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百三十五年,公元235年,农历乙卯(兔)年,天干五行属木 曹魏魏明帝曹叡青龙三年 蜀汉)孝怀帝刘禅建兴十三年 孙吴吴大帝孙权嘉禾四年
公元二百三十五年
公元235年,农历乙卯(兔)年,天干五行属木
(年号:青龙(233年二月六日-237年)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明帝曹叡第二个年号,曹魏政权第三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庐陵】李桓、罗历起事(234-236年)(庐陵~今江西吉水)
【辽东】公孙渊自立(228--237称帝--238年)
【南匈奴】21.刘豹(挛鞮豹),(曹操所立)(216-279年)
【朝代】
三国·曹魏:220年12月11日至266年2月8日。
三国·蜀汉:221年5月15日至263年12月23日。
三国·孙吴:229年5月23日至280年5月1日
公元235年2月6日
农历:235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399年8月29日,波斯历:前388年11月16日,星期:星期五,干支:乙卯年 丁丑月 辛巳日,属相: 兔,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8日立春 2月23日雨水,数九:五九第9天,儒略日数:1806928
【出生名人】
万彧(yù),(235~273年),字文彬,号左山。东吴末期重臣,官至右丞相。万彧父亲万弘。凤凰三年(273),万彧与留平商议废立之事不幸泄漏。孙皓设宴酒中下毒。所幸二人未死。万彧回家后,在忧郁之中自杀而死。
【逝世名人】
文德郭皇后,(184年4月8日-235年3月14日),名不详,字女王,安平郡广宗县(今河北广宗)人,东汉南郡太守郭永之次女,魏文帝曹丕的皇后。郭氏少年秀慧,父亲郭永奇之曰:“此乃我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为字。黄初七年(226年)文帝驾崩,曹叡继位后,尊奉郭氏为皇太后。青龙三年(235年)春,於许昌逝世,葬于洛阳首阳陵,谥曰文德皇后。
曹衮,(?―235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异母弟,母杜夫人。青龙三年(235年),曹衮因病去世,谥号恭王。
曹范,(?-235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魏宗室。魏武帝曹操之孙,彭城王曹据之子,出继郿戴公子整。青龙三年去世,谥曰悼公。
杨仪,(?-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卒,杨仪率军返回汉中,诛魏延。建兴十三年(235年),因多出怨言,被费祎告发,被废为庶民,流放至汉嘉郡(今四川省名山北)。至徙所后,又上书诽谤,遂下狱,自杀身亡。
轲比能,三国时期鲜卑首领。
希波里图斯,基督教拉丁教父。
亚历山大·塞维鲁,罗马帝国塞维鲁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魏纪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青龙三年(乙卯,公元二三五年)
春,正月,戊子,以大将军司马懿为太尉。
丁巳,皇太后郭氏殂。帝数问甄后死状于太后,由是太后以忧殂。
汉杨仪既杀魏延,自以为有大功,宜代诸葛亮秉政;而亮平生密指,以仪狷狭,意在蒋琬。仪至成都,拜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初,仪事昭烈帝为尚书,琬时为尚书郎。后虽俱为丞相参军、长史,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谓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惟后军师费祎往慰省之,仪对祎恨望,前后云云。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汉主废仪为民,徙汉嘉郡。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仪自杀。
