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二十三年,公元323年,农历癸未(羊)年,天干五行属水。成汉政权成武帝李雄玉衡十三年。前赵政权刘曜光初六年。东晋元帝司馬睿永昌二年,东晋明帝司马绍太宁元年。前凉张茂建兴十一年(永元四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301年-400年    公元三百二十三年,公元323年,农历癸未(羊)年,天干五行属水。成汉政权成武帝李雄玉衡十三年。前赵政权刘曜光初六年。东晋元帝司馬睿永昌二年,东晋明帝司马绍太宁元年。前凉张茂建兴十一年(永元四年)。






公元三百二十三年





公元323年,农历癸未(羊)年,天干五行属水

东晋】健康)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永昌二年(323年1月3日.农历322年闰十一月初十.己丑日崩)

年号永昌(318年4月26日.农历三月初十.丙辰日-323年4月21日.二月二十九丁丑日)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第三个年号,称帝后第二个年号,东晋政权第三个年号。【晋王朝第十九个年号】

东晋】健康)第二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太宁元年

年号太宁(323年4月22日.农历三月初一.丙辰日-326年3月19日.农历326年正月(小)二十九.庚申日))东晋第二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第一个年号,东晋政权第四个年号。【晋王朝第二十个年号】太宁三年闰八月晋成帝即位沿用。太宁四年二月改元咸和元年。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南匈奴】十六国【前赵长安)汉赵末帝刘曜光初六年

年号光初(或作佐初318年十月~329年八月),十六国前赵第四任皇帝少主刘曜第一个年号,前赵政权第九个年号

【巴氐族】【成汉】成都)十六国成汉政权成武帝李雄玉衡十三年

年号:玉衡(311年―334年),十六国成汉开国皇帝成武帝李雄的第三个年号,称帝第二个年号,成汉政权第三个年号,

卢水胡】【前凉】凉州)第三任位君主張茂永元四年建兴十一年

年号:永元(320年六月—324年四月)十六国前凉第三任位君主張茂年号,前凉政权第二个年号。沿用西晋愍帝司马邺的年号(建兴)。

【同时期政权】 

陈留国】第2代陈留王曹过(302年--326年在位) 曹奂之子

】【后赵】襄国)大赵天王石勒 (319年~333年8月17日在位)319年十一月,自称大赵天王,定都襄国,史称后赵

羌族】【后秦】政权奠基人,姚弋仲(生卒280年~352年))

南匈奴铁弗匈奴】朔方)第三任君主刘虎(刘乌路孤)(309—341年在位‌)

氐族】【前仇池国】清水)第二任君主杨难敌(317-334在位)

氐族】【前秦】【氐族人~苻洪前秦政权奠基人,略阳郡氐族首领,310年,汉国皇帝刘聪派遣使者任命苻洪为平远将军,苻洪不肯接受汉国的官职,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郡公。 (310年-350年在位)

鲜卑族

代国】鲜卑代国第五任君主拓跋贺傉,(321-325年在位)

【慕容吐谷浑部落】②慕容吐延(317年―329年在位)慕容吐谷浑长子

慕容鲜卑部落,】自称>鲜卑大单于慕容廆(285年~307年-333年在位)

段部鲜卑(徒何)】都城会支)段部鲜卑第七任首领段末柸(318--325年在位)(河北迁安县)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五任国王.美川王(乙弗利)(300年-331年在位)

【世纪】4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020年
【年代】晋愍、成,列国。汉,列国前凉

【在位皇帝】

东晋】第二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323年1月4日--325年10月18日,闰八月二十五日)

南匈奴】十六国【前赵长安)中山王刘曜(318-329年在位)

氐族十六国【成汉开国皇帝成武帝李雄(304年~334年在位)

卢水胡】十六国【前凉】第三任位君主張茂(320年六月—324年四月在位)

【年号】玉衡,光初,永昌,太宁,建兴(永元)

