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六十年,公元360年,农历庚申(猴)年,天干五行属金。东晋升平四年;前凉建兴四十八年;代国建国二十三年;前秦甘露二年;前燕光寿四年,建熙元年
公元三百六十年
公元360年,农历庚申(猴)年,天干五行属金
(年号:升平(357年~361年7月10日.五月二十二丁巳日)东晋第五位皇帝晋穆帝司马聃第二个年号,东晋政权第九个年号。【晋王朝第二十五个年号】升平五年五月晋哀帝司马丕即位沿用,次年改元隆和元年。
03【汉卢水胡】十六国【前凉】(301年/318年-376年)
【前凉】姑臧)第八任位君主.冲公张玄靓建兴四十八年(太始六年)(东晋升平四年)
(年号:太始(355年九月--360年),十六国时期前凉第八任位君主冲公张玄靓第一个年号,前凉政权第六个年号。
概述:一种说法是前凉张玄靓沿用晋愍帝年号“建兴”,又叫作“太始”(355年-360年);另一种说法是张玄靓沿用晋穆帝年号“升平”,或作太始(361年-363年)。或说张玄靓在位时,对外先用建兴年号,后改用升平年号,对内则使用太始年号。
05【慕容鲜卑部落】十六国【前燕】(337年 - 370年)
(年号:光寿(357年3月29日.二月二十三日-360年2月27日.正月二十五日),十六国时期前燕开国皇帝景昭帝慕容儁第二个年号,前燕政权第二个年号。
【前燕】邺)第二位皇帝幽帝慕容暐建熙元年
(年号:建熙(360年正月二十五日-370年十一月),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幽帝慕容暐第一个年号,前燕政权第三个年号。
(年号:甘露(359年六月-364年),十六国时期前秦第三位皇帝宣昭皇帝苻坚第二个年号,前秦政权第四个年号。
07【鲜卑】【后燕】(384年—407年):北燕天王高云所取代
08【羌,】【后秦】(384年—417年):被东晋太尉刘裕 灭
09【鲜卑】【西秦】(385年—400年):400年被后秦灭,409年复国,431年被夏国灭
10【氐,】【后凉】(386年—403年):降于后秦
11【鲜卑】【南凉】(397年—414年):降于西秦
12【汉,】【北凉】(397年—460年):降于北魏
13【鲜卑】【南燕】(398年—410年):归于东晋
14【汉,】【西凉】(400年—421年):想袭击北凉,结果全军覆灭,国亡
15【汉,】【北燕】(407年—436年):被北魏 灭
16【匈奴】【大夏】(407年—431年):431年被吐谷浑军队所俘,后解送北魏,432年被魏太武帝拓跋焘处死,灭
【同时期政权】
【丁零部】①翟斌~翟魏国君先祖,丁零部落首领(330-384年)
【羌族】【后秦】第三任首领姚苌,357年姚襄被前秦杀死后,其弟姚苌带领余部降前秦,东晋司马曜太元九年(384年),姚苌抓住机会,正式宣布自己为大将军、大单于以及万年秦王,之后颁布了大赦令,同时改年号为“白雀”。白雀三年(386年)姚苌即位为帝,改年号建初,建国号大秦。
【南匈奴】【铁弗匈奴】代来城)第七任君主.刘卫辰(359—391年)
【氐族】【前仇池国】清水)第六任君主杨俊(356-360年正月卒)
【氐族】【前仇池国】清水)第七任君主杨世(360-370在位)
(鲜卑族)
1.【代国】盛乐)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建国二十三年(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
(年号:建国(338年十一月-376年正月)东晋.十六国时期鲜卑代国第八任君主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第一个年号,共使用39年。
5.【乞伏鮮卑】西秦奠基人乞伏司繁(329年?---376年在位)
6.【宇文鲜卑】
【在位皇帝】
【东晋,】第五位皇帝穆帝司马聃(344年11月18日-361年7月10日)
【卢水胡】十六国【前凉】第八任位君主.冲公张玄靓(355年–363年)
【慕容鲜卑部落】【前燕】开国皇帝景昭帝慕容儁(352年十一月十二-360年2月23日)
公元360年2月3日
农历:360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270年6月27日,波斯历:前263年11月13日,星期:星期四,干支:庚申年 丁丑月 甲戌日,属相:猴,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五九第7天,儒略日数:1852581
