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一十八年,公元318年,农历戊寅(虎)年,天干五行属土。成汉政权成武帝李雄玉衡八年。前赵政权汉昭武帝刘聪麟嘉三年,汉昌元年,光初元年。东晋元帝司马睿建武二年,大兴元年。前凉张寔建兴六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301年-400年    公元三百一十八年,公元318年,农历戊寅(虎)年,天干五行属土。成汉政权成武帝李雄玉衡八年。前赵政权汉昭武帝刘聪麟嘉三年,汉昌元年,光初元年。东晋元帝司马睿建武二年,大兴元年。前凉张寔建兴六年。






公元三百一十八年




公元318年,农历戊寅(虎)年,天干五行属土

东晋】健康)晋王(自称)司马睿建武元年

年号建武(317年三月初九-318年三月初九) 东晋第一位君主晋王司马睿第一个年号,东晋王朝第一个年号,东晋政权第一个年号。【晋王朝第十七个年号】

东晋】健康)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大(太)兴元年

年号大(太)兴(318年4月26日.农历三月初十.丙辰日-321年)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第二个年号,称帝后第一个年号,东晋政权第二个年号。【晋王朝第十八个年号】

 【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

南匈奴】十六国【前赵平阳)第三任皇帝汉昭武帝刘聪麟嘉三年(318年8月31日.农历318年七月十九. 癸亥日)

年号:麟嘉(316年十一月-318年六月),十六国前赵第三任皇帝汉昭武帝刘聪第四个年号,前赵政权第七个年号

南匈奴】十六国【前赵平阳)第四任皇帝隐帝刘粲汉昌元年((六月嗣位、七月改元,八月被杀)

年号汉昌(318年七月七月二十-八月),十六国前赵第四任皇帝少主刘粲第一个年号,前赵政权第八个年号

南匈奴】十六国【前赵赤壁)中山王刘曜光初元年(自称大将军、汉天王)

年号光初(或作佐初318年十月~329年八月),十六国前赵第四任皇帝少主刘曜第一个年号,前赵政权第九个年号

【巴氐族】【成汉】成都)十六国成汉政权成武帝李雄玉衡八年

年号:玉衡(311年―334年),十六国成汉开国皇帝成武帝李雄的第三个年号,称帝第二个年号,成汉政权第三个年号,

卢水胡】【前凉】凉州)第二任位君主'凉州刺史.西平郡公'张寔 建兴六年(永安五年)

年号:永安(314年─320年)十六国前凉第二任位君主张寔第一个年号,前凉政权第一个年号。沿用西晋愍帝司马邺的年号(建兴)。

【同时期政权】 

陈留国】第2代陈留王曹过(302年--326年在位) 曹奂之子

】【后赵】襄国)石勒 (生卒274年~333年8月17日),318年,刘曜即位,但未称帝,封石勒 为大司马、大将军,加九锡,增封十郡,进爵为赵公

羌族】【后秦】政权奠基人,姚弋仲(生卒280年~352年))

南匈奴铁弗匈奴】朔方)第三任君主刘虎(刘乌路孤)(309—341年在位‌)

氐族】【前仇池国】清水)第二任君主杨难敌(317-334在位)

氐族】【氐族人~苻洪前秦政权奠基人,略阳郡氐族首领,310年,汉国皇帝刘聪派遣使者任命苻洪为平远将军,苻洪不肯接受汉国的官职,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郡公。 (310年-350年在位)

鲜卑族

代国】鲜卑代国第四任君主拓跋郁律,拓跋猗迤之弟拓跋弗的儿子(316-321年)

【慕容吐谷浑部落】②慕容吐延(317年―329年在位)慕容吐谷浑长子

慕容鲜卑部落,】自称>鲜卑大单于慕容廆(285年~307年-333年在位)

段部鲜卑(徒何)】都城会支)段部鲜卑第七任首领段末柸(318--325年在位)(河北迁安县)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五任国王.美川王(乙弗利)(300年-331年在位)

【世纪】4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015年
【年代】晋愍、成,列国。汉,列国前凉

【在位皇帝】

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317年4月6日 -323年1月3日在位)(317年称晋王,318年4月26日称帝)

南匈奴】十六国【前赵】第三任皇帝汉昭武帝刘聪(310--318年8月31日,七月十九. 癸亥日)

南匈奴】十六国【前赵平阳)第四任皇帝隐帝刘粲((六月嗣位、七月改元,八月被杀)

