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冲~前秦时期名将(393年六月--394年七月在位)
窦冲
【基本信息】
所处时期:东晋·十六国
全名窦冲
所属国家:前秦
封号:秦王
年号:元光
官职:大司马、雍州牧、左丞相
出生地:武都郡
主要成就:叛秦自立、活捉苻洛、大败慕容冲;斩杀姚元平、姚尹买
个人简介
窦冲(生卒年不详),是中国历史上前秦时期的一位重要军事将领,同时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叛臣。他出生于武都郡(今甘肃省陇南市),在那个群雄并起、战火纷飞的时代,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政治经验,逐渐成为前秦政权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官职与功绩: 窦冲在其仕途中曾担任过众多显赫官职,包括左将军、征西大将军、梁州牧、开府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大司马、骠骑将军、前锋大都督、都督陇东诸军事、雍州牧、右丞相及左丞相等。这些职位不仅体现了他在前秦朝廷中的地位之高,也反映了他对国家治理与军事指挥的重要贡献。 在建元十六年(380年),窦冲随同步兵校尉吕光共同参与了平定苻洛、苻重叛乱的行动,为维护前秦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到了建元二十年(384年),他更是多次率军出征,对后秦和西燕展开猛烈攻势,成功斩杀了后秦宗室成员姚尹买与姚元平,并有效遏制了西燕宗室慕容冲的进攻,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
叛变自立:随着时间推移,窦冲与前秦高帝苻登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太初八年(393年),窦冲向苻登请求加封天水王,但遭到了拒绝。这一事件成为了他最终选择反叛的关键导火索。随后,窦冲宣布脱离前秦统治,自立为秦王,改元“元光”,正式开启了与前秦分庭抗礼的局面。
晚年结局 :延初元年(394年),窦冲的命运迎来了转折点。这一年,他被迫逃亡至汧川地区,却不幸被当地氐族酋长仇高俘获。之后,窦冲被押送至后秦,从此在历史记载中销声匿迹。关于他的具体死因或后续经历,史书未有明确记载,这也为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总体而言,窦冲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既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名将,又因野心膨胀而沦为叛臣。他的故事不仅是前秦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后人提供了诸多思考与启示。
【人物生平】
活捉苻洛
建元十六年,即公元380年的三月,前秦帝国内部发生了一起重大的叛乱事件。苻坚的堂弟、时任行唐公的苻洛突然发动反叛,自立为大将军、大都督,并称秦王。他迅速采取行动,派遣使者前往周边的鲜卑、乌桓、高句丽、百济、新罗以及休忍等国,寻求军事支持并征召军队。同时,他还调动了三万兵力,协助其兄长北海公苻重,共同戍守蓟城,以巩固北方的战略要地。
四月,面对这一严峻局势,前秦宣昭帝苻坚果断采取措施,组织力量平定叛乱。他首先命令左将军窦冲与步兵校尉吕光率领四万精锐步兵和骑兵,向叛军进发进行讨伐。与此同时,苻坚还派遣右将军都贵率轻骑急驰至邺城,统领冀州的三万大军作为前锋部队,快速推进。此外,苻坚任命自己的弟弟阳平公苻融为此次征讨的大都督,全权指挥整个平叛行动。 苻重在接到苻洛的指令后,带领蓟城的所有兵力与苻洛会合,驻扎于中山地区。此时,苻洛的势力已达到顶峰,拥有十万之众,声势浩大。
五月,双方在中山展开了决定性的战斗。由窦冲等人率领的前秦讨伐军与苻洛的叛军激烈交锋,最终取得了压倒性胜利。苻洛的军队遭到惨败,他本人也被俘虏,并被押解至长安接受审判。 这场叛乱虽然一度对前秦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但在苻坚及其麾下将领的果断处置下,很快就被平息。
攻打西燕
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淝水之战爆发。当时,苻坚派遣苻融统领张蚝、慕容垂等将领率领二十五万步兵与骑兵作为先锋部队,浩浩荡荡地向南方进发。同时,苻坚任命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并委以都督益、梁二州诸军事的重任。苻坚对姚苌说道:“昔日我凭借龙骧将军这一官职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从未轻易将此职位授予他人。如今你肩负重任,望你能全力以赴!”然而,左将军窦冲听后却面露忧色,他说道:“君王之言不可轻戏,此话恐有不祥之兆。”苻坚闻言,默然无语。