【朝代】

晋朝】【人物东晋(317年至420年

五胡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


公元323年2月22日

农历:323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308年5月28日,波斯历:前300年12月2日,星期:星期五,干支:癸未年 甲寅月 己卯日,属相:羊,星座:双鱼座,节气:雨水,数九:七九第8天,儒略日数:1839086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王逊(?―约325年),字邵伯,魏兴(今湖北郧西西)人,西晋将领。初举孝廉,历任吏部令史、殿中将军、上洛太守、魏兴太守。西晋末年,担任南夷校尉、宁州刺史,出镇宁州。在州中收聚离散,打击豪强,征伐诸夷,威名流传宁州。后派其子王澄奉表劝晋元帝司马睿称帝,多次加官散骑常侍、安南将军等,封褒中县公。于宁州境内新立平夷、南广、夜郎和梁水四郡。在州中任职十四年,卒于任上,谥号壮。
   梁硕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中宗元皇帝下太宁元年(癸未,公元三二三年)

  春,正月,成李骧、任回寇台登,将军司马玖战死,越巂太守李钊、汉嘉太守王载皆以郡降于成。

  二月,庚戌,葬元帝于建平陵。

  三月,戊寅朔,改元。

  饶安、东光、安陵三县灾,烧七千馀家,死者万五千人。

  后赵寇彭城、下邳,徐州刺史卞敦与征北将军王邃退保盱眙。敦,壸之从父兄也。

  王敦谋篡位,讽朝廷征己;帝手诏征之。夏,四月,加敦黄钺、班剑,奏事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敦移镇姑孰,屯于湖,以司空导为司徒,敦自领扬州牧。敦欲为逆,王彬谏之甚苦。敦变色,目左右,将收之。彬正色曰:“君昔岁杀兄,今又杀弟邪!”敦乃止,以彬为豫章太守。

  后赵王勒遣使结好于慕容廆,廆执送建康。

  成李骧等进攻宁州,刺史褒中壮公王逊使将军姚岳等拒之,战于螗良,成兵大败。岳追至泸水,成兵争济,溺死者千馀人。岳以道远,不敢济而还。逊以岳不穷追,大怒,鞭之,怒甚,冠裂而卒。逊在州十四年,威行殊俗,州人立其子坚行州府事。诏除坚宁州刺史。

  广州刺史陶侃遣兵救交州;未至,梁硕拔龙编,夺刺史王谅节,谅不与,硕断其右臂。谅曰:“死且不避,断臂何为!”逾旬而卒。

  六月,壬子,立妃庾氏为皇后;以后兄中领军亮为中书监。

  梁硕据交州,凶暴失众心。陶侃遣参军高宝攻硕,斩之。诏以侃领交州刺史,进号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未几,吏部郎阮放求为交州刺史,许之。放行至宁浦,遇高宝,为宝设馔,伏兵杀之。宝兵击放,放走,得免,至州。少时,病卒。放,咸之族子也。

  陈安围赵征西将军刘贡于南安,休屠王石武自桑城引兵趣上邽以救之,与贡合击安,大破之。安收馀骑八千,走保陇城。秋,七月,赵主曜自将围陇城,别遣兵围上邽。安频出战,辄败。右军将军刘干攻平襄,克之,陇上诸县悉降。安留其将杨伯支、姜冲儿守陇城,自帅精骑突围,出奔陕中。曜遣将军平先等追之。安左挥七尺大刀,右运丈八蛇矛,近则刀矛俱发,辄殪五六人,远则左右驰射而走。先亦勇捷如飞,与安搏战,三交,遂夺其蛇矛。会日暮雨甚,安弃马与左右匿于山中;赵兵索之,不知所在。明日,安遣其将石容觇赵兵,赵辅威将军呼延青人获之,拷问安所在,容卒不肯言,青人杀之。雨霁,青人寻其迹,获安于涧曲,斩之。安善抚将士,与同甘苦,及死,陇上人思之,为作《壮士之歌》。杨伯支斩姜冲儿,以陇城降;别将宋亭斩赵募,以上邽降。曜徙秦州大姓杨、姜诸族二千馀户于长安。氐、羌皆送任请降;以赤亭羌酋姚弋仲为平西将军,封平襄公。

  帝畏王敦之逼,欲以郗鉴为外援,拜鉴兗州刺史,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镇合肥。王敦忌之,表鉴为尚书令。八月,诏征鉴还,道经姑孰,敦与之论西朝人士,曰:“乐彦辅,短才耳。考其实,岂胜满武秋邪!”鉴曰:“彦辅道韵平淡,愍怀之废,柔而能正。武秋失节之士,安得拟之!”敦曰:“当是时,危机交急。”鉴曰:“丈夫当死生以之。”敦恶其言,不复相见,久留不遣。敦党皆劝敦杀之,敦不从。鉴还台,遂与帝谋讨敦。

