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粲~汉赵第四位皇帝(318年(六月嗣位、七月改元,八月被杀))

首页标题    五胡十六国    【二前(汉赵    刘粲~汉赵第四位皇帝(318年(六月嗣位、七月改元,八月被杀))






刘粲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东晋.十六国(汉赵)

全名:刘粲
别名:汉隐帝、刘士光
字:士光
谥号:隐皇帝 [27]
封号:河内王、晋王、大单于、皇太子(即位前) 
年号:汉昌
民族族群:匈奴族
生卒:318年
逝世地:平阳城光极殿(今山西临汾)
在位时间:318年(六月嗣位、七月改元,八月被杀)
前任:汉烈宗刘聪 
继任:汉天王靳准 


个人简介

         刘粲(?~318年),字士光,出生于新兴(今山西省忻州市),是匈奴族人。他是汉赵政权的第四位皇帝,汉昭武帝刘聪之子。 刘粲自幼才能出众,文武双全,展现出非凡的军事与政治才华。他被封为河内王,在军事上屡建奇功,曾率兵攻入洛阳,消灭司马模,并成功夺取晋阳等地,为汉赵政权的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建武元年(317年),刘聪将其册立为皇太子,确立了其继承人的地位。

         太兴元年(318年),刘聪去世后,刘粲正式即位称帝,定年号为汉昌。 然而,刘粲即位之后,却逐渐沉湎于酒色与游乐之中,对朝政漠不关心。他不仅诛杀了多位辅政大臣,还将军国大事全权委托给靳准处理。这种放任的态度导致朝廷内部权力失衡,局势日益动荡。同年,靳准趁机发动叛乱,列举刘粲的诸多罪名后,将其杀害。刘粲死后,被追谥为“隐皇帝”。 


【人物生平】
封河内王

刘粲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无论是文采还是武略都堪称出类拔萃。他不仅学识渊博,还具备卓越的军事才能,是一位难得的文武全才。 永嘉四年(310年)七月十八日,汉光文帝刘渊驾崩,皇太子刘和继位成为新君。然而不久之后,局势发生了剧变——刘和的弟弟、同时也是刘粲的父亲刘聪,发动政变杀死刘和,篡夺了皇位,并自立为帝。登基后,刘聪对家族成员进行了重新封赏,其中便将刘粲册封为河内王,以彰显其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 同年十月,刘粲与始安王刘曜以及王弥共同率领四万精锐部队进犯洛阳。与此同时,汲郡公石勒也率领两万骑兵从大阳出发,与刘粲的大军顺利会师。两军汇合后,在渑池成功击败了晋朝的监军裴邈所率之军。此战胜利后,刘粲的军队士气大振,一路长驱直入,顺利挺进至洛川地区。 随后,刘粲又从辕地出兵,转而向梁、陈、汝、颍等地发起猛烈进攻,沿途攻城掠地,所到之处无不震动。


杀司马模
         公元311年,即晋朝永嘉五年七月,当时晋朝南阳王司马模派遣牙门赵染戍守蒲坂。然而,赵染因未能如愿获得冯翊太守一职而心生不满,愤然率部众向汉国投降。汉国皇帝刘聪随即任命赵染为平西将军。 到了八月,刘聪进一步展开军事行动,他派遣赵染与安西将军刘雅带领两万骑兵前往长安攻打司马模。同时,刘粲与始安王刘曜率领主力部队作为后续援军跟进。在潼关,赵染成功击败了司马模的军队,并顺势长驱直入抵达下邽。在此期间,晋朝凉州的武将北宫纯也在长安带领其部众向汉国投降。随后,汉军对长安展开了围攻,司马模派淳于定出战,但不幸被打败。由于仓库粮草耗尽,士兵大量逃散,司马模最终无奈之下选择向汉国投降。赵染随即将司马模押送至刘粲处,九月时,刘粲下令处死了司马模。 不久之后,司马模的从事中郎索綝联合安定太守贾疋等人计划复兴晋朝。他们共同推举贾疋为平西将军,率领五万大军向长安进发。雍州刺史麹特、新平太守竺恢也拒绝向汉国投降,听闻贾疋起兵后,便与扶风太守梁综一起率领十万大军与贾疋会师。当时刘粲驻扎在新丰,他派遣刘雅、赵染进攻新平,但未能成功。索綝随后前来救援新平,在经历大小百余场战斗后,刘雅等人被迫撤退。刘曜与贾疋在黄丘交战,结果刘曜大败。贾疋乘胜追击,袭击并杀死了汉国梁州刺史彭荡仲。麹特等人又在新丰击败了刘粲,迫使刘粲退回都城平阳。至此,贾疋等人的军威大振,关西地区的胡人以及晋人纷纷响应他们的号召。


