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年,公元300年,农历庚申(猴)年,天干五行属金。西晋惠帝司马衷永康元年,大都督赵廞【太平】元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201年--300年    公元三百年,公元300年,农历庚申(猴)年,天干五行属金。西晋惠帝司马衷永康元年,大都督赵廞【太平】元年






公元三百年




公元300年,农历庚申(猴)年,天干五行属金

西晋】洛阳)2.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永康元年

年号永康(300--301年四月)西晋第二位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第四个年号,西晋政权第八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益州】大都督赵廞太平元年(300年十一月-301年正月)

陈留国】陈留王曹奂(265年—302年)原为曹魏第五任皇帝)

南匈奴22.左部帅刘渊(刘豹子)(279--304年建前赵--310年)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四任国王.烽上王(相夫)(292 年 - 300 年)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五任国王.美川王(乙弗利)(300年-331年在位)

铁弗匈奴】朔方)第二任君主刘诰升爰(272—309年在位‌)

氐族

仇池氐楊茂搜~仇池氐族第五任首领.

前仇池国】都城.清水)前仇池国第一任君主楊茂搜(296-317年在位‌)

  296年,氐族人李特兄弟带领秦雍二州六郡流民至巴蜀(今中国四川省)谋生,沿途照顾贫病,颇得人心。

鲜卑族

295年拓跋禄官分其国为三部(东部.中部.西部)

 1.自居上谷之北,2.侄猗拖居代郡之北,3.猗卢居定襄的盛乐故城。 

【东部】【拓跋鮮卑】19任首领.昭帝拓跋禄官‌(294-307年在位‌)

【中部】【猗拖大人】居代郡之北(295--305年在位)

【西部】【猗卢大人】盛乐)居定襄的盛乐故城(295--316年在位)

慕容吐谷浑部落】①慕容吐谷浑(283--317年)(领地范围:内蒙古阴山。公元313年左右,又从阴山南下,进入祁连山,后又向甘肃南部、四川西北部以及青海地区发展)

慕容鲜卑部落,】①慕容廆(285年~333年在位)



【世纪】3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2997年
【年代】西晋惠帝

【在位皇帝】

西晋】洛阳)2.皇帝晋惠帝司马衷(290年5月16日四月二十日~307年1月8日在位)

【年号】永康,太平西晋年号

【朝代】

晋朝】【人物】西晋(265年至317年)


公元300年2月7日

农历:300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332年8月28日,波斯历:前323年11月18日,星期:星期三,干支:庚申年 戊寅月 癸亥日,属相:猴,星座:水瓶座,节气:立春,数九:六九第1天,儒略日数:1830670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司马遹,(278年~300年4月27日),字熙祖,小字沙门,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时期宗室,晋武帝司马炎之孙,晋惠帝司马衷之子,母才人谢玖。永康元年(300年),被小黄门孙虑所暗害,时年二十三岁,贾南风倒台之后,朝廷下诏追复司马遹太子名位,赐谥愍怀,葬于显平陵。

【亲属成员】
父亲:晋惠帝司马衷
嫡母:皇后贾南风
生母:才人谢玖,追封夫人

  司马遐,(273年―300年),字深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第十三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陈美人,西晋宗室,咸宁三年(277年),受封清河王,出继叔父城阳哀王司马兆。后历任右将军、散骑常侍、前将军。晋惠帝继位后,进位抚军将军,加任侍中。楚隐王司马玮兴兵时,派司马遐逮捕太保卫瓘,卫瓘旧吏荣晦杀尽卫瓘的子孙,司马遐不能制止,遭世人指责。永康元年(300年)去世,时年二十八岁,谥号康王。长子司马覃袭封清河王爵位。
【家庭成员】
父亲:晋武帝司马炎
母亲:陈美人 

   司马虨,(?―300),字道文,河内温县人,晋惠帝司马衷之孙,愍怀太子司马遹长子,生母美人蒋俊,西晋宗室,封南阳王。永康元年(300)正月,司马虨去世。四月追封为南阳王。
【家庭成员】
祖父:晋惠帝司马衷
祖母:才人谢玖,追封夫人
父亲:愍怀太子司马遹
生母:美人蒋俊
弟弟:濮阳哀王司马臧、冲太孙司马尚

   陈凖,(?~300年),颍川许昌人。西晋大臣,官至太尉,封广陵郡公。300年陈凖病死,谥曰元。死后围绕其谥号的争执一直持续到东晋末年。
【亲属成员】
高祖:陈寔
曾祖:陈谌
祖父:陈忠
父:陈佐
弟:陈戴,早年辟太保掾,后改国子助教。
弟:陈征,任东宫卫队长官太子左卫率,淮南王允讨赵王伦,曾集结东宫兵在宫内响应淮南王。
从弟:陈堪,陈坦之子
(儿子)
陈眕,广陵凯公
陈匡,惠帝元康时侍东宫,当太子司马遹的陪读。
陈规
(孙子)
陈逵,陈眕之子,广陵郡公,死后追赠卫将军。
陈达,陈匡之子,为丞相掾,太子洗马,出为长城令。
(后代)
陈道巨,官至太常卿,陈武帝陈霸先的祖父。