  后赵中山公虎帅步骑四万击安东将军曹嶷,青州郡县多降之,遂围广固。嶷出降,送襄国杀之,坑其众三万。虎欲尽杀嶷众,青州刺史刘征曰:“今留征,使牧民也,无民焉牧!征将归耳!”虎乃留男女七百口配征,使镇广固。

  赵主曜自陇上西击凉州,遣其将刘咸攻韩璞于冀城,呼延晏攻宁羌护军阴鉴于桑壁,曜自将戎卒二十八万军于河上,列营百馀里,金鼓之声动地,河水为沸,张茂临河诸戍,皆望风奔溃。曜扬声欲百道俱济,直抵姑臧,凉州大震。参军马岌劝茂亲出拒战,长史汜祎怒,请斩之。岌曰:“汜公糟粕书生,刺举小才,不思家国大计。明公父子欲为朝廷诛刘曜有年矣,今曜自至,远近之情,共观明公此举,当立信勇之验以副秦、陇之望。力虽不敌,势不可以不出。”茂曰:“善!”乃出屯石头。茂谓参军陈珍曰:“刘曜举三秦之众,乘胜席卷而来,将若之何?”珍曰:“曜兵虽多,精卒至少,大抵皆氐、羌乌合之众,恩信未洽,且有山东之虞,安能舍其腹心之疾,旷日持久,与我争河西之地邪!若二旬不退,珍请得弊卒数千,为明公擒之。”茂喜,使珍将兵救韩璞。赵诸将争欲济河,赵主曜曰:“吾军势虽盛,然畏威而来者三分有二,中军疲困,其实难用。今但按甲勿动,以吾威声震之,若出中旬张茂之表不至者,吾为负卿矣。”茂寻遣使称籓,献马、牛、羊、珍宝不可胜纪。曜拜茂侍中、都督凉、南北秦、梁、益、巴、汉、陇右、西域杂夷、匈奴诸军事、太师、凉州牧,封凉王,加九锡。

  杨难敌闻陈安死,大惧,与弟坚头南奔汉中,赵镇西将军刘厚追击之,大获而还。赵主曜以大鸿胪田崧为镇南大将军、益州刺史,镇仇池。难敌送任请降于成,成安北将军李稚受难敌赂,不送难敌于成都。赵兵退,即遣不武都,难敌遂据险不服。稚自悔失计,亟请讨之。雄遣稚兄侍中、中领军琀与稚出白水,征东将军李寿及琀弟玝出阴平,以击难敌;群臣谏,不听。难敌遣兵拒之,寿、玝不得进,而琀、稚长驱至下辨。难敌遣兵断其归路,四面攻之。琀、稚深入无继,皆为难敌所杀,死者数千人。琀,荡之长子,有才望,雄欲以为嗣,闻其死,不食者数日。

  初,赵主曜长子俭,次子胤。胤年十岁,长七尺五寸,汉主聪奇之,谓曜曰:“此儿神气,非义真之比也,当以为嗣。”曜曰:“籓国之嗣,能守祭祀足矣,不敢乱长幼之序。”聪曰:“卿之勋德,当世受专征之任,非他臣之比也,吾当更以一国封义真。”乃封俭为临海王,立胤为世子。既长,多力善射,骁捷如风。靳准之乱,没于黑匿郁鞠部。陈安既败,胤自言于郁鞠,郁鞠大惊,礼而归之。曜悲喜,谓君臣曰:“义光虽已为太子,然冲幼儒谨,恐不堪今之多难。义孙,故世子也,材器过人,且涉历艰难。吾欲法周文王、汉光武,以固社稷而安义光,何如?”太傅呼延晏等皆曰:“陛下为国家无穷之计,岂惟臣等赖之,实宗庙四海之庆。”左光禄大夫卜泰、太子太保韩广进曰:“陛下以废立为是,不应更问群臣;若以为疑,固乐闻异同之言。臣窃以为废太子,非也。昔文王定嗣于未立之前,则可也;光武以母失恩而废其子,岂足为圣朝之法!向以东海为嗣,未必不如明帝也。胤文武才略,诚高绝于世。然太子孝友仁慈,亦足为承平贤主。况东宫者,民、神所系,岂可轻动!陛下诚欲如是,臣等有死而已,不敢奉诏,”曜默然。胤进曰:“父之于子,当爱之如一,今黜熙而立臣,臣何敢自安!陛下苟以臣为颇堪驱策,岂不能辅熙以承圣业乎!必若以臣代熙,臣请效死于此,不敢闻命。”因歔欷流涕。曜亦以熙羊后所生,不忍废也,乃追谥前妃卜氏为元悼皇后。泰,即胤之舅也,曜喜其公忠,以为上光禄大夫、仪同三司、领太子太傅;封胤为永安王,拜侍中、卫大将军、都督二宫禁卫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命熙于胤尽家人之礼。

