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百二十八年,公元228年,农历戊申(猴)年,天干五行属土 魏明帝曹叡太和二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六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201年--300年    公元二百二十八年,公元228年,农历戊申(猴)年,天干五行属土 魏明帝曹叡太和二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六年






公元二百二十八年




公元228年,农历戊申(猴)年,天干五行属土

曹魏】都城洛阳)第二任魏明帝曹叡太和二年

年号太和227-233年)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明帝曹叡第一个年号,曹魏政权第二个年号

蜀汉】都城成都)孝怀帝刘禅建兴六年(诸葛亮辅政)

年号:建兴(223年五月-237年)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的第一个年号,,蜀汉政权第二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辽东】公孙渊自立(228--237称帝--238年)

南匈奴】都城平阳),21.刘豹(挛鞮豹),(曹操所立)(216-279年)

高句丽】丸都城)第十一任国王.东川王(忧位居)(227 年 - 248 年)

鮮卑】索头部,15任首领.神元皇帝拓跋力微219-277年在位‌

孙吴】都城武昌)吴王孙权黄武七年(顾雍辅政(182年-222年封吴王--229年5月23日--252年5月21日)

年号:黄武(222年十月-229年四月)是三国时东吴的君主吴大帝孙权的第一个年号,东吴政权的第一个年号。

     孙权,曹魏黄初二年(221年),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黄武元年(222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州)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

【世纪】3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2925年
【年代】 东汉献帝,三国蜀汉,三国魏,三国吴

【在位黄帝】

曹魏】第二任,魏明帝曹叡(226年6月29日--239年1月22日在位,正月初一.)

蜀汉】后主孝怀帝刘禅,(223年五月-263年)

【年号】曹魏太和二年 蜀汉建兴六年 东吴黄武七年

【朝代】

三国·曹魏:220年12月11日至266年2月8日。
三国·蜀汉:221年5月15日至263年12月23日。


公元228年2月23日

农历:228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406年6月28日,波斯历:前395年12月3日,星期:星期六,干支:戊申年 甲寅月 辛酉日,属相:猴,星座:双鱼座,节气:雨水,数九:七九第7天,儒略日数:1804388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公孙康(?-228年农历十二月卒),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东汉末年辽东地区割据军阀,辽东太守公孙度长子(一作庶子  )、车骑将军公孙恭之兄。

      兰陵侯.王朗,(?-228年),本名王严 ,字景兴。东海郡郯县(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谥号为成。其孙女王元姬嫁于晋文帝司马昭,生晋武帝司马炎、齐献王司马攸。

     徐盛,(约死於222-229)字文向,琅邪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黄武年间,徐盛病逝。其官爵由儿子徐楷继承。

      周泰,(约死於222-229)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三国时期吴国武将。死于黄龙二年。周邵的弟弟周承继承了兵权和爵位。
         吕范,吴.黄武(?-228)中,字子衡,汝南细阳(今安徽太和东)人。
        杨洪(?-228),字季休,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建兴六年(228年),卒于任上。
    曹休(?-228),字文烈。曹操族子,魏大将。
      素利,魏太和二年(228),东部鲜卑大人素利卒。素利,鲜卑大人之一,
        马谡,蜀建兴六年(228)春,马谡因街亭兵败,被诸葛亮斩首,年三十九岁。马谡(190—228),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马良之弟。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魏纪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戊申,公元二二八年)

  春,正月,司马懿攻新城,旬有六日,拔之,斩孟达。申仪久在魏兴,擅承制刻印,多所假授;懿召而执之,归于洛阳。

  初,征西将军夏侯渊之子楙尚太祖女清河公主,文帝少与之亲善,及即位,以为安西将军,都督关中,镇长安,使承渊处。诸葛亮将入寇,与群下谋之,丞相司马魏延曰:“闻夏侯楙,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弃城逃走。长安中惟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亦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危计,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镇东将军赵云,杨武将军邓芝为疑军,据箕谷。帝遗曹真都督关右诸军亮身率大军攻祁山,戎陈整齐,号令明肃。始,魏以汉昭烈既死,数岁寂然无闻,是以略无备豫;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于是天水、南安、安定皆叛应亮,关中响震,朝臣未知计所出。帝曰:“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正合兵书致人之术,破亮必也。”乃勒兵马步骑五万,遣右将军张郃督之,西拒亮。丁未,帝行如长安。