南匈奴】十六国【前赵长安)中山王刘曜(318-329年在位)

氐族十六国【成汉开国皇帝成武帝李雄(304年~334年在位)

卢水胡】十六国【前凉】第二任位君主张寔(314五月--320年)

【年号】建武,玉衡,麟嘉,汉昌,光初,大兴,建兴

【朝代】

晋朝】【人物东晋(317年至420年

五胡十六国时期.304年—439年】


公元318年2月17日

农历:318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313年3月28日,波斯历:前305年11月27日,星期:星期一,干支:戊寅年 甲寅月 戊申日,属相:虎,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七九第3天,儒略日数:1837255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刘聪,(?~318年8月31日),又名载,字玄明。新兴郡人,匈奴族。汉光文帝刘渊第四子,汉赵第二代君主(310—318年在位)。麟嘉三年(318年),刘聪病死。谥号昭武皇帝,庙号烈宗。

【家族成员】
父亲:汉赵光文帝刘渊。
母亲:张夫人。【刘聪家族成员

      范长生(?--318年),一名延久,又名重久,或名文(一作支),字元。涪陵丹心(黔江区)人,“蜀之八仙”之一。出身土著豪族,西晋时成都一带天师道首领,西晋时流民起义军大成政权丞相,封为“四时八节天地太师”。在范长生“休养生息,薄赋兴教”的劝导下,大成政权一度昌盛。

    刘粲,(?~318年),字士光  ,新兴(今山西省忻州市),匈奴族。汉赵第四位皇帝,汉昭武帝刘聪之子。即位之后不久,靳准发动叛乱,历数其罪名后杀死,谥号隐皇帝。
【家族成员】
祖父:汉光文帝刘渊
父亲:汉昭武帝刘聪
弟弟:河间王刘易、彭城王刘翼、高平王刘悝、勃海王刘敷、济南王刘骥、燕王刘鸾、楚王刘鸿、秦王刘权、魏王刘操、赵王刘持、吴王刘逞、颍川王刘朗、零陵王刘皋、丹阳王刘旭、蜀王刘京、九江王刘坦、临川王刘晃、会稽王刘衷、东平王刘约
妻子:皇后靳氏
儿子:太子刘元公【刘聪家族成员

    刘琨(270年~318年),字越石,中山郡魏昌县(今河北省无极县)人。西晋时期大臣、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军事家。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光禄大夫刘蕃之子。晋惠帝时“金谷二十四友”之一,曾出任司隶从事(一作司州主簿,二者都是司州长官司隶校尉的属官),后又被太尉高密王司马泰辟为府掾,历任著作郎、太学博士、尚书郎等职。太兴元年(318年),东晋权臣王敦派人密告段匹磾杀掉刘琨。五月初八,段匹磾自称奉皇帝诏旨将刘琨缢杀,子侄四人同时遇害。刘琨时年四十八岁。太兴三年(320年),刘琨的从事中郎卢谌、崔悦等上表朝廷为刘琨鸣冤,太子中庶子温峤也上表附议。晋元帝司马睿于是追赠刘琨为侍中、太尉,谥曰愍。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父亲:刘蕃,光禄大夫。前赵攻陷并州时,为令狐泥所杀。
母亲:太原郭氏,郭镇之女,郭槐堂妹,贾南风堂姨,与刘蕃一同被害
妻子:崔氏,清河东武城崔参之女,崔悦的姑母、温峤和卢谌的姨母
(儿子)
1.刘遵,庶长子,曾在代王拓跋猗卢处为质子。
2.刘群,世子,后依附段末波,后赵中书令。

    段疾陆眷,(?~318年),段部鲜卑人,晋骠骑大将军、辽西公、段部鲜卑首领。段务勿尘之子。318年正月,段疾陆眷在令支逝世,叔父涉复辰代立。
【家族成员】
祖:段乞珍。
父:段务勿尘,王浚表为亲晋王,封辽西公。 
弟:段匹磾 段文鸯、段叔军、段秀 
从弟:段末波、段牙。 
儿子:名字无记载。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中宗元皇帝上太兴元年(戊寅,公元三一八年)

  春,正月,辽西公疾陆眷卒,其子幼,叔父涉复辰自立。段匹磾自蓟往奔丧;段末柸宣言:“匹磾之来,欲为篡也。”匹磾至右北平,涉复辰发兵拒之。末柸乘虚袭涉复辰,杀之,并其子弟党与,自称单于。迎击匹磾,败之;匹磾走还蓟。