  张茂大城姑臧,修灵钧台。别驾吴绍谏曰:“明公所以修城筑台者,盖惩既往之患耳。愚以为苟恩未洽于人心,虽处层台,亦无所益,适足以疑群下忠信之志,失士民系托之望,示怯弱之形,启邻敌之谋,将何以佐天子、霸诸候乎!愿亟罢兹役,以息劳费。”茂曰:“亡兄一旦失身于物,岂无忠臣义士欲尽节者哉!顾祸生不意,虽有智勇,无所施耳。王公设险,勇夫重闭,古之道也。今国家未靖,不可以太平之理责人于屯邅之世也。”卒为之。

  王敦从子允之,方总角,敦爱其聪警,常以自随。敦常夜饮,允之辞醉先卧。敦与钱凤谋为逆,允之悉闻其言。即于卧处大吐,衣面并污。凤出,敦果照视,见允之卧于吐中,不复疑之。会其父舒拜廷尉,允之求归省父,悉以敦、凤之谋白舒。舒与王导俱启帝,阴为之备。敦欲强其宗族,陵弱帝室,冬,十一月,徙王含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王舒为荆州刺史、监荆州沔南诸军事,王彬为江州刺史。

  后赵王勒以参军樊坦为章武内史,勒见其衣冠弊坏,问之。坦率然对曰:“倾为羯贼所掠,资财荡尽。”勒笑曰:“羯贼乃尔无道邪!今当相偿。”坦大惧,叩头泣谢。勒赐车马、衣服、装钱三百万而遣之。

  是岁,越巂斯叟攻成将任回,成主雄遣征南将军费黑讨之。

  会稽内史周札,一门五候,宗族强盛,吴士莫与为比,王敦忌之。敦有疾,钱凤劝敦早除周氏,敦然之。周嵩以兄顗之死,心常愤愤。敦无子,养王含之子应为嗣,嵩尝于众中言应不宜统兵,敦恶之。嵩与札兄子莛皆为敦从事中郎。会道士李脱以妖术惑众,士民颇信事之。



【公元三百二十三年大事记】

晋宁州刺史王逊卒
  晋永昌二年(323)正月,成国李骧、任回攻扰晋台登(今四川西昌北),晋将司马玖战死,越巂太守李钊、汉嘉太守王载等均以郡降成。同年四月,李骧等又向宁州(今云南澄江西)进攻,州刺史王逊派将军姚岳抵抗,并将成军击败。姚岳乘胜追击,成兵死者千余人。逊因姚岳不穷追,大怒,鞭之,冠裂而死,逊大宁州十四年,咸行殊俗。至是,州人立其子王坚行州府事,晋廷即以坚任宁州刺史。

 

东晋改元太守
  晋元帝于永昌元年(322)闰十一月病死,太子司马绍即位,是为明帝。次年三月改太宁元年。

 

王敦谋篡位
  王敦自起兵攻陷石头城后,晋元帝忧愤而死,明帝即位,王敦凭仗权势,图谋篡位。太宁元年(323)三月,王敦讽朝廷征己;明帝乃手诏征之。四月,加敦黄鉞、班剑殊礼,奏事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敦移镇姑孰,自领扬州牧。明帝亦暗中加强自身势力,七月,命郗鉴为兖州刺史,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镇守合肥。欲以鉴为外援,但为王敦所阻,表鉴为尚书令。郗鉴还京后,遂与明帝谋讨敦。王敦有从子允之,亲闻王敦与钱风等人谋叛,密告其父王舒,舒与王导并上报明帝,使朝廷暗作准备。