  初,越巂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加器异。汉昭烈临终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及出军祁山,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馀家还汉中。收谡下狱,杀之。亮自临祭,为之流涕,抚其遗孤,恩若平生。蒋琬谓亮曰:“昔楚杀得臣,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扬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谡之未败也,裨将军巴西王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及败,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守,张郃疑其有伏兵,不往逼也,于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亮既诛马谡及将军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亮上疏请自贬三等,汉主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是时赵云、邓芝兵亦败于箕谷,云敛众固守,故不大伤,云亦坐贬为镇军将军。亮问邓芝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曰:“赵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云有军资馀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或劝亮更发兵者,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破贼,乃为贼所破,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于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自今已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于是考微劳,甄壮烈,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境内,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亮之出祁山也,天水参军姜维诣亮降。亮美维胆智,辟为仓曹掾,使典军事。

  曹真讨安定等三郡,皆平。真以诸葛亮惩于祁山,后必出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等守陈仓,治其城。

  夏,四月,丁酉,京还洛阳。

  帝以燕国徐邈为凉州刺史。邈务农积谷,立学明训,进善黜恶,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由是服其威信,州界肃清。五月,大旱。

  吴王使鄱阳太守周鲂密求山中旧族名帅为北方所闻知者,令谲挑扬州牧曹休。鲂曰:“民帅小丑,不足杖任,事或漏泄,不能致休。乞遣亲人赍笺以诱休,言被谴惧诛,欲以郡降北,求兵应接。”吴王许之。时频有郎官诣鲂诘问诸事,鲂因诣郡门下,下发谢。休闻之,率步骑十万向皖以应鲂;帝又使司马懿向江陵,贾逵向东关,三道俱进。

  秋,八月,吴王至皖,以陆逊为大都督,假黄钺,亲执鞭以见之;以硃桓、全琮为左右督,各督三万人以击休。休知见欺,而恃其众,欲遂与吴战。硃桓言于吴王曰:“休本以亲戚见任,非智勇名将也。今战必败,败必走,走当由夹石、挂车。此两道皆险厄,若以万兵柴路,则彼众可尽,休可生虏。臣请将所部以断之,若蒙天威,得以休自效,便可乘胜长驱,进取寿春,割有淮南,以规许、洛,此万世一时,不可失时!”权以问陆逊,逊以为不可,乃止。尚书蒋济上疏曰:“休深入虏地,与权精兵对,而硃然等在上流,乘休后,臣未见其利也。”前将军满宠上疏曰:“曹休虽明果而希用兵,今所从道,背湖旁江,易进难退,此兵之絓地也。若入无强口,宠深为之备!”宠表未报,休与陆逊战于石亭。逊自为中部,令硃桓、全琮为左右翼,三道俱进,冲休伏兵,因驱走之,追亡逐北,径至夹石,斩获万馀,牛马骡驴车乘万两,军资器械略尽。

  初,休表求深入以应周鲂,帝命贾逵引兵东与休合。逵曰:“贼无东关之备,必并军于皖,休深入与贼战,必败。”乃部署诸将,水陆并进,行二百里,获吴人,言休战败,吴遗兵断夹石。诸将不知所出,或欲待后军,逵曰:“休兵败于外,路绝于内,进不能战,退不得还,安危之机,不及终日。贼以军无后继,故至此,今疾进,出其不意,此所谓先人以夺其心也,贼见吾兵必走。若待后军,贼已断险,兵虽多何益!”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吴人望见逵军,惊走,休乃得还。逵据夹石,以兵粮给休,休军乃振。初,逵与休不善,及休败,赖逵以免。

