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廑



【上古三皇五帝】【三皇】【五帝

 

夏朝(xià cháo)             夏朝帝王世系     


【基本信息】

所处时代:夏朝

本名:姒廑
别名:廑(部分文献称其又名‌胤甲‌或‌顼‌‌)

民族族群:华夏族

都城:西河‌(今河南洛阳西或安阳汤阴东‌)

在位时间:前1622年 - 前1615年

生卒:约公元前1778年~?
出生地:老丘(今河南省开封市)

陵墓:

前任:姒扃(sì jiōng)

继任:孔甲


 

【个人简介】

          廑,又称胤甲,是夏朝第十三任君主,生卒年约为公元前1778年至公元前1708年,实际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728年至公元前1708年,共执政二十余年,共计二十一年。他是夏王扃之子,出生于老丘(今河南省开封市),在父亲病逝后继承王位,成为夏朝的重要统治者之一。

          廑继位后,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将都城迁至西河。在他的治理下,夏王朝延续了此前的强盛局面,国家政局稳定,社会秩序井然,堪称一位守成有道的君主。他去世后,被安葬于西河附近,其堂兄孔甲继而登上王位,延续夏朝的统治。 廑虽未有大规模的开拓之举,但其在位期间保持了国家的繁荣与稳定,为后世所铭记。

 

 

 


【人物生平】

 确立太子

         在夏王姒不降在位的第四十年,廑出生,成为夏王姒扃最小的儿子。作为王室血脉,廑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与培养,展现出谦逊有礼、德行端正的品格。 在姒扃元年,朝廷议立太子。当时群臣推举廑为储君,然而廑深感自身德行尚未足以承担国家大任,三次辞让太子之位。他认为堂兄孔甲年长且系先王之子,更应被立为储君。尽管如此,群臣多次上表请立,廑最终顺应众意,接受太子之位,成为国家未来的继承人。 姒扃十八年,夏王姒扃驾崩,同年,廑正式即位,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统治时期。

 

登基为王

           姒廑元年,夏朝由都城老丘迁都至西河。这次迁都不仅是地理上的转移,更象征着夏王朝政治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扩展。 在姒廑四年,他因思念故土老丘,创作了名为“西音”的乐章,以寄托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这一年,昆吾氏族也迁徙至许地。昆吾氏古姓为“己”,其后裔繁衍兴盛,现代诸多大姓如吴、许、苏、温、董等皆源于此。昆吾氏与夏王室同为颛顼、黄帝之后,属于夏人的重要支系。在夏朝时期,昆吾氏不仅在朝中担任要职,还被分封于许地,形成了君臣相辅的稳定关系,与夏王朝保持了长期的和睦与协作。 姒廑八年,天空中出现了“幻日”这一自然光学现象。由于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知尚浅,幻日被视为不祥之兆,引发朝野震动。同年,姒廑驾崩,结束了其短暂而意义深远的统治。 临终前,姒廑立下遗诏,将王位传给堂兄姒孔甲。

            孔甲即位后,因幻日事件对夏朝的祭祀制度进行了部分改革,更加注重对天帝的敬奉,以顺应民意、安抚人心。这一改革获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也体现了孔甲作为统治者的政治智慧与应变能力。

             根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所藏的清华简《厚父》篇记载,孔甲被尊为“先哲王”,其明君形象清晰可见。简文中写道:“之匿王迺竭失其命,弗用先哲王孔甲之典型,颠覆厥德,沉湎于非彝,天迺弗若,迺坠厥命,亡其邦。”翻译为现代汉语即是:“夏后履癸(即桀)未能效法先哲王孔甲的治国典范,背离德行,沉溺于非礼之举,因此天不再宽恕,使其失去天命,国家随之灭亡。”由此可见,孔甲在夏代诸王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与大禹、启并列为当时备受尊崇的贤君典范。

            综上所述,姒廑虽在位时间不长,但其德行、谦让与治国举措,为夏王朝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他的统治虽短暂,却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名字由来 】

        姒廑,原名为胤甲。其名“廑”源于他在位期间所发生的一段特殊历史事件。据史书记载,姒廑执政时期,曾出现过一次异常的气候现象——夏日酷热难当,全国上下普遍高温,百姓饱受炎热之苦,饮水困难,生活异常艰辛。然而,当时的夏王姒廑却安然居住在专为避暑修建的夏季行宫之中,独享清凉,未能体恤民间疾苦。 这一行为引发了百姓的不满与讽刺,认为他身处清凉之地,却对民众的艰难处境无动于衷。因此,人们便以“廑”来称呼他,意指其居于清凉之所,而百姓却在酷暑中煎熬。“廑”字也由此成为他历史形象的象征,被后世史家沿用,作为其统治时期的一种象征性评价。


 

【人物评价】

          姒廑是夏朝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守成之君。他在位期间,国家整体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局面,国势依然强盛,社会秩序相对有序,展现出夏王朝在经历前期发展后的一种延续性繁荣。然而,也有部分历史学者和文献指出,在姒廑统治后期,夏朝已经开始显现出衰落的迹象。这种观点认为,尽管表面上国家依旧强盛,但内部的统治危机和外部势力的崛起已悄然动摇了夏朝的根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姒廑在位期间,商族的势力迅速壮大,逐渐成为夏朝统治的一大威胁。商族的崛起标志着一个新的政治力量正在崛起,而夏朝则在逐渐失去其昔日的主导地位。受此影响,夏朝的统治区域也开始缩小,最终退居至西河地区,即今河南省洛阳市至陕西省华阴县一带。

            这一地理上的收缩,不仅反映了夏朝政治影响力的减弱,也为后来夏商更替的历史进程埋下了伏笔。 综上所述,姒廑的统治可以看作是夏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过渡阶段。他在位期间所面临的挑战,既体现了夏王朝内部治理的复杂性,也预示了历史格局即将发生的重大转变。


【亲属成员】
祖父:
姒泄

父亲:姒扃
伯父:姒
不降 ,夏朝第11代君主
堂兄:姒孔甲
侄子:姒皋(
孔甲之子

姒廑个人世系:

         001燧人氏,002伏羲 ,003少典,004黄帝 ,005昌意,006颛顼,007,→008→009→010姒中康~姒相~012姒少康~013 ~014  槐~015 ~ 016~017姒扃~018姒廑~传位于 孔甲

 
【其他阅读】
=======

姒廑(sì jǐn)~夏朝第十三代君主

2025年7月30日 21:46
浏览量:0
收藏
首页标题    夏朝    姒廑(sì jǐn)~夏朝第十三代君主