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怀帝司马炽~西晋第三位皇帝(307年~313年在位~317年)311年被俘后,西晋未另立天子,仍是名义上的皇帝)

首页标题    晋朝    西晋    晋怀帝司马炽~西晋第三位皇帝(307年~313年在位~317年)311年被俘后,西晋未另立天子,仍是名义上的皇帝)






晋怀帝司马炽



 

【基本信息】

所处时代:西晋

全名:司马炽
别名:晋怀帝
字:丰度
谥号:孝怀皇帝
封号:豫章郡王、皇太弟(即位前)、会稽郡公(降汉赵后)
年号:永嘉(307年~313年)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河南郡洛阳(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
生卒284年~313年3月14日
逝世地: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
在位时间:307年 至 313年(311年被俘后,西晋未另立天子,仍是名义上的皇帝)
前任:晋孝惠皇帝司马衷
继任:晋孝愍皇帝司马邺 
籍贯:河内郡温县(位于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

墓地:被认为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沁阳市附近的一处古墓群中


个人简介

          司马炽(284年—313年3月14日),字丰度,出生于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他是西晋的第三位皇帝(在位时间为307年至311年),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同时也是晋惠帝司马衷的异母弟,其生母为王媛姬。 司马炽天资聪颖,风姿卓越,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略与英明的决策能力。他早年被封为豫章王,并担任散骑常侍一职,成为朝廷的重要成员。在晋惠帝统治时期,他被任命为镇北大将军,地位显赫。永兴二年(305年),司马炽被立为皇太弟,标志着他在皇位继承中的重要地位。

      永嘉元年(307年),司马炽即位,成为了西晋的第三位皇帝,史称晋怀帝。当时,朝政由太傅、东海王司马越辅佐。然而,这一时期正值五胡乱华的开端,北方少数民族势力逐渐崛起,对中原地区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与此同时,皇室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日益激烈,局势动荡不安。 在晋怀帝统治期间,为了稳固政权,他曾秘密下诏命令苟晞讨伐权臣司马越。然而,此举却导致了意想不到的后果:东海王司马越因病去世,而太尉王衍则在与石勒的战斗中惨败于宁平城,进一步削弱了西晋的军事力量。

     永嘉五年(311年),汉昭武帝刘聪乘虚而入,率军攻破洛阳,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永嘉之乱”。洛阳沦陷后,晋怀帝被俘,降为仪同三司,并被封为会稽郡公。

      建兴元年(313年3月14日),晋怀帝最终被刘聪毒杀,年仅三十岁。他的去世标志着西晋王朝的进一步衰落。尽管在位时间不长,但晋怀帝所经历的种种变故,无疑是那个时代动荡局势的真实写照。


【人物生平】
册立太弟

       太熙元年(290年),司马炽被正式册封为豫章王。同年四月,晋武帝驾崩,太子司马衷继承皇位,即位后成为晋惠帝。在晋惠帝统治期间,因朝廷内部权力斗争激烈,爆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然而,在这场动荡的权力角逐中,司马炽始终保持置身事外的姿态,行事低调谨慎,不热衷于结交权贵或宾客,也未曾涉足世俗纷争。他更倾向于钻研史籍、专注学术,凭借这种淡泊名利的态度与深厚的文化素养,赢得了当时人们的广泛赞誉。 需要指出的是,司马炽本人并非雄才大略之人,其性格偏向内敛和稳重。最初,他在朝中担任散骑常侍一职,主要负责皇帝身边的顾问事务。

      永康二年(301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废黜晋惠帝时,司马炽的散骑常侍职务也随之被罢免。同年四月,随着晋惠帝复位并改元永宁,司马炽重新获得任命,出任射声校尉,并逐步升迁至车骑大将军及都督青州诸军事等重要职位。

       永兴元年(304年),司马炽再次接受委任,担任镇北大将军兼都督邺城守诸军事。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他被立为皇太弟。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册立实际上是成都王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之间政治博弈的结果,而非出于司马炽自身的权力欲望。事实上,司马炽始终对权力缺乏强烈的追求,他的为人处世更多体现了谦逊与平和的特点,这也使他在那个充满纷争的时代显得尤为独特。