三月,庚寅,葬文德皇后。
夏,四月,汉主以蒋琬为大将军、录尚书事;费祎代琬为尚书令。帝好土功,既作许昌宫,又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高十馀丈。力役不已,农桑失业。司空陈群上疏曰:“昔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服。况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加以边境有事,将士劳苦,若有水旱之患,国家之深忧也。昔刘备自成都至白水,多作传舍,兴费人役,太祖知其疲民也。今中国劳力,亦吴、蜀之所愿。此安危之机也,惟陛下虑之!”帝答曰:“王业、宫室,亦宜并立。灭贼之后,但当罢守御耳,岂可复兴役邪!是固君之职,萧何之大略也。”群曰:“昔汉祖惟与项羽争天下,羽已灭,宫室烧焚,是以萧何建武库、太仓,皆是要急,然高祖犹非其壮丽。今二虏未平,诚不宜与古同也。夫人之所欲,莫不有辞,况乃天王,莫之敢违。前欲坏武库,谓不可不坏也;后欲置之,谓不可不置也。若必作之,固非臣下辞言所屈;若少留神,卓然回意,亦非臣下之所及也。汉明帝欲起德阳殿,钟离意谏,即用其言,后乃复作之;殿成,谓群臣曰:‘钟离尚书在,不得成此殿也。’夫王者岂惮一臣!盖为百姓也。今臣曾不能少凝圣德,不及意远矣。”帝乃为之少有减省。帝耽于内宠,妇官秩石拟百官之数,自贵人以下至掖庭洒扫者,凡数千人,选女子知书可付信者六人,以为女尚书,使典省外奏事,处当画可。廷尉高柔上疏曰:“昔汉文惜十家之资,不营小台之娱;去病臣匈奴之害,不遑治第之事。况今所损者非惟百金之费,所忧者非徒北锹之患乎!可粗成见所营立以充朝宴之仪,讫罢作者,使得就养;二方平定,复可徐兴。《周礼》:天子后妃以下百二十人,嫔嫱之仪,既已盛矣。窃闻后庭之数,或复过之,圣嗣不昌,殆能由此。臣愚以为可妙简淑媛以备内官之数,其馀尽遣还家,且以育精养神,专静为宝。如此,则《螽斯》之征可庶而致矣。”帝报曰:“卿辄昌言,他复以闻。”是时猎法严峻,杀禁地鹿者身死,财产没官,有能觉告者,厚加赏赐。柔复上疏曰:“中间以来,百姓供给众役,亲田者既减;加顷复有猎禁,群鹿犯暴,残食生苗,处处为害,所伤不赀,民虽障离,力不能御。至如荥阳左右,周数百里,岁略不收。方今天下生生者甚少,而麋鹿之损者甚多,卒有兵戎之役,凶年之灾,将无以待之。惟陛下宽放民间,使得捕鹿,遂除其禁,则众庶永济,莫不悦豫矣。”帝又欲平北芒,令于其上作台观,望见孟津。卫尉辛毘谏曰:“天地之性,高高下下。今而反之,既非其理;加以损费人功,民不堪役。且若九河盈溢,洪水为害,而丘陵皆夷,将何以御之!”帝乃止。
少府杨阜上疏曰:“陛下奉武皇帝开拓之大业,守文皇帝克终之元绪,诚宜思齐往古圣贤之善治,总观季世放荡之恶政。曩使桓、灵不废高祖之法度,文、景之恭俭,太祖虽有神武,于何所施,而陛下何由处斯尊哉!今吴、蜀未定,定旅在外,诸所缮治,惟陛下务从约节。”帝优诏答之。阜复上疏曰:“尧尚茅茨而万国安其居,禹卑宫室而天下乐其业。及至殷、周,或堂崇三尺,度以九筵耳。桀作璇室象廊,纣为倾宫鹿台,以丧其社稷;楚灵以筑章华而身受祸;秦始皇作阿房,二世而灭。夫不度万民之力,以从耳目之欲,未有不亡者也。陛下当以尧、舜、禹、汤、文、武为法则,夏桀、殷纣、楚灵、秦皇为深诫,而乃自暇自逸,惟宫台是饰,必有颠覆危亡之祸矣。君作元首,臣为股肱,存亡一体,得失同之。臣虽驽怯,敢忘争臣之义!言不切至,不足以感寤陛下。陛下不察臣言,恐皇祖、烈考之祚坠于地。使臣身死有补万一,则死之日犹生之年也。谨叩棺沐浴,伏俟重诛!”奏御,帝感其忠言,手笔诏答。帝尝著衤冒,被缥绫半袖。阜问帝曰:“此于礼何法服也?”帝默然不答。自是不法服不以见阜。阜又上疏欲省宫人诸不见幸者,乃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吏守旧令,对曰:“禁密,不得宣露!”阜怒,杖吏一百,数之曰:“国家不与九卿为密,反与小吏为密乎!”帝愈严惮之。
