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一十一年,公元311年,农历辛未(羊)年,天干五行属金。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五年,成汉政权成武帝李雄玉衡元年,前赵政权汉昭武帝刘聪光兴二年,嘉平元年。
公元三百一十一年
公元311年,农历辛未(羊)年,天干五行属金
【西晋】洛阳)3.晋怀帝司马炽永嘉五年(被刘聪所俘,封为会稽郡公,身处异域,备受屈辱。永嘉之乱,痛失京师,百姓流离失所,)
(年号:永嘉(307年正月--311年六月)西晋第三位皇帝晋怀帝司马炽第一个年号,西晋政权第十五个年号。
【中原无主】永嘉五年(311年),汉赵军攻陷洛阳,掳走晋怀帝,司马邺到荥阳密县避难,后来豫州刺史阎鼎与前抚军长史王毗、司徒长史刘畴、中书郎李昕及荀藩、荀组等共同谋划送司马邺回长安,刘畴等中途叛变,阎鼎追上把他杀了,荀藩、荀组幸免于难。阎鼎即裹挟司马邺,乘坐牛车,经宛县奔武关,多次遇到山贼拦截,士卒逃散,停留蓝田。阎鼎告知雍州刺史贾疋,贾疋立即派州兵迎接护卫司马邺,到达长安。
【五胡十六国.304-439年】
【南匈奴】【前赵】平阳)十六国,第三任皇帝汉昭武帝刘聪光兴二年。
(年号:光兴(310年七月二十五或之后?~311年五月),十六国前赵第三任皇帝汉昭武帝刘聪第一个年号,前赵政权第四个年号
永嘉四年(310年8月29日,刘渊在光极殿去世,其子刘和继位。不久,刘渊第四子刘聪自西明门攻入西室,杀死刘和自立,改元光兴。
【南匈奴】【前赵】平阳)十六国,第三任皇帝汉昭武帝刘聪嘉平元年
西晋永嘉元年(307年)七月,司马睿被派遣出镇建业,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在这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司马睿依靠安东司马王导的智慧与谋略,将他视为主要的决策顾问。 王导向司马睿进献了一系列深思熟虑的建议。他提议司马睿可以借由出游的机会,展示自己的威仪和风采,以此来树立权威形象。同时,王导还建议召用纪瞻、顾荣等江南地区的知名人士。这些名士在当地的影响力巨大,通过吸纳他们进入治理团队,不仅能够借助他们的才智,更能在很大程度上赢得江东地区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稳固司马睿在江东的地位和人心所向。 这一系列举措为司马睿日后的东晋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现了王导卓越的政治眼光和战略思维。
【杜弢、李骧、杜畴~西晋末年流民首领(311-315年在位)
【王如~西晋末年流民起义领袖(310~315年在位)
【刘伯根、王弥~西晋末年北方民军首领(306-311年)
【陈留国】第2代陈留王曹过(302年--326年在位) 曹奂之子
【前凉】凉州)凉州剌史、西平郡公,十六国前凉政权奠基者卢水胡人张轨(301年-314年在位)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五任国王.美川王(乙弗利)(300年-331年在位)
【南匈奴】
【铁弗匈奴】朔方)第三任君主刘虎(刘乌路孤)(309—341年在位)
(氐族).........
【仇池氐】楊茂搜~仇池氐族第五任首领.
【前仇池国】都城.清水)前仇池国第一任君主楊茂搜(296-317年在位)
【氐族人~苻洪,前秦政权奠基人,略阳郡氐族首领,310年,汉国皇帝刘聪派遣使者任命苻洪为平远将军,苻洪不肯接受汉国的官职,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郡公。 (310年-350年在位)
(鲜卑族)
295年拓跋禄官分其国为三部(东部.中部.西部)
1.自居上谷之北,2.侄猗拖居代郡之北,3.猗卢居定襄的盛乐故城。
【中部】【拓跋普根 大人】左贤王.居代郡之北(305~316年在位)
【西部】拓跋部20任首领.【拓跋猗卢】盛乐)居定襄的盛乐故城(295--307年--316年在位)
【慕容吐谷浑部落】①慕容吐谷浑(283--317年)(领地范围:内蒙古阴山。公元313年左右,又从阴山南下,进入祁连山,后又向甘肃南部、四川西北部以及青海地区发展)
