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百四十七年,公元247年,农历丁卯(兔)年,天干五行属火。魏齐王曹芳正始八年,蜀汉后主刘禅延熙十年,吴大帝孙权赤乌十年。
公元二百四十七年
公元247年,农历丁卯(兔)年,天干五行属火
(年号:正始(240年—249年四月)三国时期曹魏君主魏齐王曹芳的第一个年号,曹魏政权的第五个年号。
(年号:延熙(238年-257年)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的第二个年号,,蜀汉政权第三个年号,
(年号:赤乌(238年八月/九月-251年四月)三国时期吴大帝孙权第四个年号,称帝第三个年号,孙吴政权第四个年号。赤乌十四年四月改元太元元年。
【在位黄帝】
【曹魏】第三任,邵陵厉公曹芳(239年1月22日 -254年11月2日)
【朝代】
三国·曹魏:220年12月11日至266年2月8日。
三国·蜀汉:221年5月15日至263年12月23日。
三国·孙吴:229年5月23日至280年5月1日
公元247年2月22日
农历:247年正月(大)初一,伊斯兰历:前386年1月28日,波斯历:前376年12月2日,星期:星期一,干支:丁卯年 壬寅月 庚子日,属相:兔,星座:双鱼座,节气:雨水,数九:七九第7天,儒略日数:1811327
【出生名人】
潘岳(潘安),(247年-300年),字安仁。荥阳郡中牟县(今属河南)人, 安平太守潘瑾的孙子, 琅邪内史潘芘的儿子。 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潘安好友~夏侯湛(详见《世说新语》),两人常常一同出游,被人称为“连璧”。元康十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诛杀贾谧,潘岳下狱,被杀。
【人际关系】
长辈
祖父:潘瑾,安平太守
父亲:潘芘,琅邪内史
母亲:邢氏,曹魏太常邢颙孙女
岳丈:西晋扬州刺史杨肇
【兄弟】
兄长:潘释
弟弟:潘豹、潘据、潘诜
妻子:杨容姬,扬州刺史荥阳杨肇之女。
子侄
儿子:未取名,襁褓夭折
女儿:潘金鹿,十二岁病死
从子:潘尼,西晋中书令
侄子:潘伯武,诛三族时逃跑幸免
【逝世名人】
张春华(189年-247年),河内郡平皋县(今河南省温县赵堡镇北平皋村)人。三国时期历史人物,曹魏粟邑县令张汪之女 ,晋宣帝司马懿正妻,晋景帝司马师和晋文帝司马昭母亲。正始八年(247年),张春华去世,时年五十九岁,葬于洛阳县高原陵,追赠广平县君。泰始元年(265年),孙子晋武帝司马炎登基,追谥宣穆皇后。
【亲属成员】
父亲:张汪,曹魏粟邑令。
母亲:河内山氏,山涛从祖姑。
丈夫:晋宣帝司马懿
【子女】
晋景帝司马师
晋文帝司马昭
平原王司马干
南阳公主
向朗(约167年—247年),字巨达。襄阳郡宜城县(今湖北宜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藏书家、学者。延熙十年(247年)向朗去世。其子向条世袭其爵位。向朗文学作品《遗言戒子》。
【家族成员】
侄子
向宠,向朗兄子,封爵都亭侯,历任中部督、中领军。
向充,向宠之弟,历任射声校尉、尚书。
儿子
向条,字文豹,袭父爵,蜀汉景耀年间,担任御史中丞。入晋后,历任江阳太守、南中军司马。
步骘(zhì)(?-247年),字子山,临淮郡淮阴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赤乌九年(246年),担任丞相。赤乌十年(247年),步骘去世。个人作品有《表言塞江》、《上疏请备蜀》、《上疏论典校》、《上疏奖劝太子登》等。
【亲属成员】
儿子
长子:步协,继承步骘爵位,任抚军将军。
次子:步阐,继任为西陵督,任昭武将军,封西亭侯。后来叛吴被斩。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魏纪
邵陵厉公中正始八年(丁卯,公元二四七年)
春,正月,吴全琮卒。
二月,日有食之。
时尚书何晏等朋附曹爽,好变改法度。太尉蒋济上疏曰:“昔大舜佐治,戒在比周;周公辅政,慎于其朋。夫为国法度,惟命世大才,乃能张其纲维以垂于后,岂中下之吏所宜改易哉!终无益于治,适足伤民。宜使文武之臣,各守其职,率以清平,则和气祥瑞可感而致也!”
