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四百四十三年,公元443年,农历癸未(羊)年,天干五行属水。北魏[太平真君]四年 南朝宋元嘉二十年 北凉承平元年
公元四百四十三年
南北朝~北朝北魏第三位皇帝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四年
南北朝~南朝宋第三位皇帝文皇帝刘义隆元嘉二十年
高昌北凉第四位君主沮渠无讳承平元年(复国)
【南北朝时期政权】
【南北朝】(420年-589年),南朝和北朝的统称,中国历史上从420年东晋灭亡,南朝宋建立到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形成的南北对峙局面。
【南朝】上承东晋下启隋朝,并与北方胡人建立的五个政权对峙,共二十四帝,历一百六十九年。均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
【同时期政权.五胡十六国】
后仇池氐:杨保炽,2年,三月逃走,后可能被杀
后仇池氐:杨保宗,( 4月被诱杀)
后仇池氐:杨文德,武都国,元年
柔然:::吴提,14年
吐谷浑::慕利延, 7年
443年3月,北魏河间公拓跋齐与武都王杨保宗一起镇守骆谷(甘肃陇南西和县洛峪镇),之后北魏让杨保宗复国,为后仇池国七任王。
南北朝~【南朝】刘宋文皇帝刘义隆(424年八月初九~453年3月16日)
南北朝~【北朝】北魏第三位皇帝魏世祖-太武帝拓跋焘(423年十一月初九~452年二月初五)
北凉第四位君主沮渠无讳(443-444)
【家庭成员】
儿子:裴肃之,参与平定仇池
太祖文皇帝中之中元嘉二十年(癸未,公元四四三年)
春,正月,魏皮豹子等进击乐乡,将军王奂之等败没。魏军进至下辩,将军强玄明等败死。二月,胡崇之与魏战于浊水,崇之为魏所擒,馀众走还汉中。将军姜道祖兵败,降魏,魏遂取仇池。杨保炽走。
丙午,魏主如恒山之阳;三月,庚申,还宫。
壬戌,乌洛侯国遣使如魏。初,魏之居北荒也,凿石为庙,在乌洛侯西北,以祀其先,高七十尺,深九十步。及乌洛侯使者至魏,言石庙具在,魏主遣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庙致祭,刻祝文于壁而还,去平城四千馀里。
魏河间公齐与武都王杨保宗对镇雒谷,保宗弟文德说保宗,令闭险自固以叛魏。或以告齐,夏,四月,齐诱执保宗,送平城,杀之。前镇东司符达、征西从事中郎任朏等遂举兵立杨文德为主,据白崖,分兵取诸戍,进围仇池,自号征西将军、秦、河、梁三州牧、仇池公。
甲午,立皇子诞为广陵王。
丁酉,魏大赦。
己亥,魏主如阴山。
五月,魏古弼发上邽、高平、岍城诸军击杨文德,文德退走。皮豹子督关中诸军至下辩,闻仇池解围,欲还;弼遣人谓豹子曰:“宋人耻败,必将复来。军还之后,再举为难,不如练兵蓄力以待之。不出秋冬,宋师必至;以逸待劳,无不克矣。”豹子从之。魏以豹子为仇池镇将。
杨文德遣使来求援。秋,七月,癸丑,诏以文德为都督北秦、雍二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文德屯葭芦城,以任朏为左司马;武都、阴平氐多归之。
甲子,前雍州刺史刘真道、梁、南秦二州刺史裴方明,坐破仇池减匿金宝及善马,下狱死。
九月,辛巳,魏主如漠南。甲辰,舍辎重,以轻骑袭柔然。分军为四道:乐安王范、建宁王崇各统十五将出东道,乐平王丕督十五将出西道,魏主出中道,中山王辰督十五将为后继。
魏主至鹿浑谷,遇敕连可汗。太子晃言于魏主曰:“贼不意大军猝至,宜掩其不备,速进击之。”尚书令刘絜固谏,以为贼营中尘盛,其众必多,出至平地,恐为所围。不如须诸军大集,然后击之。晃曰:“尘之盛者,由军士惊怖扰乱故也,何得营上而有此尘乎!”魏主疑之,不急击。柔然遁去。追至石水,不及而还。既而获柔然候骑曰:“柔然不觉魏军至,上下惶骇,引众北走,经六七日,知无追者,始乃徐行。”魏主深恨之。自是军国大事,皆与太子谋之。
司马楚之别将兵督军粮,镇北将军封沓亡降柔然,说柔然令击楚之以绝军食。俄而军中有告失驴耳者,诸将莫晓其故。楚之曰:“此必贼遣奸人入营觇伺,割驴耳以为信耳。贼至不久,宜急为之备。”乃伐仰为城,以水灌之,令冻;城立而柔然至,冰坚滑,不可攻,乃散走。
十一月,将军姜道盛与杨文德合众二万攻魏浊水戍,魏皮豹子、河间公齐救之,道盛败死。
甲子,魏主还,至朔方,下诏令皇太子副理万机,总统百揆。且曰:“诸功臣勤劳日久,皆当以爵归第,随时朝请,飨宴朕前,论道陈谟而已,不宜复烦以剧职;更举贤俊以备百官。”十二月,辛卯,魏主还平城。
[南北朝] 阮研
芙蓉始出水,绿荇叶初鲜。
且停白雪和,共奏激楚弦。
平生此遭遇,一日当千年。
阮研 [南朝·梁]字文机,陈留(今河南省开封)人,官至交州刺史。善书,行草甚精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