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四百七十八年,公元478年,农历戊午(马)年,天干五行属土。 北魏太和二年 南朝宋升明二年 柔然永康十五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401年--500年    公元四百七十八年,公元478年,农历戊午(马)年,天干五行属土。 北魏太和二年 南朝宋升明二年 柔然永康十五年






公元四百七十八年



公元478年,农历戊午(马)年,天干五行属土。

 




【南北朝时期政权】

【南北朝】【南朝】【①】都城.建康(420~479年)

南朝刘宋第九位皇帝明皇帝顺皇帝刘准升明二年

年号升明(477年8月5日七月十一日—479年5月26日四月二十日)南朝刘宋第九位皇帝明皇帝顺皇帝刘准第一个年号,南朝宋政权第十二个年号,也是刘宋最后一个年号,【升明三年(479年四月),南朝宋为齐高帝萧道成所代,南齐开国。】

、都城.建康(479~502年)

、都城.建康(502~557年)

,都城.建康(557~589年)


北朝北魏(386~534年)

拓跋鲜卑】【北魏】平城)第七位皇帝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太和二年

年号太和(477年1月30日.农历477年正月(大)初一.乙酉日~~499年4月26日.农历499年四月初一.丙午日卒,,宣武皇帝元恪继位沿用到年底,次年改元),北魏第七位皇帝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第三个年号,北魏第二十三个年号。

东魏,都城.邺,(534~550年),历1帝

北齐,都城.邺,(550~577年),历6帝

西魏,都城.长安(535~556年),历3帝

北周,都城.长安(557~581年),历5帝



【同时期政权】

【浙江临海】田流~南北朝后期刘宋会稽郡农名起义首领(469-488年)

陈留国】第8代陈留王曹粲(474年—479年)

氐族,】【武都国】武都)杨文度,武都国第四位国王(473-477年十二月被魏斩)后仇池国十一位国王,也是最后一位国王.

武兴国】开国君主杨文弘(477年~482年在位)

阴平国479年--580年】478年,北魏封杨难当的族弟杨广香为阴平公、葭芦城戍主【杨广香,杨炅,杨崇祖,杨孟孙,杨定,杨太赤,杨法深


东胡】(鲜卑族

2.【慕容吐谷浑】伏罗川)12.吐谷浑拾寅(452年―481年)

柔然】第七任可汗,受罗部真可汗“郁久闾予成”永康十五年

年号:永康(464年-485年),柔然汗国第七任首领郁久闾予成第一个年号,柔然汗国第一个年号。

高昌国】阚氏高昌开国君主阚伯周(460年-477年在位)。

高昌国】阚氏高昌第二君主阚义成,(约477年-约478年在位)

高昌国】阚氏高昌第三君主阚首归,(约478年-约488年或491年在位)


高句丽】丸都城)第二十任国王.长寿王(高巨连)(412 年 - 491年

日本】 雄略天皇,日本第21代天皇(456年11月13日至479年8月7日)。有学者认为,他就是《宋书·倭国传》所记载的倭王武。 父亲~允恭天皇 ,母亲~忍坂大中姫命。皇后及姑姑:草香幡梭姫皇女。子女:磐城皇子、星川稚宫皇子、白发皇子(清宁天皇)、草香幡梭姫皇女、栲幡姫皇女。

 

【世纪】5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3175年
【年代】北朝北魏,南朝、
【在位皇帝】

南朝刘宋第九位皇帝明皇帝顺皇帝刘准(477年8月5日七月十一日—479年5月26日四月二十日在位)

拓跋鲜卑北朝北魏第七位皇帝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

【年号】北魏太和二年 南朝宋升明二年 柔然永康十五年

【朝代】

南北朝(420年-589年)


公元478年2月18日

农历:478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148年2月28日,波斯历:前145年11月29日,星期:星期六,干支:戊午年 甲寅月 己酉日,属相:马,星座:双鱼座,节气:雨水,数九:七九第8天,儒略日数:1895696

 
【出生名人】
 

【逝世名人】

     拓跋若,(?-478年六月二十四日),魏文成帝拓跋濬第五子,生母乙夫人,北魏宗室。追封河间王,谥号孝。后魏孝文帝元宏以拓跋若哥哥齐郡顺王元简的儿子元琛继为拓跋若的后嗣。

【家庭成员】(家族情况
父亲:文成帝拓跋濬
母亲:乙夫人
嗣子:元琛(齐郡顺王拓跋简子),后过继拓跋若

         李惠(?-478年),中山郡安喜县(今河北省定州市)人。北魏外戚大臣,献文思皇后的父亲,孝文帝元宏的外祖父,左仆射李盖的儿子。其长女为献文帝拓跋弘夫人,生下太子拓跋宏。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受到冯太后猜忌。太和二年十二月二十日(478年12月20日),以图谋叛国罪,坐罪赐死。宣武帝元恪即位后,为其平反昭雪,追赠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定州都督、中山郡公,谥号为壮。【冯太后~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孝文帝元宏(拓跋宏)的祖母】
【家庭成员】
父亲:李盖,驸马都尉、殿中都官尚书、左仆射,南郡公,获赠征南大将军、定州刺史、中山王,谥号为庄
母亲:武威公主沮渠氏,北凉哀王沮渠牧犍的女儿。
兄弟:李初、李乐。
妻子:昌黎韩氏,襄城王韩颓的女儿;安定梁氏,客死于青州。
女儿:李氏,献文帝拓跋弘的夫人,以帝母身份追封为皇后,谥号为思。
外孙:元宏,北魏孝文帝。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宋纪