建元二十年(公元384年)三月,北地郡长史慕容泓自立为都督陕西诸军事、大将军、雍州牧以及济北王,正式建立了西燕政权。面对这一突发状况,苻坚迅速做出反应,任命广平公苻熙为雍州刺史,驻守蒲阪;又命钜鹿公苻睿担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卫大将军及录尚书事,并为其配备了五万精锐士兵;同时,他还任命窦冲为长史,而龙骧将军姚苌则被指定为司马,共同前往讨伐慕容泓。与此同时,慕容泓的弟弟、时任平阳太守的慕容冲也在平阳起兵造反,麾下拥有两万兵力,随后进军攻打蒲阪。对此,苻坚派遣窦冲率军迎击慕容冲。四月,双方在黄河以东展开激战,最终窦冲大获全胜,成功击败慕容冲。慕容冲被迫带领八千鲜卑骑兵投奔其兄慕容泓。
建元二十一年(公元385年)正月,前秦与西燕之间战火不断升级。尽管西燕主慕容冲屡次遭到前秦宣昭帝苻坚的重创,但局势依然胶着。不久之后,西燕皇帝慕容冲派遣尚书令高盖趁夜色突袭长安。西燕军队一度攻入南城,但在关键时刻,窦冲联合前禁将军李辩奋勇反击,最终将敌军击退,斩杀八百余人。然而,此时的长安城内早已陷入严重的饥荒之中,士兵们在绝望之下甚至分食尸体以维持生存。 同年八月,一代雄主苻坚驾崩,其子苻丕继位称帝。至十一月,局势再度发生变化,窦冲占据兹川,麾下聚集数万兵马,声势浩大。与此同时,秦州刺史王统、河州刺史毛兴、益州刺史王广、南秦州刺史杨壁以及卫将军杨定等人皆据守陇右地区。他们纷纷派遣使者联络新即位的苻丕,希望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后秦势力。苻丕得知消息后大喜过望,随即册封窦冲为征西大将军、梁州牧,并授予开府仪同三司、散骑常侍等显赫官职,以此表彰其功绩并加强联盟关系。
攻伐后秦
太安二年(公元386年)六月,前秦名将邓羌之子、时任冠军将军的邓景,率领五千兵马据守彭池。他与窦冲相互配合,形成首尾呼应之势,共同对后秦平凉太守金熙展开攻势。
太初二年(公元387年)三月,前秦皇帝苻登为表彰窦冲的功绩,任命他为车骑大将军兼南秦州牧。同年,窦冲发动了对后秦汧、雍二城的进攻,并成功攻克这两座城池。在此役中,后秦将军姚元平和张略等人被斩杀。然而,在随后与后秦皇帝姚苌于汧东展开的交战中,窦冲不幸遭遇失败。
太初四年(公元389年)十月,苻登进一步提升窦冲的职位,加封其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前锋大都督,并授予他都督陇东诸军事及雍州牧的职权。苻登命令窦冲率领现有部队作为先锋,从繁川出发直奔长安。在此期间,窦冲还与杨定、杨壁达成协议,计划联合起来共同进攻后秦。
太初七年(公元392年)十月,苻登再次重用窦冲,任命他为右丞相(也有史料记载为左丞相),并派遣他带兵前往华阴驻扎。然而,东晋的郗恢得知这一消息后,迅速派遣将军赵睦据守金墉,同时命令河南太守杨佺期率部抵达湖城,对窦冲发起突袭。最终,东晋军队成功击退窦冲,迫使其撤退。
叛秦自立
太初八年(公元393年)五月,窦冲因自恃才智过人,认为自己远超常人,遂向苻登提出请求,希望被封为天水王。然而,苻登并未应允这一要求。同年六月,窦冲对苻登的拒绝心生不满,进而反叛前秦,自立为秦王,并改元号为“元光”。到了七月,苻登率军进攻窦冲,战场设于野人堡。面对苻登的强大攻势,窦冲急忙向后秦求援。后秦君主姚苌随即派遣太子姚兴率领军队前往胡空堡进行反击。苻登见状,不得不暂时解除对窦冲的围困,转而奔赴胡空堡以应对后秦的威胁。在此背景下,窦冲与后秦结成了联盟。 延初九年(公元394年)七月,后秦内部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叛乱事件。时任安南将军的强熙和镇远将军的杨多公然背叛后秦,他们共同推举窦冲作为盟主,试图联合对抗后秦。得知此消息后,后秦皇帝姚兴亲自统兵出征,大军一路行进至武功县。在战斗过程中,杨多被其侄子杨良国所杀,随后杨良国带领部众归降后秦。而强熙则选择逃往秦州避难,窦冲则撤退至汧川地区。然而,最终汧川地区的氐族部落首领仇高成功抓获了窦冲,并将其押送至后秦,至此平息了这场叛乱,之后后史料再无窦冲的记载。
【史籍记载】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四》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五》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六》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七》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八》
《晋书·卷一百十四·载记第十四》
《晋书·卷一百十五·载记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