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力微~西晋时期鮮卑索头部15任首领(174年-277年)

首页标题    五胡    2,鲜卑族    1鮮卑.拓跋氏部落    拓跋力微~西晋时期鮮卑索头部15任首领(174年-277年)






神元皇帝拓跋力微

鲜卑族


时代:汉末三国→西晋

民族:鲜卑族

全名:拓跋力微

庙号:始祖 

谥号:神元皇帝 

在位:220年 至 277年
出生地:云中盛乐
生卒:174年~277年
主要成就:吞并没鹿回部,迁都盛乐


个人简介

        拓跋力微(174年-277年),是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人士,他是汉末至晋初时期鲜卑索头部的杰出首领。作为北魏皇帝的先祖,他被追封为圣武帝拓跋诘汾之子,同时也是南凉政权先祖秃发匹孤之弟。 拓跋力微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英明睿智,拥有着雄才大略的气度。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他正式继承了部落首领的位置。在其领导期间,鲜卑部落遭遇了西部鲜卑内部纷争的困扰,于是他明智地选择投靠没鹿回部的大人窦宾,并迎娶了窦宾的女儿。这一举措不仅巩固了他的地位,还为部落带来了稳定的发展机遇。在长川地区定居后,他以卓越的治理能力赢得了周边部落的信任与归附,使得部落逐渐壮大。

          正始九年(248年),拓跋力微成功吞并了没鹿回部,麾下拥有了二十万精锐骑兵,成为了鲜卑部落联盟无可争议的领导者。甘露三年(258年),他将部落都城迁至盛乐,标志着部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景元二年(261年),为了加强与中原政权的关系,他派遣自己的儿子拓跋沙漠汗前往朝廷做人质,积极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知识和技术,为鲜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晋咸宁三年(277年),由于幽州刺史卫瓘设下的阴谋诡计,导致太子拓跋沙漠汗被赐死,各部落酋长也因此而离心离德,四散而去。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拓跋力微最终因忧愁过度而去世,享年一百零四岁。尽管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但他对鲜卑族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却不可磨灭。北魏建立之后,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先祖,追谥他为神元皇帝,并尊奉其为始祖,以彰显他在民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人物生平】
衰而复兴