【逝世名人】
前仇池国第六任君主杨俊(?-360年),白马氐人,杨坚头次子。356年继位。360年,被杨国的儿子杨安派内应投毒而死。其子杨世继位。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祖父:杨茂搜
父亲:杨坚头
大伯:杨难敌
慕容儁(319年~360年2月23日),字宣英,鲜卑名贺赖跋 ,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开国皇帝,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光寿四年(360年2月23日),病逝,终年四十二岁,追赠景昭皇帝,庙号烈祖,葬于龙陵。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父亲:慕容皝,前燕初代国君,史称燕文明帝。
(妻妾)
1.可足浑氏,幽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后被废庶人。
2.段昭仪,成武帝即位谥为景德皇后。
拓跋什翼犍妃子:慕容氏,卒。慕容氏~前燕武宣帝慕容廆之女,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妹。
慕舆根,(?~360年3月),鲜卑族,前燕大臣,任折冲将军、领军将军、太师。燕帝慕容儁病重,由慕容恪、慕容评、阳鹜、慕舆根参辅朝政,后因祸乱朝纲被慕容暐杀。
李绩(?~360年),字伯阳,李产之子,前燕官员。前燕太宰慕容恪想任命李绩为右仆射,因为李绩曾在慕容俊面前评价慕容暐不如已故的太子慕容晔,所以前燕国主慕容暐很厌恶李绩,没有同意慕容恪的请封。”于是把李绩调出朝廷,任章武太守,李绩忧郁而死。
《资治通鉴》晋纪载:孝宗穆皇帝下升平四年燕太宰恪欲以李绩为右仆射,燕主不许。恪屡以为请,曰:“万机之事,皆委之叔父;伯阳一人,请独载。”出为章武太守,以忧卒。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孝宗穆皇帝下升平四年(庚申,公元三六零年)
春,正月,癸巳,燕主俊大阅于鄴,欲使大司马恪、司空阳骛将之入寇;会疾笃,乃召恪、骛及司徒评、领军将军慕舆根等受遗诏辅政。甲午,卒。戊子,太子即位,年十一。大赦,改元建熙。
秦王坚分司、隶置雍州,以河南公双为都督雍、河、凉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雍州刺史,改封赵公,镇安定。封弟忠为河南公。
仇池公杨俊卒,子世立。
二月,燕人尊可足浑后为皇太后。以太原王恪为太宰,专录朝政;上庸王评为太傅,阳骛为太保,慕舆根为太师,参辅朝政。根性木强,自恃先朝勋旧,心不服恪,举动倨傲。时太后可足浑氏颇预外事,根欲为乱,乃言于恪曰:“今主上幼冲,母后干政,殿下宜防意外之变,思有以自全。且定天下者,殿下之功也。兄亡弟及,古今成法,俟毕山陵,宜废主上为王,殿下自践尊位,以为大燕无穷之福。”恪曰:“公醉邪?何言之悖也!吾与公受先帝遗诏,云何而遽有此议?”根愧谢而退。恪以告吴王垂,垂劝恪诛之。恪曰:“今新遭大丧,二邻观衅,而宰辅自相诛夷,恐乖远近之望,且可忍之。”秘书临皇甫真言于恪曰:“根本庸竖,过蒙先帝厚恩,引参顾命。而小人无识,自国哀已来,骄很日甚,将成祸乱。明公今日居周公之地,当为社稷深谋,早为之所。”恪不听。
根又言于可足浑氏及燕主曰:“太宰、太傅将谋不轨,臣请帅禁兵以诛之。”可足浑氏将从之,曰:“二公,国之亲贤,先帝选之,托以孤嫠,必不肯尔。安知非太师欲为乱也!”乃止。根又思恋东土,言于可足浑氏及曰:“今天下萧条,外寇非一,国大忧深,不如还东。”恪闻之,乃与太傅评谋,密奏根罪状,使右卫将军傅颜就内省诛根,并其妻子、党与。大赦。是时新遭大丧,诛夷狼籍,内外恟惧,太宰恪举止如常,人不见其有忧色,每出入,一人步从。或说以宜自戒备,恪曰:“人情方惧,当安重以镇之,奈何复自惊扰,众将何仰!”由是人心稍定。
恪虽综大任,而朝廷之礼,兢兢严谨,每事必与司徒评议之,未尝专决。虚心待士,咨询善道,量才授任,人不逾位。官属、朝臣或有过失,不显其状,随宜他叙,不令失伦,唯以此为贬。时人以为大愧,莫敢犯者。或有小过,自相责曰:“尔复欲望宰公迁官邪!”朝廷初闻燕主俊卒,皆以为中原可图。桓温曰:“慕容恪尚在,忧方大耳。”
三月,己卯,葬燕主俊于龙陵,谥曰景昭皇帝,庙号烈祖。所征郡国兵,以燕朝多难,互相惊动,往往擅自散归,自鄴以南,道路断塞。太宰恪以吴王垂为使持节、征南将军、都督河南诸军事、兗州牧、荆州刺史,镇梁国之蠡台,孙希为并州刺史,傅颜为护军将军,帅骑二万,观兵河南,临淮而还,境内乃安。希,泳之弟也。