   耿腾,(?—300年),西晋成都内史。元康元年,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梁王司马肜、齐王司马冏政变,诛杀贾、郭等权臣。死于大都督赵廞之手。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 西汉留侯张良十六世孙。西晋文学家、政治家。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与孙秀废贾后为庶人,意欲篡权,张华拒绝合作,被杀。时年六十九岁。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十六世祖:张良,字子房,西汉初年著名谋士,封留侯,卒谥文成。

父亲:张平,在曹魏官至渔阳郡太守。

妻子:刘氏,刘放的女儿。 

(儿子)

1.张祎,字彦仲,官至散骑常侍,与张华同时遇害。
2.张韪,官至散骑侍郎,与张华同时遇害。

       潘岳(247年-300年),字安仁。荥阳郡中牟县(今河南郑州中牟县)人,安平太守潘瑾的孙子,琅琊内史潘芘的儿子。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潘岳年少有才,乡里称为奇童。约在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潘岳被荀顗辟为司空掾。潘岳能入荀顗门下,自然是少年得志。泰始四年(268年),潘岳以司空掾身份作《籍田赋》,是颂文的规范之作。咸宁二年(276年),贾充转太尉,辟潘岳为太尉掾,又兼虎贲中郎将,后出为河阳令,仍不得志。太康四年(283年)前后,潘岳又转为怀县,其后调补尚书度支郎,又因公事被免职。杨骏辅政,引潘岳为太傅主簿。元康元年(291年)杨骏被杀,潘岳因是杨骏主簿,依法当受株连,后以潘岳为假吏为由,因而被赦免,免官了事。元康二年(292年)潘岳被起为长安令。元康六年(296年),潘岳由长安令召返洛阳,补博士,未拜,以母疾去官。元康九年(299年),贾后、贾谧构陷愍怀太子,潘岳仿愍怀太子语气,起草祷神而欲自立之文,竟废太子。次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诛杀贾谧,潘岳下狱,被杀。潘岳的诗歌名列钟嵘《诗品》上品,其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悼亡诗》为中国文学史悼亡题材开先河之作,历代被推为第一,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潘岳在文学上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钟嵘《诗品》称“陆才如海,潘才如江”。其主要作品有《悼亡诗》《秋兴赋》《闲居赋》《怀旧赋》等。
 


欧阳建(约269年-300年),字坚石,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县)人。卫尉石崇外甥。中国西晋时期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欧阳建为石崇外甥,随其依附贾谧,是其“二十四友”文人集团的成员之一,雅有思理,才藻美赡,驰名北方。历仕山阳令、尚书郎、冯翊太守等职,颇有政声。赵王司马伦擅政,欧阳建每加谏止,司马伦不但不从,反而怀恨在心。永康元年(300年),贾谧被诛后,欧阳建也被司马伦及其党羽孙秀所害,满门抄斩。欧阳建临终之时,作五言诗《临终诗》一首,客观上揭露了西晋末年的黑暗政治。其文章以《言尽意论》较著名,立论鲜明,语言简洁,逻辑比较严密,受到当时清谈家的重视。
 


石崇(249年-300年),字季伦,渤海南皮(今属河北省)人。西晋时期大臣、诗人、文学家。石崇敏少敏惠,勇而有谋。20余岁为修武令,入为散骑郎,迁城阳太守。因伐吴有功,封安阳乡侯。惠帝即位,因对杨骏不满,出为南中郎将、荆州刺史。征为大司农,因征书未至而擅去官被免职。元康六年(296年),出为征虏将军,假节、监徐州诸军事,镇下邳。石崇与潘岳等人谄事贾谧,时人号为“二十四友”。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政变,诛杀贾谧。司马伦专权,石崇因参与反对赵王伦的政治活动,被赵王伦亲信孙秀诬杀。石崇与欧阳建、潘岳同日遇害,时年五十二。石崇的作品一共有《思归叹》《自理表》《请征扬州刺史何攀表》《议奏封赏当依准旧事》《楚妃叹序》《琵琶引序》《金谷诗序》七篇,其中《金谷诗序》甚至是连李太白都非常推崇的作品。概述内图片来源:
 


