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零三年,公元303年,农历癸亥(猪)年,天干五行属水。西晋惠帝司马衷太安二年,张昌神凤元年 成汉李特建初元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301年-400年    公元三百零三年,公元303年,农历癸亥(猪)年,天干五行属水。西晋惠帝司马衷太安二年,张昌神凤元年 成汉李特建初元年






公元三百零三年




  公元303年,农历癸亥(猪)年,闰十二月,天干五行属水

西晋】洛阳)2.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太安二年

年号太安(302年十二月--303年)西晋第二位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第六·个年号,西晋政权第十个年号。

太安:公元303年1月5日,农历302年十二月初一. 丙午日==公元304年2月21日,农历303年闰十二月二十九.戊戌日

【同时期政权】 

八王之乱司马颖司马颙司马伦

【汉】西晋时期农民起义首领张昌 神凤元年(303年五月--八月)

神凤(303年五月--八月)是西晋时期农民起义首领张昌所立年号,共计4个月。张昌以山东县吏邱沉为天子,更名为刘尼,称国号“汉”。

前凉】凉州)凉州剌史、西平郡公,十六国前凉政权奠基者张轨(301年-314年在位)

陈留国】第2代陈留王曹过(302年--326年在位) 曹奂之子

南匈奴】22.左部帅刘渊(刘豹子)(279--304年建前赵--310年)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五任国王.美川王(乙弗利)(300年-331年在位)

铁弗匈奴】朔方)第二任君主刘诰升爰(272—309年在位‌)

氐族

仇池氐楊茂搜~仇池氐族第五任首领.

前仇池国】都城.清水)前仇池国第一任君主楊茂搜(296-317年在位‌)

巴氐族

 李特于302年改元建初。《资治通鉴》和《太平御览》作303年改元建初。建初元年二月李流沿用。根据《晋书》和《魏书》,建初二年十月李雄即位,改元建兴元年。

成汉】成都)1,李特建初元年(正月建元)(303正月--303年二月十五日

成汉】成都)2,李流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第二任首领(303二月-303九月年在位)
成汉】成都)3,李雄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第三任首领(303年九月--304年称王--306年称帝~334年在位)

   303年十二月,李雄率军攻占成都,罗尚潜逃。西晋永兴元年(304)十月,李雄称成都王,306年六月改称帝,国号大成,建都成都。李雄在位30年,为政宽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百姓富实,境内出现难得的太平局面。

鲜卑族

295年拓跋禄官分其国为三部(东部.中部.西部)

 1.自居上谷之北,2.侄猗拖居代郡之北,3.猗卢居定襄的盛乐故城。 

【东部】【拓跋鮮卑】19任首领.昭帝拓跋禄官‌(294-307年在位‌)

【中部】【猗拖大人】居代郡之北(295--305年在位)

【西部】【猗卢大人】盛乐)居定襄的盛乐故城(295--316年在位)

【慕容吐谷浑部落】①慕容吐谷浑(283--317年)(领地范围:内蒙古阴山。公元313年左右,又从阴山南下,进入祁连山,后又向甘肃南部、四川西北部以及青海地区发展)

慕容鲜卑部落,】①慕容廆(285年~333年在位)

【世纪】4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000年
【年代】西晋惠帝

【在位皇帝】

西晋】2.皇帝晋惠帝司马衷(290年5月16日四月二十日~307年1月8日在位)

张昌李特
【年号】太安,神凤,建初【西晋年号

【朝代】

晋朝】【人物】西晋(265年至317年)


公元303年2月3日

农历:303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329年9月28日,波斯历:前320年11月13日,星期:星期三,干支:癸亥年 癸丑月 乙亥日,属相:猪,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五九第7天,儒略日数:1831762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陆机出身江南大族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同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西晋官员、文学家、书法家。太安二年(303年)被冤枉遇害,夷三族,时年四十三岁。

【家族成员】

祖父:陆逊,三国孙吴时官至丞相,封江陵侯,死后追谥“昭”

父亲:陆抗,孙吴后期名将,官至大司马、荆州牧,死后谥号“武”

(兄长)

1.陆晏,官至裨将军、夷道监。

2.陆景,官至偏将军、中夏督,封毗陵侯。
3.陆玄,陆抗死后领其部曲。
(弟弟)

