之乱。迁武昌太守,攻破后赵樊城,镇守该地。十余年间,后赵军多次进攻,均未攻克。后庾亮将谋北伐,以宣镇守襄阳。庾亮代亮后,宣又任梁州刺史,封竟陵县男。建元二年(344),庾翼迁镇襄阳,七月下令桓宣进攻石虎大将李罴,但反为所败,庾翼遂贬宣职。宣惭愤成疾,于同年八月卒。
庾冰病卒
庾冰字季坚,庾亮之弟。先为秘书郎,进封都乡侯。参与平定苏峻之乱,又封新吴县侯,但辞不受。入为中书监。在任期间,查出无户籍者万余人,以充军实。康帝即位后,进车骑将军,冰惧权盛,自求外出,镇守武昌(今湖北鄂城)。建元年二年(344)九月,康帝暴崩,穆帝即位,因年幼而由褚太后称制,太后又征冰入朝辅政,但冰因病辞谢。同年十一月卒,时年四十九岁。
石虎建桥未成
建武十年(344),后赵石虎下令于灵昌津(今河南汲县境内)造桥以通黄河。先派人采集石块放置河中间以结连两岸。但石块投入水中辄被水流冲走,前后用五百余万功,但桥却尚未建成,石虎发怒,斩杀石匠而罢役。
【魏晋诗词】
白发
[魏晋] 张载
白发千梳书景暄,鸟瓶一啜夜窗寒。
庙堂勤苦茅斋静,不见人心是两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