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普根~西晋时期鮮卑族索头部21任首领,代国第二任君主,中部大人,305-316年在位)

首页标题    五胡    2,鲜卑族    1鮮卑.拓跋氏部落    拓跋普根~西晋时期鮮卑族索头部21任首领,代国第二任君主,中部大人,305-316年在位)






左贤王.拓跋普根



305年

【基本信息】

所处时代:西晋

全名:拓跋普根
民族族群:鲜卑族
在位时间:305年-316年

生卒|:?--316年
前任:拓跋猗拖(父亲)
叔叔:拓跋猗卢
主要成就:治理索头部中部地区


 概述

       拓跋普根(?--316年),鲜卑名为扑速根,是中国西晋末期鲜卑索头部的一位重要首领,同时也是代国的统治者之一。他在305年至316年间掌管索头部中部国土,并于316年短暂(一月余)统一了整个索头部地区。作为南北朝时期北魏皇室的先祖之一,他的历史地位至关重要。其父为拓跋猗㐌,与拓跋贺傉、拓跋纥那皆为兄弟


【人物生平】

 继承权力

       公元305年,拓跋普根的父亲——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猗㐌去世,普根随即继承其位,正式接管索头部中部的领土与部众。这一时期的鲜卑索头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普根的继位标志着家族权力的平稳过渡,也为后续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平定内乱与短暂执政

    公元316年,鲜卑索头部遭遇了一场严重的内部危机。当时的代王拓跋猗卢被自己的儿子拓跋六修杀害,导致政权陷入混乱。面对这一局势,拓跋普根迅速回军平叛,成功诛杀了叛乱者拓跋六修,恢复了部族的秩序。然而,就在他接任代王之位后不久,却因病或其他原因突然离世,仅在位一个多月。尽管时间短暂,但普根的果断行动避免了更大的分裂与动荡,展现了他作为领袖的智慧与勇气。

 

遗腹子的悲剧命运

   拓跋普根去世后,留下了一名遗腹子。同年,这位尚未出生便被立为王的婴儿不幸夭折,未能延续其父的事业。这一事件进一步凸显了当时鲜卑索头部政治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北魏追封与尊崇

    随着北魏王朝的建立,拓跋普根及其家族成员被追封为皇帝,以彰显他们对鲜卑部落发展以及北魏皇室起源的重要贡献。这种追封不仅体现了北魏皇室对其先祖的高度尊崇,也反映了鲜卑索头部从部落联盟向封建国家转型的历史进程。

 

               拓跋普根去世之后,代王之位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动,展现了鲜卑索头部内部的政治斗争与家族纷争。

        公元316年,拓跋普根离世,当时他的儿子刚刚出生不久。由于年幼无法承担首领的重任,其母祁氏便立他为新首领,试图延续家族的统治。然而,这位新首领在同年冬天也不幸去世,未能长久地执掌大权。

         随后,索头部人一致拥立了拓跋猗迤之弟拓跋弗的儿子——拓跋郁律为首领。拓跋郁律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和广泛的人心支持,逐渐稳固了自己的地位。然而,这也引起了祁氏的不安。她担心拓跋郁律的强大势力可能对她的亲生儿子构成威胁,于是,在太兴四年(公元321年),祁氏采取了极端手段,杀害了拓跋郁律,以此清除障碍。紧接着,祁氏改立自己的次子拓跋贺傉为首领,从而重新掌控了代王之位。 从这一系列事件中可以看出,在拓跋普根去世后,代王之位经历了短暂而剧烈的更迭:首先是拓跋普根刚出生的儿子被短暂立为首领,但很快去世;其次是拓跋郁律被拥立为首领,却因政治斗争惨遭杀害;最后是拓跋贺傉在祁氏的支持下继承了代王的位置。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当时鲜卑索头部内部权力争夺的激烈程度,也揭示了家族内部复杂的政治博弈和利益纠葛。这种局势对鲜卑部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后世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家族成员】
高祖:拓跋诘汾(?~220) ,追封北魏圣武帝。
曾祖:
拓跋力微(174~277) ,追封神元皇帝。
爷爷:拓跋沙漠汗(?~277),追封北魏文帝。
父亲:拓跋
猗拖
(267~305),追封北魏桓帝。
兄弟:拓跋纥那(?~337),追封北魏炀帝

兄弟:拓跋贺傉(?~325),追封北魏惠帝。

【其他阅读】
=======
2025年3月21日 10:57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