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壬
【基本信息】
所处时代:商朝
本名:子发
别名:卜壬、外壬
民族族群:华夏族
都城:隞邑(“傲”)郑州商都遗址(隞邑所在地)已开发为古城景区(考古印证)
在位:
1.15年,继承其兄仲丁之位,统治至病逝(主流记载)
2.10年部分文献,如年表推演为前1408—前1398年(部分推算)
主要成就:(负面)九世之乱、诸侯叛变、国力萎缩
生卒:
出生地: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
逝世地:
陵墓:推定在 隞邑(今河南郑州),(未发现具体墓址)
前任:仲丁~商朝第十位国君
继任:河亶甲
【个人简介】
外壬,亦称卜壬,名发,是商朝历史上第十一任君王。他是商王太戊之子,商王仲丁之弟。在仲丁去世之后,外壬继承王位,成为当时国家的统治者。 据史书记载,外壬在位时间约为十五年,也有说法认为其执政十年。他在位期间,致力于国家治理与社稷稳定,延续了商王朝早期的发展脉络。
由于史料匮乏,关于其执政期间的具体政绩与历史事件记载较为有限。 外壬最终因病去世,去世后葬地至今尚无确切记载,成为商代早期历史中一段待解之谜。作为商王朝的重要君主之一,外壬虽未留下太多详尽的历史资料,但其在商朝王位传承与早期国家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意义。
【外壬生平事迹】
外壬,是商朝第十任君主太戊之子、第十一任君主仲丁之弟。他在仲丁去世后,通过激烈的权力斗争成功继位,打破了商朝长期以来实行的“兄终弟及”王位继承传统。这一继位方式的改变,标志着王室内部权力结构的动荡与失衡,也为后续百余年的继承危机埋下了伏笔。 继位之初,外壬为稳固自身地位,不得不向诸弟妥协,允许他们掌握一定权力。这种妥协不仅未能稳定局势,反而加剧了王室内部的矛盾,直接引发了史称“九世之乱”的长期继承权纷争。这场持续近百年的王位争夺战,严重削弱了商王朝的统治基础,成为商中期政治动荡的重要标志。
统治危机与内外困境
外壬在位期间,商朝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统治危机。地方诸侯势力逐渐坐大,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日益削弱。其中,两大关键封国——姺国(有莘氏后裔)和邳国(仲虺后裔)率先公开反叛,拒绝朝贡,显示出王室对地方的权威已形同虚设。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外壬无力独自平定叛乱,不得不依赖外部盟友——大彭国的军事支持。大彭国出兵协助,才暂时平息了叛乱,稳定了政局。然而,这种依赖外部力量来维系统治的做法,也暴露出商王室自身军事与政治力量的衰退。
都城停滞与战略失策
在都城建设方面,外壬延续了其父太戊时期的定都策略,继续以隞邑(今河南郑州)为都,未进行任何战略调整。随着时间推移,隞邑作为政治中心的功能逐渐弱化,无法有效应对日益加剧的内忧外患。直到其弟河亶甲继位后,才被迫将都城迁至相(今河南内黄),以摆脱动荡局势。
统治影响与历史评价
外壬的统治,对商朝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其继位方式的非常规性,直接破坏了原有的王位继承制度,使“兄终弟及”传统名存实亡。后世史家普遍认为,外壬是“九世之乱”的肇始者,其行为引发了王室内部长达百年的权力纷争。 其次,外壬统治期间,诸侯离心离德,中央权威不断削弱,“诸侯不朝”的现象成为常态。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明确指出,外壬时期是商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称之为“商朝复衰”。 **逝世与继位** 据史书记载,外壬在位约十五年(一说为十年),病逝后葬地不明。虽有推测其葬于隞邑或狄泉,但均无确切证据。其弟河亶甲继位,继续沿用“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但此时王室已显颓势,难以挽回。
历史定位与现实意义
外壬被后世史家定性为一位“失政之君”。他的统治不仅暴露了商朝中期王权的脆弱性,也成为中央集权失控的典型案例。他生平所展现的权力僭越、制度破坏与地方割据之间的恶性循环,揭示了“九世之乱”的深层逻辑。 从历史角度看,外壬的统治不仅是商朝中期政治危机的缩影,也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治理警示:一旦核心制度遭到破坏,即使短暂维持表面稳定,也终将引发更深层的社会动荡。
【家庭成员】
祖父:太庚 ~商朝第六位国君
父亲:太戊(商朝第九任君主,史载“殷复兴”的中兴之主)
兄弟:
长兄:仲丁(商朝第十任君主,迁都隞邑)
弟弟:河亶甲(继外壬即位,为商朝第十二任君主)
侄子:河亶甲之子祖乙(商朝第十三任君主,实现“殷复兴”)
【外壬个人世系】
>>001【燧人氏】002【伏羲 】003【少典】004【黄帝 】005少昊(玄嚣)006【蟜极】007帝喾】008【契】
【第八代】五兄弟:008.【1.尧】【2.契】【 3.后稷】,【4.帝挚】【5.台玺】
【第八代】01.契,02.昭明,03.相土,04.昌若,05.曹圉,06.冥,07.王亥,08.上甲微,09.报丁,10.报乙,11.报丙,12.主壬(示壬),13.主癸(示癸),
商朝>
【第二十一代】01成汤【生三子.长.太丁,次.外丙 ,三.仲壬】。
【第二十二代】02太丁(生一子,太甲
【第二十四代】04太庚 (生三子,1.小甲,2.雍己,3.太戊
【第二十五代】05太戊 (生三子,1.仲丁,2.外壬,3.河亶甲
【第二十六代】06外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