  苍梧王下升明二年(戊午,公元四七八年)

  春,正月,巳酉朔,百官戎服入朝。

  沈攸之尽锐攻郢城,柳世隆乘间屡破之。萧赜遣军主桓敬等入军据西塞,为世隆声援。

  攸之获郢府法曹南乡范云,使送书入城,饷武陵王赞犊一羫,柳世隆鱼三十尾,皆去其首。城中欲杀之,云曰:“老母弱弟,悬命沈氏,若违其命,祸必及亲;今日就戮,甘心如荠。”乃赦之。

  攸之遣其将皇甫仲贤向武昌,中兵参军公孙方平向西阳。武昌太守臧涣降于攸之,西阳太守王毓奔湓城。方平据西阳,豫州刺史刘怀珍遣建宁太守张谟等,将万人击之。辛酉,方平败走。平西将军黄回等军至西阳,溯流而进。

  攸之素失人情,但劫以威力。初发江陵,日有逃者;及攻郢城,三十馀日不拔,逃者稍多;攸之日夕乘马历营抚慰,而去者不息。攸之大怒,召诸军主曰:“我被太后令,建义下都。大事若克,白纱帽共著耳;如其不振,朝廷自诛我百口,不关馀人。比军人叛散,皆卿等不以为意。我亦不能问叛身,自今军中有叛者,军主任其罪。”于是一人叛,遣人追之,亦去不返,莫敢发觉,咸有异计。

  刘攘兵射书入城请降,柳世隆开门纳之;丁卯夜,攘兵烧营而去。军中见火起,争弃甲走,将帅不能禁。攸之闻之,怒,衔须咀之,收攘兵兄子天赐、女婿张平虏,斩之。向旦,攸之帅众过江,至鲁山,军遂大散,诸将皆走。臧寅曰:“幸其成而弃其败,吾不忍为也!”乃投水死。攸之犹有数十骑自随,宣令军中曰:“荆州城中大有钱,可相与还,取以为资粮。”郢城未有追军,而散军畏蛮抄,更相聚结,可二万人,随攸之还江陵。

  张敬儿既斩攸之使者,即勒兵;侦攸之下,遂袭江陵。攸之使子元琰与兼长史江乂、别驾傅宣共守江陵城。敬儿至沙桥,观望未进。城中夜闻鹤唳,谓为军来,乂、宣开门出走,吏民崩溃。元琰奔宠洲,为人所杀。敬儿至江陵,诛攸之二子、四孙。

  攸之将至江陵百馀里,闻城已为敬儿所据,士卒随之者皆散。

  攸之无所归,与其子文和走至华容界,皆缢于栎林;己巳,村民斩首送江陵。敬儿擎之以楯,覆以青丝,徇诸市郭,乃送建康。敬儿诛攸之亲党,收其财物数十万,皆以入私。

  初,仓曹参军金城边荣,为府录事所辱,攸之为荣鞭杀录事。及敬儿将至,荣为留府司马,或说之使诣敬儿降,荣曰:“受沈公厚恩,共如此大事,一朝缓急,便易本心,吾不能也!”城溃,军士执以见敬儿,敬儿曰:“边公何不早来!”荣曰:“沈公见留守城,不忍委去;本不祈生,何须见问!”敬儿曰:“死何难得!”命斩之。荣欢笑而去。荣客太山程邕之抱荣曰:“与边公周游,不忍见边公死,乞先见杀。”兵人不得行戮,以白敬儿,敬儿曰:“求死甚易,何为不许!”先杀邕之,然后及荣,军人莫不垂泣。孙同、宗俨之等皆伏诛。

  丙子,解严,以侍中柳世隆为尚书右仆射,萧道成还镇东府。丁丑,以左卫将军萧赜为江州刺史,侍中萧嶷为中领军。二月,庚辰,以尚书左仆射王僧虔为尚书令,右仆射王延之为左仆射。癸未,加萧道成太尉、都督南徐等十六州诸军事,以卫将军褚渊为中书监、司空。道成表送黄铖。

  吏部郎王俭,僧绰之子也,神彩渊旷,好学博闻,少有宰相之志,时论亦推许之。道成以俭为太尉右长史,待遇隆密,事无大小专委之。

  丁亥,魏主如代汤泉;癸卯,还。

  宕昌王弥机初立。三月,丙子,魏遣使拜弥机征南大将军、梁、益二州牧、河南公、宕昌王。

  黄回不乐在郢州,固求南兗,遂帅部曲辄还;辛卯,改都督南兗等五州诸军事、南兗州刺史。

  初,王蕴去湘州,湘州刺史南阳王翙未之镇,长沙内史庾佩玉行府事。翙先遣中兵参军韩幼宗将兵戍湘州,与佩玉不相能。及沈攸之反,两人互相疑,佩玉袭杀幼宗。黄回至郢州,遣辅国将军任候伯行湘州事;候伯辄杀佩玉,冀以自免。湘州刺史吕安国之镇,萧道成使安国诛候伯。

