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三十五年,公元335年,农历乙未(羊)年,天干五行属木。 成汉政权成幽公李期玉恒元年。 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元年。 前凉张骏建兴二十三年(太元十二年)。 后赵建武]元年,
公元三百三十五年
公元335年,农历乙未(羊)年,天干五行属木。
(年号:咸康(335年~342年六月)东晋第三位皇帝晋成帝司马衍第二个年号,东晋政权第六个年号。【晋王朝第二十二个年号】。咸康八年六月晋康帝司马岳即位沿用。次年改元建元元年。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巴氐族】十六国【成汉】成都)第三位皇帝李期玉恒元年
(年号:玉恒335年-338年三月),十六国成汉第三位皇帝李期第一个年号,成汉政权第四个年号,
【卢水胡】十六国【前凉】凉州)第四任位君主张骏太元十二年)(建兴二十三)
(年号:太元(324年五月—346年四月)十六国前凉第四任位君主张骏年号,前凉政权第三个年号。沿用西晋愍帝司马邺的年号(建兴)。
【同时期政权】
【丁零部】①翟斌~翟魏国君先祖,丁零部落首领(330-384年)
【陈留国】第3代陈留王曹励(劢)(326年冬十月—(358年12月1日)冬十月乙丑)
【羌族】【后秦】政权奠基人,姚弋仲(生卒280年~352年))
【南匈奴】【铁弗匈奴】朔方)第三任君主刘虎(刘乌路孤)(309—341年在位)
【氐族】【前仇池国】清水)第三任君主杨毅(334-337在位)
【氐族】【前秦】【氐族人~苻洪,前秦政权奠基人,略阳郡氐族首领,310年,汉国皇帝刘聪派遣使者任命苻洪为平远将军,苻洪不肯接受汉国的官职,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郡公。 (310年-350年在位)
(鲜卑族)
1.【代国】鲜卑代国第六任君主炀帝拓跋纥那,复归(325年十二月-329年在位,335年至337年在位)两次在位)
1.【代国】鲜卑代国第七任君主烈帝拓跋翳槐(329-335年,--337-338年两次在位)
3.【慕容鲜卑部落】大棘城)第二任首领,(前燕奠基人.慕容皝(333-348年)
4.【段部鲜卑(徒何)】会支)段部鲜卑第九任君主段辽(325~339年在位)
5.【乞伏鮮卑】西秦奠基人乞伏司繁(329年?---376年在位)
【在位皇帝】
【东晋】第三位皇帝晋成帝司马衍(325年10月-342年7月)
(325年10月19日.农历325年闰八月(小)二十六.己丑日--342年7月25日.农历342年六月(大)初七.壬辰日)
【巴氐族】十六国【成汉】第三位皇帝李期(334年十月-338年三月)
公元335年2月10日
农历:335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296年9月29日,波斯历:前288年11月20日,星期:星期一,干支:乙未年 戊寅月 庚午日,属相:羊,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六九第5天,儒略日数:1843457
【逝世名人】
豫章郡君,荀姓,名失传(?~335年),燕国人,晋明帝司马绍的母亲。299年和301年生了两个儿子晋明帝司马绍、琅邪王司马裒,后被司马睿赶出了王府,嫁给百姓马某。司马睿即位后也没有召回她,太宁元年(323年),马某去世,明帝司马绍将母亲迎还台城,供奉隆厚。晋成帝司马衍继位,孝养尊重祖母相当于皇太后。咸康元年(335年)薨逝。