  三月,癸丑,愍帝凶问至建康,王斩縗居庐;百官请上尊号,王不许。纪瞻曰:“晋氏统绝,于今二年,陛下当承大业;顾望宗室,谁复与让!若光践大位,则神、民有所凭依;苟为逆天时,违人事,大势一去,不可复还。今两都燔荡,宗庙无主,刘聪窃号于西北,而陛下方高让于东南,此所谓揖让而救火也。”王犹不许,使殿中将军韩绩彻去御坐。瞻叱绩曰:“帝坐上应列星,敢动者斩!”王为之改容。

  奉朝请周嵩上疏曰:“古之王者,义全而后取,让成而后得,是以享世长久,重光万载也。今梓宫未返,旧京未清,义夫泣血,士女遑遑。宜开延嘉谋,训卒厉兵,先雪社稷大耻,副四海之心,则神器将安适哉!”由是忤旨,出为新安太守,又坐怨望抵罪。嵩,顗之弟也。

  丙辰,王即皇帝位,百官皆陪列。帝命王导升御床共坐,导固辞曰:“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帝乃止。大赦,改元,文武增位二等。帝欲赐诸吏投刺劝进者加位一等,民投刺者皆除吏,凡二十馀万人。散骑常侍熊远曰:“陛下应天继统,率土归戴,岂独近者情重,远者情轻!不若依汉法遍赐天下爵,于恩为普,且可以息检核之烦,塞巧伪之端也。”帝不从。

  庚午,立王太子绍为皇太子。太子仁孝,喜文辞,善武艺,好贤礼士,容受规谏,与庾亮、温峤等为布衣之交。亮风格峻整,善谈老、庄,帝器重之,聘亮妹为太子妃。帝以贺循行太子太傅,周顗为少傅,庾亮以中书郎侍讲东宫。帝好刑名家,以《韩非》书赐太子。庾亮谏曰:“申、韩刻薄伤化,不足留圣心。”太子纳之。

  帝复遣使授慕容廆龙骧将军、大单于、昌黎公,廆辞公爵不受。廆以游邃为龙骧长史,刘翔为主簿,命邃创定府朝仪法。裴嶷言于廆曰:“晋室衰微,介居江表,威德不能及远,中原之乱,非明公不能拯也。今诸部虽各拥兵,然皆顽愚相聚,宜以渐并取,以为西讨之资。”廆曰:“君言大,非孤所及也。然君中朝名德,不以孤僻陋而教诲之,是天以君赐孤而祐其国也。”乃以嶷为长史,委以军国之谋;诸部弱小者,稍稍击取之。

  李矩使郭默、郭诵救赵固,屯于洛汭。诵潜遣其将耿稚等夜济河袭汉营,汉贝丘王翼光觇知之,以告太子粲,请为之备。粲曰:“彼闻赵固之败,自保不暇,安敢来此邪!毋为惊动将士!”俄而稚等奄至,十道进攻,粲众惊溃,死伤太半,粲走保阳乡。稚等据其营,获器械、军资不可胜数。及旦,粲见稚等兵少,更与刘雅生收馀众攻之,汉主聪使太尉范隆帅骑助之,与稚等相持,苦战二十馀日,不能下。李矩进兵救之,汉兵临河拒守,矩兵不得济。稚等杀其所获牛马,焚其军资,突围,奔虎牢。诏以矩都督河南三郡诸军事。

  汉螽斯则百堂灾,烧杀汉主聪之子会稽王康等二十一人。

  聪以其子济南王骥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齐王劢为大司徒。

  焦嵩、陈安举兵逼上邽,相国保遣使告急于张寔,寔遣金城太守窦涛督步骑二万赴之。军至新阳,闻愍帝崩,保谋称尊号。破羌都尉张诰言于寔曰:“南阳王,国之疏属,忘其大耻而亟欲自尊,必不能成功。晋王近亲,且有名德,当帅天下以奉之。”寔从之,遣牙门蔡忠奉表诣建康;比至,帝已即位。寔不用江东年号,犹称建兴。

  夏,四月,丁丑朔,日有食之。

  加王敦江州牧,王导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导遣八部从事行扬州郡国,还,同时俱见。诸从事各言二千石官长得失,独顾和无言。导问之,和曰:“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邪!”导咨嗟称善。和,荣之族子也。