攻取晋阳
       永嘉六年(公元312年)七月,晋朝并州刺史刘琨因与护军令狐盛产生矛盾,最终将令狐盛杀害。这一事件引发了严重的后果,令狐盛之子令狐泥愤而投奔汉国,并向汉国详细陈述了刘琨的军事部署及虚实情况。得知此消息后,汉主刘聪大喜过望,随即派遣刘粲与刘曜率领精锐部队进攻并州,同时任命令狐泥为向导,以确保行动顺利。 刘琨在得知敌军来袭的消息后,迅速采取行动,向东前往常山和中山地区集结军队,试图抵御来犯之敌。他派遣部将郝诜、张乔率兵阻击刘粲的部队,并紧急派出使者向代公拓跋猗卢求援。然而,尽管刘琨竭尽全力,郝诜与张乔所率领的部队最终仍未能抵挡住敌军的攻势,双双战败阵亡。趁此机会,刘粲与刘曜乘虚而入,成功袭击了晋阳城。面对汉军的强大压力,太原太守高乔与并州别驾郝聿选择献出晋阳投降汉军。 八月初一,刘琨率军返回试图救援晋阳,但为时已晚,只能带领左右随从几十人骑马仓皇逃往常山。次日,即八月初二,刘粲与刘曜顺利进入晋阳城。随后,他们将晋朝尚书卢志、侍中许遐、太子右卫率崔玮等人押送至平阳。 到了建兴元年(公元313年)六月,刘琨与代公拓跋猗卢在陉北会合,共同商讨攻打汉国的计划。同年七月,刘琨率先发起行动,占据蓝谷作为战略据点,而拓跋猗卢则派遣其子拓跋普根驻扎于北屈,以为策应。与此同时,刘琨还命令监军韩据从西河向南进军,准备对西平展开攻击。然而,汉主刘聪对此早有防备,立即派遣刘粲等人阻截刘琨的部队,同时命骠骑将军刘易等人负责抵御拓跋普根的军队,另派荡晋将军兰阳等人协助守卫西平。 当刘琨等人察觉到汉军的全面布防后,意识到局势不利,遂果断撤军返回。尽管如此,刘聪并未放松警惕,仍然命令各支部队继续驻扎原地,随时准备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担任相国
   建兴二年(314年)正月,刘聪任命刘粲为丞相,同时兼任大将军与录尚书事,并进封其为晋王。到了同年十一月,刘聪再次提升刘粲的职位,任命他为相国、大单于,总揽文武百官事务,成为朝廷实际的最高掌权者。 刘粲自担任相国之后,逐渐显露出骄纵奢侈的性格特征。他独断专行,对忠诚贤德的大臣疏远冷落,却亲近那些奸邪谄媚之人。他的统治风格任性刻薄,极少施恩于人,且拒绝接受任何劝谏,极力掩饰自己的过失。此外,他还热衷于大兴土木,在相国府邸的建设上模仿皇家紫宫的规格,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刘粲担任相国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其政策导致百姓昼夜不停劳作,生活陷入极度的饥饿和贫困之中。在这种困境下,许多人不得不铤而走险,最终因无法承受重压而接连死亡。然而,刘粲对此毫不体恤,继续推行其奢华无度的政策。