    拓跋力微自幼展现出非凡的聪慧与英明睿智。在其父圣武帝拓跋诘汾逝世后,他继承了鲜卑族索头部首领的重要职位,承担起领导部落的重任。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之前,西部游牧民族对索头部发起了猛烈进攻,导致国内局势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面对这一困境,拓跋力微决定依附于势力强大的没鹿回部大人窦宾,以求得庇护与发展。拓跋力微胸怀大志,拥有英雄豪杰般的气度,然而当时的人们却难以真正理解他的远见卓识。在一次对抗西部入侵者的战斗中,双方激战正酣,不幸的是军队遭遇了挫折。在这危急时刻,窦宾失去了坐骑,只能徒步奔跑逃生。而拓跋力微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骏马送给了窦宾,帮助他脱离险境。事后,窦宾想要重赏送马之人,命令手下四处寻找这位恩人。但拓跋力微并没有声张此事,一直将这件事保密。直到很久之后,窦宾才得知是拓跋力微救了自己,对此感到十分惊讶与感激,打算割让一半的土地给拓跋力微作为报答。然而,拓跋力微婉拒了他的好意。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窦宾最终选择将自己的爱女嫁给了拓跋力微。窦宾还多次询问拓跋力微有什么愿望,希望可以满足他。拓跋力微向窦宾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能够率领自己的部属迁往北方的长川居住,窦宾欣然应允。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经营,拓跋力微以仁德治国,推行仁政教化,使得部落内部秩序井然,各旧部民众纷纷前来归附,部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正始九年(248年),没鹿回部大人窦宾病重,在临终前,他叮嘱自己的两个儿子窦速侯和窦回题要恭敬地拥戴拓跋力微。然而,窦宾去世后,窦速侯等人却心怀不轨,计划利用拓跋力微参加丧礼的机会发动政变,企图除掉他。这一阴谋被拓跋力微察觉到了。他知道这些人终究不会真心服从自己,于是决定先发制人。拓跋力微在宫中埋伏下勇士,清晨时分,他果断地用佩刀杀死了妻子窦氏,并派使者快马加鞭告知窦速侯等人,说窦氏突然逝世。窦速侯等人闻讯赶来奔丧,结果被埋伏在此的勇士一举擒获并处死。这样一来,拓跋力微顺利吞并了他们的全部部众,各部的大人们都表示臣服,此时索头部中能拉弓骑马的军士数量达到了二十多万人,拓跋力微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友善曹魏
       公元258年,即甘露三年,拓跋力微率领着他的部落迁徙到了定襄郡盛乐城。这个地方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境内。同年四月,拓跋力微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祭天仪式,各部落的大人都纷纷前来参加助祭,以示对他的敬重与支持。然而,白部鲜卑的首领却迟疑不前,没有按时到达。这一举动引起了拓跋力微的不满,他随即下令征召这位大人,并最终将其处决。这一事件犹如一声惊雷,在周边各部落间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远近各族无不对其威严感到敬畏。 为了确保部落的长远发展,拓跋力微深思熟虑后向各部落首领发表了一番讲话。他回顾了历史,指出从前匈奴、蹋顿等部落虽然也曾一时得利,但往往因为贪婪地掠夺边境百姓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些行为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还积累了众多敌人,使得自己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更不符合长远的发展战略。 因此,拓跋力微决定采取一种全新的外交策略——与强大的魏国保持友好关系。这一决策体现了他对时局的深刻洞察以及对部落未来的深远考虑。通过与魏国建立和睦的外交关系,不仅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损失,还能为部落创造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从而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遣子为质
        景元二年(公元261年),拓跋力微派遣其子拓跋沙漠汗前往魏国进贡,同时观察当地风土人情。魏国决定将拓跋沙漠汗留下作为人质,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也反映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 拓跋沙漠汗以太子的身份留居于魏国都城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他被视为魏国最尊贵的宾客之一。在此期间,双方交流频繁,往来不断。魏国人赠送给他大量的黄金、布帛和缯絮等珍贵物品,每年的数量多达数万计。这些馈赠不仅是物质上的交流,更象征着两国之间友好关系的巩固与发展。 拓跋力微与周边邻国交往时,始终秉持着诚信待人的原则,从不使用诡谲手段来获取短期利益。他为人宽容厚道,顺其自然的态度赢得了远近各方的敬仰与归顺。这种高尚品德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支持。 泰始元年(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建立西晋后,拓跋力微与新朝代的关系依然保持亲密无间。随着年龄的增长,拓跋力微逐渐年事已高,考虑到父亲的身体状况,拓跋沙漠汗向晋武帝请求返回家乡。为了表达对这位尊贵客人的尊重,晋武帝亲自安排了隆重的礼仪护送他回国。 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拓跋沙漠汗顺利回到了索头部。然而,在咸宁元年(公元275年)六月,为了进一步加强与西晋的关系,拓跋力微再次派遣拓跋沙漠汗前往西晋进献贡品。同年冬天,当拓跋沙漠汗准备回国之际,西晋给予了他极为丰厚的回礼,包括绵、绢等各种珍贵物品,甚至动用了上百辆牛车装载礼物。然而,在途经并州时,西晋征北将军、幽州刺史卫瓘出于对拓跋沙漠汗杰出才能的担忧,担心其将来可能成为潜在威胁,秘密向晋武帝建议将其扣留。尽管晋武帝认为这样做有失信用而未予同意,但卫瓘又提出用黄金和锦缎贿赂索头部各部落首领,试图挑拨他们与拓跋沙漠汗之间的关系,使他们互相猜忌、争斗。最终,晋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导致拓跋沙漠汗被暂时滞留在西晋境内。此时,索头部内部的一些执政官和外部大人也接受了卫瓘提供的财物,这无疑加剧了内部矛盾。 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同时也揭示了政治斗争背后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博弈。 


杀害太子
        在西晋咸宁三年(公元277年),卫瓘决定将拓跋沙漠汗送回索头部。这一举动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政治考量和历史背景。 当拓跋力微得知自己的爱子即将归来时,内心充满了喜悦与期待。他特意派遣各部的重要首领前往阴馆迎接拓跋沙漠汗,以示重视。在欢迎的宴会上,气氛热烈而欢快,众人欢聚一堂。酒至半酣之际,拓跋沙漠汗望向天空中翱翔的飞鸟,豪情万丈地对众位大人说:“让我为各位展示一番射技。”只见他拿起随身携带的弹弓,轻轻一挥,弹丸破空而出,精准命中目标,那只飞鸟应声而落。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震惊不已。因为在当时的索头部风俗里,人们并不熟悉这种来自中原的弹弓技艺。众人心中既好奇又敬畏,他们互相低语道:“太子不仅举止风度与南方华夏相似,而且掌握了如此奇特的技艺,举世无双。倘若将来他继承大位,必定会推行变革,改变我们长久以来的传统习俗。我们恐怕难以适应这样的变化。” 加之卫瓘之前在背后的离间挑拨,使得众位大人更加忧虑不安。他们担心拓跋沙漠汗一旦掌权,可能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于是,这些大人匆匆赶回部落,向拓跋力微汇报情况。 拓跋力微询问道:“我的儿子在外游历期间,德行修养是否有所提升?”众位大人回答说:“太子的武艺超凡脱俗,竟能用空弦射落飞鸟,这似乎是学到了晋国人的奇异法术。此等行为恐有乱国害民之嫌,请您明察秋毫。” 自从拓跋沙漠汗作为人质在西晋生活后,其他王子们逐渐受到更多宠爱,地位日益稳固。此时的拓跋力微已经年逾百岁,身体状况和判断力都受到影响。听到众位大人的话后,他心中开始产生怀疑。最终,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下令除去这个让他感到不安的人。于是,众位大人便矫诏南下,在塞南地区杀害了拓跋沙漠汗。 不久之后,拓跋力微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之中。这一事件成为了拓跋部落历史上一段令人痛心的往事,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警示。