  成丞相范长生卒;成主雄以长生子侍中贲为丞相。长生博学,多艺能,年近百岁,蜀人奉之如神。

  汉中常侍王沈养女有美色,汉主聪立以为左皇后。尚书令王鉴、中书监崔懿之、中书令曹恂谏曰:“臣闻王者立后,比德乾坤,生承宗庙,没配后土。必择世德名宗,幽闲令淑,乃副四海之望,称神祗之心。孝成帝以赵飞燕为后,使继嗣绝灭,社稷为墟,此前鉴也。自麟嘉以来,中宫之位,不以德举。借使沈之弟女,刑馀小丑,犹不可以尘污椒房,况其家婢邪!六宫妃嫔,皆公子公孙,奈何一旦以婢主之!臣恐非国家之福也。”聪大怒,使中常侍宣怀谓太子粲曰:“鉴等小子,狂言侮慢,无复君臣上下之礼,其速考实!”于是收鉴等送市,皆斩之。金紫光禄大夫王延驰将入谏,门者弗通。鉴等临刑,王沈以杖叩之曰:“庸奴,复能为恶乎!乃公何与汝事!”鉴瞋目叱之曰:“竖子,灭大汉者,正坐汝鼠辈与靳准耳!要当诉汝于先帝,取汝于地下治之。”准谓鉴曰:“吾受诏收君,有何不善,君言汉灭由吾也!”鉴曰:“汝杀皇太弟,使主上获不友之名。国家畜养汝辈,何得不灭!”懿之谓准曰:“汝心如枭獍,必为国患,汝既食人,人亦当食汝。”聪又立宣怀养女为中皇后。

  司徒荀组在许昌,逼于石勒,帅其属数百人渡江。诏组与太保西阳王羕并录尚书事。

  段匹磾之奔疾陆眷丧也,刘琨使其世子群送之。匹磾败,群为段末柸所得。末柸厚礼之,许以琨为幽州刺史,欲与之袭匹磾,密遣使赍群书,请琨为内应,为匹磾逻骑所得。时琨别屯征北小城,不知也,来见匹磾。匹磾以群书示琨曰:“意亦不疑公,是以白公耳。”琨曰:“与公同盟,庶雪国家之耻,若儿书密达,亦终不以一子之故负公而忘义也。”匹磾雅重琨,初无害琨意,将听还屯。其弟叔军谓匹磾曰:“我,胡夷耳;所以能服晋人者,畏吾众也。今我骨肉乖离,是其良图之日;若有奉琨以起,吾族尽矣。”匹磾攻拔之。代郡太守辟闾嵩、后将军韩据复潜谋袭匹磾,事泄,匹磾执嵩、据及其徒党,悉诛之。五月,癸丑,匹磾称诏收琨,缢杀之,并杀其子侄四人。琨从事中郎卢谌、崔悦等帅琨馀众奔辽西,依段末柸,奉刘群为主;将佐多奔石勒。悦,林之曾孙也。朝廷以匹磾尚强,冀其能平河朔,乃不为琨举哀。温峤表:“琨尽忠帝室,家破身亡,宜在褒恤。”卢谌、崔悦因末柸使者,亦上表为琨讼冤。后数岁,乃赠琨太尉、侍中,谥曰愍。于是夷、晋以琨死故,皆不附匹磾。末柸遣其弟攻匹磾,匹磾帅其众数千将奔邵续,勒将石越邀之于盐山,大败之,匹磾复还保蓟。末柸自称幽州刺史。

  初,温峤为刘琨奉表诣建康,其母崔氏固止之,峤绝裾而去。既至,屡求返命,朝廷不许,会琨死,除散骑侍郎。峤闻母亡,阻乱不得奔丧、临葬,固让不拜,苦请北归。诏曰:“凡行礼者,当使理可经通。今桀逆未枭,诸军奉迎梓宫犹未得进,峤以一身,于何济其私难而不从王命邪!”峤不得已受拜。

  初,曹嶷既据青州,乃叛汉来降。又以建康悬远,势援不接,复与石勒相结,勒授嶷东州大将军、青州牧,封琅邪公。

  六月,甲申,以刁协为尚书令,荀崧为左仆射。协性刚悍,与物多忤,与侍中刘隗惧为帝所宠任;欲矫时弊,每崇上抑下,排沮豪强,故为王氏所疾,诸刻碎之政,皆云隗、协所建。协又使酒放肆,侵毁公卿,见者皆侧目惮之。