贾南风(257年—300年),小名峕,字南风,晋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曹魏豫州刺史贾逵孙女,晋初大臣贾充之女,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生性酷虐,曾亲手杀死数人。十五岁时,嫁于太子司马衷。泰始八年(272年)二月,被立为太子妃,时年十六,期间手持利戟残杀孕妾腹中胎儿。永熙元年(290年),晋惠帝司马衷即位,贾南风被立为皇后。晋惠帝痴愚,太傅杨骏专权,党同伐异,多树亲党,使得“公室怨望,天下愤然”。元康元年(291年)三月,贾南风发动政变,诛杀权臣杨骏,继而“专制天下,威服内外”。执政期间,推行禄田制,任用刘颂创立九班制,重用出身寒门庶族的张华与贤臣裴頠同心辅政,使得“朝野安静”、“海内晏然”,史称“元康之治”。元康九年(299年),贾南风诬陷太子司马遹为逆并将其废黜。赵王司马伦用孙秀之谋,唆使贾南风一党杀害太子司马遹,继而以为太子报仇为名,率兵入宫废黜贾南风,将之囚于金墉城中杀害。贾南风在晋惠帝时专执朝政九年,选贤任能、用人不疑,期间政治可观,社会较为稳定,出现了西晋后期难得的安定局面。然而贾南风误中赵王司马伦奸计,毒杀太子司马遹,导致自己身死、司马伦篡位称帝,继而发生“八王之乱”。


裴頠(267年~300年),字逸民,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西晋时期大臣、哲学家,司空裴秀之子。出身河东裴氏,为人颇有雅量,见识高远,通古博今。初为太子中庶子、承袭父亲爵位,迁散骑常侍,转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拜侍中、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等官。永康元年(300年),裴頠在政变中为赵王司马伦所害,年仅三十四岁。晋惠帝复位后,追赠本官,谥号为成。裴頠在思想上坚决反对王弼和何晏的“贵无论”,提出“崇有论”,重视现实存在的事物,不满轻视事功的放达风气,力图论证封建等级制的合理性。其思想在当时有很大影响,成为崇有派领袖。著有《崇有论》等。
 


韩谧(?—300年),即贾谧,字长渊(《晋书》为避李渊讳改作长深),西晋太尉贾充外孙,韩寿与贾充少女贾午之子,过继于贾充之子贾黎民为嗣,故称贾谧。西晋外戚大臣。任后军将军,秘书监,掌管国史。后转侍中,与皇后贾南风诬废愍怀太子司马遹。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废贾后,贾谧亦为所诛。
 


韩寿(不详~291年),字德真(贞),南阳郡堵阳县(今河南省方城县)人。西晋官员,曹魏司徒韩暨曾孙。美姿貌,善容止,敦尚家风,品性忠厚。早历清职,起家司空(贾充)掾,迎娶贾充的女儿贾午,仕途平步青云,累迁散骑常侍,守河南尹。晋惠帝元康初年,去世,赠骠骑将军。
 


贾午(260年-300年),平阳郡襄陵县(今山西省襄汾县)人,西晋初期权臣贾充之女,晋惠帝皇后贾南风的同母妹,韩寿的妻子,贾谧的母亲。
 


左棻(《晋书》作芬)(?-300年),字兰芝,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左思之妹,晋武帝司马炎的嫔妃。中国西晋文学家、诗人。左棻好学,善属文,名亚于其兄。泰始八年(272年),其以文名于武帝,入宫为美人。但姿质一般而不甚受宠,仅以才德见重。泰始十年(274年),杨皇后去世,左棻献诔。咸宁二年(276年),武帝纳悼后,左棻受诏作颂。其文辞甚丽,受到武帝的看重,朝廷没有方物异宝,必诏左棻献赋作颂。其体弱多病,卒于永康元年(300年)三月。左棻所以所传其赋颂多咏物之作。今存其诗、赋、赞、诔等二十余篇。其年作《白鸠赋》,又受诏作愁思之文,因作《离思赋》。兄妹二人多酬和作品。左思因妹入宫,迁居洛阳,因内廷阻隔,作《悼赠离妹》,其回赠《感离诗》。这两篇作品全文著载于《晋书》,显示出左棻过人的才华。《晋书》本传说其有答兄思诗及杂赋颂数十篇,并行于世。现藏于偃师商城博物馆的《左棻墓志》拓片,是研究左棻及左思的重要材料。《隋书·经籍志》著录“晋武帝左贵嫔集四卷”,已佚。今存文24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诗2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司马允(272年~300年),字钦度,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宗室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第九子,母为李夫人。咸宁三年(277年),受封濮阳王,出任越骑校尉。太康十年(289年),迁镇军大将军、都督江扬二州军事,改封淮南王。愍怀太子司马遹被废,朝中有意拥立司马允为皇太弟。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政变后,迁骠骑将军、侍中、太尉公。受到孙秀逼迫,率军攻打东掖门,遭到司马都护伏胤杀害,年仅二十九岁。晋惠帝复位,追赠司徒,谥号忠壮。

束皙(261年-300年),字广微,阳平郡元城县(今河北大名)人,西晋文学家。汉太子太傅疏广之后。祖束混,陇西太守。博学多闻,性沉退,不慕荣利。曾作玄居释,张华见而奇之。后王戎召皙为掾,转佐著作郎。复迁尚书郎。赵王伦为相国,请为记室。皙辞疾罢归,教授门徒。卒时,元城市里为之废业。门生故人,立碑墓侧,有集七卷,(《隋书经籍志》、《唐书志》作五卷)传于世。


