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发乌孤~十六国南凉开国国君(397年―399年)
秃发乌孤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东进.十六国(南凉
全名:秃发乌孤
谥号:武王
庙号:烈祖
年号:太初
在位时间:397年―399年
民族族群:鲜卑族
出生地:河西
生卒:?--399年
主要成就:建立南凉
最高官职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
前任:秃发思复鞬(部落首领)
继任:秃发利鹿孤
概述
秃发乌孤(生卒年不详,逝世于公元399年),是河西鲜卑族的重要人物。在十六国这一历史动荡时期,他成为了南凉的开国君主,并在位统治了从公元397年至399年的短暂却意义深远的三年。 在其父秃发思复鞬去世后,秃发乌孤继任为秃发部的首领,肩负起领导整个部落的重任。在后凉龙飞元年(公元396年),后凉王吕光曾派遣使者授予他“征南大将军”、“益州牧”以及“左贤王”的封号,然而乌孤拒绝接受这些封赏。到了龙飞二年(公元397年)正月,他正式宣布脱离后凉政权,自立为“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及“西平王”,并改年号为“太初”。随即,他迅速展开军事行动,率军取代凉势力,成功攻克金城,并在街亭一役中击败后凉名将窦苟,彰显了他的军事才能与战略眼光。
太初二年(公元398年),秃发乌孤又改称“武威王”,进一步巩固其政权地位。然而,在太初三年(公元399年),因一次意外坠马导致肋骨受伤,伤势严重。返回宫中后,病情迅速恶化,最终不幸病逝。他被追谥为“武王”,庙号定为“烈祖”。在其去世后,其弟秃发利鹿孤继承了王位,继续领导南凉的发展。 秃发乌孤的一生虽短,但他以坚定的决心和卓越的军事能力奠定了南凉的基础,成为这一时期不可忽视的人物。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秃发乌孤,是河西鲜卑的重要人物,其家族与北魏拓跋氏同源,属于同一血脉。追溯至八世祖秃发匹孤时,他率领部落从塞北迁徙至河西地区,开辟了新的疆域。其所辖之地,东起麦田、牵屯,西达湿罗,南至浇河,北接大漠,范围广阔,奠定了秃发部在河西地区的根基。 秃发匹孤去世后,其子秃发寿阗继承了首领之位。关于秃发寿阗的姓氏起源,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据说,他的母亲胡掖氏怀胎十月,在一次熟睡中意外生下了他。由于事发突然,孩子是在被子里降生的。而鲜卑语中,“秃发”意为“被子”,因此以“秃发”为姓,成为这一家族的标志。 到了秃发寿阗的孙子秃发树机能时期,秃发家族迎来了又一位杰出领袖。秃发树机能以其雄壮果断的性格和卓越的谋略闻名于世。
西晋泰始年间(265年~274年),他凭借军事才能屡建奇功。他曾率军在万斛堆击毙秦州刺史胡烈,并在金山击败凉州刺史苏愉,成功占据凉州全境。这些胜利让西晋朝廷为之震动,晋武帝司马炎甚至因秃发树机能的威胁而寝食难安。然而,最终秃发树机能未能延续辉煌,他在与马隆的交战中失利,被部下所杀,随后投降马隆。 秃发树机能死后,其堂弟秃发务丸继任首领之位。秃发务丸之后,其孙秃发推斤又继承了家族的领导权。秃发推斤去世后,其子秃发思复鞬成为新一代的领袖。在秃发思复鞬的治理下,秃发部落逐渐恢复元气,人马强盛,势力再度崛起。而秃发乌孤,正是秃发思复鞬的儿子,他继承了家族的荣耀与使命,为秃发部的历史书写了新的篇章。 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秃发家族的兴衰变迁,也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激烈竞争与融合过程。
受凉官职