【在位皇帝】
【西晋】3.皇帝晋怀帝司马炽(307年1月11日~公元313年3月14日)
(农历306年十一月二十一>农历313年二月初一.丁未日在位,311年被俘后,西晋未另立天子,仍是名义上的皇帝))
公元311年2月5日
农历:311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321年12月28日,波斯历:前312年11月15日,星期:星期一,干支:辛未年 己丑月 己未日,属相:羊,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7日立春 2月22日雨水,数九:五九第9天,儒略日数:1834686
【逝世名人】
司马越,(?~311年4月23日),字元超,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晋书记为次子,然史书未记载司马泰长子,应为笔误)。晋武帝司马炎从兄弟。西晋宗室,晋惠帝至晋怀帝时期权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永嘉五年(311年),司马越在项城忧惧而死,至此八王之乱终结。东晋年间晋元帝之子司马冲追谥孝献。
【家族成员】
父亲:司马泰,太尉、尚书令、高密文献王。赠太傅。
母亲:杨妃,高密王妃,出身河内杨氏。南阳太守杨俊孙女。
(兄弟)
1.司马腾,车骑将军、都督邺城守诸军事、新蔡武哀王。
2.司马略,开府、散骑常侍、高密孝王。赠侍中、太尉。
3.司马模,太尉、大都督、南阳王。
(妻妾)
正妃:裴妃,东海王妃,出身河东裴氏。吏部郎、冀州刺史裴徽孙女。
儿子
世子:司马毗,东海王世子。
司马干,(232年-311年),字子良,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司马懿之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同母弟,母为宣穆皇后张春华。为人清高.名利淡薄.行为古怪,他的爱妾们去世,都把棺椁钉起来放在空房子里,几天打开看一次,奸淫其尸,待尸体腐坏后才盖棺下葬。有间歇性精神病,晋朝宗室。永嘉五年(311年)正月二十二日(2月26日),司马干去世,享年八十岁。西晋朝廷还未赠予司马干谥号,刘聪就包围了洛阳。
【家族成员】司马家族成员大全
父亲:晋宣帝司马懿
母亲:宣穆皇后张春华
同母兄:晋景帝司马师 ,晋文帝司马昭
(儿子)
1.司马广,平原王世子,先于司马干去世。
2.司马永,太熙元年(290年)封安德县公,官至散骑常侍。在刘聪攻陷洛阳后遇难,一家都泯灭。
司马晏,(281年~311年),字平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三子,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的异母兄弟,晋愍帝司马邺的父亲。母为李夫人,西晋宗室重臣。永嘉五年(311年),汉赵军队攻入洛阳,司马晏与众多宗室一同遇害,年仅三十一岁。其子司马邺即位后,追谥敬王(一作孝王),追赠太保。
【家庭成员】
父亲:晋武帝司马炎。
母亲:李夫人。
兄弟姐妹......
刘陶, (西晋):西晋时期的人物,南中郎将。《晋书·成都王颖传》有记载此人。
王弥,(?~311年),东莱郡(今山东省莱州市)人。西晋叛民领袖,汝南太守王颀之孙。汉赵光兴二年(311年),联合刘曜、石勒攻破洛阳。回师青州途中,为石勒所杀。
【家庭成员】
祖父:王颀,曹魏玄菟太守。晋武帝时,官至汝南太守。
苟晞,(?-311年),字道将,河内山阳(今河南焦作东)人。永嘉五年(311年),遭石勒袭击被俘,月余后被杀。
【亲属成员】
弟弟:苟纯,曾代兄长领青州刺史。后和苟晞一同被石勒所杀。
《《资治通鉴》晋纪》载:睿使扬威将军甘卓等攻周馥于寿春。馥众溃,奔项,豫州都督新蔡王确执之,馥忧愤而卒。
周馥,(生卒?),字祖宣,汝南郡安成县(今河南省汝南县)人。晋朝时期大臣,安平太守周蕤的儿子。八王之乱时期,历任河南尹、司隶校尉、散骑常侍。出任平东将军、扬州都督,讨平陈敏叛乱,受封永宁伯。得罪太傅司马越,受到裴硕甘卓、郭逸、司马睿的围攻,逃至项城,又遭到新蔡王确拘禁,后忧愤而死。
【家庭成员】
父亲:周蕤,博平太守
儿子:周密,字泰玄,尚书郎;周矫,字正玄,有才干。