1.陆云,西晋文学家,官至清河内史,同陆机一起遇害
2.陆耽,官至平东祭酒,同陆机一起遇害

(儿子)

1.陆蔚,同父一起遇害
2.陆夏,同父一起遇害

     陆云(262—303年),字士龙,吴郡华亭 (今上海市松江区)人。西晋大臣、文学家,三国吴名将陆抗之子,陆机之弟。 
陆云善于诗文,精研《老子》,能谈玄学。爱才好士,多所荐达,与陆机齐名,时号“二陆”。 [23]代表作有《为顾彦先赠妇》、《答兄机》、《谷风》等。

    陆耽(?―303年),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西晋大臣。孙吴大司马陆抗的儿子。晋灭吴之战后,入洛阳为官,累迁平东祭酒。太安二年,陆机为成都王司马颖所杀,陆耽亦遇害。

    索靖,(239年-303年),字幼安。敦煌郡龙勒县(今甘肃敦煌)人。西晋将领、著名书法家,敦煌五龙之一。太安二年(303年),河间王司马颙举兵进攻洛阳,长沙王司马乂以朝廷命令拜索靖为使持节、监洛城诸军事、游击将军,率领雍、秦、凉三州义军与司马颙军交战,大破其军。索靖在场战斗中身受重伤去世,享年六十五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常。后又加赠司空、安乐亭侯,赐谥号“庄”。
【家庭成员】
父亲:索湛,官至北地郡太守。
长子:索鲠,被举为秀才。
次子:索绻,被举为秀才。
三子:索璆,被举为秀才。
四子:索聿,被举为秀才,封安昌乡侯。
幼子:索綝,官至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等,封上洛郡公。后随晋愍帝向汉赵刘聪投降,被杀。
孙子:索石元,索綝之子,因父功被立为世子。

   李荡,十六国时期成汉宗室。字仲平。巴西宕渠(今四川省达州市渠县)賨(cóng)民,后迁居略阳临渭(今甘肃省秦安县),号为巴人。太安元年(302),与父各领一营,追杀广汉太守张徵。次年,父卒,与叔李流及弟李雄等收余众还赤祖(今四川省绵竹县),与雄保北营,流保东营,拒击晋荆州刺史宋岱、建平太守孙阜及罗尚军,随李流等攻破深珊,追至成都,驰马袭击,受创而死。建初二年(304年)李雄称王后,追尊为广汉壮文公。
賨(cóng)民,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又称寅(yín)人、板楯蛮。《水经注》载:宕渠县“古賨国也,今有賨城。县有渝水,夹水上下,皆賨民所居”。

 
【中国大事记】
晋军偷袭李特,司马顒、颖联兵攻洛阳,洛阳之围,宁州五苓夷反晋。
《资治通鉴》晋纪

  孝惠皇帝中之下太安二年(癸亥,公元三零三年)

  春,正月,李特潜渡江击罗尚,水上军皆散走。蜀郡太守徐俭以少城降,特入据之,惟取马以供军,馀无侵掠,赦其境内,改元建初。罗尚保太城,遣使求和于特。蜀民相聚为坞者,皆送款于特,特遣使就抚之;以军中粮少,乃分六郡流民于诸坞就食。李流言于特曰:“诸坞新附,人心未固,宜质其大姓子弟,聚兵自守,以备不虞。”又与特司马上官惇书曰:“纳降如待敌,不可易也。”前将军雄亦以为言。特怒曰:“大事已定,但当安民,何为更逆加疑忌,使之离叛乎!”

  朝廷遣荆州刺史宗岱、建平太守孙阜帅水军三万以救罗尚。岱以阜为前锋,进逼德阳。特遣李荡及蜀郡太守李璜就德阳太守任臧共拒之。岱、阜军势甚盛,诸坞皆有贰志。益州兵曹从事蜀郡任睿言于罗尚曰:“李特散众就食,骄怠无备,此天亡之时也。宜密约诸坞,刻期同发,内外击之,破之必矣!”尚使睿夜缒出城,宣旨于诸坞,期以二月十日同击特。睿因诣特诈降。特问城中虚实,睿曰:“粮储将尽,但馀货帛耳。”睿求出省家,特许之,遂还报尚。二月,尚遣兵掩袭特营,诸坞皆应之,特兵大败,斩特及李辅、李远,皆焚尸,传首洛阳。流民大惧,李流、李荡、李雄收馀众还保赤祖。流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保东宫,荡、雄保北营。孙阜破德阳,获B120硕,任臧退屯涪陵。