  九月,乙酉,立皇子穆为繁阳王。

  长平壮侯曹休上书谢罪,帝以宗室不问。休惭愤,疽发于背,庚子,卒。帝以满宠都督扬州以代之。

  护乌桓校尉田豫击鲜卑郁筑鞬,郁筑鞬妻父轲比能救之,以三万骑围豫于马城。上谷太守阎志,柔之弟也,素为鲜卑所信,往解谕之,乃解围去。

  冬,十一月,兰陵成侯王朗卒。

  汉诸葛亮闻曹休败,魏兵东下,关中虚弱,欲出兵击魏,群臣多以为疑。亮上言于汉主曰:“先帝深虑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当知臣伐贼,才弱敌强;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以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伯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驭,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馀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馀人,皆数十年之内,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虚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支久,此臣之未解六也。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十二月,亮引兵出散关,围陈仓,陈仓已有备,亮不能克。亮使郝昭乡人靳详于城外遥说昭,昭于楼上应之曰:“魏家科法,卿所练也;我之为人,卿所知也。我受国恩多而门户重,卿无可言者,但有必死耳。卿还谢诸葛,便可攻也。”详以昭语告亮,亮又使详重说昭,言“人兵不敌,无为空自破灭。”昭谓详曰:“前言已定矣,我识卿耳,箭不识也。”详乃去。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馀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于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馀日,曹真遣将军费耀等救之。帝召张郃于方城,使击亮。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问郃曰:“迟将军到,亮得无已得陈仓乎?”郃知亮深入无谷,屈指计曰:“比臣到,亮已走矣。”郃晨夜进道,未至,亮粮尽,引去。将军王双追之,亮击斩双。诏赐郝昭爵关内侯。

  初,公孙康卒,子晃、渊等皆幼,官属立其弟恭。恭劣弱,不能治国,渊既长,胁夺恭位,上书言状。侍中刘晔曰:“公孙氏汉时所用,遂世官相承,水则由海,陆则阻山,外连胡夷,绝远难制。而世权日久,今若不诛,后必生患。若怀贰阻兵,然后致诛,于事为难。不如因其新立,有党有仇,先其不意,以兵临之,开设赏募,可不劳师而定也。”帝不从,拜渊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吴王以扬州牧吕范为大司马,印绶未下而卒。初,孙策使范典财计,时吴王年少,私从有求,范必关白,不敢专许,当时以此见望。吴王守阳羡长,有所私用,策或料覆,功曹周谷辄为傅著簿书,使无谴问,王临时悦之。及后统事,以范忠诚,厚见信任,以谷能欺更簿书,不用也。


【公元二百二十八年大事记】

诸葛亮六出祁山
  蜀诸葛亮平定南中(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一带)后,曾六次北伐曹魏:一、蜀建兴六年(228)春,亮率军从汉中(今陕西汉中东)经祁山(今甘肃西和祁山堡),攻魏南安(今甘肃陇西西南)等三郡,败于街亭(今甘肃秦安西北)。二、同年冬,亮北出散关(今陕西宝鸡南),围攻阵仓(今陕西宝鸡东),二十余日不下,粮尽撤兵。三、蜀建兴七年(229),亮遣陈式拔武都(今甘肃成县西)、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亮至建威(今甘肃成县西北),回师。四、蜀建兴八年(230)秋,魏攻汉中,亮率兵北上,屯于城固(今陕西城固西北)赤坂,魏军旋即撤退。五、蜀建兴九年(231)春,蜀军北出祁山,魏司马懿驻屯上邽(今甘肃天水),坚壁不战。至六月,蜀军乏食撤军。六、蜀建兴十二年(234)春,诸葛亮兵出斜谷(今陕西眉县西南),与司马懿相持于渭滨。同年八月,亮病卒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蜀军退回汉中。诸葛亮六次与曹魏的战争,传称“六出祁山”。实际上一次为防御战,北伐仅五次,其中从祁山出兵仅二次。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蜀建兴六年、魏太和二年(228)正月,诸葛亮扬言由斜谷道(今陕西眉县西南)取郿(今陕西眉县东北),使赵云、邓芝据箕谷(今陕西太白)为疑兵,实则亲率大军攻祁山(今甘肃西和祁山堡)。魏天水(今甘肃甘谷东南)、南安(今甘肃西陇西县西南)、安定(今甘肃镇原西南)三郡叛魏降蜀。魏使曹真屯郿,使张命督步骑五万西拒亮。蜀先锋马谡督诸军与张郃战于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庄浪东)。马谡违亮节度,不听裨将王平劝谏,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郃绝其水道,大破之。唯王平所领千人鸣鼓自守,张郃疑有伏兵,不往进逼,于是平徐徐收合诸营败兵而还。诸葛亮进无所据,遂拔西县(今甘肃天水西南)千余家还汉中,赵云、邓芝亦兵败于箕谷。赵云亲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亦无相失。诸葛亮因兵败,上疏请自贬三等,遂以右将军行丞相事。奖励王平,加拜参军,进位讨寇将军。

 