裴盾,(?-311年)西晋官员,徐州刺史。父,裴康,祖父,裴徽;后降前赵刘渊。东海王司马越的舅哥。
【家庭成员】
祖父:裴徽
父亲:裴康,字仲豫,有弘量,曾任太子左卫率。
伯父:裴黎,知名于世。
三叔:裴楷(237年-291年),字叔则。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大臣、名士,西晋开国功臣裴秀的堂弟,出身著名的“河东裴氏”。裴楷年少时就有名于世,擅谈《老子》、《易经》。
四叔:裴绰,字季舒,官至黄门侍郎、长水校尉。
弟弟:裴邵,字道期。元帝为安东将军,以邵为长史,王导为司马,二人相与为深交。
妹妹:裴妃,嫁东海王司马越。另有一妹裴氏,嫁济阴冤句卞壸。
女儿:嫁前赵将军赵固。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孝怀皇帝中永嘉五年(辛未,公元三一一年)
春,正月,壬申,苟晞为曹嶷所败,弃城奔高平。
石勒谋保据江、汉,参军都尉张宾以为不可。会军中饥疫,死者太半,乃渡沔,寇江夏,癸酉,拔之。
乙亥,成太傅骧拔涪城,获谯登。太保始拔巴西,杀文石。于是成主雄大赦,改元玉衡。谯登至成都,雄欲宥之;登词气不屈,雄杀之。
巴蜀流民布在荆、湘间,数为土民所侵苦,蜀人李骧聚众据乐乡反,南平太守应詹与醴陵令杜苾共击破之。王澄使成都内史王机讨骧,骧请降,澄伪许而袭杀之。以其妻子为赏,沉八千馀人于江,流民益怨忿。蜀人杜畴等复反,湘州参军冯素与蜀人汝班有隙,言于刺史荀眺曰:“巴、蜀流民皆欲反。”眺信之,欲尽诛流民。流民大惧,四五万家一时俱反,以杜苾州里重望,共推为主。苾自称梁、益二州牧、领湘州刺史。
裴硕求救于琅邪王睿,睿使扬威将军甘卓等攻周馥于寿春。馥众溃,奔项,豫州都督新蔡王确执之,馥忧愤而卒。确,腾之子也。
扬州刺史刘陶卒。琅邪王睿复以安东军咨祭酒王敦为扬州刺史,寻加都督征讨诸军事。
庚辰,平原王干薨。
二月,石勒攻新蔡,杀新蔡庄王确于南顿;进拔许昌,杀平东将军王康。
氐苻成、隗文复叛,自宜都趣巴东;建平都尉暴重讨之。重因杀韩松,自领三府事。
东海孝献王越既与苟晞有隙,河南尹潘滔、尚书刘望等复从而谮之。晞怒,表求滔等首,扬言:“司马元超为宰相不平,使天下淆乱,苟道将岂可以不义使之!”乃移檄诸州,自称功伐,陈越罪状。帝亦恶越专权,多违诏命;所留将士何伦等,抄掠公卿,逼辱公主;密赐晞手诏,使讨之。晞数与帝文书往来,越疑之,使游骑于成皋间伺之,果获晞使及诏书。乃下檄罪状晞,以从事中郎杨瑁为兗州刺史,使与徐州刺史裴盾共讨晞。晞遣骑收潘滔,滔夜遁,得免;执尚书刘曾、侍中程延,斩之。越忧愤成疾,以后事付王衍;三月,丙子,薨于项,秘不发丧。众共推衍为元帅,衍不敢当;以让襄阳王范,范亦不受。范,玮之子也。于是衍等相与奉越丧还葬东海。何伦、李恽等闻越薨,奉裴妃及世子毘自洛阳东走,城中士民争随之。帝追贬越为县王,以苟晞为大将军、大都督,督青、徐、兗、豫、荆、扬六州诸军事。
益州将吏共杀暴重,表巴郡太守张罗行三府事。罗与隗文等战,死,文等驱掠吏民,西降于成。三府文武共表平西司马蜀郡王异行三府事,领巴郡太守。
初,梁州刺史张光会诸郡守于魏兴,共谋进取。张燕唱言:“汉中荒败,迫近大贼,克复之事,当俟英雄。”光以燕受邓定略,致失汉中,今复沮众,呵出斩之。治兵进战,累年乃得至汉中,绥抚荒残,百姓悦服。
夏,四月,石勒帅轻骑追太傅越之丧,及于苦县宁平城,大败晋兵,纵骑围而射之,将士十馀万人相践如山,无一人得免者。执太尉衍、襄阳王范、任城王济、武陵庄王澹、西河王喜、梁怀王禧、齐王超、吏部尚书刘望、廷尉诸葛铨、豫州刺史刘乔、太傅长史庚钅全等,坐之幕下,问以晋故。衍具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且自言少无宦情,不豫世事;因劝勒称尊号,冀以自免。勒曰:“君少壮登朝,名盖四海,身居重任,何得言无宦情邪!破坏天下,非君而谁!”命左右扶出。众人畏死,多自陈述。独襄阳王范神色俨然,顾呵之曰:“今日之事,何复纷纭!”勒谓孔苌曰:“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此辈人,当可存乎?”苌曰:“彼皆晋之王公,终不为吾用。”勒曰:“虽然,要不可加以锋刃。”夜,使人排墙杀之。济,宣帝弟子景王陵之子;禧,澹之子也。剖越柩,焚其尸,曰:“乱天下者此人也,吾为天下报之,故焚其骨以告天地。”