魏华存,(252年—334年),晋代任城人,女道士,字贤安,又称紫虚元君、魏夫人。司徒魏舒之女。二十四岁时强嫁给太保掾南阳刘乂(字彦幼)。刘乂任修武(今河南境内)县令,魏华存随至任所,生有二子。
【家庭·成员】
父亲:魏舒(209年—290年),字阳元。任城樊县(今山东兖州西南)人。魏晋时期名臣。
丈夫:刘乂,字幼彦。晋朝官员,南阳涅阳人,刘乔之弟。其名字被某些资料写作义、又、文,皆误。
兄弟:魏混,字延广。清静聪惠有才能,官至太子舍人。年二十七岁时,先于其父魏舒死,朝野都为魏舒感到悲惜。
长子:刘璞,字子成,晋丹阳尹,官至光禄勋,爵位东昌男。著名书法家,善行、草书。
次子:刘瑕,太尉陶侃从事中郎将。(注:此刘瑕不是晋朝泉陵公刘遐)
侄儿:魏融,魏混之庶子。魏混死后,武帝让魏舒的庶孙魏融继嗣。魏融也早逝。
从侄:魏晃。魏融早逝,于是让侄孙魏晃继嗣。
孙女:刘媚子(319—371),刘璞长女,东晋振武将军、鄱阳太守、都亭侯王建之之妻,墓志出土于南京北郊的象山。刘媚子墓志全文:“晋振威将军、鄱阳太守、都亭侯,琅耶临沂县都乡南仁里王建之,字荣妣,故夫人南阳涅阳刘氏,字媚子,春秋五十三,泰和六年六月戊戌朔十四日辛亥,薨于郡官舍。夫人修武令乂之孙,光禄勋东昌男璞之长女,年廿来归,生三男三女。二男未识不育。大女玉龟,次女道末,并二岁亡。小女张愿,适济阴卞嗣之,字奉伯。小男纪之,字元万。其年十月丙申朔三日戊戌,丧还都。十一月乙未朔八日壬寅,陪葬于旧墓,在丹杨建康之白石。故刻石为识。”
孔坦(285年--335年),字君平,居会稽。大司农孔侃之子、丹阳太守孔冲之孙、孔竺的曾孙、孔吉的第12世孙、孔子的第25世孙,晋朝官员。《世说新语》方正第五37记载,东晋时期,在苏峻叛乱平定之后,丹阳地区破坏严重,老百姓颠沛流离。王导、庾亮等朝中大臣商量着让孔坦来接手这个烂摊子。几个人的话刚说了几句,孔坦就带情绪地说道:“当初皇帝临终时,你们几个都倍受荣宠,作为顾命大臣被委以重任。而我呢?才疏身贱,根本没人搭理。现在走了难处了,就要把我推在前面,这不是把我当作案板上的烂肉,随意宰割吗?说完,也不等这些人回话,便拂袖而去。王导几人本来还想接着忽悠:“我们把这个又苦又重的工作交给你,说明朝廷对你的信任,同时也是个难得的锻炼机会,你要理解我们的苦心,不要辜负对你的培养与期望等等。”结果话还没出口,孔坦已经只看得见背影了。
【家族成员】
祖父:孔冲,丹阳太守
父亲:孔侃(孔偘),大司农
二弟:孔滔
长子:孔混,晋陵男
旃陀罗·笈多,印度笈多第一代君主(320—335年在位),他的国家位于孔雀王朝龙兴旧地摩揭陀,也许是受到孔雀王朝英雄前辈冥冥中的感召,旃陀罗·笈多也立下了雄心壮志。他通过跟梨车王国公主鸠摩罗提蓖的婚姻合并了这个国家,华氏城及附近地区是公主的嫁妆。旃陀罗笈多定都华氏城,他给了笈多王国一种蒸蒸日上的战斗氛围,附近许多小邦纷纷归顺了笈多。335年逝世后,第二任君主~海护王同年继位,公元380年,海护王驾崩。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显宗成皇帝中之上咸康元年(乙未,公元三三五年)
春,正月,庚午朔,帝加元服。大赦,改元。
成、赵皆大赦,成改元玉恒,赵改元建武。
成主期立皇后阎氏,以卫将军尹奉为右丞相,骠骑将军、尚书令王瑰为司徒。
赵王虎命太子邃省可尚书奏事,唯祀郊庙、选牧守、征伐、刑杀乃亲之。虎好治宫室,鹳雀台崩,杀典匠少府任汪;复使修之,倍于其旧。邃保母刘芝封宜城君,关预朝权,受纳贿赂,求仕进者多出其门。
慕容皝置左、右司马,以司马韩矫、军祭酒封弈为之。
司徒导以赢疾,不堪朝会,三月,乙酉,帝幸其府,与群臣宴于内室,拜导并拜其妻曹氏。侍中孔坦密表切谏,以为帝初加元服,动宜顾礼,帝从之。坦又以帝委政于导,从容言曰:“陛下春秋已长,圣敬日跻,宜博纳朝臣,谘诹善道。”导闻而恶之,出坦为廷尉。坦不得意,以疾去职。