挚虞(250年—300年),字仲洽,京兆郡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西晋著名谱学家,鲁公二十四友之一,三国时期魏国太仆卿挚模之子。泰始年间,挚虞举贤良,担任中郎,后任太子舍人、闻喜县令、尚书郎。元康年间,迁任吴王之友,后历任秘书监、卫尉卿、光禄勋、太常卿。因遭乱饿死。著有《族姓昭穆》十卷、《文章志》四卷,并注解《三辅决录》。
 


解系(?―300年),字少连,济南著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人,曹魏琅邪太守、梁州刺史解修之子,西晋官员。与其弟解结、解育并洁身自好,甚有声名。历任中书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雍州刺史、扬烈将军、西戎校尉等职。后为赵王司马伦所杀,妻、子皆遇害。惠帝永宁二年(302年),追赠为光禄大夫。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郡方城县(今河北省固安县)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张华出身范阳张氏,自少贫苦,因才学过人而受同乡名臣卢钦、刘放、阮籍等人的赞赏。在曹魏时,他历任太常博士、河南尹丞、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西晋建立后,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逐渐受到晋武帝的重用。后拜中书令,加散骑常侍,与大将杜预坚决支持武帝伐吴,于战时任度支尚书。吴国灭亡后,以功进封广武县侯。其后遭到排挤,出镇幽州,政绩卓然。之后返朝任太常,终武帝之世未得参与政事。晋惠帝继位后,累官至司空,封壮武郡公,被皇后贾南风委以朝政。张华尽忠辅佐,使天下仍然保持相对安宁。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张华惨遭杀害,享年六十九岁。太安二年(303年),获得平反,追复官爵。张华工于诗赋,词藻温丽,又雅爱书籍,精于目录学,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还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隋书·经籍志》有《张华集》十卷,今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
 


绿珠(?―300年),生于双角山(位于今博白县)下,西晋歌妓,石崇的宠妾,中国历史上著名美女之一。
 


蒋俊(?-300年2月6日),晋朝太子司马遹的宠妾,被封为美人、保林。为司马遹长子司马虨的生母。元康九年(299年)十二月,皇后贾南风打算废掉司马遹,召司马遹入朝,命婢女陈舞赐酒灌醉他。贾后派黄门侍郎潘岳作文章,让酒醉的司马遹照著书写,文章的内容是逼迫父亲晋惠帝和嫡母贾南风自杀,由其母亲谢玖做内应,自己夺权、蒋俊为皇后,司马虨为王。司马遹写好后,贾后通过此事废太子司马遹为庶人。同年十二月三十日,司马遹及三个儿子司马虨、司马臧、司马尚都被关到金镛城;司马遹的岳父王衍连忙宣布女儿与其离婚,太子妃王惠风痛哭而归,蒋俊和太子的生母谢玖则被逮捕并拷打而死。
 


谢玖(?-300年2月6日),河南省洛阳市人,晋惠帝司马衷姬妾,愍怀太子司马遹之母。起初司马衷当太子时,还没纳妃,晋武帝顾虑其年纪小,尚不知男女闺房之事,就派谢玖去为司马衷侍寝。太子妃贾南风严妒,谢玖怀孕后只得请求回到西宫,生下儿子司马遹。司马衷即位后,立司马遹为太子。295年,由才人进位淑妃。但贾后不准司马遹与生母谢玖相会,将谢玖另外安置。299年,贾后设计废黜司马遹,并连带将其母谢玖、其妾蒋俊陷于同谋造反,同年十二月三十日(300年2月6日),逮捕杖杀。永康初年,晋惠帝下诏改葬司马遹,谢玖便与司马遹合葬在显平陵,并且追赠她夫人印绶。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晋纪

  孝惠皇帝上之下永康元年(庚申,公元三零零年)

  春,正月,癸亥朔,赦天下,改元。

  西戎校尉司马阎缵舆棺诣阙上书,以为:“汉戾太子称兵拒命,言者犹曰罪当笞耳。今遹受罪之日,不敢失道,犹为轻于戾太子。宜重选师傅,先加严诲,若不悛改,弃之未晚也。”书奏,不省。缵,圃之孙也。

  贾后使黄门自首欲与太子为逆。诏以黄门首辞班示公卿,遣东武公澹以千兵防卫太子,幽于许昌宫,令持书御史刘振持节守之,诏宫臣不得辞送。洗马江统、潘滔、舍人王敦、杜蕤、鲁瑶等冒禁至伊水,拜辞涕泣。司隶校尉满奋收缚统筹送狱。其系河南狱者,乐广悉解遣之;系洛阳县狱者,犹未释。都官从事孙琰说贾谧曰:“所以废徙太子,以其为恶故耳。今宫臣冒罪拜辞,而加以重辟;流闻四方,乃更彰太子之德也,不如释之。”谧乃语洛阳令曹摅使释之;广亦不坐。敦,览之孙;摅,肇之孙也。太子至许,遗王妃书,自陈诬枉,妃父衍不敢以闻。