  三月,罗尚遣督护何冲、常深等攻李流,涪陵民药绅等亦起兵攻流。流与李骧拒深,使李荡、李雄拒绅。何冲乘虚攻北营,氐苻成、隗伯在营中,叛应之。荡母罗氏擐甲拒战,伯手刃伤其目,罗氏气益壮;营垂破,会流等破深、绅,引兵还,与冲等战,大破之,成、伯帅其党突出诣尚。流等乘胜进抵成都,尚复闭城自守。荡驰马逐北,中矛而死。

  朝廷遣侍中燕国刘沈假节统罗尚、许雄等军,讨李流。行至长安,河间王颙留沈为军师,遣席薳代之。

  李流以李特、李荡继死,宗岱、孙阜将至,甚惧。李含劝流降,流从之;李骧、李雄迭谏,不纳。夏,五月,流遣其子世及含子胡为质于阜军;胡兄离为梓潼太守,闻之,自郡驰还,欲谏不及。退,与雄谋袭阜军,雄曰:“为今计,当如是;而二翁不从,奈何?”离曰:“当劫之耳!”雄大喜,乃共说流民曰:“吾属前已残暴蜀民,今一旦束手,便为鱼肉。惟有同心袭阜,以取富贵耳!”众皆从之。雄遂与离袭击阜军,大破之。会宗岱卒于垫江,荆州军遂退。流甚惭,由是奇雄才,军事悉以任之。

  新野庄王歆,为政严急,失蛮夷心,义阳蛮张昌聚党数千人,欲为乱。荆州以壬午诏书发武勇赴益州讨李流,号“壬午兵”。民惮远征,皆不欲行。诏书督遣严急,所经之界停留五日者,二千石免官。由是郡县官长皆亲出驱逐;展转不远,辄复屯聚为群盗。时江夏大稔,民就食者数千口。张昌因之诳惑百姓,更姓名曰李辰,募众于安陆石岩山,请流民及避戍役者多往从之。太守弓钦遣兵讨之,不胜。昌遂攻郡,钦兵败,与部将硃伺奔武昌,歆遣骑督靳满讨之,满复败走。

  昌遂据江夏,造妖言云:“当有圣人出为民主。”得山都县吏丘沈,更其姓名曰刘尼,诈云汉后,奉以为天子,曰:“此圣人也。”昌自为相国,诈作凤皇、玉玺之瑞,建元神凤;郊礼、服色,悉依汉故事。有不应募者,族诛之,士民莫敢不从。又流言:“江、淮已南皆反,官军大起,当悉诛之。”互相扇动,人情惶惧。江、沔间所在起兵以应昌,旬月间众至三万,皆著绛帽,以马尾作髯。诏遣监军华宏讨之,败于障山。

  歆上言:“妖贼犬羊万计,绛头毛面,挑刀走戟,其锋不可当。请台敕诸军三道救助。”朝廷以屯骑校尉刘乔为豫州刺史,宁塑将军沛国刘弘为荆州刺史。又诏河间王颙遣雍州刺史刘沈将州兵万人,并征西府五千人出蓝田头以讨昌。颙不奉诏;沈自领州兵至蓝田,颙又逼夺其众。于是刘乔屯汝南,刘弘及前将军赵骧、平南将军羊伊屯宛。昌遣其将黄林帅二万人向豫州,刘乔击却之。

  初,歆与齐王冏善,冏败,歆惧,自结于大将军颖。及张昌作乱,歆表请讨之。时长沙王乂已与颖有隙,疑歆与颖连谋,不听歆出兵,昌众日盛。从事中郎孙洵谓歆曰:“公为岳牧,受阃外之托,拜表辄行,有何不可!而使奸凶滋蔓,祸衅不测,岂籓翰王室、镇静方夏之义乎!”歆将出兵,王绥曰:“昌等小贼,偏裨自足制之,何必违诏命,亲矢石也!”昌至樊城,歆乃出拒之。众溃,为昌所杀。诏以刘弘代歆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六月,弘以南蛮长史庐江陶侃为大都护,参军蒯恒为义军督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进据襄阳。张昌并军围宛,败赵骧军,杀羊伊。刘弘退屯梁。昌进攻襄阳,不克。