  戊戌,封皇子晞为武陵王。

  刘虎自朔方侵拓跋郁律西部。秋,七月,郁律击虎,大破之。虎走出塞,从弟路孤帅其部落降于郁律。于是郁律西取乌孙故地,东兼勿吉以西,士马精强,雄于北方。

  汉主聪寝疾,征大司马曜为丞相,石勒为大将军,皆隶尚书事,受遗诏辅政。曜、勒固辞。乃以曜为丞相、领雍州牧,勒为大将军、领幽、冀二州牧,勒辞不受。以上洛王景为太宰,济南王骥为大司马,昌国公顗为太师,硃纪为太傅,呼延晏为太保,并录尚书事;范隆守尚书令、仪同三司,靳准为大司空、领司隶校尉,皆迭决尚书奏事。癸亥,聪卒。甲子,太子粲即位。尊皇后靳氏为皇太后,樊氏号弘道皇后,武氏号弘德皇后,王氏号弘孝皇后;立其妻靳氏为皇后,子元公为太子。大赦,改元汉昌。葬聪于宣光陵,谥曰昭武皇帝,庙号烈宗。靳太后等皆年未盈二十,粲多行无礼,无复哀戚。

  靳准阴有异志,私谓粲曰:“如闻诸公欲行伊、霍之事,先诛太保及臣,以大司马统万机,陛下宜早图之!”粲不从。准惧,复使二靳氏言之,粲乃从之。收其太宰景、大司马骥、骥母弟车骑大将军吴王逞、太师顗、大司徒齐王劢,皆杀之。硃纪、范隆奔长安。八月,粲治兵于上林,谋讨石勒。以丞相曜为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仍镇长安;靳准为大将军、录尚书事。粲常游宴后宫。军国之事,一决于准。准矫诏以从弟明为车骑将军,康为卫将军。

  准将作乱,谋于王延。延弗从,驰,将告之;遇靳康,劫延以归。准遂勒兵升光极殿,使甲士执粲,数而杀之,谥曰隐帝。刘氏男女,无少长皆斩东市。发永光、宣光二陵,斩聪尸,焚其宗庙。准自号大将军、汉天王,称制,置百官,谓安定胡嵩曰:“自古无胡人为天子者,今以传国玺付汝,还如晋家。”嵩不敢受;准怒,杀之。遣使告司州刺史李矩曰:“刘渊,屠各小丑,因晋之乱。矫称天命,使二帝幽没。辄帅众扶侍梓宫,请以上闻。”矩驰表于帝,帝遣太常韩胤等奉迎梓宫。汉尚书北宫纯等招集晋人,堡于东宫,靳康攻灭之。准欲以王延为左光禄大夫,延骂曰:“屠各逆奴,何不速杀我!以吾左目置西阳门,观相国之入也;右目置建春门,观大将军之入也!”准杀之。

  相国曜闻乱,自长安赴之。石勒帅精锐五万以讨准,据襄陵北原。准数挑战,勒坚壁以挫之。冬,十月,曜至赤壁。太保呼延晏等自平阳归之,与太傅硃纪等共上尊号。曜即皇帝位,大赦,惟靳准一门不在赦例。改元光初。以硃纪领司徒,呼延晏领司空,太尉范隆以下悉复本位。以石勒为大司马、大将军,加九锡,增封十郡,进爵为赵公。

  勒进攻准于平阳,巴及羌、羯降者十馀万落,勒皆徙之于所部郡县。汉主曜使征北将军刘雅、镇北将军刘策屯汾阴,与勒共讨准。

  十一月,乙卯,日夜出,高三丈。

  诏以王敦为荆州牧,加陶侃都督交州诸军事。敦固辞州牧,乃听为刺史。

  庚申,诏群公卿士各陈得失。御史中丞熊远上疏,以为:“胡贼猾夏,梓宫未返,而不能遣军进讨,一失也;群官不以仇贼未报为耻,务在调戏、酒食而已,二失也;选官用人,不料实德,惟在白望,不求才干,惟事请托,当官者以治事为俗吏,奉法为苛刻,尽礼为谄谀,从容为高妙,放荡为达士,骄蹇为简雅,三失也;世之所恶者,陆沈泥滓;时之所善者,翱翔云霄。是以万机未整,风俗伪薄。朝廷群司,以从顺为善,相违见贬,安得朝有辨争之臣,士无禄仕之志乎!古之取士,敷奏以言;今光禄不试,甚违古义。又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是以才不济务,奸无所惩。若此道不改,求以救乱,难矣!”