  丙子,皇孙A170卒。

  三月,尉氏雨血,妖星见南方,太白昼见,中台星拆。张华少子韪劝华逊位,华不从,曰:“天道幽远,不如静以待之。”

  太子既废,众情愤怒。有卫督司马雅、常从督许超,皆尝给事东宫,与殿中郎士猗等谋废贾后,复太子。以张华、裴頠安常保位,难与行权,右军将军赵王伦执兵柄,性贪冒,可假以济事。乃说孙秀曰:“中宫凶妒无道,与贾谧等共诬废太子。今国无嫡嗣,社稷将危,大臣将起大事,而公名奉事中宫,与贾、郭亲善,太子之废,皆云豫知,一朝事起,祸必相及,何不先谋之乎!”秀许诺,言于伦,伦纳焉,遂告通事令史张林及省事张衡等,使为内应。

  事将起,孙秀言于伦曰:“太子聪明刚猛,若还东宫,必不受制于人。明公素党于贾后,道路皆知之,今虽建大功于太子,太子谓公特逼于百姓之望,翻覆以免罪耳,虽含忍宿忿,必不能深德明公,若有瑕衅,犹不免诛。不若迁延缓期,贾后必害太子,然后废贾后,为太子报仇,岂徒免祸而已,乃更可以得志!”伦然之。

  秀因使人行反间,言殿中人欲废皇后,迎太子。贾后数遣宫婢微服于民间听察,闻之甚惧。伦、秀因劝谧等早除太子,以绝众望。癸未,贾后使太医令程据和毒药。矫诏使黄门孙虑至许昌毒太子。太子自废黜,恐被毒,常自煮食于前;虑以告刘振,振乃徙太子于小坊中,绝其食,宫人犹窃于墙上过食与之。虑逼太子以药,太子不肯服,虑以药杵椎杀之。有司请以庶人礼葬,贾后表请以广陵王礼葬之。

  夏,四月,辛卯朔,日有食之。

  赵王伦、孙秀将讨贾后,告右卫佽飞督闾和,和从之,期以癸巳丙夜一筹,以鼓声为应。癸巳,秀使司马雅告张华曰:“赵王欲与公共匡社稷,为天下除害,使雅以告。”华拒之。雅怒曰:“刃将加颈,犹为是言邪!”不顾而出。及期,伦矫诏敕三部司马曰:“中宫与贾谧等杀吾太子,今使车骑入废中宫,汝等皆当从命,事毕,赐爵关中侯,不从者诛三族。”众皆从之。又矫诏开门,夜入,陈兵道南,遣翊军校尉齐王冏将百人排冏而入,华林令骆休为内应,迎帝幸东堂,以诏召贾谧于殿前,将诛之。谧走入西钟下,呼曰:“阿后救我!”就斩之。贾后见齐王冏,惊曰:“卿何为来?”冏曰:“有诏收后。”后曰:“诏当从我出,何诏也!”后至上閤,遥呼帝曰:“陛下有妇,使人废之,亦行自废矣。”是时,梁王肜亦预其谋,后问冏曰:“起事者谁?”冏曰:“梁、赵。”后曰:“系狗当系颈,反系其尾,何得不然!”遂废后为庶人,幽之于建始殿,收赵粲、贾午等付暴室考竟。诏尚书收捕贾氏亲党,召中书监、侍中、黄门侍郎、八座皆夜入殿。尚书始疑诏有诈,郎师景露版奏请手诏,伦等斩之以徇。

  伦阴与秀谋篡位,欲先除朝望,且报宿怨,乃执张华、裴頠、解系、解结等于殿前。华谓张林曰:“卿欲害忠臣邪?”林称诏诘之曰:“卿为宰相,太子之废,不能死节,何也?”华曰:“式乾之议,臣谏事具存,可覆按也。”林曰:“谏而不从,何不去位?”华无以对。遂皆斩之,仍夷三族。解结女适裴氏,明日当嫁而祸起,裴氏欲认活之,女曰:“家既若此,我何以活为!”亦坐死。朝廷由是议革旧制,女不从死。甲午,伦坐端门,遣尚书和郁持节送贾庶人于金墉;诛刘振、董猛、孙虑、程据等;司徒王戎及内外官坐张、裴亲党黜免者甚众。阎缵抚张华尸恸哭曰:“早语君逊位而不肯,今果不免,命也!”