  李雄攻杀汶山太守陈图,遂取郫城。

  秋,七月,李流徒屯郫。蜀民皆保险结坞,或南入宁州,或东下荆州。城邑皆空,野无烟火,流虏掠无所得,士众饥乏。唯涪陵千馀家,依青城山处士范长生;平西参军涪陵徐舆说罗尚,求为汶山太守,邀结长生,与共讨流。尚不许,舆怒,出降于流,流以舆为安西将军。舆说长生,使资给流军粮,长生从之。流军由是复振。

  初,李含以长沙王乂微弱,必为齐王冏所杀,因欲以为冏罪而讨之,遂废帝,立大将军颖,以河间王颙为宰相,己得用事。既而冏为乂所杀,颖、颙犹守籓,不如所谋。颖恃功骄奢,百度弛废,甚于冏时;犹嫌乂在内,不得逞其欲,欲去之。时皇甫商复为乂参军,商兄重为秦州刺史。含说颙曰:“商为乂所任,重终不为人用,宜早除之。可表迁重为内职,因其过长安执之。”重知之,露檄上尚书,发陇上兵以讨含。乂以兵方少息,遣使诏重罢兵,征含为河南尹。含就征而重不奉诏,颙遣金城太守游楷、陇西太守韩稚等合四郡兵攻之。颙密使含与侍中冯荪、中书令卞粹谋杀乂;皇甫商以告乂,收含、荪、粹,杀之。骠骑从事琅邪诸葛玫、前司徒长史武邑牵秀皆出奔鄴。

  张昌党石冰寇扬州,败刺史陈徽,诸郡尽没;又攻破江州,别将陈贞等攻武陵、零陵、豫章、武昌、长沙,皆陷之,临淮人封云起兵寇徐州以应冰。于是荆、江、扬、豫、徐五州之境,多为昌所据。昌更置牧守,皆桀盗小人,专以劫掠为务。

  刘弘遣陶侃等攻昌于竟陵,刘乔遣其将李杨等向江夏。侃等屡与昌战,大破之,前后斩首数万级,昌逃于下俊山,其众悉降。

  初,陶侃少孤贫,为郡督邮。长沙太守万嗣过庐江,见而异之,命其子结友而去。后察孝廉,至洛阳,豫章国郎中令杨晫荐之于顾荣,侃由是知名。既克张昌,刘弘谓侃曰:“吾昔为羊公参军,谓吾后当居身处,今观卿,必继老夫矣。”

  弘之退屯于梁也,征南将军范阳王虓遣前长水校尉张奕领荆州。弘至,奕不受代,举兵拒弘。弘讨奕,斩之。时荆部守宰多缺,弘请补选,诏许之,弘叙功铨德,随才授任,人皆服其公当。弘表皮初补襄阳太守,朝廷以初虽有功而望浅,更以弘婿前东平太守夏侯陟为襄阳太守。弘下教曰:“夫治一国者,宜以一国为心,必若姻亲然后可用,则荆州十郡,安得十女婿然后为政哉!”乃表:“陟姻亲,旧制不得相监;皮初之勋,宜见酬报。”诏听之。弘于是劝课农桑,宽刑省赋,公私给足,百姓爱悦。

  河间王颙闻李含等死,即起兵讨长沙王乂。大将军颖上表请讨张昌,许之;闻昌已平,因欲与颙共攻乂。卢志谏曰:“公前有大功而委权辞宠,时望美矣。今宜顿军关外,文服入朝,此霸主之事也。”参军魏郡邵续曰:“人之有兄弟,如左右手。明公欲当天下之敌而先去其一手,可乎!”颖皆不从。八月,颙、颖共表:“乂论功不平,与右仆射羊玄之、左将军皇甫商专擅朝政,杀害忠良,请诛玄之、商,遣乂还国。”诏曰:“颙敢举大兵,内向京辇,吾当亲帅六军以诛奸逆。其以乂为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以御之。”