  先是,帝以离乱之际,欲慰悦人心,州郡秀、孝至者,不试,普皆署吏。尚书陈頵亦上言:“宜渐循旧制,试以经策。”帝从之,仍诏:“不中科者,刺史、太守免官。”于是秀、孝皆不敢行,其有到者,亦皆托疾,比三年无就试者。帝欲特除孝廉已到者官,尚书郎孔坦奏议,以为:“近郡惧累君父,皆不敢行;远郡冀于不试,冒昧来赴。今若偏加除署,是为谨身奉法者失分,侥幸投射者得官,颓风伤教,恐从此始。不若一切罢归,而为之延期,使得就学,则法均而令信矣。”帝从之,听孝廉申至七年乃试。坦,愉之从子也。

  靳准使侍中卜泰送乘舆、服御,请和于石勒,勒囚泰,送于汉主曜。曜谓泰曰:“先帝末年,实乱大伦。司空行伊、霍之权,使朕及此,其功大矣。若早迎大驾者,当悉以政事相委,况免死乎!卿为朕入城,具宣此意。”泰还平阳,准自以杀曜母兄,沈吟未从。十二月,左、右车骑将军乔泰、王腾、卫将军靳康等相与杀准,推尚书令靳明为主,遣卜泰奉传国六玺降汉。石勒大怒,进军攻明;明出战,大败,乃婴城固守。

  丁丑,封皇子焕为琅邪王。焕,郑夫人之子,生二年矣,帝爱之,以其疾笃,故王之。己卯,薨。帝以成人之礼葬之,备吉凶仪服,营起园陵,功费甚广。琅邪国右常侍会稽孙霄上疏谏曰:“古者凶荒杀礼,况今海内丧乱,宪章旧制,犹宜节省。而礼典所无,顾崇饰如是乎!竭已罢之民,营无益之事,殚已困之财,修无用之费,此臣之所不安也。”帝不从。

  彭城内史周抚杀沛国内史周默,以其众降石勒。诏下邳内史刘遐领鼓城内史,与徐州刺史蔡豹、泰山太守徐龛共讨之。豹,质之玄孙也。

  石虎帅幽、冀之兵会石勒攻平阳,靳明屡败,遣使求救于汉。汉主曜使刘雅、刘策迎之,明帅平阳士女万五千人奔汉。曜西屯粟邑,收靳氏男女,无少长皆斩之。曜迎其母胡氏之丧于平阳,葬于粟邑,号曰阳陵,谥曰宣明皇太后。石勒焚平阳宫室,使裴宪、石会修永光、宣光二陵,收汉主粲已下百馀口葬之,置戍而归。

  成梁州刺史李凤数有功,成主雄兄子稚在晋寿,疾之。凤以巴西叛,雄自至涪,使太傅骧讨凤,斩之;以李寿为前将军,督巴西军事。


【公元三百一十八年大事记】

段末柸篡位
  晋建武二年(318)正月,辽西公鲜卑段疾陆眷卒,其子年幼,叔父涉复辰自立。疾陆眷之弟段匹磾所阻。末磾以匹磾有篡权之意,唆使涉复辰发兵抗拒,阻于右北平(今河北丰润东南)。末磾乘机击杀涉复辰及其子弟党与二百余人,自立为单于,迫使段匹磾还蓟。

 

晋琅邪王睿称帝
  建武二年(318)三月,愍帝遇害消息传至建康,晋王臣属共上睿尊号。奉朝请周嵩以为当先雪社稷大耻,以副四海之心,帝位则不必争。因此忤旨,外出为新安(今浙江淳安西)太守。十日司马睿即皇帝位,是为晋元帝。大赦,改元太兴。百官皆陪列,增位二等。帝命王导升御床共坐,王导固辞,曰:“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于是另赐诸吏投刺劝进者加位一等,百姓投刺者皆除为吏,计达二十余万人。二十四晶立王太子绍为皇太子,以庾亮妹为太子妃,贺循行太子太傅,周顗为少傅,庾亮以中书郎侍讲东宫。

 