丹杨尹桓景,为人谄巧,导亲爱之。会荧惑守南斗经旬,导谓领军将军陶回曰:“斗,扬州之分,吾当逊位以厌天谴。”回曰:“公以明德作辅,而与桓景造膝,使荧惑何以退舍!”导深愧之。
导辟太原王濛为掾,王述为中兵属。述,昶之曾孙也。濛不修小廉,而以清约见称,与沛国刘惔齐名,友善。惔常称濛性至通而自然有节。濛曰:“刘君知我,胜我自知。”当时称风流者,以惔、濛为首。述性沈静,每坐客辩论蜂起,而述处之恬如也。年三十,尚未知名,人谓之痴。导以门地辟之。既见,唯问在东米价,述张目不答。导曰:“王掾不痴,人何言痴也!”尝见导每发言,一坐莫不赞美,述正色曰:“人非尧、舜,何得每事尽善!”导改容谢之。
赵王虎南游,临江而还。有游骑十馀至历阳,历阳太守袁耽表上之,不言骑多少。朝廷震惧,司徒导请出讨之。夏,四月,加导大司马、假黄钺、都督征讨诸军事。癸丑,帝观兵广莫门,分命诸将救历阳及戍慈湖、牛渚、芜湖;司空郗鉴使广陵相陈光将兵入卫京师。俄闻赵骑至少,又已去,戊午,解严,王导解大司马。袁耽坐轻妄免官。
赵征虏将军石遇攻桓宣于襄阳,不克。
大旱,会稽、馀姚米斗五百。
秋,七月,慕容皝立子俊为世子。
九月,赵王虎迁都于鄴,大赦。
初,赵主勒以天竺僧佛图澄豫言成败,数有验,敬事之。及虎即位,奉之尤谨,衣以绫锦,乘以雕辇。朝会之日,太子、诸公扶翼上殿,主者唱“大和尚”,众坐皆起。使司空李农旦夕问起居,太子、诸公五日一朝。国人化之,率多事佛。澄之所在,无敢向其方面涕唾者。争造寺庙,削发出家。虎以其真伪杂糅,或避赋役为奸宄,乃下诏问中书曰:“佛,国家所奉。里闾小人无爵秩者,应事佛不?”著作郎王度等议曰:“王者祭祀,典礼具存。佛,外国之神,非天子诸华所应祠奉。汉氏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立寺都邑以奉之,汉人皆不得出家;魏世亦然。今宜禁公卿以下毋得诣寺烧香、礼拜;其赵人为沙门者,皆返初服。”虎诏曰:“朕生自边鄙,忝君诸夏,至于飨祀,应从本俗。其夷、赵百姓乐事佛者,特听之。”
赵章武王斌帅精骑二万并秦、雍二州兵以讨薄句大,平之。成太子班之舅罗演,与汉王相天水上官澹谋杀成主期,立班子。事觉,期杀演、澹及班母罗氏。期自以得志,轻诸旧臣,信任尚书令景骞、尚书姚华、田褒、中常侍许涪等,刑赏大政,皆决于数人,希复关公卿。褒无它才,尝劝成主雄立期为太子,故有宠。由是纪纲隳紊,雄业始衰。
冬,十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慕容仁遣王齐等南还。齐等自海道趣棘城,齐遇风不至。十二月,徐孟等至棘城,慕容皝始受朝命。
段氏、宇文氏各遣使诣慕容仁,馆于平郭城外。皝帐下督张英将百馀骑间道潜行掩击之,斩宇文氏使十馀人,生擒段氏使以归。
是岁,明帝母建安君荀氏卒。荀氏在禁中,尊重同于太后;诏赠豫章郡君。
代王翳槐以贺兰蔼头不恭,将召而戮之,诸部皆叛。代王纥那自宇文部入,诸部复奉之。翳槐奔鄴,赵人厚遇之。
初,张轨及二子寔、茂,虽保据河右,而军旅之事无岁无之。及张骏嗣位,境内渐平。骏勤修庶政,总御文武,咸得其用,民富兵强,远近称之,以为贤君。骏遣将杨宣伐龟兹、鄯善,于是西域诸国焉耆、于阗之属,皆诣姑臧朝贡。骏于姑臧南作五殿,官属皆称臣。
骏有兼秦、雍之志,遣参军麹护上疏,以为:“勒、雄既死,虎、期继逆,兆庶离主,渐冉经世;先老消落,后生不识,慕恋之心,日远日忘。乞敕司空鉴、征西亮等泛舟江、沔,首尾齐举。”
【公元三百三十五年大事记】
东晋改元咸康
晋成帝即位时年仅五岁,至咸和十年(335)初即十五岁,行加元服之礼,并于正月改元咸康。
后赵大兴佛风
当初石勒以天竺僧人佛图澄能豫言成败,甚们崇之。石虎夺权后,奉佛图澄尤谨,衣食优礼。期会之日,太子、诸王公扶翼上殿,主者唱云“大和尚”,众人起立敬拜。又令司马空李农早晚问候日常起居,太子、诸王公五日一朝,赵人争造夺庙,削发出家者甚众,其中真伪杂混,或为建宄小人,逃避赋役。建武元年(335)九月著作郎王度等上书,要求严煞此风,风入为沙门者,皆令返俗。但石虎未予采纳,许夷赵百姓从本俗而自便,于是佞佛之风更甚。