  颙以张方为都督,将精兵七万,自函谷东趋洛阳。颖引兵屯朝歌,以平原内史陆机为前将军、前锋都督、督北中郎将王粹、冠军将军牵秀、中护军石超等军二十馀万,南向洛阳。机以羁旅事颖,一旦顿居诸将之右,王粹等心皆不服。白沙督孙惠与机亲厚,劝机让都督于粹。机曰:“彼将谓吾首鼠两端,适所以速祸也。”遂行。颖列军自朝歌至河桥,鼓声闻数百里。

  乙丑,帝如十三里桥。太尉乂使皇甫商将万馀人拒张方于宜阳。己已,帝还军宣武场,庚午,舍于石楼。九月,丁丑,屯于河桥。壬子,张方袭皇甫商,败之。甲申,帝军于芒山。丁亥,帝幸偃师;辛卯,舍于豆田。大将军颖进屯河南,阻清水为垒。癸巳,羊玄之忧惧而卒,帝旋军城东;丙申,幸缑氏,击牵秀,走之。大赦。张方入京城,大掠,死者万计。

  李流疾笃,谓诸将曰:“骁骑仁明,固足以济大事;然前军英武,殆天所相,可共受事于前军。”流卒,众推李雄为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治郫城。雄使武都朴泰绐罗尚,使袭郫城,云己为内应。尚使隗伯将兵攻郫,泰约举火为应,李骧伏兵于道,泰出长梯于外。隗伯兵见火起,争缘梯上,骧纵兵击,大破之。追奔夜至城下,诈称万岁,曰:“已得郫城矣!”入少城,尚乃觉之,退保太城。隗伯创甚,雄生获之,赦不杀。李骧攻犍为,断尚运道。获太守龚恢,杀之。

  石超进逼缑氏。冬,十月,壬寅,帝还宫。丁未,败牵秀于东阳门外。大将军颖遣将军马咸助陆机。戊申,太尉乂奉帝与机战于建春门。乂司马王瑚使数千骑系戟于马,以突咸陈,咸军乱,执而斩之。机军大败,赴七里涧,死者如积,水为之不流。斩其大将贾崇等十六人,石超遁去。

  初,宦人孟玖有宠于大将军颖,玖欲用其父为邯郸令,左长史卢志等皆不敢违,右司马陆云固执不许,曰:“此县,公府掾资,岂有黄门父居之邪!”玖深怨之。玖弟超,领万人为小督,未战,纵兵大掠,陆机录其主者;超将铁骑百馀人直入机麾下,夺之,顾谓机曰:“貉奴,能作督不!”机司马吴郡孙拯劝机杀之,机不能用。超宣言于众曰:“陆机将反。”又还书与玖,言机持两端,故军不速决。及战,超不受机节度,轻兵独进,败没。玖疑机杀之,谮之于颖曰:“机有二心于长沙。”牵秀素诌事玖,将军王阐、郝昌、帐下督阳平公师籓皆玖所引用,相与共证之。颖大怒,使秀将兵收机。参军事王彰谏曰:“今日之举,强弱异势。庸人犹知必克,况机之明达乎!但机吴人,殿下用之太过,北土旧将皆疾之耳。”颖不从。机闻秀至,释戎服,著白帢,与秀相见,为笺辞颖,既而叹曰:“华亭鹤唳,可复闻呼!”秀遂杀之。颖又收机弟清河内史云、平东祭酒耽及孙拯,皆下狱。

  记室江统、陈留蔡克、颍川枣嵩等上疏,以为:“陆机浅谋致败,杀之可也。至于反逆,则众共知其不然。宜先检校机反状,若有征验,诛云等未晚也。”统等恳请不已,颖迟回者三日。蔡克入,至颖前,叩头流血,曰:“云为孟玖所犯,远近莫不闻。今果见杀,窃为明公惜之!”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宥云之色。孟玖扶颖入,催令杀云、耽,夷机三族。狱吏考掠孙拯数百,两踝骨见,终言机冤。吏知拯义烈,谓拯曰:“二陆之枉,谁不知之,君可不爱身乎!”拯仰天叹曰:“陆君兄弟,世之奇士,吾蒙知爱,今既不能救其死,忍复从而诬之乎!”玖等知拯不可屈,乃令狱吏诈为拯辞。颖既杀机,意常悔之,及见拯辞,大喜,谓玖等曰:“非卿之忠,不能穷此奸。”遂夷拯三族。拯门人费慈、宰意二人诣狱明拯冤,拯譬遣之曰:“吾义不负二陆,死自吾分;卿何为尔邪!”曰:“君既不负二陆,仆又安可负君!”固言拯冤,玖又杀之。