  于是赵王伦称诏赦天下,自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相国、侍中,一依宣、文辅魏故事。置府兵万人,以其世子散骑常侍荂领冗从仆射,子馥为前将军,封济阳王;虔为黄门朗,封汝阴王;诩为散骑侍郎,封霸城侯。孙秀等皆封大郡,并据兵权,文武官封侯者数千人,百官总己以听于伦。伦素庸愚,复受制于孙秀。秀为中书令,威权振朝廷,天下皆事秀而无求于伦。

  诏追复故太子遹位号,使尚书和郁帅东宫官属迎太子丧于许昌,追封遹子A170为南阳王,封[A170]弟臧为临淮王,尚为襄阳王。

  有司奏:“尚书令王衍备位大臣,太子被诬,志在苟免,请禁锢终身。”从之。

  相国伦欲收入望,选用海内名德之士,以前平阳太守李重、荥阳太守荀组为左、右长史,东平王堪、沛国刘谟为左、右司马,尚书郎阳平束皙为记室,淮南王文学荀嵩、殿中郎陆机为参军。组,勖之子;嵩,彧之玄孙也。李重知伦有异志,辞疾不就,伦逼之不已,忧愤成疾,扶曳受拜,数日而卒。

  丁酉,以梁王肜为太宰,左光禄大夫何劭为司徒,右光禄大夫刘寔为司空。

  太子遹之废也,将立淮南王允为太弟,议者不合。会赵王伦废贾后,乃以允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中护军。

  己亥,相国伦矫诏遣尚书刘弘赍金屑酒,赐贾后死于金墉城。

  五月,己巳,诏立临淮王臧为皇太孙,还妃王氏以母之;太子官属即转为太孙官属,相国伦行太孙太傅。

  己卯,谥故太子曰愍怀;六月,壬寅,葬于显平陵。

  清河康王遐薨。

  中护军淮南王允,性沉毅,宿卫将士皆畏服之。允知相国伦及孙秀有异志,阴养死士,谋讨之;伦、秀深惮之。秋,八月,转允为太尉,外示优崇,实夺其兵权。允称疾不拜。秀遣御史刘机逼允,收其官属以下,劾以拒诏,大逆不敬。允视诏,乃秀手书也,大怒,收御史,将斩之,御史走免,斩其令史二人。厉色谓左右曰:“赵王欲破我家!”遂帅国兵及帐下七百人直出,大呼曰:“赵王反,我将讨之,从我者左袒。”于是归之者甚众。允将赴宫,尚书左丞王舆闭掖门,允不得入,遂围相府。允所将兵皆精锐,伦与战,屡败,死者千馀人。太子左率陈徽勒东宫兵,鼓噪于内以应允。允结陈于承华门前,弓弩齐发,射伦,飞矢雨下。主书司马眭秘以身蔽伦,箭中其背而死。伦官属皆隐树而立,每树辄中数百箭,自辰至未,中书令陈淮,徽之兄也,欲应允,言于帝曰:“宜遣白虎幡以解斗。”乃使司马督护伏胤将骑四百持幡从宫中出。侍中汝阴王虔在门下省,阴与胤誓曰:“富贵当与卿共之。”胤乃怀空板出,诈言有诏助淮南王。允不之觉,开阵内之,下车受诏;胤因杀之,并杀允子秦王郁、汉王迪,坐允夷灭者数千人。曲赦洛阳。初,孙秀尝为小吏,事黄门郎潘岳,岳屡挞之。卫尉石崇之甥欧阳建素与相国伦有隙,崇有爱妾曰绿珠,孙秀便求之,崇不与。及淮南王允败,秀因称石崇、潘岳、欧阳建奉允为乱,收之。崇叹曰:“奴辈利吾财尔!”收者曰:“知财为祸,何不早散之?”崇不能答。初,潘岳母常诮责岳曰:“汝当知足,而乾没不已乎!”及败,岳谢母曰:“负阿母。”遂与崇,建皆族诛,籍没崇家。相国伦收淮南王母弟吴王晏,欲杀之。光禄大夫傅祗争之于朝堂,众皆谏止伦,伦乃贬晏为宾徒县王。

  齐王冏以功迁游击将军,冏意不满,有恨色。孙秀觉之,且惮其在内,乃出为平东将军,镇许昌。

  以光禄大夫陈准为太尉,录尚书事;未几,薨。

  孙秀议加相国伦九锡,百官莫敢异议。吏部尚书刘颂曰:“昔汉之锡魏,魏之锡晋,皆一时之用,非可通行。周勃、霍光,其功至大,皆不闻有九锡之命也。”张林积忿不已,以颂为张华之党,将杀之。孙秀曰:“杀张、裴已伤时望,不可复杀颂。”林乃止。以颂为光禄大夫。遂下诏加伦九锡,复加其子荂抚军将军,虔中军将军,诩为侍中。又加孙秀侍中、辅国将军,相国司马、右率如故。张林等并居显要。增相府兵为二万人,与宿卫同,并所隐匿之兵,数逾三万。