 

前赵太子之争
  前赵刘曜有长子刘俭和次子刘胤。刘聪在世时忆立胤为世子,封俭为临海王。刘聪死后,靳准叛乱,刘胤没于黑匿郁鞠部,光初六年(323),胤回归,而曜已立刘熙为太子,曜欲效法周文王、汉光武舍长而立,但遭卜泰、韩广等大臣拒绝,刘胤亦上书请求勿动国本,表示自己愿辅佐刘熙。曜因熙为已故羊后所生,所以太子之位不复改,并封刘胤为永安王,拜侍中、卫大将军、都督二宫禁卫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

 

饶安三县大火
  后赵五年(323)三月,后赵境内渤海郡(今河北南皮北)饶安(河北盐山西南)、东光(今县东)、安陵(今地东)三县发生大火,烧毁七千余家,死者一万五千人,损失惨重。

 

广州刺史陶侃攻杀梁硕
  永昌元年(322)十月王敦任命前武昌太守谅任交州刺史。该地原为新昌太守梁硕所持,硕迎前刺史修湛行理州事,并拒绝王敦所派王机。至是,王敦派王谅前去,使杀修湛、梁硕,王谅到任后,与广州刺史陶侃诱杀修湛,梁硕随即围攻王谅于龙编(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陶侃于次年五月发兵救援,但王谅已被梁硕所杀。侃于六月派参军高宝将梁收斩。随后吏部郎阮放自求刺交州,途中又与侃部下发生冲突,被追击,至州后不久即病死。

 

刘曜击平陈安
  陈安自称凉王,与刘曜分离后,晋太宁元年(323)六月,陈安又向前赵将刘贡进攻,为赵军所败。同年七月,刘曜亲率军围攻陈安所据陇城(今甘肃张家川)。安率精兵突围出奔陕中(今张家川南),刘曜派将军平选追击,陈安弃马逃匿山中。被赵兵俘杀。陈安善抚将士,同甘共苦,死后,陇上人思念,为之作《壮士之歌》。随后陇城,上邽(今甘肃天水)等均降于前赵。刘曜将秦州(今甘肃天水)大姓杨、姜诸族二千余户迁于长安;氏、羌皆送质归降。刘曜任命赤亭羌酋姚弋仲为平西将军,封平襄公。

 

石虎阬杀青州降卒
  后赵五年(323)八月,后赵中山公石虎率军四万向晋安东将军曹嶷进攻。青州郡县纷纷向石虎投降。石虎于是进围广固(今山东益都),曹嶷亦开门出降,石虎将嶷送往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杀之,阬其部众三万。石虎欲尽杀降众,青州刺史刘徵以无民可牧劝其勿杀,石虎于是留下男女七百口配给刘徵,令其镇守广固。

 

张茂降刘曜
  前赵光初六年(323)八月,赵帝刘曜乘削平陈安之机,又派兵向凉州张茂进攻。刘曜亲率士卒二十八万,列阵百里,声言欲百道俱济,直抵姑臧(今甘肃武威),凉州上下惊恐。部下马岌、陈珍鼓励张茂坚守,不为所动。张茂旋即遣使向刘曜称藩,刘曜拜张茂为侍中、太师、凉州牧,封凉王,加九锡,随后,张茂大修姑臧城与灵钧台,以防备外患。

 

杨难敌叛赵降成
  氐帅杨难敌自前赵初五年(322)称藩刘曜后,光初六年六月刘曜攻灭陈安,杨难敌十分惊惧。当年八月,杨与弟坚头叛赵,南奔汉中。刘曜派遣刘厚追击,并以田崧为镇南大将军、益州刺史,镇守仇池。杨难敌向成国投降。成安北将军李遂据守武都贿赂,将其派往武都(今甘肃成县西),杨遂据守武都不臣于成,李稚自悔失计,与李雄等发兵进攻,均为难敌击败。

 

【外国大事记】
 

【魏晋诗词】

宫词三首

[魏晋] 王济
驾幸长春二鼓时,提灯驰报疾如飞。
上房供奉忙多少,才拭龙床布地衣。

 
【其他阅读】
=======
 

 

2023年8月26日 12:48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