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台玺
【基本信息】
所处时代:上古时期
本名:台玺
民族:姬姓周部族
身份:部族首领
身份信息:有学者认为台玺可能是后世氏族附会祖先时添加的人物。
世系记载:唐代《路季琳墓志铭》等文献在追溯帝喾世系时提及台玺为帝喾幼子
【个人简介】
台玺是上古时期周部族的重要首领之一,为五帝之一帝喾的第五子。他在继承其兄后稷(名弃)的部族领导权后,继续带领周部族稳步发展。台玺在位期间,延续了周部族“世后稷”的农官传统,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的传承与推广,致力于提升部族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凝聚力。 在他的治理下,农业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为后来的农耕文明奠定了坚实基础。台玺之子叔均继承父志,继续推行农业改革,特别是在耕作方式上引入了牛耕技术,极大地提升了耕作效率和土地利用率,从而形成了“后稷→台玺→叔均”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权力传承链条。
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台玺与后稷曾共同致力于推动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为上古时期农耕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所统治的区域与周人发祥地豳地(今甘肃庆阳、陕西长武一带)有着密切关联,反映出周部族早期在黄河流域的活动轨迹与文化积淀。
台玺作为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在周部族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其推动农业发展的举措不仅造福当时,更为后世奠定了深远的文化与制度基础。
【个人经历】
世系传承
台玺为上古帝王帝喾的第五子,其兄弟依次为长子鸷(亦作挚)、次子弃(即后稷)、三子契、四子尧。台玺在周部族早期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根据周部族“兄终弟及”的传统继承制度,在其兄长后稷弃去世后,台玺继而成为部族的领导者,延续了周族早期“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并行的双重继承体系。这种独特的传承方式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制度的过渡性特征,也为周部族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台玺之子叔均在其父治理时期便积极参与部族事务,尤其在农耕管理方面展现出卓越才能。通过长期代行农业管理职责,叔均逐步确立了其继承地位,最终顺利完成从台玺到叔均的权力交接,形成“台玺→叔均”的世系传承脉络。
历史事迹
台玺与其兄后稷弃共同致力于农业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为周部族的农耕文明奠定了坚实基础。据2019年考古学研究显示,台玺的主要活动区域位于黄土高原的早期农耕文明带,这一地理环境为其推动农业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其统治期间,台玺延续并强化了周部族以农业为核心的发展方向,推动农业从原始采集向系统化栽培的转变。这一时期被认为是周部族由游牧向定居农耕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更为重要的是,台玺之子叔均在农业技术革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发明了牛耕技术,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力。这一创举被《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为“始作耕”,成为后世农业文明发展的重要起点。
学者相关研究
近年来的学术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台玺在周部族历史中的重要地位。2019年出版的《周人的西迁与东归》一书指出,台玺统治时期的政治中心位于豳地(今陕西一带),与陕西长武碾子坡先周文化遗址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高度关联,为研究先周文明提供了重要线索。 学者赵逵夫(2019)通过对《牛郎织女》传说中“牵牛”形象的深入分析,提出该形象可能源于台玺家族世代执掌农耕事务的社会记忆,反映出早期农耕社会对农业神祇的崇拜与敬仰。 此外,研究还表明,台玺的世系与周人“尊后稷以配天”的祭祀体系密切相关,体现出其家族在周部族宗教与政治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台玺家族的影响力延续十五代,直至公刘时期,仍在周部族中保持领导地位,充分说明其在周人早期历史中的深远影响。
【家族成员】
太祖:燧人氏
烈祖:伏羲
天祖:少典
高祖:黄帝 (前2717~前2599) 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
曾祖:少昊(玄嚣)
爷爷:蟜极
母亲:(台玺生母在现存可信史料中无明确记载)
帝喾有四位妃嫔:1.陈锋氏女(生尧),2.娵訾氏女(生帝挚),3.简狄(生契),4.姜嫄(生后稷)
008.兄弟:【1.尧】【2.契】【 3.后稷(弃)】,【4.帝挚】【5.台玺】】
儿子:叔均
【帝王世系】
1后稷(帝喾长子),2台玺(帝喾第五子),
注:人名前的数字为即位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