  九月,改司徒为丞相,以梁王肜为之,肜固辞不受。

  伦及诸子皆顽鄙无识,秀狡黠贪淫,所与共事者,皆邪佞之士,惟竞荣利,无深谋远略,志趣乖异,互相憎嫉。秀子会为射声校尉,形貌短陋,如奴仆之下者,秀使尚帝女河东公主。

  冬,十一月,甲子,立皇后羊氏,赦天下。后,尚书郎泰山羊玄之之女也。外祖平南将军乐安孙旂,与孙秀善,故秀立之。拜玄之光禄大夫、特进、散骑常侍,封兴晋侯。

  诏征益州刺史赵廞为大长秋,以成都内史中山耿滕为益州刺史。廞,贾后之姻亲也。闻征,甚惧,且以晋室衰乱,阴有据蜀之志,乃倾仓廪,赈流民,以收众心。以李特兄弟材武,其党类皆巴西人,与廞同郡,厚遇之,以为爪牙。特等凭恃廞势,专聚众为盗,蜀人患之。滕数密表:“流民刚剽,蜀人软弱,主不能制客,必为乱阶,宜使还本居。若留之险地,恐秦、雍之祸更移于梁、益矣。”廞闻而恶之。

  州被诏书,遣文武千馀人迎滕。是时,成都治少城,益州治太城,廞犹在太城,未去。滕欲入州,功曹陈恂谏曰:“今州、郡构犯日深,入城必有大祸,不如留少城以观其变,檄诸县合村保以备秦氐,陈西夷行至,且当待之。不然,退保犍为,西渡江源,以防非常。”滕不从。是日,帅众入州,廞遣兵逆之,战于西门,滕败死。郡吏皆窜走,惟陈恂面缚诣廞请滕丧,廞义而许之。

  廞又遣兵逆西夷校尉陈总。总至江阳,闻廞有异志,主簿蜀郡赵模曰:“今州郡不协,必生大变,当速行赴之。府是兵要,助顺讨逆,谁敢动者!”总更缘道停留,比至南安鱼涪津,已遇廞军,模白总:“散财募士以拒战,若克州军,则州可得;不克,顺流而退,必无害也。”总曰:“赵益州忿耿侯,故杀之;与吾无嫌,何为如此!”模曰:“今非起事,必当杀君以立威。虽不战,无益也!”言至垂涕,总不听,众遂自溃。总逃草中,模著总服格战;廞兵杀模,见其非是,更搜求得总,杀之。

  廞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署置僚属,改易守令。王官被召,无敢不往。李庠帅妹婿李含、天水任回、上官昌、扶风李攀、始平费他、氐苻成、隗伯等四千骑归廞。廞以庠为威寇将军,封阳泉亭侯,委以心膂,使招合六郡壮勇至万馀人,以断北道。


【公元三百年大事记】

赵王伦专权,孙秀操纵朝政
  赵王伦罢废贾后,屠戮张华、裴頠等重臣后,暗中与孙秀图谋篡位。于是诏赦天下,自为使持节、大都督,都督中外诸军事、相国、侍中。依照司马懿、司马昭辅魏故事,备置府兵万人,以世子司马华领冗从仆射,司马馥为前将军、封济阳王;司马虔为黄门郎,封汝阴王司马诩为散骑侍郎,封霸城侯。孙秀以下封皆大郡,掌握兵权,文武官封侯者数千人,一切听命于司马伦。但伦庸下,缺乏智策,实权操之于孙秀之手,孙秀权震于朝廷,天下事皆决于秀而无求于伦。孙秀起自琅邪小吏,累官于赵国,以诋毁媚自达。既执权柄,恣其私俗,多杀忠良,以逞己念。又贪淫昧利,所用之人,均为邪佞之徒,只务荣利,无深谋远略。淮南王司马允、齐王司马冏因伦、秀骄横僭越,心怀不平,而孙秀亦深为忌恨,于永康元年(300)八月,调冏出镇许昌,又夺允诉军职位。司马允卢兵失败后,赵王司马伦又加九锡,增封五万户,其子亦增封,以孙秀为侍中、辅国将军、相国司马,权势兴盛无比。

 

司马臧被立为皇太孙
  永康元年(300)五月,赵王司马伦执掌朝政,孙秀辅佐,册立愍怀太子之子司马臧为皇太孙,其诏曰:“咎征数发,奸回作变,臧既逼废非命而设。今立臧为皇太孙。”赵王伦为太孙少傅、太子官属转为太孙官属,车服侍从一依愍怀之旧。永宁元年(301)正月,赵王司马伦称帝,臧被废为濮阳王与惠帝迁至金墉城(改为永昌宫,今河南洛阳东),旋即被害。太安初年追谥为哀。

 