立为太子
     建兴三年(公元315年)三月,太傅崔玮与太保许遐试图说服刘聪的弟弟、当时身为皇太弟的刘乂,发动兵变夺取权力。然而,刘乂拒绝了这一提议。不久之后,东宫舍人荀裕向刘聪告发,称崔玮和许遐曾劝说刘乂谋反。得知此事后,刘聪立即下令将崔玮和许遐逮捕,并关押于专门设立的监狱中。随后,刘聪又以其他罪名对他们进行了严厉处置,最终将其处死。 为了加强对皇太弟刘乂的控制,刘聪派遣冠威将军卜抽率兵驻守东宫,对刘乂实施严密监视,同时限制他参与朝会活动。面对这样的困境,刘乂深感忧愤恐惧,却不知如何应对。他上表请求主动放弃自己的皇太弟身份,降为庶民,并且提出解除其子们的封爵,同时极力推崇刘聪的长子刘粲,建议立刘粲为皇位继承人。然而,卜抽故意扣押了这份奏表,未将其呈报给刘聪。 到了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四月,刘粲通过心腹王平设计诱骗刘乂,谎称刚刚接到刘聪密诏,声称京师即将发生叛乱,要求刘乂及其下属秘密在衣物内穿上铠甲以备不测。刘乂轻信此言,命令东宫属下遵照执行。刘粲随即派人迅速通报靳准和王沈,二人则以此为由向刘聪诬告刘乂准备造反。刘聪听闻后大怒,命令刘粲率军包围东宫。刘粲指使靳准和王沈逮捕了听命于东宫的氐族、羌族酋长十多人,并对他们严刑拷打。这些酋长不堪忍受酷刑,被迫承认自己与刘乂合谋反叛。 借此机会,刘聪下令诛杀东宫的所有官员,并处决了那些平日与刘乂关系密切、但被靳准和王沈等人憎恨的大臣数十人。此外,还残忍地坑杀了士卒一万五千余人。同年四月,刘聪废黜了刘乂的皇太弟身份,改封其为北海王。不久之后,刘粲派靳准暗中杀害了刘乂。 同年七月,刘聪正式册立刘粲为皇太子,同时授予他相国职务及大单于称号,全权负责朝廷事务,权力几乎等同于皇帝。十一月,刘聪外出狩猎时,命令已投降的晋愍帝司马邺充当车骑将军,身着军服、手持画戟为其开道。当晋愍帝出现在众人面前时,聚集围观的人群中不乏晋朝旧臣,他们目睹此景无不悲痛落泪。刘粲见状,趁机劝说刘聪尽早除掉晋愍帝,以绝后患。十二月二十日,刘聪最终下令派人将晋愍帝杀害。