匈奴刘卫辰遣使降秦,请田内地,春来秋返;秦王坚许之。夏,四月,云中护军贾雍遣司马徐赟帅骑袭之,大获而还。坚怒曰:“朕方以恩信怀戎狄,而汝贪小利以败之,何也!”黜雍以白衣领职,遣使还其所获,慰抚之。卫辰于是居入塞内,贡献相寻。
夏,六月,代王代翼犍妃慕容氏卒。秋,七月,刘卫辰如代会葬,因求婚,什翼犍以女妻之。
八月,辛丑朔,日有食之,既。
谢安少有重名,前后征辟,皆不就,寓居会稽,以山水、文籍自娱。虽为布衣,时人皆以公辅期之,士大夫至相谓曰:“安石不出,当如苍生何!”安海游东山,常以妓女自随。司徒昱闻之,曰:“安石既与人同乐,必不得不与人同忧,召之必至。”安妻。刘惔之妹也,见家门贵盛而安独静退,谓曰:“丈夫不如此也?”安掩鼻曰:“恐不免耳。”及弟万废黜,安始有仕进之志,时已年四十馀。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安乃赴召,温大喜,深礼重之。
冬,十月,乌桓独孤部、鲜卑没弈干各帅众数万降秦,秦王坚处之塞南。阳平公融谏曰:“戎狄人面兽心,不知仁义。其稽颡内附,实贪地利,非怀德也;不敢犯边;实惮兵威,非感恩也。今处之塞内,与民杂居,彼窥郡县虚实,必为边患,不如徙之塞外以防未然。”坚从之。
十一月,封桓温为南郡公,温弟冲为丰城县公,子济为临贺县公。
燕太宰恪欲以李绩为右仆射,燕主不许。恪屡以为请,曰:“万机之事,皆委之叔父,伯阳一人,请独裁。”出为章武太守,以忧卒。
【公元三百六十年大事记】
秦置雍州
前秦甘露二年(360)正月,秦主苻坚分司隶设置雍州,以河南公苻双为都督雍、河、凉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雍州刺史,改封赵公,镇守安定(今甘肃泾川北)。当时河、凉二州均非前秦所有,苻双所居实际上只是安定等五郡。此为来日苻双以安定叛张本。
杨俊卒
晋升平四年(360)正月,仇池公杨俊卒,其子杨世嗣位。杨世采取讨好秦、晋政策,分别称臣。晋太和三年(368),晋廷任命杨世为秦州刺史,其弟杨统为武都太守。同年,前秦亦以世为南秦州刺史。
匈奴刘卫辰依违秦代
前秦甘露二年(360)三月,匈奴人刘卫辰率部众遣使降附前秦,并请田种秦境土地,春来秋返;秦王坚许之。至四月,秦云中护军贾雍派兵袭击卫辰,大获而还。遭苻坚痛斥,曰:“朕方以恩信怀戎狄,而汝贪小利以败之,何也!”遂黜雍。遣使还其所获,慰抚之。刘卫辰于是率众入居塞内,贡献不断。同年六月,代王什翼犍之妃慕容氏卒,刘卫辰于七月至代国赴丧,并向代求婚,什翼犍以女嫁其为妻。次年正月,刘卫辰俘掠秦边民五十余人进奉秦王以为奴婢,但遭苻坚责难,令其退归所掠。刘卫辰于是叛秦而专附代国。至代建国二十八年(365)初,刘卫辰又叛代,什翼犍东渡河,击走之。
谢安出任桓温司马
谢安字安石,少有重名,为时誉所称。朝廷屡次征辟,安均辞谢不就。寓居会稽(今浙江绍兴),以山水、文籍自娱。安虽为布衣,但时人均以宰辅期之。士大夫相谓曰:“安石不出,当如苍生何!”每游东山,常以妓女自随,司徒昱说:“安石既与人同乐,亦必与人同忧,召之必至。”时其弟谢万因北进失败,遭到废黜,安始有仕进之意,时年已四十余岁。升平四年(360)八月,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谢安于是赴任,深受桓温信礼。
独孤部、没奕干降秦
前秦甘露二年(360)十月,乌桓独孤部、鲜卑没奕干各率部众数万人降附前秦。秦王苻坚打算将他们置于塞南,其弟苻融认为乌桓、鲜卑不可靠,“今处之塞内,彼窥郡县虚实,必为边患”,建议安置在塞外以防未然。苻坚采纳其议,将独孤部及没奕干部众安居乐业于塞北地区。
燕主暐不用李绩
李绩字伯阳,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后赵幽州刺史王午辟为主簿。燕人南征,其父李产降燕,后绩亦降附,累迁太子中庶子。燕太子慕容晔死后,燕主俊甚痛惜怀念,光寿三年(359)初,俊举宴群臣于邺城蒲池。李绩盛赞故太子晔而指出今太子慕容暐有二阙,暐极不快。暐即位后,太宰慕容恪欲以李绩为右仆射,遭暐拒绝。曰:“万机之事,皆委之叔父,伯阳一人,暐请独裁”。遂将绩出为章武太子。绩于建熙元年(360)十一月以忧卒。
【魏晋诗词】
赠刘琨诗 其十九
[魏晋] 卢谌
邈矣达度,唯道是杖。
形有未泰,神无不畅。
如川之流,如渊之量。
上弘栋隆,下塞民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