成国七业渐衰
李期杀李班自立,满朝不服。玉恒元年(335)九月,已故太子李班舅父罗演与汉王(李寿)相上官澹联合谋杀李期,立班之子。事情败露,李期反杀演、澹及班母罗氏。期自以得志,轻待旧臣,专宠尚书令景骞、尚书姚华、田褒和中常侍许涪等,朝中大政均决于数人,不复问公卿。由此纲纪隳紊,李雄大业开始衰落。
前凉收服西域
前凉建兴二十三年(335)十二月,前凉伐龟兹、鄯善,西域诸国皆降,分置沙、河两州。张骏为张寔子,少时淫纵无度,建兴十二年(324)继位后,厉操改节,勤修政事。张骏先受封于前赵。327年五月,他乘前赵败于后赵之机,自去前赵官爵,复称晋大将军、凉州牧。发兵击擒戊己校尉赵贞,在其地置高昌郡。330年五月,张骏乘前赵之亡,又收复河南地,置武街、石门、候和、漒川、甘松5屯护军,东与后赵接壤。六月,石勒为邀结张骏,欲拜骏为凉州牧,骏耻为赵臣,拒而不受,仍然称臣于晋,张骏以仇池为通道,每岁与建康通使不绝。335年十二月,张骏遣将杨宣越流沙、伐龟兹、鄯善,西域皆降。前凉尽有陇西地,士马强盛,焉耆、于阗等西域诸城邦竞派使者贡物结好于凉。张骏又分州西三郡置沙州,治敦煌,州东三郡置河州,治枹罕。凉州自张轨以来军无宁岁,张骏时境内渐安,刑清国富。
成帝探视王导
王导辅佐晋元、明二帝,成帝即位后亦深受敬重。咸康元年(335)三月,王导因病不堪朝会,成帝亲至其府,尊拜王导夫妇。侍中孔坦密表切谏,以为成帝初加元服,行为宜应顾礼,成帝采纳。孔坦又劝成帝宜加强皇权,不应委政于导,导闻而恶之,后出坦为廷尉,坦后以疾去职。
石虎南游,临江而还
后赵建武元年(335)三月,石虎出襄国南游,至长江而还。其部下游骑十余人至历阳(今安徽和县),历阳太守袁耽急报朝廷,而不言骑多少。建康朝野震动。四月,成帝加王导大司马、假黄鉞、都督征讨诸军事。成帝马观兵广莫门,分命诸将救历阳,戍慈湖、牛诸、芜湖等地;司空郗鉴又派陈光率兵入卫京师。不久始知后赵游骑南巡,早已离去,于是虚惊一场,袁耽被免去官职。
石虎由襄国迁都于邺
石虎废杀石弘,自称天王,遂命其太子石邃省可尚书奏事,只有祀郊庙、选牧守、征伐、刑杀等亲自过问。虎常居邺,又好治宫室。鹳雀台(即铜雀台,在邺,曹操所造)崩,虎怒,杀典匠少府任汪。复使修之,倍于其旧。建武元年(335)虎废弃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于九月迁都于邺城(今河北磁县东南)。
拓跋翳槐奔后赵
拓跋翳槐被拥立代王后,其舅贺兰蔼头因有拥立之功而对其不敬,翳槐大为不满,于晋将召蔼头而杀之,诸部由是皆叛。前代王纥那自宇文部入,诸部复奉之。晋咸康元年(335)九月,翳槐奔邺,赵人纳而厚遇之。
张骏雄据河西
前凉张轨及二子张实、张茂期间,虽保据河西,但连年不免军旅征战之事。张骏嗣位后,境内渐平,军戎减缓,骏又勤理政务,力避纷争,部众合睦,民富兵强,远近称之为贤君。建兴二十三年(335),骏又派遣杨宣攻伐龟兹(今新疆库车)、鄯善(今新疆若羌),于是西域焉耆、于阗(今新疆和田南)诸国纷纷到姑臧(今甘肃武威)朝贡。张骏又在该城以南兴建五座宫殿,以待远客。骏有兼并秦、雍之心,因遣参军曲护上疏晋朝,以为“勒、雄虽死,虎、期继逆。兆庶离言,日久淡亡。乞敕郗鉴、庾亮等早期北伐。”然东晋偏安,但求自保,张骏之愿,终未得偿。
【魏晋诗词】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五十五
[魏晋] 高燮
山庐好,耕读慕商须。
学稼艰难常有愿,勘诗风雨亦成图。
识字老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