魏曹休等三路攻吴,大败
  魏太和二年、吴黄武七年(228)五月,吴王孙权使鄱阳(今江西波阳东)太守周鲂假降,诱魏扬州牧曹休。魏明帝使曹休领步骑十万向皖(今安徽潜山)以接应周鲂,司马懿向江陵(今湖北),贾逵向东关(今安徽含山西南濡须山北),三路进攻东吴。八月,孙权至皖,以陆逊为大都督,以朱桓、全琮为左右督,各督兵三万击曹休。战于石亭(今安徽潜山),大败曹休,斩获万余人,车乘万辆,军资器械无数,魏军败退。

 

魏诏贡士以经学为先
  魏太和二年(228)六月,魏诏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诏曰:“尊儒贵学,王教之相也。自顷儒官或非其人,将何以宣明圣道?其高选博士,才任侍中、常侍者。申敇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

 

诸葛亮再次上表请北伐
  蜀建兴六年(228)十一月,诸葛亮闻曹休败,魏兵东下,关中空虚,欲再次出兵击魏,群臣以为疑。亮遂再次上表,请许北伐,是为《后出师表》。其中“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鞠躬尽粹,死而后已”均为千古传颂的名句。但此表是否诸葛亮所作,颇多异议。

 

诸葛亮第二次北代
  蜀建兴六年、魏太和二年(228)十二月,诸葛亮引兵数万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陈仓已有备,魏将郝昭率兵千余人,坚守不降,亮围攻二十余日不下。魏将张郃领兵援陈仓,未至,亮以粮尽退兵。魏将王双追击,被蜀兵斩杀。

 

辽东公孙渊自立
  辽东(今辽宁辽阳)太守公孙康卒后,子晃、渊皆年幼,官属立其弟恭为辽东太守。恭劣弱,不能治国,及渊长,夺其位自立。魏太和二年(228)十二月,魏拜渊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王朗卒
  王朗(?——228),原名严,字景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西南)人。东汉末,以通经拜朗中,后为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孙策渡江,王朗举兵拒战,大败,流离穷困。汉建安三年(198),曹操召朗,拜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魏国初建,以军祭酒领魏郡(今河北临漳西南)太守,迁少府、奉常、大理。曹丕时,历任御史大夫、司空,曹睿时进封兰陵侯,转为司徒。王朗博雅能文,能经学,曾注释《周易》、《春秋》、《孝经》、《周官》等书,文章擅长奏疏,原有集三十四卷,皆佚。今存《与许文休书》三篇和《劝育民省刑疏》、《节省奏》、《谏营修宫室疏》等文。卒谥成侯。

 

骆统卒
  骆统(193——228),字公绪,会稽乌伤(今浙江义乌)人。十九岁试为乌程(今浙江吴兴南)相,有政绩,召为功曹,行骑都尉,迁建忠中郎将。以随陆逊破刘备于宜都(今湖北),升偏将军。吴黄武初(222),破曹仁别将常雕,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前后上书凡数十,多为孙权所纳。原有集十卷,已佚,今存《表理张温》、《民户损耗疏》,文辞畅达。黄武七年卒。

 

诸葛亮斩马谡
  蜀建兴六年(228)春,马谡因街亭兵败,被诸葛亮斩首,年三十九岁。马谡(190—228),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马良之弟。以荆州从事随刘备入蜀,除成都(今属四川)令、越巂(今四川西昌东南)太守。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很受诸葛亮器重。刘备临终谓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蜀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出征南中,曾用马谡计,以攻心为上,收服孟获。谡下狱被杀,亮亲自临祭,,为之流涕。抚其遗孤,恩若平生。蒋琬谓亮:“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道:“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姜维降蜀
  蜀建兴六年(228)正月,诸葛亮出祁山,魏天水参军姜维降蜀。诸葛亮认为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敏于军事,既有义胆,亦深解兵意,乃辟姜维为仓曹掾,加义奉将军,使典军事。姜维时年二十六岁。

 

魏以徐邈为凉州刺史
  魏太和二年(228)春,魏帝曹壑以凉州(今甘肃西部)偏远,南接蜀汉,遂以徐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徐到任后,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酒泉(今甘肃)一带修盐池,又广开水田,召贫民租种。家家丰足,仓库盈溢。邈又以军、政节余开市贸易,立学校、禁厚葬,断淫祀;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其部帅,应死者然后行刑;赏赐皆散与将士,从不收为己用。当时州界清肃,百姓归心,西域一些远方小国也来入贡贸易。