慕容廆创定府朝仪法
  太兴元年(318)三月,晋帝司马睿再次遣使授鲜卑慕容廆为龙骧将军、大单于、昌黎公,廆辞昌黎公不受。廆以游邃为龙骧长史,刘翔为主簿,命邃创定府朝仪法。后裴嶷向廆献议,劝其趁晋室衰微,渐行兼并,慕容廆当即任命裴嶷为长史,并委以军国之谋。对弱小诸部,稍稍击取。

 

王与马,共天下
  王导字茂弘,琅邪(今山东临沂东北)人,与司马睿亲善,倾心推奉,有兴复之志。后随司马睿过江镇建业(后避愍帝讳邺,改称建康),多有建树之功。江东建国,导辅佐睿稳固江南,睿称帝后,欲与导同床共坐,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谣。

 

汉国大乱
  麟嘉三年(318)七月,汉帝刘聪病逝,太子刘粲即位。尊奉刘聪皇后靳氏为太后,樊氏为弘道皇后,武氏为弘德皇后,王氏为弘孝皇后;立妻靳氏为后,子元公为太子。改元汉昌。葬刘聪于宣光陵,谥曰昭武皇帝,庙号烈宗。靳太后等均未至二十岁,刘粲多与之通,无复哀戚。大司空靳准阴有异志,与其二女(刘聪、刘粲皇后)唆使刘粲大杀太宰刘景、大司马刘骥、大将军刘逞、太师刘顗、大司徒刘劢等朝臣。八月,刘粲又谋讨石勒,以刘曜镇守长安,军国政事一听于准。后准谋作乱,劫持重臣于延,勒兵升光极殿,执杀刘粲,刘氏男女无少长皆杀于东市。又掘毁刘渊、刘聪二陵,焚毁宗庙。靳准自称大将军、汉天王,称制,并置百官。靳准(汉族)趁势派人将怀、愍二帝灵枢奉还。准又攻灭没尚书北宫纯,并杀王延。刘曜、石勒闻知平阳变乱,于是各率军回讨。同年冬十月,刘曜在赤壁(今山西河津西北)称皇帝,改元光初,加石勒九锡,进爵赵公,羌、羯归降者十余万落。靳准遣使求和石勒,勒执送于曜。同年十二月,左右车骑将军乔泰、王腾等袭杀靳准,推其从弟勒明为主,遣使向刘曜投降。石勒大怒,遂与石虎联攻平阳,靳明率士女一万五千人奔曜,曜将靳氏男女全部杀绝,迎其母胡氏之丧,葬于粟邑(今陕西大荔境内);石勒又焚毁平阳宫室,派人修复刘渊、刘聪二陵,收刘粲以下百余口安葬,随后返回襄国(今河北邢台)。

 

范长生卒
  范长生原为蜀地青城山(今四川茂汶境内)处士。晋太安二年(303)七月,李流率流民入蜀,涪陵(今四川绵阳)千余家归依范长生。晋平西参军徐举劝罗尚邀结范长生共击李流,自求汶山(今四川茂汶)太守,但遭罗尚拒绝,举遂降附李流,并举荐长生,长生于是归附李氏。李流死,李雄继立,欲迎范长生为主,长生固辞。永兴元年(304)李雄称成都王,三年三月,范至成都,李雄出门迎纳,拜为丞相,尊称范“贤”。雄称帝后,又拜范长生为天地太师,封西山侯,其所属部曲不预军征,租税一入范家,所受待遇极殊。成玉衡八年(318)四月卒;春子范贲被李雄任为丞相。史称长生博学,多艺能,年近百岁,蜀人奉之如神。

 

刘聪杀王鉴等
  汉麟嘉三年(318)四月,汉帝刘聪又立中常侍王沈养女为左皇后。尚书令王鉴、中书监崔懿之、中书令曹恂上书极谏,劝刘聪弃绝刑余小丑(指王沈),勿以婢为主。刘聪大怒,即刻下令收斩王鉴等;王鉴、崔懿之等临刑前,大骂王沈、靳准诸辈“心如枭镜(枭,鸟名,食母。‘镜’即破镜,怪兽名、食人。)必为国患,汝既食人,必为众人所食。”于是不屈而死。刘聪又册立宣怀养女为中皇后。

 

