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百二十四年,公元224年,农历甲辰(龙)年。天干五行属木 曹魏魏文帝曹丕,黄初五年。 蜀汉孝怀帝刘禅,建兴二年

首页标题    008.公元记事    201年--300年    公元二百二十四年,公元224年,农历甲辰(龙)年。天干五行属木 曹魏魏文帝曹丕,黄初五年。 蜀汉孝怀帝刘禅,建兴二年






公元二百二十四年




公元224年,农历甲辰(龙)年。天干五行属木

曹魏】都城洛阳)开国皇帝魏文帝曹丕,黄初五年。

(年号:黄初(220年12月11日(十月二十九日)-226年五月)曹魏第一位皇帝魏文帝曹丕的第一个年号,曹魏政权第一个年号,黄初七年五月魏明帝曹叡即位沿用。

蜀汉】都城成都)孝怀帝刘禅,建兴二年(诸葛亮辅政)

(年号:建兴(223年五月-237年)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的第一个年号,,蜀汉政权第二个年号,

【同时期政权】 

南匈奴】都城~平阳,21.刘豹(挛鞮豹),(曹操所立)(216-279年)

高句丽】第十任国王.山上王(延优)(公元197年- 227年)

鮮卑】索头部,15任首领.神元皇帝拓跋力微219-277年在位‌

孙吴】都城武昌)吴王孙权黄武三年((182年-222年封吴王--229年5月23日--252年5月21日 )

(年号:黄武(222年十月-229年四月)是三国时东吴的君主吴大帝孙权的第一个年号,东吴政权的第一个年号。

     孙权,曹魏黄初二年(221年),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黄武元年(222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州)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

【世纪】3世纪
【中历】黄帝纪年2921年
【年代】东汉献帝,三国蜀汉,三国魏,三国吴

【在位黄帝】

曹魏】开国皇帝.魏文帝曹丕(220年十月二十九日-226年五月)

蜀汉】后主孝怀帝刘禅,(223年五月-263年)

【年号】曹魏黄初五年,蜀汉建兴二年,东吴黄武三年

【朝代】

三国·曹魏:220年12月11日至266年2月8日。

三国·蜀汉:221年5月15日至263年12月23日。


公元224年2月8日

农历:224年正月(小)初一,伊斯兰历:前410年4月29日,波斯历:前399年11月18日,星期:星期日,干支:甲辰年 丙寅月 乙酉日,属相:龙,星座:水瓶座,节气:2月8日立春,数九:六九第1天,儒略日数:1802912

 

【出生名人】

刘璿,(224年-264年),刘禅长子,刘备长孙。(264年去世)。

孙和,(224年-253年 ),孙权第三子。孙坚之孙。(253年去世)。

裴秀,(224年-271年 ),字季彦,河东闻喜人。271年去世)。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初仕蜀汉为尚书郎。(287年去世)

 

【逝世名人】

朱治,(156——224),字君理,丹扬故鄣(今浙江安吉西北)人。

杜畿,(163——224),字伯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魏黄初五年(224),魏尚书仆射杜畿受诏作御楼船,试船遇风沉没,溺死,年六十二岁。畿卒后,丕为之流泪,追赠太仆,谥曰戴侯。

徐彪,字仲虞,广陵(今江苏扬州东北)人。

 

 

【中国大事记】

《资治通鉴》魏纪

 世祖文皇帝下黄初五年(甲辰,公元二二四年)

  春,三月,帝自许昌还洛阳。

  初平以来,学道废坠。夏,四月,初立太学;置博士,依汉制设《五经》课试之法。

  吴王使辅义中郎将吴郡张温聘于汉,自是吴、蜀信使不绝。时事所宜,吴主常令陆逊语诸葛亮;又刻印置逊所,王每与汉主及诸葛亮书,常过示逊,轻重、可否有所不安,每令改定,以印封之。汉复遣邓芝聘于吴,吴主谓之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芝对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吴王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当尔邪!”

  秋,七月,帝东巡,如许昌。帝欲大兴军伐吴,侍中辛毘谏曰:“方今天下新定,土广民稀,而欲用之,臣诚未见其利也。先帝屡起锐师,临江而旋。今六军不增于故,而复循之,此未易也。今日之计,莫若养民屯田,十年然后用之,则役不再举矣。”帝曰:“如卿意,更当以虏遗子孙邪?”对曰:“昔周文王以纣遗武王,惟知时也。”帝不从,留尚书仆射司马懿镇许昌。八月,为水军,亲御龙舟,循蔡、颍,浮淮如寿春。九月,至广陵。

  吴安东将军徐盛建计,植木衣苇,为疑城假楼,自石头至于江乘,联绵相接数百里,一夕而成;又大浮舟舰于江。时江水盛长,帝临望,叹曰:“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之,未可图也。”帝御龙舟,会暴风漂荡,几至覆没。帝问群臣:“权当自来否?”咸曰:“陛下亲征,权恐怖,必举国而应。又不敢以大众委之臣下,必当自来。”刘晔曰:“彼谓陛下欲以万乘之重牵己,而超越江湖者在于别将,必勒兵待事,未有进退也。”大驾停住积日,吴王不至,帝乃旋师。是时,曹休表得降贼辞:“孙权已在濡须口。”中领军卫臻曰:“权恃长江,未敢亢衡,此必畏怖伪辞耳!”考核降者,果守将所作也。