  太尉乂奉帝攻张方,方兵望见乘舆,皆退走,方遂大败,死才五千馀人。方退屯十三里桥,众惧,欲夜遁,方曰:“胜负兵家之常,善用兵者能因败为成。今我更前作垒,出其不意,此奇策也。”乃夜潜进,逼洛城七里,筑垒数重,外引廪谷以足军食。乂既战胜,以为方不足忧。闻方垒成,十一月,引兵攻之,不利。朝议以乂、颖兄弟,可辞说而释,乃使中书令王衍等往说颖,令与乂分陕而居,颖不从。乂因致书于颖,为陈利害,欲与之和解,颖复书:“请斩皇甫商等首,则引兵还鄴。”乂不可。颖进兵逼京师,张方决千金堨,水碓皆涸。乃发王公奴婢手舂给兵,一品已下不从征者,男子十三以上皆从役,又发奴助兵;公私穷踧,米石万钱。诏命所行,一城而已。骠骑主簿范阳祖逖言于乂曰:“刘沈忠义果毅,雍州兵力足制河间,宜启上为诏与沈,使发兵袭颙。颙窘急,必召张方以自救,此良策也。”乂从之。沈奉诏驰檄四境,诸郡多起兵应之。沈合七郡之众凡万馀人,趣长安。

  乂又使皇甫商间行,赍帝手诏,命游楷等罢兵,敕皇甫重进军讨颙。商间行至新平,遇其从甥,从甥素憎商,以告颙捕商,杀之。

  十二月,议郎周?、前南平内史长沙王矩起兵江东以讨石冰,推前吴兴太守吴郡顾秘都督扬州九郡诸军事,传檄州郡,杀冰所署将吏。于是前侍御史贺循起兵于会稽,庐江内史广陵华谭及丹扬葛洪、甘卓皆起兵以应秘。?,处之子;御,邵之子;卓,宁之曾孙也。

  冰遣其将羌毒帅兵数万拒?,?击斩之。冰自临淮退趋寿春。征东将军刘准闻冰至,惶惧不知所为。广陵度支庐江陈敏统众在寿春,谓准曰:“此等本不乐远戍,逼迫成贼,乌合之众,其势易离,敏请督帅运兵为公破之。”准乃益敏兵,使击之。

  闰月,李雄急攻罗尚。尚军无食,留牙门张罗守城。夜,由牛鞞水东走,罗开门降。雄入成都,军士饥甚,乃帅众就谷于郪,掘野芋而食之。许雄坐讨贼不进,征即罪。

  安北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王濬,以天下方乱,欲结援夷狄,乃以一女妻鲜卑段务勿尘,一女妻素怒延,又表以辽西郡封务勿尘为辽西公。濬,沈之子也。

  毛诜之死也,李睿奔五苓夷帅于陵丞,于陵丞诣李毅为睿请命,毅许之。睿至,毅杀之。于陵丞怒,帅诸夷反攻毅。

  尚书令乐广女为成都王妃,或谮诸太尉乂;乂以问广,广神色不动,徐曰:“广岂以五男易一女哉!”乂犹疑之。


【公元三百零三年大事记】

晋军偷袭李特
  李特起兵后,军势甚盛,进驻成都少城自立建初年号;又准备渡江袭击益州刺史罗尚。罗尚聚保太城,遣使向李特求和。蜀地百姓相聚为坞,纷纷投靠李特,特于是分六郡流民于诸坞就食。太安二年(303)初,晋廷派遣宗岱、孙阜增援罗尚诸坞皆心怀贰志,罗尚派部下任叡暗中与他们联络,任又诈降李特。二月,官军准备完毕,乃进袭流民军,杀李特、李辅、李远,传首洛阳,流民军大溃,余部由李荡、李雄退保赤祖(在绵竹东)。李流接替李称,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保卫东营;李荡、李雄还保北营。同年三月,罗尚乘胜进攻李流等军,又进攻北营,遭到激烈抵抗,官军败还。李充进抵成都,罗尚闭城自守,李荡驰马追敌,中矛而死。

 