刘琨为段匹磾所害
  刘琨字越石,中山(今河北定县)魏昌人。少以诗赋著名,为晋秘书监贾谧“二十四友”之一。后依附赵王司马伦,又在齐王冏、范阳王猇麾下任职,协助东海王越迎回晋惠帝,因功封广武侯。永嘉元年(307)任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领匈奴中郎将。当时并州饥荒,百姓困乏,余户不满二万,经琨综理,人户有加。琨善于怀抚,但短于控御,一日投奔者数千,离去者亦不为少。其人平素奢豪,喜声色。曾经遭受汉军侵扰,损失惨重,南移阳邑(今山西榆次市东南)。愍帝即位后,琨官职有加,秩爵并增。西晋灭亡,刘琨遥尊司马睿,拜侍中、太尉,余皆如旧。晋太兴元年(318)初,鲜卑辽西公段疾陆眷卒,其弟段匹磾奔丧,刘琨令其子刘群送之,群为段末柸所留,末柸还以刘琨为幽州(今河北涿县)刺史,密遣使携群书,请父与末柸联合袭击段匹磾。此书为匹磾所获;匹磾遂以群书示琨。琨与匹磾誓,决不相负。匹磾弟劝匹磾杀刘琨以绝后患。同年五月,段匹磾称诏将刘琨缢杀,同时遇害者有其子侄四人。琨部下逃奔辽西依段末柸,并奉刘群为主,其他将佐亦多有奔赴石勒者。后末柸派兵进攻段匹磾,石勒又派将夹击,匹磾还据蓟(今北京南)。段末柸遂自称幽州刺史。后数年,晋始追封刘琨太尉、侍中,谥曰愍。

 

拓跋郁律称雄北方
  晋建兴四年(316)三月,代国发生内乱,拓跋普根代立。同年四月普根卒,其子始生,普根母惟氏册立其子。同年末普根之子又死,国人立其从父郁律。晋太兴元年(318)六月,汉刘虎自朔方(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南)向郁律西部进攻,七月,郁律率军大破刘虎,虎逃出塞,其从弟路孤率其部落降于郁律。郁律又西取乌孙故地,东兼勿吉以西,士马精强,称雄北方。

 

司马睿下诏公卿各陈得失
  太兴元年(318)十一月,晋元帝司马睿下诏公卿群臣上书言政,御史中丞熊远认为目前晋政有三失:一即不能北讨收复失地。二即群官务在调戏酒食。三即选官用人不料实德,不求才干,惟在白望;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当初司马睿渡江后,为慰悦人心,州郡所举秀才孝廉,皆免试署吏。至是尚书陈頵上言请御旧制,试以经策。尚书郎孔坦亦奏言令仕宦者先就学读书,然后再经考试,秀才、孝廉始任署吏。帝皆从之。

 

成将李凤反叛
  李凤系成国梁州(今陕西汉中)刺史,屡立战功,但为成帝李雄兄子李稚所忌,内不自安,于玉衡八年(318)末反叛。李雄即派太傅李骧进讨,李凤被杀,雄以李寿为前将军,督巴西军事。

 

刘曜与石勒生隙
  汉光初元年(318),石勒协助刘曜攻灭靳准叛乱后,又派左长史王修向刘曜献捷。刘曜即遣郭汜正式授石勒为太宰、领大将军,进爵赵王、加殊礼,加曹操辅汉故事。王修舍人曹平乐从修至粟邑(今陕西大荔境内),向刘曜进言,谓石勒此举意在探知刘曜虚实,曜听信其言,追斩刘修,修副手刘茂于次年三月逃归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石勒大怒,痛骂刘曜“今既得志,还欲相图”,即诛曹平乐三族。石、刘始生嫌隙。

 

徐龛投附石勒
  晋太兴元年(318)末,彭城内史周抚率众附降石勒,司马睿下诏下邳内史刘遐与徐州刺史蔡豹、泰山守徐龛共同进讨。次年春二月,刘遐、徐龛击败周抚于寒山(今江苏徐州一带),晋廷下诏以刘遐为临准太守。三月,徐龛部将于药追斩周抚。事后朝廷论功,刘遐与徐龛互不相让,刘遐抢先,徐龛大怒,遂以泰山(今山东太安东北)叛降石勒,自称兖州刺史。

【外国大事记】
 

【魏晋诗词】

晋天地郊明堂歌六首 其六 地郊飨神歌

[魏晋] 傅玄
结方丘,祗国琛。樽既享,俎既歆。敛检玉,具鏖琛。懋百福,底自古。
锡万寿,迄在今。

 
【其他阅读】
=======
2023年8月23日 12:16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