吴主诏徙武昌宫材瓦缮修建业宫。有司奏言:“武昌宫已二十八岁,恐不堪用,宜下所在,通更伐致。”吴主曰:“大禹以卑宫为美。今军事未已,所在赋敛,若更通伐,妨损农桑,徙武昌材瓦,自可用也。”乃徙居南宫。三月,改作太初宫,令诸将及州郡皆义作。
大将军爽用何晏、邓飏、丁谧之谋,迁太后于永宁宫;专擅朝政,多树亲党,屡改制度。太傅懿不能禁,与爽有隙。五月,懿始称疾,不与政事。
吴丞相步骘卒。
帝好亵近群小,游宴后园。秋,七月,尚书何晏上言:“自今御幸式乾殿及游豫后园,宜皆从大臣,询谋政事,讲论经义,为万世法。”冬,十二月,散骑常侍、谏议大夫孔乂上言:“今天下已平,陛下可绝后园习骑乘马,出必御辇乘车,天下之福,臣子之愿也。”帝皆不听。
吴主大发众集建业,扬声欲入寇。扬州刺史诸葛诞使安丰太守王基策之,基曰:“今陆逊等已死,孙权年老,内无贤嗣,中无谋主。权自出则惧内衅卒起,痈疽发溃;遣将则旧将已尽,新将未信。此不过欲补衤定支党,还自保护耳。”已而吴果不出。
是岁,雍、凉羌胡叛降汉,汉姜维将兵出陇右以应之,与雍州刺史郭淮、讨蜀护军夏侯霸战于洮西。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部落降维,维徙之入蜀。淮进击羌胡馀党,皆平之。
【公元二百四十七年大事记】
吴修建业宫
吴赤乌十年(247)二月,吴帝孙权以建业宫原为权之将军府,材柱均细,并皆腐烂,乃诏徙武昌宫殿木材砖瓦修缮建业宫。有司奏谓武昌宫已二十八年,其材恐不堪用,以伐取新材为宜。权谓大禹以卑宫为美,时军事未已,所在多赋,若再逼伐,妨损农桑,徙武昌材瓦,自可用也。乃徙居南宫。三月,改作太初宫。令诸将及州郡皆义作(义务劳动)。
曹爽专擅朝政
魏景初三年(239)正月,明帝曹睿卒,齐王芳即位。曹爽、司马懿辅政。二月,曹爽用丁谧策,转司马懿为太傅,名为尊之,实削其权。继用其弟曹义为中领军、训为武卫将军、彦为散骑常侍,以其党何晏为吏部尚书,邓飏、丁谧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由是多树亲党,专擅朝政。司马懿不能禁,与曹爽不合。魏正始八年(247)五月,懿始称病,不参预政事。
雍凉羌胡降蜀
蜀延熙十年、魏正始八年(247),魏雍、凉二州羌、胡反魏降蜀,蜀羌维领兵出陇右(今甘肃陇西)接应,与魏雍州刺史郭淮,讨蜀护军夏侯霸战于洮村。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部落随羌维入蜀。
魏张政使倭
魏正始八年(247),遣塞曹掾史张政使倭。时倭女王卑弥呼卒,内乱,直至立卑弥呼女壹兴为王,其国方定。壹兴遣倭大夫率善中郎将掖邪狗等二十人送政等还魏,并献男女生口,白珠、孔青大句珠、异文杂锦等。
中国开始大规模造佛像
随着印度佛教的逐渐传播,其塑造佛像的艺术技法也传入中国,并且与渊源久远的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相互融通,形成了中国佛像的仪范,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甚为流行,中国大规模地塑造佛像的活动开始了。东汉末年,佛教教义开始同中国传统的伦理和宗教观念相结合,从而得以广泛传播,佛教徒到广陵(今江苏扬州)构筑佛寺、造铜佛。三国以后,北方的洛阳、南方的建业(南京)都是佛教重镇,可惜洛阳当时十多座佛寺的作品没能保存下来而无从考察佛像的情形,吴赤乌十年(247),康居沙门康僧会到达建业,设像传教,吴主孙权为其建寺,吴地有系统的佛像塑造开始出现。到三国时期,我国佛像塑造的规模已经很大了。而且天竺之法和中国本土固有技法融会贯通,创造出亲切蔼然,为人们欣赏的中国佛教仪范,在佛像汉化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了自己特有的雕塑方式,使这一艺术从此走向成熟。