司马顒、颖联兵攻洛阳
  长沙王司马乂自消灭齐王冏后,入掌朝柄,而河间王顒与成都王颖则在藩守。颖恃功骄奢,嫌乂在朝而不得逞其欲,遂设法除之。正值司马乂杀顒亲信李含,顒于太安二年(303)七月起兵讨乂,颖亦响应。八月,顒、颖上书不满乂所论功赏,并建议朝廷将其罢免,但遭到惠帝拒绝。顒即命张方率军七万,自函谷关东攻洛阳(今市东北);颖派陆机等将兵二十万南向洛阳。乂奉惠帝率军迎战,奔波于十三里桥、宣武场、石楼、河桥、偃师、豆田等地。九月,张方进入洛阳,大肆抢掠。直到当年十月,惠帝才还宫。

 

洛阳之围
  太安二年(303),河间王顒、成都王颖联兵进攻洛阳(今洛阳市东北),司马乂率兵防卫,双方交战。自八月至岁末,司马颖兵逼京师,司马顒大将张方决毁洛阳城外千金堨,水碓皆涸,洛阳城内缺水,司马乂于是下令王公奴婢用手舂米供军,男子十三岁以上均从役,又发奴助兵。公私穷蹙,民众饥乏,米价暴涨,一石万钱,饥荒空前严重,首都被围,诏命所行,不出一城,形势万分危急。

 

宁州五苓夷反晋
  太安元年(302),李特势力大盛之时,蜀地建宁(今云南曲靖)大姓李叡、毛诜起兵响应李特,其后,毛诜被南夷校尉李毅所杀,毅因功被晋廷任为宁州(今云南晋宁东)刺史。李叡后奔投至五苓夷帅于陵丞之地(约在建宁郡)。于陵丞到李毅处为叡请命,毅许诺,但李李叡来宁州后,即被毅袭杀,于陵丞大怒,太安二年(303)闰十二月,率诸夷之人进攻李毅。

 

李雄继掌流民军
  太安二年(303)初,李特、李荡等在与晋军对抗中先后被杀,朝廷派遣荆州刺史宗岱、建平太守孙阜增援益州刺史罗尚李流自感形势严峻,李含劝李流投降,流从之。但遭到李骧及李雄反对。李雄与李含之子李离谋袭孙阜军,并鼓动流民:“吾属前已残暴蜀民,今一旦束手,便为鱼肉,惟有同心袭阜以取富贵耳!”雄既得众心,乃率军大破孙阜,荆州军亦因宗岱死而退军。李流惭,且奇李雄之才,悉以军事委之。八月,李流疾笃,嘱诸将共事雄,流卒,众推李雄为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治郫城(今成都北郫县)。

 

张昌聚众起事
  晋太安二年(303)五月,义阳平氏县(今河南桐柏),蛮族人张昌聚众卢事,反抗晋廷。先是,荆州刺史新野王歆,为政苛急,大失蛮夷之心,又在五月九日据诏征发武勇赴益州讨击李流,号为“壬午兵”。督遣严急,引起民众强烈不满。郡县官吏憧于朝廷诏会,纷纷驱赶兵丁。时值江夏大获丰收,民众来此就食者数千,张昌向以边信惑众,现更名李辰,在安陆石岩山流民及戍役者起事,并很快占据江夏,声称“当有圣人出为民主”,拥立山都县吏丘沈更名“刘尼”,诈称汉后,奉为天子,张昌自为相国,建元神凤,郊祀、服色一依汉朝。一时江、沔间纷纷响应,旬月之间众至三万,晋廷先后派军镇压,但均因张昌抵抗或晋廷内争而未获成功。新阳王司马歆惶惧,急向晋廷求援,但长沙王乂此时与司马颖有隙,知歆与颖同谋,于是从中作梗,司马歆不得不亲自出兵樊城抵御张昌,但即刻被杀,于是张昌率军进攻襄阳。

 

张昌攻陷荆、江五州,为陶侃所破
  张昌乘击败官军之势,派石冰进攻扬州,又攻破江州;别将陈贞攻陷武陵、零陵、豫章、武昌、长沙;临淮人封云起兵进攻徐州,以响应石冰。于是荆、江、徐、扬、豫五州多为张昌所陷。太安二年(303)七月荆州刺史张弘派遣陶侃在竟陵(今湖北潜江西北)围攻张昌,侃军数与张昌交战,屡获大胜,张昌损失数万人,昌于是退入下浚山(今湖南源陵),部众多投降官军。陶侃由此名声渐著。永兴元年(304)七月,昌为荆州兵所获,杀之,夷三族。