何伦等至洧仓,遇勒,战败,东海世子毘及宗室四十八王皆没于勒,何伦奔下邳,李恽奔广宗。裴妃为人所掠卖,久之,渡江。初,琅邪王睿之镇建业,裴妃意也,故睿德之,厚加存抚,以其子冲继越后。
汉赵固、王桑攻裴盾,杀之。
杜苾攻长沙。五月,荀眺弃城奔广州,苾追擒之。于是苾南破零、桂,东掠武昌,杀二千石长吏甚众。
以太子太傅傅祗为司徒,尚书令荀籓为司空,加王浚大司马、侍中、大都督,督幽、冀诸军事,南阳王模为太尉、大都督,张轨为车骑大将军,琅邪王睿为镇东大将军,兼督扬、江、湘、交、广五州诸军事。
初,太傅越以南阳王模不能绥抚关中,表征为司空。将军淳于定说模使不就征,模从之;表遣世子保为平西中郎将,镇上邽,秦州刺史裴苞拒之。模使帐下都尉陈安攻苞,苞奔安定,太守贾疋纳之。
苟晞表请迁都仓垣,使从事中郎刘会将船数十艘、宿卫五百人、谷千斛迎帝。帝将从之,公卿犹豫,左右恋资财,遂不果行。既而洛阳饥困,人相食,百官流亡者什八九。帝召公卿议,将行而卫从不备。帝抚手叹曰:“如何曾无车舆!”乃使傅祗出诣河阴,治舟楫,朝士数十人导从。帝步出西掖门,至铜驼街,为盗所掠,不得进而还。度支校尉东郡魏浚,帅流民数百家保河阴之硖石,时劫掠得谷麦,献之。帝以为扬威将军、平阳太守,度支如故。
汉主聪使前军大将军呼延晏将兵二万七千寇洛阳,比及河南,晋兵前后十二败,死者三万馀人。始安王曜、王弥、石勒皆引兵会之;未至,晏留辎重于张方故垒;癸未,先至洛阳;甲申,攻平昌门;丙戌,克之,遂焚东阳门及诸府寺。六月,丁亥朔,晏以外继不至,俘掠而去。帝具舟于洛水,将东走,晏尽焚之。庚寅,荀籓及弟光禄大夫组奔轘辕。辛卯,王弥至宣阳门;壬辰,始安王曜至西明门;丁酉,王弥、呼延晏克宣阳门,入南宫,升太极前殿,纵兵大掠,悉收宫人、珍宝。帝出华林园门,欲奔长安,汉兵追执之,幽于端门。曜自西明门入屯武库。戊戌,曜杀太子诠、吴孝王晏、竟陵王楙、右仆射曹馥、尚书闾丘冲、河南尹刘默等,士民死者三万馀人。遂发掘诸陵,焚宫庙、官府皆尽。曜纳惠帝羊皇后,迁帝及六玺于平阳。石勒引兵出轘辕,屯许昌。光禄大夫刘蕃、尚书卢志奔并州。
丁未,汉主聪大赦,改元嘉平。以帝为特进左光禄大夫,封平阿公,以侍中庾珉、王俊为光禄大夫。珉,敳之兄也。
初,始安王曜以王弥不待己至,先入洛阳,怨之。弥说曜曰:“洛阳天下之中,山河四塞,城池、宫室不假修营,宜白主上自平阳徙都之。”曜以天下未定,洛阳四面受敌,不可守,不用弥策而焚之。弥骂曰:“屠各子,岂有帝王之意邪?”遂与曜有隙,引兵东屯项关。前司隶校尉刘暾说弥曰:“今九州糜沸,群雄竞逐,将军于汉建不世之功,又与始安王相失,将何以自容!不如东据本州,徐观天下之势,上可以混壹四海,下不失鼎峙之业,策之上者也。”弥心然之。
司徒傅祗建行台于河阴,司空荀籓在阳城,河南尹华荟在成皋,汝阴太守平阳李矩为之立屋,输谷以给之。荟,歆之曾孙也。
籓与弟组、族子中护军崧,荟与弟中领军恒,建行台于密,传檄四方,推琅邪王睿为盟主。籓承制以崧为襄城太守,矩为荥阳太守,前冠军将军河南褚翜为梁国内史。扬威将军魏浚屯洛北石梁坞,刘琨承制假浚河南尹,浚诣荀籓咨谋军事。籓邀李矩同会,矩夜赴之。矩官属皆曰:“浚不可信,不宜夜往。”矩曰:“忠臣同心,何所疑乎!”遂往,相与结欢而去。浚族子该,聚众据一泉坞,籓以为武威将军。
豫章王端,太子诠之弟也,东奔仓垣,苟晞率群官奉以为皇太子,置行台。端承制以晞领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自仓垣徙屯蒙城。
抚军将军秦王业,吴孝王之子,荀籓之甥也,年十二,南奔密,籓等奉之,南趣许昌。前豫州刺史天水阎鼎,聚西州流民数千人于密,欲还乡里。荀籓以鼎有才而拥众,用鼎为豫州刺史,以中书令李纟亘、司徒左长史彭城刘畴、镇军长史周顗、司马李述等为之参佐。顗,浚之子也。
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镇东司马王导说琅邪王睿收其贤俊,与之共事。睿从之,辟扌彖属百馀人,时人谓之百六扌彖。以前颍川太守勃海刁协为军咨祭酒,前东海太守王承、广陵相卞壶为从事中郎,江宁令诸葛恢、历阳参军陈国陈頵为行参军,前太傅扌彖庚亮为西曹扌彖。承,浑之弟子;恢,靓之子;亮,兗之弟子也。
江州刺史华轶,歆之间孙也,自以受朝廷之命而为琅邪王睿所督,多不受其教令。郡县多谏之,轶曰:“吾欲见诏书耳。”及睿承荀籓檄,承制署置官司,改易长吏,轶与豫州刺史裴宪皆不从命。睿遣扬州刺史王敦、历阳内史甘卓与扬烈将军庐江周访合兵击轶。轶兵败,奔安成,访追斩之,及其五子。裴宪奔幽州。睿以甘卓为湘州刺史,周访为寻阳太守,又以扬武将军陶侃为武昌太守。