登基为帝
      光熙元年十一月十八日,即公元307年1月8日,晋惠帝驾崩。当时,晋惠帝的皇后羊献容认为自己与皇太弟司马炽之间存在嫂叔关系,因此不适合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于是,她迅速采取行动,催促清河王司马覃入京继位。然而,在司马覃抵达尚书阁准备登基之时,侍中及华混等人紧急召请司马炽前来。 到了十一月二十一日,司马炽正式即皇帝位,成为晋怀帝。他进入皇宫后宣布大赦天下,并尊奉皇后羊献容为惠皇后,安排她居住在弘训宫。同时,追尊自己的生母太妃王媛姬为皇太后,并立妃子梁氏为皇后。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新政权的正式确立。 次年,司马炽改年号为“永嘉”,而此时司马越被任命为太傅,负责辅佐朝政。实际上,整个国家的权力逐渐落入司马越手中,形成了由他掌控政局的局面。在此期间,外部局势也日益复杂。匈奴等少数民族纷纷建立独立政权,其中刘渊更是自立为汉帝,对晋朝构成了巨大威胁。与此同时,晋朝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愈发激烈,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永嘉五年,即公元311年的正月,晋怀帝秘密颁布诏书,命令苟晞讨伐司马越。三月,正式的讨伐诏书得以发布。然而,在同一个月里,司马越却因病去世。随后,众人共同推举王衍担任元帅一职。 进入四月,王衍派遣军队护送司马越的灵柩返回东海封国。途中,这支队伍在苦县(现今河南省鹿邑县)与宁平城(位于河南省郸城县)遭遇了镇东大将军石勒率领的两万精锐部队。石勒指挥骑兵对敌军形成包围,并以密集箭雨攻击对手。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晋军的十余万将士相互践踏,尸体堆积如山,最终全军覆没。石勒不仅摧毁了这支庞大的军队,还焚烧了司马越的灵柩。 王衍在被俘后,试图劝说石勒建立自己的国家并称帝,以此谋求一线生机。然而,石勒并未接受他的建议,而是将王衍活埋。至此,西晋的最后一支主要军事力量被彻底消灭,国家再无可用之兵,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永嘉之变
      永嘉五年,即公元311年的六月,刘渊之子刘聪率领的军队成功攻入了洛阳。这一事件导致晋怀帝在逃往长安的途中不幸被俘,而太子司马诠也在此次战乱中遇害。历史上将这一重大变故称为“永嘉之变”。晋怀帝被押解至平阳后,刘聪表面上给予了他一定的礼遇,任命其为仪同三司,并封为会稽郡公。 在一次宴会上,刘聪对晋怀帝提起了往事。他说:“当年你还是豫章王的时候,我曾与王济一同拜访过你。当时王济将我引荐给你,你说早已听闻我的名字。你还拿出自己所作的乐府歌给我看,说道:‘听说你在辞赋创作上颇有造诣,能否帮我看看这篇作品?’那时我和王济共同创作了一篇《盛德颂》,得到了你的高度赞赏。随后你还带领我们在皇堂进行射箭比赛,我取得了十二筹的好成绩,而你和王济则分别取得了九筹。为此,你还特意赠送给我柘弓和银研作为奖赏。这些事情你是否还记得呢?”晋怀帝回答道:“我又怎敢忘记这些往事,只是遗憾当时未能及早识得您的帝王之相。”刘聪听后又问道:“你们晋家为何骨肉相残如此严重?”晋怀帝感叹道:“这或许并非人力所能左右,而是天意使然。大汉既然应天命而兴,那么便是为了替陛下清除障碍。倘若我家能够始终遵循武皇的大业,家族和睦相处,又怎能令陛下轻易夺得天下!” 到了夜晚,刘聪将一位名叫小刘贵人的女子赐予晋怀帝,同时说道:“这位是名门之后,乃公刘殷的孙女。如今我特意把她送给你作为妻子,希望你能好好对待她。”于是,刘氏便被册封为会稽国夫人,成为了晋怀帝的伴侣。