  吴张温少以俊才有盛名,顾雍以为当今无辈,诸葛亮亦重之。温荐引同郡暨艳为选部尚书。艳好为清议,弹射百僚,覈奏三署,率皆贬高就下,降损数等,其守故者,十未能一;其居位贪鄙,志节污卑者,皆以为军吏,置营府以处之;多扬人闇昧之失以显其谪。同郡陆逊、逊弟瑁及侍御史硃据皆谏止之。瑁与艳书曰:“夫圣人嘉善矜愚,忘过记功,以成美化。如今王业始建,将一大统,此乃汉高弃瑕录用之时也。若令善恶异流,贵汝、颍月旦之评,诚可以厉俗明教,然恐未易行也。宜远模仲尼之泛爱,近则郭泰之容济,庶有益于大道也。”据谓艳曰:“天下未定,举清厉浊,足以沮劝;若一时贬黜,惧有后咎。”艳皆不听。于是怨愤盈路,争言艳及选曹郎徐彪专用私情,憎爱不由公理。艳、彪皆坐自杀。温素与艳、彪同意,亦坐斥还本郡以给厮吏,卒于家。始,温方盛用事,馀姚虞俊叹曰:“张惠恕才多智少,华而不实,怨之所聚,有覆家之祸。吾见其兆矣。”无几何而败。

  冬,十月,帝还许昌。

  十一月,戊申晦,日有食之。

  鲜卑轲比能诱步度根兄扶罗韩杀之,步度根由是怨轲比能,更相攻击。步度根部众稍弱,将其众万馀落保太原、雁门;是岁,诣阙贡献。而轲比能众遂强盛,出击东部大人素利。护乌丸校尉田豫乘虚掎其后,轲比能使别帅琐奴拒豫,豫击破之。轲比能由是携贰,数为边寇,幽、并苦之。


【公元二百二十四年大事记】

魏初令妄相告者反坐
  魏黄初五年(224)正月,初令谋反大逆乃得相告,其余皆勿听治。敢妄相告,以其罪罪之。

 

张温使蜀
  吴黄武三年、蜀建兴二年(224)四月,吴王孙权使辅义中郎将张温聘于蜀,蜀复遣邓芝聘于吴,自是吴蜀信使往来不绝。

 

曹丕弟二次攻吴
  魏黄初五年、吴黄武三年(224)七月,曹丕欲大举进军伐吴,侍中辛毗认为无利,应养民屯田,十年然后用之。曹丕不纳。八月,为水军,丕亲御龙舟,循蔡水,颍水,入淮河至寿春(今安徽寿县);九月,至广陵(今江苏扬州东北)。吴安东将军徐盛设计,以木为干,外罩以苇,作疑城假楼,自石头(今江苏南京)至江乘(今江苏句容北),连绵数百里,一夕而就;又大浮舟舰于江。时江水盛涨,曹丕临望,叹道:“魏虽有武骑千,无所用之,未可图也。”丕乘龙舟,遇暴风漂荡,几至覆没。驻军数日,乃还师。

 

魏诏禁淫祀巫祝
  魏黄初五年(224)十二月,文帝曹丕下诏,除郊社宗庙,三辰五行,名山大川外,其余不在祀典。敢设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执左首论。

 

蜀以杜微为谏议大夫
  蜀建兴二年(224),诸葛亮领益州牧,以杜微为主簿,微固辞。亮引见微,以微耳聋,于座上笔谈劝微,微以老病求归。亮书但请微以德辅时,不责微军事。于是拜微为议大夫,以从其志。杜微,字国辅,梓潼涪(今四川绵阳东)人,少受学于广汉(今四川广汉北)任安。刘璋辟微为从事,以病去官。刘备定蜀后,微称耳聋闭门不出。

 

魏复立太学课试弟子
  自汉初平(190)以降,学校废附。魏黄初五年(224)四月,复立太学于洛阳,置《春秋》、《谷梁》博士,制五经课试之法:满二岁试通一经者称弟子,不通者罢遣;弟子满二岁试通二经者补文学掌故,满三岁试通三经者擢其高弟为太子舍人;舍人满二岁试通四经者擢其高弟为郎中;郎中满二岁能通五经者,擢高弟随才叙用。弟子以上,不通者均可随后辈复试。

 

僧维祇难和竺将炎武昌译经
  吴黄武三年(224),天竺僧维祗难和竺将炎(一作竺律炎))携《昙钵偈经》(又称《法句经》)胡文本至武昌(今湖北 鄂城),译为汉文。译后,由支谦修订补增,并作序。支谦认为竺将炎虽善天竺语,但未备晓汉语,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义出道,近于质直,故“其词不雅”。而维祗难则引用佛、老子、孔子的话来为自己辩解,称“今传胡义,实宜经达”。这是我国翻译史上文、质两派的首次争论,“信、达、雅”的问题已被提出。

