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甲



 

【基本信息】

所处时代:商朝

本名:子高
别名:小甲

民族族群:华夏族


都城:
1‌.亳(今河南商丘)‌,主流记载显示
2‌.西亳(今河南偃师),非主流


在位:

主要成就:青铜器制造技艺革新、历法制定、古朝鲜成为属国


生卒:

(主流)公元前1516年—前1499年‌
(其它)公元前1505年—前1488年‌


出生地:河南商丘

逝世地:亳(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一带)

陵墓:(尚未被考古发掘确认

前任:太庚 ~商朝第六位国君

继任:雍己~商朝第八位国君

 


 

【个人简介】

          小甲(生卒年不详),名高,为商朝第六位君主太庚之子,是中国商朝的第七位君王。作为商朝早期的重要统治者之一,小甲在位期间,商王朝仍以亳(今河南商丘一带)为都城,维持着国家的政治中心地位。 小甲在位时期,虽史书记载不多,但其统治对商朝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据文献记载,小甲去世后,其弟雍己继位,而雍己的统治被认为标志着商朝国势开始走向衰落。因此,小甲的在位时期也可视为商朝由盛转衰的前奏阶段。 在后世的祭祀体系中,小甲被殷人列入旁系先王之中,受到后人的祭祀与纪念。这一地位也体现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说明其在商王朝的祖先崇拜体系中占有一定位置,具有一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小甲的生平虽多已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但作为商朝早期的重要君主之一,其在王朝传承与历史演进中仍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生平事迹】

出身与继位

          小甲,姓子名高,是商王太庚之子,出身于商王室直系血脉,身份尊贵。其名“甲”源于出生之日为农历每月的第一个干支日——甲日,这体现了商王室以干支命名的传统习俗,也显示出当时社会对天干地支文化的高度重视。 在太庚去世后,约公元前1516年(也有说法为公元前1505年),小甲顺利继位,成为商朝第七位君主。他的继位标志着商王朝王位在直系血脉中的延续,也开启了其统治时期的历史篇章。

 

治国政策与统治特点~ 延续商都制度

          小甲继位后,继续以亳(今河南商丘)为都城,坚守商朝前期以亳为政治中心的传统,并未进行迁都。这一举措有助于维持政权稳定,延续前朝的政治格局。 经济与文化举措 在内政方面,小甲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调整赋税制度,强化对农业生产的管理与指导,从而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基础。同时,他高度重视历法的修订工作,推动了《殷历》的制定以及《殷史》的编纂,完善了时间记录体系,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用人争议 小甲在用人方面颇具争议。一方面,他任用贤臣傅说为相,推行政治与军事改革,一度恢复了商朝的国力;但另一方面,据史书记载,他曾杀害辅政重臣伊陟——一位在太庚时期深受信任的忠臣,此举引发了朝野的不满,也为日后商朝的衰落埋下了隐患。

 

统治影响与评价~ 国力盛衰转折

          小甲的统治初期,国家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有所发展。然而,到了后期,随着诸侯的离心倾向加剧(史称“殷道衰,诸侯或不至”),中央政权的权威逐渐削弱,商朝开始走向衰落。可以说,小甲的统治成为商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

 

身后政局

       小甲大约于公元前1499年(或公元前1488年)病逝于亳,其弟雍己继位。然而,雍己昏庸无能,未能有效治理国家,反而加速了商朝的衰败,史称“九世之乱”的开端。这一动荡时期进一步印证了小甲后期统治中已显露出的政治隐患。 四、历史争议辨析 在位年数 关于小甲在位的时间,主流记载为17年。然而,部分古籍中也有36年或57年的说法,但这些说法缺乏有力的史料支持,尚存争议。

 

用人政策

        小甲任用傅说进行改革这一点基本被认可,但同时也有记载称他诛杀忠臣伊陟,前后记载存在矛盾,史学界对此仍存不同看法。 衰落责任归属 虽然商朝的明显衰败发生在其弟雍己统治时期,但也有人指出,小甲统治后期已出现诸侯不来朝贡的迹象,因此他在王朝衰落过程中亦难辞其责。

 

后世纪念与考古发现

          在后世的记忆中,小甲仍被视作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商朝君主。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小甲被列为旁系先王之一,受到后人的祭祀,这表明其王统地位得到了后世的认可。 至于其陵墓的具体位置,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考古发现。不过,结合同期商王陵墓的分布情况,小甲的陵墓可能位于今天的河南商丘或安阳一带。

           小甲的统治时期是商朝历史上的一个关键阶段。他在位期间,在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历法的修订与史书的编纂,但在政治用人方面却存在明显失误,特别是诛杀重臣伊陟的举动,引发了朝堂动荡。此外,诸侯离心的现象也在其统治后期初现端倪,为之后雍己继位所引发的“九世之乱”埋下了伏笔。小甲的历史评价复杂而多元,既是一位推动文化发展的君主,也是商朝走向衰落过程中的重要人物。


 


【史料记载】

         根据《史记·殷本纪第三》的记载,商朝(又称殷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重要王朝,其开国君主为成汤。商朝建立之初,成汤以仁德治国,推翻暴虐的夏桀,赢得天下人心。《殷本纪》详细记载了商朝历代君主的政绩、治国方略及其兴衰更替的历史轨迹。 在商朝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位贤明君主,如太甲、沃丁、太康、小甲、雍己等。其中,小甲为商朝早期的一位君主,据《殷本纪》记载,他是成汤之孙,太丁之子。小甲在位期间,继续推行先祖的治国理念,注重农耕发展,重视礼制建设,为商朝的稳定与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史记》中虽对小甲的记载较为简略,但从整体历史脉络来看,他在位时期属于商朝巩固统治、完善制度的重要阶段。司马迁在《殷本纪》中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这一时期的历史轮廓,展现了商朝由初创走向兴盛的历史进程。 作为中国历史上早期王朝之一,商朝不仅在政治制度上有所建树,还在青铜器铸造、文字使用(如甲骨文)等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些历史遗产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家庭成员】

‌祖父‌:太甲(商朝第四任君主)

‌父亲‌:太庚(商朝第六任君主)

伯父:沃丁(商朝第五任君主)——太甲之子,小甲的伯父

‌兄弟‌:

二弟:雍己(继小甲为第八任商王)

三弟:太戊(第九任商王)

【小甲个人世系】

     >>001【燧人氏】002【伏羲 】003【少典】004【黄帝 】005少昊(玄嚣)006【蟜极】007帝喾】008【

   【第八代】五兄弟:008.【1.尧】【2.契】【 3.后稷】,【4.帝挚】【5.台玺


   【第八代】01.02.昭明03.相土,04.昌若,05.曹圉,06.冥,07.王亥08.上甲微,09.报丁,10.报乙,11.报丙,12.主壬(示壬),13.主癸(示癸)

商朝>

【第二十一代】01成汤【生三子.长.太丁,次.外丙 ,三.仲壬

【第二十二代】02太丁(生一子,太甲

【第二十三代】03太甲(生二子,1沃丁,2太庚

【第二十四代】04太庚 (生三子,1.小甲,2.雍己,3.太戊

【第二十五代】05小甲 

 
【其他阅读】
=======

小甲 (xiǎo jiǎ)~商朝第七位国君

2025年5月15日 16:15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商朝    小甲 (xiǎo jiǎ)~商朝第七位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