百岁去世
      咸宁三年(277年)拓跋力微不幸染病。当时,乌丸王库贤是一位备受尊敬且颇具权势的人物。然而,他之前收受了卫瓘的贿赂,因此心生恶意,想要挑拨离间各个部落之间的关系。 有一天,库贤在庭院中公然磨砺钺斧,引起了众人的注意。部落中的重要人物纷纷前来询问他此举的目的。库贤却恶意地回答说:“主上后悔当初听信了你们的谗言杀害了太子,现在他打算逮捕各位大人的长子并将他们全部处死。”由于库贤平日里颇有威望,各部的大人们都相信了他的话,于是人心惶惶,各自四散奔逃。 不久之后,伟大的拓跋力微离开了人世,在位共计五十八年,享年一百零四岁。在他去世后,他的子孙继承了他的事业。当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王朝之后,为了缅怀和尊崇这位伟大的先祖,追谥拓跋力微为神元皇帝,并将其列为始祖,以示对他在部落发展和民族融合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的认可与敬仰。

【轶事典故】
天女送子

        在远古的传说中,拓跋力微的诞生充满了神秘色彩。当时,圣武帝拓跋诘汾率领着数以万计的骑兵南迁,在山泽之间展开了一场盛大的狩猎活动。正当众人沉浸在追逐猎物的兴奋之中时,忽然间,天空中出现了一辆被云雾缭绕、华盖遮蔽的奇异车辆,缓缓从天而降。 当这辆车最终停稳在地面上后,人们惊讶地发现,车中走出一位容貌绝美的妇人,她身边簇拥着众多侍卫。面对这样不可思议的一幕,圣武帝心中满是疑惑与好奇,于是上前询问这位妇人的来历。那妇人轻启朱唇说道:“我是天女,奉上天之命前来与您结为连理。” 随后,两人便一同歇息。待到黎明破晓之时,天女提出了告别的请求,她温柔地说:“一年后的今天,请您再次来到此地,我们还会在此相会。”说完,她如同一阵清风般迅速离去,速度之快犹如风雨骤起。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圣武帝如期回到了当初狩猎的地方,果然又见到了那位天女。这一次,天女怀中抱着一个男婴,她将孩子交给圣武帝,并语重心长地叮嘱道:“这是您的孩子,希望您能好好抚养他成人。您的孩子将会继承您的血脉,子孙后代必将世代为帝王。”话音刚落,天女便消失不见。 这个婴儿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拓跋力微。由于他的出生如此不同寻常,所以在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诘汾皇帝没有妇家,力微皇帝没有舅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拓跋诘汾没有凡间的妻子家族,而拓跋力微也没有凡间的舅舅家族,因为他们都有着特殊的身世背景。这一传说不仅给拓跋一族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也成为了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

【人物评价】
      魏收《魏书》:①“生而英睿。”;②“始祖有雄杰之度,时人莫测。”③“始祖与邻国交接,笃信推诚,不为倚伏以要一时之利,宽恕任真,而遐迩归仰。” 
     李延寿《北史》:“神元有雄杰之度”
【史书记载】
《魏书·卷一·帝纪第一》 
《北史·卷一·魏本纪第一》 

【亲属成员】

曾祖:拓跋肆,追封北魏和帝。
祖父:拓跋邻,追封北魏献帝。

父亲:拓跋诘汾,追封北魏圣武帝。

妻子:窦氏,没鹿回部大人窦宾之女,追封北魏神元皇后。
(儿子)
太子:拓跋沙漠汗,追封北魏文帝。
次子:拓跋悉鹿,追封北魏章帝。
三子:拓跋绰,拓跋悉鹿之弟,追封北魏平帝。
四子:拓跋禄官,追封北魏昭帝。

【其他阅读】
=======
2025年3月7日 18:40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