散骑常侍蒋济上疏曰:“昔句践养胎以待用,昭王恤病以雪仇,故能以弱燕服强齐,羸越灭劲吴。今二敌强盛,当身不除,百世之责也。以陛下圣明神武之略,舍其缓者,专心讨贼,臣以为无难矣。”中书侍郎东莱王基上疏曰:“臣闻古人以水喻民曰:‘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颜渊曰‘东野子之御,马力尽矣,而求进不已,殆将败矣。’今事役劳苦,男女离旷,愿陛下深察东野之敝,留意舟水之喻,息奔驷于未尽,节力役于未困。昔汉有天下,至孝文时唯有同姓诸侯,而贾谊忧之曰:‘置火积薪之下而寝其上,因谓之安。’今寇贼未殄,猛将拥兵,检之则无以应敌,久之则难以遗后,当盛明之世,不务以除患,若子孙不竞,社稷之忧也。使贾谊复起,必深切于曩时矣。”帝皆不听。
殿中监督役,擅收兰台令史,右仆射卫臻奏案之。诏曰:“殿舍不成,吾所留心,卿推之,何也?”臻曰:“古制侵官之法,非恶其勤事也,诚以所益者小,所堕者大也。臣每察校事,类皆如此,若又纵之,惧群司将遂越职,以至陵夷矣。”
尚书涿郡孙礼固请罢役,帝诏曰:“钦纳谠言。”促遣民作;监作者复奏留一月,有所成讫。礼径至作所,不复重奏,称诏罢民,帝奇其意而不责。帝虽不能尽用群臣直谏之言,然皆优容之。
秋,七月,洛阳崇华殿灾。帝问侍中领太史令泰山高堂隆曰:“此何咎也?于礼宁有祈禳之义乎?”对曰:“《易·传》曰:‘上不俭,下不节,孽火烧其室。’又曰:‘君高其台,天火为灾。’此人君务饰宫室,不知百姓空竭,故天应之以旱,火从高殿起也。”诏问隆:“吾闻汉武帝之时柏梁灾,而大起宫殿以厌之,其义云何?”对曰:“夷越之巫所为,非圣贤之明训也。《五行志》曰:‘柏梁灾,其后有江充巫蛊事。’如《志》之言,越巫建章无所厌也。令宜罢散民役。宫室之制,务从约节,清扫所灾之处,不敢于此有所立作,则萐莆、嘉禾必生此地。若乃疲民之力,竭民之财,非所以致符瑞而怀远人也。”
八月,庚午,立皇子芳为齐王,询为秦王。帝无子,养二王为子,宫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来者。或云:芳,任城王楷之子也。
丁巳,帝还洛阳。
诏复立崇华殿,更名曰九龙。通引穀水过九龙殿前,为玉井绮栏,蟾蜍含受,神龙吐出。使博士扶风马钧作司南车,水转百戏。陵霄阙始构,有鹊巢其上,帝以问高堂隆,对曰:“《诗》曰:‘惟鹊有巢,惟鸠居之。’今兴宫室,起陵霄阙,而鹊巢之,此宫未成身不得居之象也。大意若曰:‘宫室未成,将有他姓制御之’。斯乃上天之戒也。夫天道无亲,惟与善人,太戊、武丁睹灾悚惧,故天降之福。今若休罢百役,增崇德政,则三王可四,五帝可六,岂惟商宗转祸为福而已哉!”帝为之动容。帝性严急,其督修宫室有稽限者,帝亲召问,言犹在口,身首已分。散骑常侍领秘书监王肃上疏曰:“今宫室未就,见作者三四万人。九龙可以安圣体,其内足以列六宫;惟泰极已前,功夫尚大。愿陛下取常食禀之士,非急要者之用,选其丁壮,择留万人,使一期而更之。咸知息代有日,则莫不悦以即事,劳而不怨矣。计一岁有三百六十万夫,亦不为少。当一岁成者,听且三年,分遣其馀,使皆即农,无穷之计也。夫信之于民,国家大宝也。前车驾当幸洛阳,发民为营,有司命以营成而罢;既成,又利其功力,不以时遣。有司徒营目前之利,不顾经国之体。臣愚以为自今已后,傥复使民,宜明其令,使必如期,以次有事,宁使更发,无或失信。凡陛下临时之所行刑,皆有罪之吏、宜死之人也;然众庶不知,谓为仓卒。故愿陛下下之于吏,而暴其罪,钧其死也,无使污于宫掖而为远近所疑。且人命至重,难生易杀,气绝不续者也,是以圣贤重之。昔汉文帝欲杀犯跸者,廷尉张释之曰:‘方其时,上使诛之则已,今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不可倾也。’臣以为大失其义,非忠臣所宜陈也。廷尉者,天子之吏也,犹不可以失平,而天子之身反可以惑谬乎!斯重于为己而轻于为君,不忠之甚也,不可不察!”