司马允起兵讨赵王伦
  永康元年(300)八月,赵王伦与其党孙秀专权不久,即遭到淮南王司马允的挑战。司马允字钦度,系武帝李夫人所生,元康九年(299)入朝。愍怀太子被废后,朝议立允为皇太弟,但赵王伦废掉贾后,于是以允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并领中护军。允知伦有篡逆之心,密养死士,潜谋灭伦,伦亦惧允。永康元年八月,将允转为太尉,夺其兵权,但允不受,伦于是派遣御史逼允,允视其诏出自孙秀之手,于是杀其令史,举兵讨伐赵王伦,先后消灭伦兵千余人,司马伦形势危急,但王舆将东掖门关闭,使允不得入,伦手下伏胤率四百骑诈降,趁司马允未予防范,将其杀掉,司马允一方由此溃败,受连被杀者数千人,允时年二十九岁,其三子同时罹难。

 

司马遐卒
  清河康王司马遐,字深度,姿容美仪,少为武帝所爱,后出继叔父司马兆。太康十年(289)增封渤海郡,历任右将军、散骑常侍、前将军,元康初年又进职抚军将军、加侍中。其为人懦弱,无所是非,性格内向,不好与士大夫往来。元康元年(291),楚王玮内乱,令司马遐收太保卫瓘,而瓘先被其故吏荣晦所杀,遐未能阻止,为世人所尤。永康元年(300)五月卒,时年二十八岁。

 

石崇、潘岳被诬杀
  石崇、字季伦,渤海(今河北南皮北)南皮人,生于青州(今山东临淄北),少敏惠,勇而有谋,伐吴有功,封安阳乡侯,后累迁散骑常侍、侍中;又出为南中郎将、荆州刺史、领南蛮校尉,加鹰扬将军,后又镇下邳,诋毁事贾谧,为谧“二十四友”之一,大积财产,室宅宏丽。后房数百,皆曳纨绣,珥金翠,与贵戚王恺、羊绣等奢侈相称。永康初年,赵王伦废贾后专权,崇甥欧阳建与伦有隙。崇有爱妾名绿珠,孙秀派索求,石崇不与,孙秀大怒,劝赵王伦趁机杀石崇与欧阳建。而石崇等亦知其谋,于是劝淮南王允、齐王冏谋图伦、秀。孙秀得知实情,乃于元康元年(300)八月,在消灭司马允后即杀石崇及欧阳建,崇时年五十二岁。潘岳,字安仁,荥阳(今县东北)中牟人,少以才颖见称,举秀才,才名冠世,亦常负才而不得志。曾任著作郎、散骑常侍、给事黄门侍郎。其人性情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为其“二十四友”之一,参与废愍怀太子之谋。以文采著称,早年曾作赋以褒美武帝躬耕藉田,又作《西征赋》,仕宦不达时作《闲居赋》以了性情。孙秀早为岳之小吏,狡黠自喜,素为岳所恶,遭受挞辱,后赵王伦执政,孙秀为中书令,永康元年(300)八月,秀诬岳与石崇等谋奉淮南王允、齐王冏叛乱被杀,其亲属被夷三族。欧阳建,字坚石,家世为冀方大族,闻名北洲。时人称为“渤海赫赫,欧阳坚石。”历任山阳令、尚书郎、冯翊太守。元康元年(296)郝度元率马兰羌、卢水胡反叛,建为其所败。晋廷派赵王伦征讨,但伦用嬖人孙秀争军事,建上表论其罪,深遭忌恨,永康元年(300)八月与石崇、潘岳等一起被杀,年三十余,时人莫不蛋惜。生前著有《言尽意论》。

 

立羊氏为惠帝后
  自元康元年(300)四月,贾后被废杀,皇后位空缺。同年十一月,立羊氏为皇后。羊氏名献容,泰山南城(今山东枣庄北)。其外祖父孙旂与孙秀合族,旂又将四子自结于秀,因此,孙秀立羊氏为惠帝后,并拜其父羊玄之光禄大夫、特进、散骑常侍,封兴晋侯。

 

益州刺史赵廞反晋
  永康元年(300)十二月,赵廞据守成都反晋。赵廞系贾后之姻亲,贾后被废,廞甚惧,又因晋室衰乱,暗怀据蜀之志。十二月,晋廷征其为大长秋,以成都内史中山耿滕为益州刺史代廞,廞闻此事,乃倾仓廪,以赈贷流民,广收民心,重用李特兄弟等巴西人。耿滕上春天晋廷,促其流民返归故地,免致乱祸,引致赵廞不满,廞于是击杀耿滕,又遭兵逆击西夷校尉陈总,犍为太守李密,汶山太守霍固,并将其杀掉。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署置僚属,改易守令。流民首领李痒又率领四千骑归属赵廞。廞任痒为威寇将军,封阳泉亭侯,并命名其招合天水、略阳六郡壮勇万余人,以断绝关中入蜀之道。

 
【外国大事记】
 

【魏晋诗词】

八阵图

[魏晋] 桓温
望古识其真,临源爱往迹。
恐君遗事节,聊下南山石。

 
【其他阅读】
=======
 
2023年8月18日 22:1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