 

暨艳、徐彪被杀
  吴张温荐引暨艳为选部尚书。 暨艳,字子休,与温同郡(吴郡、今江苏苏州)。艳性狷历,好为清议,见当时郎署混浊淆杂,所用多非其人,谼臧否区别,贤愚异贯、善恶异流。于是弹射百僚,核奏三署,大多贬高就下,降损数等,其保持原等者不到十分之一;有在位贪鄙、志节污卑者,皆作为军吏,置营府以处之。多扬人暗昧之失以显其谲。同郡陆逊、陆瑁及侍御史朱据皆劝止之,艳皆不听。于是积怨,争言艳及选曹郎徐彪专用私情,爱憎不由公理。吴黄武三年(224)九月,艳、彪皆获罪被孙权赐死。张温素与艳彪意见相同,亦坐罪。徐彪,字仲虞,广陵(今江苏扬州东北)人。

 

田豫击鲜卑轲比反
  魏黄初(220——226)初,鲜卑强盛,轲比能、弥加、素利等割地统御,各有分界;乃共约誓:皆不得卖马与中国(魏)。初,轲比能诱杀鲜卑大人步度根中兄扶罗韩,呑并扶罗韩部,与步度根结怨,步度根部众稍弱,以其众万余落保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雁门郡(今山西代县西),并遣使献马,与轲比能互相攻击。鲜卑东部大人素利亦违盟,卖马千匹与魏,被轲比能攻击。素利求救于魏护乌桓校尉田豫。魏黄初五年(224)十一月,田豫率轻骑乘虚击轲比能军之后。轲比能使别小帅琐奴拒豫,豫破之。轲比能由是不满,屡扰幽、并二州。

 

冀州饥
  魏黄初五年(224),冀州饥荒。十一月十一日(庚寅),魏文帝曹丕遣使者开仓廪振之。

 

朱治卒
  朱治(156——224),字君理,丹扬故鄣(今浙江安吉西北)人。东汉末随孙坚,汉中平五年(188)拜司马,因从征董卓有功,行督军校尉。参与镇压黄巾军。孙坚死后,朱治劝孙策还江东,并领兵击败原吴郡(今江苏苏州)太守许贡,占据吴郡,遂领太守事。孙权年十五,治举为孝廉。策卒,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汉建安七年(202),权表治为吴郡太守。吴黄武元年(222)封毗陵侯,领郡如故,次年,拜安国将军,金印紫绶,徙封故鄣。时丹杨(今江苏南京,辖今皖南、浙江天目山和江苏大茅山以西及浙江西北部)内地多事,朱治以年向老,思恋乡土为名,自请屯于故鄣,镇抚山越。岁余,还吴郡卒。

 

杜畿溺死
  魏黄初五年(224),魏尚书仆射杜畿受诏作御楼船,试船遇风沉没,溺死,年六十二岁。杜畿(163——224),字伯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年二十,为郡功曹,守郑县(今陕西华县北)令。建安(196——220)中,荀彧荐于曹操,操以畿为司空司直,迁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今青海西宁)太守。操平定冀州后,拜畿为河东(今山西夏县东北)太守。畿为政宽惠,与民无为,经济恢复很快,史称“百姓勤农,家家丰实”。又设学校亲自执经讲学。操与韩遂、马坡战,军粮仰何东郡提供,战后尚余二十余万斛。 征汉中张鲁,畿使五千人运粮。故曹操谓河东为“股肱都,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魏国建,以畿为尚书。曹丕即帝位,畿进封丰乐亭侯,守司隶校尉。曹丕征吴,以杜畿为尚书仆射。畿卒后,丕为之流泪,追赠太仆,谥曰戴侯。

 

蜀废廖立为民
  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沆(今湖南常德西)人,生卒年不详。刘备荆州牧,辟为从事,,擢长沙(今湖南长沙)太守,汉建安二十年(215),吴吕蒙袭长沙,立脱身入蜀,为巴蜀(今四川重庆)太守。刘备为汉中王,征立为侍中。后主刘禅即位,徙立长水校尉。诸葛亮曾赞立为“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立本意也逢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副,而官位在李严等下,心怀不满。对丞相掾李邵、蒋琬等议论刘备、关羽之失,品评朝臣。亮得知,以“坐自贵大,臧否群士,公言国家不任贤达而任俗吏,又言万人率者皆小子也;诽谤先帝,疵毁众臣”之罪,于蜀建 兴(223——237)初废廖立为民,徙汶山郡(今四川汶川西南)。廖立与妻子以种地为生,后闻诸葛亮卒,垂泪汉道:“我终为左衽矣!”卒于徙所。

【外国大事记】
 

【两汉诗词】

和吕御史咏院中丛竹

[两汉] 张纮
闻君庭竹咏,幽意岁寒多。
叹息为冠小,良工将奈何。

 
【其他阅读】
=======
2023年8月5日 19:24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