中山恭王兗疾病,令官属曰:“男子不死于妇人之手,亟以时营东堂。”堂成,舆疾往居之。又令世子曰:“汝幼为人君,知乐不知苦,必将以骄奢为失者也。兄弟有不良之行,当造膝谏之,谏之不从,流涕喻之,喻之不改,乃白其母,犹不改,当以奏闻,并辞国土。与其守宠罹祸,不若贫贱全身也。此亦谓大罪恶耳,其微过细故,当掩覆之。”冬,十月,己酉,衮卒。
十一月,丁酉,帝行如许昌。
是岁,幽州刺史王雄使勇士韩龙刺杀鲜卑轲比能。自是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边陲遂安。
张掖柳谷口水溢涌,宝石负图,状象灵龟,立于川西,有石马七及凤皇、麒麟、白虎、牺牛、璜玦、八卦、列宿、孛彗之象,又有文曰“大讨曹”。诏书班天下,以为嘉瑞。任令于绰连赍以问巨鹿张臶,臶密谓绰曰:“夫神以知来,不追已往,祥兆先见,而后废兴从之。今汉已久亡,魏已得之,何所追兴祥兆乎!此石,当今之变异而将来之符瑞也。”
帝使人以马易珠玑、悲翠、玳瑁于吴,吴主曰:“此皆孤所不用,而可以得马,孤何爱焉。”皆以与之。
【公元二百三十五年大事记】
魏作洛阳宫
魏青龙三年(235)四月,明帝曹睿大兴大木,作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高十余丈,建翔凤于其上。力役不已,农桑失时。司空陈群、少府杨阜、侍中领太史令高堂隆等节谏,明帝为之稍有减省。
魏立曹芳为齐王
魏青龙三年(235)八月二十四日(庚午),立皇子曹芳为齐王,曹询为秦王。魏帝曹睿无子,收养芳、询。宫闱事秘,无人知二子来历,或说曹芳为任城五曹楷之子。
魏以马易吴珠玑
魏青龙三年、吴嘉禾四年(235),明帝曹睿遣使至吴,以马换珠玑、翡翠、玳瑁。此皆吴帝孙权所不用,而可以得马。于是尽以与之。
马钧作指南车,水转百戏
魏青龙三年(235)八月,给事中马钧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郎当朝争论,后二人认为古无指南车。马钧以为虚言空争,不如试之,乃受魏明帝曹睿诏作指南车。不久成,于是天下服其巧,时有人上木偶百戏而不能动,魏明帝诏马钧改制。钧乃以大木雕构为轮,置于平地,下以水驱轮旋转,上设女乐、杂技、百官行署等,轮转则木偶活动自如,击鼓吹箫、跳丸掷剑、斗鸡舂磨、爬绳倒立,机巧百端,即水转百戏。马钧,字德衡,扶风(今陕西兴平)人,我国在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幼家贫,口吃,不善言谈而巧思绝世。当时织绫机为五十综五十蹑或六十综六十蹑,钧以为丧功费日,皆改制为十二综十二蹑,提高工效四五倍,马钧见诸葛亮所制连驽,认为巧是巧矣,但未尽善,言改制可加五倍效力。又研制出轮转式连续抛石机以代替发石车,但未能推广。马钧还研制、用于农业灌溉的工具龙骨水车(翻车),轻便灵巧,儿童亦可操作,连续提水,其功百倍于常,在我国沿用了一千余年,是水泵发明之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提水机械。时人称马钧为“天下之名巧”。
辛毗谏阻作北芒台观
魏青龙三年(235)四月,明帝曹壑又欲平北芒(今河南洛阳北邙山),令于其上作台观,以望见孟津。卫尉辛毗谏阻,明帝乃止。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初随袁绍,绍卒后归曹操,为操设谋平定河北,为议郎,迁丞相长史。曹丕称帝,迁侍中。曾谏曹丕伐吴。曹睿即位。辛毗出为卫尉。卒谥肃侯。
洛阳崇华殿火灾
魏青龙三年(235)七月,洛阳崇有华殿火灾。八月,诏复立崇华殿,更名曰九龙。引谷水过九龙殿前,作玉井绮栏,蟾蜍含受,神龙吐出。
韩龙杀鲜卑轲比能
魏青龙三年(235)中,幽州刺史王雄使韩龙刺杀鲜卑大人轲比能,更立其弟。轲比能、本小种鲜卑,以勇健、断法公平、不贪财物,被举为大人。习汉文,勒御部众之制亦仿自中原王朝。汉建安(196——220)中多次寇边,汉延康初(220),遣使献马,曹丕立轲比能为附义王。魏黄初二年(221)遣归在鲜卑之魏人多家。后与东部卑大人素利、步度根三部争斗,互相攻击,势渐强盛,有骑兵十余万。魏太和二年(228)曾围田豫于马城(又名均会,终无所私,故得部众拥护,余部大小亦敬畏之。死后,种落离散,互相攻战,强者远遁,弱者请服,边陲遂安。
陈震卒
陈震(?——235),字孝起,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刘备领荆州牧,辟为从事,入蜀后历任蜀郡(今四川成都)北部都尉、汶山(今四川汶川西南)太守、犍为(今四川彭山东)太守。蜀建兴三年入拜尚书,迁尚书令,蜀建兴七年为卫尉。曾使吴贺孙权称帝。还封城阳亭侯。十三年(235)卒。
【两汉诗词】
艳歌
[两汉] 佚名
今日乐上乐,相从步云衢。
天公出美酒,河伯出鲤鱼。
青龙前铺席,白虎持榼壶。
南斗工鼓瑟,北斗吹笙竽。
妲娥垂明珰,织女奉瑛琚。
苍霞扬东讴,清风流西歈。
垂露成帏幄,奔星扶轮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