秋,七月,王浚设坛告类,立皇太子,布告天下,称受中诏承制封拜,备置百官,列署征、镇,以荀籓为太尉,琅邪王睿为大将军。浚自领尚书令,以裴宪及其婿枣嵩为尚书,以田征为兗州刺史,李恽为青州刺史。
南阳王模使牙门赵染戍薄坂,染求冯翊太守不得而怒,帅众降汉,汉主聪以染为平西将军。八月,聪遣染与安西将军刘雅帅骑二万攻模于长安,河内王粲、始安王曜帅大众继之。染败模兵于潼关,长驱至下邽。凉州将北宫纯自长安帅其众降汉。汉兵围长安,模遣淳于定出战而败。模仓库虚竭,士卒离散,遂降于汉。赵染送模于河内王粲;九月,粲杀模。关西饥馑,白骨蔽野,士民存者百无一二。聪以始安王曜为车骑大将军、雍州牧,更封中山王,镇长安。以王弥为大将军,封齐公。
苟晞骄奢苛暴,前辽西太守阎亨,缵之子也,数谏晞,晞杀之。从事中郎明预有疾,自舆入谏。晞怒曰:“我杀阎亨,何关人事,而舆病骂我!”预曰:“明公以礼待预,故预以礼自尽。今明公怒预,其如远近怒明公何!桀为天子,犹以骄暴而亡,况人臣乎!愿明公且置是怒,思预之言。”晞不从。由是众心离怨,加以疾疫、饥馑。石勒攻王赞于阳夏,擒之。遂袭蒙城,执及豫章王晞端,锁晞颈,以为左司马。汉主聪拜勒幽州牧。
王弥与勒,外相亲而内相忌,刘暾说弥使召曹嶷之兵以图勒,弥为书,使暾召嶷,且邀勒兵共向青州。暾至东阿,勒游骑获之,勒潜杀暾而弥不知。会弥将徐邈、高梁辄引所部兵去,弥兵渐衰。弥闻勒擒苟晞,心恶之,以书贺勒曰:“公获苟晞而用之,何其神也!使晞为公左,弥为公右,天下不足定也。”勒谓张宾曰:“王公位重而言卑,其图我必矣。”宾因劝勒乘弥小衰,诱而取之。时勒方与乞活陈午相攻于蓬关,弥亦与刘瑞相持甚急。弥请救于勒,勒未之许。张宾曰:“公常恐不得王公之便,今天以王公授我矣。陈午小竖,不足忧;王公人杰,当早除之。”勒乃引兵击瑞,斩之。弥大喜,谓勒实亲己,不复疑也。冬,十月,勒请弥燕于己吾。弥将往,长史张嵩谏,不听。酒酣,勒手斩弥而并其众,表汉主聪,称弥叛逆。聪大怒,遣使让勒“专害公辅,有无君之心”,然犹加勒镇东大将军、督并、幽二州诸军事、领并州刺史,以慰其心。苟晞、王赞潜谋叛勒,勒杀之,并晞弟纯。
勒引兵掠豫州诸郡,临江而还,屯于葛陂。
初,勒之为人所掠卖也,与其母王氏相失。刘琨得之,并其从子虎送于勒,因遗勒书曰:“将军用兵如神,所向无敌。所以周流天下而无容足之地,百战百胜而无尺寸之功者,盖得主则为义兵,附逆则为贼众故也。成败之数,有似呼吸,吹之则寒,嘘之则温。今相授侍中、车骑大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襄城郡公,将军其受之!”勒报书曰:“事功殊途,非腐儒所知。君当逞节本朝,吾自夷难为效。”遗琨名马、珍宝,厚礼其使,谢而绝之。
时虎年十七,残忍无度,为军中患。勒白母曰:“此儿凶暴无赖,使军人杀之,声名可惜,不若自除之。”母曰:“快牛为犊,多能破车,汝小忍之!”及长,便弓马,勇冠当时。勒以为征虏将军,每屠城邑,鲜有遗类。然御众严而不烦,莫敢犯者,指授攻讨,所向无前,勒遂宠任之。勒攻荥阳太守李矩,矩击却之。
初,南阳王模以从事中郎纟林为冯翊太守。纟林,靖之子也。模死,纟林与安夷护军金城麹允、频阳令梁肃,俱奔安定。时安定太守贾疋与诸氐、羌皆送任子于汉,纟林等遇之于阴密,拥还临泾,与疋谋兴复晋室,疋从之。乃共推疋为平西将军,帅众五万向长安。雍州刺史麹特、新平太守竺恢皆不降于汉,闻疋起兵,与扶风太守梁综帅众十万会之。综,肃之兄也。汉河内王粲在新丰,使其将刘雅、赵染攻新平,不克。索纟林救新平,大小百战,雅等败退。中山王曜与疋等战于黄丘,曜众大败。疋遂袭汉梁州刺史彭荡仲,杀之。麹特等击破粲于新丰,粲还平阳。于是疋等兵势大振,关西胡、晋翕然响应。
阎鼎欲奉秦王业入关,据长安以号令四方;河阴令傅畅,祗之子也,亦以书劝之,鼎遂行。荀籓、刘畴、周敳、李述等,皆山东人,不欲西行,中途逃散;鼎遣兵追之,不及,杀李纟亘等。鼎与业自宛趣武关,遇盗于上洛,士卒败散,收其馀众,进至蓝田,使人告贾疋,疋遣兵迎之;十二月,入于雍城,使梁综将兵卫之。
周顗奔琅邪王睿,睿以顗为军谘祭酒。前骑都尉谯国桓彝亦避乱过江,见睿微弱,谓敳曰:“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何以济!”既而见王导,共论世事,退,谓顗曰:“向见管夷吾,无复忧矣!”