秃发乌孤是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在父亲秃发思复鞬去世后,顺利继任为秃发部的首领。这一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不仅标志着秃发乌孤正式登上政治舞台,也拉开了他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政治和军事活动的大幕。
公元394年,正值后凉麟嘉六年,后凉懿武帝吕光派遣使者来到秃发乌孤的领地,授予他假节、冠军大将军、河西鲜卑大都统等显赫官职,并封其为广武县侯。面对如此重大的任命,秃发乌孤并未急于接受,而是召集众将领商议:“吕氏从远方来授任官职,我们是否应该接受呢?”众将领纷纷慷慨陈词:“我部兵马强盛,又何必依附于他人!”然而,在一片激昂的声音中,将领石真若留冷静分析道:“目前我们的根基尚未稳固,理应顺应时势。
吕光治下德政与威刑并举,国内安定无虞。倘若贸然拒绝,一旦引发战端,敌我实力悬殊,后果将不堪设想。不如暂且接受官职,遵循天道,积蓄力量,静候良机。”秃发乌孤深以为然,采纳了石真若留的建议,接受了后凉所授予的官职。 时间转至公元395年,也就是后凉麟嘉七年七月,一场关键战役打响。秃发乌孤率领军队大败乙弗、折掘二部,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这些新征服的地区,他派遣将领石亦干在廉川堡(今青海省民和县西北部)修建堡垒,将当地居民集中于此进行有效管理。一日,秃发乌孤登上廉川大山,望着山下的景象,不禁泪流满面,久久不语。石亦干见状,上前劝慰道:“主上有忧愁,这是臣子的耻辱;主上受辱,臣子当以死相报。大王今日不悦,莫非是因为吕光吗?吕光已年迈体衰,其军队屡次遭受挫败。如今我军兵强马壮,占据大川险要之地,可谓以一当百,吕光何足惧哉!”然而,秃发乌孤却沉痛回应道:“吕光虽老,此我所知。但祖宗以恩德怀柔远人,威名远播,卢陵、契汗不远万里前来归顺。及至我承继祖业,各部相继背叛,近者尚且不附,远者又怎会归心?这正是我伤心落泪的原因啊。”这时,将领苻浑站出来说:“大王何不整顿军队,严明军纪,讨伐叛逆之徒,以正视听。”秃发乌孤采纳了他的建议,果断出击,将各部逐一击溃。吕光见其勇猛,遂加封秃发乌孤为广武郡公。
随后,秃发乌孤又率军讨伐意云鲜卑,再次取得辉煌胜利。 到了公元396年,即后凉龙飞元年七月,吕光再次派遣使者来到秃发乌孤处,欲授予他征南大将军、凉州牧、左贤王等高位。然而,此时的秃发乌孤已不再如往昔般谦恭。他对使者说道:“吕王昔日凭借自行出兵征伐的威势,占据了益州,却未能以恩德怀柔远人,以仁爱安抚百姓。他的儿子们贪婪成性,外甥们更是暴虐无道,致使郡县土崩瓦解,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我岂能违背天下人民的心愿,接受这不义的爵位!自古以来,帝王的兴衰更替,难道有永恒不变的道理吗?无道则亡,有德则昌。我将顺应上天和百姓的愿望,立志成为天下之主。”说罢,他留下使者的鼓吹和羽仪作为纪念,同时赠予使者丰厚礼物将其送回。
建立南凉
公元397年,正值后凉龙飞二年的正月,历史的车轮悄然转动。在这片土地上,一场重大的变局正在酝酿。秃发乌孤毅然决然地反叛了后凉政权,自立门户,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以及西平王。他不仅在自己的统治区域内宣布赦免罪犯,还改元为“太初”,正式宣告南凉政权的建立。 同年,南凉军队从广武起兵,迅速攻下了金城,显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对这一威胁,后凉君主吕光立即派遣麾下名将窦苟率军讨伐南凉。然而,在街亭的关键战役中,南凉军队以勇猛无畏的姿态击溃了窦苟所部,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场战役的胜利极大地巩固了南凉的地位,使得后凉的乐都、湟河、浇河三郡(现今青海乐都至同仁一带)相继投降。不仅如此,岭南地区的羌胡部落也纷纷前来归附,总数多达数万部落。与此同时,吕光的将领杨轨与王乞基带领数千户民众投奔南凉,进一步增强了南凉的实力。 时间来到公元398年,这一年被定为南凉太初二年。十月间,后凉建武将军李鸾献出兴城,向南凉首领秃发乌孤表示投降。到了十二月,秃发乌孤再度调整称谓,自称为武威王,彰显其雄心壮志与政治智慧。