吴为康僧会筑建初寺
吴赤乌十年(247),沙门僧康会由交趾至建业,立佛像传教。吴帝孙权召与谈,并为其建寺立塔。吴始有佛寺,故号为建初寺。康僧会(——280),祖先为西域康居人,姓康,世居天竺,后随父经商移居交趾。十余岁时双亲并亡,乃出家为僧。康僧会笃志好学,广读佛经和儒家经典,兼及天文方技,能文善辩,卓然高出。至建业后,在建初寺住三十三年,从事译经。先后译出《小品般若经》(即《吴品》、《六度集经》二部十四卷,又注《安般守意》、《法镜》、《道树》三经,并制经序,另有《泥洹梵呗》等。由于康僧会汉学修养较高,其译注词趣雅瞻,义旨微密,文中亦多有老、庄名词典故,是印度佛教在中国逐渐汉化的先驱。晋太康元年(280),康僧会卒于建业。
全琮卒
吴赤乌十年(247)正月,吴右大司马全琮卒。全琮字子璜,吴郡钱塘人。汉末,中土士人避乱江南,依琮者以百数,由是显名。后孙权以其为显威校尉,授兵数千人,令镇压山越。迁偏将军。汉建安二十四年(219)上疏陈破关羽之策。时孙权已与吕蒙议定,恐事泄,故留琮表不答。及擒关羽,权谓琮亦有功,封阳华亭侯。后因战功累迁至左护军。吴黄龙元年(229)尚孙权长女鲁班,宗族子弟并见显贵。吴赤乌九年(246),迁右大司马、左军师。琮为将时甚勇,临敌常奋不顾身;及当督帅,养威持重,用兵不谋小利。一说卒于赤乌十二年。
步骘卒
吴赤乌十年(247)五月,吴丞相步骘卒。步骘(?—247),字子山,淮阴人。汉末,避乱江东,穷困,与卫旌以种瓜谋生。时会稽郡豪族焦矫横行一方,骘、旌惧为所侵,乃备礼求见。矫傲慢无礼,旌耻之,而骘辞色自若。孙权为讨虏将军,召骘为主记,除海盐长,还辟车骑将军东曹掾。汉建安十六年(210),以交州刺史追拜使持节、征南中郎将,诱斩刘表所立苍梧太守吴巨,威声大震,交州始归吴。孙权称帝,拜骠骑将军。吴赤乌九年(246),代陆逊为丞相。骘读书广博,性宽弘,喜怒不形于声色。为丞相后,犹诲育门生,手不释书,被服居处有如儒生;然门内妻妾服饰奢侈绮丽,颇以此见讥。
向郎卒
蜀延熙十年(247),左将军向 卒,年八十余。向郎字巨达, 阳宜城人,少师事司马徽,与余庶、庞统等相友善。初为刘表临沮(今湖北妆阳西北)长,后归刘备,为巴西(今四川阆中)太守。后主刘禅即位,郎 为步兵校尉,领丞相长史。诸葛亮南征,郎留统后事,后随诸葛亮驻汉中。街亭之战,马谡逃亡,郎知情不举,免官还成都。数年后,为光禄勋。诸葛亮卒后,徙左将军,封显明亭侯。向郎少时虽涉猎经史,但以吏治才能见称。自长史免官后,无事达二十年,乃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年逾八十,还亲自校书刊误,上下均敬重之。
【两汉诗词】
杂曲歌辞。行路难
[两汉] 张纮
君不见温家玉镜台,提携抱握九重来。
君不见相如绿绮琴,一抚一拍凤凰音。人生意气须及早,
莫负当年行乐心。荆王奏曲楚妃叹,曲尽欢终夜将半。
朱楼银阁正平生,碧草青苔坐芜漫。当春对酒不须疑,
视目相看能几时。春风吹尽燕初至,此时自谓称君意。
秋露萎草鸿始归,此时衰暮与君违。人生翻覆何常足,
谁保容颜无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