诸名士相与登新亭游宴,周顗中坐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因相视流涕。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对泣邪!”众皆收泪谢之。
陈頵遗王导书曰:“中华所以倾弊者,正以取才失所,先白望而后实事,浮竞驱驰,互相贡荐,言重者先显,言轻者后叙,遂相波扇,乃至陵迟。加有庄、老之俗,倾惑朝廷,养望者为弘雅,政事者为俗人,王职不恤,法物坠丧。夫欲制远,先由近始。今宜改张,明赏信罚,拔卓茂于密县,显硃邑于桐乡,然后大业可举,中兴可冀耳。”导不能从。
刘琨长于招怀而短于抚御,一日之中,虽归者数千,而去者亦相继。琨遣子遵请兵于代公猗卢,又遣族人高阳内史希合众于中山,幽州所统代郡、上谷、广宁之民多归之,众至三万。王浚怒,遣燕相胡矩督诸军,与辽西公段疾陆眷共攻希,杀之,驱略三郡士女而去。疾陆眷,务勿尘之子也。猗卢遣其子六修将兵助琨戍新兴。
琨牙门将邢延以碧石献琨,琨以与六修,六修复就延求之,不得,执延妻子。延怒,以所部兵袭六修,六修走,延遂以新兴附汉,请兵以攻并州。
李臻之死也,辽东附塞鲜卑素喜连、木丸津托为臻报仇,攻陷诸县,杀掠士民,屡败郡兵,连年为寇。东夷校尉封释不能讨,请与连和,连、津不从。民失业,归慕容廆者甚众,廆禀给遣还,愿留者即抚存之。
廆少子鹰扬将军翰言于廆曰:“自古有为之君,莫不尊天子以从民望,成大业。今连、津外以宠本为名,内实幸灾为乱。封使君已诛本请和,而寇暴不已。中原离乱,州师不振,辽东荒散,莫之救恤,单于不若数其罪而讨之。上则兴复辽东,下则并吞二部,忠义彰于本朝,私利归于我国,此霸王之基也。”廆笑曰:“孺子乃能及此乎!”遂帅众东击连、津,以翰为前锋,破斩之,尽并二部之众。得所掠民三千馀家,及前归廆者悉以付郡,辽东赖以复存。
封释疾病,属其孙弈于廆。释卒,廆召弈与语,说之,曰:“奇士也!”补小都督。释子冀州主簿悛、幽州参军抽来奔丧。廆见之,曰:“此家抎抎千斤犍也。”以道不通,丧不得还,皆留仕廆,廆以抽为长史,悛为参军。王浚以妻舅崔毖为东夷校尉。毖,琰之曾孙也。
【公元三百一十一年大事记】
成军攻占涪城、巴西
先是永嘉三年(309)梓潼内史谯登进据涪城(今四川绵阳)。次年二月, 成太尉李国帐下文石杀国,以巴西郡降附晋臣罗尚同年底,成太傅李骧进攻涪城,罗尚子罗宇恶登不给供粮,引起晋益州刺史皮索震怒。十二月,罗宇袭杀皮素,建平都尉暴重又杀罗宇,巴郡大乱,谯登坚守涪城,士民皆熏鼠而食。晋又任韩松为益州刺史,永嘉五年(311)正月,涪城失守,谯登被掳,不屈而死。巴西亦被成太保李始攻陷,杀文石。至主成主李雄已尽并梓潼、巴西两郡,于是大赦,改元玉衡。
洛阳失守,晋怀帝被俘
王衍一行东去后,洛阳益不安,苟晞上表请怀帝迁都仓垣(今开封东北),怀帝慌乱中出诣河阳,因寇盗猖獗,不得出而还宫。时汉主刘聪又派呼延晏率大军进攻洛阳,晋兵大败,汉将刘曜、王弥,石勒皆助兵会合,永嘉五年(311)五月二十四日,怀帝出华林园门,欲西奔长安,被汉兵追获。晋太子诠、吴王晏、竟陵王楙以及曹馥、阎丘冲、刘默等均为汉兵所杀,士兵死者三万余人,晋诸陵被掘,宫庙官府化为灰烬。刘曜乘乱纳惠帝羊皇后,怀帝被俘至汉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降封为平阿公。汉主刘聪大赦,改元嘉平。
中原无主,天下大乱
永嘉五年(311)六月,洛阳失守,怀帝被俘,晋臣避乱,纷绘逃离首都。司徒傅祗首在河阴建行台。司空荀藩等居密,传檄四方,推琅邪王睿为盟主,重新整肃,任命官属,太子诠之弟豫章王端东奔仓垣,苟晞率群官奉端为皇太子,置行台,又转屯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吴王子秦王业(十二岁)亦南奔密,荀藩迎奉,南趣许昌。当时中原无主,天下大乱,独江东偏安,中原人士绘绘南渡江东。镇东司马王导劝琅邪王司睿收其贤俊,网罗人才。司马睿壁掾属百余人,时称“百六掾”。刁协、王承、卞壶、诸葛恢、陈頵、庚亮等并授官有差。七月,王浚在幽州设坛告类(告天),伪称受中诏承制封拜,立皇太子备置百官,以荀藩为太尉,司马睿为大将军。王浚自领尚书令,余皆封授。