公元399年,也就是南凉太初三年的正月,秃发乌孤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都城从西平(今青海省西宁市)迁至乐都(今属青海省)。为了稳固新都的局势,他任命弟弟秃发利鹿孤为骠骑大将军兼西平公,负责镇守安夷;同时委任另一名兄弟秃发傉檀为车骑大将军兼广武公,驻守西平。对于投降而来的杨轨,则给予了特殊礼遇,尊为宾客。 在南凉政权内部,汇聚了一批杰出的人才。例如金石生与时连珍,他们来自四夷之地,堪称豪杰之士;阴训和郭幸则是西州地区德高望重的人物;杨统、杨贞、卫殷、麹丞明、郭黄、郭奋、史暠、鹿嵩等人,皆是文武百官中的英杰;梁昶、韩疋、张昶、郭韶等中原人士,以其才智著称;而金树、薛翘、赵振、王忠、赵晁、苏霸则代表了秦雍地区的豪门大族。这些人有的被安排在朝廷中枢担任要职,有的则被派往各地治理郡县。无论是官府的设置还是官吏的选用,都显得井然有序且极为得当,充分展现了南凉政权的治理能力和人才储备深度。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巩固了南凉政权的基础,更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吞并之志
南凉国主秃发乌孤是一位充满智慧与谋略的君王。在他决定将都城迁至乐都之后,面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他展现出了深思熟虑的战略眼光。一次朝会上,他神情从容地对众位臣子说道:“陇西之地,不过区区几个郡而已。然而,因连年战乱,此地竟被分割成了十多块势力范围。乞伏乾归在河南地区发号施令,段业则凭借张掖的兵力横行霸道,而那姑臧之地,虽由吕光占据,却不过是暴虐统治下苟延残喘的政权。我如今继承了父亲与兄长留下的基业,志在平定西夏,吞并弱小之国,讨伐愚昧昏庸之邦。诸位爱卿,请问这三处之中,我们应当先从何处下手?” 此时,大臣杨统站出来进言道:“乞伏乾归原本就是我们的部属,终有一天会主动归附。至于段业,他不过是一介儒生,并无治理国家的才干,其手下权臣各自为政,根本不听他的指挥。如果我们长途跋涉至千里之外攻打他们,粮草运输必然困难重重,而且我们曾与他们约定共担患难,若趁其危难之时发动攻击,实非仁义之举。至于吕光,他已年迈,其继承人吕超又年幼无知,难以担当大任。吕光的两个儿子吕纂和吕弘虽然文武双全,但彼此之间互相猜忌,矛盾重重。如果大王率军出征,他们必定会在战场上临阵退缩。因此,最好的策略是派遣车骑将军驻守浩亹,让镇北将军占据廉川,趁着敌方空虚之时轮流出击,多方骚扰。敌人救援右边我们就攻打左边,救援左边我们就攻打右边,使吕纂疲于奔命,无法安心发展农业生产。如此一来,不出两年,我们便可轻松攻下姑臧。一旦姑臧落入我手,其余两股势力必将闻风而降,无需我们再兴兵讨伐。” 秃发乌孤听后连连点头,认为杨统所言极有道理,心中也因此萌生了吞并周边势力的强烈欲望。
公元399年,即南凉太初三年的五月。当时,后凉太子吕绍与太原公吕纂率领大军讨伐北凉。北凉王段业情势危急,不得不向南凉求救。秃发乌孤随即派遣自己的弟弟、骠骑大将军秃发利鹿孤,联合杨轨一同前往救援。吕纂见南凉援军到来,心生畏惧,于是下令放火焚烧了氐池和张掖的谷物与麦田后撤军而回。同年六月,秃发乌孤任命秃发利鹿孤为凉州牧,负责镇守西平,并召回车骑大将军秃发傉檀入朝,共同商议处理国家重要事务。
醉酒落马