登基为帝
       太兴元年(公元318年)七月十九日,汉赵帝国的开国皇帝刘聪去世。次日,即七月二十日,其子刘粲继位称帝。新帝登基后,尊奉已故皇帝刘聪的皇后靳氏为皇太后,樊氏被封为弘道皇后,武氏获封为弘德皇后,王氏则成为弘孝皇后。同时,刘粲立自己的妻子靳氏为皇后,并册立长子刘元公为太子。为了庆祝新帝即位,刘粲颁布大赦天下的诏令,并改年号为“汉昌”。随后,刘聪被隆重安葬于宣光陵,谥号昭武皇帝,庙号烈宗。 然而,此时宫中却弥漫着一股荒淫腐败的气息。刘聪留下的四位皇后——靳太后、樊氏、武氏和王氏,年龄均不到二十岁,且容貌娇美。年轻的刘粲沉迷于酒色之中,终日与这些年轻女子在宫内寻欢作乐,对父亲刘聪的去世毫无哀伤之情,完全丧失了作为一国之君应有的庄重与责任感。 与此同时,大司空兼司隶校尉靳准心怀异志,试图谋取更大的权力。他秘密向刘粲进言道:“臣近日听闻朝廷中的诸位公卿大臣,有意效仿商代伊尹与汉代霍光的故事,计划废黜陛下,代行朝政。他们打算诛杀太保呼延晏以及我本人,进而让济南王、大司马刘骥掌控国家大权。陛下应当早做准备,以防不测。”然而,刘粲并未采纳靳准的建议。 担心自己的一番话无法引起刘粲重视,靳准转而找到皇太后靳氏与皇后靳氏,声称朝中公卿正密谋废掉刘粲,改立刘骥为帝,甚至意图灭绝靳氏家族。他煽动两位靳氏劝说刘粲采取行动。在靳氏母后的怂恿下,刘粲最终下令逮捕太宰、上洛王刘景,太师、昌国公刘顗,大司马、济南王刘骥,大司徒、齐王刘劢等重要大臣,并将他们全部处死。此外,太傅朱纪与太尉范隆见局势危急,不得不仓皇逃离首都,投奔长安以求自保。 到了太兴元年(公元318年)八月,刘粲开始着手筹备军事行动,计划讨伐强敌石勒。为此,他任命丞相刘曜为相国,总揽内外军政事务,继续驻守长安;同时,提拔靳准为大将军,并委任其掌管尚书省事务。然而,刘粲本人却沉溺于酒色之中,整日徘徊于后宫享乐,几乎无暇顾及朝政。国家大事因此逐渐落入靳准之手。靳准利用手中权力,假借刘粲之名发布诏令,将自己的堂弟靳明任命为车骑将军,另一堂弟靳康则被封为卫将军。至此,靳氏家族势力迅速膨胀。


内乱被杀
       不久之后,靳准即将发动叛乱。由于金紫光禄大夫王延(《晋书》中作王延年)年事已高且德高望重,靳准便试图与他商议此事。然而,王延坚决不肯依从,并迅速驰马准备向刘粲告发靳准的阴谋。但在途中,他不幸遇到了靳康,被劫持并带回了靳准处。 随后,靳准率领军队登上光极殿,派遣士兵逮捕了刘粲。在列举了刘粲的诸多罪名之后,靳准将刘粲杀害,并为他上谥号为隐皇帝。不仅如此,靳准还将刘氏皇族中的男女老幼全部斩杀于东市。为了进一步摧毁刘氏的威信,他还挖掘了刘渊和刘聪的陵墓,斩断了刘聪的尸身,并焚毁了刘氏的宗庙。 到了太兴二年(公元319年),靳准最终被其部下所杀,结束了他短暂而残暴的统治。


【人物评价】

房玄龄:

①“少而俊杰,才兼文武。自为宰相,威福任情,疏远忠贤,昵近奸佞,任性严刻无恩惠,距谏饰非。”②“粲荒耽酒色,游宴后庭,军国之事一决于准。”
   司马光:“粲少有俊才,自为宰相,骄奢专恣,远贤亲佞,严刻愎谏,国人始恶之。” 
   谢采伯:“若刘渊、聪、粲、曜,石勒、虎、闵,苻生,赫连勃勃等,其凶徒逆俦,淫酷屠戮,无复人理,祸亦不旋踵矣。” 


【家族成员】
祖父:汉光文帝刘渊
父亲:汉昭武帝刘聪
弟弟:

河间王刘易、彭城王刘翼、高平王刘悝、勃海王刘敷、济南王刘骥

燕王刘鸾、楚王刘鸿、秦王刘权、魏王刘操、赵王刘持、吴王刘逞

颍川王刘朗、零陵王刘皋、丹阳王刘旭、蜀王刘京、九江王刘坦

临川王刘晃、会稽王刘衷、东平王刘约
妻子:皇后靳氏
儿子:太子刘元公

【其他阅读】
=======
2025年3月25日 16:58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