晋南阳王模降汉被杀
司马模字元表,初封平昌公,成都王颖奔长安时,模被东海王越任为北中郎将、镇邺;后转镇许昌,进爵南阳王。永嘉初年,代河间王顒镇关中。永嘉五年(311)七月,晋廷覆没,模将赵染因求冯翊太守不得,怒而降汉。八月,汉主刘聪派染进攻长安,模连续战败。长安城内仓库虚竭,士卒离散,司马模于是降汉,染执模送汉河内王刘粲,九月粲杀模。当时关西饥馑,白骨蔽野,士民存者百无一二,汉主刘聪以刘曜镇守长安。
李骧、杜畴、杜弢率流民起义
巴蜀流民散布在荆、湖之间,数为士民所侵苦。晋永嘉五年(311)正月,蜀人李骧(与成太傅李骧为二人)聚众据守乐乡(今湖北江陵西)造反,但被晋南平太守膺詹击败。李骧后请降于晋王澄,被袭杀,沈八千人于江,引起流民怨忿。蜀人杜畴随后复反,湘州刺史荀眺信谗欲尽屠流民,流民大惧,四五万家一时俱反,推醴陵令杜弢为主,弢自称梁益二州枚、领湘州刺史。同年五月,杜弢进攻长沙,追擒荀眺,并乘胜大破零陵、桂阳;东掠武昌,斩杀地方二千石长吏甚众。
司马干死
司马干字子良,司马懿第三子。晋建国时封为平原王,邑一万一千三百户。咸宁初诸王归国,干因病留宫。惠帝即位后,荣宠耀增。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为人不事细务,虽有米禄,皆露积腐烂。八王之乱时,自处宫中,独重齐王冏,曰:“赵王逆乱,汝能举义,今以百钱贺汝。虽然,大势难居,不可不慎。”及冏诛,干哭之恸。东海王越进军洛阳,干闭门不通,当时人莫测其意。永嘉五年(311)初卒,年八十岁。
司马确被石勒所杀
司马确字嗣安,新蔡武哀王司马腾之庶子,袭爵为新蔡庄王;历东中郎将、都督豫州诸军事,镇许昌。永嘉末年,汉军频繁袭扰晋境,石勒一军向黄河以南进攻,五年(311)初,石军攻陷新察,司马确有南顿(今河南项城西)被杀。许昌失陷。
苻成、隗文叛晋降成
氐人苻成、隗文原归附李流流民军,晋太安二年(303)三月叛李投晋。及至永嘉五年(311)二月,苻、隗又起兵叛晋,自宜都趋巴东。晋建平都尉暴重攻讨,重因杀韩松,自领三府事,旋被益州将吏所杀,表巴郡太守张罗代之。罗与隗文等战,死之,文等驱掠吏民,又西降成国。三府文武共表平西司马王异三府事,领巴郡太守。
东海王越忧愤死
先是,永嘉元年(307)司马越因河南尹潘滔之谮与苟晞构隙。后潘滔与尚书刘望等复从而间之。苟晞大怒,表求滔等首,扬言:“司马元超为宰相不平,使天下淆乱,苟道将岂可以不义使之!”遂于永嘉五年(311)二月移檄州郡,自称功伐,陈越罪状。晋怀帝亦不满司马越专权擅政,密令苟晞进讨。司马越缴获双方书诏,京调兵对抗。但旋即忧愤成疾,以后事托付王衍,同年三月死于项(今河南沈丘)。王衍等共奉越丧还葬东海(今江苏郯城)。怀帝追贬城为县王,以苟晞为大将军、大都督、督青徐兖豫荆扬六州诸军事。
王衍一行十余万人惨遭石勒屠杀
晋永嘉五年(311)三月司马越死后,王衍一行奉其丧还葬东海。此事被汉将石勒侦知,即于四月率轻骑追击,至苦县宁平城(今河南单城东)一地,大败晋兵,射杀将士十余万人,无一幸免。执获太尉王衍、襄阳王范、任城王济、武陵王澹、西河王喜、梁王禧、齐王超及刘望、诸葛铨、刘乔等晋臣。王衍推托祸败之由,申明自己少无宦情,不预世事,并劝石勒称尊号,以图自免。勒责之曰:“君少壮登朝,名盖四海,身居重任,何得言无宦情邪?破坏天下,非君而谁?”晋人多畏死,自己陈述,惟有襄阳王东神色俨然,不为所屈。当日夜晚勒使人排墙压杀之。
东海王越被剖棺焚尸