  夏,四月,甲申,魏主如崞山;丁亥,还。

  萧道成以黄回终为祸乱;回有部曲数千人,欲遣收,恐为乱。辛卯,召回入东府。至,停外斋,使桓康将数十人,数回罪而杀之,并其子竟陵相僧念。甲午,以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萧映行南兗州事,仍以其弟晃代之。

  五月,魏禁皇族、贵戚及士民之家不顾氏族,下与非类婚偶;犯者以违制论。

  魏主与太后临虎圈,有虎逸,登阁道,几至御座,侍卫皆惊靡;吏部尚书王叡执戟御之,太后称以为忠,亲任愈重。

  六月,丁酉,以辅国将军杨文弘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庚子,魏皇叔若卒。

  萧道成以大明以来,公私奢侈,秋,八月,奏罢御府,省二尚方雕饰器玩;辛卯,又奏禁民间华伪杂事,凡十七条。

  乙未,以萧赜为领军将军,萧嶷为江州刺史。

  九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萧道成欲引时贤参赞大业,夜,召骠骑长史谢朏,屏人与语,久之,朏无言;唯二小儿捉烛,道成虑朏难之,仍取烛遣儿,朏又无言;道成乃呼左右。朏,庄之子也。

  太尉右长史王俭知其指,它日,请间言于道成曰:“功高不赏,古今非一。以公今日位地,欲终北面,可乎?”道成正色裁之,而神采内和。俭因曰:“俭蒙公殊眄,所以吐所难吐;何赐拒之深!宋氏失德,非公岂复宁济!但人情浇薄,不能持久;公若小复推迁,则人望去矣。岂唯大业永沦,七尺亦不可得保。”道成曰:“卿言不无理。”俭曰:“公今名位,故是经常宰相,宜礼绝群后,微示变革。当先令褚公知之,俭请衔命。”道成曰:“我当自往。”经少日,道成自造褚渊,款言移晷,乃谓曰:“我梦应得官。”渊曰:“今授始尔,恐一二年间未容便移;且吉梦未必应在旦夕。”道成还,以告俭。俭曰:“褚是未达理耳。”俭乃唱议加道成太傅,假黄钺,使中书舍人虞整作诏。

  道成所亲任遐曰:“此大事,应报褚公。”道成曰:“褚公不从,奈何?”遐曰:“彦回惜身保妻子,非有奇才异节,遐能制之。”渊果无违异。

  丙午,诏进道成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领扬州牧,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使持节、太尉、骠骑大将军、录尚书、南徐州刺史如故。道成固辞殊礼。

  以扬州刺史晋熙王燮为司徒。

  戊申,太傅道成以萧映为南兗州刺史。冬,十月,丁丑,以萧晃为豫州剌史。

  己卯,获孙昙瓘,杀之。

  魏员外散骑常侍郑羲来聘。

  壬寅,立皇后谢氏。后,庄之孙也。十一月,癸亥,临澧侯刘晃坐谋反,与其党皆伏诛。晃,秉之从子也。

  甲子,徙南阳王翙为随郡王。

  魏冯太后忌青州刺史南郡王李惠,诬云惠将南叛;十二月,癸巳,诛惠及妻并其子弟。太后以猜嫌所夷灭者十馀家,而惠所历皆有善政,魏人尤冤惜之。

  尚书令王僧虔奏以“朝廷礼乐,多违正典。大明中即以宫县合和鞞拂,节数虽会,虑乖雅体。又,今之清商,实由铜爵,三祖风流,遗音盈耳,京、洛相高,江左弥贵,中庸和雅,莫近于斯。而情变听移,稍复销落,十数年间,亡者将半,民间竞造新声杂曲,烦淫无极,宜命有司悉加补缀。”朝廷从之。

  是岁,魏怀州刺史高允以老疾告归乡里,寻复以安车征至平城,拜镇军大将军、中书监;固辞,不许。乘车入殿,朝贺不拜。


【公元四百七十八年大事记】

           宋张敬儿入江陵,沈攸之兵溃而死。萧道成因大明以来公私奢侈,罢御府(主管制造玩好器物的机构),禁断工丽雕璛的器玩;又禁民间伪杂物,共十七条(如不得以金银为箔等)。加萧道成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扬州牧。

         是年,倭国王武(雄略天皇)遣使到宋。宋拜倭王为安东大将军。魏禁止皇族、贵戚及士民之家不顾氏族,下与“非类”婚配。

【外国大事记】
 

【南北朝诗词】

拟行路难·其一

[南北朝] 鲍照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其他阅读】
=======
 
2023年10月9日 23:2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