 

羊玄之忧惧而死
  羊玄之系晋惠帝羊皇后之父,初为尚书郎。羊氏立后,又拜光禄大夫、特进、散骑常侍,封兴晋侯。后又迁尚书右仆射、加侍中,并进爵为分。太安二年(303)八月,河间王顒、成都王颖因不满长沙王乂专权弄政,逐以乂与羊玄之等专擅朝政为由起兵,惠帝在司马乂操纵下亲率军迎击,但洛阳形势危急,羊玄之内心紧张,于是忧惧而死。后被追赠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陆机、陆云被杀
  晋太安二年(303),陆机、陆云兄弟并其部从子弟被成都王司马颖所杀。陆机字士衡,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父祖为孙吴重臣,机少有才,文章冠世。其弟陆云字士龙,以恃论见长时人并称“二陆”。入晋后,受张华重视,先后在吴王晏、赵王伦等门下任官。后以成都王司马颖有“康隆晋室”之能,委附其下。太安二年八月,司马颖联合司马顒起兵进讨司马乂,陆机被任为河北大都督进攻洛阳,但遭致失败。宦人孟玖之弟孟超不服从军令,纵兵大掠,受陆机斥责,超遂怀恨,与其兄孟玖诬陷陆机“有二心于长沙”,司马颖遂派部将牵秀杀之,被收时,叹曰:“华亭鹤唳,可复闻乎!”,卒年四十三岁,二子蔚、夏同时被害。其弟云因阻止孟玖之父为邯郸令,亦因孟玖诬陷被囚。江统、蔡克、枣嵩等人上疏极说其冤,司马颖亦露有色,但孟玖催令速杀之,死年四十二岁。机、云皆夷三族。与机同时遇害者尚有司马孙拯等。据说孙拯受尽酷刑,两踝见骨,终言机冤,后被夷三族。陆机著有《辨亡论》二篇、《豪士赋》、〈五等论〉诸文三百八篇,其中《文赋》是古代重要的文学理论;陆云所著文章三四十九篇,《新书》十篇。

 

束皙卒
  束皙字广微,阳平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少以博学多闻,好学不倦,颇为时人所誉,及长,为张华所奇,召为掾属,又为下邳王司马晃所辟。太康二年(281),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或云安釐王冢),获竹书数十车。其中有《纪年》、《易经》、《国语》、《穆天子传》等残简七十五篇及铜剑一柄。束皙受晋武帝之命,随疑分释,详加考索,均有义证。以此迁至尚书郎。皙学厚丰养,考识精据,曾有人于嵩高山下得蝌蚪文竹简一枚,无人能识。束皙辨为汉明帝陵中策文,应验果然。其著述甚丰,所著《三魏人士传》、《七代通记》、《晋书纪》、《志》,皆因乱而佚。又有《五经通论》、《发蒙记》、《补亡诗》及文集数十篇,明人辑其著作为《束广微集》。

 

索靖卒
  索靖字幼安,敦煌人,累世为官。靖少有逸群之量,与乡人汜衷、张甝、素珍、素永号为“敦煌五龙”。该博经史,兼通内纬,与傅玄、张华相结。后拜附马都尉,出为西域戊已校尉长史。后被晋武帝召入宫中,擢为尚书郎。善草书,与尚书令卫瓘齐名,尤善楷法。后为雁门太守、酒泉太守。惠帝即位,封爵关内侯。曾参与镇压西戎反叛,讨伐孙秀。太安末年(303),河间王顒举兵攻洛阳,靖令雍、秦凉兵众助战,被伤而死。时年六十五岁。追赠太常、司空,进封安乐亭侯。索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不久,果然。生前著有《五行之统正验论》、《索子》、《晋诗》各二十卷,又《草书状》等。

【外国大事记】
 

【魏晋诗词】

赠顾骠骑诗二首·有皇

[魏晋] 陆云
有皇大晋,时文宪章。
规天有光,矩地无疆。
神笃斯祜,本显克昌。
载生之隽,实惟祈阳。
哲问宣猷,考茂其相。

 
【其他阅读】
=======
2023年8月19日 12:44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