永嘉五四(311)四月,石勒将王衍一行全部压杀后,双于当夜剖司马越怄,焚其尸,说:“乱天下者此人也,吾为天下报之,故焚其骨以告天地。”当初司马越出镇许昌,使何伦、李恽辞行留守京师,越死讯传至京城,何、李奉裴妃及世子毗从洛阳奔来,在洧仓(今河南鄢陵西北)猝遇石勒,被击败,东海王(越)世子毗及宗室四十八王均死于石勒,何伦、李恽奔下邳、广宗。裴妃被人掠卖,久之,渡江投建业。当初琅邪王睿得镇建业,皮得裴妃之助,睿至是特加存抚,以其子冲继越后。
王弥与刘曜生隙
始安王刘曜以王弥不待己至,先入洛阳,怨之。王弥建议刘曜将汉都自平阳迁都洛阳,刘曜以天下未定洛阳四面受敌而拒绝,王弥怒骂刘曜:“屠各子(意谓‘匈奴种’),岂有帝王之意邪!”于是二人有隙,王弥自引兵东屯项关(在今沈丘),前司隶校尉刘暾建议王弥自归原籍青州,观天下形势以图自存,王弥深以为然。
苟晞被杀
荀晞字道将,河内山阳(今河南焦作东)人。先后在齐王冏、长沙王乂、范阳王猇、东海王越、高密王泰属下任职,参与征讨汲桑、公师藩、刘伯根、石勒之战,威名甚盛,时人拟之韩、白,封东平侯,邑万户。其人练于官事,文簿盈积,断决如流。从母子(即晞从弟)犯法,杖节斩之。既而素服哭之,曰:“杀卿者兖州刺史,哭弟者苟道将。”其执法如此。见朝政日衰,惧祸及己,多所交结。晞与司马越初极协洽,后越令晞出镇青州,自领兖州,越部下潘滔等屡出间言遂生隙。越后以忧愤死,晞权势有加。洛阳失陷后,晞率群官奉司马端为皇太子,自仓垣徒屯蒙城。晞出身孤微,位至上将,志颇盈满,刑政苟虐,纵情肆欲,滥杀无辜,时号“屠伯”。部下逐渐离心。永嘉五年(311)九月,汉将石勒攻破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苟晞被俘,以为左司马。十月,因与王赞潜谋反勒,被杀。
石勒火并王弥
初,石勒与王弥同投汉王刘聪,二人外相亲而内相忌。汉嘉平元年(311)九月,刘暾劝王弥先图石勒,但为石勒所知;张宾劝勒诱弥而取之。勒乃助弥击败刘瑞,博取弥之欢心;同年十月,勒请弥宴于己所,乘机杀弥并其众。汉主刘聪闻之大怒,遣使让勒"专害公辅,有无君之心。"然犹加其并州刺史,以慰其心。
石虎残忍好杀,勇冠当时
初,石勒幼时为人掠卖,与其母王氏相失。后刘琨得之,并其从子石虎送于石勒,因授勒侍中、车骑大将军,襄城郡公,劝其弃汉附晋,但为石勒所拒。石虎时年十七,残忍无度,为军中患。勒对其母说:“此儿凶暴无赖,若使军人杀之,声名可惜,不若自除之。”其母令其小忍。及长,便弓马,勇冠当时。每屠城邑,鲜有遗类。但御众严而不烦,指授攻讨,所向无前,深受石勒信宠。
贾疋、索綝兴复兴室
南阳王司马模降汉被钉后,其部下冯翊太守素綝等人与安定太守贾疋共谋兴复晋室,推举贾疋为平西将军,于永嘉五年(311)末,率军五万向长安进攻。雍州刺史曲特、新平太守竺恢、扶风太守梁综率众十万响应,击败汉刘粲、刘曜等军,粲先退回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贾疋势力大盛,并西胡、晋翕然响应。贾疋等人又辗转迎秦王司马业入关,十二月进入于雍城(今陕西西安西北),使梁综将兵卫之。
新亭游宴
永嘉五年(311)六月,晋怀帝被俘,中原人士纷纷南逃,醒彝亦避乱过江,见司马睿微弱,大失所望,叹曰:“单弱如此,将何以济。”既见王导,共论世事,退曰:“向见管夷吾,无复忧矣!”一日,诸名士登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游宴。众人相议。
慕容廆吞并索喜连、木丸津二部
永嘉五年(311),辽东附塞鲜卑索喜连、木丸当托为东夷校尉李臻报仇,攻陷诸县,杀掠士民,屡败郡军,晋东夷校尉封释不能征服,请与连和,但被拒绝,于是,士民归慕容慕容廆者甚众。廆少子翰建议廆吞并毒害喜连、木丸津二部,以兴复辽东为名,既得二部之众,又忠义彰于朝廷,一举两得。廆于是率军兼并二部,掠民三千余家。辽东赖以复存。
[魏晋] 陆云
悠悠山川,骁骁征遐。
陟升嶕峣,降涉洪波。
言无不利,乘崄而嘉。
人怀思虑,我保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