遭鸩身亡
          建兴元年,即公元313年的正月,晋怀帝在汉赵朝廷举办的一场宴会上,被命令充当斟酒的仆人。这一屈辱场景让一些旧臣睹之号啕大哭,他们的反应引起了汉赵皇帝刘聪的极大反感。 到了同年二月初一日,也就是公历的3月14日,刘聪最终下令以毒酒将晋怀帝杀害。此时,晋怀帝年仅三十岁,其一生便在此画上了悲惨的句号。至于他的葬身之处,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这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个难解的历史谜团。


【为政举措】

政治
永嘉元年,即公元307年的正月初一这一天,晋怀帝颁布了一项重要的诏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大赦政策。这一举措旨在缓解社会矛盾,给予民众一个新的开始,同时也体现了晋怀帝对国家治理的重视与期望。此外,晋怀帝还下令废除了诛灭三族这一极为残酷的刑法制度。此举不仅彰显了朝廷在法律层面上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标志着司法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了一步。通过这些措施,晋怀帝希望能够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稳定人心,促进社会秩序的恢复与和谐发展。


经济
   在西晋武帝执政的时期,国家处于相对安定的状态,社会上没有大规模的战乱发生。赋税制度较为公平合理,百姓们能够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并且乐于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之中,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和谐繁荣的景象。 然而,自晋惠帝继位之后,国家的政治教化开始逐渐衰败,国势也走向了下坡路。到了晋怀帝永嘉年间(公元307年到311年),国家的局势更加恶化,动乱频仍。当时,雍州以东地区的民众大多陷入了极度的饥饿与困苦之中,甚至出现了为了生存而相互变卖儿女的惨状。大量百姓被迫背井离乡,四处奔逃,流离失所的人数不胜数,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动荡和不安。 与此同时,幽州、并州、司州、冀州、秦州、雍州等六个州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一场空前的大蝗灾席卷而来,无论是草木还是牛马身上的毛发,几乎都被啃食殆尽。祸不单行的是,这一地区又接连遭受疾病和饥荒的侵袭。在多重灾难的叠加影响下,无数百姓不仅饱受饥饿之苦,还被强盗肆意杀害,导致尸体漂流于河面之上,白骨遍布田野之间,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片凄惨悲凉的境地。

【轶事典故】

天子之气
      晋怀帝初生时,有嘉禾出现于豫章郡的南昌县。此前有望气者说“豫章有天子气”。晋怀帝做豫章王时,封为皇太弟。为人谦虚恭顺,接引朝士,讲论书籍。


喜谈政事
     晋怀帝即位之后,遵循旧制,与群臣到太极殿,使尚书郎读时令,又在东堂听群臣议论政事。在宴会时,也常与群官讨论政务考证经书典籍。

【历史评价】
      傅宣:“今日复见武帝之世矣!”
      荀崧:“怀帝天姿清劭,少著英猷。若遭承平,足为守文令主。而继惠帝扰乱之后,东海专政,无幽厉之衅,而有流亡之祸。” 
     干宝:“怀帝承乱得位,羁于强臣。”
  《晋书》:①“帝冲素自守,门绝宾游,不交世事,专玩史籍,有誉于时。” ;②“怀佩玉玺,愍居黄屋。” 

 


【家庭成员】
司马防>司马懿>司马昭>
司马炎

父亲: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

母亲:中才人王媛姬(司马炽即位后,追尊为皇太后)
(兄弟兄弟)
毗陵悼王司马轨
晋惠帝司马衷
秦献王司马柬
城阳怀王司马景
城阳殇王司马宪
楚隐王司马玮
东海冲王司马祗
始平哀王司马裕
淮南忠壮王司马允
新都王司马该
清河康王司马遐
长沙王司马乂
汝阴哀王司马谟
成都王司马颖
吴王司马晏
渤海殇王司马恢
代哀王司马演
(姐妹)
平阳公主
新丰公主
阳平公主
武安公主
万年公主
常山公主
繁昌公主
(后妃)
1.皇后梁兰璧
2.刘夫人
(嗣子)
太子司马铨,司马炽兄清河康王司马遐之子。
 
 
 
 
 
 
 
【其他阅读】
=======
2025年3月21日 12:26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