 

曹休卒
  曹休(?——228),字文烈。曹操族子,魏大将。东汉末避乱至吴,后北归曹操,常从操征战。曹丕为领军将军,迁镇南将军,假节都督诸军事。击东吴有功,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封安阳乡侯。曹丕征吴,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破东吴大将吴范,拜扬州牧。曹睿即位,曹休迁大司马,都扬州如故。石亭(今安徽潜山)战败,休上书谢罪,曹睿以宗室不问,礼赐更甚。休惭愤,疽发于背,九月卒。谥曰壮侯。

 

轲比能围田豫于马城
  魏太和二年(228)九月,护乌桓校尉田豫出塞,击轲比能婿鲜卑郁筑鞬部,轲比能救之,以三万骑围田豫于马城(又名马邑城,今河北怀安西)七日。魏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太守阎志,素为鲜卑所信,前往解围。

 

鲜卑素利卒
  魏太和二年(228),东部鲜卑大人素利卒。素利,鲜卑大人之一,初在辽西(今辽宁义县西)塞外,距魏道远,与魏冲突较少。汉延康(220)初,遣使至魏献马,曹丕立其为归义王。受魏护乌桓校尉田豫劫持,与轲比能互相攻击,并曾受田豫所诱镇压山民高艾起事。卒后,子小,其弟成律为王,代摄其众。

 

杨洪卒
  杨洪(?——228),字季休,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原随刘璋;刘备定蜀后,领蜀郡太守,迁益州治中从事。黄元叛,洪设谋生擒之。蜀建兴元年(223)复为蜀郡太守,拜忠节将军,迁越骑校尉。洪少不好学问,但忠诚正直,忧公如家,事继母至孝。建兴六年卒。

 

吕范卒
  吕范(?——228),字子衡,汝南细阳(今安徽太和东)人。初为县吏,后从孙策东渡,多立战功,领宛陵(今安徽宣城)令,迁都督。赤壁战后,拜裨将军,领彭泽(今江西彭泽)太守。权破关羽,都武昌(今湖北鄂县),以范领丹杨太守治建业(今江苏南京)。洞口之战破曹休,迁前将军,拜扬州牧。吴黄武七年迁大司马,印绶未下,疾卒。范性好威仪,居室服饰,华丽奢靡,但勤事奉法,忠笃亮直,故孙权不责其奢侈。

 

周泰卒
  吴黄武(222——229)中,吴奋威将军周泰卒。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出身寒门,初与蒋钦随孙策,数战有功。策入会稽,署别部司马,授兵。孙权爱其为人,召为己用。在山越的一次突袭中,于兵刃之下救孙权性命,身受重伤十二处。补春谷(今安徽繁昌西北)长,迁宜春(今江西)长。参加过征黄祖,赤壁之战和攻南郡等战事。后留督濡须(今安徽巢县南),拜平虏将军。所部朱然、徐盛等不服,孙权特至濡须会诸将,于酒宴中命泰解衣,权手指其伤痕,一一询问,泰将受伤经过依次回答。权把其臂,流泪道:“幼平,卿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躯命,被创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卿吴之功臣,孤当与卿同劳辱,等休戚。幼平意快为之,勿以寒门自退也。”第二天,孙权又遣使授周泰以御盖。于是徐盛等乃服。后权破关羽,欲攻蜀,拜泰为汉中(今陕西汉中东)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

 

徐盛卒
  黄武(222——229)中,吴安东将军徐卒。徐盛,字文向,琅邪莒(今山东莒县)人。东汉末乱,客居吴。孙权时,为别部司马,授兵五百,守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长。以二百吏士大破黄祖兵数千人,升校尉、芜湖(今安徽)令,徙中郎将。后迁建武将军,封都亭侯,领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太守。夷陵之战,盛攻取蜀军诸屯,多有战功。拒曹休于洞口,休不能克,迁安东将军,封芜湖侯。后曹丕大出,有渡江之志,盛建计沿江筑围,设假楼,江中浮般以为疑兵。诸将以为无益,盛坚持立之。曹丕至广陵(今江苏扬州城北),望围愕然,引军退,诸将乃服。

 
【外国大事记】
 

【两汉诗词】

诫外甥书

[两汉] 诸葛亮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其他阅读】
=======
 
2023年8月6日 12:40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