公元399年,也就是南凉太初三年的八月,南凉国君秃发乌孤在一次醉酒后骑马奔驰,不慎从马上摔下,导致胁骨受伤。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保持着乐观与幽默的态度,笑着对身边的人说道:“我这一跤差一点就让吕光父子高兴得手舞足蹈了。”然而,伤势却比想象中更为严重,不久之后,他的病情急剧恶化。 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时,秃发乌孤召集众位大臣,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道:“如今四方祸难尚未平息,国家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关键时期。为了社稷的稳定和长远发展,应当选择一位年长且有经验的人来继承王位。”说完这番话后,这位英明果敢的君主便离开了人世。 秃发乌孤在位仅三年时间,但他为南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去世后,被追谥为“武王”,庙号则定为“烈祖”。其弟秃发利鹿孤遵照遗命继任王位,继续领导南凉走向新的征程。
【主要成就】
秃发乌孤是鲜卑秃发部的重要首领之一。在他父亲秃发思复鞬去世后,他继承了这一职位,成为了部落的新领袖。秃发乌孤不仅勇武雄健,而且胸怀大志,他的目光早已超越了部落的现状,渴望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 在继任之初,秃发乌孤与麾下的大将纷陀商讨如何夺取凉州这一战略要地。纷陀向他进言道:“如果您真的决心夺取凉州,那么首先应当提倡并切实推行农业发展,让百姓安居乐业,同时加强军事训练,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此外,还需要礼贤下士,广纳有识之士,完善治理纲政和刑法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未来的行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秃发乌孤对纷陀的建议深以为然,并果断采纳了他的意见。他开始大力推动农业和桑蚕业的发展,鼓励民众耕种织布,以增强部落的经济实力。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寻求与其他邻邦国家建立友好关系,通过外交手段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从而为内部建设争取更多的时间和资源。 正是由于秃发乌孤的远见卓识和务实举措,使得秃发部逐渐走向繁荣昌盛,为日后更宏大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广武人赵振,小的时候就喜欢奇谋异计。公元395年(后凉麟嘉七年)七月,秃发乌孤大败乙弗、折掘二部,并建造廉川堡。赵振听说秃发乌孤在廉川,他便抛家舍业,前去做秃发乌孤的慕僚。秃发乌孤为此喜不自禁地说:“我得到了这位赵先生,大事就算成功了!”于是加封赵振为左司马。
【历史评价】
房玄龄等《晋书》:
①“乌孤纳苻浑之策,治兵以讨不宾。
②“秃发弟兄,擅雄群虏。开疆河外,清氛西土。
司马光《资治通鉴》:“乌孤雄勇有大志。
【史书记载】
《资治通鉴·卷一百八》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
《晋书·卷一百二十六·载记第二十六》
《魏书·卷九十九·列传第八十七》
《十六国春秋别传·卷十二·南凉录》
父亲:秃发思复鞬,鲜卑秃发部首领。
弟弟:
1.秃发利鹿孤,南凉康王。
2.秃发傉檀,南凉景王。
3.秃发俱延,封张松侯。
4.秃发文支,封兴城侯。后入仕北凉。
5.秃发文真。
儿子:
1.秃发羌奴,因为乌孤去世时尚年幼,没能继位。
2.秃发赴单,南凉亡后获西秦乞伏炽磐任命为西平太守。
孙子:秃发承钵,南凉灭亡时投奔沮渠蒙逊,后入北魏,封昌松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